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什麼因素可以保持人們的幸福感

什麼因素可以保持人們的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3-03-27 02:23:57

㈠ 常見的幸福感影響因素包括

常見的幸福感影響因素包括收入、人格、教育、時代背景、社會支持等。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多,幸福感越強,當收入增長到一定數量後,影響就不大。人格:外向型人格的主觀幸福感更強一點,因其對積極情感更加敏感。而神經質的人對消極情感更加敏銳。教育:教育具有社會變遷功能和社會流動功能,能夠改造身心,影響對幸福感的判斷。

常見的幸福感影響因素包括收入、人格、教育、時代背景、社會支持等。

1、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多,幸福感越強,當收入增長到一定數量後,影響就不大。

2、人格:外向型人格的主觀幸福感更強一點,因其對積極情感更加敏感。而神經質的人對消極情感更加敏銳。

3、教育:教育具有社會變遷功能和社會流動功能,能夠改造身心,影響對幸福感的判斷。

4、時代背景:時代總是在變化,不同社會背景下的幸福體驗也是不同的。

5、社會支持:個體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個體的主觀幸福感,為正相關。

㈡ 幸福的人生應當具備哪些因素

首先是平安,然後才是健康,一個完美健康的人才能找到幸福。

幸福,是一個人自我滿足後的情緒。這纖拿種情緒,可以來源於目標達成後的喜悅,也可以是和別人(或事)的不幸對比後,對自身處境產生的滿足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體會到的快樂,滿足。情感得到升華之後的感情。

解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並希望保持現有狀態的穩定心情。《啟蒙文》定義: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新釋:幸福存在於差異化中。差異化的存在,不僅是合理合情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從人類認知學角度看,它就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

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 幸福定義為在生存基礎上存在,在良好社瞎豎孝會生態環境下發展,在各幸福體內實現的相互滿足和相互認同(同等的尊重信任)的生活。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又與客觀因素密切相關,它的發展變化表現為個體的特殊性,但它又在社會成長中遵循著普遍的客觀規律,它既受內部因素影響,又受外部因素制約,涉及自然、社會、心理等方方面面。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主觀情緒。大部分人在談論「幸福」時,都是指這種「幸福」——個人愉悅的感覺,積極的情緒,它是短暫的,易逝的,獲得也相對簡單,有許多的捷徑,比如性、巧克力、葯物。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把「幸福」劃分為三個維度——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磨稿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

㈢ 幸福的兩大因素

1、幸福的兩個要素

很多人追求幸福,大家都認為這是人類自古以來的本能追求,其實,這個本能追求是來自於生命的發展本能。而幸福有兩個要素:滿足和成長,滿足是為了身心的平衡,而成長是為了長遠的發展。
一心追求幸福的人嘩歷畢,不見得就能一直幸福,因為他不懂得生命的本爛大能是要發展,而不純粹是滿足。過於滿足的生活,是會讓人心理上亂芹懈怠、消極,喪失警惕性,生理上喪失生存能力的。
我們滿足小孩子,是因為他們尚年幼無能,也缺乏認知力,為了他們這個時期的發展,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滿足感。
我推崇的教育不是告訴小孩子,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享受,而是在生活中同時體驗到滿足和成長,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送給小孩子的祝語可以這樣說:願你的生活有一定艱辛,讓你能獲得成長,但又不會過度辛苦,以至壓垮你。(賈瑞德-----特朗普女婿)

2、辛苦和痛苦

有一句話說,我們可以讓孩子辛苦,但是不要讓孩子痛苦。當然,人生的痛苦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辛苦的意思是說,知道自己的辛苦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痛苦的意思是說,不知道自己的辛苦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
辛苦就包含著滿足感,可以說苦中有樂。痛苦更多包含著喪失感,給自我帶來阻抗和壓抑。

㈣ 幸福感產生的因素

幸福感主要取決五個要素。
第一,對工作充滿熱情。這里說的工作不僅是那種能獲得收入的工作,還包括志願者等公益活動。重要的是,一個人是否對他投入大量精力的事情有激情。工作帶來的幸福感是五個要素中最重要的。工作幸福感高的人,跟沒有這種幸福感的人相比,更容易認為自己有著美好的人生。

第二,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幸福的人,平均每天花6小時在人際關繫上。也就是說,只要多花一些時間跟別人進行溝通,就能提高人生的整體質量。另外,擁有摯友,也是提高人際關系幸福度的有效方法。

第三,經濟穩定。這里的經濟穩定,並不一定是特別富裕。那些能把負債控制在自己能償還的范圍內、並且能慢慢增加積蓄的人,經濟上的安全感和幸福度都會很高。經濟幸福度高的人,花錢的方式也很聰明,跟物質消費相比,這些人更喜歡各種體驗性的花銷。而且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會為了讓別人高興而花錢。

第四,身心健康,充滿活力。健康的飲食、定期的運動和睡眠很重要。在運動方面,每天只做20分鍾的運動,一天的心情都會變好,每周運動2天以上的人和沒有運動的人相比,壓力會小一些。有運動習慣的人也會變得更自信。

第五,為社區做貢獻。社區幸福度高的人,一般會為自己的社區而自豪,反過來他們會給社區做更多的貢獻。這種對他人的付出,也會提高自身的幸福度,而且為社區做貢獻之後,成果很容易被體驗到,這也會增加人們的幸福感

㈤ 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㈥ 幸福最重要的個人因素是什麼

首先是經濟因素。幸福的產生首先要具備基本的物質條件,吃飽穿暖是我們基本生活需求,沒有溫飽,何談幸福。只有當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被滿足後,在飯後茶餘之際,幸福才會被提起,幸福感才會成為人們談論的新話題。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國內總產值與幸福感的水平之間具有高相關,即幸福感的水平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科學家們猜想一方面由於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進步,個人生活質量提高,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物質經濟的提高可能會帶動其他領域的滿足感的提升,從而促使幸福感的提升。但我認為幸福感和經濟不應是這樣單純的直線正相關關系,舉個例子,目前中國很多人經濟上很富裕,但幸福感反而下降了。個人的財富增長到一定水平後,幸福感並不會隨著財富的積累而增長,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我們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經濟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對幸福感的影響幾乎為零,與此同時,金錢的積累使我們更加懷念其他的非物質,比如親情,愛情等。也就是說,這時經濟因素對幸福感影響已經轉化為非經濟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了。

其次還有健康因素,古希臘認為:「健康與才智,為人生兩大幸福。」因為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衍生出健康、健全的思想,才能讓自己去做喜歡的事,才能提升幸福感,疾病通常與不愉快或痛苦相聯系,所以,疾病可以直接增加消極情緒。

其次還有各種社會關系以及人際關系,譬如家庭關系、同事關系等。這些社會關系其實反映的是個人的社會地位,當各種社會關系很和諧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是家庭或者同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夠明確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這樣我們對於生活,對於自己的滿意度就會大幅度提升,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良好的社會支持網路會增加個人幸福感。

最後個人的目標、理想等因素對幸福感也是存在很大影響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決定人的幸福感,幸福感產生於需要的滿足及目標的實現,當人們趨近並達到目標則產生快樂,反之,目標偏離或失敗則導致痛苦。幸福感反映出目標理想的實現程度,涉及個人價值的實現,生活中目標和理想給予人們奮斗的動力,使人感到充實快樂;同時,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能幫助人們應對各種日常生活問題,使人在社會生活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狀態。。成功的體驗會使人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幸福感。而要實現人生的目標,達到至善,就必須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在各種困難的環境下充分發揮自己最大的功能,再苦再難再險,也應該是幸福的。

㈦ 幸福感的三大來源是什麼

幸福感的三大來源分別是家庭關系、收入水平、健康狀況

其中家庭關系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是最重的,其次是健康和收入,根據相關研究,父母的幸福水平直接影響孩子的幸福水平。

幸福感一般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有享受瞬間、控制自己的時間、增強積極情緒、面帶幸福感、優待身邊的人、告別枯燥的生活、多做有氧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人處於社會中,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的因素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社會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各個方面。

㈧ 提升幸福感的5個要素

想要提高幸福感嗎?

湯姆.拉思和吉姆.哈特在《你的幸福可以測量》書中提出了5個要素,它們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感。

一天之中人們怎樣利用他們的時間,是否有成就感?

作者認為,職業幸福感是五大要素中最基本的,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則會影響其它方面的幸福感。

最重要的因素是每天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

其次是和上司、同事們關系融洽。

每天都有機會發揮自己優勢的人是幸福的。

其實,收入高低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收入而不滿意的人並不少。

個人覺得,擁有職業幸福感的人真不多,干一行、怨一行反而很多。所以,年輕時,多折騰,多試錯,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太重要了。

研究表明,如果你交往的人非常快樂,那麼你快樂的概率會提高15%,甚至,你朋友的朋友很快樂,那麼你快樂的概率也會提高10%。

也就是說,幸福感是會相互影響的。

想要提高幸福感,就要多和快樂幸福的人交往,遠離不快樂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說,在不是強迫的情況下,不幸者的不幸大都是自己造成的,不值得同情。

想要提高幸福感,作者提議保持每天6小時的社交活動,包括:工作、家庭、打電話、與朋友聊天等等。

不過,我覺得作者說得不夠全面,社交幸福感最重要的應該是家人,因為相處時間這么長。如果下班連家都不想回的話,根本談不上幸福。

調查表明,幸福感與人均GDP密切相關,平均來說,發達國家的公民幸福感更強。

作為上班族,年輕時不僅要多掙錢,一定還要養成儲蓄的習慣,並學會投資理財。人到中年後,具有財務安全感的人可以減少大部分焦慮。

除了掙錢積累很重要外,如何花錢也能決定人的幸福感。

作者建議為體驗和記憶而消費,即「體驗式消費」,我非常認同。

比如,外出吃飯或者旅行度假,在海邊做一個SPA,看現場表演等等。體驗式消費能給人帶來更長久的愉悅,拿旅行來說,事前可以期待,旅行時可以充分體驗,事後還可以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而購物帶來的愉悅會很快消失。但對美好的回憶,我們永遠不會厭倦。

在書中,作者給了三條建議,

這三條看起來簡單,但真能做到的人不多。

以上3條建議相互影響,缺一不可。但如果不能都做到,我認為睡眠第一,其次是飲食,最後是鍛煉。

這一點不容易在評估整體幸福感時想到,因為這不完全是我們能夠選擇的,或者說,我們習以為常後,難以想到。

比如,新鮮的空氣和干凈的水源是幸福的基本保障。

一到冬天,霧霾嚴重時,我就覺得幸福感下降,只想逃離到藍天白雲的地方去,卻又無法離開。

另一項必備的是安全感,比如,晚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外溜達,不必擔心人身安全。廣義的安全感不僅指人身安全,還包括道路、街道的整潔、有序。像印度孟買那樣的城市,晚上我都呆在酒店,連去酒店外海灘散步的念頭都打消了,因為臟和混亂,讓人不安。

疫情期間,看看國外那些ZF的不作為,民眾的不守規矩。我們會慶幸生在中國。

以上5個要素,構成了幸福感的基本方面。對於有的人來說,職業幸福感和財務幸福感或許更重要一些,而有些人更看重健康狀況和人際關系幸福感。

或許,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追求的幸福感會有所不同。

㈨ 幸福的五大要素

幸福是什麼?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千差萬別。有的人覺得買了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一套高檔化妝品,各種買買買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工資在高點,加班少點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和愛人一起做做飯聊聊天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吃一碗媽媽做的手擀麵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買一輛寶馬就是幸福……

盡管每個人心中對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是總結起來,幸福離不開以下五大要素:

                    一、感官的愉悅 

視覺、嗅覺、聽覺、味覺,還有性,都屬於感觀上的,感官上的愉悅的確讓我們感覺到很幸福,但那種幸福感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因為人在追求感官上的幸福時有一個特點就是: 人總是要不斷地體驗新的感覺。 比如,你喜歡吃螃蟹,吃第一個時你感覺很好吃很爽,吃到第五個時,明顯沒有了吃第一個時的幸福感,如果讓你吃20個,不僅消化不良,可能你都會覺得惡心了。還比如,你去旅遊,第一次去到你夢寐以求的旅遊景點,你會很開心很幸福。但是讓你再去一次,恐怕你都不想去了。

所以,感官上的愉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持續的時間短,而且總是要尋求不同的新的體驗。

                      二、物質的滿足

物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的確很重要,物質的滿足也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幸福感。追求物質本身沒有錯,而值得深思的是:我們舍棄一切,甚至犧牲健康、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等等,來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人的慾望其實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所以就有了欲壑難填之說。

有的女生拚命加班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就用來在淘寶上買買買。有一句經典的話是這樣說的:女人的衣櫃上永遠缺一件衣服。其實這句話也反映出了,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並不能持續很久。所以我們總是要不斷的買,我們總是要追求新的體驗。買一件新衣服剛開始得到別人的贊美很開心,過幾天可能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都不喜歡了,於是又繼續買。這筆賬算下來其實是非常不劃算的:我們用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付出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換取不到幾個小時的開心(這些新衣服加起來開心的時間,估計也就幾個小時)。

有一個男生為了攢一輛寶馬車的錢,吃了兩年的方便麵。剛開始他擁有這輛寶馬車的時候的確很開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寶馬車給他帶來的幸福感越來越淡。人總是這樣子,為了面子、為了外界的認同,總是傾其所有,不顧一切。最主要是,擁有了之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長長久久的幸福感,一旦擁有,幸福感馬上打折。

在說說我自己,剛剛搬進自己新買的房子時,心情特別好,特別滿足,也感到很幸福,到現在已經住了10年了,當初的那種幸福感,那種心情再也沒有了。

前些天我被一個好朋友帶到她的另一個朋友家去玩,她們家的房子是非常豪華的復式樓。一間房間都有我們家客廳那麼大。像這么豪華的房子在我所在的城市應該都不多。按理說,女主人應該很幸福,他是一名高中的畫畫老師,但從跟她的聊天中發現,她過得一點都不幸福,甚至多次提到要跟她老公離婚……所以,再多的錢,再大的房子並不能讓人感到真正幸福。

……

                三、做喜歡並擅長的事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忙著五子登科,等到退休後才發現:自己的一生,過得疲憊不堪,非常不值得,甚至失去了身體健康,犧牲了那麼多陪伴自己家人的美好時光。這其中主要原因有:

海藍博士訪問過一些企業家、成功人士,關於他們如此有成就感的一生有什麼感想。他們有的說「這一生,忙忙碌碌,真沒意思」,有的說「這一生,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幸福感」。其實,一個人追求成就感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還是,努力想得到的東西就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和肯定?比如,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他們的一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他們是非常享受並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想要體面的工作,想要豪車、想要很多很多錢……我們不見得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喜歡豪車,喜歡好多錢,其實,我們背後最想要的是:外界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同。這樣的結局就很可能像我開頭講的,得不償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等到老了才發現自己這一生都在為了面子而活,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時光。

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覺,70%的時間都在工作。就如前文所講,為了外界的認同和肯定而工作,把一輩子那麼多時間都花在上面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能去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工作,你的每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幸福的,那麼,你的一生也是非常幸福。

              四、和諧的親密關系。

著名的美國婚姻教皇約翰戈對婚姻的研究有40多年,寫下的《幸福的婚姻》中寫到:研究表明,離婚帶來的壞處是「患病率更高、死亡、平均壽命減短4年(你去堅持健身都未必能讓你多活4年)、孩子不幸福」。另外,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70年的跟蹤與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一生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感中,親密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幸福的婚姻,和諧的親密關系對每一個人至關重要。

就如我上一篇中,「物質的滿足」中講到的,那位住著豪華的復式樓女主人, 錢、大房子這些物質並沒有給她帶來持久的幸福。從她口中能感受到她和他丈夫的關系是非常緊張的,她們兩個人長期冷戰,不說話不溝通,她是一名鄉鎮高中的畫畫老師,每周末回家,她說有時候周末都不想回家,回家就心情不好,和她婆婆關系也不好,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在帶。能看出她這種冷漠的夫妻關系讓她感到一點都不幸福。

吳志紅的心理學課中講到,有個有趣的現象:90%的離婚者,跟父母參與到自己家庭中有很大的關系。我認為這跟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有很大關系的。公婆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無邊界行為會給小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婆婆自認為母憑子貴,極度的寵兒子,等兒子娶媳婦了,婆婆害怕失去兒子就想掌控這個新家庭。於是整個家庭的災難就開始蔓延無數代。

所以,要想婚姻幸福,任何時候夫妻雙方都要秉持這樣的態度:夫妻關系大於一切關系。親子關系、母子關系,都不應該凌駕於夫妻關系之上。要想達到這樣一致的觀點,夫妻雙方需要多次、努力溝通才能達到觀念一致。前提是夫妻兩人必須認同這個觀點,同時意識到這個關系的混亂會讓整個家庭陷入災難。而認同這個觀點的前提是:兩個人必須熱愛學習、共同成長。李笑來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幸福的終極秘訣就是——夫妻雙方必須共同成長。很多夫妻在生活中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引發矛盾,很多矛盾的背後其實是兩個人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共同成長能讓兩個人的價值觀逐漸的趨同。在生活中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我看到一本很棒的書籍,非常贊同書中的觀點,於是我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要把它分享給孩子爸爸看看。這個背後的想法,其實希望對方能和我在這方面觀點是一致的,減少以後這方面的矛盾。

總之,和諧的親密關系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是非常持久的,相反,給人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要想婚姻幸福,總結下來有兩大要點:1、夫妻雙方保持共同成長。2、盡量和父母保持物理距離。(相信很多人看到第2點並不苟同,而我身邊大量的事實證明以及不少權威心理學家的研究數據都證實,不同價值觀的兩代人,物理距離太近,的確會給新家庭帶來很多的麻煩,哪怕同住一小區、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也好過同住屋檐下。

                      五、幫助別人

除了親密關系外,每個人還可以去經營的幸福那就是——幫助別人。

人是一個群居物種,人是沒有辦法獨立生存的。在遠古時期,人在打獵的時候是需要同伴的幫忙的,這次你幫他,下次他就會幫你,這樣下來,人的生存率就會大大提高。從幸福的角度來講,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真正的利他才是利己。同時,大量的調查數據也證明:熱愛幫助別人的人幸福感最持久。

總結:以下是幸福的五大要素,而能讓幸福感更持久的因素按排名其實是倒過來的,現代人之所以幸福感匱乏是因為人們總是拚命去追求物質的滿足和感官的愉悅。而恰恰這個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最短的。

前些天聽了一本書叫《活好》,是日本一位名人作家寫的,作者活了105歲,書中講到,人一生要想活好,人生最重要的幾點:1、不要在乎身外之物。2、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3、順其自然。4、永遠保持工作。5、把時間花在他人身上的人才是偉人。仔細想想,這5點和幸福的五大要素基本上是對應的,所以,大道至簡啊!

㈩ 幸福感取決於哪些因素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快樂,無憂無慮。人人都嚮往幸福,如果幸福是由我們的個性所決定,你會怎麼想呢?也就是說生來就已經決定了我們是否有幸福感。其實幸福感是對自己生活狀態的一種判斷,不同的人感受幸福的事物是不同的。

其實幸福有個閾值,有的人高,需要很大刺激才能體味到幸福感,有的人閾值低,一點小事就會讓他感覺很幸福。我們都想幸福,幸福其實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這就是為什麼常說:幸福的人都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無論有錢沒錢,一件小事也會觸動內心,幸福感油然而生,發現幸福,從身邊開始。

閱讀全文

與什麼因素可以保持人們的幸福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臨時工招考信息去哪裡看 瀏覽:5
打完疫苗多久健康通行碼 瀏覽:658
皮卡丘頭套美女是什麼梗 瀏覽:412
擺脫美國控制怎麼在經濟上獨立 瀏覽:672
鐵嶺凡河幸福里的房子多少錢 瀏覽:36
涉外經濟學院本科的專業有哪些 瀏覽:470
婚姻美滿是什麼樣子 瀏覽:926
事業單位的會計需要哪些賬本 瀏覽:968
具體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734
摩羯怎麼挽回愛情 瀏覽:296
經濟適用房產權多少年到期 瀏覽:475
如何讓泡麵更健康 瀏覽:717
耀健康一天收入多少錢 瀏覽:676
懷遠縣的經濟條件如何 瀏覽:634
美女餐廳在哪裡能下載 瀏覽:237
考上事業單位怎麼選崗位 瀏覽:818
阜陽經濟工業學校多少分 瀏覽:560
歌詞幸福的每一天是什麼歌 瀏覽:810
廣東去外地要什麼健康碼 瀏覽:636
親情金錢愛情哪個好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