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覺得自己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我覺得自己經常感覺不幸福的原因是自己貪念慾望太大,太要強,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自己對金錢的追求過於強烈,按理說自己沒有吃過什麼苦,但是就是特別的愛錢,別人給的還不要,就是享受自己掙錢的感覺。以至於給自己的壓力太大,經常感覺喘不過氣來,覺得太累。自己店裡每個月的盈利除了一部分交給爸媽,自己再存起來一大部分,之後剩下的一小點是自己的日常開銷。就算自己特別喜歡一款包包,但是留下的那一點錢不夠買了,我也不會動存起來的那一部分。而是挖空心思的缺干一些副業,就是賺一些外快,來買包包。錢是能最給我安全感的東西,只有自己在拚命努力賺錢的時候,晚上睡覺才能安心。
當自己沒買車的時候,親戚朋友經常問,你什麼時候買車啊?自己知道,即使自己買了車,也養不起車,但是為了堵住別人的嘴,為了面子,自己也是咬牙買了車,之後苦巴巴的月供還帶養車,搞的自己現在每天想的只有掙錢,有時候真的感覺好累,生活太累。
自己屬於上半身瘦而腿比較粗的人。有時候朋友經常調侃道,看你那兩條大粗腿。雖然自己也會笑呵呵的反駁道「誰稀罕你那筷子腿呀?腿粗的人長壽」來擺脫尷尬。但是自己有面子,為了堵住別人的調侃,為了把腿瘦下去,自己跑步深蹲,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了三年,現在終於也瘦成了筷子腿。變美的過程,太累,太苦了。
自己是對自己特別狠心的女人,也知道這么要強,這么太在乎別人看法,是一種病態,也想盡辦法去改正。但是好像都沒有什麼用呢,也只能夠不斷的鞭策自己,去努力掙錢,去變得更漂亮,才能給自己十足的安全感,自己才能夠幸福。
『貳』 缺乏幸福感怎麼辦
對幸福的追求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幸福感的缺失使我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極端者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缺乏幸福呢,幸福並不總是遙不可及,很多時候只是我們自己心理的某些地方出現偏差。
『叄』 總覺得自己不幸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所有人的願望,但幸福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完全靠自己的感受。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他們能感受到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生活中,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這可能是因為一些心理因素形成了障礙,使他們感覺不到幸福的存在,有時,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完美地規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事實上,他們忽略了現在。沒有現在的努力,明天的一切都是夢想。
例如,你嫉妒一個億萬富翁有多少錢,但是一個億萬富翁嫉妒你有多放鬆。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對現實生活事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過高期望。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造就了不幸福的溝壑越來越深。
『肆』 為什麼你不幸福現代人幸福生活的10個必要條件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在寫完這篇讀書筆記後發現這句話還挺有道理的乛◡乛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一直秉持著"加法"的生活,小時候家裡買一台彩電,全家人臉上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現在這樣一個什麼都不缺的年代,我們會覺得 "為了買東西而拚命工作,實在是太傻了。"
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感,是難以繼續的。人們在下單的那一刻,確實能獲得強烈的滿足。但在獵物到手之後,每天還會為此喜上眉梢的人我想並不會太多。現今的社會,充斥著太多可以立即滿足的東西,瞬時慾望的過度滿足,干擾了人們對未來的長遠規劃和打算。我們需要剋制物質的短期利益帶來的誘惑,讓自己更加專注於自己的經歷和體驗。
關於幸福的價值觀正在改變,與從物質中得到幸福相比,從經歷中獲得幸福的精神體驗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果人們依然運用過時的價值觀去構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會越來越難以感知幸福的真諦。如果想要將生活化繁為簡,你就必須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重要的是要通過我們"自己的意志"來做選擇。
調查發現,以北歐為首的這些幸福指數排行前列的國家的國民普遍覺得:與物質相比,他們更為重視那些精神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在夏威夷、紐西蘭、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和地區,雖然物質品種相對單一,人們的生活本身也很單調,但他們可以縱享大自然的各種恩惠和各式各樣的戶外體驗。不會為物質和金錢所擺布,他們將生活重心轉移到精神享受與切身的體驗上。我越來越確信,這些看上去乏善可陳的生活,其實是靜水流深,簡朴之中蘊含著更為豐富的素質。
在這些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很重視居住環境。 房子,並非只是一件"東西"而是用來充實自己生活方式的平台。 北歐的家居設計在全球享有盛譽,想來和他們在家中度過的時間較長有關系,很多北歐的設計師都聲稱,要把產品設計成簡單舒適,讓人長期使用也不會厭倦的東西。
人們的幸福感由周圍的環境所決定的,即使在收入增加之後,幸福感會在一定程度上水漲船高,可是很快又會滋生出更高的目標,因此幸福指數就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就算我們繼續瘋狂的購物,也不可能長久的停留住這份幸福。當你的收入增加的時候,你習慣性的提高了自己的滿足"閾值",購買更多的東西,你的幸福感自然無法提升。
人們習慣性的認為,收入水平高了理所當然的要住更好的房子,在更有情調的地方吃飯,開高檔的車... 但在有些國家,這種想法已經被淘汰,我們知道的扎克伯格、洛克菲勒等,他們的物質生活都是非常樸素的。
收入與資產的多寡,與實際能買到多少自己喜歡的東西並沒有直接關系,只要能夠自行控制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自由就好。重要的是你是否認為自己 "想買的東西都買得起,想做的事情都做的了"。
多人錯誤的理解了"平衡工作與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他們總是希望公司做出制度調整,給員工提供更多的自由時間,但是所謂的"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無法創造工作成果的前提下,群都是痴人說夢。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我們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模式,就算是工作時間變短,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成果,這樣才能讓工作和生活兩不誤。
擁有自己的個人時間,也意味著被賦予了"自由",被賦予了自由,也意味著要做好自我管理。一個人若連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即使擁有了個人時間,也不過是毫無質量地無謂消磨時間而已。
1、享受工作
這個和工資高低沒有關系,而關乎工作是否開心,是否覺得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能不能讓你學到東西,不斷成長、進步,並能為之感到滿足。
2、有關系親密的朋友
如果工作順利,卻沒有可以親密分享的家人和朋友,這絕談不上愉快,更沒有幸福生活可言。
3、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這並不是說你必須擁有多麼龐大的資產,或是必須有相當高的收入,只要可以滿足自己安定生活就可以了,哪怕是需要控制對物質的慾望,謹守清簡的生活也不是問題。但如果經濟條件不夠穩定,我想不論工作多麼美妙,興趣多麼豐富,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4、身心健康
身體和心靈健康,這是所有一切的基礎。
5、擁有富於刺激性的興趣和生活方式
沒了興趣,即使工作得力,家人和睦,收入很高,可是有了空閑時間之後就不知道做什麼了,擁有一兩個可以讓自己充分享受的興趣,能夠讓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所在。
6、覺得自己擁有時間自由
為了賺錢一天到晚疲於奔命,無暇陪伴家人和朋友是不可取的。當然擁有大把時間,成天無所事事不知如何打發也沒有任何意義。
7、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環境
不管這個居住環境多麼便利,房子多麼豪華,如果和自己的特質不匹配,不但不能帶來幸福,反而會成為累贅。
8、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
我們需要具備有效的思維習慣,那些總是推卸責任充當受害者的人,經常處於消極狀態的人,習慣性尋找借口的人,被固有常識局限並難以突破的人,都很難邂逅幸福。
9、能夠放眼未來
幸福指數下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人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繼而心生不安。我們必須做好准備,假使生活出現任何意外,在未來的幾年裡,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10、感覺自己正在向目標邁進
參加馬拉松的時候,如果一味地向前沖刺,漫長的賽程會讓人絕望,但是只要定下一段時間的目標,不斷的感受到自己達成了一個目標,就會輕松很多。
飯飯生活中也有一些朋友,因為身邊的朋友都買了車,買了房子,而焦急的想要快點出人頭地,每天拚命的工作,並且內心永遠是焦躁不安的。而我覺得與"出人頭地"享受那種被人羨慕的虛榮相比,我更加重視現在的生活是否開心,因為錢可以慢慢掙,但是20幾歲最美好、最自由的時光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難道要等到三四十歲,我們負擔著家庭的責任,事業的重擔和中年危機帶來的生理心理變化的時候再來享受生活嗎?
非常喜歡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一句"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不要讓自己的心被物質的享受所奴役,放下對物質慾望的執著追求,回歸更加平衡,更加註重精神享受的幸福生活吧。
『伍』 你是否喪失了幸福的能力
常聽見身邊的朋友抱怨:我的生活如此不幸,如果我有錢就好了,那很多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我變得漂亮一點,說不定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我也可以像她那樣幸福……諸如此類的聲音,層出不窮。觀其根本,無非是在追求幸福。但,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窮其一生也不會幸福。因為,幸福並不是你所追求的一種生活狀態。
何為幸福?有錢?有權?都不是。幸福,沒有定義,因為幸福和狀態無關。並不是說,你達到了一個怎樣的狀態你就收獲了幸福。幸福是一種能力,更確切地說,是對快樂的感知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幸福的反面即麻木,也就是你喪失了感知快樂的能力。一個人,沒有感知快樂的能力,那何談幸福。所以,放下你心中的執念,嘗試著感知快樂,學習幸福。
你可曾聽說過孔顏之樂?顏回是孔子最喜愛的一名學生,在論語中有這么一則語錄:「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大意是說:「真是個大賢人啊,顏回!用一個竹筐盛飯,用一隻瓢喝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能照樣快活。真是個大賢人啊,顏回!」孔子也說過很多快樂的言論: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孔子來說,枕著胳膊休息,有朋友從遠方過來,都是一件快樂的事兒。那對你來說呢,何為快樂?我們不妨學習孔顏之樂,感受生活中細微的美好,我們也會發現歲月靜好的幸福和快樂。
沙哈爾教授曾經按照以下象限把追求幸福的人分為四種:
A:及時行樂型(現在幸福 未來不幸),B:無助型(現在不幸,未來不幸),C:忍辱負重型(現在不幸 未來幸福),D(現在幸福 未來幸福)。你知道哪類人才會獲得幸福嗎?只有第四類人才會幸福。而實際情況,C類人才是大多數。多數人認為自己現在不幸,但以後會幸福。等有了更好的車,更大的房子,更多的錢,他們就會幸福。把幸福寄託於物質上的人永遠也不會幸福,因為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不能克服自己的慾望,抵禦誘惑,你永遠難以滿足,就永遠難以幸福。
很多人終極一生都在苦苦追求幸福,殊不知幸福就在當下,和家人的一頓晚餐,閑暇里靜靜地看一本書,躺在那裡聽一首好聽的歌曲,甚至是最平常的走路、觀賞一朵花、聽一聽鳥叫,這就是幸福。而你如果不能從以上這些最平常的小事中感受到快樂,那你所追求的幸福,是遙不可及的。所以,改變思維方式吧,不要被誘惑所折磨,感受當下,當下即是幸福的時刻。
『陸』 我們為什麼不幸福又應該怎麼獲得幸福
"幸福"應該是當下很多人都會提起的一個詞語,對於這個抽象名詞,我們既感到陌生又感覺到很熟悉,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離我們那麼近那麼遠。白岩松曾經就問過:為什麼我們不幸福?
還記得在春節的采訪中有一個是以"你幸福嗎?"作為標題的采訪主題,在采訪視頻播出後很多名場面也是應運而生,但是這些名場面的出現,也讓我們進一步反思幸福這個詞的真正定義究竟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去知道自己過得是否幸福,又該如何讓自己過得幸福?
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它是我們瞬間的感覺,如果在此刻你覺得幸福,那是因為你在這一段時間里為自己所想要的東西進行了努力,進行了嘗試,這是一個自我豐富的過程。如果此刻的你並沒有感覺到幸福,那隻是因為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卻還是在選擇聽之任之的這種惡性循環。
長此以往,我們會變成一個消極頹廢的人,幸福更是自己遙不可及的東西。可我們同樣要知道人類思想是能夠發生轉變的,當我們能夠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轉變自己的態度,去朝著幸福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的時候,當幸福來臨的那一刻,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