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弟子規幸福人生學後感想
通過這幾天來對《弟子規與幸福人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做的實在太多過錯了,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痛恨教育的缺失。看了弟子規,才知道什麼才是我們要追求的,讓我心靜下許多。我知道這些東西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人教育我,所以有幸學習這門課,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記得第一節課播放了《跪羊圖》視頻,聽後很感動,許久不能平復,心中覺得虧欠父母太多太多了。就像老師書上所寫的:孝中有言: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總算明白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那麼心酸,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
《弟子規》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來到部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每天打開電腦忙碌,其實我也不知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忙碌,打開QQ,和異地的舊時好友聊天,心卻靠的不那麼近了。那時,寫信是最常見的交流方式。想念了,疲累了,需要傾訴了,就洋洋灑灑地寫下來,再塞進郵筒寄出去。在八十年代人心裡,白紙黑字意味著一種承諾,拿起筆時哪怕片言只語也要字斟句酌。心境與現今看電郵時大不相同,筆尖落紙留下的每一線條都是心靈的跳動,書者的氣息與體溫也隨之附於墨香。如今的年輕人已很難體會,那些書信寄出後甜蜜的思念和焦急的等待,還有收到久盼的書信時那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喜悅。那時,我們常手持素箋,一遍一遍地細讀其詞句、咀嚼其內容、回味其含意,悠長的歡樂在心底兒化開去。有人說如今是一個即使愛得焦頭爛額也不會靜下心來寫信的時代。
當懷念已成習慣,我們固執地懷念往昔,是因為風景如昨,而青春已逝!就像羅大佑在歌中所唱到的:「不再是舊日熟悉的你,也不是舊日熟悉的我。」「刻畫了多少美麗的詩可是終究是一陣煙。」我們傾聽的不再是單薄的音符,而是一種沉澱在歲月里的心情。 每一段光陰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又是一首樂章。而青春,更是樂章中最富於變化的音符,跳動在每一根琴弦上,彈奏著少不更事,彈奏著年少輕狂,彈奏著離別過往--軍營民謠記錄了年輕人的夢想與激情,留下了無悔青春的印記。
《弟子規》,若人們能依教奉行,道德可興,和諧之境近矣!
B. 什麼才是幸福人生呢
幸福,其實很簡單!
一日三餐,吃飽喝足就好;
房屋大小,冬暖夏涼就好;
緣分聚散,隨遇而安就好;
朋友多少,暖心暖肺就好!
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老人不管離你遠近,健康就好;
愛人不管有錢沒錢,疼你就好;
孩子不管是兒是女,懂事就好;
家庭不管富貴貧窮,溫馨就好!
不需要奇珍異寶,
沒必要名車豪宅,
一生日子不多,
身體好才重要!
何必去互相攀比,
何須去互相妒忌,
人這輩子不長,
心情舒暢就好!
幸福,其實在心裏面!
生病時有人悉心照料,
傷心時有人從旁安慰,
困難時有人主動幫助。
幸福需要知足,
嫌棄飯菜不好時,
要知道還有人吃不飽。
嫌棄父母不好時,
要知道多少人沒依靠。
人這一生,幸福就是:
溫暖的家,愛我的人,
快樂的心情,知足的心態。
人這一生,幸福就是:
看開看淡,隨心隨緣,
簡簡單單,平平安安!
C. 培養良好習慣 奠基幸福人生 500字的演講稿 ,急需!!可以的話再追加100!!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習慣對於人一生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抓住這一時期,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把好的習慣內斂為一種性格,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養成教育是管人一輩子的教育,因此,我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我們把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學校進行個性化培養和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大對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力度,緊緊圍繞教育局德育科爭創「文明禮儀示範校、示範班、示範生」活動開展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學生的良好習
慣,引領學生快樂成長,健康發展。
一、環境德育,營造濃郁氛圍
(一)校園環境
環境對於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培養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春風梳柳、潤物無聲。因此,我校的校園環境建設主要突出三個特色:
一是突出習慣特色。大門的里側書寫著雙語標語「習慣是成長的夥伴;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弟子規」、「少年中國說」。緩步台階是關於做人、做事、習慣、讀書等的名言警句。如:「最高尚的行為是總把別人放在第一位」、「把每一件簡單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等。班級「每日新聞」板。學校的「 心雨」小廣播、宣傳櫥窗、電子大屏幕、校園網站以及正在建設的班級網站都是很好的宣傳陣地。
二是突出英語特色。我校是沈陽市英語特色學校,無處不體現著雙語氛圍。從班級的個性英語園地,廳廊文化,都浸透著英語特色,同時也融入了德育內容,使德育更好地寓於英語特色之中。
三是突出藝術特色。我校是沈陽市藝術特色學校。校園的藝術風景牆、綠蔓教學樓、名人名像、藝術樓等都是學校景觀,校園每一處都體現著藝術的韻味,都在潛移默化的發揮著育人的功能。讓學生去體味,去思索,時間久了就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二)人文環境
我校經常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文體活動,這既活躍了學生的身心,又給學生創設了展示自我、施展才華的舞台。學生組成各種興趣小組,定期活動。演講比賽、作文比賽、書法美術比賽、拔河比賽、跳大繩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跳大繩在我校已經形成了一道風景,每個班級都有固定的區域,每節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同學們都到指定的區域哪薯活動,讓孩子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在校園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精神風貌,寓教於樂,寓教於活動,寓教於學習、生活的每個細節。
二、全員德育,構建育人網路
1、爭做表率領導。一所學校工作做得好壞,領導是關鍵,只有表率的領導,才有進取的教師。於是,我們在領導中堅持「五於」(即嚴於律己、勤於工作、敢於管理、善於合作、勇於創新)原則,堅持值周領導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校,中午在校,目的就是給全體教師樹立一個榜樣,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
2、打造活力教師。德育工作不是哪幾個領導哪幾個教師就能完成的事。要全員參與,人人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人人都達到一種境界,都有一種責任感。因此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絕對是一個學校育人的關鍵。「親其師,信其道」,每位教師都是一面做人的鏡子。首先,在教師中開展「三愛三讓三負責」(即愛學校愛學生愛崗位、讓學生喜歡讓家長滿意讓同事佩服、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活動。像陳歡,沈科力社區活動典型,像王艷苗、孫艷麗帶病堅持工作典型,像劉峰、肖占華幫教先進典型。學校每學期評出學生心中最喜愛的教師,同時將優秀教師團隊,優秀教師上光榮榜,每學期在教師中開展跳大繩、羽毛球等文體活動,活躍教師身心,激活了教師內部動力,在教師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有利於自己事業有成,有利於學生成長,品嘗李弊者到工作的快樂與幸福。只有教師有了活力,各項工作才能很好地落實。
3.融合德育資源。為使良好行為習慣教育的途徑更寬泛,我校採取逐級延伸的形式,開展學校、家庭卜戚、社區逐級帶動、以習慣引領發展的系列活動,實現養成教育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我們設立家長開放日,召開家長會,家長經驗交流會,家長培訓班,我校的《實驗校報》已發行了六期,通過校園網站、班級網站在學校與家庭間搭建和諧溝通的橋梁,以構建全員育人網路。
三、細節德育,培養良好習慣
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我校注重「細節行為」的培養,從細微處入手,把「細節行為」視為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
如:為了訓練學生「見面問好」的習慣,解決學生「張不開嘴」的實際問題,學校特別指定專門教師訓練,增設了學生校門禮儀崗、班級門前禮儀崗等多個崗位進行引導;訓練學生行走規范問題,學校畫出細致的示意圖,畫好指示點,學生聽鈴站隊進樓;還有,在小幹部的任用上,除設正常的班委外,還設了管桌椅擺放的桌椅管理員、管標志佩戴的文明禮儀員、電燈節能員、備品擺放整理員、窗簾理順員、花卉管理員等等,這樣人人有崗位,人人都是管理者,使班級管理細致入微、井井有條。再如學校放學大門處的學生習慣管理,現在已是一道風景。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促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在注重學生養成教育中,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一)開展「典型示範班級」評選活動。
良好的班風對學生個體產生「久熏幽蘭人自香」的陶冶、強化效應。為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每學期評選一次典型示範班級,打造常規管理特色,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制定了各類典型示範班評比細則,每學期評出「文明禮儀示範班」、「衛生示範班」、「活動示範班」、「就餐示範班」等各兩個,在每學期的開學典禮上進行表彰,頒發獎狀。
(二)開展「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主題活動。
在開展「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主題活動中,我們遵循了這樣五個步驟:第一步是暢談好習慣即讓學生知道「好習慣」的具體內容,認識到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對養成良好習慣產生興趣;第二步是播種好習慣即定下一個好習慣的目標,讓學生對養成良好習慣的具體標准清清楚楚,人人熟知好習慣的標准。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學生對養成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第三步是堅持好習慣即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學生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在學生堅持30天後,班級召開自我評價、互相勉勵的交流會,鼓勵學生堅持完成自己的目標;第四步是收獲好習慣即舉行「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班隊會,選出文明好習慣星。學校對已經養成好習慣的學生進行表彰,頒發「好習慣章」,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同時鼓勵還未達到目標的學生再將好習慣堅持30天,直至養成。好習慣章分黃、綠、紅三種不同的顏色,代表三個檔次(黃顏色章三顆星代表初級、綠顏色章四顆星代表中級、紅顏色章五顆星代表高級)。按照標准,先發放初級的黃顏色章,再按照標准分別換綠顏色、紅顏色的章。並把獲得好習慣章的數目作為評價班級依據之一;第五步是品味好習慣即已養成好習慣的學生寫體驗日記,暢談在養成好習慣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並對學生的體驗日記進行了展評。為充分利用養成教育活動育人課程,加強學校課程建設,將「決定學生命運的12個好習慣」 (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孝敬父母、做事有計劃、堅持每天鍛煉身體、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乾乾凈凈迎接每一天、耐心聽他人說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微笑待人、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認真寫字、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印製成冊,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校本教材,每周1課時,由班主任進行講解,並形成評價量表。另外,學校將經典誦讀納入到校本課程之中,有專任教師授課,一二年是《新三字經》、三四年級是《弟子規》、五年級是《中華童銘》、六年級是《論語》。學期末進行經典誦讀擂台賽,評出擂主。通過經典誦讀,達到知、情、意、行相統一的效果。
自從活動開展以來,我校學生在言行、儀表、精神面貌等方面已經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遵規守紀早已蔚然成風。
(三)開展「學生自我管理」班級值周活動
每學期開學後,按從高年級到低年級的順序,在四至六年級學生中每周指定一個班級擔任值周班,負責學生的管理工作。按照少先大隊部和班主任的分工安排,由值周班的學生每天根據《實驗小學一日常規》的有關要求,全面負責學校各班級學生的紀律、衛生、路隊、兩操、課間秩序、花草樹木愛護、文明言行等方面的學生行為習慣督查工作,旨在使所有班級的所有學生都有約束別人的機會,也都有被別人約束的機會,從而培養每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每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為強化行為養成教育,增強學生的自覺性,提倡每個班級設五個監督崗位,即:「門崗」檢查儀容(服飾、標志等)、「文明崗」檢查行為(上、下樓站單排右側通行,樓內走路慢步輕聲、不說話、不隨地扔東西等)、「衛生崗」檢查衛生(室內外的環境衛生)、「讀書崗」檢查早、午讀(自習)、「紀律崗」檢查課間紀律(課間教室內沒聲),以加強學生自治、自主訓練,同時學校設立「常規訓練指導小組」,要求學生在樓內走路慢步輕聲,上下樓站單排右側通行等,都是由「常規訓練指導小組」的學生為全校學生做示範,平時由領導代班,設「教師值周崗」、「紅領巾監督崗」,進一步強化要求和訓練。我們在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堅持高標准、低起點、多層次、嚴要求、重訓練、求內化的原則,通過嚴格的訓練,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等等,從常規訓練入手,使文明行為具體化。同時注重學生的心裡健康,設立心裡信箱,下步准備設立周末聊天室,以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更好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
(四)以重大節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深化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培養。
學校利用「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利用清明節、國慶節、端午節、建軍節等節日,通過祭掃烈士墓、舉辦節日手抄報、詩歌朗誦等形式,培養學生「感念烈士豐功偉績,感激祖國培育之恩,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建設和諧家園」的道德習慣;利用「六、一兒童節」、「教師節」等節日培養學生感激教師教誨之恩、社會各界人士關愛之情的感恩意識,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四、持之以恆,催開禮儀之花
通過一系列文明養成教育活動的開展,取得了非常令人振奮的成績,師生面貌煥然一新,良好的行為習慣已初步形成。目前,嚴謹善教的教師,勤奮上進的學生正在共同彈奏和諧、快樂、活潑、向上的校園旋律;整潔優美的環境和文明守紀的學生已然構成了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學校先後被評為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先進家長學校、沈陽市小學生行為規范示範校、沈陽市教育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沈陽市花園式單位、新民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而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細察乾坤大,深思天地寬。真正的德育應該在學校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而文明養成教育應該在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在教師、學生的每一個言談舉止中,這樣的德育才是最具有穿透力的德育,也才是最具實效的德育。讓我們從習慣入手,把小事做大,把平凡事做深、做透,讓學生在文明養成教育中體驗成就,享受快樂,願我們的每一分汗水都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