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農村,最幸福的事情是做什麼
孩子考上大學,是農村父母最幸福的事情,是農村孩子最幸福的事情。因為考上大學,就有改變命運的希望,就可以脫離祖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宿命,未來就可以多一種選擇。農村不比城市,城市的孩子並不止考大學這一條出路,他們還可以學其它的東西,琴棋書畫,刀槍棍劍,只要是感興趣,父母都會送他們去學習。不上大學,他們還有別的成才的途徑,而且父母也會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給孩子安排好將來。然而,農村卻並非如此,做為農村的孩子,我深知上學的艱辛與不易,以及做為農民的辛苦與無奈。
農村的孩子什麼都沒有,只能學習,而且這也是唯一出人投地的機會。因為貧窮,因為落後,我們接觸不到更多的東西,沒有見過鋼琴,沒有學過繪畫,也不知道什麼是樂高。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到學習,見到了父母每天汗如雨下的辛苦,見到了同齡人早早的退學,外出打工的艱難,心裡更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命運。所以,孩子能考上大學,是所有農村家庭最幸福的事情。
當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家長都會在家擺席,宴請親朋好友,大家觥籌交錯,說著祝福的話,臉上全是高興的表情,為了孩子的未來,而激動的無法言喻。親戚朋友也會給孩子封個紅包,以表示一種祝福,每年高考結束,發放錄取通知書的那段時間,都是我們村上最熱鬧的日子。
② 農村留守的老人,怎麼才能讓他們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農村裡面最不缺的就是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了,而且一般就是老人居多。因為農村人的經濟條件不好,所以那些年輕人只能夠外出務工,也是為了讓家裡面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這個時候就沒法在家裡面盡孝道,年輕人也覺得平時只要讓家裡面的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就行,就是讓老人幸福了。但是人老了之後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孤獨,年輕人如果想讓老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其實不僅要滿足吃穿方面的,還要滿足精神需求。
所以對於那些農村的老人來說,想讓他們變得更加幸福和快樂,家人平時有時間就要回去看看老人。可能有些年輕人總說自己工作忙,總是找借口覺得生活不易,自己又沒有放假,來回的時間得花個一兩天,回去之後也待不了多長時間,還非常浪費錢。但是其實這只是借口而已,就算你只是回家呆一天,老人心裏面也會覺得非常開心,如果自己真的沒法回家的話,就要多給老人打視頻打電話。而且現在很多地方的養老機構已經發展的非常不錯了,過去人可能覺得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非常不孝順。但是現在的老人都想的比較開,也願意去那裡生活,因為那裡都是老人,大家也有很多的共同話題,至少不會那麼孤獨。
③ 農村條件不好,經濟情況無收入,怎麼才能幸福
農村條件不好,經濟情況無收入,怎麼才能幸福?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在生活方式上也不盡相同,因此,城市人有城市人的活法,農村人有農村人的活法,這就叫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為生存尋找出路。無可置疑,在現實生活中,與城市人相比較,農村人在生存環境和社會福利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別,這是自然環境所限制的,也是永遠不能夠改變的,只能在國家富強了之後,採取「城市支援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方式來逐步縮小城鄉差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從而提高全民的幸福感。
近十年來,我也在外四處奔波,城市建設灑下了我們辛勤勞動的汗水,但城市終究不是我們農村人久留的地方,我們的根永遠留在了祖先耕種的土地上。現在的農村雖然比不了大城市的繁榮,但農村有農村的優勢,農村人更有農村人的新活法,只要我們始終圍繞市場經濟這根主線,會念「山水經」,就一定能走「致富路」,更何況農村人只要主宰了土地,黃土也能變成金,撒入土地上的種子也一定會結出豐碩的勞動果實。到那時,家鄉都變成了美糧川、大花園,住在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生活富足的新農村裡,你難道還有什麼理由說不幸福么!
④ 農村老人的幸福感,平時能從哪裡得到
住在沙東鎮車斗村的長沙部再次踏上新建的沙東鎮社會福利中心。他想把75歲的老母親送到中心養老金,彩電、熱水器、空調等設施齊全,職員的服務也非常專業細致,決心為老母親申請入住。「農村老齡化加速,同時面臨勞動人口向城市流動的『空巢』,養老問題對農村來說更加迫切。」據張東鎮相關人士介紹,當地還有很多老人,照顧這些農村老人要從提高老年生活的幸福感開始。「中心11月末正式投入使用後,硬體和軟體設施都得到了認可。」
對於目前部分農村老年人面臨「底線生存」的現狀,專家們認為,不僅要從「孝道衰落」或「倫理危機」的角度來看,還要從我國農村變化的大背景來看。隨著農村現代化轉型的加快,農民家庭也在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是家庭再生產目標正在從過去單純的傳承向發展主義目標——實現社會流動、實現城市化,這一目標僅靠子家庭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動員家庭內的所有資源。
⑤ 在農村,怎樣才算是幸福生活
我是農村出來的,家在大別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從這30年來看,農村生活上了很大一個台階。
村裡生活越來越舒適,這是青壯年人走出鄉村打工掙錢的成果,物質上富裕,村裡卻空心了。
農村田野上再也見不著90年代那會孩子們奔跑的身影,聽不到成群結隊的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了。是孩子少了嗎?不是!是他們去鄉鎮縣城裡或者跟著父母去打工的城裡讀書了,教育還是受重視,但已經寄希望於村裡的學校了,這樣導致村裡的小學名存實亡。
缺少青年人的鄉村是沒有活力的,缺少孩子的鄉村是孤獨的,只有老人在田地上勞作著,盼著兒孫什麼時候歸來。
這是中部山區的縮影,東部沿海或平原地帶應該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