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 禪的故事及感悟
讀懂禪的故事,感悟人生平常心
將禪的啟示用平常心解讀一番,有了平常心,就有了一份可貴的平靜、一份淡定的心態。
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廟里兩個和尚講故事……
弟子問慧海禪師:「師父,您到底有何與眾不同之處,活得如此瀟灑自在?」
慧海回答道:「就是困了睡覺,餓了吃飯;吃得心安,睡得放鬆。」
弟子大吃一驚道:「這似乎沒什麼與眾不同,每個人都這樣的呀。」
慧海笑著說:「並不是這樣。我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睡覺的時候就是睡覺,什麼也不多想,所以吃得舒坦,睡得安心。而世間芸芸眾生,吃飯的時候多為瑣事煩惱,睡覺的時候又尋思著算計別人,怎麼能活得輕松自在呢?」
弟子聽完之後感悟道:「如此看來,平常的生活守住一份平常心,就是真正的禪。」
禪非深不可測的玄機,只是普通人的平常心態而已,就是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做事認真做,為人不計較。
人生總有苦樂兩面。太苦了,要常喚起內心的快樂;太樂了,要常想人生苦的一面。將禪的啟示用平常心解讀一番,有了平常心,就有了一份可貴的平靜、一份淡定的心態。
佛道:禪的故事
1. 莊周夢蝶
小和尚向禪師請教快樂之事,禪師對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黃昏,莊周一個人來到城外的草地上,他很久都沒有這樣放鬆了,他一直被迫在痛苦中生活,因為沒有人能夠真正了解他。他必須強迫自己摒除雜念,因為只有那樣他才能不去想別的事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狀態中。
他仰天躺在草地上,聞著青草和泥土的芳香,盡情地享受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變成了一隻蝴蝶,身上色彩斑斕,在花叢中快樂地飛舞。上有藍天白雲,下有金色的土地,還有和煦的春風吹拂著柳絮,花兒爭奇斗艷,湖水盪漾著陣陣漣漪……他沉浸在這種美妙的夢境中,完全忘記了自己。
突然,他醒了過來,完全不能區分現實和夢境。當他認識到這只是一個夢的時候,他說:「莊周還是莊周,蝴蝶還是蝴蝶。」
很長時間以後,他終於幡然醒悟:原來那舞動著絢麗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蝶兒就是他自己。然而現在他還是原來的莊周,和原來沒有任何的變化,只不過現在,他的心態和原來不一樣了。但就是享受那片刻的夢境,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禪師說:「一隻小小的蝴蝶飛入了莊周的心。這樣的小事也能讓他快樂,還有什麼事能讓他憂愁呢?」小和尚聽完禪師的話,終於明白了快樂的道理。
生活禪理1 人生處處有快樂
2. 禪師送餅子
龍潭崇信禪師未出家前在道悟禪師的寺旁擺了一個攤,靠賣餅子為生,生活十分貧困,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天黑了就在別人的屋檐下睡覺。
道悟禪師見他生活如此艱苦,就把寺中的一間小屋讓出來給他住,崇信為了感謝道悟禪師,每天送給道悟禪師10個餅子。每當崇信送餅子給道悟禪師的時候,道悟禪師總是非常高興地收下了,等崇信回去了,道悟禪師就叫人從10個餅子中取出一個還給崇信。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兩天時間。
兩年後,崇信終於忍耐不住了,他問道悟禪師:「我既然送你餅子,你為什麼要每天還我一個呢?你這樣做是因為看不起我嗎?」
道悟禪師聽了他的話,向他解釋道:「你能每天送我10個,我為什麼不能每天換你一個呢?」
崇信辯道:「我既然能每天送你10個,難道還在乎你還給我的這一個嗎?」
道悟禪師哈哈大笑說:「我不嫌你的10個多,難道你嫌我的一個少嗎?」
這幾句話讓崇信頓有所悟,從此以後他決定出家,不在沉迷在世俗的籠罩之下了,他要去尋找真正的禪理,來詮釋生命的真正意義。
道悟禪師說道:「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萬,萬物皆從一而生。」
崇信應道:「一生萬物,萬物皆一!」
生活禪理2 萬物皆從一而生
3. 求子殺子
有一位中年婦女,曾經養育了一個兒子,還想再生一子,苦於不知求子的方法。她問其他的女人:「誰有本領使我能再生養一個兒子?」
女人中有一位老夫人,回答她說:「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個兒子。但是,你必須去行祀天之禮。」
她見有希望,忙不迭地又問老婦人,「祀天只禮一定要行的,但以何物來做祀品呢?」
老婦人不緊不慢地告訴她:「把你兒子殺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幾個兒子。」
這位中年婦女信以為真,求子心切,准備殺死她的兒子來祀天。一位禪師知曉此事,忍不住嘲笑地說:「世界上也真還有這樣的愚人,傻到這種地步,為了求生一子,為了一個未出生的兒子,而去殺死身旁活著的兒子。」
愚蠢的人就是這樣,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竟然作繭自縛,自投火坑。他們正在做著形形色色損理害己的事情。卻又痴心地以為這是去往凈土西天的途徑。
生活禪理3 不要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而作繭自縛
4. 佛就是自我
有一次,一位學僧問惟寬禪師:「狗有佛性嗎?」
惟寬禪師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馬有佛性嗎?」
「馬是有佛性的。」
「為什麼這些動物都有佛性呢?」
「因為它們都是眾生,眾生均有佛性。」
「既然這樣,那麼你有佛性嗎?」
「我沒有佛性。」
「那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你沒有?」,
「因為我不是你所說的眾生。」
「你不是眾生,是佛嗎?」
「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麼?」
「我不是一個『什麼』!」
「佛性到底是什麼?是我們能看,或是能想到,或是能感覺到的嗎?」
「什麼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寬禪師反過來問學僧:「荒天沒有水,瘠田沒有肥,能耕嗎?」
學僧答道:「不能。」
「往荒田裡注水,往瘠田上施肥,就一定能種出糧食嗎?」
「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沒有佛?油里有沒有佛?」
「沒有。」
「買香油,買油燒能燒出佛嗎?」
「當然不能!佛到底是什麼?」
惟寬禪師最後說:「真正的佛,是一種澄靜的智慧,一種明亮的作為,不是燒香磕頭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圓,處處空寂,無爭執,無慾望,一切都可以放下或者犧牲。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生活禪理4 肯定自我就是真我
5. 敬鍾如佛
有一天,奕尚禪師從禪房中出來就聽到陣陣悠揚的鍾聲,禪師立刻被那種與眾不同的鍾聲吸引了,他仔細聆聽,神態極其專注。鍾聲停了以後,他向侍者詢問道:「今天早上敲鍾的人是誰?」
侍者回答道:「他是新來的,才來了沒幾天。」
奕尚禪師說:「你去把他找來,我有話要問他。」那個新來的和尚來了,奕尚禪師問道:「今天早上你敲鍾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他回答道:「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只是為了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鍾。」
奕尚禪師道:「我看不是這樣的,敲鍾的時候你一定是想著什麼,否則,你不會敲出這樣的鍾聲的。我仔細聽過了,今天的鍾聲格外高貴響亮,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敲出這樣的聲音。」
小和尚想了想然後說到:「我沒有刻意要想著什麼,在我還沒有出家以前,我的老師告訴我說:『做什麼事都要用心,打鍾的時候想到的只能是鍾,因為鍾即是佛,只有虔誠、齋戒、敬鍾如佛,才配去敲鍾。』」
奕尚禪師面露喜色,提醒他道:「敲鍾是這樣的,做任何事也要這樣。要保持今天早上敲鍾的禪心,以後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這位小和尚從此事事恭謹,無論做任何事都牢記禪師的教誨,保持敲鍾的禪心,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後來的悟由禪師。
生活禪理5 凡事用心定可成功
6. 佛祖與侍者
有個人為南陽慧忠國師做了30年的侍者,慧忠國師看他一直任勞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對他有所報答,幫助他早日開悟。
有一天,慧忠國師像往常一樣喊道:「侍者!」
侍者聽到國師叫他,以為慧忠國師有什麼事要他幫忙,於是立刻回答道:「國師!要我做什麼事嗎?」
國師聽到他這樣的回答感到無可奈何,說道:「沒什麼事要你做的!」
過了一會,國師有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樣的回答。
慧忠國師又回答他道:「沒什麼事要你做!」
這樣反復了幾次以後,國師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聽到慧忠國師這樣喊,感到非常不解,於是問道:「國師!您在叫誰呀?」
國師看他愚笨,萬般無奈地啟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說道:「國師,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塗了嗎?」
慧忠國師看到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說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實在你太辜負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國師!不管到什麼時候,我永遠都不會辜負你,我永遠是你最忠實的侍者,任何時間都不會改變!」
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為什麼只會應聲,被動?進退都跟著別人走,就不會想到自己的存在!難道他不能感覺自己的心魂,接觸自己的真正的生命嗎?
慧忠國師道:「還說不辜負我,事實上你已經辜負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認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認自己是佛祖,佛祖與眾生其實並沒有區別。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眾生不承認自己是佛祖。實在是太遺憾了!」
生活禪理6 失敗是因為自己輕視自己
7. 磨磚與靜坐
馬祖是懷讓禪師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時候,整天盤腿靜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次,懷讓禪師路過禪房,看見馬祖坐在那裡神情專注,便向弟子問道:「你這樣是在做什麼?」
馬祖馬上起身答道:「我在修行,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聽他這樣說,就順上從地上撿起一塊磚,然後在一塊平滑的上頭上磨了起來,神情是那麼的專注和堅毅,和馬祖的神情是一樣的,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感覺。
馬祖非常疑惑地問道:「禪師,你在做什麼呀?」
懷讓禪師答道:「我在磨磚呀,難道你看不見我在做什麼嗎?」
馬祖又問:「磨磚有什麼用呢?」
懷讓禪師說:「我在磨磚,我想把它磨成鏡子。」
馬祖說:「磚本身是沒有光的,就算磨得再平,它也不會成為鏡子的,你就不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了。」
懷讓禪師就說:「磚不能磨成鏡子,靜坐又怎麼能夠成佛呢?」
馬祖慚愧地問道:「弟子愚笨,請師傅指點,怎麼才能成佛呢?」
懷讓答道:「有一個人在趕車,可是那個車子就是不走,於是他就拿起鞭子拚命地打車,馬兒在那裡低著頭吃草,車子還是不動。你說是應該打車,還是應該打馬兒呢?」
馬祖終於醒悟了:「坐禪只是成佛的一種手段,若想真正地成佛,只坐禪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從心裏面感悟。」
生活禪理7 不追求形式 要真正理解
8. 尋找鑽石
有一個叫哈費特的人做了一個夢,夢里有一個老僧告訴他說:「如果你能夠找到第一塊鑽石,你將得到整個鑽石礦!鑽石就在淌著白沙的河裡。」
第二天早上醒來,他的腦子里都是鑽石的影子。
於是,哈費特把他所有的家產全部換成了錢,然後就走上了尋找鑽石的路。他風餐露宿,在外面找了很多年,當一切希望都泯滅的時候,他自殺了。
買下哈費特房子的那個人,有一次在後院的河水中洗衣服。太陽照過來,河裡的沙子突然變成了白色的,河沙中有什麼東西在閃閃發光,他挖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天然的鑽石。於是他就拿來鐵鍬和篩子,把河水中的沙子全部挖了出來,用篩子篩過以後,各種大大小小的鑽石紛紛呈現在他的面前,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那個人想:「哈費特辛辛苦苦地去尋找鑽石,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他哪裡想得到,其實鑽石就在他家的後院里!」
後來那個人把其中的幾個大的鑽石獻給了維多利亞女王,女王封他作了大官,從此他過上了豐裕的生活。
生活中處處都有寶藏,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它。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好的東西總在別人手中,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旦失去了就後悔莫及了。
生活禪理8 鑽石就在你家後院
9. 盲人的燈籠
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增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
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僧人感嘆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來你是為了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我了。」
僧人頓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找佛,其實佛就在我身邊啊!」
生活禪理9 點燈照亮別人更照亮自己
10. 禪師與強盜
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一位住在大山裡的禪師,他們討論關於美德的問題。這時候,一個強盜也找到了禪師,他跪在禪師面前說:「禪師,我的罪過太大了,很多年來我一直寢食難安,難以擺脫心魔的困擾,所以我才來找你,請你為我澄清心靈。」
禪師對他說:「你找我可能找錯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強盜說:「我做過很多壞事。」
禪師說:「我曾經做的壞事肯定比你還要多。」
強盜又說:「我殺過很多人,閉上眼睛我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禪師回答說:「我也殺過很多人,我不用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強盜說:「我做的一些事簡直沒有人性。」
禪師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那些沒有人性的事。」
強盜聽禪師這么說,就用一種鄙夷的眼神看了看禪師,說:「既然你是這么一個人,為什麼還在這里自稱為禪師,還在這里騙人做什麼!」於是他起身輕松地下山去了。
年輕人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等到那個強盜離去以後,滿臉疑惑地向禪師問道:「你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很了解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從未殺生。你為什麼要把自己說成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呢?難道你沒有從那個強盜的眼中看到他已經對你失去信任了嗎?」
禪師說到:「他的確已經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難道沒有從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釋重負的感覺嗎?還有什麼比這樣更能讓他棄惡從善呢?」
年輕人激動地說:「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美德!」
遠處傳來那個強盜歡樂的叫喊聲:「我以後再也不做壞人了!」這個聲音響徹了山谷。
生活禪理10 讓別人因自己而感到快樂
11. 克契的謙讓
克契到佛光禪師那裡學禪也有好一段時間了,由於個性客氣,遇事總會想辦法自己打理,盡可能不麻煩別人,就連修行,也是一個人悶著頭默默地進行。
一天,佛光禪師問他說:「你來我這兒也有12個年頭了,有沒有什麼問題?要不要坐下來聊聊?」
克契連忙回答:「禪師您已經很忙了,學僧怎好隨便打擾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個秋冬。
這天,佛光禪師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點他,主動問道:「克契啊!你在參禪修道上可有遇到些什麼問題嗎?有的話就要開口問。」
克契答道:「禪師您那麼忙,學僧不好耽誤您的時間!」
一年後,克契經過佛光禪師禪房外,禪師再對克契語道:「克契你過來,今天我有空,不妨進禪室來談談禪道。」
克契禪僧趕忙合掌作禮,不好意思地說:「禪師很忙,我怎能隨便浪費您的時間?」佛光禪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這樣的話,再怎樣參禪,也是無法開悟的,得採取更直接的態度不可了,所以當佛光禪師再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便明白地對克契說:「學道坐禪,要不斷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只見克契仍然應道:「老禪師,您忙!學僧實在是不敢打擾!」
這時,佛光禪師大聲喝道:「忙!忙!我究竟是為誰在忙呢?除了別人,我也可以為你忙呀!」佛光禪師這一句「我也可以為你忙」的話,頓時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謙遜固然是種美德,然而過度執著於謙遜,卻可能使你錯失了開悟的契機。
閉門苦思數年,也許不如與禪師的一席對談,能使你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看來進退取捨的智能與節度,也是生活與修行的重要功課了。
生活禪理11 過度謙遜會失去機會
12. 丹霞禪師
丹霞禪師未出家時曾一度追求功名。有一天,有人對他說:「做官還不如做佛。」於是他就來到了馬祖那裡,請求他收留。
可是馬祖禪師不肯收留他,對他說:「每個人都有因緣,你的因緣不在我這里,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吧!」於是,丹霞就來到了石頭禪師那裡,石頭禪師收留了丹霞,命他每日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一做就是好幾年,丹霞從無怨言。
有一天,石頭禪師命大家除草,讓大家都回去拿除草的工具,可是丹霞卻拿了一把剃刀。石頭禪師看他已經開悟,便為其剃度。
過了一段時間,丹霞去見馬祖,感謝他指點之恩。他直接進入大殿,騎在祖師的聖像上,眾人大驚,急忙向馬祖稟報。馬祖出來看到他這樣,歡喜地說,「我子天然!」從此,丹霞即以「天然」為名。
嚴冬的時候,大雪紛飛,天氣異常寒冷,寺中沒有足夠的木材了,丹霞便把大殿上的木雕佛像丟入火種取暖。眾僧紛紛斥責丹霞對佛大不敬!
丹霞說道:「我是在燒取捨利子,而不是在燒火!」
眾人厲聲斥責說:「木刻的佛像里怎會有舍利子?」
丹霞說:「既然是木頭,拿來燒火又有何妨?」眾人啞然。
有一天,下了一天的雨,雨剛停,丹霞禪師與另一位道友欲趕往某地,他們遇到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穿著綢布衣服,系著絲質的衣帶,沒有辦法走過那條泥濘的小路。
丹霞說:「來,我抱你過去。」然後就把那位女子抱過了小路。然後他們繼續趕路,直到天黑時,道友才對丹霞說:「出家人不近女色,你的行為不檢點,為什麼要那麼做呢?」
丹霞驚異地說:「什麼?那個女人嗎?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聖、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管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至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么大的脾氣?」
本文轉自《中華勵志網》 http://www.zhlzw.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64)
有個新來的和尚對趙州說道:「我從長安來,橫扛著一條拄杖,卻不曾碰著一個人。」
趙州答道:「不是因為沒人,是因為你的禪杖太短。」
和尚頓時就傻了眼。
(158)滿了嗎
一位學僧對無德禪師說:「禪師!在您座下參學,我感到已經夠了,現在想告假雲游四方。」
禪師問道:「夠了是什麼意思?」
學僧一本正經地答道:「夠了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
禪師說道:「那好吧。不過在你走之前,先幫我裝一盆石子來吧!」
學僧很快就裝了一大盆石子拿來。 l
禪師指著盆里的石子問學僧:「這一盆石子滿了嗎?」
學僧答道:「滿了。」
禪師隨手抓了好幾把沙放進盆里,沙子滲進縫隙,並沒有溢出來。
禪師問學僧道:「滿了嗎?」
「滿了!」學僧肯定地說。
禪師又抓起一把石灰摻入盆里,石灰也沒有溢出來。
禪師再問道:「滿了嗎?」
學僧想這回可放不下東西了吧,把我十足地說道:「滿了!」
禪師順手又再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也滲了下去。
「滿了嗎?」禪師又問。
(174)
多少重
蘇東坡經常與照覺禪師論道,當談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話時,忽有省悟,做了「未參禪前」、「參禪時」、「參禪悟道後」三偈,以表心得。未參禪前的境界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了參禪時,其心得是: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及至參禪悟道以後,其心境是: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蘇東坡自覺禪悟後,對佛法更是自視很高。曾聽到荊南玉泉寺承皓禪師禪門高峻,機鋒難觸,非常不服。因此,他微服求見,想探究承皓禪師的禪功。剛見面,蘇東坡就說道:「聞禪師禪悟功高,請問禪悟是什麼?」
承皓禪師不答反問道:「請問尊官貴姓?」
蘇東坡答道:「姓秤,乃秤天下長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禪師大喝一聲,說道:「請問這一喝有多少重?」
蘇東坡無以對答,禮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