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伯清的現任老婆
李伯清和前任老婆離婚後,未再娶妻,2007年10月29日已在四川彭洲三昧禪林內正式剃度出家。
1970年李伯清經別人介紹與前妻徐茂結婚,1971年生下大兒子李靜,1973年二兒子李飛也出生,但是由於經濟困難生活的窘迫於1979年由妻子徐茂提出並正式離婚。2007年10月29日,李伯清在四川彭洲三昧禪林內正式剃度出家,前妻徐茂女士並未到場。
(1)李伯清談幸福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李伯清1980年開始從事長篇評書,在這期間從此闖盪於成都的大街小巷,1986年遠赴河南表演評書《追車》,1991年三國演義評書《打黃蓋》,1994年參演電視劇《鬼城奇遇》,1996年拜師何世珍門下,專心學習書畫藝術。
2007年10月29日在彭州三昧禪林正式剃度出家,2010年在成都電視台主持評書節目《李伯清大話水滸》《李伯清大話智慧》,2011年《李伯清工作室》正式成立,2012年錄制美食節目《舌尖上的四川》,2014年7月做客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天天向上》,2015年5月以68歲的年齡宣布退休。
② 對比東北笑星,看看巴蜀喜劇的消亡史,它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作為一個四川人,如果你是九十年代之前出生的話,
你一定記得自己坐在小板凳上看劉德一的《傻兒》系列,
你也一定知道《山城棒棒軍》里那一群架著扁擔四處討生活的挑夫,
又或者在單放機,或某一戶人家的錄音機里一遍又一遍地聽著李伯清的散打評書……
這里我把重慶人和四川人統一為四川人,也希望不要引起地域矛盾,在重慶脫離四川成為直轄市之前,我們都是一家人。
那一時期,我們都經歷了巴蜀笑星帶給我們的歡樂。
而今他們老的老,去的去,只剩下李伯清老師還在農飢者家樂為我們講述生活,閑談人生。
而那些後起之秀,諸如閔天浩、矮冬瓜、廖健、叮當以及田長青一群人毀明,在經歷了恩師流量之後——
也是沒能擔起巴蜀笑星的重任!
相比東北,繼趙本山之後,卻出現了無數優秀的新人,在全國電視台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曾經對於四川和東北,就有人說,北有趙本山,南有李伯清。
或許人們對趙本山異常熟悉,對於李伯清老師,除了西南地區家喻戶曉,其他地方卻知之甚少。
這一點不難理解,方言本土文化本身就有它的局限性,
如果李老師用普通話表演這樣很具地方特色的脫口秀,就完全沒有那個味道。
東北的喜劇文化之所以能在全國流行,歸根結底還是語言的普適性造就的。
所以說對於這一說法我是非常認可的,李伯清和趙本山,他倆在語言藝術的造詣當中,可以說都具有很高的水準,雖然知名度差距很大,但對語言藝術的追求又殊途同歸!
然而時至今日,他們的輝煌早已無以為繼,是什麼讓巴蜀的喜劇文化落幕?
是方言的局限還是巴蜀後來的笑星們江郎才盡?
如果真是藝術源泉的枯竭讓巴蜀喜劇文化落幕,那麼東北的喜劇文化為何還能蒸蒸日上,遍地開花?
一、巴蜀喜劇文化最為璀璨的那些年
90年代末到20世紀初,可以說是四川方言喜劇的黃金時期,一大批風雲人物應運而生。
前有李伯清,劉德一,龐祖雲,沈伐,他們的經典作品可以說早已家喻戶曉。
這里我就說幾個大家非常熟悉的節目。
李伯清的評書「散打」與「假打」系列。
劉德一的《傻兒》系列和《凌湯圓》。
龐祖雲的《老坎客棧》《山城棒棒軍》。
沈伐的《王保長》系列。
可以說,他們的每一個作品,都能勾起我們的回憶,讓我們無比懷念巴蜀方言藝術的鼎盛時期。
有著他們的帶頭,後來才有了更多的巴蜀喜劇人走上這條道路,讓人感受到巴蜀方言文化的無限可能。
在1998年第一屆「巴蜀笑星」擂台賽走出了劉德一、李伯清、沈爛余薯伐、王迅、中江表妹……
他們代表了那一時期巴蜀方言文化,後來融入了更多的血液,比如田長青、閔天浩、鍾盅、叮當、媛鳳、巴登、矮冬瓜……
在當時,他們可以算得上是巴蜀喜劇文化的新一輪代表
讓人很意外的是,這次擂台賽並非官方主動舉辦,它的起因居然是來自兩個女人的較量。
就在2月的某一天, 一個叫景雯的女人來到《華西都市報》報社舉報李永玲,說李永玲搶了自己的風頭。
《華西都市報》最後將兩人喊到報社調解,然而兩人互不相讓,爭執不休,她們爭的又是什麼?
早在這之前,兩人都以「中江表妹」的形象進行表演,不過李永玲風頭更甚,導致景雯不服氣,隨即到報社鳴不平,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江表妹」。
因為這一次「中江表妹」之爭,報社領導就直接說:
「這樣爭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乾脆舉辦一個擂台賽,一決高下!」
這才有了重慶和四川文化主管部門聯合舉辦的「巴蜀笑星擂台賽」。
在擂台賽開始之前,著名巴蜀笑星,巴蜀諧劇創始人王永梭在彌留之際為比賽寫下祝詞,而李永玲正是王永梭的得意門生。
擂台賽一經公布,當時已經在巴蜀地區家喻戶曉的劉德一、李伯清、沈伐都帶頭參加,參賽人數多達兩百人,幾乎匯集了川渝兩地的知名喜劇演員。
至於結果,已經不重要,而影響卻非常巨大。
李永玲因為在擂台賽表演《中江表妹》一舉成名,她那蹩腳的「川普」可以說引導了後來無數人的模仿,那種h ,f不分的發音讓人捧腹大笑,也讓不知道四川人發音的外地人感到格外新奇。
你以為她就只能靠語言 搞笑 嗎?
當她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你又不得不服她深厚的功底,詼諧幽默的同時還能引導現場互動,
你一定記得她在舞台上惦記著那個「眼鏡」,活脫脫地表現出一個農村人對城裡人的好奇心。
藝術來源於生活,正是因為她能在生活中挖掘每一個細節,才能將表演藝術推到人們喜聞樂見的地步。
最終她和景雯合作《表妹與表姐》,化干戈為玉帛,「中江表妹」也不再是一個人的榮譽,誕生了一個「中江表姐」,為巴蜀的喜劇文化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是一段淚目的過往
巴蜀的喜劇文化能呈現出井噴似的發展,看似偶然,其實也是一種方言文化發展的必然。
早些年的川劇逐漸落寞,能讓人提起的就只有「變臉」。
同樣,也因為地域限制,難以走向全國,表演藝術家也不得不另謀出路。
而這一段摸索的路卻並非一帆風順,他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磨難。
早年的李伯清,窮困潦倒。
當過搬運工,做過木工,炊事員,這些工作伴隨他的童年和青年時期。
年過三十歲,才開始從事曲藝工作,因為平時喜歡擺龍門陣,對語言表演藝術很有心得,從而經常在茶館講評書,那時候,沒啥收入, 一天下來,幾毛錢的生計,順便討得一碗茶水。
剛開始的那兩年,可以說家裡揭不開鍋,老婆孩子都等著他買米吃飯,收入甚微,至今回想,他都是一言難盡……
劉德一早期也只是重慶市川劇院二團的丑角演員,工作之餘潛心於編劇。
1988年,因為主演《凌湯圓》才在川渝地區家喻戶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部由他主編的方言劇,到手的版權費只有5000元。
1992年出品的《傻兒師長》,他一手包辦編、導、演三個職位,這部戲一炮走紅,但他拿到手的版權也只有區區3300元,並且還繳納了180元的稅款。
之後,這兩部劇一直在各地電視台播出,但劉德一一分錢都沒拿到過。
某電視台在多年前放一次《傻兒師長》,就有450萬的廣告收入,更不要說現在了。
盡管如此,劉德一卻不願多做計較:
「人一生下來就愁吃愁穿,長大後又要愁名愁利,何苦呢?」
成名後的唯一想法就是重振方言藝術當年的雄風,表示「不能急功近利,推作品粗製濫造」。
我們都記得他在《傻兒師長》里大嚼回鍋肉,而在他成名之前,想吃一回肉都是最大的夢,導致後來的劉德一特別愛吃肉,給自己留下病患。
「梅老坎」龐祖雲,出生於梨園世家,因為《山城棒棒軍》飾演「梅老坎」一角成名,「梅老坎」就直接取代了本名龐祖雲。
而早在成名之前,龐祖雲也只是川劇院的一名普通職工,妻子是重慶合成洗滌廠的普通工人, 家裡所謂的傢具就是兩張板板床,很多時候,都要靠借錢度日,直到後來開始拍戲,家境才慢慢好轉。
他最愛成都的「五牛」煙,江津的「跟斗」酒。
這兩樣東西,是他從窮苦日子裡帶來的,香煙幾毛錢一包,老白乾都是散裝的那種高度白酒。
當他成名之後,依然沒能改掉這兩樣廉價的「奢侈品」,別人送的五糧液,也全被他拿去換成了二鍋頭。
他們當中,沈伐可謂是最幸運的一個。
在1988年登上春晚的舞台,諧劇《零點七》將四川方言喜劇推向全國。
同時,由他主演的《王保長》在整個西南地區很是火了一把,接著推出《王保長》系列。
沈伐從小生活在重慶嘉陵江邊上,父親是個鐵匠,一家人從來沒有過藝術細胞。
到他那裡,卻對曲藝非常感興趣,小學就玩金錢板,中學開始喜歡話劇、舞蹈,在曲藝界,他可謂是「根正苗紅」了,接受著專業的表演訓練,十幾年如一日,為後來的諧劇表演打下堅實基礎。
在1963年遇上巴蜀諧劇創始人王永梭,視其為偶像,對他不斷模仿,偷師學藝,十年之後,王永梭已經不能再登台,沈伐卻拜師王永梭,接受王永梭的指導。
王永梭給沈伐安排的第一個戲是《十二點正》,王永梭手把手教,一段一段幫他排,第二天覺得不合適,又重新來過。
這個節目後來在春晚上被改名《零點七》,在全國大獲成功。沈伐也就成了巴蜀諧劇的第二代掌門人,並且被評為第八屆「巴蜀文藝」終身成就獎得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其主演的諧劇《王保長》演出就高達3000餘場,還拍攝成了電視劇,更是家喻戶曉。
三、巴蜀諧劇先驅者——王永梭
巴蜀諧劇創立於1939年。
在1938年的時候,王永梭還是川軍團某團的一個小官兵,在隆富師(隆昌和富順)管區組織抗日宣傳活動中,創作了自稱為「拉雜劇」的曲藝節目《買膏葯》。
並在次年川軍參與的元旦游藝晚會上正式演出,並得到劇作家曹禺的高度評價,至此,巴蜀諧劇有了自己的雛形。
王永梭小時候體弱,常撒尿在床上,長得像個猴子。
6歲那年,弟弟妹妹先後出麻子,病勢凶險,她母親就向菩薩許願:
「只要孩子們醫得好,我就為你掛紅放鞭炮……」
誰知,掌上明珠似的弟弟妹妹都沒醫好,倒是他這個「小秧雞」悠悠然活了過來。
從此,母親對任何菩薩都不理不睬,因為他們一點都不靈!
正所謂老天不讓你走,絕對要喊你干大事!
王永梭雖然不受父母寵愛,但是天資聰穎,對文化藝術興趣濃厚。
有一次安岳舉行全縣中學生學藝觀摩會,以《國難當前,學生應負之使命》為題目作比賽。
王永梭就以 「顆顆緋長江,處處成國恥;一腔少年血,誓偕倭蠻死」 的豪情壯志應付,短短二十字,就想交卷下去玩。
前排女生看見其卷面都沒幾個字,小聲嘀咕:
「喲,這么快?莫不是交白卷吧!」
誰知這首詩卻歪打正著,贏得教師和 社會 名流組成的評委們一致誇贊,毫不猶豫地把第一名給了他。
17歲初中畢業,同父異母的姐姐鼓勵他繼續深造,王永梭投考遂寧農業高中,一下子成了該校的「狀元」郎。
但是左湊右湊,學費怎麼也湊不夠,只得在家當起了待業青年,知情者無不為之惋惜。
滿腹才華,他卻甘願在安岳、合江做小職員,後來又到川軍團當文書,工作之餘,那些過剩的精力都放在了最喜歡的話劇、川劇等等業余舞台上,為後來的諧劇表演點滿技能。
他演起戲來,可以說是不要臉也不要命。
當年流行一首叫《鐮刀舞歌》的曲目,王永梭夥同四個大男人扮成村姑,揮刀割草,在留聲機音樂的伴奏下又唱又跳。
王永梭飾演的「幺姑」很害羞,女伴就用頭巾幫他遮住眼睛,「瞎了」的王永梭也就放開膽子,背著個大背篼跳得昏天暗地。
結果一頭撞下萬年台,嚇得觀眾魂飛魄散,好在事先安排好的助手把他接了個結實,又一把把他推回舞台。
等到曲終人散,王永梭望著高高的萬年台下,是白花花的石地板,冷汗直冒,要是萬一沒接住,小命就搭上了。
於是有人就笑他:
「別人演戲是不要臉,王永梭演戲,既不要臉,也不要命!」
當他飾演《驚夢》中的唐明皇,原本的劇情是安祿山造反進皇宮,驚慌失措、衣冠不整的皇帝把帽子嚇掉了,披頭散發。
可是「草台班子」只借來了道具服,沒有借來假發,而王永梭又是剃個光頭。
演到這一刻,他就在那裡「穩起」。
台下的票友就不幹了,急忙大呼:
「趕快把帽子取了,脫了、扔了……」
這一取,就只剩下了一個「光頭皇帝」,惹得觀眾鬨堂大笑,他又趕忙把帽子戴了回去,幾扯幾弄,帽子散架,台下笑得炸了鍋……
正是他這樣「不要臉」的表現力,王永梭一生創作了100多個諧劇,方言詩200首。
他善於用諧劇刻畫人物,用方言朗誦詩敘述故事,自編自演,語言通俗易懂,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廣受巴蜀人喜愛。
生平事跡被錄入《中國當代名人庫》《中國文藝家專輯》《中國戲劇家名錄》《世界華人喜劇界名人錄》《中國川曲藝術家名錄》……
因為他的存在,巴蜀的喜劇文化得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1915年生,1990年去世,一生致力於巴蜀的戲曲文化藝術,廣收門徒。
1980年在北京連演了18個專場。
在成都、重慶、溫江等地先後舉辦「王永梭諧劇」培訓班,專業學生和業余學生多達上百人,其中沈伐、凌宗魁、塗太中、張廷玉、李永玲、夏曼雲、叮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其得意門生塗太中和沈伐,同樣為巴蜀的諧劇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塗太中弟子遍布,裡面的王寶器、鐵公雞、花喜鵲都在川渝地區頗有人氣,組成了「塗家班」。
如果說巴蜀諧劇造就了無數輝煌,那麼、王永梭無疑是這份輝煌背後的奠基人,他就像一棵樹,綠葉繁茂,開滿枝丫。
四、巴蜀喜劇的衰落與反思
隨著教育事業普通話的普及,方言這一本土文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很多土話都漸漸失去流傳。
如果你對你家孩子說「叮叮貓」,孩子會問你那是啥玩意兒,但你說蜻蜓,他就秒懂了。
而方言諧劇卻離不開土話,如果缺少了土話的陪襯,方言劇也就大打折扣。
或許是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流逝,許多巴蜀方言喜劇人都在苦苦思索,要麼轉型做中規中矩的演員,就比如趙亮和王迅,這兩人在影視行業可以說已經逐漸拋棄了方言劇,偶爾說幾句四川話,總是讓人倍感情切。
還有一大部分人又離不開方言劇,就不得不繼續耗著。
在2005年,著名巴蜀笑星廖健也另闢蹊徑,以音樂的形式表達方言文化,他的那一首《素芬》可以說火了一把,把一份簡單的愛情表現得詼諧幽默,唱出來讓人捧腹大笑。
緊跟熱度,他又創作了《鬥地主》,緊跟當時最愛玩的這一 娛樂 方式,然而熱度比不上《素芬》,後來再怎麼創作,都不能有多大起色,這條路子也就行不通了。
那一時期最為優秀的巴蜀喜劇人聚在四川電視台的《明星茶館》,苟延殘喘,他們很想讓巴蜀諧劇能走下去,田長青、閔天浩、王寶器、鐵公雞、矮冬瓜、叮當、萬喜、媛鳳、巴登等人都在其中,每天挖空心思編排方言劇。
然而這個節目卻僅僅局限於巴蜀地區,外界知之甚少,那些節目也很難有上稱之作,再也無法達到曾經的輝煌。
時間再往後走,他們也是逐漸銷聲匿跡,很難聽聞他們出現經典之作。
巴蜀諧劇的衰落,除了地域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失去了創新性,缺少了對生活的觀察。
任何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它都離不開生活,李伯清之所以能讓自己的風格獨樹一幟,和他對生活的觀察與總結是分不開的。
劉德一如是,龐祖雲沈伐一樣如此,他們能展現出一段經典,都是在生活中長期沉澱下來的結果,他們的節目總是讓人百看不厭。
在川渝地區,他們就好比鼎盛時期的周星馳、成龍、李連傑……
而觀察後來的巴蜀喜劇人,他們可謂真的是表演,為了演而演,失去了生活的內涵,雖然我們也有捧腹大笑的時候,但是卻難以讓人印象深刻。
包括現在抖音等自媒體平台的那些方言劇表演,雖然人氣頗高,但始終抓不住喜劇的內核,久而久之,審美疲勞在所難免。
當一種文化被名利與流量左右,就失去了對完美藝術的追求。
然而當我們對比東北的喜劇表演,又發覺他們居然可以長盛不衰,新鮮血液不斷涌現,他們的成功又來自哪裡?
除了趙本山和郭德綱團隊的大力扶持,更多的是他們有一群不斷尋求突破的人,不僅僅局限於表演,我們總會在他們的表演中感受到一絲絲生活的影子,或者有一種新穎的表達方式。
藝術離不開生活,也離不開利益的滋養,但藝術完全為名利而來,只會走入死胡同。
即便方言文化有一種被取代的趨勢,我們也應該在這夾縫中尋求一線生機,這個生機就是對世界與人生的感悟,否則就真的完了。
③ 李伯清出道之前是做什麼的
李伯清出道之前是在木製器廠做普通工人的。
李伯清,男,1947年11月8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市,藝術家 、主持人、評書人、演員、佛教弟子;是國家一級演員,四川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戲劇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第一屆巴蜀笑星。
1971年在木製器廠做普通工人,1973年辭去了木器廠的工作,用朋友給的50元買了個架架車,開始賣苦力搬運河沙,第一份拉沙工作是從南門大橋下的羊皮壩往位於暑襪街的省物質局拉河沙。
(3)李伯清談幸福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李伯清演藝記錄:
1987年,參加成都廣播電台「文藝大觀圓」評書小段《麻將戀愛》,《亂冒酸》錄音。在錦江劇場茶廳為德國友人賴西門講專場評書《五鳳齊飛》。
1991年,為日本三國志訪華代表團主講專場三國演義評書《打黃蓋》,受到日本藝術家的好評。獲成都錦江茶館文化藝術節《龍門陣》比賽一等獎,《四川日報》,四川人民廣播電台作專題報道。
1994年,創作演出《徐洪剛熱血頌》獲四川省文化廳新節目展演二等獎。自創散打評書,在四川以及全國產生很大影響。「李伯清評書現象」被評為94年四川十大新聞之一。
④ 李伯清的現任老婆多大
您好,李伯清的現任老婆是李瑞英,她今年43歲,出生於1978年,畢業於首悔桐中國科技大學,擁有碩士學位,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現任中國科學院者坦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計前散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方面的研究。
⑤ 男人都喜歡漂亮的,我長得醜男朋友為啥選擇跟我在一起
男人都喜歡和漂亮的女生在一起,這個沒錯,但是在選擇終身伴侶的時候,光有漂亮的外表是不夠的,還需要人品好才可以的,如果再漂亮和人品兩者之間要檢查的話,在選擇終身伴侶的時候,相信大部分的男生都會選擇人品好的女生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
每個人因為有著不同的興趣和愛好,不同的性格和追求,他所承載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就像余積廉因為對電影的喜愛走上導演之路,然而也正是因為他對電影由「累演到厭惡」才走上了隱居到重慶賣小面的道路。
開始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想起了前兩天的另外一個新聞,就是四川著名散打評書李伯清出家的消息,關於李伯清,因本人不是四川人,對其不太熟悉,但注意到,記者在追問李出家的原因時,李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出家,只是出離煩惱之家」,煩惱之家?在李伯清看來,也許他生活的家庭令他煩惱,他所過的生活讓他煩惱,於是他想逃開「紅塵」,追尋另一種嚮往的生活。也許李伯清也是因為累了,倦了,至少不願意在與紅塵有瓜葛了。
看看余積廉,想想李伯清,他們都是因為自己厭倦了以前的生活,察橡宴在追求另一種目標,而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如此看來,人與人的追求固然不同了,但幸福生活的追求顯然來之不易,放棄了「燈紅柳綠」、「榮譽地位」的高貴生活(余積廉),拋開了「賓朋滿座」、「萬人叫敗銀好」的藝術生涯(如鉛李伯清),普通的人也許很難做到吧。
⑥ 李伯清的妻子
李潔 劉德一離開人世時,惟有再婚妻子李潔陪在身邊。兒子劉乙麟、結拜兄弟沈伐、李伯清以及眾弟子,迅速趕往醫院,但是都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⑦ 李伯清講菩薩的最大功德是
菩薩的最大功德是拯救眾生,幫助眾生解脫苦海,走向菩提。李伯清認為,菩薩的最大功德是以慈悲心為基礎,以弊耐哪智慧為手段,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生獲得解脫。
菩薩的拯救眾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首先,菩薩要以慈悲畝瞎心來拯救眾生,慈悲心是菩薩的根本,是菩薩拯救眾生的基礎。其次,菩薩要以智慧來拯救眾生,智慧是菩薩拯救眾生的手段,是菩薩拯救眾生的核心。菩薩要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租碼生獲得解脫。
菩薩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菩薩要以慈悲心來拯救眾生,慈悲心是菩薩拯救眾生的基礎,是菩薩拯救眾生的根本。其次,菩薩要以智慧來拯救眾生,智慧是菩薩拯救眾生的手段,是菩薩拯救眾生的核心。再次,菩薩要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生獲得解脫。最後,菩薩要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生獲得解脫,走向菩提。
總之,李伯清認為菩薩的最大功德是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生獲得解脫,走向菩提。菩薩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需要做到以慈悲心為基礎,以智慧為手段,以慈悲心和智慧來拯救眾生,使眾生獲得解脫。
⑧ 李伯清徒弟閔天浩再婚,為什麼會遭到諸多人的非議呢
在娛樂圈的喜劇界,有不少由於地域特徵和方言及藝術形式差異分類的流派,比方北京盛行的相聲、天津比較盛行的快板、東北特別是遼寧的二人轉、四川的評書等等,對應就有郭德綱領銜的德雲社相聲團隊,趙本山打造的二人轉趙家班,四川的李伯清也有一大批曲藝弟子。
閔天浩第二件事就是很多網友質疑閔天浩打人事件。原來就在今年年初,閔天浩在郊外滑雪場,因為一些摩擦沖突,出現了抓扯打架事件,雖然事出有因,但這種事發生在藝人身上,難免有點影響形象,經每天曝光發酵之後,很多網友知道了,就會表示質疑,而且提及閔天浩,其他的事知道不多,就記住這件事了,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⑨ 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
最老生常談的話題往往是人們嚮往的生活,然而有時候最普通的嚮往卻是最難實現的現實,獲得幸福,一方面從命運的角度去說,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生來衣食無憂,從物質生活的角度而言,他們必然會比貧窮人家的孩子要幸福得多。人們應該怎樣生活才能夠獲得幸福呢,或許更多時候看的是個人的心態。
1,獲得幸福,首先要明白幸福是什麼,幸福更多時候是人們對於當下生活的一種感受,確切的說,幸福感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人們想要獲得生活中的幸福,首先要學會的是如何生活,生活中的幸福有時候來源於忙碌的工作,有時候來源於愜意的享受下午茶的時間等等。
2,幸福感表現的是人們對當下的一種生活心態,有時候,幸福感和人們的心態有很大的關聯,心態好的人能夠在平凡的小事中體味幸福,悲觀的人不論遇見什麼樣的人或事總會考慮到它們壞的一面,所以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什麼幸福可言。
3,生活中沒有幸福的事情,個人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爭取幸福,幸福的來源可以是你認真工作時的表現,在工作上得到別人的認可,未嘗不是一種讓個人感到幸福的行動,用自己不懈的追求得到喜歡的人的芳心也是一種幸福的行動,幸福無處不在,只是有時候人們缺乏一種發現它的能力而已。
⑩ 李伯清為什麼出家當和尚
李伯清說 出家是我的夙願 聽到李伯清突然要出家的消息後,不少喜歡李伯清散打的書友感到痛心疾首,甚至有人在網路貼吧里發起聯名挽留行動。對此李伯清坦然面對媒體表示,「其實我根本不是突然想到要出家的,我十二年前握穗就皈依了,十年前就曾說過要出家的話。平常有空去得最多的就是廟子,幾乎佔到我業余時間的三分之二。幾年前我又擔任了省佛協副秘書長,其實在思想上我早就入了佛門。」 當四川新聞網記者問及李伯清此次出家是否與婚姻狀況不理想有關時,李伯清巧妙地表示希望大家能正面陽光的理解出家這件事情,「其實出家只是我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你們甚至可以理解成李伯清的退休生活就是出家。大家對出家的誤會太多,好像出家以後就是六親不認了,其實完全不是那樣。佛家講報四重恩,第一重就是報父母恩,怎麼會是六親不認呢?」李伯清稱自己在出家前會把自己財產妥當分配,「畢竟我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嘛,各方面我會把他安排好的。」談到李伯清出家是否和婚姻狀況有關時,李伯清一位多年密友稱李伯清和太太早就離婚,而且他的太太也皈依了佛門,所以關於婚姻不諧的猜測十分無聊。 今後聽書不要錢 「我以後絕不參加任何商業演出,但如果是賑災之類的公益演出我還是要積極地參加。」談到今後是否繼續說書時李伯清說,「今後公益演出我還照樣講,只是內容也許會稍加修飾,融入一些佛家文化的理念。其實大家不要擔心,說不定這樣一來我的散打更有味,讓大家能夠感悟的東西更多。」 「看到網路貼吧里那些貼子我真的很感動,其實大家完全沒有歲皮慶必要挽留我,因為我又沒有走,我離大家會越來越近。」李伯清打趣地說,「原來要聽我的書還要給錢,說不定以後到廟子來聽我講還一分錢不花。當然也許那時候我說的東西名字不能叫散打而可能叫開釋,乎握但我就是講經也會融入原來散打的元素並用生活化語言加以詮釋,讓聽眾更容易接受。」李伯清動情地表示希望所有喜歡他的人都能理解和支持他的選擇,因為出家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