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
每一次的閱讀都會讓我們有所收獲,讓我們從閱讀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增長見識。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歡迎閱讀!
《破解幸福密碼》是畢淑敏老師的一本關於幸福的書。全書共六章,分別是《有意義的快樂就是幸福》《放下包袱》《持花而行》《從自卑走向幸福》《封印悲傷,再建自我》《適當應激,緩解焦慮》《幸福不是奢侈品》。在書中,畢淑敏老師從心理學、醫學、人文科學的角度,通過案例,為我們詳細解答如何破解自卑、抑鬱、焦慮、悲傷、死亡、恐懼等這些潛藏在意識深層的創傷,思考與探索和諧平衡的心靈藝術。書中還講述了許多人遭遇過的心靈痛苦,以及許多人正在經歷著的現實痛苦。
在當代社會,物質條件好了,卻有許多人覺得不幸福(和好友閑聊時,常聽到一些嘆息:「越過越沒勁,一點兒幸福感都沒有」、「幸福離我越來越遠了」等)。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畢淑敏老師認為,幸福首先是一種情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幸福是一種感覺。其次,幸福不是電光石火般的短暫之旅,而是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甚至一生。生命中溫暖的瞬間、美妙的時刻,那種在我們心中可以久久去體味的真情,就是幸福最樸素的東西。所以,她特別強調:「一個人如果心理不健康,他是無法體會到幸福的。」這不禁使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有一種人,他們放縱自己的生理本能,享受模擬幸福而成癮,如購物癮、結婚癮、攀比癮、網路癮、吸毒癮等,但這個本能很快會枯竭,最後遭遇更大的困苦。還有一種人,貪多多的錢就認為獲取了幸福,自然最後就毀滅了自己。而也有一種人,他們在做平凡的、正面的工作中享受著人生的幸福,他們的幸福是持久的,甚至是一生的!
所以,「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路,有值得信賴的人,能有效抗擊焦慮和危機」。當我們因為家庭瑣事欲罷不能深感滄桑之時,當我們遭遇挫折淚如雨下之時,是身邊的親人、朋友,他們為我們擺脫煎熬的依靠,成為我們傾訴和依靠的臂膀——這就是我們幸福的最大源泉!
對於畢淑敏老師我並不熟悉,只知道有這樣一位大人物:著名的心理學家、作家,。可是,當我拜讀了《破解幸福密碼》之後,才重新認識了她。一個離我們原是很近很近的人,近得可以直接走進我們的心靈,傾聽我們的心聲,再用她溫暖的理智的語言為我們細細分析潛藏在意識深層中的創傷,比如自卑、抑鬱或者恐懼。誠如她在書中所說:"我願在心與心之間架起一道小橋,哪怕只是幾塊墊腳的青石板也好,將我們瑣屑凌亂的生命連接。"
我想,《破解幸福密碼》之所以成為大眾偏愛的好書,除了題目的耐人尋味之外,主要還是內容的充實、豐富。全書分為六個大章,每一個章節畢淑敏老師都以她簡潔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向我們娓娓而談,把幸福的內涵解剖得淋漓盡致。由書而知,畢淑敏老師眼中的幸福不僅僅是指人們生活中每一時刻的快樂,而是指整個的生命狀態,若痛苦過後指向幸福,那麼這些痛苦無疑也是幸福的一部分。這些獨特的見解粗看有點不可思議,可是細細品來卻意義深刻。
我相信每一個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往往有一些人喜歡把幸福定格在一個模式中,就是說那種讓人相信能夠感到幸福的幸福,可是那種幸福很虛無,在畢淑敏老師的書中稱為"偽幸福"。試想,連畢淑敏老師這樣一位大師也無從給幸福下定義,只能從"它不是什麼"來推斷,那麼我們又何必做那種無謂的努力。幸福其實本沒有定義,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誠然,我們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那種感覺呢?那就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態,不同的心態決定了不同的幸福觀。有的人與世無爭,在紛亂之中自處一塊清靜之地,這樣的人就很容易感覺到幸福;有的人愛慕虛榮,一但別人比他出色馬上心存妒忌,這樣的人首先心態都沒有放好,更談不上幸福了。其實幸福說難很難,說易也容易。只要一個具有健康心態的人,再以一種平和的友好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事物,幸福就與他不遠了。
其實,有時候幸福就在我們眼前,如果你願意大可隨手取得。可是,我們總是把幸福過於的誇大,甚至在當今社會,談到幸福簡直認為是一種奢侈品。幸福是平淡的,是一種淡淡的美好的感覺,在你勞累的時候感覺到的絲絲的暖意就是。然而,我想說,尋求幸福的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可是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枉了來此一生,也不枉了畢淑敏老師花費這么大的精力出版此書,給我們細說幸福在生命中的重要。
在生活中,我們喜歡給重要的事情加密,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各自的幸福密碼。它的復雜與否完成取決於人的本身。我常常對我的朋友說,即使你再累再煩也要試著對自己微笑。在我的理解中,這個微笑就是打開幸福的密碼,至少也是通向幸福的渠道。而畢淑敏老師之所以用"破解"這個頗有神秘色彩的動詞,除了說明她對此書的重視之外,同樣希望更多的人來關心幸福,尋找幸福。無論如何,只有我們都幸福了,這個社會才會更加的美麗、和諧。
最近,有幸拜讀了著名心理學家、作家畢淑敏老師的《破解幸福密碼》,很受啟發,原來獲得幸福有密碼,每個人的幸福密碼就掌握在自己手裡,因此,我的幸福我做主!
幸福,詞典解釋為生活,境遇愉快美滿。我認為是幸運加福氣,就是有意義的快樂。幸福是一個香餑餑,人人願意得之。然而不同的`心態決定了不同的幸福觀。有把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為幸福,有把奮斗創業為幸福,有把追求財富最大值滿足私慾為幸福,有把多做善事、造福人類為幸福。我的幸福觀就是快樂過好每一天,讓所有與我結緣的朋友,因我的存在而幸福!就像美國詩人艾米麗.迪金森所說「若我能挽救一顆心免於破碎,我將不虛此生;若我能撫慰一個生命的創傷,或舒緩一個人的苦痛,或幫助一隻昏厥的知更鳥重返鳥巢,我將不虛此生」。
該書破解了影響幸福的心靈枷鎖-----自卑、抑鬱、焦慮、悲傷、死亡恐懼等潛藏在意識深層的創傷,思考與探索了和諧平衡的心靈藝術。其實人心如太陽,有陰晴之分,人心如明月,有圓缺之別。自然界中的日月未變,變化了的是我們的視覺;生活中的幸福輪回未變,變化了的是我們的心態!
幸福觀取決於心態。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她微笑,她就報之以微笑;反之亦然。俗話說,有錢人有錢多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樂趣。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挫折和不幸時,要學會逆勢思維,朝最壞處想,向最好處努力,要有點魯迅先生說的阿q精神勝利法。如果你認為自己幸福,你就會對生活充滿陽光,心態就好,就會應接到美好的幸運和福氣,生活也就會幸福的!幸福女神是非常有靈性的,她決不會惠顧不喜歡她的人!因此,我們要想幸福,就要首先調整心態,過好生活種的每一天!
幸福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裡那裡亮;不幸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願天下所有想幸福的人都能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幸福點,靠自己的心態贏得終身幸福!
《破解幸福密碼》是教育部門推薦閱讀書目之一,作者是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心理咨詢師,百家講壇畢淑敏教授。作品以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關注生命與死亡,書寫幸福與冷暖。
書中寫道:真正幸福的人,不僅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快樂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個狀態,即使有經歷痛苦的時刻,但他明白這些痛苦的真實意義,他知道這些痛苦過後,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說,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總體上仍然是幸福的。
書中從不同的角度解釋著什麼是幸福?用許多生動的例子闡述著幸福蘊含的深刻含義,使人有一種恍然醒悟的感覺。在這里我簡單地闡述一下我讀完此書後對幸福的理解和感受。
幸福,是活著的人的一種意識;幸福,是人人嚮往的一種感覺,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過幸福的生活,但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因為人都有不同的思想,人們對幸福的定義、來源、內容、形式、追求都不同,即幸福觀不同,因此,大家的幸福感當然也就不同。有人說幸福就是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相愛的伴侶,一個心愛的寶貝!有人說幸福就是擁有一份平凡的工作,珍藏一個心動的故事,喜歡懂你的知己,常記一份默默的祝福,忘卻世俗的煩惱,留下一串浪漫的回憶!有人說擁有平安、擁有健康、擁有愛那才是完整的幸福!………
我說,幸福是一種心情,它是一種知足、淡泊、隨遇而安、樂己所樂、心懷感激之情;幸福與心態有關。悲觀的心態,使人恢心喪氣;而樂觀的心態,使人充滿活力。「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心態決定人生,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決定幸福。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在挫折、不幸、災難或厄運降臨的時候,我們務必保持樂觀的心態,而不能被悲觀的心態所俘虜。
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幸福的人,很滿足現在的生活,我沒有過多的奢求,只要家人朋友身體好,生活好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心情愉快,工作起來也會比較有激情,有激情了自然就能感覺到幸福了。其時,我有時也常感嘆人生的不盡如人意,我無法做到聖人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也懂得要以「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的心態直面人生,人們常常左右不了外部的世界,但是,人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心態。把握住了自己的心態,也就擁有了一個美麗而安寧的精神世界,幸福就向我們涌來,當然,說說容易,很多時候不易做到,正像畢老師所說的,其實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心理也會感冒,而且我們在談身體上疾病的時候會說預防為主,增強體制,其實我們的心理也是預防為主,增強心理的素質,要意識到,平凡的擁有才是幸福的真諦;幸福之人並非擁有一切,只是盡力享受生活的賜予。看看上班族回到屬於自己的家,靜靜的聽聽音樂,做飯,這是屬於一個人的幸福。想家的時候就打個電話回家,簡單的問候,父母的牽掛,這也是一種幸福。某個周末幾個朋友一起吃頓飯,一起逛街,這也是一種幸福。某天接到某個朋友的電話,也許只是短暫的幾句話語,但這也是一種幸福,至少還有人很關心你。
幸福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裡那裡亮;不幸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願天下所有想幸福的人都能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幸福點,靠自己的心態贏得終身幸福!
以上是我讀此書的一點心得,最後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散文詩——《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偎依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
幸福,是依靠在戀人寬闊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
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
有人說過:「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就越難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匯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幸福不是給別人看的,與別人怎樣說無關,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也就是說,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別人眼中,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的。
幸福就是當我看不到你時,可以這么安慰自己:能這樣靜靜想你,就已經很好了。幸福就是我無時無刻不系著你,即使你不在我身邊。
幸福就是每當我想起你時,春天的感覺便洋溢在空氣里相思本是無憑語----
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風浪多大,你都會知道,家裡,總有一杯熱騰騰的咖啡等著你。
幸福就是當相愛的人都變老的時候,還相看兩不厭。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來的日子是一生一世,從人間到天堂。
幸福,是一扇上了密碼鎖的大門。有些人窮其一生沒明白究竟該如何解開密碼,而有些人則很淡然地就開啟了幸福之門。幸福有時很簡單,簡單到一句問候。幸福有時又很淡然,淡然到渴時的一杯白開水。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追隨畢淑敏老師談不丹之旅的腳步共同感受幸福的真正含義。
「不丹」,梵語譯為「西藏的邊陲」。它還有著許多詩情畫意的名字,如「雲中之國」、「森林之國」、「花卉之國」等。從這些帶有著神秘美好而令人嚮往的色彩的稱呼中,我們似乎能感受到不丹是一個崇尚自然淳樸寧靜的幸福國度。的確,不丹就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以國民幸福總值來衡量生活質量的國家。它宛若是一個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園,坐落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上。在那裡,到處都是碧水藍天、人與自然和諧的景象。說到自然,不禁想起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正所謂順應自然,乃人道也。不丹國家的人民就非常地崇尚自然,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平等和諧相處。我想,這就是不丹王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原因之一。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惟其萬物和諧,方可產生幸福感。
所以說,幸福來源於自然,而歸於自然。幸福是一種淡然,淡泊名利故無憂;幸福是一種心靜,心靜泰然故無慮;幸福還是一種自然,自然之源而源於自然。幸福就是讓我們的心靈得以返樸歸真,感受自然的美好,順應自然而不改造自然,親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尊重自然而不違背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境界。
當我們真正理解自然含義的時候,我們便感悟到了幸福、擁有了幸福。或許,這就是破解幸福密碼的密鑰。
閑暇時,我有幸拜讀了畢淑敏老師的《破解幸福密碼》,使我對幸福有了新的認識。
本書主要是圍繞心理學來展開進行的,幾乎所有人都會在某個場合提到心理學,比如說:某個平時技能不錯的員工去參加技術比武,結果卻輸給比自己技能差的員工,我們會說:「他心理素質不行。」再比如說:平時很能說的員工去參加面試卻支支吾吾,我們會說:「他太緊張了。」這還是心理問題。
人的積極與消極也是心理的一種外在表現。積極或消極,全看他心理是否健康,心理不健康的人看問題容易鑽牛角尖,並且不接納他人的意見,認為別人反饋意見是攻擊、是別有用心、是雞蛋里挑骨頭,而心理健康的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勇敢的接受,並在以後的工作中吸取教訓,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這樣的人在其整個人生體驗的外在表現上是幸福的。
什麼是幸福?有人說幸福是個人感覺,有人說幸福是物質的滿足,有人說幸福就是沒有痛苦、沒有挫折。其實,真正幸福的人,即便在經歷痛苦的時候內心也是樂觀向上的,因為他們明白這些痛苦的意義,甚至可以說: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記得剛學電焊時很痛苦,整天拿著手錘、鏨子、砂輪機給師傅們清渣打磨,搞得灰頭土臉。趁師傅喝水休息時我找來廢鐵板自己練習,脾氣好點的師傅過去給指點指點,脾氣不好的師傅過去說:一邊去,瞎焊啥!但是當我保持好的心態,不斷地去努力嘗試,最終得到師傅們的認可:焊縫成型不錯啊!那一刻我充滿了自豪與幸福。同樣的事情,如果那時候我沒有調整好心態,活又臟又累,師傅又沒個好話,要麼不幹了,要麼消極對待敷衍了事,那麼走到哪裡我都學不會電焊。
其實,只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敢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都可以去大膽地擁抱幸福。
看這本書時,每每看到至真至情之處,我就淚流滿面,我想大概是書中講述太有道理了,書中指出:忽視身體的語言,微妙創造了自己的疾病。並且還復述了路易斯海給出了身體語言的小詞典。那時我正感到喉嚨不適,對照一下看了看。看完這部分的內容我竟然感冒了,是不是我自己有意在排毒呀?
那什麼叫幸福?
作為一位資深的心理學醫生,作者畢淑敏告訴我們,幸福感來源於目標感,所謂有意義的快樂便是幸福。畢淑敏說,「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他一定要為生活找點意義。生活本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讓它變得有點意義。生活本身並不幸福,所以我們要幸福地生活。」
很多新穎的觀點首次出現在《破解幸福密碼》里。在書中,畢淑敏從心理學、醫學、人文科學的角度,通過案例,為我們詳細解答如何破解自卑、抑鬱、焦慮、悲傷、死亡、恐懼等這些潛藏在意識深層的創傷,思考與探索和諧平衡的心靈藝術。
書中最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開始闡述幸福的:要出自卑走向幸福……封印悲傷,再建自我……適當應急,緩解焦慮……
書中指出:「哀傷不必強求消失,只是成為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不要把悲傷的骨骸永遠存放在記憶的衣櫥里,一打開櫃門就散落一地。要把它打包,放在記憶的深處。心裡的安靜,也要漸次完成,不必急。」哀傷也要釋放出來。
在全書,我深有感受的是這一句:「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路,有值得信賴的人,能有效抗擊焦慮和危機。」願拿到這本書的人能細讀、細品、細悟,生命的律動,生活的節奏,也許會因此而不同。
人生多麼不容易。所以,抓住生活里每時每刻的幸福,享受生活,接受自己,快樂伴隨!這本書很平易近人,娓娓道來,並不覺得說教!我覺得有收益。幸福,原來真的可以調試。「幸福有盲點,失去過的人才知其可貴」「找到新模式,覆蓋內心深處的自卑」「哀傷不必強求消失,讓其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最近,讀了畢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碼》一書,心中略有所感。
以前也看過畢淑敏的書,主要是小說,比如《血玲瓏》《生生不息》等,感覺她雖然是寫小說,卻不僅僅是講故事,而是一直執著於對於生命意義的探討。《破解幸福密碼》這部書,更是直面人的心靈深處。在這部書中,畢淑敏以簡潔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把幸福的內涵解剖得淋漓盡致。
隨著年歲逐增,我也在經常思索,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幸福是什麼?相信不同的人,對於幸福會有不同的理解。畢淑敏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質的東西。幸福就是我們的生命存在的理由。畢淑敏還說,長久以來,人們以為幸福就是物質。時至今日,如果沒有愛情,有再多的配偶,都和幸福無關,因為人畢竟不是動物;有再多的金錢,也和幸福無關,因為幸福是一種精神境界。
那麼,怎樣才能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呢?畢淑敏說,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標感。她說,目標感必定是某種崇高的東西,是在一己生命之外,對整個族群和更大范圍內的他人有所幫助的期翼。
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我覺得,我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種具有崇高的目標感,能帶來幸福感覺的事情。精心認真地備課,是很辛苦的,但是,當我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生的喜愛與認同的時候,我就不再感覺到勞累,而是感覺到幸福。作為教師,能夠做到像畢淑敏說的「對他人有所幫助」,所以這是一種距離「幸福」很近的職業。
畢淑敏所講的「目標感」以及她所講到的幸福的感覺,歸結到一點,就是「愛」。在給學生講授周國平的《面對苦難》這篇散文的時候,我就提到,什麼能夠給予我們戰勝「苦難」的力量?什麼能讓我們體會到幸福?是「愛」。我們追求人類的幸福,這是「大愛」;我們追求個人家庭的幸福,這是「小愛」,不管是「大愛」還是「小愛」,所有幸福的感覺,都和「愛」有關。就像刀郎在《愛是你我》這首歌里所唱的:「真心的愛的承諾/讓我看到了陽光閃爍/愛擁抱著我/我能感覺到她的撫摸/就算生活給我無盡的苦痛折磨/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
Ⅱ 讀《青銅葵花》有感:苦難之中的幸福
Ⅲ 何為幸福 ——《畢淑敏的幸福課》
何為幸福
——《畢淑敏的幸福課》
網上看到的一段話:「即使一個人的世界正遭遇著罕見的嚴寒,但當這本書從天而降時,便如那和煦的春風、溫暖的懷抱、有力的臂彎一樣,瞬間融化了這堅硬的冰雪,也溫暖了一顆尚存一念希望的人兒」。很慶幸自己在人生低谷能讀到畢淑敏老師的這本書,也很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力量。
什麼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功利心過重的人認為權力財富的不斷提升為幸福;知識分子更偏向於主張精神榮譽快樂為幸福;普通老百姓更多追求小富即安為幸福;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則只要自己快樂就是幸福……
在《畢淑敏的幸福課》這本書中,畢淑敏老師用溫柔而堅定的筆觸為了我們傳遞了她的幸福觀,徐徐鋪開了向陽綻放的生活畫卷,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把握幸福到來的瞬間。細讀《畢淑敏的幸福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幸福的真相,提升擁有幸福的能力。她如此寫道,「生活本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讓它變得有點意義。生活本身並不幸福,所以我們要幸福地生活」。其實,與其聽天由命、按部就班、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倒不如像畢淑敏所述,在平凡的人生中尋求並創造自己的意義和幸福。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幸福觀才是我們該擁有的呢?畢淑敏老師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活在當下,眺望未來。享受當下,珍惜生活的每一天,關心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回饋每一個愛自己的人。
當然,幸福不是偶然的,需要我們量力而為、全心全意、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當我們平凡到被淹沒在人群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當我們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錯過重要的考試的時候,我們能否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坎坷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接受不理想的處境?答案是肯定的——完整的人生里有苦有甜,我們必須要學會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苦難,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努力克服困難。讀完此書,你會覺得這更像是一本心理解壓書,能給予你更多積極向上的力量。
Ⅳ 9本關於幸福的那些書
1、《重塑幸福》【美】馬克·曼森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2017
2、《真實的幸福》(美)塞利格曼。萬卷出版公飢型司出版圖書 2010
積極心理學提醒你,野衡幸福來源於精神層次的提升,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愉悅、頌肢做滿意、專注地投入到當下的生活,要學會從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去發現幸福並感受幸福,終極幸福的真諦是在應用突出品格優勢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3、《幸福腦》【美】丹尼爾·亞蒙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4、《幸福的方法》(以) 泰勒·本-沙哈爾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7
5、《幸福的婚姻:男人與女人的長期相處之道》 約翰·戈特曼 娜恩·西爾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6、《幸福的流失》[美]羅伯特·萊恩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7、《幸福超越完美》【以】 泰勒·本- 沙哈爾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年
8、《永遠幸福的科學》【美】泰·田代 中信出版社 2016
9、《哈佛幸福課》 丹尼爾·吉爾伯特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2月9日出版
Ⅳ 羅素: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是什麼意思
」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意思是要知道事物有參差而不是統一的是多種多樣的,承認事物的多樣性才是幸福的源泉。」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原出自於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該書《埃拉斯摩和莫爾》一章中,羅素寫道:「可是必須承認,莫爾的烏托邦里的生活也好像大部分其它烏托邦里的生活,會單調枯燥得受不了。參差多樣,對幸福來講是命脈,在烏托邦中幾乎絲毫見不到。這點是一切計劃性社會制度的缺陷,空想的制度如此,現實的也一樣。」
於個人而言,保持自我的獨特性,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社會中,若無數人有真自我,他們的行為都是從自己的感覺出發,而每個人的感覺勢必千差萬別,於是,他們的行為也就千差萬別。於是,就有了哲學家羅素所說的那種境界——「須知參差多差,乃是幸福的本源」。
(5)哪些書中寫道幸福擴展閱讀: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羅素出身於曼摩茲郡一個貴族家庭。1890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後曾兩度在該校任教。1908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95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並被授予英國嘉行勛章。 1967年組織了斯德哥爾摩戰爭罪犯審判法庭,譴責美國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爾士的家中去世。
羅素不僅在哲學、邏輯和數學上成就顯著,而且在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文學等許多領域都有建樹。他前後期哲學思想變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爾主義,深信絕對、共相的存在,把數學視為柏拉圖理念的證據。後來與摩爾一起叛離了絕對唯心主義,轉向新實在論。
Ⅵ 推薦三本幸福書籍
「一起變美吧」的朋友們,聽完我的幸福故事,推薦三本書作為福利送給你們,祝願你們感知幸福,珍惜生命,遇見幸福。
這本書籍作者安子是作家協會會員,擔任《中國青年》編輯、中央電視台記者,出版《跳一曲最美的職場芭蕾》和《命運對你另有安排》等書籍,被譽為當代青年的精神導師。此書適合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人閱讀,看完後,每一位讀者拿激派覺醒只要活著,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你會幸福。
羅馬尼亞作者盧米尼塔把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文字呈現給讀者,告訴人們遭受不幸時,你選擇積極陽光心態,放下過去、恐懼、限制性信念、借口、責備、抱怨、批評等思維誤區,就可以掌握獲取幸福的能力。你會通過努力,改變自己,過上美好的生活。
這本書籍內容就是同名電影的原版再現。選擇閱讀書籍還是看電影,大家自由安排。平凡的人如何敲開幸福之門,看過書籍或電影,你一定能尋找到答案。
2018年國慶節,我承擔拆書幫蘭州金城關分舵7天分享人,把上面三本書籍推薦給小夥伴們,同時增加第四本《幸福創造力》的【幸福】書籍推薦。
推薦語:
這本書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億萬老師。她從七個方面(1)弄清人生定位;(2)改變從覺察開始;(3)清理負面習性;(4)連接內在智慧;(5)選擇自己的創造;(6)實現創意;(7)持續創新的秘訣。
講到人們通過系統、趣味和日常的正念訓練,可以提升自己的覺察力與創造力,清晰自己的選擇從愛與幸福出發,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和平共贏的環境與幸福的生活。
幸福創造力,就是在覺察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獨有的天賦和能力,每一刻選擇自己的消賀思想和言行,從而實現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體驗。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超越頭腦思維的覺察力,可以審視到自己的思想、念頭與思維模式,並且超越它們去覺察當下思想以外發生的一切,真正了解到自己與自我的關系,進而理解到自己同他人乃至萬事萬物的關系。當我們可以在當下清楚地覺察到內在與外在的世界時,就能夠在每一刻都選擇對自己、他人和環境都恰當且共贏的行動,最終創造和把握自己的人生。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如同各種快速消費品般,追求速度、便利和隨性。每天面對海量信息的沖擊,忙於應付各種事物的我們為物所累、身心俱疲,面對挫折時敏感易怒、焦慮不自信。在這個匆忙的世界裡,我們的靈魂已跟不上自己的腳步……
《幸福創造力》一書的問世是向疲憊、緊張、焦慮、抑鬱的人們發出的一個邀請,邀請他們回歸平和喜樂的豐盛星球鉛御。通過7天幸福創造力的修習,以提升覺察力與創造力,讓心每一刻都與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充分感受它、體驗它、接納它,並接納當下所發生的一切。當我們全然用心與身體真正同在時,我們將會覺察到自我的存在,領悟到真正的智慧、知識和勇氣,同時也會擁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喜悅。此書匯集億萬老師多年以來潛心於正念研修的體驗與感悟,歷時五年打磨,是操作性極強的心靈力作。該書不但可以幫助你減輕工作和生活壓力,還可以引導你積極面對和接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使你的人生充滿愛與幸福。
就我的個人體驗而言,通過持續的正念和其他提升覺察力的修習,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奇妙的變化,即使是呼吸、行走、吃飯、工作、聚會等大家覺得習以為常的活動,都讓我接觸到生命的奇跡,並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與每一個人,與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和互相貢獻。這種感知讓我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銳,只要讓自己的思想和心靜下來,就能夠獲得很多非凡的靈感——幫助我解決工作上的挑戰、引領我在事業上做出重要抉擇、設計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化解與別人的沖突、做出可口的新菜品、創作音樂和寫作……我發現自己真是潛能無限,完全可以輕松自在地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創意、情感關系、事業、健康、財富各方面都非常美滿。
「幸福創造力」歸納了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在以正念訓練提升覺察力的基礎之上,增加在覺察中連接靈感以及選擇與創造的內容。課程內容包括七大方面:(1)弄清人生定位;(2)改變從覺察開始;(3)清理負面習性;(4)連接內在智慧;(5)選擇自己的創造;(6)實現創意;(7)持續創新的秘訣。
通過系統化、有趣和注重體驗的練習,我希望大家都能夠體會到幸福創造力的魅力: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發現和重視自己的天賦,開發內在的創意智慧和潛能,從愛與幸福出發,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和平共贏的環境與幸福的生活。
正念訓練是提升覺察力和超越思想評判的訓練,內容主要有覺察呼吸、身體感受、思想念頭、環境感知、覺察情緒和習性反應,培養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保持覺察。同時,正念訓練的另一個重點是留意自己對所有的人和事物的不斷評判:好與壞、強與弱、高與低等,繼而產生喜歡、貪求或者厭惡之心,還有與別人比較,因而產生羨慕、嫉妒、怨恨等心態,這些都是假我的表現。正念訓練中的不帶評判的練習,正是要讓我們超越假我的影響,發現自己的內在空間與潛能,同時充分地去享受此時此刻的生命。這些訓練源自東方的智慧,後來傳到西方,結合了現代科學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西方主流社會的重視。同樣,越來越多的醫療和教育團體、國際知名企業、頂尖運動員,甚至軍隊、警察和政府機關都開始重視和提倡正念培育。
Ⅶ 書名中有帶幸福二字的書
書名:愛的幸福
作者李美愛
譯者風兒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ISBN7539124032
類別圖書-文學-現當代隨筆
語言中文
國別韓國
開本大32開
頁數233
館藏地點:師生共享庫
館藏分類號:I18/271
很多人為了追求某些東西,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趕路。他們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只反眼光放到眼前追求的事物上。他們一個勁兒地跑啊跑啊,在不知不覺這間,已經疏離了家人、親友和鄰居,等發現時卻為時已晚。
生命中不能錯過的感動!愛是教育,愛更是幸福!韓國暢銷150萬冊的道德情感教育讀本!本書內容取自轟動韓國的電視動畫片《幸福的世界》,以來自韓國實際生活中的一則則小故事詮釋人間的親情與愛心。語言質朴,感情真摯,賦予人生哲理的精彩之處可圈可點,美不勝收。加之本書配有大量色彩淡雅、意境雋永的插圖,是道德情感教育的理想讀本。
書名: 幸福的六道門
作者:胡奎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2月
ISBN: 9787511701152
開本:16開
定價::29.00 元
書名:幸福書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正文語種:中文
書 名: 幸福是一種感覺
作者:王志剛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ISBN: 9787511300485
開本: 16開
定價: 30.00 元
書名:幸福要回答
作者簡介:楊瀾,資深傳媒人,著名節目主持人,現任陽光媒體集團、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
編輯推薦:
每一次提問中,都暗含著一個隱秘的世界;每一個回答中,都透露著耐人尋味的見識。
楊瀾數萬次訪問後的思考結晶,無私分享成就幸福的內心獨白。
只有把世界問遍,才能把幸福答了。
《幸福要回答》是繼百萬暢銷書《一問一世界》後最新力作!
楊瀾從一個自慚形穢的小眼睛丫頭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她在事業上的成長與成功是眾人仰慕的標桿,她在生活中的甜蜜與幸福讓萬千讀者艷羨不已。從婚姻到愛情,從父母到孩子,由事業到家庭……無處不體現著她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智慧。她是如何做到的?每個人看到她的故事,都會思考自己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都會反思自己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在《幸福要回答》里,楊瀾親自回答你,獲得幸福能力的秘密……
楊瀾說——
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裡長出來的。
幸福是一種能力,你必須主動去尋找它。
……
Ⅷ 要幸福的內容出自哪本書
要幸福的內容是出自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一書。這本小說以幽默而深刻的筆調描繪了上世紀40年代中國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其中,「要幸福」的台詞是女主角崔鶯鶯的代表性台詞,她在面對家庭和感情的糾葛時,嘴仔陸上說著要幸福,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衡戚茄需要什麼。這個台詞也成為了圍城文化中的一個代表性符號,引發了人們對於咐察幸福與自由的思考以及對於現代城市生活的批判。
Ⅸ 讀《教師的幸福感》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讀《教師的幸福感》有感,僅供參考,清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直在追求屬於我的職業幸福,但總是感覺幸福好像離我越來越遠。是什麼阻止我踏上幸福的彼岸?當拿到《教師的幸福感》這本書,我似乎明白了,其實幸福就在我的心裡。
應該說是書名中的"幸福"這兩個字吸引了我,誰不想擁有幸福呢?我非常想做一個在付出的同時又能夠擁有幸福的教師,更想在這本書中尋找到做一個幸福教師的捷徑。翻開書後,我一下子就被裡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領會到了什麼是"迫不及待"、什麼是"如飢似渴",陶繼新老師的思想在我的腦海里閃光,與我的心靈碰撞,給了我思想的洗滌。
很長時間以前,總是認為教師就是把已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當學生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時,我感到的是欣慰,內心根本不存在什麼幸福感。而今,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充溢到我們的內心,才慢慢發現作為一名教師,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我們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我們展示我們自身價值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每當激情滿懷地上一節課,面對孩子們躍躍欲試舉起的小手和爭先恐後的搶答,總免不了沾沾自喜,我想這是一種幸福吧。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搏正譽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自己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當教師節到來之際,一份份帶著童真童趣的賀卡和一束束芳香四溢的鮮花,我收獲著人世間最純真的祝福;伴隨新年鍾聲的敲響,一條條飽含真情的問候簡訊悄然來到我的身邊,我便沉浸與無限的遐想;當我由於生病狀態不佳時,一副副小大人的模樣關切的目光和安慰的話語,讓我忘記病痛的折磨而堅強依舊。這一切的享受是因為我知道,要讓學生感恩自己,首先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如此這般,幸福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然後要懂得享受生活。幸福感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閑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我們掙的工資並不是很多,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聚、玩玩,陪著孩子到大自然中領略秀美的風光和流動的韻味。享受生活固然很是美好,但前提是要有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了這些,何愁沒有幸福感呢?
最後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復,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在努力營造教研氛圍後,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經之路,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幸福感就會伴隨自己的整個教學生涯。
說到底,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學生精神世界的引航者,我們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學生。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基段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有了一份好的心態,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狹隘多一些豁達,就會把教育視為一種藝術,在忙碌與創造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的付出被家長和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地"包裹"著。
透過《教師的幸福感》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只要自己認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會其樂無窮。讓我們保持一顆進取的心,在教書育人的長路上追尋並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吧!
這個學期,我們學校給每一位老師發了一本關於教師幸福感的書。近年來,教師待遇不斷提高,但是教師的責任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不少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因此,教師幸福感成為熱點話題。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教師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物質、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獲得滿足的一種快樂的體驗。幸福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業有成的堅實基礎,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師是否體驗到職業的幸福,與教師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教育活動中真正體驗到教育幸福的教師還為數不多,主動去追求教育幸福、創造教育幸福的教師則更少。因此,要提高教師對幸福的認識,提升教師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養教師的幸福感。
教師這個職業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是幸福的。作為一個普通教師,面對的是天真無邪學生,只要你拿出真心對待他們,他們就會認為你是一個好老師。學生的愛促進教師幸福感的形成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有豐富情感的生命個體。在年復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把滿腔的熱情和真摯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學生,將他們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們在浩瀚的大洋中馳騁。學生們是一直不會忘記這份情感的,無論在學校里,還是今後走上社會,都會一直表達著這份敬意。公式定理可能已經淡忘,但師生之間培養起來的那份情誼卻永遠難以忘記。教師節之際,收到學生們的一份份賀卡,雖然禮薄,但教師感到的是一種欣慰,更是一種幸福。學生的愛是滿足教師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徑,與成人的愛相比,它更加真摯和純潔,更接近愛的本質。每當夜幕降臨,在居住小區的公園里散步時,學生和家長熱情的問候聲不絕於耳:每年的除夕之夜,家中電話鈴聲不斷,問候聲、祝福聲從全國各地和大洋彼岸傳來。……你就會感覺到干一輩子教師,是多麼幸福啊!
獲得職業幸福感和教師身處的外部環境有關,還需要社會、學校,還有教師自身的家庭,對教師更多一點的理解和支持,使教師在身心疲憊的付出後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關愛的幸福。一味強調教師的奉獻精神顯然不夠現實,只有讓教師感覺工作帶來了快樂,教師真正喜歡這份職業,才願意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教師人事制度的改革,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台階」,讓教師們每個階段都有新的目標追求,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增強教師的榮譽感和滿足感。要為教師提供良好環境,減輕教師不必要的負擔,讓教師生活得更幸福。要關心教師的精神世界,增加他們對現實生活的滿意度。幸福不是超越世俗的愉快和滿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的。教師的幸福也要有基本的甚至較充分的物質條件作保障,應當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不斷提高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工資福利待遇,切實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樣才有可能使教師獲得幸福的感受。教師的幸福感更在於它的精神幸福,這表現在社會對教師價值的認可。教育是崇高的職業,每個教師都應當追求人生的價值和精神上的幸福,這就需要在奉獻中得以展現和獲得,而決非金錢所能衡量的。當教師在工作中得到了發展、獲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體現了價值,那麼也就找到了「幸福感」。讓我們安心地在這兒享受作教師的幸福吧。
幸福,使人心情舒暢,稱心如意的境遇或生活。幸福,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十分嚮往的最美境界。沒有哪個人不渴望得到幸福,擁有幸福,享受幸福。也只有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們,才會得到生命的活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能給人以幸福。尤其是教師,能否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
教師從事著既消耗腦力、消耗體力的工作,又承擔著沉重的工作壓力,由此帶來的健康隱患是多方面的。相當多的教師處於亞健康狀態。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職業病的教師達到教師群體的34.5%,長期站立授課,伏案批改作業等工作使頸肩腰椎病,靜脈曲張等成了教師的常見病。
據《中國教育報》報道: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徐燕、王芳撰文指出,教師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師職業在辛苦之餘,還必須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據權威統計顯示:30%~40%的教師經常性處於情緒波動之中,15%有心理問題,7%有心理障礙。教師目前也是心理壓力巨大的職業之一。
教師總是時刻面對幾十名的學生,這些需要耗費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隨著班級人數的膨脹,加上過多的考試壓力與授課數量,教師的工作負荷量正逐年增長。同時教師職業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甚高,且復雜多樣。教師不但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生,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家長、社會的諸多要求以及現實環境的種種限制,一旦教師犯了錯,就會招來一片指責聲。然而教師收入雖有改善,付出和回報也不成比例。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著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
教師的幸福在於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教師的幸福表現在執教過程中的舒暢;教師的幸福感是一種精神的投入和工作的境界。教師的幸福感可來源於外在的評價,即當自己的工作和行為滿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標准時,就會得到一種正面的評價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多時候是無形的、偶然的或過程性的。
那麼該如何追尋教師的幸福感?
一、要研究教學。只有在富有創造性的合作性勞動中教師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更多地體驗到職業的幸福感。
二、要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三、要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四、要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不僅要善於與學生分享知識和經驗,而且要善於與同事、與學生家長進行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從多方面吸取教育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五、要享受生活。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閑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當教師在工作中得到了發展,獲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體現了價值,那麼也就找到了「幸福感」。
《教師的幸福感》一書中有一段話:「這是一本關注教師整體幸福感的實踐手冊。全書通過對教學中的幸福感與壓力的原因分析,尋找切實可行的提高個人幸福感、促進專業發展、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與策略,從而引導廣大教師踏上幸福之路。」看了這書,的確非常吸引人,書中內容具有普遍性、指導性與可操作性,所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與策略,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正視現狀、勇於改變的態度和觀點。
教師總是時刻面對幾十名的學生,這些需要耗費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隨著班級人數的膨脹,加上過多的考試壓力與授課數量,教師的工作負荷量正逐年增長。同時教師職業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甚高,且復雜多樣。教師不但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生,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家長、社會的諸多要求以及現實環境的種種限制,一旦教師犯了錯,就會招來一片指責聲。然而教師收入雖有改善,付出和回報也不成比例。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著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
書中將幸福感劃分為心理幸福感、情緒幸福感、心理和心智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四個方面。通過案例分析,旨在告訴人們什麼是幸福感,以及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感。現在的教師面對來自各方面越來越多的壓力,在重重壓力下,要感受到幸福是不容易的,這不但需要教師自己的心理舒放,更需要學校來提供機會讓教師感到自己是幸福的。教師的幸福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我想很多老師追求的是一種職業的幸福。有自己滿意的課堂、有自己得意的學生、有自己愛讀的書籍,有自己想寫的文字,那就是一種職業的幸福。
教師職業的幸福感,首先來源於童真童趣。孩子的天真無邪使教師看到了人性本性的美並體驗到一種幸福。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教師付出的愛有多少,將得到愛的回報也有多少,這是成正比率的。
在平時日常工作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教師的心,家長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著相信教師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對教師辛勤勞動的認可。這種被承認、認可的體驗是一種幸福的體驗。比如說每逢教師節或重要佳節,家長與小朋友都會跟我說一聲:「老師節日快樂!」只要有幾位家長發個消息祝賀一下,我就會很開心地與家人、朋友分享我的快樂。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教師幸福感的一種吧!
在書的第九章「回顧:幸福感之路」,這章內容是對前面八章內容的提煉,可操作性很強,在我們需要釋放壓力會進行自我調節時,確實值得一讀!就我而言,覺得一些內容特別需要好好地讀一讀,並試著進行調節,例如壓力緩解、慢性疲勞、與拖沓斗爭、控制憤怒等,還有幾招可以一學,如:上班途中的要訣、教室設計要訣、辦公桌布置要訣、冥想方針等。細細品讀,有所思,有所獲,心中開始盤算我的教師幸福感是什麼?有哪些幸福的感覺?
時間轉眼即逝,我已在小學教師崗位上,奮鬥了十八年頭了,就在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小學教師崗位上渡過了這人世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正要回憶點點滴滴中的幸福的體味,還是會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當在路上遇到幾年前教過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了,比我高很多了,但他們還會深情地喊一聲「朱老師」,此時的我還是會激動不已;當已在讀大學、高中的學生還會和家人說起我們朱老師當年教得好,即使我已想不起是誰時,我還是會由衷地感到開心;當所帶的孩子在我的幫助下有些許進步時,取得一些成績時,當……細細想來,讓我感到幸福的事真的很多很多,不由一陣暖流湧上心頭:當老師很幸福,因為不管是誰,再回想起當時所遇到困難,即使當時覺得接受不了,克服不了,可是過去後,在時間的磨滅下,已不再覺得痛苦了,反而,當年的幸福感卻會被放大!
所謂開卷有益,的確如此。幸福感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浮於表象,它與學生的表現緊密相連,「作為一名教師,你可以盡你所能的教育、關心、呵護以及鼓勵你的學生,即使這份工作給你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即使你的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你仍然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這話在我看來是事實,所以「教師的幸福感植根於學校之中,需要大家共同的維護才能形成」,我已體味到了淺淺的「幸福感」,就覺得很激動了,渴望深層次的幸福感。
《教師的幸福感》一書的封底有一段話:「這是一本關注教師整體幸福感的實踐手冊。全書通過對教學中的幸福感與壓力的原因分析,尋找切實可行的提高個人幸福感、促進專業發展、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與策略,從而引導廣大教師踏上幸福之路。」看了這書,的確非常吸引人,書中內容具有普遍性、指導性與可操作性,所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與策略,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正視現狀、勇於改變的態度和觀點。本書不僅適合教師,對於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有廣泛的指導意義。毫不誇張地說,越早看到這本書,就會越早從中受益。」
在閱讀過程中,覺得這本書的編排新穎,內容圍繞主題包羅萬象,每章有一些板塊組成:列表、行動、案例、小專欄等,大概是英國風格吧。但是,由於水平能力有限,似乎看了一些就不太感興趣了,心理學方面的術語較多,我覺得一線教師需要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措施指導,而且,提出的案例有很多個,但是沒有具體針對案例解決的對策說明,覺得很可惜,例如在書中一案例說道:「在課堂上,老師在投入地教學,一學生從外面進來,接著狠狠地踢桌子,瞟著白眼,一副要與你大幹一場的感覺」,書中只提了這一內容,那麼,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多希望能學習到解決方法呀。
但是,在書的第九章「回顧:幸福感之路」,這章內容是對前面八章內容的提煉,可操作性很強,在我們需要釋放壓力會進行自我調節時,確實值得一讀!就我而言,覺得一些內容特別需要好好地讀一讀,並試著進行調節,例如壓力緩解、慢性疲勞、與拖沓斗爭、控制憤怒等,還有幾招可以一學,如:上班途中的要訣、教室設計要訣、辦公桌布置要訣、冥想方針等。細細品讀,有所思,有所獲,心中開始盤算我的教師幸福感是什麼?有哪些幸福的感覺?
時間轉眼即逝,我已在中學教師這一崗位上,奮鬥了十五個年頭了,就在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初中教師崗位上渡過了這人世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正要回憶點點滴滴中的幸福的體味,還是會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當在路上遇到幾年前教過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了,比我高很多了,但他們還會深情地喊一聲「章老師」,此時的我還是會激動不已;當已在讀大學、高中的學生還會和家人說起我們章老師當年教得好,即使我已想不起是誰時,我還是會由衷地感到開心;當所帶的孩子在我的幫助下有些許進步時,取得一些成績時,當……細細想來,讓我感到幸福的事真的很多很多,不由一陣暖流湧上心頭:當老師很幸福,因為不管是誰,再回想起當時所遇到困難,即使當時覺得接受不了,克服不了,可是過去後,在時間的磨滅下,已不再覺得痛苦了,反而,當年的幸福感卻會被放大!
現在,已經打開書,閱讀起來了,所謂開卷有益,的確如此。幸福感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浮於表象,它包括了生理幸福感、情緒幸福感、心理和智力的幸福感。但是,書中也提到教師的幸福感與學生的表現緊密相連,「作為一名教師,你可以盡你所能的教育、關心、呵護以及鼓勵你的學生,即使這份工作給你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即使你的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你仍然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這話在我看來是事實,所以「教師的幸福感植根於學校之中,需要大家共同的維護才能形成」,我已體味到了淺淺的「幸福感」,就覺得很激動了,渴望深層次的幸福感。
什麼是幸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幸福,是偎依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幸福,是依靠在戀人寬闊肩膀上的甜蜜;幸福,是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而教師的幸福是什麼?是有健康的體魄,是有滿園的桃李芬芳,是孩子崇拜的目光,是家長信任的寄託,是同事肯定的贊許。
那麼如何提升並保持教師的幸福感?我們可以從《教師的幸福感》這一著作中找到答案。
首先,健康的體魄是幸福基石。總所周知,咽炎、喉炎、聲帶息肉等咽喉疾病影響著眾多教師的生理健康,另外,教室里飛揚的粉筆灰也深深危害著教師的呼吸道健康。身體不健康,何來幸福感?因此,要提升自身的幸福感,首先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咽喉健康。書中提到,保護嗓子的第一步要學會正確發音,用腹部發聲;在每次教學之前,我們要給聲音「熱身」,多用身體語言,盡量避免喊叫。另外,多喝水也有利於咽喉保健。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量有利於保持教師幸福感。人非機器,不能24小時不停運轉,每天,我們都必須留出相應的實際用於工作、吃飯、放鬆、鍛煉以及睡眠,時間的失衡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入職初期,突然加大的工作量奪取了我鍛煉與放鬆的時間,強烈的疲勞與不適應感嚴重影響個人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印象,而合理分配時間,將工作與生活分開,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
再則,適當的壓力與階段性的成功能提升教師幸福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過大的壓力會讓人心理與生理失衡,影響健康;過少的壓力則會使一個人趨於安逸,產生職業倦怠感。唯有適當的壓力才會產生工作的動力,促使個人獲得階段性的成功,進而提升幸福感。在本學期,我也通過這一方式成功感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連續一個月備課磨課試課的經歷讓我感覺到了充實而幸福,最後取得的成果及領導同事的肯定也讓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
當然,人是群居的動物,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同事關系是維護幸福感的必備條件。在這方面,我們要注意交流的方式。首先,在師生交流方面,我們要有平等的意識,用商量的態度與學生討論班級事務,討論個人行為的正確與否;在同事間交流方面,要保持謙和的態度,用商量的形式表達自身想法,提出個人意見。
幸福是一種感受,幸福是一種體會,幸福來源於我們的行動與心態。
Ⅹ 林語堂 幸福無非四件事 出自哪裡
幸福無非四件事 ,只是林語堂的語錄,並沒有說明出自具體哪裡。
他說,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一、一個人倘若居無定所,抑或寄人籬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稱,自然也就談不上高枕無憂了。想想人生大半時光幾乎都要在床上度過,而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豈不悲催之至。
再者,還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夢境甚至心境卻常在別處,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難言幸福。因此,一個人要做到身在、心在、夢也在,惟有這樣的睡在自家床上,才能夠不但高枕無憂,而且還會做夢笑醒。
二、舉凡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父母所做飯菜的情景,大抵都在兒時,而人生真正意義上最快樂的時光,亦莫過童年。
假如成年,尤其自己也有了兒女後,還能常常吃到父母做的飯菜,那就不僅僅是小口福,而是大幸福了。試想,這時的父母還能下廚為兒女熬湯煮粥,首先說明身體是基本無恙的,子欲養而雙親恰巧健在,何況在這個世界上最熟知你味蕾的,又非他們莫屬。
三、其實聽愛人講情話,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現實中,往往有好多人也的確很享受愛人在他的耳畔呢喃,可這個愛人卻不一定是那個與他朝夕相處的枕邊人,而是他心裡偷偷愛著的那個人。
愛人本是兩粒團聚在人間的塵埃,讓家生起煙火。所謂煙火就是你洗菜我淘米,你熬湯我切菜,日子雖然瑣碎,鍋碗瓢盆交響曲里流淌出來的卻是恩愛的音符,而這音符,就是愛人之間最幸福的情話。
四、跟孩子做游戲。做到這一條的前提是你人生境遇不管好壞,都必須要葆有一顆童心,你只有以一個孩子的姿態跟孩子玩耍,也才可以真正體會到那種游戲的樂趣。
林語堂以為,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庄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10)哪些書中寫道幸福擴展閱讀:
散文創作
林語堂散文所涉領域極廣。他認為理想的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庄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
(見《小品文之遺緒》)從他創造性地將西方的humour譯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詡為道家精神,林語堂始終保持這種談話風的藝術範式,並以閑適幽默為格調、性靈超遠為立場。
林語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諧,深入淺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種超脫與悠閑的心境來旁觀世情,用平淡的話語去贊揚美文,這樣便形成一種庄諧並用、私房娓語式的閑適筆調。
他的文字自然流暢,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過有時輕松過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語堂的這種風格同他對文字的見解有關。
他認為:「世上有兩個文字礦:一個是老礦,一個是新礦。老礦在書中,新礦在普通人的語言中。次等的藝術家都從老礦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藝術家則會從新礦中取掘取材料。」
林語堂的文風有別於左翼作家所主張之戰斗的文風,而是站在高於現實處,以自由主義精神寫「熱心冷眼看人間」的智慧文章。
他的文章雖也講要直面人生,不過並不綴以慘淡的筆墨;也講改造國民性,但並不攻擊任何對象,他以觀者的姿態把世間紛繁視為一出戲,書寫其滑稽可笑處,進而追求一種心靈的啟悟,以達到沖淡的心境為最上乘。
他最終也沒能聽取魯迅關於不要把小品文當成「小擺設」的規勸 (參看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堅持用散文的筆調本色為文,從而廣達自喜、獨抒性靈。
縱觀五四時期的散文作品,林語堂這種融匯了東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雖缺乏主流文學的批判力度,卻也拓展了現代散文的審美維度,另闢蹊徑,對當時、尤其是當下的讀者意義重大。
參考資料:網路--林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