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到了中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它只取決於你想要什麼。
人奔走一生,始終在追尋幸福的路上。
到了中年,經歷過歲月的洗禮沉澱,才發現幸福不再是向外索取,而是向內探尋。
人生下半場,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兜里有錢,家裡有愛,夜裡無憂。
1
兜里有錢
在《開講啦》節目中,易中天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一個師兄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倒在講台上,以身殉職。
易中天在幫忙給他辦葬禮的時候,發現他家裡什麼都沒有。
一進家門,一覽無余的房間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
師兄的遺孀招待他們的時候,只能捧出巴掌大的小板凳。
這件事讓易中天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下定決心:
「我要賺錢,我不要過那種生活!」
不確定的世界,你永遠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貧窮的泥潭裡掙扎。
生活簡朴,嚮往陶淵明般生活的戴建業,在妻子被確診為胃癌晚期的時候,拋棄了引以為傲的文人風骨,為了錢四處奔波。
自詡清高,只拍高質量節目的竇文濤,在母親住進ICU之後,放下了守了半生的面子,接下了曾被自己拒絕的商演。
一個人真正缺錢的時候才知道,沒錢的日子像是戴著腳鐐,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
等你邁出社會,成家立業後,就會發現:
原來糧食蔬菜的價格賣得這么貴;
原來孩子上學要花這么多錢;
原來一場大病就足夠拖垮整個家庭……
對於沒錢的中年人來說,一粒米、一棵菜都是一座大山。
毛姆曾經說過:
人追求的當然不全是財富,但至少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因為有錢,可以多些選擇權,才能招架住生活的萬般刁難,經得起世間的種種考驗。
只有手頭上有足夠的寬裕,生活上才有足夠的信心。
人到中年才發現,兜里有錢,是一個人最大的體面,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底氣。
2
家裡有愛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年紀輕輕就背上了行囊,離開家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然而追尋半生,走遍了大江南北,也沒看見幸福的蹤跡。
就在心灰意冷之時,有位老人告訴他:
「你現在回家去,在路上有個人會披著衣服,反穿著鞋子來接你,那就是你要找的幸福。」
於是他便開始啟程回家,路上不停地留意著老人所說的那個人。
很多天過去,眼看都快要到家了,那個人始終沒有出現。
他又急又氣,一方面擔心自己遇不到那個人,另一方面也惱火老人騙了自己。
等他到家時已經夜深了,只能無奈地抬手敲門。
他的母親迫切地想知道是不是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連燈也來不及點就去開門,慌亂中連鞋子都穿反了。
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他不禁熱淚盈眶,心裡也頓悟了。
原來,自己要追尋的幸福,不在遠方,而是藏在家裡。
詩人穆爾說:
「一個人為尋求他所需要的東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裡,找到了。」
人這一生,最大的安全感莫過於家裡有人等,最好的幸福無非是家裡有人愛。
無論世間多涼薄,但只要家裡有愛,有人對你深情以待,歲月都會溫柔起來。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
有了家,肉體就有了歸宿;有了愛,心靈才得以安歇。
人到中年,拋去了那些年輕的浮躁與幻想,開始尋找內心的融洽與靈魂的安頓。
所謂幸福,不再是滿足不可及的慾望,而是與家人日復一日,一飯一蔬堆積出來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