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培養學生的幸福感
馬卡連柯說過:「我確信我們的教育目的不僅僅在於培養能最有效地參加國家建設的那種具有創造性的公民,我們還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變成幸福的人。」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要使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第一要有歡樂、幸福及對世界的樂觀感受。那麼,我們目前在這方面做得怎樣呢?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認為:我國目前的學校德育,主要是知識性德育,即通過對道德知識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學校德育的學科化、知識化、課程化雖然在某些方面也說明了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重視,但從德育本身的特點看,這一形式卻是很難實現德育目標的。而德育的根本任務,是在於影響人格,形成德性。她明確指出:「要加強對中小學生敬畏感和幸福感的培養。」「在中小學階段,應該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成長是幸福的,不斷超越自我是幸福的,克服困難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樣是幸福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孩子往往僅僅滿足於物質的幸福,而家長給他們的也往往只是物質的幸福,這樣,即使他有了很多物質的幸福之後,仍然體會不到精神的幸福。還有一些孩子,由於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變態的心理,他們也很難體會到學習的幸福。
㈡ 幸福課程理念是什麼
幸福課程體系的基本理念 樹立育人為本的幸福課程價值觀幸福課程應樹立育人為本的價值觀念,這里的「育人本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以學生的幸福生活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