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哲學家如何理解幸福

哲學家如何理解幸福

發布時間:2023-07-07 05:18:49

『壹』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幸福哲學,你懂多少

叔本華曾說過: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整個人生來說——就在於人的構成、人的內在素質。

對於物質至上主義者而言,他的幸福程度取決於財富的多少;而對於一個智力遲鈍愚蠢的人來說,世上最燦爛多彩的事情也是乏味無聊的,所以它的欣賞也就是乏味無聊的。任何人都被幽禁在他自己意識的范圍之內,人不能超越自己,更不能直接走出上述界限之外,所以外部的幫助對他而言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他花天酒地過著帝王般的生活,富足不缺人陪但依舊不幸福,他沒有做皇帝之前他的愛好是寫詩,喜歡過著詩情畫意的日子,然而這些生活不是有錢就可以過得上,李煜承擔著國家和百姓的重任,但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他感到不幸福,後來南唐也被宋給滅了,而落魄的李煜在牢中寫下了《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毫無疑問,幸福與人們必須扮演的角色、地位的浮沉以及財富的得失是毫無關系的。

如果我們的精神上不夠富裕,那麼我們的命運就不會有多大的變化,王陽明曾說過:「心即理」。你的內心世界取決於你所看到的世界,如果你的內心是黑暗的,那麼你所看到的世界也是黑暗的。

由此取決於命運的是你自己。

叔本華曾說過:「貪婪不是一種罪惡,只有它的對立面,奢侈,才是一種罪惡」。

世界上最有名的敗家子若熱·貴諾,他的父親白手起家到家財萬貫,勤儉節約用了一輩子都沒花光的財富,而若熱·貴諾僅用了半輩子就把父輩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揮霍而盡。作為花花公子的若熱,他身邊的女人數不勝數,連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明星瑪麗蓮·夢露都曾屈服於他的西裝褲下。在揮霍完所有家產以後的後半輩子只能靠500美元的救濟金過日子,生活慘不忍睹。

的確看來,所有貪婪所產生的快樂其實際作用而言都是消極的;相反的,唯有痛苦才是積極而異常的真實。雖然克服貪婪洞窟的過程中很痛苦,但是忍耐和剋制所帶來的結果都是為未來幸福作鋪墊。在之後的生活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誘惑,凡是能循序不貪婪的原則都能避免一切可能產生的災難。

當你遇到這樣的人,他橫蠻無禮,行為舉止輕率,對你說的話總是不予理睬,甚至做出徹頭徹尾的壞事。

首先我們不要急於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因為我們的認知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人行為背後的故事我們並不知曉。你可以試著問問你自己:「如果我也和他一樣,承受著一樣的痛苦,遭遇了一樣的傷心事,或者我和他有一樣的背景,我是不是也會說出這樣的話和做出一樣的事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應該寬容他人的粗魯與無禮。我們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縱容他人的惡行和認同他的觀點,只是因為不同的行為有著不同的道德力量。

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必須戒掉高傲自大,沒有人會幫助一個自高自大的人,哪怕你再努力,這一切也只是徒勞,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並不是沒有道理。

做人要謙虛,不要總是炫耀自己,對待比自己有差距的人也不要鄙視和自誇自吹,這樣你就不會引來災難。

有句名言說得好:「朋友就是你另一面鏡子。」總是抱怨生活社會的不滿的人,他們是極端的,甚至是反人格的,這樣的人很危險,所以我們要遠離這樣的人,多跟正能量的人交往。

當你在抱怨社會的不公,你應該自我反省一下,你是不是哪裡沒有做好?而不是把所有原因都推向社會、推給別人。

抱怨是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會讓你生活變得越來越消極。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一個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的人,那麼他沒有什麼未來可言。堅持鍛煉可以得到適當的發泄,有利於身心健康。

沖動是魔鬼,做事三思而後行,不要為沖動買單,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葯。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應該想想對別人和家人的感受,取中庸之道,非兩端之間的極端。

既要考慮他人的利益,也要保全自身的利益,可以合理的獲取利潤但不可違反道德和法律。

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貳』 問一個哲學問題,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有沒有哪個哲學家對於幸福下過定義

幸福是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

幸福來自於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覺。當六覺捕獲到符合自己願望的信息時,腦電波快速提升又快速回落,會產生像快樂,又不僅僅是快樂的綜合感受。

幸福跟快樂有聯系又有區別。幸福被人類賦予了群體人格,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其本質是群體的快樂。所以,當我們的想法得到群體的認可時,都會產生一種很有「面子」的幸福感。所以,王船山才說「人們追求幸福的過程即義與利的均衡過程,義利均衡的結果即人們實現的幸福,幸福的評價標准即義利相通的倫理精神原則。」 因此,「真正的幸福」,是指既符合人的合理的自然屬性、又遵循人的一定社會屬性的幸福,特別是在人的理性支配下,符合人類社會進步要求的幸福。這是對「真正的幸福」的性質界定。

要獲得幸福,根本途徑還是要加強修養,努力構建自己的群體人格,通過不斷的學習、創新和教導,讓智慧得以延續,讓幸福之光普照人類。

『叄』 何為幸福哲學上是怎樣定義的

哲學定義:
幸福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真理與自己同在時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肆』 什麼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很難有統一的標准。確實是這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若深入地問為什麼會不一樣,其實還是有標準的。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是體現了價值觀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手段。一個人想要賺錢賺得多一點,這本身並不是目的,他是為了因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駁了:我不要那麼多錢,也可以幸福。比如說我讀幾本好書,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對後一種人來說,讀書就是他獲得幸福的手段。
對於什麼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一派叫做「快樂主義」,其創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近代以來,英國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休謨對此也有所闡發。這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什麼是快樂?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他們還特別強調一點,人要從長遠來看快樂,要理智地去尋求快樂。你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而給自己埋下一個痛苦的禍根,結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義」。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他們認為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是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這部分滿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等,包括馬克思,他們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滿足。

『伍』 幸福是什麼 哲學家們會怎麼說

幸福就是對慾望的滿足,如果有慾望,又滿足不了,就將進入佛說的那種情況:「世人皆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在於人有慾望」,如果有了慾望,又滿足了,就將進入另外一種情況:「我很幸福」。所以,在慾望面前有2條出路:1,滿足,2,扼殺,如果在有慾望但又不能滿足慾望的情況下,你將是不幸福的,是痛苦的,如果長期這樣痛苦下去,1,跳樓,2,變得很豁達,看開了,想開了,放下了,3,變成精神病了。承受多大的痛苦,就會得到多大的幸福,我們要扼殺一些不能滿足的慾望,我們要保留一些能夠滿足的慾望,絕望=在痛苦中沒有看到希望

『陸』 哲學家認為幸福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並認為幸福是人類生存的最終目標。

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衡量你整個人生的標准,是衡量你生活得有多好,而不是把幸福僅僅看作是你通過考試或與朋友出去玩時所經歷的樂趣。

他認為幸福是一個最終目標,而不僅僅是一種短暫的感覺。

亞里斯多德認為,在努力獲得幸福的過程中,以下的所有因素都很重要:

健康
金錢
友誼
關系
知識
亞里士多德認為,你所做的決定是極其重要的。

因此,他認為,與其選擇能帶來即時滿足感的選擇,還不如以能帶來長期利益的方式去做事。例如,整晚不坐在沙發上而是去散步或慢跑。

康德的幸福觀

康德說:「幸福就是滿足了我們所有的傾向」。

但是這些傾向究竟是什麼呢?

康德也承認,我們並不總是知道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他說:

無法完全確定…什麼能讓我們真正的快樂起來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自相矛盾,但康德認為當你越想快樂時,你就會越不快樂。

想想你有沒有試過努力地去享受一些讓你感到失望的事情呢?

如果有,你就會明白這個理論。

康德說,我們應該專注於以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做事,而不是不斷努力去實現我們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事情。

這可能涉及:

去幫助別人
出於責任感
盡量做到理性和符合道德
但它不包括:

金錢慾望
為物質財富努力
過於專注於自私的目標
所以,基本的信息是不要沉迷與幸福之中,而是要努力成為一個好人。

當我們做正確的事情時,幸福自然會隨之而來。

『柒』 幸福是什麼呢看馬克思怎麼說

哲學家周國平說: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呢?其實馬克思解讀的很精闢。

幸福是一種精神能力。高層次的幸福是指精神能力的生長,發展,使用。

《資本論》第三卷寫道: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活動是自由活動。而動物的活動是為了生存的物質需要。

當我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在繼續無限制追求物質,一心為物質勞動。而不是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那就證明你依舊沒有從動物的領域解脫出來。

當肚子不餓了,人就應該為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而努力。精神能力包括智力,情感和道德。

當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斷探索發現進步時,並且享受自己的這種能力時,才會獲得高層次的幸福。

比如:你喜歡畫畫,喜歡寫作,喜歡攝影,喜歡游泳,喜歡幫助別人等等。你去享受你的這種能力就會感覺幸福。

人是用心來感受世界的。當你心裡沒有這些東西時,即使滿世界都是,你也是看不見的。

所以幸福是一種精神能力,需要用心感知。你覺得是這樣嗎?

(備註:9月8號首發微頭條)

『捌』 請以哲學角度分析什麼是幸福

儒家幸福觀儒家提倡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人生,向內修身養性,形成仁、義、禮、智良好的道德品質。向外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極端,處理好人際關系等,這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觀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崇尚返歸自然,逃避塵世,過原始質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佛家幸福觀苦、集、滅、道四聖諦 人生本無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種各樣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根本來源在於「愛」與「痴」,即人的貪求慾望,對佛理、佛性的無知,要擺脫痛苦的「生死輪回」,達到幸福的彼岸即「涅盤」,只有滅除貪愛慾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見,佛教基本教義與其說是一種關於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獲得幸福的理論與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說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擺脫痛苦的理論與方法。 西方理性主義的幸福觀理性主義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傳統,古代以蘇格拉底、柏拉圖、斯葛特學派等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兒、康德、黑格爾等人為代表。理性主義強調理性作用,貶低感性與情感的作用,主張抑制慾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們認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於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樂只會玷污理性,荒廢人生。理性主義的幸福觀有兩種:一種是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和諧說,一種是以犬儒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為代表的禁慾主義。 基督教神學的幸福觀基督教神學家認為人要達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對財富、名譽、權力和肉慾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對上帝的熱愛和追求中。只有對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歸天國,獲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學家看來,塵世生活不過趨向上帝天國的旅途,德行是達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擺脫塵世的誘惑和紛擾,達到聖潔狀態,才最能獲得幸福。 後現代心理學的幸福解讀 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社會化,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精神品質的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關注和諧、幸福,那麼幸福到底怎麼理解呢?幸福又到底怎麼獲得呢?這成為人類一個全新的問題,探索人們幸福是人們本性的追求,在物質世界不斷發展的時代,人們隱約的意識中感知幸福度正在下降,這是一個時代變遷的副作用,還是一個人類必經的道路呢!於是,後現代人文學者們有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他們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文化,可以直觀到視覺化、聽覺化。幸福也是一種流動在任何一個生命里的能量,當你靜下心來就可以被感知到,在繁雜的時代不是沒有了幸福,而是人們丟棄了幸福。國內後現代心靈導師林仕錕曾經這樣比喻過幸福:「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樣,幸福不是終點站,幸福一直在路的兩旁」!是啊!幸福本身就一直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忽略了幸福的存在,只想著那個遙遠的目標,於是把幸福遺忘在路的兩旁。獲得幸福的關鍵在於人們需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閱讀全文

與哲學家如何理解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待愛情上的理想主義者 瀏覽:172
80年和91年婚姻如何 瀏覽:780
艱苦事業用文言文怎麼說 瀏覽:255
平安幸福上聯是什麼 瀏覽:142
歐美女人皮膚為什麼不好 瀏覽:774
梅河口2020事業單位公示後多久上班 瀏覽:847
黑龍江哪個市居民幸福指數高 瀏覽:62
古代有兒子過得幸福怎麼說 瀏覽:651
五糧液幸福結酒42度多少錢一瓶 瀏覽:169
愛情與靈葯女主角得的什麼病 瀏覽:275
事業單位兩科需要考多少分 瀏覽:649
輔助後期怎麼吃經濟lol 瀏覽:179
幸福魔方毒愛講的什麼 瀏覽:458
道德經如何講愛情 瀏覽:578
七龍珠的演唱者是哪個美女 瀏覽:927
香港美女潛水追殺是什麼電影 瀏覽:466
多少愛情敗給窮 瀏覽:75
時薪多少才算幸福 瀏覽:282
哥倫比亞和巴西哪個美女多 瀏覽:325
萬盛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鎮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