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亞里士多德將幸福等級劃分為
亞里士多德將幸福分為三類,有錢就會幸福嗎
前些天有人反饋說,有個正在交往的姑娘問了他一個問題:
一群孩子在鐵軌上玩, 鐵軌有兩條, 一條A道正在使用中, 另一條B道廢棄停用。 A道上面有5個孩子在玩耍, B道上面有1 個孩子在玩耍。 這時來了一輛火車。如果你是扳道工,你會讓火車改道而行呢,還是按原軌道行駛?
這個問題的難度簡直堪比「女友和母親同時落水」。他為此頭痛不已,陷入苦苦的思索掙扎之中。
不過,這個是否換火車軌道的問題,確實很難回答。要是換吧,B軌道的孩子遵紀守法,憑什麼讓他替5個不顧自己危險的孩子背鍋?要是不換吧,那可是5條人命啊!
其實,這個問題古已有之。
哲學家邊沁說,要「以最大多數者的最大幸福」為目標。也就是說,只要能取得最大的效益,那就去做。所以,如果邊沁在現場的話,很可能就會選擇換軌道。
希特勒便採用了類似的思想,他鼓動德國人民消滅猶太人,奪取他們的財富。這確實讓德國經濟一時強盛。但那些遭受迫害、含冤慘死的猶太人何辜?
哲學家羅爾斯則批判邊沁的效益主義,提出「自由主義」,認為所有人都平等地擁有最大限度的基本自由,並且要達到社會內最弱勢者的最大利益。
所以,遇到類似問題,比如一個老人沒趕上公交車,該不該讓一車人等他。到底是採取邊沁的哲學觀還是羅爾斯的哲學觀,就需要個人去抉擇了。這確實是個無解的問題。
其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多不勝數,往往會讓人頭疼不已。現選取幾個給大家分析分析。
為什麼每次出門都擔心忘記鎖門
很多人總有一種錯覺,出門時明明鎖好了門,卻還總是覺得自己忘記鎖門,非要回去確認一遍才能安心。這是什麼原因呢?
弗洛伊德說,這都是潛意識在作祟。人的心靈就像水中的冰山,我們看見的表面很小,但水底下的部分很大,心靈的絕大部分都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領域。潛意識遵從快樂原則,會操縱意識,阻擋掉一切令人不悅的事。我們以為忘記鎖門而回家確認,可能是潛意識里覺得上班、上學很痛苦,家裡更舒服、安全。
所以,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先深度反思,到我們的潛意識中找找,看看到底是什麼引發的,然後對症下葯,就能克服它了。
算命到底可不可信
現在很多女生喜歡聊算命、占星學、星座等話題,甚至在擇偶的時候還要特地算一算,或者看看星座是否相符。算命的理論認為,人類的命運從出生的時候就被限定,比如適合的職業,能活多少歲等。
哲學家皮科說,「人能做到任何事,也能創造自身的命運。」他並不相信算命,因為人類擁有「自由意志」,有能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人類沒有必要受到任何限制,包括命運。所以,算命的結果,參考一下無妨,壞的結果還是別太相信,相信好事就行。
有錢就會幸福嗎
現在有些人認為,有錢就會幸福、快樂,滿足了物質慾望就能得到極大滿足,因而衍生出拜金主義、「錢是萬能的」、校園裸貸等丑惡心理及現象。
但是,有錢真的就能幸福嗎?真正的幸福是怎樣的呢?
亞里士多德將幸福分為三類:飲食享樂的幸福;獲得名譽的幸福,也就是被眾人稱贊「真是太厲害了」的幸福;獲得宇宙真理的幸福,即學習、深度思考。他認為,第三類幸福才是幸福的極致。
無獨有偶,英國的密爾認為,快樂的品質很重要,它也有高級和低級之別。因無限暢飲所得到的快樂,比不上因文學、戲劇之美而感動流淚的喜悅,即,「與其做一隻滿足的豬,不如當個不滿足的人;寧願做痛苦的蘇格拉底,也不願當快樂的蠢蛋。」
盲目地攀比,只會讓人陷入物質之中,而物質的慾望是沒有盡頭的,因此你總也不會真正幸福、快樂。所以,幸福、快樂與否,不應該受物質慾望左右。有空多去書店看看,去大自然走走,要比逛商場強上很多。
要單身還是要結婚
「結婚真的很麻煩,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一大堆問題接踵而來,還是繼續做我的單身貴族最好。」現在大城市裡不少年輕人都抱有這種想法,不想結婚,不想找對象。政府為此頭疼不已,還變相地出台「單身稅」,催促年輕人結婚。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認為,人生充滿絕望,每一個階段都可以享受快樂,但總有一天會因為再也無法滿足而絕望,所以必須將自己推往更高層次的階段。
不過,單身還是結婚,他認為,只要你開心,待在哪一個階段,選擇權都在自己手裡。
㈡ 你認為什麼樣的幸福才是幸福
心理學上把持續的快樂稱為幸福感,這跟一時的開心不同。你過得是否開心、是否幸福,跟你的快樂能持續多久有關。
問這個問題的人其實已經發現了過得開心幸福的秘密:
有的快樂是可以持續的,有的快樂則不能持續。
1.開心是有層次的。
你吃到了一塊美味的點心,那一刻是很快樂美好的。但這種快樂只能持續一小會兒,可能你多吃幾塊這種快樂就消失了。
但如果你追求的是親人間的天倫之樂、收獲知識的求知快樂、團隊中的不可缺失主力的成就快樂、事業成功的價值之樂,可能你的快樂會持續的久點,甚至貫穿一生。
人類的需求層腔碼次分為5類: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隨著每一個需要層次的升級,滿足的難度越來越高,但當隨著需要層次的提高,實現後收獲的幸福快樂的感覺也越來越持久。
意義本身有時候是苦的,有時候是難受的,但它同時是快樂和幸福的。所以幸福並不等於就是舒服。
關愛和被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這樣你就有愛和歸屬;幫助和利他,別人因你的行動獲益,這樣你就獲得了一種被需要價值感;做你內心認為對的事情,用一生的行動去堅持實現它,你會有強烈的自我實現感,最終達到實現人生的意義。
找到自我位置,感恩,追求意義,幸福就會順其自然而來,並一直持續下去。
#關注微信公眾號【麋鹿心成長】,一起用心的視賣圓廳覺打開新的人生大門!#
㈢ 幸福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什麼樣的生活屬於幸福的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常渴望幸福的生活的,那麼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什麼呢?其實我認為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感覺到是非常的開心和愉快的。也就是當在和一些人相處的時候,可以沒有任何的算計,會有人願意去為你付出,同時你也是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感覺自己的生活當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平衡,不需要自己總是一味的去為別人付出,或者說感覺到自己身邊總會有人在惦記著自己,這樣的一種情況能夠讓自己感覺到舒適的生活。
其次,我認為幸福的生活就是在精神層次上也是非常的滿足的,也就是說自己不僅僅在生活當中擁有一個比較愛自己的人。而擁有一個願意去為自己付出,願意掛念的人,同時還能夠有一個比較美滿的家庭。有一個能夠和自己相互傾訴的好友,愛情,友情,親情。這三種感情都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在自己的周圍的,我認為這種時候也是非常的幸福的,畢竟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不僅挺活的非常的瀟灑,同時還有很多的人去掛念,精神層次非常的滿足。
㈣ 幸福的要素和層次
一、幸福的要素
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幸福具有以下幾個要素:
1.愛與被愛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可是在茫茫人海中卻沒有遇到自己真正深愛的女孩,因此單純以錢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錯誤的。一個男孩,在茫茫人海中幸運的遇到了真正深愛的女孩,和這個女孩彼此相愛、彼此依戀、彼此關心、彼此知心、一起生活,快樂的、健康的相守到百歲,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一個心理測試:如果你深愛一個女孩,假如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此生無緣遇到這個女孩,但是可以有百億元的家產,第二個選擇:此生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這個深愛的女孩,但是一輩子只能和她過普通的生活,你會怎樣選擇?
2.安全感
(1)情感的安全感: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彼此深愛。
(2)身體的安全感:不得病、不傷殘。
(3)社會關系的安全感:不被人傷害。
(4)法律的安全感:不犯法。
(5)收入的安全感:夠用、穩定。
(6)福利的安全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7)房子的安全感:擁有自己的房子。
(8)生活環境的安全感:家的周圍有購物的地方、公交車站等生活配套機構。
(9)心裡的安全感:和別人在一起。
3.舒適感
(1)降低精神的舒適感的因素:憂慮、恐懼、悲傷、煩躁、慌亂、抑鬱、心理不平衡、心理負擔重、心裡負擔多等因素。
(2)降低身體的舒適感的因素:勞累、睏倦、疼痛、發癢、炎熱出汗、寒冷發抖等因素。
4.生活環境
安全、美觀、干凈、舒適、方便。
5.協調
生活中需要思考:和什麼人,在什麼環境,用什麼生活用具,過什麼生活,有什麼情感。幸福這種情感需要幸福的生活作為支撐,而幸福的生活也需要三個支撐: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環境中,擁有喜歡的生活用具。情感、人、環境、生活用具、生活這五個基本方面需要協調,這五個方面之間的不協調(缺少支撐)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的人,情感上希望過繁華都市的生活,而卻生活在貧困的山區,過著艱苦的生活。這就是情感與環境、生活的不協調(環境和生活無法支撐情感),這也就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這五個方面的協調需要努力去爭取,使原先的不協調轉化為協調,逐漸協調的過程,就是由不幸福到幸福的過程,或者是由幸福到更幸福的過程。
消除不應有的慾望就能減少痛苦,因為每一個慾望之情的產生,都需要生活、人、環境、物質來協調(作為支撐),如果無法協調(缺少支撐),就可能產生痛苦。此外,不應有的慾望也是產生罪惡的原因,但是,合理的慾望要積極的爭取,因為合理的慾望是人生的動力之一。
5.對比與滿足
6.童年的快樂
7.物質精神因素
幸福是由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決定的,物質因素一方面是健康的身體,另一方面是錢、房、車等,精神因素一方面是愛、依戀、關心等情感,另一方面是快樂、輕松等心情。
人們在討論幸福是物質因素決定的還是精神因素決定的這一問題時,有的人說幸福是精神因素決定的,反駁者可能會說:「沒錢喝西北風去啊。」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是條准線,越低於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物質因素對幸福的影響就越大,但是越高於普通生活的物質水平,物質因素對於幸福的影響就越小。
富人住別墅,而普通人住居民樓,但是本質問題不是住別墅還是居民樓,而是和誰一起住,生活是否和睦、開心,所以有的別墅只是豪華的房子而不是溫暖的家。有一個故事講述一個富豪失去了妻子,女兒也走失了,他喝醉酒倒在路邊上,警察認出了這位富豪,讓這位富豪趕快回家,而富豪說:「我沒有家,那隻是房子。」這反映了精神因素對幸福的作用遠大於物質因素對幸福的作用。
二、幸福的層次
雖然人們的肉體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裡,但是人們的精神卻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裡。有的富人,住著別墅,開著豪車,被大家羨慕,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卻可能只是貧民窟。低層次的幸福在物質世界裡,而高層次的幸福在精神世界裡。很有錢、很有權、有別墅、有豪車、被人羨慕所帶來的幸福感只是低層次的幸福感。
1.高層次的幸福:
(1)保持童年的歡樂、激情、興奮、對生活的美好感覺。
(2)在茫茫的人海中遇到深愛的人,一起生活,彼此深深的愛著彼此,彼此深深的依戀著彼此。每天一下班,興奮的、著急的回家和所愛的女孩團聚。
(3)事業是人存在的意義之一,深深的愛著自己的事業,帶著激情在事業中積極奮斗,感覺每天都在獲得存在的意義,不枉青春。
2.寬容和看開
有美好的心靈,才能有美好的精神世界,有美好的精神世界,才能有高層次的幸福,但是生活中的負面影響會逐漸的侵蝕美好的心靈,為了保持美好的心靈,就必須寬容和看開一些負面影響,寬容和看開需要勇氣和魄力。
例如:一個窮男孩和一個富男孩追求同一個女孩,富男孩恥笑的對窮男孩說:「就你掙這點錢還養女人。」這個窮男孩如果無法看開這種負面影響,原本美好的心靈就會受到嚴重的侵蝕,寬容和看開這種負面影響確實需要勇氣和魄力。
㈤ 柏拉圖~幸福人生的六個層次
柏拉圖曾經做過一次演講,題目是.人生的善.觀眾趨之若鶩,他們想從這位智者哲人身上明白具體的答案。然而聽之後,很多觀眾都很失望。演講中,柏拉圖一直在講數學,他強調不懂數學就不會擁有對事物抽象的能力,就無法去理解抽象的意義,比如人生,比如人生的善 ,因為你把這個人生的快樂很容易落實在具體的生活的需求上面。譬如說要吃什麼,喝什麼侍笑,擁有什麼財產,或老和含是得到什麼現實的利益、名聲這些,很容易陷入這種情況。
對快樂的定義,很多人很直接地:快樂就是對我有利的,讓我過得開心、愉快,心想事成
人們總是把快樂當做具體的事物
和幸福一樣,幸福快樂本是主觀的東西
而人們總是用具體的事物或者標准去衡量,當然找不到答案
如果說滿足自己具體慾望就是快樂,其實實際上人的慾望會不斷增長,但與此同時所得刺激卻持續遞減的,所以欲壑難填,人的慾望就像高山上的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失控。摧毀沿途的樹木,森林和城鎮,最後毀滅了自己。
所以能說滿足具體的慾望就是快樂嗎
如果你把快樂建立在身體的本能、慾望的需求上,那麼恐怕沒完沒了。永遠沒有結束
任何一種快樂需要知識
比如看牙醫,沒有人願意看牙醫,因為看牙醫是痛苦的,棚戚但是仍然很多人會去看,這是因為他們知道長痛不如短痛,短痛之後會有長期的舒服。
有的人願意享受經過痛苦後的大快樂,有的人沉浸在滿足當下慾望的短暫小快樂里不能自拔。這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所有的快樂一般來說都需要計算,就是我要算一算這個苦、樂比例如何,我如何接受小的苦可以得到大的樂,在裡面計算。其實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真正的知識。任何一種快樂不能脫離正確的知識。你是否了解這種快樂的後果呢?如果了解的話,你還會選擇嗎?或是適可而止,或是調節自己的慾望
每個人的認知地圖不同年紀大時候的所樂和年紀輕時候的樂不一定相同,得到時候的所樂和未得時候的所樂也是不同。比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人們總是喜歡把幸福和快樂混淆
在英文中happy是動詞,幸福happiness是名詞
可以理解為快樂是一個過程
而幸福是一個目的
幸福是比較長久的,由於德行的修煉而顯示一種穩定的狀態。
柏拉圖將人生的幸福分成六個層次。
滿足一定的自然的慾望需求
快樂而不含痛苦
擁有知識和技能
能夠讓自己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和社會上立足
建立好這三點
然後再往上走
明智處事,言行適當
妥善安排生活,身心靈完整和諧發展
最後做到知德合一,由內而外,合中庸之道,領悟真善美理型,即最高的幸福
~部分摘自《傅佩榮西方哲學課》
㈥ 你的幸福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那個癱坐著的大爺剛從他過世半年之多的老伴墳上上香過來,一路腦中想著老伴,導致心情不順暢,喝了點酒之後,兩眼一熱便坐不住了,況且,他的年紀蠻大的,身體也不好(耳都很背了)。 本來,那個身體好一點的大爺是陪同他去北京走走散散心的(他家的兒孫在北京有家),票都買好了,22點多的車,打算在我們店裡坐坐聊聊等時間差不多了再動身,沒曾想到還沒上車呢,他就這樣了。 後來,身體好一點的大爺讓我們幫他照看一下睡在凳子的大爺,他去火車站把票給退了。然後,他們就打的回家去了。看到睡在板凳上的那位老年喪妻之可憐的大爺,不由又讓我想起老家的爸爸。好傷感,眼中瞬間就被淚水浸潤溢滿。 轉眼間,媽媽都過世五年多了,這么多年,爸爸都是自己一個人孤獨的熬過了著每一個日日夜夜。一個人來一個人去,一個人睡一個人起,他煩了寂寞也沒有個說句貼心話的人,病了痛了也沒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在一旁陪著.爸爸是個很隱忍很堅強之人,心裡再不開心不舒暢也不會說出來的。 我和弟弟早都成家立業 了,很多事都是不能達人心願的,我們都誠心很想很想每時每刻盡心盡力在他的左右照顧他,但因為各自又要勤忙於各自的生活,一切都是空口之說。話又說回來,就算我們做兒女的能每天陪在他的身邊,諸多事宜也還是沒有夫妻之間來得方便默契。
㈦ 你認為幸福有分層次嗎有大小幸福之分嗎試舉例說明。
微小的幸福就在身邊,懂得滿足就是天堂。
好多的小幸福在一起就是大幸福了
㈧ 幸福有三個層次,你怎麼看呢
第一層,相對幸福
莊子《逍遙游》中,講了一個大鳥和一個小鳥的故事,大鳥扶搖直上九萬里,小鳥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都覺得費勁。無論大鳥、小鳥,只要是它“充分且自由地發揮了它的自然本性”,它就是幸福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你是貧賤還是富貴,只要是你“充分且自由地發揮了你的自然本性”,你就能獲得相對幸福。幸福的感覺和金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成功與否關系不是特別大。
第三層,真正的絕對幸福
第二層的絕對幸福,雖然內心不受外界事物變化的影響,但多少有點悲觀認命的氣氛,看起來也有點消極。內心和平也不代表著內心高興。於是莊子提出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觀念,馮友蘭先生把它稱之為“真正的絕對幸福”。
怎樣做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怎樣獲得“真正的絕對幸福”?莊子強調個人要和宇宙達到“同一”,超越事物的普通區別,超越自己和世界的區別,超越“我”與“非我”的區別。
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好壞、是非、得失、等等看做是一個循環的圓圈,如果你站在圓心,就不會被圓圈上的變化所影響。再說的深刻一點,圓圈上的變化(包括你自身的生、老、病、死)根本與你無關,也就是你跳出了這些是是非非,因而你能得到“真正的絕對幸福”。
㈨ 個體意義上的幸福分為幾個層面
生命的三種境界、幸福的三個層次
同樣是快樂,因為追求的不同就存在著不一樣的等級;同樣是人,因踐行著迥然不同的生命意義,也就存在著從內在到外在的差異。我們該希望獲得怎樣的快樂就需要給生命賦予怎樣的意義,從而讓自己從內在到外在都成為卓越的人。如果我們要永遠地離一切苦得永恆究竟之樂,那就要尋找和實現生命的終極意義……
1、快樂的三個等級
初級的快樂是肉體的快樂,那是飽、暖、物、欲。
中級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那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遊走天下。
高級的快樂是靈魂的快樂,那是付出、奉獻,讓他人因為你的存在而快樂!在這高級的快樂里,幫助他人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幫助人離一切苦得永恆究竟之樂,是對他人最大的幫助,也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2、人之三命
平庸的人只有一條命,叫性命;
優秀的人有兩條命,即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則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們分別代表著生存、生活和責任!在所有的使命里,成就最大又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使命,是「大愛世界、救度天下」。這就是每一個心道學員的使命。
3、人之差距
人與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財富的差距,實際上是福報的差距;
表面上看是人脈的差距,實際上是人品的差距;
表面上看是氣質的差距,實際上是涵養的差距;
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實際上是心地的差距;
表面上看是人與人都差不多,內心境界卻大不相同,心意在這里起著決定性作用。按照心道場論,心意變——〉場變——〉身變,心地確實決定著容貌、涵養,進一步決定人的氣質、人際關系。至於財富,真的與人無始以來積累的福報有關。
㈩ 你的能量等級決定你的幸福層次(一)
很多人在貧窮沒有物質積累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幸福;在有房有車之後依然不幸福;幻想著還清房貸車貸之後才能幸福……
可是大多數人的賺錢能力是有限的,房子不是馬上就能買的,房貸車貸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還清的。
如果一定要等到自己的一切慾望滿足後,才能得到的那個幸福,是不是顯得有點遙遙無期?
於是很多人每天生嘩岩昌活在焦慮、抑鬱之中,卻不知道如何改變。
其實 當你覺得自己不幸福,除去物質和環境的因素外,其他大部分都是跟你的情緒能量有關的。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
科學家由此測量出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人的正能量和負能量,本身是情緒振動的一種頻率。
「正能量」這個物理名詞,是英國物理學家狄克拉在量子動力學理論中提出的。
「負能量」在物理學上是指低於真空零點能的能量,也就是負數。
這兩個雖然本是物理名詞,但人們在心理上給它賦予了感情色彩。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帶來了「正能量」的流行。
他 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的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充滿活力。
正能量,是陽光的、健康樂觀的,是正面情緒的集合,是積極向上的情緒和情感,它可以使人擁有亂扒積極的心態。
負能量,是人負面情緒的集合,他會使人消極。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哲學博士大衛·霍金斯,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十二年長期的臨床實驗。
測試對象橫跨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
積累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將人的心理能量分為十七個層級。
在這十七個能量層級中,最低能量的狀態是「羞愧」。
羞愧的能量級接近死亡。
當一個人處於羞愧的狀態下時,他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鑽進去,甚至希望自己此刻能夠隱身。
這其實是一種嚴重摧殘身心健康的狀況,最終它會讓我們的身體致病。它猶如是一種意識的自殺,會很巧妙地奪去人的生命。
不少明星因為受不了網路上的流言蜚語而選擇自殺,這就是因為被別人的言論激起了內心的羞愧,覺得無法再面對眾人。
還有北大自殺的女生,正是受了男友不斷的攻擊,不斷的貶低,讓自己覺得充滿了羞愧,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 對人最大的摧殘就是羞辱他,讓他羞愧難當。
知道了到這一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有意識地覺察羞愧對我們的影響。
棗陵 一旦有什麼事情讓我們產生羞愧的感覺,就要盡快做出調整。
在與人交往之中,我們也不要把這種接近於死亡的能量級帶給別人。
特別是在家庭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毫無覺察地在孩子做錯事情時羞辱到了他,這將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摧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