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海湖畔是怎樣的傳奇故事
沿著環青海湖的公路行走,就會在海北州海晏縣縣城附近的公路邊看到一個個土堆。據歷史文化學家謝佐教授描述,這些土堆是漢代的西海郡古城遺址,是西漢末年王莽稱帝時所建。那麼,為什麼王莽要在青海湖地區建立城池呢?這又引出了一段古老的故事。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王莽篡權。他成為漢代的最高統治者後,認為國家有東海、南海、北海,唯獨缺少一個西海,於是就把青海湖從羌人手裡買了過來,並在這個地方建了一個西海郡。西海郡城建立以後,王莽就認為這已經是四海歸一,天下一統歸他所有了。不幸的是,王莽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公元23年,短暫的王莽政權落敗後,羌人又重新回到了故地——青海湖。漢人在匆匆離開時,只留下了一座空曠的古城。
據謝教授介紹,西海郡古城建於公元4年,到今天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是古城的遺址。由於只剩下三個城角,當地老百姓就把它叫做三角城。現在古城邊的海晏縣城就叫三角城鎮。今天,在西海郡遺址中,人們還能揀到漢瓦的殘片。在這一片片殘瓦中,人們彷彿可以看到漢代的文明和那段盛衰興替。
就在中原大地上戰火連綿的時候,古羌人卻在青海湖邊享受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他們載歌載舞,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不幸卻沒有放過他們。公元320年,一個叫吐谷渾的鮮卑人帶領他的族人闖入了青海湖地區,又一次打破了青海湖的寧靜。
吐谷渾本是鮮卑人,原名慕容吐谷渾,是鮮卑族慕容部的首領。他帶領族人從現在東北的遼寧一路遠行,想要找到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當他們來到青海湖畔時,為這里迷人的景象所震撼,於是決定留下來,並建立了國家。從此,他們的部族為了生存和土地與羌人展開了多年的爭戰,最終建立了吐谷渾國。第一任國王葉延,在伏俟城建立了都城。
1700年之後的今天,人們還能在伏俟城看到吐谷渾國的古城遺跡。伏俟城位於青海湖的西面,距青海湖二十多公里。伏俟城中清晰可見當年的國都遺址。古城遺址今天看來依然規模宏大。它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城牆高十餘米,寬17米,城內有棋盤式的道路相互貫通,這讓整個古城顯得滄桑壯闊。
吐谷渾立國近350年。吐谷渾的族人與羌人的一部分融合,共同開發著青海高原,對青海的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羌族的另一支,則吹著悠悠的羌笛,退居到了青海湖西南的大山深處。
羌人後來慢慢被其他民族所同化,青海湖周圍地區開始進入多民族聚居的時代。藏民族,繼古羌人之後,也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書寫著傳奇。
❷ 青海塔爾寺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共有多少位阿卡
呵呵,青海塔爾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寺院之一。先有塔爾後有寺,得名塔爾寺敬敬。碼稿戚
有三個600,僧人有600-——700名,歷史有600多年,面積有遲陵600多畝,呵呵所以三個600.
❸ 打卡青海
2021年9月10-12日,青海自駕兩日游。
自2012年起,到青海旅遊已經有過三次,游歷了大多數景區,但還是有兩處5A景區沒有打卡,分別是海東互助縣土族故土園和海北祁連縣的阿咪東索景區。原本計劃今年的古爾邦節假期在青海油菜花盛開的7月份完成這個計劃,連同格爾木的察爾汗鹽湖、大柴旦翡翠湖以及年寶玉則一並游覽,這樣就基本游遍青海了,但因為公務接待原因,古爾邦節出行沒有實現。9月的第二個周末閑來無事,便利用兩天時間先打卡兩個5A景區。
DAY1
9月10日上午10:00到達西寧,在機場拿到車後直接去往52公里外的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境內,距青海省會西寧市31公里,總規劃面積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覽區達3.25平方公里。景區包括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園、納頓庄園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個核心景點,分別展現了土族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冊塵的青稞酒文化、彌久沉香的酩餾酒文化、古老純真的建築文化、別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樸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純正、最真實的以「土族文化」為主題,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景區的遊客中心設置在天佑德青稞酒廠的左側廣場,我們在來青海之前並沒有做功課,因此對景區並沒有很細致的了解。導航直接引導我們來到天佑德青稞酒廠的大門前便終止了導引,我們以為是導航出現了問題,於是離開酒廠向右前行。景區附近的交通設置有些混亂,本來順著酒廠前的天佑德大道就可以直接到達核心景區彩虹部落,但景區用護欄分割了若干條通道,在環島處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向左拐,就直接進入右側車道在前方右轉了。右轉後看到前方有一座宏大的標志性雕塑,我們以為那裡是景區入口,來到近前卻是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詢問了工作人員才得知遊客中心就在酒廠附近,於是我們又開車返回,在遊客中心購票後再次返回。返回時因為沒有在環島處左轉,因此又走回了原路,無奈再次掉頭回轉,幾次三番之後終於來到了土族園門口。本來是不復雜的道路,讓景區人為地搞成如此復雜的狀況,真是令人不爽。
進入景區時正趕上困姿侍一隊團體遊客,景區為他們舉行歡迎儀式。身著土族盛裝的工作人員手捧潔白的哈達獻給每位遊客,我們也加入了這個團隊,隨同導游進入園區開始游覽行程。
彩虹部落土族園有兩處入口,我們是從北門進入。導游帶領大家從園區左側開始游覽,北門入口是山門式彩妝牌坊,牌坊上方用斗拱模式撐起翹腳飛檐的頂部,這種建築形式模仿了中式建築,少了厚重,但更加靈動。五顏六色的斗拱艷麗多姿,玲瓏剔透,令人眼花繚亂。園區道路中有多處這樣的牌坊,規模小了很多,但都是色彩鮮艷,五彩繽紛。左側園區第一處景觀是世義德酒坊,這是互助縣的一個老字型大小青稞酒釀酒作坊,現在也是天佑德的一個品牌。接續前方經過粉房,就來到了園區的東門,從東門出去可以汪吵到達吐谷渾大營,這里是景區的一處用蒙古包做為住宿地的賓館類設施。參觀了十八洞溝老油房、土司馴馬場,再向前就進入了安召廣場,這里是土族園的中心。廣場四周矗立著具有濃郁土族特色的木製牌坊,中間有表演的舞台,四周廊柱下是觀眾看台。原本每天13:00這里會有土族風情表演,但今天遊客太少,表演就取消了。安召廣場的西面是卻西活佛院,這是一處如同農家四合院的活佛院,佛堂內供奉著金光閃閃的佛像,並沒有活佛住持,工作人員告知活佛到塔爾寺做法事了,要幾天後才能回來。活佛院旁邊就是土族人原居的庄廓院,庄廓院有北房和東房,一般都是三開間,中間會客,兩面做為卧房。卧房內是一盤土炕,中間放置炕桌,兩側擺放著疊的整整齊齊的被褥。院子中間是一座大約1.5米見方的祭台,上面栽種著牡丹和芍葯,中間豎立著高約5米的旗桿,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經幡。房主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土族漢子,他是土族園的員工,就在這所院子居住,負責講解和維護工作。土族信奉藏傳佛教,因此很多宗教習俗是按照藏傳佛教的教制來做的。在我看來,土族故土園中最具原汁原味土族風情的當屬這里的庄廓院,其他的參觀項目大多是後期根據開發需要新建或仿建的,缺少了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參觀了庄廓院和一旁的多士代老水磨,我們又到土司府邸和土司大祭台參觀,這是園區最為宏大的兩處建築,但是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也沒有什麼實物展出,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土族生產生活館展出了土族在手工製作、紡織、農具和飲食等方面獨有的特色,與園中多處以雕塑形式展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構成了土族民族獨有的生活和發展特色。最後我們來到土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觀,在這里詳細了解了土族的歷史。土族源於吐谷渾,吐谷渾屬古鮮卑族,西晉末年由遼東半島遷徙至甘肅青海一帶,建立了吐谷渾政權。公元七世紀,吐谷渾政權被西域的吐蕃滅亡,之後一部分融合於漢族,一部分與藏族融合。經過世世代代與藏、漢、蒙多民族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發展,在浩門河流域和河湟地區的吐谷渾人成為現在土族的祖先,在元代形成族體,距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因此,我們在土族的生活習性中,都可以看到藏、蒙、漢等多民族交織的影子。
參觀了彩虹部落,我們又來到西部土族民俗村,這里有一塊巨大的瑪尼石,號稱天下第一瑪尼石。這塊巨石通身光滑圓潤,重達72噸,石體刻有古印度梵文的《葯師佛咒》和《長壽佛咒》等經文,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這里的鎮村之寶。小庄是主打農家樂的一個景區,納頓庄園是主打餐飲住宿的景區,因此我們只是粗略地瀏覽了一圈便回到了天佑德青稞酒廠參觀,這里的旅遊名稱叫做「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把天佑德青稞酒廠的制酒流程做為工業旅遊項目與土族園結合在一起,是這里能夠獲得5A資質的前提條件,這點經過和景區導游的求證得到了證實。的確,現在很多5A景區根本達不到真正標准,於是就想方設法找多個景點拼湊起來,因此竊以為現在我國5A景區的質量在下降,不過從國家層面來講,畢竟旅遊要為經濟發展服務,要考慮到脫貧攻堅,支持地方經濟等,所以這些也就可以理解了。
隨著擁擠的遊客人流進入廠區的觀光廊道,我們依次參觀了酒廠的窖池、蒸餾、灌裝、包裝等車間,品嘗了各楂的青稞酒,然後又到二層參觀了研發、風味、調制、品酒等中心,了解了天佑德的科研水平,最後參觀了原酒的儲藏車間。令人奇怪的是,參觀了整個廠區,居然沒有看到一個工人,導游解釋說,廠里今天召開員工運動會,所有工人和幹部全部都去參加運動會了,廠里只留下他們負責旅遊接待的人。一套流程參觀下來,我們對天佑德青稞酒有了詳細的了解。
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和青稞酒原產地保護基地。互助青稞酒起源於元代,興盛於明清,發展於近代,輝煌於今天,互助縣人民政府於1952年在「天佑德」、「永慶和」等八大作坊的基礎上組建了國營互助縣酒廠,2011年12月組建股份公司並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簡稱:青青稞酒。目前,公司注冊資本4.5億元,總資產18億元,佔地面積 30萬平方米,在職員工1800餘人,年青稞原酒生產能力1.5萬噸,公司生產「互助」、「天佑德」、「八大作坊」、「永慶和」四大系列青稞酒產品共100餘個品種。公司將「天佑德」做為總商標,據公司介紹:「天佑德」來自於北京故宮太和殿「建極綏猷」匾額的下聯「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
土族園游覽結束,已是下午15:00,我們還要趕往276公里外的祁連縣。經過大通、門源,一路山重水復,山路環繞,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漫漫行程,我們於19:30到達祁連縣,入住祁連大酒店。三年前我們暢游青藏的時候,曾經來到祁連縣游覽卓爾山,就是住宿在這家酒店。當時游覽卓爾山後,曾經看到了阿咪東索景區的指示牌,但當時還沒有游遍全國5A景區的想法,因此就沒有接續游覽,沒想到時過三年,還是要再次故地重遊。
DAY2
早晨8:00出發,先在祁連縣城瀏覽一番,然後去往14公里外的阿咪東索景區。阿咪東索景區實際就在來時經過的路邊,只是周邊沒有住宿的酒店,因此只能到縣城投宿。
阿咪東索是藏語「眾山之神」之意,又稱「千兵哨卡」,當地人都稱「牛心山」或「小東索」。阿咪東索海拔4667米,與祁連縣城八寶鎮絕對落差達到1880米,祁連藏族敬奉阿咪東索為祁連眾神山之王。
大約20分鍾後我們來到景區遊客中心,現在是旅遊淡季,而且受疫情防控影響,遊客更是稀少,因此景區現在停開了觀光車,允許自駕車進入景區。我們做為景區的第一批遊客,簽署了安全協議後駛入景區。景區工作人員告知,景區路線12公里,到玻璃棧道就到達終點,可以原路返回了。
沿著景區公路進入阿咪東索,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條比較寬闊的山間河谷,兩側的山坡上間斷性地有河谷高寒林帶,在林帶間遍布高山草甸,山坡下是片片的農田。現在已是秋季,草原已經泛黃,農田已經收割,森林也呈現出墨綠的顏色。如果是在夏季,這里應該酷似新疆那拉提草原的景色。之前看了一些攻略,記述阿咪東索的夏季盛景:山體底部麥浪翻滾,鳥語花香,一派高原河谷的農家景象,春意盎然;山麓綠草如茵是優良的牧場,有「祁連山下好牧場」之美稱。但現在已是初秋,夏意不存,略顯秋天的蕭瑟。澄澈的溪水從山上歡快地奔流下來,在河谷間或蜿蜒前行,或沖出一片灘塗,而在灘塗的中央,就長滿了許多高低錯落的灌木,婀娜多姿,虯枝盛放,像一棵棵的盆景,這里就是阿咪東索的盆景灣,也是景區為數不多的景點之一。欣賞著兩側的河谷美景,在迤邐的山路間一路前行,沒有多久就來到萬佛崖底,平緩的山路驀然變得陡直,如同川藏線的72拐,經過若干次的回繞,就來到萬佛崖。這里有一條木棧道通向一側的山崖,遠遠可以看到山崖一側有一處嶙峋的石林。沒有看到玻璃棧道,我們繼續前行,又走了幾公里,看到山路向下,而且遠觀也沒有什麼景觀,於是給景區打電話問詢,得知玻璃棧道就在萬佛崖景點。於是我們掉頭返回,走木棧道去參觀萬佛崖。走到木棧道盡頭,這里是一座由一小段玻璃棧道與木棧道連接的玻璃觀景台,原來這就是工作人員所謂的玻璃棧道。這里雖然不是阿咪東索的制高點,但卻是最佳的觀景點。這里也是阿咪東索最神奇的地方,周圍山脈一般都是坡度和緩,草原覆蓋的曲線山峰,而這里卻突然出現一處裸露的山崖石林地貌。山崖之上,林立的石林和石芽由上而下依序排列,像列隊的哨兵,又像成群的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大自然的神奇造物之手,幻化無窮,隨心所欲,只需輕動神來之筆,便會造就這令人驚奇的景觀。由此我想到阿咪東索的藏語含義「千兵哨卡」更符合此處景觀的象徵意義,有一個傳說更加印證了這一點。傳說格薩爾王征戰霍爾國降伏白帳王,為霍爾國眾生傳播了神聖佛法並賜予灌頂加持後,嶺國大軍班師回朝,留兵千名在此山頂放哨,後來哨兵首領成為護佑一方的山神,「千兵哨卡」由此而生。除了觀看萬佛崖,這里也是欣賞阿咪東索全景地貌的最佳觀景點。迤邐蜿蜒的河谷,綠草如茵的坡地,微微泛黃的山樑,這一切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就是阿咪東索的本真色彩。盡管此時非盛夏,但秋意的阿咪東索另有一番韻味。
大約用了兩個多小時我們就結束了阿咪東索景區的游覽。現在時間10:30,返回西寧只需四個多小時,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用。於是我們計劃在返程順路游覽祁連縣的阿柔大寺,然後返程穿過西寧去往黃南州尖扎縣的坎布拉森林公園游覽,這樣我們的歷次行程就走遍了青海各州。
阿柔大寺距阿咪東索大約14公里的路程,就在302省道的一側。阿柔大寺又稱「阿力克大寺」,起源於最早的阿柔部落,現在阿柔部落已經演化為祁連縣的阿柔鄉。阿柔鄉是一個藏族牧民鄉,管轄草達板、青羊溝、日旭3個牧區。這里距離卓爾山很近,也是祁連縣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院。阿柔大寺既受西藏藏傳佛教寺院傳統藝術的影響,也結合了漢式殿宇建築藝術。寺院既有屋頂金光閃閃的藏傳佛教的經殿,也有漢族翹角飛檐的亭台樓榭,還有一座圓形的如同糧倉式的寺院建築。如同大多規模寺院一樣,阿柔大寺也有一排八座裝飾華麗、金頂白身的「善勢如來八塔」。經殿和寺院中不時有身著紅色藏袍的喇嘛走出,虔誠的村民則在經殿中禱告或在轉經廊中不厭其煩地轉動著經桶。阿柔大寺現在也已經被開發為旅遊景點,門票15元。雖然不及那些已經成為著名旅遊景點的寺院,知名度自然要差一些。但優勢就是這里遊客極少,所以這里顯得更加庄嚴肅穆,寧靜安詳,更適合精修佛法,是其他成為景區的寺廟所不及的。
離開阿柔大寺,在美麗的祁連大草原上驅車賓士。盡管現在已經不是草原最美的夏季,但秋意的草原依然令人流連忘返。綠色的遠山舞動著飄渺的曲線,綠色的畫毯在山谷間蔓延開來,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如同白色的蘑菇妝點著這夢幻般的草原,游動的羊群成為草原上最為靈動的風景。
邊行邊賞,在綠色草原的陪伴下一路向南。路過峨堡鎮,我們停車瀏覽了峨堡古城遺址公園,在達坂山觀景台,我們再次停車欣賞壯麗的祁連美景,天境祁連,一路相伴!
經過6個多小時的車程,下午4:30到達坎布拉森林公園。令人遺憾的是,這里正在進行整修施工,景區關閉了。景區工作人員給我們推薦尖扎小三亞去游覽,既然已經來到黃南州,不能不獲而歸,既然這里是比較熱門的景點,不妨前往一探。可能是地點輸入不準確,導航直接把我們帶到了尖扎縣城,經過再次問詢才知道還在距縣城10公里遠的德吉村。
來到德吉村,才知道所謂的尖扎小三亞是德吉村的一個別稱。原因是這里在黃河邊建造了一處人造沙灘,設置了遮陽傘、沙灘椅等設施,有點三亞海濱的味道,便被人們稱為「青海人的小三亞」了。德吉村隸屬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是一個扶貧易地搬遷村,主要由中國華能集團對口幫扶援建。2017年搬遷完成後,華能集團利用德吉村的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扶貧易地搬遷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培育以鄉村旅遊為龍頭,文化、光伏等產業深度融合的扶貧特色產業。建設了休閑廣場、碼頭、露天沙灘、花海、農家樂、小吃廣場等旅遊產業,並引入中建游集團負責商業化運營,門票10元,2020年已經實現旅遊收入680萬元。2020年7月,德吉村入選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第二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成為當地的旅遊名片,華能集團也因此成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來到這里號稱小三亞的露天沙灘,盡管與三亞的沙灘有著天壤之別,但是這里也是別具特色。這里雖然沒有蔚藍的大海,但有蔚藍的黃河。「天下黃河貴德清」,我沒有去過貴德,不知道那裡的黃河是什麼樣的顏色,但是我們在8月份剛剛到過甘肅臨夏,那裡的黃河就清澈透明,遠觀如碧玉般的綠色。而這里的黃河,遠望的確如大海一般的蔚藍,在群山的圍護下,如同一彎晶瑩剔透的藍色寶石。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黃河水泥沙俱下,渾濁不堪,但是在這里,黃河水完全顛覆了我們的印象和想像。澄澈透明,溫潤如玉,如同雲南的撫仙湖,一片蔚藍,曼妙無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說法在現在的德吉村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德吉村這些世世代代在窮苦和貧困中掙扎的農民如今在黨的脫貧攻堅的政策指引下,不但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依託這靈秀的黃河之水,也擁有了海濱沙灘的享受,這樣滄海桑田的巨變,只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
游罷德吉村,我們返回時又到尖扎縣城瀏覽了一番再開始返程,20:00回到西寧。兩天的青海打卡之旅結束,本次行程970公里。
❹ 詳談青海、西寧歷史
在維 基 百 科搜索可以得到最全面最客觀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