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何為幸福哲學上是怎樣定義的
哲學定義:
幸福是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真理與自己同在時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⑵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什麼 是幸福
從哲學來分析就是,幸福是需要(慾望)的滿足或消除。但要深刻的理解還要明白需要是什麼的這個更深層的問題。
而需要(慾望)的本質又是人體身心不平衡狀態在心靈(大腦意識)中的反映。
也即使說,幸福最終是指人身心的平衡狀態!
⑶ 幸福的定義神什麼,用哲學的角度說
幸福是一種心態,有錢未必是幸福,無錢未必不幸福。幸福是一種豁達的心態,幸福來源於生活的輕松與滿足,以及對於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希望。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而言,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窮有窮的幸福,富有富的幸福。正所謂「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窮的幸福就是知足常樂,富的幸福就是樂善好施。富有並不一定都幸福。生活中許多東西遠比金錢重要,許多東西是用錢買不來的,其中就包括幸福。幸福其實很簡單,人的幸福感覺是和生命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息息相關的。心靈上有了滿足的感覺,便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受,名人未必就幸福,凡人未必不幸福。羨慕同齡人有房有車有好職業,覺得出人頭地是幸福的要領;風燭殘年,羨慕別人的腳步鏗鏘有力,覺得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健康才是最可靠的幸福。就這樣,從小到大,我們總是一邊查閱幸福的定義,一邊揮手將面前的幸福趕開,等到所有的繽紛都變成懷念,才發現已錯過生命中最美的季節,但見來路迤邐,處處開過幸福的花朵。
幸福是一種責任,婚姻未必是幸福,獨身未必不幸福。幸福的婚姻在於忠誠,是一份責任。吃好穿好住好,就是幸福婚姻。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物質財富固然是家庭幸福生活的保證,但絕不是唯一。如果對婚姻不負責任,那麼再富麗堂皇的婚姻,也遠不如獨身幸福。
幸福是一種信念,健全未必是幸福,殘疾未必不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常人無法理解和去實踐的醒悟。坐在輪椅上的張海迪說:「即使翅膀折斷了,我的心也要飛翔。」直面生活的勇氣、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信念,能戰勝身體的殘缺,缺陷對人常常有意外的幫助。苦難鑄就了他們不屈不撓的性格,他們比健全人更渴望得到尊嚴,他們身上具有一種所向披靡的精神,也許在別人歧視的目光下壓抑太久,隨時可能迸發出驚天動地的力量,創造出一番令人驚嘆絕頂的成功!幸福無限,只存心間。只要我們自愛、自尊、自強、自信,我們就會常常體驗到幸福。讓別人得到和擁有幸福,往往就是自己的最大、最長久的幸福。
⑷ 什麼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很難有統一的標准。確實是這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若深入地問為什麼會不一樣,其實還是有標準的。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是體現了價值觀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手段。一個人想要賺錢賺得多一點,這本身並不是目的,他是為了因此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駁了:我不要那麼多錢,也可以幸福。比如說我讀幾本好書,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對後一種人來說,讀書就是他獲得幸福的手段。
對於什麼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一派叫做「快樂主義」,其創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近代以來,英國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休謨對此也有所闡發。這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什麼是快樂?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他們還特別強調一點,人要從長遠來看快樂,要理智地去尋求快樂。你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而給自己埋下一個痛苦的禍根,結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義」。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他們認為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是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這部分滿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等,包括馬克思,他們強調的是人的精神滿足。
⑸ 哲學的類別有哪些以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古希臘時期:
基本各自為戰,沒有什麼蠢前脊學派可言。最有影響力的幾個是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帶滲前期討論世界的同一構成,後期討論世界的二元本體,並加入了倫理學因素。
中世紀:
教父哲學、唯名論、唯實論。最突出的討論內容是自由意志,並最終涉及到了個性和共性的關系問題。
近代:
英國經驗論、歐陸唯理論、啟蒙思想家、機械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近代哲學的主流是認識論,即對認識來源的爭論,經驗論和唯理論各執一詞,前者認為認識來自經驗,後者認為認識來自理念,後由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對雙方做出了部分整合。在此之外,啟蒙思想家主要注重政治理論,而法國的機械唯物主義則屬於英國經驗論在歐陸的一種發展。
現代:
實證主義:認為哲學觀點必須是獲得或者能夠獲得實證的觀點,無法證實的觀點沒有意義。
實用主義:認為一個概念的全部定義取決於這一概念所產生的作用。
唯意志論:唯意志論發展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思想,並將其定義為意志,是生命體,甚至非生命體的本能。叔本華認為,存在物的意志是想方設法維持生存;尼采認為,存在物不僅要維持生存,還要想方設法釋放自己的權力意志,通過毀滅其他競爭者以獲得生存空間。
生命哲學:重點在於對生命-時間-綿延的研究,認為時間和運動的最大特點在於不間斷性,像一條沒有終點而無盡流淌的河流。
功利主義:認為幸福就是善,痛苦就是惡;幸福與痛苦對立,可以抵消,不同個體的幸福可以加總、計算,為了集體的幸福可以強制性犧牲個體。
分析哲學:分析哲學接過語言學的研究物件為自己的研究物件,認為一切哲學問題終究都是邏輯問題,從邏輯入手是哲學問題唯一有效的切入點。
現象學:研究現象本身。現象學打破了傳統哲學本質-現象的二元對立,把我們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在的問題變成了在我們面前所展示的是否是現象本身,並進一步解決了傳統唯理論和經驗論所沒能解決的認識來源問題,同時從真正意義上克服了十九世紀末期的哲學危機,為哲學贏取了現代性的獨立與存在。
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是現象學的後續,利用現象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有關人-存在的具體社會問題。
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都認為結構作為一個系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許多成分組成,其中每一個成分的變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變化。他們都力圖以此超越形而上學和心理主義的理論框架來解釋結構,同時否定結構的歷史性,認為結構超越了時間。
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是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心理學的結合物,研究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具理性危機。
英美科學哲學:以否證論為先導,研究科學發展的過程和內在邏輯。
英美政治哲學:主要是自由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對立,重點分歧在於每個人的生命和自由能否換算成數字進行加總。
哲學分支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自我主義
利他主義
功利主義
享樂主義
現實主義
非現實主義
反現實主義
理想主義 理性主義
非理性主義
唯美主義
樂觀主義
達觀主義
悲觀主義 邏輯正確主義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 斯多噶主義
存在主義
佛教哲學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哲學分支 由於研究領域的不同,哲學有很多分支。 * 哲學史 o 東方哲學史 + 印度哲學 + 中國哲學史 + 伊斯蘭哲學 + 日本哲學 o 西方哲學史 + 古希臘哲學 + 中世紀哲學 +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 德國古典哲學 + 俄國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o 辯證唯物主義 o 歷史唯物主義 o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 科學哲學 * 現代哲學 《傳統哲學到現代哲學》 o 生存哲學 o 分析哲學 o 人文哲學 o 解釋學 o 符號學 o 實用主義哲學 * 倫理學 o 醫學倫理學 o 教育倫理學 o 政治倫理學 o 家庭倫理學 o 生命倫理學 o 生悔絕態倫理學 * 美學 o 美學史 o 藝術美學 o 技術美學 * 形而上學 * 現象學 * 過程哲學 * 知識論 * 死亡哲學 * 人生哲學 * 法律哲學 * 心靈哲學 * 墨家哲學 * 當代英美哲學 * 比較哲學 * 當代法國哲學 * 哲學哲學 與哲學相關學科 * 相對論 * 量子力學 * 混沌學 * 弦理論 * 思維科學 * 人工智慧 * 心理學 * 資訊理論 * 語義學 * 科學社會學 * 邏輯學 * 科學學 * 控制論 * 機械論 其他與哲學相關的學科 * 數學哲學 * 宗教哲學 * 政治哲學 * 法律哲學 * 物理哲學 * 天文哲學 * 化學哲學 * 語言分析哲學 * 佛教哲學 * 教父哲學 * 兄貴哲學 * 教育哲學 * 語言哲學 o 日常語言哲學 * 自然哲學 * 經濟哲學 * 同一哲學 * 思辨哲學 * 生物學哲學 *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 歷史哲學 * 易學 * 經學 * 玄學 * 靈源泛哲學體系 * 諸子哲學 哲學命題 * 自由意志 * 決定論 * 因果律 * 隨機性 * 白馬非馬 * 百姓日用即道 * 悖論 * 變化日新 * 辯者二十一事 * 仁為萬物之源 * 體用一源 * 天不變道亦不變 * 天道自然 * 萬物皆備於我 * 物極必反 * 心統性情 * 心無本體 * 新故相除 * 形質神用 * 性即理 * 性日生日成 * 一分為二 * 一物兩體 * EPR悖論 * 堅白相盈 *矛盾論
先秦諸子哲學的主要派別有
①儒家。這是創立最早、影響較大的一個學派。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為代表的兩個派別最有影響。
②墨家。創始人是戰國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學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後,「墨離為三」。戰國後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學說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義認識論、邏輯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
③道家。傳統認為老子是其創始人。他提出了一個以道為核心的系統完整的宇宙觀,既有唯物主義的內容,又有唯心主義的成分。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通過相對主義走向懷疑論和不可知論。稷下道家則提出「精氣」說,對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戰國時期道家的一派還和名家、法家相結合,發展成為黃老之學,為後來的漢初統治者所推崇。
④法家。其先驅為管仲、子產,真正奠基人是戰國時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戰國末期,韓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論,他繼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學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義體系。
⑤名家。是戰國時期專門討論名實關系和概念同異、離合問題的一個學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孫龍。他們對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別性問題作了探討,對古代邏輯學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⑥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他把陰陽五行說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剋的順序來說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終始」說,為新興封建政權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除上述派別外,先秦諸子百家之學還有兵家、農家、縱橫家、雜家等學
在商品市場中,基本分析法,是根據商品的產量、消費量和庫存量(或者供需缺口),即根據商品的供給和需求關系以及影響供需關系變化的種種因素來預測商品價格走勢的分析方法。其特點是,1 分析價格變動的中長期趨勢;2 研究價格變動的根本原因; 3 分析的是巨集觀性因素。
唯心主義可以分為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
唯物主義可以分為古代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世界和實現自我的客觀性物質活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把這樣的實踐作為自己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其意思有兩點:(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來源和活力是實踐,目 的和歸宿也是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基本觀點,原理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實踐精神的精華,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歸宿指導的實踐活動,使人能更自覺地改造世界和實現自我。(2)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發點和核心,是貫穿於馬克思主義哲學整個理論體系的一條主線。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的邏輯出發點是實踐范疇,從實踐觀點看,物質只不過是實踐活動的一個物件性要素。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部理論是圍繞實踐這一核心而展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和歷史觀諸理論都以實踐觀點為基礎和核心。以往我們只承認實踐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近年來人們進一步認為實踐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辯證法、歷史觀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一)丹納認為,藝術作品是一種社會現象。藝術作品屬於一個總體。
第一屬於藝術家的全部作品這個總體。
第二藝術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屬於一個比藝術更大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
第三藝術家家族還包括在一個更大的總體之內。這就是在它周圍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會。
藝術作品從屬於一個總體,這個總體有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逐層擴大包含。對藝術作品的研究必須從社會這個最大的總體出發,最終實現對藝術作品自身的研究。
(二)丹納進一步提出,把種族、環境和時代作為藝術的三種基本動因。
(三)丹納還提出了判定藝術價值的標准。
這個標准就是,藝術作品再現種族、環境和時代特徵的程度及效果。
一共有三條:特徵的重要程度;特徵的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
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用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的哲學學說。
泰勒斯「萬物來源於水」五行
荀子「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生有知而無義,唯人…」
德謨克列特 伊壁鳩魯「世界來源於原子
特點:具備了唯物主義的觀點,缺乏科學的論證和嚴密的邏輯體系,直觀性,樸素性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機械地地認為人和人類對客觀世界是不可以認知、不可以作為的,人和人類只能夠機械唯物地認知客觀規律和定律或能夠機械唯物地認知和掌握客觀規律和定律並調正利用客觀規律和定律
霍布斯,洛克,培根,費爾巴哈
特點: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
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意識決定物質)
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把個人的精神當做世界的本源,看做第一性,認為人的思想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應而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世界上一切其他事物都只存在於我的感覺意識中,是我的感覺意識的產物,是第二性的。
孟軻:萬物皆備於我 陸九淵(宋):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 王陽明(明):心即是理也
貝克萊(英):物是觀念的集合 馬赫(奧地利):物是感覺的集合 杜威(美):世界是我的經驗,我的活動
新康德主義 存在主義(薩特)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有一種客觀精神是唯一真實的存在,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是第一性的,物質世界不過是客觀精神得很的表現,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代表人物:黑格爾,柏拉圖,朱熹(理在氣先)
⑹ 請以哲學角度分析什麼是幸福
儒家幸福觀儒家提倡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人生,向內修身養性,形成仁、義、禮、智良好的道德品質。向外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極端,處理好人際關系等,這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觀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崇尚返歸自然,逃避塵世,過原始質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佛家幸福觀苦、集、滅、道四聖諦 人生本無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種各樣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根本來源在於「愛」與「痴」,即人的貪求慾望,對佛理、佛性的無知,要擺脫痛苦的「生死輪回」,達到幸福的彼岸即「涅盤」,只有滅除貪愛慾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見,佛教基本教義與其說是一種關於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獲得幸福的理論與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說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擺脫痛苦的理論與方法。 西方理性主義的幸福觀理性主義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傳統,古代以蘇格拉底、柏拉圖、斯葛特學派等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兒、康德、黑格爾等人為代表。理性主義強調理性作用,貶低感性與情感的作用,主張抑制慾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們認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於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樂只會玷污理性,荒廢人生。理性主義的幸福觀有兩種:一種是以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和諧說,一種是以犬儒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為代表的禁慾主義。 基督教神學的幸福觀基督教神學家認為人要達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對財富、名譽、權力和肉慾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對上帝的熱愛和追求中。只有對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歸天國,獲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學家看來,塵世生活不過趨向上帝天國的旅途,德行是達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擺脫塵世的誘惑和紛擾,達到聖潔狀態,才最能獲得幸福。 後現代心理學的幸福解讀 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社會化,人們已經開始關注精神品質的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關注和諧、幸福,那麼幸福到底怎麼理解呢?幸福又到底怎麼獲得呢?這成為人類一個全新的問題,探索人們幸福是人們本性的追求,在物質世界不斷發展的時代,人們隱約的意識中感知幸福度正在下降,這是一個時代變遷的副作用,還是一個人類必經的道路呢!於是,後現代人文學者們有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他們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文化,可以直觀到視覺化、聽覺化。幸福也是一種流動在任何一個生命里的能量,當你靜下心來就可以被感知到,在繁雜的時代不是沒有了幸福,而是人們丟棄了幸福。國內後現代心靈導師林仕錕曾經這樣比喻過幸福:「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樣,幸福不是終點站,幸福一直在路的兩旁」!是啊!幸福本身就一直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忽略了幸福的存在,只想著那個遙遠的目標,於是把幸福遺忘在路的兩旁。獲得幸福的關鍵在於人們需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⑺ 哲學:解釋一下"滿足","快樂","幸福"在哲學意義上的區別.
1,滿足,指個人慾望的滿足,即慾望得到了慾望的對象。快樂,指個鋒核人的內心體驗,快樂是事物在人的心靈中產生主觀印象。銀緩掘幸福,指的是人的滿足感。2,滿足,快樂,幸福是個人主觀感受的不同哪渣表現。滿足是與對象相聯系的,快樂和幸福則不存在是否有對象的問題;快樂可以作為外部表現為人所認識,滿足與幸福卻往往不能直觀地看出來;幸福是一種滿足感,卻不同於滿足,幸福是滿足的結果,滿足卻不是幸福的前提。
⑻ 幸福在哲學上的概念是什麼
鏈接:http://pan..com/s/152AiU2XyB5R6ca2V7X_bMw
復旦名師陳果:幸福哲學課。你的幸福關鍵詞是什麼?是時候了,和生活好好談談,把握當下的幸福。復旦爆紅的女神教師陳果,獨家開講人生的幸福哲學課,激活你對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運氣,而是你在內心修煉的能力。朋友、愛情、財富、自由,究竟什麼才是屬於你的幸福關鍵詞?幸福是一條路,讀懂你的內心,你才能夠找到自己的歸途。
課程目錄:
01.明心見性,認識自己
02.唯真知方有真愛, Right road VS Good road
03.莫辜負這僅有一次的人生
04.來自社會和知己的聲音
05.尋找生命里的樹洞
06.盡力達觀,保持中道
......
⑼ 幸福學的幸福哲學
幸福學是陳孟雲開創的一門新時代的哲學 ,是一門研究人類幸福的本質規律並總結為一定的理論方法,用以指導人類獲得幸福的應用性科學。幸福學也可以稱之為幸福哲學。幸福學具體理論和應用詳見《中國幸福學研究》網站。《中國幸福學研究》理論的基本內容有一個核心,兩個基本原理和六個基本推論。 第一基本原理,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類為什麼能從一般動物裡面脫穎而出?就是由於人類不斷增強的不滿足本性導致了人類的渴求(求知)欲,以及實踐欲不斷增強,從而導致了人類自身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從而使人類能從一般動物種類中能脫穎而出,成為現在的人類;其他動物,則由於容易滿足,也就難於進步,或進步緩慢。所以人的本性是不滿足。這也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所在。
第二基本原理,幸福的定義。幸福的定義就是: 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第一基本推論,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因為人類的本性是不滿足,所以人類的本性就是追求滿足。因為幸福就是渴求被滿足後的結果,所以追求滿足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類的最終追求就是幸福。
第二基本推論,人的定義。什麼是人?從人的本性,或者說從廣義上可以講,人是具有不滿足本性的動物。這種定義是從人的共性方面來定義的,其實呢,人類中的任何人,就像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片葉子一樣,與其他的同類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具有其個性的,特別是人的意識。根據馬克思理論我們知道,物質決定意識。因此,關於「人」我們就可以如此定義:人是具有不滿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環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識的動物。
第三基本推論,人生的定義。 什麼是人生?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不滿足導致了人們的渴求——渴求獲得了滿足——人們就獲得了幸福。根據幸福第一定理我們還知道,幸福的感覺都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個幸福的感覺都是會消失的,又因為不滿足是人的本性,所以,人們會繼續尋求新的渴求,尋找新的幸福。如此循環往復,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所以,人生就是人們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過程。
第四基本推論,人是時代的產品。因為人是具有不滿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環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識的動物。所以人是時代的產品,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生的所作所為都是時代的影響所致,也就是說,好人,壞人,偉人,小人都是時代的產物,與個人本身無關,只需研究個人的時代背景就行了。什麼是時代呢?就個人而言,時代就是能決定和影響某個人意識的所有客觀環境。
第五基本推論,存在就是真理。因為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東西,所以存在就是真理。
第六基本推論,人類最終追求的社會是和諧幸福社會。因為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因為保持人類能持續繁衍也是第一要務,所以能給人類(而不是少數人)帶來持續和諧幸福的社會才是人類最終追求的社會。 是人類(包括人類子孫)的幸福是檢驗實踐的唯一標准。因為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所以人類的任何一個實踐都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類的幸福,為了人類子孫的和諧幸福。所以人類必須和諧發展,去尋求更廣的,更遠的和諧幸福。所以那些為了少數人的幸福而損害多數人的幸福,為了當代人的幸福而損害人類子孫的幸福的實踐都是錯誤的,都是必須加以糾正的實踐。
在此理論基礎之上,《中國幸福學研究》又給出了許多幸福學在社會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和理論創新。比如哲學的新定義,民主的新定義,真理的新定義,感情的新定義,尊嚴的新定義,愛國的新定義等等很多詞和概念更科學,更直觀的新定義。
幸福學具有終極意義
因為幸福是人類的最終追求,所以幸福學具有終極意義。如果站在科學的幸福學立場,就可以對人類所有的行為及其研究這些行為的學科進行重新審定,判明其存在的價值。凡是有助於增進人類幸福的學科,就是應優先發展的 ,凡是與幸福關系不大,甚至損害幸福,或者削弱人類自控能力,助長人類破壞生態系統的學科,就是屬於須控制乃至取消的學科。
⑽ 西方哲學家談幸福觀
幸福觀是指人們對幸福問題的總的看法和基本觀點,基於對幸福的不同理解,西方哲學史上有兩種有代表性的幸福觀,即理性主義幸福觀和感性主義幸福觀。
理性主義幸福觀強調理性的作用,主張抑制慾望,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幸福。代表人物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康德和黑格爾等人。
感性主義幸福觀強調人的自然慾望,貶低理性的作用,主張在感官的快樂體驗中享受生活。代表人物有德莫克利特,伊壁鳩魯,盧克來修,霍布斯,愛爾維修,邊沁等人。
馬斯洛在兩大派別之間尋求第三條道路的努力,也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表述了一個理想國家中的幸福觀,「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某一個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在理想城邦的建造中,教育和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有了正義的品質。才能夠獲得心靈的健康狀態。
他認為最善良的人和最正義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最惡的和最不正義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柏拉圖認為幸福是可以賦予人的終極完美。他研究了四種讓人羨慕的事情。就是理論的美德,審慎的美德,德行和實踐的技藝。這些事情之所以讓人羨慕,就在於它構成了人的完美性。這些事情本身不是幸福的,但是我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感到幸福。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觀點,也認為幸福的人是有德性的人,幸福的人是至善的追求者,幸福的人是正義的人,幸福的人是能夠節制的人,當然,幸福也需要靈魂的轉向。雖然真正的幸福只有少數人才能得到,但是呢,我們要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因為幸福是靈魂的一種和諧狀態。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幸福是終極目標。他說:每種記憶、每種學科或者每個經過思考的行為和志趣,都是以善為目的的。只有幸福才有資格被稱為絕對最後的,我們永遠只為了它本身而選擇它。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最後的目的就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亞里士多德認為要搞清楚幸福的性質,必須首先回答人的功能。世間萬物都有功能,只有理性是人獨有的。當然,理性也有被動和主動兩種情況,人類的善應該是心靈合乎德行的活動。假如德行不止一種,那麼人類的善就應該是合於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動,因為至善就是幸福,所以幸福就是心靈和與完全德行的現實活動。
幸福既然是合於德行的活動,那麼什麼是德行呢?德行包括理智的德行和道德的德行。比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的德行,寬大和節制是道德的德行。要獲得幸福,必須讓自己的德行合乎正義。德行可以用來調適情感和行為。
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避免過度和過猶不及兩個極端,要奉行中庸之道,才容易獲得幸福。在這一點上和中國古代先賢的看法是一致的。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的把握,也有適合不適合的問題。所以要想獲得幸福,還需要親自實踐,付出行動。只有在德行指引下的理性行為,才能讓我們獲得幸福。我們只是躺在那裡做白日夢,幸福應該不會降臨。
當然,幸福還需要我們做許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有朋友的幫忙,需要一定的財富,一定的權利才能夠做到。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幸福指數在一定程度和財富成正相關,只有超過一定的數額之後才沒有關聯。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觀點有崇高的道德性,也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有利於讓人們通過學習和訓練來增強智慧,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當然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些幸福和德行是沒有關系的。亞里士多德曾經說,幸福對於兒童來說不是現實的東西,只是一種希望。但我們說飢餓的嬰兒和媽媽的乳汁難道不是幸福?把麵包給一個飢餓的人,他會體會到幸福,無論這個人是不是有德行。
所以亞里士多德是教人們奉行什麼原則做人做事才能成為終生獲得最大幸福的人。
伊壁鳩魯,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曾在雅典創辦學園。他主張人應該按是否有利於肉體健康和靈魂平靜而自由的去尋找和享受人間的快樂,所以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他說幸福生活是我們的天生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捨都從快樂出發,我們的最高目標是得到快樂,判斷善的標准就是感覺。
當然說快樂是終極目標,不是指放盪的快樂和肉體享受的快樂,而是指身體沒有痛苦,也沒有靈魂的紛擾。
他認為一個人要獲得快樂,必須擺脫偏見,學習自然規律,學習哲學。哲學的目標是追求人的幸福,青年人,老年人都應該學哲學。
當然,人們對於神鬼和死亡的恐懼可能會減少真正的快樂。伊壁鳩魯認為神不管人間的具體事兒,人死後靈魂也消散了,因此人不用害怕神鬼,也就是說是死對於我們是無乾的。
伊壁鳩魯還主張把物質願望減少到最低限度,過簡朴的物質生活,才能使人感到安寧,感到幸福。而且也不要嫉妒他人,就會容易帶來內心的不平靜。他對幸福的定義奠定了人本主義幸福觀的基礎。
他明確反對極端的享樂主義和縱欲主義,承認理性和美德對於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這一點兒和亞里士多德是一致的。
伊壁鳩魯的幸福觀會讓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既然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活著,那麼人活著的意義就僅僅是為了活著。但我們知道,一個僅僅活著的人,如果沒有追求,沒有價值,人的創造性和潛能就發揮不出來,就很難獲得存在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也很難獲得幸福。
黑暗的中世紀,人們的生活完全受宗教神學思想控制,把感官快樂看成是可恥和有罪的,所以那個時候邊沁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作為衡量一切善惡是非的標准。
笛卡爾的哲學經常就瓶裝新酒,笛卡爾提到過哲學可以「提供的獲得至高無上幸福的方法。」他認為幸福的生活是順應自身本性的生活,幸福生活建立在正確而可靠的判斷之上。
笛卡爾認為幸福不是至善,但幸福預設至善,並且幸福是至善的後果。享樂不僅僅是感官的快樂,而且應該體現為心靈的所有滿足。
笛卡爾不贊成幸福生活是德性的生活,他把幸福看作是德性的結果或獎賞。他給出幸福的定義是,生活即幸福,就是擁有完全滿足與滿意的心。他把可以帶來幸福的東西分成兩類,一類是不依賴於我們自己即依賴身體與外物的東西,比如榮譽,財富和健康。另一類是依賴於我們自己心靈的東西,比如德行和智慧。笛卡爾主張幸福就是心靈的滿足,心靈滿足是牢固的,唯一值得我們去追尋的,我們也不需要藉助外部的幫助就能達成的。
黑格爾是哲學上繞不過的一道坎,想了解哲學,不妨先看看黑格爾,這個自稱要做哲學「終結者」的人。
黑格爾首先反對了康德的物自體論,認為前人的哲學總是被後人推翻是有根本原因的,因為他們的觀點是靜的,而我要做出來的是動態的觀點,是變化的,辯證論。
這其中不是我們平時說的,一個事物有好的一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它不好的一面,這容易形成詭辯。而康德的辯證是一種看透原因結果的洞察力,舉個例子,因愛生恨,一個人還恨著,這份恨就代表著愛,是一種憤怒情緒,一種得不到渴望的愛的情緒,更可以看成恨的行為是對的不到愛的恐懼,而這是更深沉的愛。
因此生活中我們總是去追求幸福,反過來我們是害怕受到傷害,恐懼壓力,復雜多變的事物,他們會不斷的影響我們,而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同時經歷著壓力,事態萬變,以及傷害,兩者結合成一種新的生活態度,使心態平和,安靜看待事物,從過去到未來的綜合來看,就能有幸福的不同感受。
康德認為,幸福就是對自己狀態的滿足,只要人們確信幸福的存在,期待幸福與追求幸福就是人的本性不可避免的。但幸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雖然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但人類從來不能確定。
康德也認為,幸福和道德不能截然分開,是相互依存的,幸福必須以道德為前提,才有真正的價值。在康德看來,不能因為追求幸福而道德,而應該是以道德的完善而幸福,幸福必須以道德為前提,才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這就提示我們要把幸福追求寄託在道德的范圍內,既要體現人性自由,也要體現出人的尊嚴。雖然幸福是個人的事情,道德是社會的事情,但我們也要把個人和社會有機的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幸福和國家的幸福統一起來,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認為幸福是需要的滿足。每個人都有基本的需要,只有需要得到滿足,人們才會產生良好的,健康的狀態,滿足各種各樣的需要,是人一切行為的動機與幸福的源泉,人的幸福來自於需要的滿足,沒有需要的滿足,既不能有生理健康的幸福,也不可能有精神健康的幸福。
當然需要是分層次的,從低到高分為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幸福就是在需要的不斷滿足,不斷升華過程中被體會到。
對於一個飢餓的人,有一塊麵包就是幸福的。對於一個孤單的人,有幾個知心好友就是幸福的。對於一個腰纏萬貫的人,用錢幫助需要的人就是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但是能夠完成的佔少數,我們大多數在自我實現的路上。要想自我實現,需要具備很多優秀的品質。
馬斯洛通過對林肯,傑弗遜,愛因斯坦,羅斯福,斯賓諾莎等卓越人物的研究,總結出自我實現的人具備的共同品質。
有洞察力,可預測未來。較少的受願望,慾望,焦慮,恐懼的影響,較少受性格決定,不摻雜主觀願望和成見。
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人際交往中流露真實情感,有足夠的自信和安全感。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具有超人獨立的特性和離群索居的需要。
具有自主性和成長性動機。
對周圍保持好奇和欣賞力。
能夠感受到一種高峰體驗。
對人充滿愛心。
有深厚的友情。
具有民主的精神,願意向值得學習的人學習。
區分手段與目的,強調目的,手段必須服從目的。
富於創造性。
富於哲理,有幽默感。
不落俗套,也不盲目遵從。
其實西方哲學史的這兩類幸福,理性的可以叫做完善主義,認為身上最高貴部分的滿足才是幸福,是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完善,但也不排斥快樂。而另一派就是快樂主義。就像伊壁鳩魯所說,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中國哲學史來說,幸福是個現代漢語詞彙。中國哲學家對幸福的看法,主要得看他們談論人生境界的內容。
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保護好生命的本真狀態,莊子還強調精神的自由,崇尚那種與造物者游,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儒家比較接近完善主義,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貧樂道就是幸福。精神生活上是樂道,物質生活上是安貧。
其實比較一下,他們的差異並不大,共同點都是眾生命,輕功利,重精神,輕物質。
快樂主義者約翰穆勒也說過,幸福就是快樂,但快樂是有質的區別,有層次高低的。一個人只有品嘗過才知道哪種快樂質量更高。
總之,幸福就是體現人價值觀的一個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