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盧俊卿的幸福城市理論是什麼
根據盧俊卿在《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中描述,把幸福城市概括為「一二三四五」理論體系,具體包括——幸福城市亮兄的一個中心:以市民幸福為中心;建設幸福城市要遵循的兩個法則:貫徹愛情法則和親情法則;幸福城市滿衫手足市民三個層次的幸福感需求:物質層次、情感層次、精神層次;建設幸福城市的四大主體:建設幸福城市需要政府、市民、企業、社會四大主體聯合共建;幸福城市的五大標准:敬塌襲從物質、環境、情感、人際關系和社會公平五個方面考察,來檢驗我們幸福城市建設的成果。
㈡ 什麼是幸福,對於底層邏輯的探究-馬斯洛需求理論
WHAT 回答什麼是幸福,幸福的底層邏輯? 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了人類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分為五層,
第一層 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滿足基本生存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空氣,性。
未滿足的特徵:什麼都不想,只想讓自己活下去。這一點是和我們的老祖先在原始社會和一些動物搶食物,由於人的身體的特性是沒有大型動物優勢的,所以經常挨餓,所以我們的祖先就整天在想著如何可以吃到東西。
第二層 安全需求,SAFTY NEEDS 保障安全穩定,免除恐懼威脅。安全,就業,健康,財產。
未滿足的特徵:認為這世界環境是不安全不公平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惡的,焦慮害怕變化。
第三層 歸屬與愛 Belonging and Love 建立情感關系, 情感,歸屬,友誼,家庭。
著也和我們老祖先群居的生活有關系,由於面對自然和一些動物顯得的弱小,他們必須團結一致,來共同對抗一些威脅和天敵。沒有在群體裡面就很有可能被其他動物吃掉。慢慢的人類建立了,部落,家庭,友誼,愛情。
未滿足的特徵:感受到不到身邊人的愛,認為自己不值活在這個世界上 。
第四層 尊重需求 ESTEEM 內在價值肯定,外在價值認可。 自尊,自信,成就,尊重。
無法滿足尊重需求的特徵:變的很愛面子,或是用積極行動獲得他人認同,也很容易被虛榮所吸引。
第五層 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實充分發揮潛能,實現理想抱負,實現夢想,發揮潛能
缺乏自我實現需求的特徵: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虛感、無意義感推動著,要去做證明自己身為一個「人」應該在這世上做的事 。
需求層次之間的關系
1,需求層次之間是波浪遞進的,由低級到高級,當上一級的需求沒有被完全滿足時,已經有更加上一級的需求。
2,人到了某一個層級以後,對於前面層次的需求不是沒有而是減少的。
馬斯洛理論最大的貢獻是告訴我們,人在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就要去實現更高的需求和目標。
下一篇,我們看積極心理學怎麼解釋幸福這件事。
㈢ 馬克思主義的幸福觀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唯物主義者認為,幸福是主客觀的統一。從客觀方面說,它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結果和反映,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環境;從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們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感受和體驗,取決於自己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觀標准,又要看主觀感受。應該說,我們的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整體幸福度將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許多地方已經把幸福指數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更加重視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關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准確把握馬克思主義關於幸福的闡釋,對於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追求和創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幸福的主觀性強調的是不同時代、階級以及不同生活目標和理想的人有著不同的幸福觀,顯示著幸福的個體性;幸福的客觀性強調的是人們需求的滿足,是整個歷史發展的結果,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這種主觀性和客觀性統一的基礎是人的實踐。首先,幸福的客觀性決定幸福的主觀性,幸福的主觀性依存於幸福的客觀性。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是主體價值得以實現的體現,與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理解分不開。但幸福歸根到底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條件決定的,是處於一定社會歷史環境的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目標和理想的實現,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承認幸福的主觀性,是確立正確幸福觀的前提。但是,幸福的主觀性不能脫離其客觀性而存在。其二,幸福的實現,要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幸福離不開人的主觀體驗。但是,追求幸福的慾望本身不是幸福,人們只有通過實踐活動,使追求幸福的主體慾望與客體結合,即通過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使慾望得到滿足,才能獲得幸福。例如愛情,馬克思指出:幸福的愛情「是以所愛者的互愛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所愛的對象根本不愛他,不管作為主體的他愛的慾望和體驗能力有多麼強烈,都無法從其所追求的客體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愛情。其三,隨著實踐的發展,幸福的主觀性和客觀性都會發生變化。一方面表現為,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對立將逐步消失,「以前表現為奢侈的東西,現在成為必要的了」。另一方面,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改善,將極大地充實和擴展人類幸福的內涵,並提升人類幸福的質量。
幸福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一
馬克思以前的幸福觀,往往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對立起來。這些幸福盡管形形色色,但歸結起來,最主要的有兩大類:一種是把幸福歸結為禁慾主義,認為人的物質慾望即為邪念,肉體的需要即為罪惡,必須加以壓抑和禁止。另一種是把幸福歸納為享樂主義,強調個人的物質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認為人對其生存享受和發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需求,完全是正當的,滿足正當需要是人不可剝奪的權利,一切壓抑人的正當需要的行為,都是違背人性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絕不僅僅是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自然需要,還包括滿足人們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會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發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歸屬需要、認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所以,人的幸福不僅僅來自對自然需要的滿足,也來自對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如果一個人只追求物質享受,沒有精神追求,即使達到自己的目標,這種幸福感也是蒼白的,並且很快就會厭倦的。如果一個社會只有豐富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很貧乏,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因為無法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難以維持和鞏固。
幸福是享受與勞動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幸福范疇不僅包含著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勞動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創造。勞動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勞動過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展開的過程。人是自由自覺的勞動者,從事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的最本質的需要。人的需要不僅指向能夠滿足其需要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而且指向生產這些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本身。人的需要的滿足,不能祈求神的安排,也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賜,只能通過勞動改變世界以適應自身的需要。勞動是幸福的源泉。人們不僅通過勞動創造適合需要的對象物,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通過勞動產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需求,創造新的幸福。
幸福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為,人始終是社會的人,人的本質同社會的本質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幸福的個體性,決不意味著幸福是「個人的私事」。個人的幸福與社會幸福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社會幸福決定個人幸福,個人幸福豐富社會幸福。個人幸福的真正實現,不僅有賴於徹底改造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而且有賴於社會物質和精神生產力的提高,有賴於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不可分離,社會幸福是個人幸福的基礎。社會應當關心和維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個人幸福,並盡可能地為個人幸福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社會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個人要索取首先要有貢獻,要想獲得幸福,就要為社會、為他人創造幸福。正如馬克思所說:「人類的天性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善」,只有「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㈣ 什麼是幸福(哲學觀點)用哲學的觀點論述幸
一、明確幸福的含義
幸福觀是人們對幸福的根本看法。幸福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與世界觀、價值觀密不可分。用形式邏輯的歐拉圖來表示:世界觀是最大的圓圈,包括人生觀和價值觀兩個圓圈,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交叉的;幸福觀是人生觀的一部分,幸福觀和價值觀是交叉的。
單純追求某一方面的幸福,都可能導致人生的不幸;獲得幸福的重要方法是學會「三樂」:自得其樂(側重創造幸福),助人為樂(側重傳遞幸福),知足常樂(側重平衡幸福)。
㈤ 蓬勃的人生才是幸福——幸福2.0理論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重新思考幸福並提出幸福2.0理論(PERMA)。指出幸福是由若干可測量的元素組成,每個元素都是真實的、可培養的。每個元素都能促進幸福、都對幸福有所貢獻,但沒有一種元素可以單獨定義幸福。這5個元素構成了自由人的終極追求,並且能整體提高人生的蓬勃程度。
幸福1.0理論
「幸福」這個詞不僅無法充分解釋我們追求什麼,還在於現代人會由「幸福」立即聯想到高漲的情緒、歡樂、喜悅、微笑。「幸福」這個詞已經被濫用到幾乎毫無意義。而且它無法作為一個科學術語付諸研究,也不能用做於教育、醫療、公共政策,或是你個人生活等實際的目標。
積極心理學飢宏的第一步,就是把「幸福」這個一元論概念分解成若干個可以研究的術語。在《真實的幸福》中,將幸福分為三個不同的元素——積極情緒、投入和意義。這三個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明確定義和測量。
幸福1.0理論試圖解釋真實的幸福,它是一種可以直接測量的實體,並有一套可以測量它的方法。它可以用從1到10的生活滿意度來進行定義。擁有最積極的情緒、最多的投入和最大的人生意義的人們最幸福,而且對生活的滿意度最高——這就是幸福1.0理論。
幸福1.0理論牢牢地把「幸福」的含義與快樂的情緒聯系在一起,對幸福的測量過於偏重於生活滿意度,其中的生活滿意度基本上只是測量快樂情緒,所以它不應該在任何理論中占據中心位置。
從幸福1.0理論到幸福2.0理論
之前積極心理學的核心主題是幸福1.0理論。衡量它的標準是生活的滿意程度,而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提高生活的滿意程度。
現在積極心理學的核心主題是幸福2.0理論,衡量它的標準是人生的蓬勃程度,而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使人尺肢改生更加豐盈蓬勃。
用happiness指幸福1.0, well-being指幸福2.0。在英文中,這兩個詞的意思都是「幸福」,但happiness更側重於感覺上的幸福,而well-being則更側重於人生繁榮和蓬勃發展的幸福。
幸福2.0理論
在《持續的幸福》中,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PERMA這一幸福理論。該理論指出幸福是由若干可測量的元素組成,每個元素都是真實的、可培養的。每個元素都能促進幸福、都對幸福有所貢獻,但沒有一種元素可以單獨定義幸福。
幸福2.0理論認為,一個人想要達到蓬勃人生,就必須有足夠的「PERMA」。這5個字母分別代表幸福人生的5個元素——積極情緒(Pleasure)、投入(Engagement)、人際關系(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
幸福1.0理論基本上只有「良好的感覺」這一個維度,並認為我們人生做出的各種選擇都是為了使自己的感覺盡量最好。而幸福2.0理論是多維的,且有5個支柱。某些元素可以用自我報告的方法來做主觀的衡量,其他元素則可以用客觀的衡量方法。
積極情緒是一種主觀的變數,由你的想法和感受決定。投入、意義、關系和成就則兼有主觀和客觀的成分,因為你可以自認為你擁有這些,但其實也可能是錯誤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所以幸福2.0理論不能僅包括良好的感陵判覺,它還包括了你真實存在的意義、良好關系和成就。
在幸福1.0理論中,6種美德與24個優勢是投入的基石。當你使用你最強的優勢去應對最大的挑戰時,你就能體驗到心流。在幸福2.0理論中,6種美德與24個優勢支撐著全部5個元素,它們運用你最強的優勢,以獲得更多的積極情緒、更多的意義、更多的成就以及更好的關系。
我們人生做出的各種選擇,就是為了盡量得到這5個元素。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更多積極情緒;你可以在工作中或與你愛的人在一起時更投入;你可以有更好的積極關系;你可以有更多的人生意義;你也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這是一種自由選擇的理論,它的5個元素構成了自由人的終極追求,並且能整體提高人生的蓬勃程度,而這就是幸福2.0理論。
增加「PERMA」不僅能幫助人們笑得更多,感到更滿意,還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個更好的世界。
P. 積極情緒 Positive Emotions
積極情緒是我們的積極感受:愉悅、狂喜、入迷、溫暖、舒適等,包含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等所有常見因素。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被稱為「愉快的人生」(pleasant life)。
積極情緒有助於幸福,或者說積極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也就是說你主觀上覺得自己有多幸福。但要注意的是,生活滿意度只是幸福中的1個元素而不是全部。
E. 投入 Engagement
投入是指完全沉浸在一項吸引人的活動中,時間好像停止,自我意識消失,它與心流(flow)有關。以此為目標的人生稱為「投入的人生」(engaged life)。
投入就像積極情緒一樣,它也只能靠主觀的評估。積極情緒是快樂的元素,而投入處於心流狀態時,通常沒有思想和感情,我們只會在回顧時說「那真好玩」或者「那真棒」。因此,對快樂的主觀感受是在現在,而對投入的主觀感受只能靠回顧。
R. 人際關系 Relationships
孤獨對生活產生的消極作用極大,而積極也很少見於孤獨的時候。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他人是人生低潮時最好的解葯,而且幫助他人則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所有的積極關系都伴隨著積極情緒、意義或成就。對人際關系的追求是人類幸福的基石,積極的人際關系是實現蓬勃人生的重要元素。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為了積極情緒、意義或成就而追求關系。也就是說,人們很少會把關系當作人生的終極追求。
M. 意義 Meaning
對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獨的、以自我中心的,而人類不可避免地要追尋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著歸屬和致力於某些超越自我的東西,並能在這一過程中尋找到樂趣與自身的價值。
意義有主觀成分,但又不是單純的主觀感受。從歷史、邏輯和一致性的角度進行冷靜客觀的評判後,結果很可能會與主觀的判斷有所不同。比如你曾經認為某件東西非常有意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認識到它顯然也並不是那麼的有意義。
A. 成就 Accomplishment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逐各種成就,其短暫的形式是工作、家庭與生活中的「小成就」,長期的形式就是「成就的人生」,即把成就作為終極追求的人生。
追求成就人生的人們,經常會完全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也常如飢似渴地追求快樂,並在勝利時感受到積極情緒,還有可能是為了更大的意義而贏。或者只是為了成功、成就、成績和勝利本身而追求它們。成就往往是一項終極追求,哪怕它不能帶來任何積極的情緒、意義和關系。
㈥ 幸福日課(一):幸福2.0理論的5個元素
~談談你在還沒有看過本書之前,對這些元素的看法。
積極情緒應該是幸福的基礎和常態吧!
其實,情緒會傷人,消極的情緒會直接導致各種生理的不適,影響身心的健康。
而積極的情緒,則能讓人自帶陽光,始終處於蓬勃向上的狀態,看待萬事萬物都是舒服養眼,即使是陰暗面,也能挖掘出閃光點,始終保持身心愉悅。
同樣表達一個意思,積極表達能讓人笑,而消極表達卻會讓人跳。
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個場景,積極心態能讓人始終看到好的一面,化解並疏導不好的一面;而消極心態則會自動過濾掉好的一面,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並無限放大。
因此,情緒ABC理論太重要了:事件A本身沒有任何對螞襪錯指向,是看待事件的態度B左右了結果,積極態度B+會導致好的結果C+,而消極態度B–則會導致不良結果C–。
投入工作著,美麗著。認真奮斗著,快樂著。
——這是我在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努力投入工作的青春年華,常用的句子。
全身心投入,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也就是「心流」涌動的時刻。
回望工作中,與夥伴們頭腦風暴,討論「志願者論壇」如何動情又入理,到骨髓捐獻受助者家中拍視頻,當志願者講述捐獻故事的時候,適時播出這段視頻,志願者也被感動了,觀眾們更是紛紛落淚——成功抓住了淚點,還有渲染氣氛的現場鋼琴伴奏……
一個好漢三個幫,有愛就會有朋友。
我是個愛交友善交友的人,朋友多得數不清吧……以前在南京路上走著,忽然會有人叫住我,跟我聊半天,聊完我竟然還想不起來人家的名字!
當然,重要的是,當有事情發生,我知道該找誰。
曾被戲稱開了「3T公司」,經常是A有事情找我,我找B幫忙解決;B有事情找我,我找C幫忙解決……循環往復,他們互相之間也成了朋友,很有意思的過程。
有的時候,我會因為共同點而把不相乾的人拉到一起,比如:我的同學去摩洛哥做援非醫療隊長前,我的同事的老公剛好是前一批援非隊員,我就組織他們聚餐,溝通情況並傳授攻略。又如:有一位企業老總委員向我反映外灘地區中午用餐難,我就馬上聯系了和平飯店的好友,幫他們解決了午餐問題……諸如此類,經常有人打電話給我,開口第一句就是「……你認識的人多……」於是,我就莫名其妙地、不知不覺地有了龐大的人際關系網。
把所有的事情都賦予意義,那麼,做事會更有價值感。
——貌似我挺喜歡找「意義」:
結婚那天,先在人民廣場放鴿子和種樹,放鴿子取其意「在天願為比翼鳥」,種樹取其意為「在地願為連理枝」。結婚那天是99年6月6月,儀式地點在望星空廳,於是,結婚主題就成了「久久樂樂,星空婚典」,主題音樂就是鋼琴曲《星空》。
工作中,有一次編撰《外灘金融史話》和《外灘文化史話》,工作量非常大,開會討論,反復修改,厚厚的文稿,看得我頭昏眼花。但是,一想到這是留給後人重要的文史資料,是後人了解歷史的重要參考和依據,要求我們必須要真實完整地記錄。出版後,這兩本書竟然很受歡迎,很多人來索取,幾乎發完。
成就感,就是自我效能感,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
我的基本價值觀是:最一個有用的人,對他人有價談攔值的人。
——我曾在我的工作中感受到很多的成就感:
最早創辦暑假「愛心學校」,引入高校大學生充當愛心老師,為暑假無處可去的孩子們提供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師資力量——最近發現,這個模式已經遍地開花,覆蓋了所有的社區。
參與第一批專業社工的招募培訓管理工作,為失學、失業、失管的社區青少年提供專業的幫助和服務。
開展各類愛心幫困活動,發動大家獻愛心,挖掘各種資源為有困難的孩子送去助學金及關心幫助。
挖掘培養青年人才,為青年成長搭建平台和舞台。含物胡記得有一位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號長,在一次上報全國先進的時候,被我們意外發現,對她進行重點培養,又推薦她為十佳青年……後來,發現她已經是全國勞模了。還記得十佳青年頒獎那次,她激動地拉著我的手說:我興奮得一夜沒睡!
還有,當每月一期把會刊印好發出,每每聽到良好的反饋;全會期間,當我與夥伴們通宵達旦把當天所有人的討論發言、建言獻策情況匯編成幾萬字的幾十期簡報,第二天一大清早新鮮出爐送到所有人手中……深深感到,工作給了我很多很大的成就感!
回顧了五個方面的元素,深切地體會到,其實,我始終被幸福圍繞著!
㈦ 賽列格曼認為幸福有哪五要素組成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認為,幸福的五個要素是: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s)、投入(Engagement)、意義(Meaning)、成就(Achievements)和人際關系(Relationships)五個要素。
塞利格曼一開始提出的是幸福1.0理論,他認為幸福或者「美好生活」有三個要素:積極情緒(愉快的生活)、參與(參與生活)和意義(有意義的生活)。在塞利格曼的新著《持續的幸福》中,他將幸福1.0理論升級為幸福2.0理論,認為幸福由積極情緒、投入、意義、成就和人際關系五個要素組成。
祝學習進步,滿意請採納。
㈧ 如何感覺幸福—幸福公式及其經濟學解釋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提出了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慾望」(也有提法「幸福=滿足/慾望。」)
影響感覺幸福的要素,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慾望和效用,可以認為幸福是"單位慾望所實現的效用"。幸福與慾望與反比,與效用成正比。從幸福公式來看,提高幸福的感覺度有二個方法:第一是要降低慾望;第二是要提高效用。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適時調整慾望以使效用最大化。就可以增進幸福感覺。
慾望"Desire"或"Appetite",效用"Utility",它是一個經濟學詞彙,經濟學家在研究需求和消費者行為時,將它定義為"效用表示滿足。更准確地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如何在不同的物品和服務之間進行排序。(註:薩繆爾森〈微觀經濟學〉第十六版P63)。經濟學中的效用可解釋為消費者在消費一種物品和服務中主觀上的有用性,經濟學家常用它來解釋理性的消費者如何將他們有限的資源分配在能給他們帶來滿足的各種商品上。我認為,對於"幸福"這個心理學范疇的概念,其"效用"也可定義為滿足,是慾望實現了的滿足,可等同於可觀測的或可衡量的心理功效的感覺。
在經濟學中的"選擇和效用"理論用於解釋消費行為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假定,即人們傾向於選擇在他們看來具有最高價值的那些物品和服務。人們所說的"感覺幸福就是幸福",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定,就是人們傾向於選擇在他們看來具有最高價值的幸福感覺。在解釋幸福時,可以認為人們在最大化他(她)的幸福的效用,也就是說人們總是選擇自己物質和精神的效用最大化的組合。
佛教所言,"慾望是一切人類痛苦的根源。"
"感覺幸福就是幸福"這個簡單的道理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很多不具備經濟學理論的人,也許他不會這樣分析問題,就象一個乞討者,他一定有自己的幸福,一樣可以感覺幸福,這是因為不同的人對幸福的需求和慾望不同,對幸福的感覺也不同。很多平凡的人都是哲人,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對幸福的需求和慾望。有的時候幸福是一碗白米飯,一勺南瓜湯;有時候幸福是升大官、發大財;也有時候幸福是精神上的愉悅和對智慧的追求。所以,幸福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如果我們是一條小狗,幸福就是那個"狗尾巴",當我們不停地追逐他,並不斷地靠近他的時候,一定感覺幸福。而這個"狗尾巴"可以比喻成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理想。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公式,效用指一件物品的使用價值,這個使用價值給你帶來的快樂,而且是已知的價值,比如,手機的效用,一開始是打電話,發信息,拍照,這是你知道的效用,這時你會感到快樂,感到這些功能使你便捷,所以你以擁有手機享受快樂感到幸福,但是當你慢慢習慣這種效用時,你幸福感就大大降低了,實際上,這個公式是滿足於人的好奇心建立起來了。最後,你感覺手機可有可無了,這時,幸福成為一個穩定的系數,但忽然有一天,你的手機可以不開機撥打急救電話,這時你所知道的效用又增加了一項,你的幸福感指數會上升,所以效用是你指能夠了解的效用,或者是你願意了解的效用。
看看慾望,慾望是指人想要得到的預期願望的心理渴求(我總結的觀點),這種渴求愈大,你的幸福感就愈小,因為,一件商品的效用在一定時期內是一定的,比如手機的效用,就那幾種,你了解以後,效用便成為定值了,所以最大的因素是慾望,比如,你想僅僅依靠手機去追一個男孩子,那麼這種期望值就很高了,如果僅僅是為了跟媽媽聯系,一周一次,那麼這種慾望很容易達到,這兩種態度對幸福的影響是不同的,因為你的期望是找到男朋友,那麼手機的任務會很重,你要注意發簡訊時措辭,你要注意打電話時因為聲音透露的信息,這時很困難的,手機在承擔這項任務時,變得很重要,一旦男友認知的能力不能確定你傳遞信息的真實意思,就容易導致誤會,繼而使你的預期願望落空,這樣,你會埋怨手機不爭氣或者時他不理解你,但事實上,他的效用有限,你的慾望太高,手機無法承載你的願望,所以你感到不幸福。
同理,如果你想通過電視看電影,你只希望看到星空衛視和中央六台,這是你的願望(慾望),但是隨著時間發現,你發現中央四台的國際新聞竟然如此大開眼界,而鳳凰衛視的節目那麼有風格,你的幸福指數會大大上升,因為此時,你的慾望很低,又開發了很多的效用。這是幸福的徵兆。
結論:一個人想要幸福,就要時常的降低自己的慾望,尤其降低是對商品的期待和了解。
㈨ 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是哪種哲學理論的原則
一是功利原理和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選擇原理。
基於這種基礎,他以功利原則的價值判斷為基石,認為:快樂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壞的,因為人的行為都趨利避害。所以任何正確的行動和政治方針都必須做到產生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並且將痛苦縮減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況下可以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這就是著名的「最大的幸福原則」。
功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