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幸福
一、給孩子儀式感生活方式
儀式感很重要生活中需要有一些儀式感,比如說孩子生日的時候,送給孩子一件期待了很久想要得到的禮物,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待在一起,做一件你們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幸福,當孩子還有時間陪伴在你的身邊時,多和孩子在一起吧,不要等到孩子遠走高飛了,才後悔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
四、每個星期進行一次特別的飯菜
話句並不是表達說要吃得多麼豐盛,而是要人員齊全,現在的父母都非常的忙碌,為了家庭為了生計,為了讓孩子享受到更好的資源,父母不得不拚命地努力,然後就會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父母們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小小的目標。
盡量的讓自己有時間和孩子好好的吃個飯,而不是為了溫飽,大家吃完飯之後各忙各的,很少會有交流,實在很忙的一些家庭,可以把時間再延長,比如說一個月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次飯,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帶給他的溫暖。
2.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幸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下面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一起來看下吧。
一位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發達國家興起。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
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幾乎公認,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培養出這種品質,父母應重視家庭中寬松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盡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盡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系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
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條件的優厚並不是與孩子的幸福感覺成正比。在適當的物質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以外,如何在內心創造一種快活的情緒。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託在一種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和家長應認真培養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孩子的幸福感如何建立
幸福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為什麼呢?因為幸福最終的歸因,就是安全感,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又來源於父母。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斷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也就成為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破解的密碼。
今天來跟我們聊聊這個問題。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從胚胎時期就開始了。
為什麼這樣說?
美國「9·11事件」一年後,有人找到一些親歷這個事件的一些孕婦,進行了調查研究。
這些孕婦在事件發生後都出現了心理問題,表現出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性格大變、情感麻木、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等等)。
研究發現,她們的孩子身上也有相同心理障礙的生物學標志,而且,當時正處於孕晚期的孕婦生下的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
也就是說,這些媽媽把當時的情緒傳遞給了還在子宮中的孩子。她們的孩子出生後,情緒比一般的孩子更為緊張,心理資本也更低一些。
所以,從備孕開始,媽媽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如果媽媽的情緒穩定,孩子也就可以合理地攝入充分的營養,並滿足情緒的發展需求。
平穩積極的情緒,對胎兒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做胎教實際上更多的是做給媽媽的。
同樣的,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之前,他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媽媽是否健康、是否有穩定的情緒決定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很多行為能力——坐、爬、走、吃、說話等等,都是一個從沒有到逐漸有的過程。
他們是那麼的弱小,需要我們全方位的照顧——餵奶,換尿布,看病……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缺乏的,往往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他哭的時候,我們需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還要能夠判斷出他是餓了還是尿了,是需要抱抱,還是需要陪他玩……
如果孩子一哭,我們就焦慮不已,甚至打罵他,那麼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他的生活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們的安全感是很難良好建立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感的人,一個幸福的人,那麼從胎兒期到一歲半,請穩定自己的情緒,並無條件地愛和呵護他。
很多媽媽問我:
「我的孩子(2歲左右)動不動就打我,脾氣特別大,他長大後會不會家暴?」
其實,這個跟家暴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家暴,那麼基本上孩子也學不會家暴。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主是要想表達自己的反抗——我不再需要你的包辦和替代了。
比如,一個2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努力要掙脫媽媽的懷抱,想去玩路邊的'沙子,可媽媽卻不放手,非要抱著他去看前面的小花。
這個時候,媽媽抱得越緊,孩子就越要用力掙脫。他可能還會打你,咬你,抓你,甚至還會有很暴躁的脾氣。
為什麼呢?因為媽媽這么做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們說,當孩子已經有能力(這個孩子已經會走,有行為能力了)去探索世界的時候,他除了需要一個穩定的撫養環境,需要媽媽有穩定的情緒,還需要從自己的嘗試中的去獲取掌控生活的安全感。
這時,給予他們安全感的方式,就不再是全方位的照料和愛護,而是放開他的活動半徑——在保護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他多探索。
否則,你就會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叛逆、不聽話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第一次叛逆」(1.5-3歲左右)。
前天,我跟女兒在我家小區的花園玩,一個5歲左右的小弟弟走過來和我女兒打招呼,問:「你在看什麼書呀」「你在哪裡上學呀」……
我女兒就跟我說:你看,這么小就是一個「撩妹小高手」了。
其實,談不上什麼「撩妹」,只是說明他有了社交的需求和能力。
你會發現,3-6歲年齡段的孩子,經常會說,「我是熊大」,「我是奧特曼」,「我是白雪公主」……他們經常沉浸在一種角色扮演的游戲當中。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角色認知的能力,並且對規則和社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放開孩子的活動半徑,還要:
引導他的社交,讓他在游戲規則當中,學會禮貌、禮儀;
引導他在角色認知里,培養起責任感、語言能力、行動能力;
並且進一步培養他的生存能力,包括他做家務的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進一步拓寬孩子的探索領域、幫助他們認知自己和環境外,還要教導他們了解社會、人際交往的規則和禮儀,讓孩子了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這樣,他們在環境和交往中,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如魚得水,輕鬆快活。
這也是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個6歲的孩子,非常優秀。不僅成績很好,還會很多才藝,琴棋書畫都學得有模有樣。
然而,他已經開始厭學,並且要跟我探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這樣沉重的話題了。
為什麼呢?
原來,他從中班開始,就在學英語,學書法、畫畫、鋼琴、圍棋等各種興趣班;到了大班,媽媽就經常帶著他到處秀——展示給別人看,他能背什麼,能寫什麼;上學前班的時候,他已經把一到三年級的課程初步學了一遍。
所以,這個孩子到了一年級,就開始不寫作業,想各式各樣的辦法去逆反。
他的父母想不明白,昔日那個聽話的神童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3到6歲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具體說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對顏色、圖形很感興趣,對守恆定律能夠有充分的理解,但對文字和概念的東西不感興趣。
雖然,也有極少一部分孩子確實會對文字感興趣。但是,不管是否感興趣,都不要過度教育,不要讓孩子過早過多地去學習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
這種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對孩子安全感的一種破壞。
比起學知識,我們這個時候更應該去做的,是最大化地讓孩子去玩,讓他有規則地玩,因為孩子有非常多的剩餘精力需要釋放出去。
否則,剩餘精力未能及時釋放出去,就會造成內傷,如同這個抑鬱的一年級的「神童」。
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結果。
曾經有一對父母通過微信,跟我控訴他們的孩子是多麼的不聽話,多麼的叛逆。
比如他故意把分數考得很低,故意去報復爺爺、奶奶的管教方式,甚至故意把一些食物搞壞,還經常嚼著嚼著食物就吐出來,用衣袖擦得滿桌子都是……
這是一個中規中矩,恪守規則的家庭:孩子的爺爺曾經在政府的政研室工作,奶奶在圖書館工作,姑姑在人民銀行工作,爸爸在銀行工作,媽媽也是在什麼金融辦工作……卻養出了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
為什麼呢?6-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需求,就是成就感和價值感。但他們給孩子立的規則卻把它們破壞了。
比如,他們通過零花錢來逼孩子遵守規則:孩子期末考試沒有考到多少分,那麼零花錢就減去多少;今天哪件事情沒有做好,零花錢又會扣掉多少……
這個規定特別不合理。
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要用錢來交換孩子的人格自尊。凡是人格自尊很低的人都容易犯罪——那些違法犯罪,尤其小偷小摸的人,往往都容易為了錢去降低自己的人格。
另一方面,這樣的管教方式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他會因此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他所有的聰明才智來干壞事——他要從叛逆中感受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只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就是給孩子固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可以自己決定用來買筆,還是買衣服。
兩周以後,他的媽媽告訴我說,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總之,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底,而孩子對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又是在不斷變化的。
在生命之初,孩子的安全感在父母穩定的情緒,以及無條件的愛和呵護里。
1歲半到3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對於這個世界最大化的探索中。
3到6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社交里,規則感里,和每一個讓他自信的游戲角色里。
6到12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里。
我們做父母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來變化養育方式,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要求孩子聽話和服從。
如此,我們才能養育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養育一個可以在未來收獲幸福的孩子。
3. 如何提高小孩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1. 好好說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鼓勵的時候就鼓勵,而不是看到孩子很失落了,還繼續打擊,說一些帶刺的話。
2.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一點理解,少一分責備與抱怨。
3. 生活中的儀式感。特別的日子,特別的禮物,送給特別的人。偶然的驚喜能讓生活增添幾分幸福。
4. 信任孩子,適度放手。非原則性地決定都可以將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父母只提供建議,分析利弊,無論小孩怎麼選擇,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5. 善待另一半,良好的夫妻關系才能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夫妻關系必須放在首位。一個溫柔顧家的爸爸,一個善良賢惠的媽媽,互相關心,經營好家庭,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6. 跟小孩溝通時,要平視,耐心傾聽。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去點評孩子的對錯。要感同身受,才能令孩子接受我們的建議。當小孩失落時,要適當地鼓勵;當小孩做對的時候,要適當地肯定;當小孩做錯事情時,指出問題,及時糾正,給出建議。
7. 哭是一種發泄方式,允許孩子哭。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告訴小孩:哭並不代表懦弱,在小孩傷心挫敗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擁抱小孩,告訴小孩人生路上不總有崎嶇,哭過笑過,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4. 如何讓孩子幸福過一生
這兩天孩子們期末考試,昨天考完試沒過幾個小時就有家長把試卷和答案發到了群里,回家後有的孩子對了答案,並反應這次考試比較難,有些平時在班級前幾名的同學,數學好像都過不了100分(滿分120)。於是家長們就紛紛說起孩子們考前和考後的各種表現,有的同學考試前會拉肚子、生病,有的在對了答案估過分後,大哭一場......於是家長們紛紛表示現在孩子的不容易,都表示很理解孩子,不希望孩子壓力太大。話題逐漸越扯越遠,有的家長發了一組關於孩子教育的漫畫,其中一幅就是下面這幅:
於是有家長說:「對啊,只是希望他們的未來都能幸福。」
還有的說:「孩子們未來幸福,才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這時我想說:「我們成人都未必真正知道幸福是什麼?如何獲得幸福並保持幸福?怎麼幫助孩子們呢?」,可是感覺有點生硬。
於是就說:「我有的時候也困惑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我問了一下自己,原來自己真的不能說清楚什麼是幸福。還居然經常跟別人說:「我現在感覺很幸福」,「想讓孩子幸福」等等。
或許有人會說,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根本說不清楚的。比如有的人感覺住在城市裡是幸福的,有的人住在鄉村感覺是幸福的;有的人跟家人在一起感覺很幸福,有的人感覺跟朋友在一起很幸福;有的人工州銀作感覺很幸福,有人感覺休息很幸福等等。所以沒有必要去深究它,就跟著感覺走就好了。
可是,當我產生困惑了後,我就很想去深究一下到底什麼是幸福?這也許是因為最近在學習改變思維方式的後遺症吧。以前我可是得過且過,差不多就行先生的。於是就在網路上搜了一下,又在知乎上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還找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如何幸福過一生》讀了讀。現在就把我探究的幸福簡單分享一下:
網路上給出的幸福定義是這樣的:
幸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並希望保持現有狀態的穩定心情。而快樂一般是持續時間比較短的感受,簡單理解的話,幸福應該是持續時間較長的快樂吧。
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又與客觀因素密切相關,它的發展變化表現為個體的特殊性,但它又在社會成長中遵循著普遍的客觀規律,它既受內部因素影響,又受外部因素制約,涉及自然、社會、心理等方方面面。
因為幸福是主觀感受,所以別人眼中的「你真幸福」,往往是一種假象。而且能聊到「你是不是幸福?」的話題的人也應該是非常親密的,如果不太熟橋扮悉的說到這個話題,往往會陷入尷尬。
幸福的要素包括:安全感、舒適感、生活環境、協調、對比和滿足等。
榮格說,要想要獲得幸福,你需要具備以下5點:
良好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際與親密關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關系等)、從藝術與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一定的生活水平和令人滿意的工作、一種能夠被用來成功應對世事變遷(the vicissitudes of life)的哲學或宗教視角。
叔本華認為,決定人類命運的根本差別取決於以下三項不同的內容:
第一,人是什麼:可以用「冊消宴個性」一詞來概括,廣義的「個性」包括了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智力和教養等。
第二,人有什麼:即外在財產和一切佔有物。
第三,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麼樣的:人向外界呈現出的樣子,也就是人們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看法則是基於這個人已經獲得的榮譽、社會地位和名聲而來。
幸福的首要因素,甚至,一個人此生存在的主要意義,是由他的內在機制決定的,這是既定事實,也是他內心是否感到滿足的直接根源;一個人內心滿足與否,取決於他的情感、慾望和思想的共同作用,外在環境對人只起到了間接調節的作用。
個性決定命運,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獲得什麼樣的幸福。
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們所具有的個人品質,並遵循符合個人品質的方向去追求發展,避免其他的情形,再選擇最適合我們個性的人生位置、職業和生活方式。
幸福的本質在於「人」,那麼集中精力保持身體健康、培養能力,無疑要比一心積累財富更明智,
生命中的幸與不幸,與其說是取決於我們遇到了什麼,毋寧說是取決於我們與它們相遇的方式。
幸福觀就是關於幸福正確的觀念,要讓他們知道真正的幸福應該是源自精神的,源自於對人格的不斷完善,源自於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令自己愉悅的工作,而很少來自於外在的物質,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只是一時的愉悅,過後又是無盡的空虛,只能以更多的佔有物質來填充慾望的無底洞。而源自精神上的幸福卻能夠持久的帶來幸福的感覺。從而能達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的狀態;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然我們現代人的幸福觀也應該與時俱進,物質能夠給我們帶來的舒適感同樣能增強我們的幸福感,對於現代人來說,幸福觀應該包括:
1、健康的觀念
健康的觀念應該是堅持用正確的方式,堅持長期的運動,幫助孩子培養運動的習慣,這將讓他們受益終生。
2、適應時代和環境的倫理觀
倫理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理解,在不斷的演變和進化,因此倫理觀一定要適應我們所在的時代和環境,脫離了實際的倫理觀將是扭曲的,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在幫助孩子建立倫理觀的時候,這是一定要注意的。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適宜的倫理觀應該是中外通用的,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社會和規則,從而更好融入社會,適應全球化的浪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現代社會中人們應該了解並理解的倫理概念包括:幸福、誠實、勤奮、自由、自主、權利、義務、良心、價值、道德、責任、關懷、人性、正義、准則、痛苦、平等、信任、共識、人權等。
只有對倫理概念進行正確的理解, 才能夠塑造和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倫理觀,打造完善的人格,從而指導他們更好的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關系。
3、終生快樂學習的觀念
馬克·凡·都侖說:「教育是獲得幸福的最好機會。」
這里所說的學習不是現在教育體制下,讓孩子們為了高分、為了名校和為了好工作而學習,而是通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去追求快樂和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這樣孩子們將會從學習找到幸福,並將這種讓自己感到幸福的學習方式持續終生。
4、做有意義工作
有意義的工作是指我們真正興趣所在,能夠投入極大熱情並持續去做,同時能賦予一定使命感的工作。而不僅僅是適合當下能力的工作,而應該是更能夠激發我們潛力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才能夠幫我們獲得幸福。
5、經營幸福的親密關系
拜倫說:「所有想要幸福的人都必須學會分享,幸福是一對雙胞胎。
那些能夠讓我們分享的人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戀人和愛人。與我們關心的人和關心我們的人一起分享人生經歷、想法以及感受,可以增加生活的意義並安撫我們的痛苦,讓我們感到這個世界充滿了樂趣。可見,人際關系對個人幸福來說非常重要。
因此,用心去經營人際關系,打造自己的「幸福圈」,讓它成為幸福的源泉,是每一個想要獲得幸福的人必不可少的。
幸福感知力 ,應該是能夠感受幸福的能力,就像欣賞音樂、繪畫、雕塑、文學作品等,這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也是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需要具備的能力。
畢淑敏說:「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對幸福的感知能力,那麼畢生所有的奮斗與努力,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所有的結果都會變成沙上建塔。」
我們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幸福感知力:
仁愛
「愛出而返」,能為別人帶來幸福,就是給自己帶來意義與快樂,這就是為什麼樂於助人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然而,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為了別人而活。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幸福打算,慢慢地,我們會傷害自己,連帶著也會傷害我們那顆樂於助人的心。
因此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要先問自己,什麼能讓自己感到幸福,然後再看看我們的行為,是否在損傷我們助人的熱情,是否會剝奪他人追求幸福的權利。
感恩
感恩是一種回饋,是因意識到被給予而自發認為是被恩賜或被愛,從而有感謝對方的意願產生的心理活動或現實行動。在生活中,我們應懷揣一顆感恩之心.感謝生活、感謝父母、感謝師長,感謝朋友等,這樣可以讓我們對所擁有的一切感到快樂和滿足,從而讓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的更加愉快和健康。
感恩一切,內心才會時刻充滿溫暖,活在感恩中,人才會幸福快樂。
習慣
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JohnDryden)說過,「我們養成了習慣,然後習慣造就了我們」。能帶來幸福的習慣包括竭盡所能讓快樂與熱情的時刻充滿我們的生命,從一次小小的體驗或者改變開始。比如充當社區的義工、社群徒步旅行、做一次活動組織者、參加演講比賽等,還有一些日常的安排,如家人或者朋友的聚會、閱讀、寫作、喝茶和運動等。
通過這些有益的習慣,給我們的生活注入動力,讓我們能夠累積幸福的元素。
品味
幸福有高度也有深度,幸福的高度是指我們生活中體驗到的情緒波動,它有高潮和低潮;幸福的深度則指我們內心深處基本的幸福感。幸福的深度就像是樹根,提供養分,是生命的支柱。幸福的高度則像是樹葉,美麗而有魅力,但生命卻是短暫的,會隨著季節改變直至枯萎。
我們可以通過追求既有快樂又有意義的工作、學業和情感,來增加幸福的深度;
也可以用「品味」的方式來探尋我們生活中有價值的部分,比如跟家人相聚時、享受一頓美食時、完成某個工作項目時、聽一場演唱會時等,從而更深刻的感受幸福。
接納
真正的接納,一定是接納真實,接納不完美,接納生活的無常。
我們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要做到真正接納,不論是好的方面還是不好的方面,都要勇於面對現實,接納兩份真實,一份是現實的真實,一份是自己內心的真實。
接納最真實的自己,是指能夠欣然接納自己現實中的狀況,不因自身的優勢而驕傲,也不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
要真正接納自己,首先靜下心來,發現真實的自己,並且要學會愛自己。其次,要學會改變現狀。對於自己的不足,或者無法接受的地方,嘗試去改變它。
當一個人能真正接納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接納他人。當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愛人、孩子、親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時,結合著接納自我的方式,珍惜對方的情義、聆聽對方的感受、包容對方的不足、發現對方的優點、尊重對方的意見、積極關愛對方。
我們在認清和改變自我的過程中,通過接納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過程中,能獲得持續的幸福感。
探尋
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具備的能力是我們即使不通過學習也具有的本能,比如:對健康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對美好的嚮往等,可是我們現代人的忙碌遮蔽了我們的這些本能,直到我們要失去健康、生命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本來就擁有如何能更快樂生活的知識,而他們之前卻忽略了,或是根本沒有意識到。
因此,我們要有靜下來和慢下來的能力,去探尋我們的內心,什麼才是我們幸福的源泉。
我們的進步、我們的成長和我們的幸福,都是來自於我們認識自己以及向自己提問的能力。
簡化
在19世紀時,梭羅曾經勸告過與他同時代的人,減少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復雜性:「簡化!簡化!簡化!做兩三件事就夠了,而不是100件或1 000件事;與其數到100萬,還不如數到半打。」由於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復雜,做事情分秒必爭,所以將梭羅的話應用於當今社會就更貼切了。
時間是有限的,而在有限的時間里有許許多多必須做的事,這將使已經短缺的資源日益減少。超負荷的忙碌,加上日常生活的壓力,導致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快樂。
要想提升我們的幸福感,簡化生活是一個最佳的方法。它代表對生活進行排序,並且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放棄其他一些瑣碎的事。
因為世界上的煩惱和苦痛已經很多,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快樂幸福的過一生,通過從小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念和對幸福感知的能力,無疑會幫助他們生活的更幸福。可是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想的話,孩子們無非會像我們很多人一樣,過著麻木不仁的,日復一日的機械生活。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或許孩子們幸福的一生就從我們今天的行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