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幸福
一、不要把對孩子的愛埋藏在心裡,要說出來讓他知道
我們一般都是比較內斂的,對孩子的愛都是默默的付出,給他做一些事情甚至都不會讓他知道,如果當面的去說愛她,更覺得難以灶升圓張口。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是需要從父母這里得到一個認知的,就是他對父母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喜歡他的認可的,晚上互道晚安,常常的擁抱,嘴裡要和他說,「我愛你」,讓孩子感受得到。這樣她隱塌才有安全感,所以家長不要吝嗇口頭的表達,可以早上的時候對孩子問好,
二、抽時間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能常常陪伴她,參與他的生長。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這是讓他們感到最幸福快樂的事情。家長卻因為常常忙於工作,很難做到這一點,就要在生活中盡量的抽出這樣的時間段來。可笑畝以在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講故事,一同在陪他閱讀一些文章,也正好給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周末的時候,一家人可以一起出去吃個飯,父母都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是能感受到愛和溫暖的,這比所有任何的教育都好。
2. 如何才能讓孩子感覺到幸福
讓愛灑滿每一個角落,會使家庭變得更溫馨、和諧、幸福。
愛是出於本能,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對孩子表達愛,缺乏愛的語言會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傷害。
有者洞彎的父母喜歡用「刀子嘴,豆腐心」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卻不知道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承受不住你的「刀子嘴」。傷人的話一旦說出口,就算是你再是怎樣的用心良苦,都是無法挽回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的。所以能用溫和語言表達的,就不要去惡語傷人了。
打罵教育不可取。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有「打是親,罵是愛」的說法。這些教育方法都是一種偏激的行為。父母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對愛的理解產生誤解,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會把這種錯誤的表達方式傳遞給別人。那些有暴力傾向的人,一般都是顫伏在童年時期被人粗暴對待的孩子。
所以父母如果還有這種錯誤想法的,就要及時改正了,沒有人不想被溫柔的對待,孩子的心靈需要溫柔的呵護才能健康成長。
愛是出於本能,但是愛的方法有講究。對孩子要使用愛的語言,用溫和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意,所謂的棍棒教育和「刀子嘴」,都是不可取的。學會如何表達愛、建立愛、維護愛,才能使家庭和諧
1.對孩子使用愛的語言
父母要真誠的誇獎孩子,肯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關心孩子的成長,對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在重要的節日和紀念日為孩子精心挑選禮物,用具體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多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中成長。
2.對伴侶使用愛的語言
父母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之間的相處也要充滿愛的表達,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樣孩子在於他人相處的時候,也會使用愛的語言。
3.對待長輩使用愛的語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長輩和愛護幼小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孝敬長輩。孩子有長大的一天,父首悶母也有老去的時候。我們在扮演每一個角色的時候,都要顧及到身邊的每一個親人,家庭的和諧需要大家共同去營造。
真心的希望你的家庭能在愛的氛圍中,甜蜜的生活,讓歡聲笑語感染你身邊的人!
3. 如何提高小孩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1. 好好說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鼓勵的時候就鼓勵,而不是看到孩子很失落了,還繼續打擊,說一些帶刺的話。
2.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一點理解,少一分責備與抱怨。
3. 生活中的儀式感。特別的日子,特別的禮物,送給特別的人。偶然的驚喜能讓生活增添幾分幸福。
4. 信任孩子,適度放手。非原則性地決定都可以將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父母只提供建議,分析利弊,無論小孩怎麼選擇,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5. 善待另一半,良好的夫妻關系才能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夫妻關系必須放在首位。一個溫柔顧家的爸爸,一個善良賢惠的媽媽,互相關心,經營好家庭,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6. 跟小孩溝通時,要平視,耐心傾聽。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去點評孩子的對錯。要感同身受,才能令孩子接受我們的建議。當小孩失落時,要適當地鼓勵;當小孩做對的時候,要適當地肯定;當小孩做錯事情時,指出問題,及時糾正,給出建議。
7. 哭是一種發泄方式,允許孩子哭。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告訴小孩:哭並不代表懦弱,在小孩傷心挫敗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擁抱小孩,告訴小孩人生路上不總有崎嶇,哭過笑過,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4. 怎樣培養孩子才能讓他有幸福感呢
一是,把孩子培養成好人好公民。孩子成為了好人好公民,可以讓父母不用為孩子再操心再擔心。對社會來說,更是好事。如果孩子沒有成為好人好公民,會對他人對社會造成傷害的,也會害了自己的。那不僅是讓父母再操心再擔心的問題,而是這種再操心再擔心比把孩子養大時的操心擔尺巧鬧心更揪心,而且會讓父母沒了顏面;
二是,把孩子培養陵罩成不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孩子不是自我為中心的人,是會讓孩子自己的家庭幸福和睦美滿的。大凡一個家庭問題多多,鬧得不可開交,打得雞飛狗跳,都與家庭中的一方或雙方都是自我為中心者相關。如果家庭中一方是自我為中心者,往往是一方受氣一方蠻不講理。如果是雙方都是自我為中心者,那這個家庭中的矛盾就是不可調和的,結局就是家庭的解體。孩子家庭的解體,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痛。
三是,讓自己的孩子有內涵意義的童年。有過內涵意義童年的人,也才會讓自己的孩子有內涵意義的童年,才不會用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去逼迫孩子。否則,沒有過內涵意義童年的人,要麼是去剝奪自己孩子的童年,要麼是因為生孩子的氣把自己氣得要命。看看現實,因為幾代人都沒有過內涵意義的童年,也就不讓自己的孩子有真正的童年,這不僅在傷害著孩子,也因為不會正確教寬沖育孩子而把自己氣得夠嗆。
5. 如何培養一個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成功的人不一定快樂,但快樂的人一定是成功的。真正的幸福是父母是否快樂,幸福感是內心一種持久快樂的感覺。
父母如何做才能擁有一個具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1、學會傾聽,學會感同身受的傾聽,移情式傾聽。
2、經常對孩子表達愛,每天花時間對孩子提供愛的大餐和小點心。
愛的小點心包括微笑、贊美、親吻額頭,每天獲得16次擁抱才能獲得成長的慾望和力量。
3、善於賞識和鼓勵孩子
4、給孩子創造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從運動中獲得自豪感,聽古典音樂。
5、教育孩子學會付出,創造機會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感恩當下生活,體會自己有能力
6、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幽默是考驗一個人情商的標志,幽默感並非天生的。
7、營造親密的家庭氛圍,珍惜全家人一起共處的時光,製造美好的生命底色。
6. 都希望孩子幸福,如何讓孩子幸福
爸爸媽媽在孩子出生了以後肯定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並且長大了以後能夠收獲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但是爸爸媽媽也應該明白寶寶的幸福最開始就是來源於爸爸媽媽的。在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面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這樣的陪伴就相當於是胎教,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胎教,這樣的話寶寶在肚子裡面就能夠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給予的幸福。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當中,爸爸媽媽也應該給予寶寶足夠的尊重,不要總是給自己的寶寶做任何的決定。因為爸爸媽媽所做出來的決定對於寶寶而言很有可能是非常強制性的,而且也有可能是寶寶所不願意接受的,所以說在這個時間段內,爸爸媽媽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只有這樣才算得上是讓自己的寶寶幸福的成長。
7.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幸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下面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一起來看下吧。
一位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發達國家興起。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
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幾乎公認,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培養出這種品質,父母應重視家庭中寬松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盡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盡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系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
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條件的優厚並不是與孩子的幸福感覺成正比。在適當的物質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以外,如何在內心創造一種快活的情緒。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託在一種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和家長應認真培養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孩子的幸福感如何建立
幸福也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心願,然而,其實孩子的幸福,從他還是媽媽肚子里的小胚芽開始,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為什麼呢?因為幸福最終的歸因,就是安全感,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又來源於父母。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斷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也就成為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破解的密碼。
今天來跟我們聊聊這個問題。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從胚胎時期就開始了。
為什麼這樣說?
美國「9·11事件」一年後,有人找到一些親歷這個事件的一些孕婦,進行了調查研究。
這些孕婦在事件發生後都出現了心理問題,表現出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性格大變、情感麻木、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等等)。
研究發現,她們的孩子身上也有相同心理障礙的生物學標志,而且,當時正處於孕晚期的孕婦生下的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
也就是說,這些媽媽把當時的情緒傳遞給了還在子宮中的孩子。她們的孩子出生後,情緒比一般的孩子更為緊張,心理資本也更低一些。
所以,從備孕開始,媽媽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如果媽媽的情緒穩定,孩子也就可以合理地攝入充分的營養,並滿足情緒的發展需求。
平穩積極的情緒,對胎兒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做胎教實際上更多的是做給媽媽的。
同樣的,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之前,他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媽媽是否健康、是否有穩定的情緒決定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很多行為能力——坐、爬、走、吃、說話等等,都是一個從沒有到逐漸有的過程。
他們是那麼的弱小,需要我們全方位的照顧——餵奶,換尿布,看病……否則,他們將無法生存。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缺乏的,往往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他哭的時候,我們需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還要能夠判斷出他是餓了還是尿了,是需要抱抱,還是需要陪他玩……
如果孩子一哭,我們就焦慮不已,甚至打罵他,那麼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他的生活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們的安全感是很難良好建立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感的人,一個幸福的人,那麼從胎兒期到一歲半,請穩定自己的情緒,並無條件地愛和呵護他。
很多媽媽問我:
「我的孩子(2歲左右)動不動就打我,脾氣特別大,他長大後會不會家暴?」
其實,這個跟家暴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家暴,那麼基本上孩子也學不會家暴。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主是要想表達自己的反抗——我不再需要你的包辦和替代了。
比如,一個2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努力要掙脫媽媽的懷抱,想去玩路邊的'沙子,可媽媽卻不放手,非要抱著他去看前面的小花。
這個時候,媽媽抱得越緊,孩子就越要用力掙脫。他可能還會打你,咬你,抓你,甚至還會有很暴躁的脾氣。
為什麼呢?因為媽媽這么做已經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我們說,當孩子已經有能力(這個孩子已經會走,有行為能力了)去探索世界的時候,他除了需要一個穩定的撫養環境,需要媽媽有穩定的情緒,還需要從自己的嘗試中的去獲取掌控生活的安全感。
這時,給予他們安全感的方式,就不再是全方位的照料和愛護,而是放開他的活動半徑——在保護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他多探索。
否則,你就會發現,孩子突然變得叛逆、不聽話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第一次叛逆」(1.5-3歲左右)。
前天,我跟女兒在我家小區的花園玩,一個5歲左右的小弟弟走過來和我女兒打招呼,問:「你在看什麼書呀」「你在哪裡上學呀」……
我女兒就跟我說:你看,這么小就是一個「撩妹小高手」了。
其實,談不上什麼「撩妹」,只是說明他有了社交的需求和能力。
你會發現,3-6歲年齡段的孩子,經常會說,「我是熊大」,「我是奧特曼」,「我是白雪公主」……他們經常沉浸在一種角色扮演的游戲當中。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角色認知的能力,並且對規則和社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放開孩子的活動半徑,還要:
引導他的社交,讓他在游戲規則當中,學會禮貌、禮儀;
引導他在角色認知里,培養起責任感、語言能力、行動能力;
並且進一步培養他的生存能力,包括他做家務的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進一步拓寬孩子的探索領域、幫助他們認知自己和環境外,還要教導他們了解社會、人際交往的規則和禮儀,讓孩子了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這樣,他們在環境和交往中,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如魚得水,輕鬆快活。
這也是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個6歲的孩子,非常優秀。不僅成績很好,還會很多才藝,琴棋書畫都學得有模有樣。
然而,他已經開始厭學,並且要跟我探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一點意思都沒有」這樣沉重的話題了。
為什麼呢?
原來,他從中班開始,就在學英語,學書法、畫畫、鋼琴、圍棋等各種興趣班;到了大班,媽媽就經常帶著他到處秀——展示給別人看,他能背什麼,能寫什麼;上學前班的時候,他已經把一到三年級的課程初步學了一遍。
所以,這個孩子到了一年級,就開始不寫作業,想各式各樣的辦法去逆反。
他的父母想不明白,昔日那個聽話的神童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3到6歲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具體說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對顏色、圖形很感興趣,對守恆定律能夠有充分的理解,但對文字和概念的東西不感興趣。
雖然,也有極少一部分孩子確實會對文字感興趣。但是,不管是否感興趣,都不要過度教育,不要讓孩子過早過多地去學習數學、語文等學科知識。
這種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對孩子安全感的一種破壞。
比起學知識,我們這個時候更應該去做的,是最大化地讓孩子去玩,讓他有規則地玩,因為孩子有非常多的剩餘精力需要釋放出去。
否則,剩餘精力未能及時釋放出去,就會造成內傷,如同這個抑鬱的一年級的「神童」。
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結果。
曾經有一對父母通過微信,跟我控訴他們的孩子是多麼的不聽話,多麼的叛逆。
比如他故意把分數考得很低,故意去報復爺爺、奶奶的管教方式,甚至故意把一些食物搞壞,還經常嚼著嚼著食物就吐出來,用衣袖擦得滿桌子都是……
這是一個中規中矩,恪守規則的家庭:孩子的爺爺曾經在政府的政研室工作,奶奶在圖書館工作,姑姑在人民銀行工作,爸爸在銀行工作,媽媽也是在什麼金融辦工作……卻養出了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
為什麼呢?6-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需求,就是成就感和價值感。但他們給孩子立的規則卻把它們破壞了。
比如,他們通過零花錢來逼孩子遵守規則:孩子期末考試沒有考到多少分,那麼零花錢就減去多少;今天哪件事情沒有做好,零花錢又會扣掉多少……
這個規定特別不合理。
一方面,我們千萬不要用錢來交換孩子的人格自尊。凡是人格自尊很低的人都容易犯罪——那些違法犯罪,尤其小偷小摸的人,往往都容易為了錢去降低自己的人格。
另一方面,這樣的管教方式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他會因此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他所有的聰明才智來干壞事——他要從叛逆中感受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只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就是給孩子固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可以自己決定用來買筆,還是買衣服。
兩周以後,他的媽媽告訴我說,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總之,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底,而孩子對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又是在不斷變化的。
在生命之初,孩子的安全感在父母穩定的情緒,以及無條件的愛和呵護里。
1歲半到3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對於這個世界最大化的探索中。
3到6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社交里,規則感里,和每一個讓他自信的游戲角色里。
6到12歲,孩子的安全感在他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里。
我們做父母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來變化養育方式,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要求孩子聽話和服從。
如此,我們才能養育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養育一個可以在未來收獲幸福的孩子。
8. 如何給予孩子幸福
陪伴其實很簡單,並不需要你每分每秒地守候在孩子身邊,只要把陪伴孩子當成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每天騰出一段固定的時間,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比如下面五件小事就會讓孩子感到幸福。
1、全家一起吃飯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這是我們國家的老傳統,是家庭關系和睦的表現,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方法。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很多頓飯。」的確,全家團聚在飯桌旁,吃上一餐香噴噴的飯菜,溫飽食慾的同時,也是家庭成員見證彼此存在的證明。這會讓孩子提升對親情的感知,產生濃厚的安全感。上班族父母更要意識到這一點,不管工作再忙,下班後,請跟孩子吃上一頓舒服、美味的晚餐吧!不要讓工作成為你和孩子的隔閡。
4、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無論是學習、購物、吃飯、穿衣等各種生活方面,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促使孩子從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這樣有利於培養賣此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5、願意肯定孩子的進步
孩子是一個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能力還在培養之中,而他的價值觀也在建立之中中手迅。當孩子做對事情時,父母應當肯定孩子的進步,表示出對他的欣賞。孩子在陌生的事物上出差錯是完全正常的。當孩子是因為能力問題把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把事情做對的技巧,並通過鼓勵把孩子從挫折感中拉出來。當孩子因為不知薯高道什麼對錯而把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分清是非,並用鼓勵把孩子從迷茫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