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中國文化講座如何營造幸福人生

中國文化講座如何營造幸福人生

發布時間:2023-05-17 23:52:32

Ⅰ 國學中國傳統文化幸福人生公益活動主要是什麼意思

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的提高,關注個人幸福感的提高。工作作為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幸福與否決定著個人的幸福。各種現代心理學理論在企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積極心理學有關幸福感的研究。這類活動主要是通過國學關注我們每個人的幸福,其實也是就是國學的另外一種表現,希望大家自發自覺的多去學習國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

Ⅱ 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講座

有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已經是古老的東西了,已經過時了。

這種觀點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我們不能對傳統文化求全責備。

比如傳統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認為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我們應把我們所評價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評價。

第二,我們要避免庸俗的進化論。

不要總以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我們就一定站的比古人高,看的比古人遠。其實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

現在的哲學家,哪一位能寫出一本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的經典?

現在的歷史學家,也沒有人能寫出司馬遷的《史記》那樣的巨著;

同樣,現在中國的軍事家也寫不出《孫子兵法》。

事實上,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後人難以超越的。人要認識客觀事物,首先要把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現在很多人的情形是心浮氣躁,心難以清靜,被物慾所牽引,心境中總是有一些風浪,所以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映照就不是如實的了,看的就沒有古人深刻了。

第三,就是避免歷史虛無主義。

五四運動和十年文革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大加批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達到了極端,而且這消唯指種誤解一直影響到現在。好像傳統文化是阻礙我們社會發展的因素,這是歷史虛無主義。

什麼是實用主義?

西方文化講思維很深刻,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我們看關於執行力的書,我們看第一本好像知道這個執行力是什麼了。但是我們看第二本,第三本就不知道執行力是什麼了,越看越糊塗。它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目的是要炫耀自己的才能。但中國文化就是講實用主義,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雖然中國古代山襲的哲人思想很高深,但是他們用簡單的話語,通俗的語言把其思想給大家解釋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明白。

所以中國人講的實用主義,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實用主義,也就是說在一個人中了箭以後,他不是去問這個箭是誰射的,是什麼材料製成的,是從哪裡射來的等等這些拿配問題,而是馬上把中箭者他身上的箭拔出來,把中箭的人醫治好。所以中國人講實用方法,你只要應用了這些方法,對於幸福人生就會起到效果。

1234 / 4 頁下一頁

Ⅲ 辛福人生課程是講什麼

摘自互聯網:
2008年1月,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我通過電腦與電視串聯安裝的新視聽設備,在電視上看到了學習教育欄目中的幸福人生講座,發現有30講,所以試著打開第一講看到了蔡禮旭老師的演講。
心想,這么大的一個課題到底能講些什麼內容,是否能夠引起我的興趣呢?這個課題是否可看又不可看呢?以前自己曾經在北京聽過北大、清華老師的演講,在河南、廣州聽過馬來西亞與台灣等知名老師的演講,但從沒聽過蔡禮旭老師的講座,也不知道蔡老師是何方先生,到底演講的怎麼樣?畢竟自己時間有限,要學的東西很多,不能不加選擇的什麼都學都看。雖然三人漏碼渣行必有吾師,雖然自己確實是喜歡演講,過去也曾經在好些地方(如山西亞寶葯業、南洋全宇葯廠及山西運城市的一些醫院等)做過一些關於營銷與管理等方面的演講,曾經受到過一些聽眾的好評與贊賞,但為了學習、提高演講水平,豐富知識內容,選擇合適的課件還是需要認真和慎重對待的,畢竟要看需30講全部觀看才是。
如此這樣,自己想隨意按遙控器快進鍵選擇的瀏覽部分內容,不成想打開第一集,蔡禮旭老師幾乎每一句講談都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使得我不由自主的由站立位靜坐到沙發上,一坐就是一個小時,第一講全部細細看完。
這才發現這個講座簡直是太棒了!它是我長這么大以來第一次看到聽到、看到的真正最好的課程內容!模慎而且釋凈空法師網站也全部收錄在線免費播放!
啊,我終於看到中國文化講座--中華德育培訓--弟子規的一個經典部分了,真是太激動了!
緊接著,自己叫來了家屬一起觀看,一連抽空看了好些天,直到不久前,自己接了80歲的父親過年,與兩個上大學放年假回家的孩子,全家人再次從頭看、一集不拉的、甚至重點重播的觀看,真是受益匪淺,幸福無比!
為此,在新春來臨之際,我首先把這一快訊分享給各位有善緣的博友,分享給願意真正一生幸福的好友,同時祝福大家都能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學好弟子規,掌握並處理好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返悄朋友)關系,如法做到君、親、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Ⅳ 善學聖賢教誨,成就幸福人生

    在某次全球性的哲學大會上,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宗教的人,都選出他們各自國家聖哲人最重要的一句教誨,然後所有人再打破國家和宗教界限,對這些聖哲人的教誨進行排名,結果排名第一的是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諸位朋友,只要您時時處處有這個態度,一定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下一句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事情沒有做好,都要回過頭來找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沒教好,父母要找自己的問題;下屬有過失,上司要找自己的問題,而五倫關系都應該用這樣的態度去反思。

    目前夫妻關系經常遇到有些挑戰,比如一個女士發現先生有外遇了,求助本書的作者蔡禮旭老師求助,蔡老師說,如果你真心想解決問題,必須先回到一個念頭就是「我錯在哪裡?」因為一個人不先從「我錯在哪裡」著眼,而是一直把情緒耗在「他錯了」,帶來的結果就是每天忿忿不平,絕對會意氣用事,所以第一點就是一定回過頭來想「我錯在哪裡」,縱使自己只有兩褲槐分錯,先生有八分錯,你也必須先反省自己的錯的那兩分,唯有一個人有這么真誠的態度才能夠喚醒先生的良知,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第二點就是,不可以去責怪那個女人,因為孟子說「人必自侮」,一定是自己的家人之間先有沖突了,別人才會乘虛而入,正所謂「家火不起,野火不來」,所以一定要回過頭來了解自己的狀況,還是要從修正自己做起。

    在東漢有一個大臣叫宋弘,當時光武帝的姐姐夫君已經去世,滿朝文武百官中,姐姐唯獨看中了宋弘,於是光武帝就代替姐姐向宋弘表達了心意,一般人都會對這樣一個千載難逢求之不得,沒想到宋弘卻拒絕了,而且留下了那個千古名句,「貧賤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現在的男人很少有機會聽到這個故事,孫純行所以往往抵抗不了誘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有緣當夫妻,就應當珍惜這份恩義。

  《呂氏春秋》上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所以為天下者也好,為國者也好,為家者也好,都要先從自身的修身根本開始,當你的身修好了,你的家庭自然和樂,同事關系自然融洽了,事業絕對經營的很好。這些都是中國四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教誨,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去篤行、去落實。

    學習聖賢學問第一本書是《弟子規》,《弟子規》要學多久?要學習一生,這個教誨要一生奉行,只要你全心全意把這些教誨落實在生活中,你越會感覺它的博大精深。所以,三個字可以讓你抓住中國文化的綱領,叫「君、親、師」。一段話可以讓你掌握聖賢的教誨,叫「君子九思」,具體就是「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一本書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的經典可以讓你掌握聖賢教誨,叫做《弟子規》。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百匹猿猴現象」?這個現在是說,一個島上的猿猴開始知道用水把紅薯洗干凈之後再食用,當則嘩知道用水洗紅薯的猿猴超過一百隻以後,其他島上的猿猴也陸續開始用水洗,而它們之間並沒有過接觸交流,這是「波」的力量,這個現象叫做「百匹猿猴現象」,這個顯現在人類也得到印證,某一個實驗室,研究出來一種化合物,為了申請版權,他們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但是結果很奇妙,沒過多久,多個實驗室竟然陸續都研究出來了,因為腦波一動就感。當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好的念頭,這個社會就會亂;當每個人都提醒自己要落實聖賢教誨,所產生的「波」一定會影響整個世界。所以,請我們每個人都用心學習聖賢教誨,經營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Ⅳ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1

通過學習《陽光心態引領幸福人生》這篇文章,使我體會到了一個人的心態對這個人的健康、生活、家庭和事業的影響都十分巨大,下面談一下自己的點滴體會。

我從中看到了知足、感恩、樂觀、開朗這樣一種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怎樣營造陽光心態,影響陽光心態的原因,及改變態度、怎樣享受、怎樣創造,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它告訴我們最好的辦法是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保持陽光心態就是保持平常、積極、知足、感恩、達觀的一種模式,能夠讓我們帶著好心情去創造成功、體驗過程。學會從工作中發現樂趣,任何工作,只要用心去體會,總會從中發現樂趣,找到成就感,使工作不再是一種負擔,從而延長快樂的時間。

由此,我想到我們的工作,如果心態不平衡的話,就會這也不稱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慣,啥都不滿意。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這個工作的態度,既然我們改變不了工作,就要改變對工作的態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工作。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這項工作就需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良好平和的心態服務於學生。比如在教育一個犯錯誤的孩子時,自己沒有好的心情、平和的心態,又怎能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只能適得其反。塑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開端。只有自己調整好心態,才能給接觸自己的人帶去快樂,正確認識自己,為自己准確定位,學會快樂工作,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快樂。一樣的完成工作,何不端正自己的心態,快快樂樂地去工作呢?

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陽光心態引領幸福人生》里的一段話,要保持良好的陽光心態的方法是: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2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叫《教師最需要什麼》,那麼作為教師,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看了孫健升教授的《陽光心態十二講》,我覺得現代教師最需要的是心中藏著太陽,即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另一方面則是常懷感恩之心。

很喜歡孫教授的開場白:「陽光心態,燦爛人生」。現在我已經把這八個字當作自己的座右銘了!

我想不管從事什麼行業,擁有陽光般的心態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教師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更重要的,一個教師的心裡沒有陽光,如何讓學生心裡有陽光呢?所以教育行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必須具有陽光心態,只有懷著這種心態才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曾經聽到有教師抱怨工作壓力大,瑣事多,工資低……如果教師這一行業真得像他們說的那樣,那我們身邊又怎麼會出現那麼多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教育崗位上的教師呢?把一生都奉獻給教育事業的教師又怎麼會比比皆是呢?我想造成這兩種孑然不同的觀點的正是心態,只要你的心態夠好,只要你是真得愛教育這一個行業而不是僅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我想再苦再累也是可以堅持的。

另一方面作為教師,我們整天需要好同事、學生、上課、作業、批改、輔導打交道。有時想想確實很枯燥、乏味。這時我們更需要樂觀積極的心態,需要陽光心態,一旦你懷有陽光心態,那麼你擁有了一雙從這些瑣碎的事情中找到幸福的彗眼。其實幸福很簡單:當犯錯的學生在你孜孜不倦的教誨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時,你的心中一定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取得進步後的一張張稚氣的笑臉時,你的心中一定是幸福的;也許還有可能更簡單,可能只是家長一句句簡單的問候,或只是學生一張薄薄的賀卡與一次簡單的探望,當然也可以是分別多年後的師生相聚時的歡笑……

除了保持陽光心態外,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個教師自己都不知道感恩,那他又怎樣教育出懂得感恩的學生呢?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學會感恩之前,自己應該先懂得感恩,教師只有先學會感恩,才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踐行與自己的生活和教學之中。

作為教師,除了要感恩我們的父母外,還要感恩國家、社會、學校,感恩家長、學生。感恩國家培養了我們,感恩社會給了我們一份工作,感恩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感恩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感恩學生,因為是學生成就了老師,感謝他們督促我不斷創新自己,不斷追求進步。

教師學會感恩重在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做一支蠟燭既要照亮別人又要保護自己而不是讓自己消滅掉。但願感恩之心永遠存於我們教師之中,在我們教育中結碩果。

水滴感恩大海,因為大海讓它永不幹涸;花朵感恩綠葉,因為綠葉使它如此艷麗;小鳥感恩藍天,因為藍天任它自由翱翔……因為感恩,所以收獲;因為感恩,所以幸福;因為感恩,所以有強大的工作動力,作為教師要常懷感恩之心。

陽光心態,燦爛人生。讓我們用陽光心態開啟感恩人生!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英國作家狄更斯說過:一種健全的心態,勝過百般的智慧。積極的態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很重要,因為它總是與樂觀、自信和成功聯系在一起。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善於看到事物積極有利、樂觀向上的一面,即使在逆境中,他們也可以依靠樂觀的態度、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困難,走出逆境。

相反,消極的態度的人,他們會看到事情的負面太多,往往產生悲觀、失望、抑鬱的情緒,從長遠來看,會影響身心健康的發展,控制自己潛在的發揮。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塑造一個陽光的態度,為幸福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陽光心態是一種積極、寬容、感恩、樂觀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具有陽光心態的人做事負責、樂觀開朗、自信堅強,懂得感恩、關愛他人、善於交往。

陽光心態能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謙虛而不張揚,自信而友好。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理性客觀地看待世界,積極健康地擁抱生活,積累正能量,快樂地成長?

首先,我們應該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心是幸福的源泉。在繁忙的學習中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家庭,與父母和親戚溝通,談論困惑;不要忘記友誼,要學會理解,理解寬容。建立健康、積極、順利、和諧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積累正能量,促進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其次,培養良好的人格,建立一套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優缺點,不斷完善自我進取的人格。宋朝的方岳曾經說過:「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壞心情可能來自挫折、壓力、困難,但更多的煩惱來自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安慰自己,告訴自己這不是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鼓勵自己,下次我會做得更好;堅定信心,相信自己最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積極樂觀的心態是快樂的源泉,擁有好心態的人永遠海闊天空。

總之,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有順境和逆境。困難和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避免逆境,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態度。

一切都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盡我們的心,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學會調整,改變和控制自己的心態,避免心理上的錯誤,用積極的態度來處理生活中所有的困難和障礙,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4

陽光是世界上最光明、最美好的東西,她驅除陰暗,讓人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陽光的價值不僅是給我們的軀體帶來光明和溫暖,它還代表著信心、愛心、幸福……是我們精神生活的一種積極追求。我們的心靈需要陽光的沐浴。本學期,我們很榮幸收看到《陽光心態》的光碟,吳維庫博士的精彩演講,如屢屢陽光沐浴著我的心扉;如燦爛的陽光照亮了我的生活。我喜歡陽光,我喜歡更喜歡陽光般的心態。現將學習《陽光心態》的收獲總結如下:

我從《陽光心態》中看到的是知足、感恩、樂觀開朗這樣一種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它能讓人心境良好,人際關系正常,適應環境,力所能及改變環境,人格健康。具備陽光心態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謙和而不張揚,自信而又親和,我們講和諧,不僅要力求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注重人的內心和諧。人的內心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高境界。」吳維庫博士提出的塑造陽光心態的理論,正是引導人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營造知足、感恩、樂觀開朗的心理,樹立喜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個人內心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一把鑰匙。

當今社會有種怪現象:我們的財富在增加,但滿意感在下降;我們擁有的財富越來越多,但是快樂越來越少;我們溝通的工具越來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來越少;我們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誠的朋友越來越少;房子越來越大,里邊的人越來越少;精美的房子越來越多,破碎的家庭也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但我們的視野越來越窄;樓房越來越高,但我們的心胸越來越窄;我們渴望了解外星人,卻不想了解身邊的人;我們可以參與的活動越來越多,但是享受的快樂越來越少;我們的支出在增加,但是我們的獲得在減少;我們的葯物在增加,但是我們的健康水平在下降;我們的收入在增加,但是我們的道德水平在下降;我們的自由在增加,但是我們的空間在減少。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麻煩和困擾:工作環境不稱心,事情處理不公平,經濟條件不寬裕,沒有能力自己購買樓房,汽車,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報,先進評比沒有份,自己工作最辛苦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受冤枉挨批評等等。對這類事情,如能持積極心態,心裡就會想得開,心胸也就會豁達,就能妥善對待、處理好這些事情,工作順利,心情舒暢。如果總是想不開,越想越氣,自控能力減退,情緒失去控制,言行也就出現反常現象。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大鬧一場,出言不遜,開口傷人,使你的人品大為降格,人際關系受損。更有甚者,乾脆連工作也不想要了,提出辭職。事後冷靜下來想一想,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提出辭職,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自己,根本不值得。對此,我們不禁要問: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是心態出了問題。心態出了問題,那就要調整好心態,好心情才能欣賞好風光。塑造健康的心態,塑造知足、感恩、樂觀開朗的陽光心態,就是要讓朋友們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釋放強勁的影響力。你內心如果是一團火,就能釋放出光和熱;你內心如果是一塊冰,就是融化了也還是零度。要想溫暖別人,你內心要有熱;要想照亮別人,請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內心。怎樣照亮內心?點亮一盞心燈,塑造陽光心態。良好的心態能夠很好地影響個人、家庭、團隊、組織,最後影響社會。

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質上與財富、相貌、地位、權力沒多大關系。幸福由自己思想、心態而決定,我們的心可以造「快樂的天使」,也可以造「陰險的魔鬼」。如果你把別人看成是陰險,你就生活在「悲哀」里;如果你把別人看成是快樂的天使,你就生活在「愉快」里。如果你能把別人變成醜陋的魔鬼,你就在製造「悲哀」;如果你能把別人變成快樂的天使就在製造「愉快」怎麼才能把別人變成快樂的天使呢?要學會感恩、欣賞、給予、寬容。

我們享受生活,要建立積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是從正面看問題,樂觀地對待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這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事至關重要。因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用陽光心態享受生活,善於發現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要學會欣賞每個瞬間,要熱愛生命,相信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用陽光心態享受生活,學會放下。該放下的放下,學會諒解、寬容。不原諒別人,等於給了別人持續傷害你的機會。要學會放下,忘記該忘記的,記住該記住的。

心態是我們調控人生的控制塔。心態的不同導致人生的不同,而且這種不同會有天壤之別。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心態是後天修煉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修煉我們的心態來成就我們的事業,改變我們的人生。

生活因為熱愛而豐富多彩,生命因為信心而瑰麗明快,激情創造未來,心態營造今天。如果你心情好,你會發現沙漠為你唱歌,小草為你起舞;如果你心情糟糕,你會發現開放的玫瑰在留淚,奔騰的小溪在哭泣,這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因為快樂的心態會像一縷溫暖的陽光碟機散心裡的陰雲,陽光會鋪滿每個角落。

願我們能帶著陽光心態,締造陽光般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塑造陽光心態》的光碟,不僅影響著我,而且影響著我的朋友們。一位朋友告訴我:「《塑造陽光心態》這篇文章非常好,看看吧」。我在網上找到之後,認真地看了兩遍,感覺很好發給我的朋友。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塑造陽光心態》。

《塑造陽光心態》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我們要把好思想變成行動,才能釋放出強勁的影響力。要造福一方,首先要造福自己,充滿熱量,家庭充滿溫馨,才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良好的心態影響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最後影響社會。

第二,學會享受過程,精彩每一天;

第三,活在當下,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

第四,不要把自己的幸福來源建立在別人的行為之上;

第五,學會感恩,獲得好心情;(好心情才能欣賞好風光)

第六,壓力太大,要學會彎曲;

第七,天堂,地獄由心造;(心情好就是天堂,憤怒的情緒就是地獄)

第八,遇事要想得開,把問題當成鍛煉,成長的機會,學會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

第九,寬容過去;(要學會忘記,理解和寬容)

《塑造陽光心態》的內涵是:

1,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

2,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

3,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4,不能向上比較就向下比較。

在最後的開悟中,有一句話,就是把生命看透,但不看破。要養成一種習慣,發現生活美好的方面,熱愛生活,學會欣賞每一個瞬間,相信未來的美好。

文章中插入的一些小故事,既生動有趣,又耐人尋味。我從這些小故事中體會到很多,很深的感動。對於生活,我有了新意,想像出了新意,我會把握,也會珍惜。我感悟頗多,刻骨銘心。衷心的希望:

讓陽光心態走近每一個人!

讓陽光心態影響每一個人!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自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來,不少同學帶著成長中的困惑,來到中心求助,他們藉助心理老師的引導,用自己的力量跨過了成長路上的一個又一個溝坎。在這里,我代表全體心育老師,祝福你們!對你們的信任表示深深的謝謝!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陽光心態 幸福人生。

同學們,你們正值青春年華,這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時期,也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在這樣的人生季節里,有朝你微笑的陽光和彩虹,也常常會有不期而遇的寒風冷雨。你是否會被某些困難壓得喘不過氣?是否會有不被理解而痛苦?是否會因一次次的失敗感到自卑甚至絕望?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都是正常的,它只我們心靈的一次次小「感冒」,關鍵在於要學會用陽光心態去面對。什麼是陽光心態呢?就是知足、感恩、達觀、進取的心理狀態。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分享四種保持陽光心態的小方法:

一、學會改變態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現狀就要學會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偉大的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 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此話告訴我們當你因為錯過美好的事物而沉溺於茫然,悲傷,你也會因此而錯過其他的美好。曾在小學顯赫一時的你,進入初中後可能顯得默默無聞,普普通通,因此你對新環境沒有了信心,覺得孤獨、失落。這其實就是由於不能接受目前的現狀而造成的,你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接受現實、正視現實。你要學會這樣想:不是自己不優秀了,只是競爭范圍擴大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你要學會鼓勵自己:梅雖遜雪一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你要學會悅納自己,允許自己不再是最優秀的。笑看青竹比我高,不為他人勝而愁。對自己在新集體中要正確定位,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計劃,注重學習方法的調整。當你認真、冷靜地審視自己時,相信優秀仍然屬於你。

二、學會情感獨立

情感獨立,就是不要把自己幸福的來源建立在別人的行為上面,我們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如果你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你將產生恐懼甚至憤怒。有的同學頭發理得太短了,擔心別人笑話,緊張到睡不好覺。他把決定自己心情好壞的按鈕完全交給了別人。我要告訴那些經常擔心這個擔那個的同學 科學家做過統計,數據證明,絕大多數憂慮是我們想像出來的:只有 8%是相對值得考慮的,但就是這8%中的一半還是你無法控制的。因此在你的憂慮中有96%都是多餘的。聽了這組數據,你的心情可不可以輕松一點兒呢?有位同學說:「明明是別人找我說話,可老師卻偏偏要批評我,把我氣炸了,我整堂課都沒聽。」他把決定自己心情好壞的按鈕交給了老師。當我們允許別人掌握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狀無能為力,抱怨和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而一個真正聰明成熟的人,決不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的情緒按鈕在哪裡呢?在別人手中嗎?快去把它拿回來吧。

三:學會感恩.

西方有一句格言:懷著愛心吃菜,比懷著恨意吃牛肉要香。

當我們對他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覺得所有人都對我們好,可當我們把別人的付出認為理所應當時,就經常會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自己,自然報怨滿腹。早晨媽媽給你沖好了牛奶你大聲的說:謝謝了嗎?小組長催你交作業,請真誠的說:謝謝了嗎?心懷感恩之心,我們不只是在感謝別人,也是在成就自己。

四:壓力太大的時候學會彎一彎。

古語說: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刀再鋒利,如果一碰就斷,也沒有什麼用。我們不妨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學習,以柔克剛;向古幣學習,外圓內方。當然這樣很難,但是我們需要努力。

同學們,心靈的「感冒」不可怕,只要用真誠和熱情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我們一定可以開拓出健康的綠洲;成績的暫時低谷不可怕,只要用熱情喚醒我們的智慧,堅持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高度!

感謝上蒼賜予我們一個生命,我們要讓這個生命快樂!我們要讓這個生命成長!你們都可以做到!!!行動吧!

謝謝!

陽光心態,幸福人生演講稿6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用陽光的心態快樂工作」

我在公司這接近一年的工作,在西海岸這一年的生活是快樂的。今天我想把我的快樂與大家分享。態度決定一切,我認為快樂源自態度和心態。

我們是用怎樣的心態快樂工作的呢?

我總結為以下三點:

1、我們在用對家的責任感來對公司和我們的同事。有一個客戶,對我說過:我買你們的房子就是因為你們每個人都那麼熱情,我去別的公司看房子,除了開始接待我的人,別人都不接待我了。當然我們也是首接制,可能我們來浪費自己接客戶的機會去帶別人的客戶,但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所以我們這么做很快樂。我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能感受到,我們的同事們,也在像對待家一樣對待著我們的千禧。每個人都對家充滿了責任感,花園三期賣得好不好我的責任,售後服務好不好我的責任,國際村好不好我的責任,威海項目好不好我的責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這么想,所以在這里工作那有不快樂的道理?

2、我們懷著夢想工作。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是在美國暢銷書榜呆了十年的一本書的名字。書中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感是在朝著目標努力拚搏時才能體會到的,而不是在達到目標之後。每個人都會有夢想,都有目標。我們也在努力的向著目標拼搏。剛來公司的時候我是剛剛大學畢業,從未接觸過社會的我並沒有被同事們看不起。相反前輩們幫我分析每一個客戶,幫我分析每個同事的談判風格和技巧……讓我很快的能夠上手工作,讓我能夠在投入銷售崗位半年內就拿到了兩次銷售冠軍。我的成長是來源於每一位前輩悉心的幫助,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我怎麼能不快樂?當公司了解到我希望向企劃方向發展時,公司為我安排了指導老師,同事們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企劃工作中去,這兩個月我更是有機會在企劃部試崗。當我想這目標一步步前進的過程中我怎能不快樂?

3、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家都知道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同樣的,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更是我們能快樂工作的根本。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慢慢也養成一些良好的工作習慣。我學會用便箋整理手頭的工作,我學會了按照緊急重要成都安排工作,我學會了用工作日誌記錄工作,我學會了用三分法執行工作……在不忙的時候研究產品分析案例,在忙的時候按照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方法安排執行工作。這樣工作怎麼會不快樂?

對家有責任感,對生活有夢想,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用這些對待生活的再簡單不過的的心態來對待工作。我們用對待家的責任感來對待工作,我們懷著人生的夢想來工作,我們用良好的習慣工作。所以我們快樂的工作著,並且我們將越來越快樂!

謝謝大家。

Ⅵ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7篇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1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粗戚。通過學習《弟子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掘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岩散陵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2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個大概,通過這次的延津之行,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又有了新的認識,更深的認知。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煉,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濫、道德標准缺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初步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時,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時費力,跟不上時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通過學習漸漸的自己也被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了。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為自己所接受;為人原則,處世之道為自己所認可。直嘆自己才疏學淺,只了解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古聖先賢用更多的時間總結過去,思考未來,所以他們睿智。他們真正是在用心地活著,好好的活著,真正讓自己達到精神與軀體的結合,詮釋活著的內在含義。而生活在現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束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目前的障礙物遠不止「一葉」。物慾橫流、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心強的現代風氣,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竅;讓我們僅局限於自己的世界裡。中國傳統文化是古聖先賢拋卻世俗的慾望,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它就是改變現代心浮氣躁功利的社會風氣的一劑良葯。但再好的良葯也得有人願意接受,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託付於它,才能發揮功效。外國人非常注重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卻時常有把薪火相傳幾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濟世良葯全盤否定和摒棄的沖動,豈不痛哉?

古人有雲: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我們能夠潛心專修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心中的那份不安與焦慮將會煙消雲散;我們的心胸會開闊許多;我們的心境會開朗許多;我們的心靈也會純凈許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為「老」,下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時也意味著「老人」要永遠在「孩子」之上才能稱之為「孝」,中國人講「以孝為先」,便可知國人對「孝」的重視,主要強調對父母,長輩的「孝」,強調長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賣身葬父」的傳說,還有「孔融讓梨」的故事,雖然強調的是禮貌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長幼有序」可見「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僅僅在古代,即便是在當代物慾橫流,充滿鋼筋水泥管的社會也同樣被看得很重要。

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數千年先人的寶貴經驗和智慧,一個民族要強大,首先文化要強大。我們沒有理由不學習它,不傳承它,不發揚它!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3

在兩天的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過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體會。首先家和萬事興,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這些都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所以人要時時地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確,不能在「忙、盲、茫」中度過。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於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

之志,養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很有道理,當我們遇到了挫折或困難,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怨天尤人。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裡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其次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有親爹、親娘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後悔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故天經地義乃為孝。並且我們中國人的孝並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於後世。

還有禮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鞠躬」之禮,並非在於形式,而真正的是關乎行禮之人的內心是否恭謙,鞠躬之禮就是要告訴自己應該常處下,用來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

有禮之人,禮可以成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無禮的人,則是阻力。「禮者,敬而已矣」,有禮之人,為人真誠,可以得到長輩的幫助和提攜,因為人際關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不友善,他也不會對你好,「而凡人之所以為人也,禮儀也」。弟子規就是人生的交通規則,學弟子規的每一句,是學它每一句話後面的存心。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壞習氣,培養好習慣。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4

通過學習,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有價值的內容,用來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實現它的

現代價值。又如,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不同的沖突,但是對任何事情,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事情就會是另一種結果,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單位,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到:各自責,天清地寧。各自從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們將生活在一片寬闊寧靜的天空下,何樂而不為?因此,我將從已做起,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美德!中國傳統文化與教育學習心得

中華傳統文化包羅十分廣泛,內涵極其豐富,特別是蘊含了豐富傳統哲學,那些簡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人的人生智慧總結,這些有助於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現在很努力的在學校里學習這類的東西,傳統文化好像沒有必要學習。但是,傳統文化會讓你有一種有根的感覺,特別是在我自己漸漸的明白了一些話的道理明白了那些東西的

真正道理。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與為人處事的原則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同時我回過頭去看自己走過來的腳步,自己的幼稚可笑的思想。每每讀到那些話又聯想到自己的過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與行為,更是唏噓不已。自己原來一直錯得那麼的厲害。像我們大多數人每天追逐個性潮流,沉迷電腦網路,缺少思考,缺少生活考驗,碌碌無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不會做人!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對學校,對他人稍有不滿就大呼天理何在!粗俗的詛咒與漫罵使得我們早就失去了一個人應該有的涵養。

古人沒有現代人的忙碌節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局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裡,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沒有了以和為貴的思想,更多的是人類的自大,覺得自己比他人重要的人也不大可能很好提高自身的素養與水平。這樣我們談何以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實現我們每一個作為社會人所應具備的價值。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那麼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麼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說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於一個群體中,置身於我們大社會,更甚讓我們置於宇宙,我們會發覺自己是多麼的卑微。那麼,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那麼心胸會開闊很多。文化是一個太深厚的主題,我無力探討什麼。但是以一個虛心學習者的身份,我覺得,將自己放在一個歷史長河中,或是說站在一個歷史的角度,我們身後那麼博大的文化,我們個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無喜亦無悲,無欲亦無求,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

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那麼我們學習的目

的又是什麼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讓我的心開朗了許多,就像突然遇見了太陽。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麼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性!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於社會於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裡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學服務。特別喜歡《易經》中的那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經常用這句話去勉勵自己,交給我們怎樣去做一個人,做好一個強者、智者。我經常在想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兩句就會是一個聖人,又想起溫總理在上任時說的那兩句話來勉勵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那麼精深的文化隨便精研點就受用終生了。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5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圍繞著「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准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單位的 規章制度 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說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的內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中國人。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輕一代中尤為突出,所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傳統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到我們心中,讓忠誠、守信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達。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

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作為職場中的我們。

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

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經常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面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很煩;有時對父母的牢騷,不能很好的給予勸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從校園已經走出來一段日子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懷念象牙塔里的單純的美好,懷念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懷念著以前的一切,總是不想告訴自己要向前看,總是把自己蒙蔽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總是抱怨周邊的環境太過復雜,抱怨這個社會是多麼的世俗,忘了繼續追尋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憶里,痛苦在現實中。在不遇到問題的時候,充滿自信的對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戰的時候,既沒有小隱於野的氣魄,更沒有大隱於市的心境,也只不過是俗人一個。所以非常感謝領導們在我彷徨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參加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醒自己應該如何繼續以後的人生。自從我自己學習傳統文化以後,就越來越感覺到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並介紹自己周圍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識的有緣人來到國學班學習,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希望大家都能夠踐行聖。中國傳統文化給後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光輝燦爛的思想,綿亘不絕的歷史,深邃玄奧的智慧。在這個被西方的風俗習慣及思潮日日侵擾的今天,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慾橫流的今天,在這個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

我覺得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會讓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和四書五經等等,這些古人給後人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和思考,那些文人墨客的為人之道也早已給我們以證實。人的道德必然與他的成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系,客觀事實的規律是不能人為的改變它的運作。我們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就要讓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後再做事,萬事德為先,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因此,我覺得:現在的中小學幼兒園也應該把這些傳統文化載入課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學習,真正讓下一代從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6

最近,我學習了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校長李成泉專家的《傳統文化進校園之學校方略》的講座視頻,我很受鼓舞,收獲很大。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目前學校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必要性

當今學生中,有不少人在家受親人寵愛,儼然是家中的「小太陽」、「小公主」,

因而他們身上毛病很多,缺少合作、奉獻精神,缺少「謙讓」、「友善」等品質,為人很自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師應從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教育學生,促其成長,使他們成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建設者。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是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廣大學生個人成長發展的需要。

二、孔子教育思想理應走進現代學校,生根,開花,結果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就是文明禮儀之邦。中國現代的教育理應具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風格和色彩。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局,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一些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啟發、指導意義。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現代學校中的運用

孔子曾言「有教無類」,並將此言落在實處。孔子創辦私學,打破了官府、貴族壟斷學校教育的特權,使普通大眾有了學習的機會。今天,我國教育均衡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目前教育上還存在著不公平現象,如城鄉差異,東西差異,沿海與內地的差異等。

孔子說:「仁者愛人」。教師應用「仁」去熱愛學生,感化學生,激勵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人性的溫暖,從而受到好的啟示。關愛學生是師德的要求。

孔子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今天的教師要認識到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要明白:只有彌漫著儒雅文化氣息的校園才能造就溫文爾雅的一代君子。教師要從孔子思想等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教育學生,使其成為我國現代的「四有」新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孔子的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言論,啟示我們:教師要告訴學生學習方法,要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這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差異,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取得好的效果。

孔子提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對我們今天的師生仍然具有啟發、教育意義。教師要研究教法,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教師要在自己的努力教學中體會到成就感、幸福感,從而更加熱愛教育事業。

總之,學校,教師要注重從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教育學生,使他們成長為國家未來的有用之才。

聽傳統文化講座心得篇7

中華傳統文化包羅十分廣泛,內涵極其豐富學習,特別是蘊含了豐富傳統哲學,那些簡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閑人的人生智慧總結,這些有助於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與為人處事的原則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

古人沒有現代人的忙碌節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局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裡,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那麼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麼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說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於一個群體中,置身與我們大社會,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那麼心胸會開闊很多。文化是一個太深厚的主題,我無力探討什麼。但是以一個虛心學習者的身份,我覺得,將自己放在一個歷史長河中,或是說站在一個歷史的角度,我們身後那麼博大的文化,我們個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無喜亦無悲,無欲亦無求,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

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那麼我們學習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讓我的心開朗了許多,就像突然遇見了太陽。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水平。

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麼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性!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於社會於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裡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更好地去學習。

特別喜歡《易經》中的那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經常用這句話去勉勵自己,交給我們怎樣去做一個人,做好一個強者、智者。我經常在想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兩句就會是一個聖人,又想起溫總理在上任時說的那兩句話來勉勵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那麼精深的文化隨便精研點就受用終生了。

現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專心的去學習一些傳統文化,讓曠久的時間靜默的歷史浩瀚無聲的文化來安靜。

Ⅶ 東莞市橋頭鎮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道德講堂一幸福人生視頻

傳統文化道德講堂很及時,而要進入傳統文化的中心點子,卻只簡單的『道德」二個字。若是沒了傳統文化中心點子的『道德」二個字,不論你就是天下第一的大講師、那怕你就講了三天三夜都只是隔靴搔癢,與傳統文化毫無關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學者梁燕城訪談:太初有道、道(Logos)是信息的意思。神的話成為萬有的根據,也成為萬有的規律。當代的量子力學就非常奇妙地發現,萬有事實上是根據很多信息的秩序組成。這主要是由戴維·玻姆(DavidBohm),著名的量子力學大師提出說:萬有有一個看不見的秩序,叫「ImplicateOrder」,裡面都是非常復雜的信息系統,造成我們看見的秩序,叫作「ExplicateOrder」。中文「道」這個字也有信息、語言的意思。老子那個時候非常奇妙地體會到,宇宙背後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莊子》裡面提到:「夫道,有情有信」。從前後文里還可以看到,莊子心中的神是有位格的。這個傳統一直到1911年,就是上帝是沒有形像的。天壇里沒有偶像。祈年殿里一個偶像都沒有,裡面只有一個牌子,叫「皇天上帝」。中國祖先本來就相信無形的上帝,老子、莊子事實上是繼承這個傳統而來。這正是《聖經》里的內容,上帝是個靈、而且恨惡世人崇拜偶像。
在牛津的博德萊安圖書館里有一份手稿,作者名叫馬斯——烏迪。他在這份手稿中宣稱所謂胡夫的金字塔是埃及王蘇里特叫人建造的,而這個蘇里特是在大洪水前統治埃及的。根據其它文獻記載,這位目光深遠的蘇里特王命令他的僧侶們,寫下他們的全部常識,藏在金字塔里,給洪水後的人們留下必要的知識。
《聖經》創世記前11章,關於人類早期共同史的記述,在中國古經中幾乎都可以找到印證:
《周易》也神秘地說:七日來復,天行也;
《聖經》說: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淮南子》上說:天下有四水,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葯,以潤萬物;
《聖經》說:伊甸園里有四條河,流出珍珠瑪瑙。
《山海經》上說:當初有不死樹和聖樹,聖樹又叫睿木,「食之令人聖智也」;
《聖經》說: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智慧樹。
《尚書》和《國語》上說:人犯了罪,上帝命令重黎堵絕天路,上下不相來往;
《聖經》說:人類始祖貪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並有基路伯和火焰之劍,阻斷了人神通路。
《老子》說:天地之母,萬物之根,眾妙之源,從無中生有,乃天地之始;
《莊子》說: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聖經》說: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是人的光。
一位偉大的學者在美國神學院讀書時,發現《老子》與《聖經》有奇妙相通之處。老子的道,是自有永有者,造化養育者,超越者,啟示者,生命者,公義者,拯救者,這七點很像上帝的屬性。無神論者把道歸於自然神,其實老子的道不乏人格特徵,有信實、有恩德、有慈愛、有賞罰、能赦罪、能教化。更神奇的是,惜字如金的老子竟然著重筆墨描述一位道的化身聖人:自有永有者,造化養育者,超越者,啟示者,生命者,公義者,拯救者。說他承襲上天大道的光明和永恆,來普救世人。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成為世人認識大道的中介。聖人秉持大道本像,普天下的人都前往歸向他,領受平安。他外表粗卑、內懷寶貝,能將眾人從過犯中領回來。最後,老子竟然暗示這位聖人要受辱受難,卻作主作王,直到永遠,是誰?
查考世上所有的經典、教門的主子都對不上號,唯獨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非常酷似。這2500年前的古人是怎麼知道《聖經》中「道成肉身的耶穌」的呢? 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神聖的、跨越時空的謎團。
老子說:道是萬物之主、是善人的寶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辭固然可以博取尊榮、美好的行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干凈呢? 所以,就是立為天子,身為太師、太傅、太保,財寶無數、榮華加身,還不如坐進這大道里呢。古時候為什麼重視道呢? 不就是因為在道裡面,尋求就能得著,有罪可得赦免嗎? 所以道是天下最寶貴的啊!
老子的筆墨中展示給人間的不正是《聖經》中上帝的天國、耶穌的救贖嗎?
《尚書》、《詩經》都記載著:中國人來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經中便記載舊約《聖經》預言中的「耶穌」。而且兩千多年來,舉凡太平盛世,竟無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學說。順天道治國的皇帝,囊括了僅有的幾百年輝煌時代。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等等。孔子傾注畢生心力宣揚敬天愛人的忠恕之道,當代多個皇帝均尊純了老子「天道」的統治方式,那麼老子的神學知識是那裡來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種教門的國家,他們的統治方式都在努力提高到上帝的道上來,這又是為什麼?
清皇康熙說:中國人的「上帝」就是真神,天不是物質的天。康熙親臨宣武教堂,題寫了「敬天」和「萬有真原」兩副扁額,又作詩稱頌耶穌:「功求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在《生命之寶》一文中,康熙明確表示:「天門久為初人閉,福路全是聖子通。我願接受神聖子,兒子明分得永生。」
古人老子、孔子、孟子對「道」的認識,已如此入神境界,實令人難以置信。其代表著中國的古人,代表著中國的文化。他的「道」影響著整個中國盡至世界的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
可悲的是現今一輩自己不進去,卻連急俗得到真知走進真理的下輩也擋在門口。而至今只能在未接觸過這批「貴人」的最低層中找到蛛絲馬跡:
《廣東新聞網》2011年10月21日10:12王華報道:10月13日晚,兩歲女童小悅悅在佛山市某市場內被兩輛車相繼輾過,肇事車輛逃逸。18名路人陸續經過均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視而不見。讓人想不到的是,最後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俗世里被視為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撿垃圾的阿婆。期間,阿婆想向附近店主要塊紙皮為孩子遮擋有些涼意的秋雨,亦被拒絕。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36歲的中學教師范美忠從距離震中15公里的教室中拋下學生奪命而出,卻又親手把自己送進了一場震動全國的輿論風暴。在震後10天,一個代表著近代中國的文化領域的、中學教師范美忠一篇文章中,他說:「自己不是先人後己、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獻身的人,哪怕母親也不會管」。這已經進入世界廣為流傳的"范跑跑"給中國近代文化界所立的標簽將已無法刪除。
一直來政府多次強調學習愛人、為人民服務的榜樣「雷鋒,焦裕祿……」的運動,為的就是改變缺乏道德教育的中國民族成為文明社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提倡作為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加以推廣的,幾乎家喻戶曉、紅極一時,人盡皆知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八個字的理念,這里一個無神論的政黨,已經進到屬靈的境界;要中國人靠近上帝的《聖經》先為別人,再為自己。
希奇的是一個有神論、代表著進入最高道德層面的基督教教導人的教會講台上,相比之下在全中國的基督教界中尚還是最嚴格按照《聖經》要求牧養小羊的深圳黃貝嶺教會,2015年5月10日母親節的那天,取題「智慧母親」,以《聖經》撒母耳上1章4-11節:用「蘋果的故事」作解經教訓台下上千的小羊:「一個母親拿了兩個蘋果,給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想要大的;母親就要把好的、大的讓給別人教育孩子們;另一個母親拿了兩個蘋果,給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都想要大的;母親就要他們去清理園子,憑著自己的能力,誰先清理好誰就得大蘋果。」而且指著後一個母親,是用實際的方法培養出來就進了美國白宮作了總統。扇動中國的母親,想要得到就要不惜代價,去掄「總統」的位置。
《聖經》教導人要順服掌權者,嚴禁信上帝的人,紛爭結黨不惜代價去掄世界的榮耀、白宮作了總統。
而這樣一個「蘋果故事」的強盜邏輯,竟然會在中國信靠上帝律法誡命、專門從事《聖經》「道」的教育、教訓小羊的基督教講台上;竟公開挑動中國的母親承認「要把好的、大的讓給別人教育孩子」是背叛良心,欺騙自己、不切合實際虛假的教育教訓人,污辱了一直來以孔孟之道道德規范立國的優良傳統的神州,否認《聖經》須服掌權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教導。徹底篡改了《聖經》「最大的誡命就是愛」,「施捨比受更有福」。
唯一上台就叫講「道」,進教會就叫聽「道」,現今的中國連最強調「愛」、信仰《聖經》嚴守律法誡命「道」的源頭,基督教的講台上都沒了「道」,還到哪裡去找「德」呢?
現今的中國,耳朵聽到的、眼睛看見的,千篇一律。都是男人、女人的那個「愛」。或者幾個男的爭一個老婆、或者幾個女的爭一個老公。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殺人的、放火的也是自家園子,通行無阻。當然聶耳、洗星海已經死了,這是事實。樣板戲是因為「四人幫」手所作。但活著、真正有一定藝術水準的近代作品也被擠到角落裡,成了蔥蒜。名牌的幼兒用、小兒科教片打開就聽見「談戀愛啦!」2010年4月8日《杭州日報》B11版告訴人們:開發商的賣房廣告:「卵巢尋找精子」、「如果你不能給她一個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手提紅裙露出大腿的靚女畫旁「要提,還要往上提」等雷人廣告已經出現。60歲的人答不出的有關男女問題,現今6歲的孩童都能回答。歷史以來關於男、女哪些事,沒有一個朝代能寫得如此透徹、細膩,比現今更精粹了。
2009年8月6日《杭州日報》B7版文章:八歲兒子給他們女班長寫情書;
2007年3月9日《錢江晚報》A12版文章:11歲女孩遇害,謎底令人震驚,兇手今年12歲,就是為了歪歪斜斜的「我愛你」三個字。
可悲的是,黨中央再三強調「社會和諧、人民穩定」的今天,「弱肉強食」斗爭「進化論」新、老劇本網上、書店暢行無阻。而歷史悠久極力推行的孔子、孟子、老子優良傳統的「天道」實體;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道德源頭、中國文化背景;勸人為善、不要犯罪、否認地上「有神論」的《聖經》有關文章卻不見影子,出版界成了紅線、上不了架;網路界只會刪除、屏蔽。
人啊! 一個失去了心靈的口頭道德世界,用子彈是無法收服的。我國祖先文明建設靠的就是:一直傳到今天從未分離的「道德」二字,若沒有了「道」還有什麼「德」呢?

Ⅷ 傳統文化論壇 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傳統文化教育 傳統文化講座 陳大惠傳統文化

「越山千萬雲門絕」,唐代詩僧皎然當年游遍御清瞎越中山水後,在詩中如此高度評價位於紹興縣平水副城的雲門寺風光。「十峰游罷古招提,路入雲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嶺,寒聲猶入若耶溪。」這是萬曆《紹興府志》中記載的唐朝詩人秦系的詩句,描述的就是雲門寺層層疊疊的秀色。
位於平水鎮平江村境內的雲門寺鎮空,背依秀麗的秦望山,南臨若耶溪,東西兩側青山相擁,風景獨好。這個狹長的山谷茂林修竹,泉水叮咚,松濤陣陣,環境清幽,民居點綴其間,若隱若現,世外桃源一般。
雲門寺自古為浙東佛門聖地,這里既是高僧輩出的輝煌寺院,又是文人墨客雅集場所。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無論山水風光,還是文化內涵,都可謂獨步越中,讓人刮目相看。只可惜,這里已被人們忽略很久了。
雲門寺廟經歷了多次興衰更替,東晉以來,一正汪直熱鬧非凡,明末走向衰落。辛亥革命後,平水佛教寺院每況愈下。抗日戰爭時,雲門寺院遭日寇蹂躪,寺毀僧散。新中國成立以後,又一些寺院被毀,最終年久失修,湮於榛莽。現存墨池一潭、五雲橋一座、清代木構建築兩進及廂房數間。

Ⅸ 從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中得到什麼收獲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心得體會
2015年11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在南山舉辦的第21期「中華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交流會。通過幾天來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收獲頗多。所見所聞所感歸納有三:感動、感嘆、感恩。
首先,我想說的是:四十多年來參加的會議不可計數,經過的培訓也不勝枚舉,大多是這樣一種景象:滿眼看去會場里睡覺的、打電話的、看小說的、聊天的、空座位的比比皆是。考慮再三歸納如下:講座不夠精彩,服務不夠到位,組織者與參會人員極其陌生。
而這次的學習班組織形式是空前的,服務態度是空前的,義工們身體力行的影響力是空前的,講座老師的感召力是空前的。
感動-----來自於義工們的微笑服務與忙碌的身影。
記得第一天來到南山銀都度假村的情景。車門打開,走下車的那一瞬間感動便撲面而來。我的皮箱在我還沒跨下車的時候被一位記不起模樣的義工接過去拎到了餐廳接待處。從沒遇到的熱情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我不相信我的眼睛但我相信我的感覺,我遇到熱心人了,我只這么想……
在第七組報到處我見到了儀態端莊的李姝儀老師,登記完之後又是另一位義工帶我來到了後來幾天成為我「家」的賓館。房間一塵不染,與穿著印有「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字樣衣服的義工們開始平凡接觸:門打不開、沒帶拖鞋、需要被子、需要暖寶寶……我驚詫於他們的彬彬有禮,驚詫於他們的體貼入微,驚詫於他們竟然不只是對我好的熱心人而是真正把我當成了自家人,當成了兄弟姐妹……就在那個下午我真真切切在家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家的感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就像會議議程表中寫到的那樣------23日,迎親人。
我感動,感動教室里給我們端茶倒水的身影,感動為我們掀起門簾兒的白發蒼蒼卻慈祥可親的老阿姨。感動廚房裡為我們精心准備營養餐的和蹲在六大盆水邊為我們洗刷碗筷的忙碌身影。更感動於衛生間內為我們准備的貼心小護墊。
在這之前不管出門到哪裡,隨身攜帶的衛生用具要多全有多全,總嫌賓館床上、衛生間、桌子上哪哪都是大腸乙肝小腸艾滋病。這次一樣,床單、被套、一次性桌布啥的都帶齊了。該鋪的鋪,該不用的絕對不碰。(學習心得)可就從第二天中午起,我就開始為我所做的一切由臉紅到自責到感覺自己的內心好骯臟——褻瀆了義工們無私的愛與親親的關懷。被子鋪的整整齊齊,睡衣疊得稜角分明,馬桶蓋上多了兩包我急需的東西,洗手池的檯面上滴水不沾,洗漱用具擺放得整整齊齊,那種溫馨、干凈、整潔絕非是賓館服務員所做的表面工作,只有家人才可以為你做到。干凈的讓你那麼放心舒心開心。我真幸運,在這個天寒心凍的季節來到了這個空氣清新,純凈美麗的沒有雜質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天堂的人享受的禮遇。我和我的同伴們被深深感動了。我想,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魅力吧。
感嘆-----來自於所有隔屏授課的老師們。
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中華傳統文化;第一次端身正坐地學習《弟子規》;第一次一天聽10個小時的課卻身體快樂,心裡快樂。短短五天,我懂得了:「人生天地間,百善孝為先」。「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真正含義。授課的老師們言談中無不滲透著幸福快樂,而他們的快樂幸福感又無不因為泛愛、親仁而得來的。分享著他們的喜悅,分享著他們的淚水,也分享著他們的收獲。這些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能帶給人快樂的快樂生活,真不虛為「幸福人生」交流會之名哪。是啊,該到讓物慾橫流,唯利是圖見情見愛見真純的時候了。該到了讓我們的下一代認祖歸宗的時候了。我感嘆於我們的至聖先師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
感恩-----來源於這幾天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去感恩自然,感恩祖國,感恩身邊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沒嫌我們臟過,吃我們剩下的飯菜,洗我們拉在褲子里的屎尿。 當我們長大以後無論我們美與丑,富貴與貧窮,在他們心裡我們依然是他們的牽掛與最愛。如今他們老了,我們為他們做了些什麼?在我們因某個節日或紀念日渴望得到鮮花、禮物的時候,在每每感嘆人生時告訴自己「女人,要對自己好點的時候」,在周末或無由頭的與朋友與愛人相聚餐廳酒吧舉杯碰撞著祝福的時候……
感恩,不該是猛然想起的;感恩,不該是轉瞬即忘的;感恩,更不該是「等以後再說」的借口或理由。
《弟子規》----"入則孝"中雲: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我們不曾對照檢查過。
我感恩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誨,感恩義工們無言的示範,感恩身邊一切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如果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周圍,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一定能讓自己的身心和諧起來;每個人都從每個家庭做起,一定能讓每一個小家和我們的大家和諧起來。如果每個人就從當下能將封存已久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 挖掘出來曬在陽光下照到他人心裡,我們吃的就不再有「健美豬」穿的就不會有」黑心棉',出門求學的孩子就不會因連站票也買不到而踏不上回家的路,國家也就不會因空置房太多而打壓房價了等等等等。
最後心得:以傳統文化修身,以傳統文化修心。做一個幸福的人,做一個承傳幸福的人。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講座如何營造幸福人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秤座男生的愛情最像什麼 瀏覽:886
濟南市哪個地區事業編報名了 瀏覽:224
智能手機怎麼快捷打開健康三碼 瀏覽:387
為什麼美食和愛情都很搭配 瀏覽:889
沛縣經濟開發區有哪些鄉鎮 瀏覽:866
老年犬吃什麼最健康 瀏覽:97
大美女唱什麼歌呀 瀏覽:430
2020年事業單位高級工考試內容有哪些 瀏覽:541
在愛情中男女需要什麼 瀏覽:142
工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怎麼算 瀏覽:836
感恩幸福快樂成長怎麼畫 瀏覽:139
關於寶物在民間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67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歸哪個部門 瀏覽:329
理發店小夥子給美女洗頭是什麼電影 瀏覽:800
幸福受傷時如何停止傷害 瀏覽:803
不開濾鏡有多少美女 瀏覽:255
蘭山區有哪些醫院辦健康證 瀏覽:133
西方經濟學和微積分哪個掛科率高 瀏覽:483
美女語塞表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234
全民擺攤如何看經濟效益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