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魯迅小說集有哪些
魯迅小說集有《吶喊》、《自序》、《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彷徨》、《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弟兄》、《離婚》、《故事新編》、《序言》、《補天》、《奔月》、《理水》等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
2. 求魯迅寫的《我的幸福家庭》
幸福的家庭 ——擬許欽文
「……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陽的光一樣,從無量的光源中湧出來,不像
石火,用鐵和石敲出來,這才是真藝術。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藝術家。——而我,……這算
是什麼?……」他想到這里,忽然從床上跳起來了。以先他早已想過,須得撈幾文稿費維持
生活了;投稿的地方,先定為幸福月報社,因為潤筆似乎比較的豐。但作品就須有范圍,否
則,恐怕要不收的。范圍就範圍,……現在的青年的腦里的大問題是?……大概很不少,或
者有許多是戀愛,婚姻,家庭之類罷。……是的,他們確有許多人煩悶著,正在討論這些事
。〔2〕那麼,就來做家庭。然而怎麼做做呢?……否則,恐怕要不收的,何必說些背時的
話,然而……。他跳下卧床之後,四五步就走到書桌面前,坐下去,抽出一張綠格紙,毫不
遲疑,但又自暴自棄似的寫下一行題目道:《幸福的家庭》。
他的筆立刻停滯了;他仰了頭,兩眼瞪著房頂,正在安排那安置這「幸福的家庭」的地
方。他想:「北京?不行,死氣沉沉,連空氣也是死的。假如在這家庭的周圍築一道高牆,
難道空氣也就隔斷了么?簡直不行!江蘇浙江天天防要開仗;福建更無須說。四川,廣東?
都正在打。〔3〕山東河南之類?——阿阿,要綁票〔4〕的,倘使綁去一個,那就成為不
幸的家庭了。上海天津的租界上房租貴;……假如在外國,笑話。雲南貴州不知道怎樣,但
交通也太不便……。」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好地方,便要假定為A了,但又想,「現有不少
的人是反對用西洋字母來代人地名的〔5〕,說是要減少讀者的興味。我這回的投稿,似乎
也不如不用,安全些。那麼,在那裡好呢?——湖南也打仗;大連仍然房租貴;察哈爾〔6
〕,吉林,黑龍江罷,——聽說有馬賊,也不行!……」他又想來想去,又想不出好地方,
於是終於決心,假定這「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作A。
「總之,這幸福的家庭一定須在A,無可磋商。家庭中自然是兩夫婦,就是主人和主婦,
自由結婚的。他們訂有四十多條條約,非常詳細,所以非常平等,十分自由。而且受過高等
教育,優美高尚……。東洋留學生已經不通行,——那麼,假定為西洋留學生罷。主人始終
穿洋服,硬領始終雪白;主婦是前頭的頭發始終燙得蓬蓬鬆鬆像一個麻雀窠,牙齒是始終雪
白的露著,但衣服卻是中國裝,……」
「不行不行,那不行!二十五斤!」
他聽得窗外一個男人的聲音,不由的回過頭去看,窗幔垂著,日光照著,明得眩目,他
的眼睛昏花了;接著是小木片撒在地上的聲響。「不相干,」他又回過頭來想,「什麼『二
十五斤』?——他們是優美高尚,很愛文藝的。但因為都從小生長在幸福里,所以不愛俄國
的小說……。俄國小說多描寫下等人,實在和這樣的家庭也不合。『二十五斤』?不管他。
那麼,他們看看什麼書呢?——裴倫的詩?吉支〔7〕的?不行,都不穩當。——哦,有了
,他們都愛看《理想之良人》〔8〕。我雖然沒有見過這部書,但既然連大學教授也那麼稱
贊他,想來他們也一定都愛看,你也看,我也看,——他們一人一本,這家庭里一共有兩本
,……」他覺得胃裡有點空虛了,放下筆,用兩只手支著頭,教自己的頭像地球儀似的在兩
個柱子間掛著。
「……他們兩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鋪了雪白的布;廚子送上菜來,——中國
菜。什麼『二十五斤』?不管他。為什麼倒是中國菜?西洋人說,中國菜最進步,最好吃,
最合於衛生〔8〕:所以他們採用中國菜。送來的是第一碗,但這第一碗是什麼呢?……」
「劈柴,……」
他吃驚的回過頭去看,靠左肩,便立著他自己家裡的主婦,兩只陰凄凄的眼睛恰恰釘住
他的臉。
「什麼?」他以為她來攪擾了他的創作,頗有些憤怒了。
「劈架,都用完了,今天買了些。前一回還是十斤兩吊四,今天就要兩吊六。我想給他
兩吊五,好不好?」
「好好,就是兩吊五。」
「稱得太吃虧了。他一定只肯算二十四斤半;我想就算他二十三斤半,好不好?」
「好好,就算他二十三斤半。」
「那麼,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
「唔唔,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他也說不下去了,停了一會,忽而奮然的抓
起筆來,就在寫著一行「幸福的家庭」的綠格紙上起算草,起了好久,這才仰起頭來說道:
「五吊八!」
「那是,我這里不夠了,還差八九個……。」
他抽開書桌的抽屜,一把抓起所有的銅元,不下二三十,放在她攤開的手掌上,看她出
了房,才又回過頭來向書桌。他覺得頭裡面很脹滿,似乎椏椏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滿了,五五
二十五,腦皮質上還印著許多散亂的亞剌伯數目字。他很深的吸一口氣,又用力的呼出,仿
佛要藉此趕出腦里的劈柴,五五二十五和亞刺伯數字來。果然,吁氣之後,心地也就輕松不
少了,於是仍復恍恍忽忽的想——「什麼菜?菜倒不妨奇特點。滑溜裡脊,蝦子海參,實在
太凡庸。我偏要說他們吃的是『龍虎鬥』。但『龍虎鬥』又是什麼呢?有人說是蛇和貓,是
廣東的貴重菜,非大宴會不吃的。但我在江蘇飯館的菜單上就見過這名目,江蘇人似乎不吃
蛇和貓,恐怕就如誰所說,是蛙和鱔魚了。現在假定這主人和主婦為那裡人呢?——不管他
。總而言之,無論那裡人吃一碗蛇和貓或者蛙和鱔魚,於幸福的家庭是決不會有損傷的。總
之這第一碗一定是『龍虎鬥』,無可磋商。
「於是一碗『龍虎鬥』擺在桌子中央了,他們兩人同時捏起筷子,指著碗沿,笑迷迷的
你看我,我看你……。
「『My dear,please.』
「『Please you eat first,my dear.』
「『Oh no,please yor!』〔10〕
「於是他們同時伸下筷子去,同時夾出一塊蛇肉來,——不不,蛇肉究竟太奇怪,還不
如說是鱔魚罷。那麼,這碗『龍虎鬥』是蛙和鱔魚所做的了。他們同時夾出一塊鱔魚來,一
樣大小,五五二十五,三五……不管他,同時放進嘴裡去,……」他不能自製的只想回過頭
去看,因為他覺得背後很熱鬧,有人來來往往的走了兩三回。但他還熬著,亂嘈嘈的接著想,
「這似乎有點肉麻,那有這樣的家庭?唉唉,我的思路怎麼會這樣亂,這好題目怕是做不完
篇的了。——或者不必定用留學生,就在國內受了高等教育的也可以。他們都是大學畢業的,
高尚優美,高尚……。男的是文學家;女的也是文學家,或者文學崇拜家。或者女的是詩人;
男的是詩人崇拜者,女性尊重者。或者……」他終於忍耐不住,回過頭去了。
就在他背後的書架的旁邊,已經出現了一座白菜堆,下層三株,中層兩株,頂上一株,
向他疊成一個很大的A字。
「唉唉!」他吃驚的嘆息,同時覺得臉上驟然發熱了,脊樑上還有許多針輕輕的刺著。
「吁……。」他很長的噓一口氣,先斥退了脊樑上的針,仍然想,「幸福的家庭的房子要寬
綽。有一間堆積房,白菜之類都到那邊去。主人的書房另一間,靠壁滿排著書架,那旁邊自
然決沒有什麼白菜堆;架上滿是中國書,外國書,《理想之良人》自然也在內,——一共有
兩部。卧室又一間;黃銅床,或者質朴點,第一監獄工場做的榆木床也就夠,床底下很乾凈,
……」他當即一瞥自己的床下,劈柴已經用完了,只有一條稻草繩,卻還死蛇似的懶懶的躺
著。
「二十三斤半,……」他覺得劈柴就要向床下「川流不息」的進來,頭裡面又有些椏椏
叉叉了,便急忙起立,走向門口去想關門。但兩手剛觸著門,卻又覺得未免太暴躁了,就歇
了手,只放下那積著許多灰塵的門幕。他一面想,這既無閉關自守之操切,也沒有開放門戶
之不安:是很合於「中庸之道」〔11〕的。
「……所以主人的書房門永遠是關起來的。」他走回來,坐下,想,「有事要商量先敲
門,得了許可才能進來,這辦法實在對。現在假如主人坐在自己的書房裡,主婦來談文藝了
,也就先敲門。——這可以放心,她必不至於捧著白菜的。
「『Come in,please,my dear.』〔12〕
「然而主人沒有工夫談文藝的時候怎麼辦呢?那麼,不理她,聽她站在外面老是剝剝的
敲?這大約不行罷。或者《理想之良人》裡面都寫著,——那恐怕確是一部好小說,我如果
有了稿費,也得去買他一部來看看……。」
拍!
他腰骨筆直了,因為他根據經驗,知道這一聲「拍」是主婦的手掌打在他們的三歲的女
兒的頭上的聲音。
「幸福的家庭,……」他聽到孩子的嗚咽了,但還是腰骨筆直的想,「孩子是生得遲的
,生得遲。或者不如沒有,兩個人乾乾凈凈。——或者不如住在客店裡,什麼都包給他們,
一個人乾乾……」他聽得嗚咽聲高了起來,也就站了起來,鑽過門幕,想著,「馬克思在兒
女的啼哭聲中還會做《資本論》,所以他是偉人,……」走出外間,開了風門,聞得一陣煤
油氣。孩子就躺倒在門的右邊,臉向著地,一見他,便「哇」的哭出來了。
「阿阿,好好,莫哭莫哭,我的好孩子。」他彎下腰去抱她。
他抱了她回轉身,看見門左邊還站著主婦,也是腰骨筆直,然而兩手插腰,怒氣沖沖的
似乎豫備開始練體操。
「連你也來欺侮我!不會幫忙,只會搗亂,——連油燈也要翻了他。晚上點什麼?……」
「阿阿,好好,莫哭莫哭,」他把那些發抖的聲音放在腦後,抱她進房,摩著她的頭,
說,「我的好孩子。」於是放下她,拖開椅子,坐下去,使她站在兩膝的中間,擎起手來道
,「莫哭了呵,好孩子。爹爹做『貓洗臉』給你看。」他同時伸長頸子,伸出舌頭,遠遠的
對著手掌舔了兩舔,就用這手掌向了自己的臉上畫圓圈。
「呵呵呵,花兒。」她就笑起來了。
「是的是的,花兒。」他又連畫上幾個圓圈,這才歇了手,只見她還是笑迷迷的掛著眼
淚對他看。他忽而覺得,她那可愛的天真的臉,正像五年前的她的母親,通紅的嘴唇尤其像
,不過縮小了輪廓。那時也是晴朗的冬天,她聽得他說決計反抗一切阻礙,為她犧牲的時候
,也就這樣笑迷迷的掛著眼淚對他看。他惘然的坐著,彷彿有些醉了。
「阿阿,可愛的嘴唇……」他想。
門幕忽然掛起。劈柴運進來了。
他也忽然驚醒,一定睛,只見孩子還是掛著眼淚,而且張開了通紅的嘴唇對他看。「嘴
唇……」他向旁邊一瞥,劈柴正在進來,「……恐怕將來也就是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
……而且兩隻眼睛陰凄凄的……。」他想著,隨即粗暴的抓起那寫著一行題目和一堆算草的
綠格紙來,揉了幾揉,又展開來給她拭去了眼淚和鼻涕。「好孩子,自己玩去罷。」他一面
推開她,說;一面就將紙團用力的擲在紙簍里。
但他又立刻覺得對於孩子有些抱歉了,重復回頭,目送著她獨自煢煢的出去;耳朵里聽
得木片聲。他想要定一定神,便又回轉頭,閉了眼睛,息了雜念,平心靜氣的坐著。他看見
眼前浮出一朵扁圓的烏花,橙黃心,從左眼的左角漂到右,消失了;接著一朵明綠花,墨綠
色的心;接著一座六株的白菜堆,屹然的向他疊成一個很大的A字。
一九二四年二月一八日。
3. 魯迅的幸福的家庭講了什麼事情
《幸福的家庭》主要講的是在舊社會一知識分子,為賺稿費養家糊口,於是便打算投稿寫一篇符合大眾口味的文章。以描寫知識分子想像中的幸福家庭的模樣及生活方式。知識分子虛構了一個接受了民主思想的恩愛夫妻,過著浪漫、幸福的婚姻生活。與虛構小說情節鮮明對比的是:該知識分子生活困頓,過著為三餐溫飽、柴米油運友祥鹽而煩惱的生活。
作品評價:
《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青年"等。他們具有現代的意旁搏識、進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斗的輝煌歷史,但他們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告嘩而告終。魯迅希望大家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社會的悲劇,也是他們自己缺乏"韌性"精神和斗爭策略的結果。
作者簡介:
魯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4. 關於魯迅《幸福的家庭》賞析
理想和現實的鮮明好粗對比,讓作者無能為力。若大的中國,竟然沒有一個地方能像小說中寫的那樣猛襪睜有「幸福的家庭」。作者嚮往那種寧靜祥和豐衣枝歲足食的家庭氣氛,但這一切只是空想,最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5. 《祝福》 寫關祥林嫂幸福的事例有哪些
《祝福》是魯迅先生寫得非常成功的一部小說,小說主要講述了一位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女性走向人生覆滅的全過程。祥林嫂悲劇命運的造成,是多種原因交織的產物。悲劇是對嚴肅、完美、宏大行為的模仿,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原本勤勞善良,勇於同周圍環境、社會制度、命運作抗爭的祥林嫂,最終因無法忍受之壓力而選擇死亡,無疑博得了讀者的同情,也給讀者以無法詮釋的沉重感。
祥林嫂的死亡,是在吃人的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被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壓迫和殘害而導致的,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小說在縱橫交錯的對比描述中,給人清晰的主線,深刻的揭示了祥林嫂之死。
一、婦女只能依附於男權而生活
作為一個寡婦,祥林嫂是受到歧視和不公正待遇的。祥林嫂第一次來魯四老爺家做傭人時,因其「死了當家人」,「講理學的老監生」魯四老爺便「皺了皺眉」,他討厭她是一個寡婦。但由於祥林嫂力氣大,「只是順著限,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因此最終還是被魯四老爺家「定局」了,而且只用了三天試工期。在魯四老爺家做活,祥林嫂憑借她優秀女工的品質是受到一段時間的尊重的,但這並不能改變她只能依附男權而生活的命運。丈夫的死去,讓她不僅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也失去了相對的人生自由,她的婆婆對她有絕對的處置權。她想守節,不被婆婆賣掉,但最終還是難逃厄運。
祥林嫂之所以不肯再嫁,完全是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封建禮教要求女人要從一而終,講究「守節」。 嫁給賀家坳的賀老六後,祥林嫂實際上過得很幸福,她重新找到了可以依附的男權,可以不再受人的歧視。至少在賀老六的保護下,祥林嫂明面上是不受歧視的。在她的新男人賀老六死後,祥林嫂仍然具有可以依附的男權,就是她的兒子阿毛。因而在丈夫死,兒子還活著的情況下,祥林嫂仍然可以自力更生。實際上,若阿毛未死,祥林嫂將其撫養長大,那祥林嫂是很受人尊重的,「寡母撫孤」完全可以銷毀封建的「批判鋒芒」。但兒子死後,祥林嫂失去了一切男權的依附,也就變得孤苦無依了。她本來是過上很好的日子的,「上頭又沒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但丈夫兒子的死去,導致了她被大伯趕出屋,變得走投無路。
一個女人,如果失去了男權的依附,她是沒有絲毫的人生自由和尊嚴可言的,任何人都可以欺辱她。
二、利益至上的封建禮教
封建禮教雖然對人有一套嚴密的倫理道德的禁錮,但其不失利益至上的准則。祥林嫂為何要逃出來做女工?因為她的婆婆要將她許給別人,說是許給別人,實際上就是出賣。若依封建禮教來說,她的婆婆是萬分希望兒媳能夠替死去的兒子守節的,但為了給第二個兒子娶媳婦,「精明能幹」的婆婆最終還是將兒媳嫁進深山野坳里去了。婆婆在將祥林嫂抓回去的時候,還到魯四老爺家清算了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還沒有用」,可知,這筆錢都被婆婆侵吞了。
祥林嫂一開始來魯四老爺家做工時,四嬸也是看在她吃苦耐勞的份上才要她的,如果祥林嫂沒有給主家帶來較多的利益,誰會收留一個受人非議的寡婦呢?在祥林嫂嫁給賀老六後,四嬸也常常懷念祥林嫂,只因後來僱傭的女工都不及她,「大抵非懶即饞,或者饞而且懶」,不似祥林嫂「做工卻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在祥林嫂走投無路來求老主人時,四嬸也照舊收留了她。第二次僱傭祥林嫂可能懷有對祥林嫂的同情,但更多的則是對祥林嫂預期價值的認可。待祥林嫂手腳不靈活、記憶力差的事實被發現後,四嬸便計劃著打發祥林嫂走了。既然祥林嫂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四嬸自然是不希望養一個沒用而且受人非議的人的。他們也沒人管祥林嫂離開主家後如何生活,利益至上的封建禮教讓所有人都喪失了同情心,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祥林嫂的悲劇就在於她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她的價值被眾人出賣利用,但她自己卻得不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她最終的死亡與封建禮教利益至上的本質是密不可分的。
三、封建禮教對婦女精神上的摧殘
祥林嫂的死亡,不是簡單的「窮死的」,而是精神被摧殘到極致引發的悲劇。祥林嫂是一個注重「守節」的女子,因為她明白,如果不「守節」,她就要遭受世俗的眼光。實際上她是渴望新的婚姻生活的,但為了不受世俗的批判,她壓抑了自己的正常需求。在婆婆將其嫁到賀家坳時,她是極力反抗的,她一路嚎、罵,拜堂時還一頭撞在香案角上,封建禮教完全扭曲了她的人性。但實際上當祥林嫂沖破了禮教束縛時,她反而得到了幸福,她生了一個孩子,娘兒兩個都長得胖胖的。在後來柳媽問祥林嫂為何依了賀老六時,祥林嫂只說賀老六力氣大,還笑著說「阿阿,你……你倒自己試試著。」由此可見祥林嫂回憶那段日子時是開心的,改嫁賀老六反而迎來了祥林嫂短暫的「春天」。但就是因為那段日子是開心的,所以在賀老六和阿毛都死後,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她不但失去了一切與幸福有關的事物,而且也意味著她將成為一個更加受人非議,更加「不祥」的女人。
小說兩次敘說四嬸對祥林嫂參與祭祀勞動的防範,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殘酷壓迫。祥林的死、改嫁賀老六、賀老六的死、阿毛的死都與祥林嫂沒有直接關系,祥林嫂卻被認為是「敗壞風俗」,這無疑會給她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
重新回到魯鎮做女工後,祥林嫂見人就要講述自己的悲慘命運,敘述阿毛之死,她本來是想對別人傾訴自己的悲慘,以求得別人的同情與安慰。初期確實讓她得到許多精神上的慰藉,但後來大家都煩厭和唾棄了她的悲哀,還加以尖酸的嘲諷,便讓她失去了唯一可以獲得精神快感的途徑,反而多了另一種精神負擔。人們不但嘲諷她失去阿毛的悲哀,還嘲諷她因為反抗改嫁而撞香案角的悲哀。當悲哀都成為了大家嘲笑諷刺的對象,一個女人,即使有再強的精神承受壓力,也是會走向崩潰的邊緣的。
四、封建信息的封鎖直接導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馬丁·路德的價值在於他終止了中世紀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讓每一個信徒都可以做出自己對《聖經》的解釋,信息的暢達也很快促進了人們思想意識的啟蒙。而造成祥林嫂悲劇的直接原因,就是封建信息的封鎖。首先柳媽告訴祥林嫂她死後下陰司會被兩個男人搶,造成了祥林嫂長期的疑慮和精神困擾,她在山村裡從來就不知道人死了還會被閻羅王分開來。由於封建信息的封鎖,對於柳媽的話她是深信不疑的,不然她也不會費那麼大週摺去土地廟里捐一條門檻。捐了門檻她以為可以像柳媽說的那樣,「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因而她很開心的把這件事告訴了四嬸,希冀著世俗的原諒,希冀著世俗的重新接受。但四嬸對祥林嫂參與祭祀勞動的第二次防範讓她知道世俗根本沒有重新接受她,大家仍然歧視她,所以她陷入了更深的精神苦悶中,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贖了這一世的罪名」。
祥林嫂見到「我」時問了三個問題,我的回答讓她的精神疑惑得到了確證,她知道她死後會有魂靈,會下地獄,會與自己的家人見面,自然也會被閻羅王分開來分給兩個男人。就是在這種未知的恐懼中,在魯鎮的祝福中,她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多年來的精神壓力。封建信息的封鎖讓她看不到事件的全局,而片面的將精神寄託陷入一個無法掙脫的死胡同。若柳媽以及「我」的回答讓她知道即使她現世有罪,但死後不會遭受懲罰,即使會遭受懲罰,但她現世贖罪仍然可以避免死後遭受懲罰,那麼祥林嫂就不會走進精神崩潰的邊緣,也自然不會走向祝福的邊緣。
6. 作文《幸福》讀後感,選自魯迅《彷徨》
《魯迅》一開始是從魯迅眾多小說的一情一景中開始的。有《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記〉,〈社戲〉和〈阿Q正傳〉。正當我們的思衫則歷想還在小說里那一情一景中徜徉時,影片回到了現實之中。
濮存忻所主演的魯迅,少了一絲「文膽」,但我仍然為魯迅的一身正氣所動。當魯迅身邊的革命志士〈丁盯源玲,潘梓年,楊杏佛〉一個個被抓,一個個被殺,他根本不因國民黨政府的才殘暴而感到絲毫畏懼。他依舊奔走於各地,為志士們平反。他說出了「國民黨是世界上最要面子的政府,你說它壞是為它好,是為促其進步,然而它卻會還你一顆帶毒的子彈」的話,可見他面對死亡的威脅依然是正氣凜然,毫不退縮。
國民黨的子彈,炸葯都沒有嚇倒魯迅,然而由於長年吸煙加之疲勞,魯迅還是倒在了疾病上,在無情的病魔吞噬著魯迅的生命時,他沒有去療養,他用自己餘下的生命編出一本《海上述林》來紀念自己的至交---瞿秋白。
最終,魯迅還是死了,他沒有被反動派擊倒,而是病魔奪去了他的生命。在影片行將結束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景:「魯迅解開了綁住老百姓的繩索,又把一扇沉重的大門緩緩拉起,由他那堅實的肩膀頂住大門讓充斥了太多黑暗的氤氳中射入了一線陽光,看著那些迫不急待要離開黑暗走向光明的人們,魯迅的神情異常堅定:"可以說,這個情景,就是魯迅一生的寫照,也是他一生的追求目標。
魯迅一生就為了"救國",為了解開囚禁中國人民心靈上多年的枷鎖,他不斷地努力,他為中國人民而寫,為中國人民
而斥,為中國人民而歌,為中國人民而死。
魯迅面對死,說道「我將大笑,我將歌唱」,他的死,使人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為中國打了一針強心劑。
魯迅是鑰匙,達開人們心中的鎖;魯迅是大火,燒穿了華夏幾千年的瘡疤;魯迅是盤古,撐起了屬於人民的一片天;魯迅是驚雷,炸醒了一切沉睡的人。
魯迅死了,帶走了他的靈魂;但他也活或搜著,送來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7. 魯迅的小說《祝福》中描寫了幾次祝福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里,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①第一次是描寫鎮上各家准備「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富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的好運氣」,以便繼續他們貪得無厭的「幸福生活」,而製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在水裡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同時,通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寫,也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農村的狀況:階級關系依舊,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一句話,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的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團襲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句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的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結尾通過「我」的感受對祝福景象的描寫。
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的作用。
採用對比方法寫景。如《祝福》的開頭與結尾寫祝福時的景色氣氛,以樂景反襯祥 林嫂的悲劇,更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量。
解析:本題意在引導學生欣賞小說精當的環境描寫,並進一步思考小說的主題。《祝福》的環境描寫堪稱我國現代文學的典範。小說三次寫到了「祝福」。這年底的「祝福」作為一個時間標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劇串連了起來,形成了清晰的發展脈絡。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這一特定場景中,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魯鎮上各家准備「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這不僅僅是富人們的事情,而是「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操勞福禮是女人們的事,而「祝福」的活動卻是要女人們走開塌局兄的。這樣的交代,告訴了人們,辛亥革命之後,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千年來女性的地位和壓在婦女頭上臘稿的精神枷鎖依舊。這樣的環境描寫,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也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更揭示出了祥林嫂悲劇的的典型性。
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中一項極具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活動,祥林嫂這個悲劇人物的悲劇性的命運也在這項活動中得以最充分的展示。初到魯四老爺家的祥林嫂還能「享有」預備福禮的辛勞,可到了後來,就連這點辛勞的權力也都失去了。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性與感染力。
第三次是結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應,使小說的結構更臻完善的作用。
3、為什麼說祥林嫂是一個受損害、遭遺棄的「多餘的人」的形象?
解析:本題意在引導學生欣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祥林嫂是魯迅作品中較有影響的女性形象之一,也是世界文學畫廊中一個受損害、被踐踏的「多餘的人」形象。這是一個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她具有勞動者的美德,享有勞動的愉樂,對空閑感覺無聊。然而,與一切輾轉辛苦於封建制度輪軛下的所有被壓迫的女性一樣,她遭遇著苛酷的「命運」。她沒有自己的名字,連姓什麼也無從知曉。在第一次守寡之後,來到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魯四老爺家做女工,開始了她那「自食其力」的幫佣生活,做穩了一個廉價而又高效的奴隸。她生活在勤勞的喜悅中,忘掉了疲憊,忘掉早先一段悲愁的境遇,滿以為可能成為一個獨立自由幸福的人。但她仍像掙扎在蛛網上的小蟲,命運不讓她有一點的快樂。
不久,她便被夫家劫回去,當作私有物賣了出去。幾度歲月,不幸的祥林嫂不僅又一次地喪夫,還失去了她心肝般的愛子。在走投無路的困厄中,她重又回到了魯四老爺家來做女工。她的不幸,確也曾博得好心腸者的淺薄的同情,然而,日子一久,時間便腐蝕了這份淺薄的同情,弱者的悲哀既經「活得有趣的人們」咀嚼賞鑒了許多天終於成為了渣滓,而她這個弱者也如魯迅先生所謂是「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為了贖回「一女事二夫」敗壞風俗的罪名,為了贖回來世虛幻的「幸福」,祥林嫂支取了歷年積存的工錢,到土地里捐了一條門檻,「給千人踏萬人跨」來抵擋死後的受苦。她希望賄賂神仙,買得心的安寧。可是,人間是殘酷的,比陰司的閻羅大王還殘酷,一個只要一條門檻的代價就可抵擋,一個卻連祭祀的杯筷都不準你碰手,即使是善良的四嬸,在祥林嫂坦然前去拿杯筷的時候,也慌忙地大聲叫喊:「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是一聲霹靂,震碎了她的迷夢。於是,不獨沒有做人的資格,連做奴隸的資格也不復存在,想做奴隸也不得。終於給主人趕走,在風塵中流轉,過著乞食的生活,在連綿不斷爆竹的祝福聲中結束了慘苦的一生⑤。
4、祥林嫂兩次到魯家及臨死前,外貌有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解析:本題意在引導學生欣賞小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和方法。寫出人物的發展變化,通過前後的對照來揭示人物的悲劇命運,是這篇小說在人物刻畫上的特點,也是魯迅小說人物刻畫的一大特點。《祝福》三次描寫祥林嫂的肖像,並不是為了給人們展示三幅靜止的人物的圖片,而是為了通過對祥林嫂原本充滿活力、勤勞善良,而變得呆滯、麻木像一個活死人,來展示人物的不幸命運。請看下錶:
時 間服 飾面 貌眼 睛分 析
第一次到魯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
兩頰還是紅的順著眼新寡,悲切,尚年輕,初當傭工的膽怯,恐怖的命運已經開始,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
小說一開頭描寫祥林嫂所生活的環境:既有對陰沉、低暗的年底景象的自然環境的描繪,又有對家家准備祝福的盛況的社會環境的描寫,更有對虛偽、反動、保守的魯四老爺及其書房的典型描寫,這就揭示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境,為祥林嫂悲劇的發展,提供了背景。這是情節發展的序幕。序幕之後,首先描寫了祥林嫂悲劇的結局——「我」親見淪為乞丐的祥林嫂;親聞祥林嫂在一片祝福聲中寂然死去的消息。反映了魯四老爺對祥林嫂之死的冷酷,社會上對祥林嫂悲劇的冷淡,也表現了「我」對祥林嫂的關懷和對當時社會的激憤,從而引起「我」對祥林嫂「半生事跡的斷片」的追憶,展開對悲劇主體部分的描述。祥林嫂初到魯鎮,與魯四老爺發生矛盾沖突,這是情節的開端;祥林嫂被賣改嫁,表現出「出格」的反抗,這是情節的發展;祥林嫂再到魯鎮,終於被魯四老爺趕出大門,這是情節發展的高潮;它與開頭的結局「聯成一片」,便構成了祥林嫂悲劇的全部歷史。結尾一段再描寫祝福的歡樂情景和「我」的感受,這是小說的尾聲,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