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庭教育的內容包括什麼
家庭教育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1、親職教育:以孩童中心為立場,注重親情的交融與內心的感動,採用輔導的方式,注重鼓勵與引導。
2、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的教育活動,一是學習對自己的學業負責,二是學習對自己的言語行為負責。
3、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有效地運用家庭中的資源,以滿足家庭及個人的最大需求。
4、婚姻教育:婚姻教育是指夫妻雙方從關愛出發,改掉對方身上的小毛病,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全家幸福的過程。
5、倫理教育:教育倫理是指教育從業人員在其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規定,同時又是教育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家庭教育:
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❷ 家庭教育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一、文明禮貌教育
即教育孩子言語、行為講究謙虛恭敬。文明禮貌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為規范的要求,它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作用。對孩子的禮貌教育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保證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家庭禮貌教育的內容包括:
(1)教育孩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待人要誠懇、謙虛,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2)教孩子學會文明語言。
(3)培養孩子具有磊落大方的行為舉止。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從現在抓起。家長應從思想、道德、情操、氣質上都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榜樣。
二、公共道德教育
簡稱「公德」或稱「社會道德」。指社會全體公民公認和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它是人們公共生活的道德規范,對社會風氣有廣泛、持久、深刻的影響。其內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相互尊重、講究衛生、保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救死扶傷、反對環境污染等。我國憲法規定: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的共同義務。對孩子的公德教育要從小抓起,逐漸養成他們講究公共道德的習慣。家長對子女進行公德教育應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入手。
十二、人生觀
指對人生的意義、目的、價值及人生道路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幸福觀、生死觀、音樂觀、榮辱觀和戀愛觀等。它對於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方向的選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形成決定於各人的生活環境、文化素養、社會實踐等因素,並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正確的人生觀以集體主義為核心,以大公無私、舍己為人、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服務為人生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家庭教育對孩子人生觀的培養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十二、幸福觀
指對幸福的基本看法或態度,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反映。它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產生的一種肯定的情感體驗。在階級社會里,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幸福觀。正確的幸福觀反對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的基礎上,提倡以勞動創造為本質,以集體事業為核心,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吃苦耐勞、為人類解放而奮斗視為最大的幸福。家長要教育子女把個人的幸福與理想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正確處理苦與樂的矛盾,並鼓勵孩子通過勞動獲得幸福。
❸ 家庭教育的內容
家庭教育的內容有培養家國情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鋒則,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銀備棚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及其他家庭成員應當注重家庭建設,培育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滾盯家庭美德,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