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記念劉和珍君》文中幾個句子的解釋
:「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其二則在於喚醒庸人,因為「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魯迅先生為了讓人牢記這筆血債,喚醒國人打破這「非人的世界」也「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麼?「慘淡的人生」什麼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別指什麼人?
明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慘淡的人生」指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別指看到黑暗現實,哀痛於國家和人民而無力改變的人和敢於正視黑暗現實,為國為民敢於斗爭敢於犧牲的人
⑵ 為什麼魯迅在記念劉和珍君中說這是怎樣的悲痛者和幸福者
呃~這道題的答案應該是
「哀痛者」,「以……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為幸福」的人。這是對烈士的熱情的謳歌。真正勇猛的革命烈士,能嚴肅對待反動通知下的血腥屠殺,毫不迴避,奮然而起,前仆後繼,為推翻黑暗的反動統治而應用斗爭。他們為國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慘命運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奮斗獻身為最大的幸福。這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崇高!
⑶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有點互文的意思,哀痛者,因為經歷過慘淡的人生,目睹過淋漓的鮮血【這里指革命者冤死的鮮血】,所以哀痛,這樣的哀痛者是猛士,幸福者,因為經歷過那些慘淡挺了過來,目睹過那些不幸,又幸運地在這樣動盪的時代還生存著,所以幸福,這樣的幸福者是猛士,這兩種猛士,在當時的時代,是種鮮明的對比,哀痛,是為當時的中國哀痛,是為革命烈士冤死惋惜的哀痛,幸福,是為當時的社會存在那樣頑強不屈的革命者而感到幸福,為祖國有希望而幸福
⑷ 聯系《記念劉和珍君》,體會下列語句的深刻含義
1�「尤」,副詞,更加,慘案已使魯迅感到悲哀,但也許流言家的無恥才真正使魯迅奮起反擊。「出離憤怒」,憤怒到極點,甚至超出極限,無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體味。「濃黑的悲涼」,「悲涼」可感而不可視,「濃黑」則是形象化、可視化的詞,用「悲涼」修飾「濃黑」,是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彷彿「悲涼」可感可觸可視,而且是極度的悲慘和冰涼。「快意」,感到痛快;「奉獻」,恭敬地呈現。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體會這濃黑的悲涼的「非人間」;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來紀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間」的魑魅魍魎,不要因為肆無忌憚地殺人而高興得太早,血債是一定要以同物來償還的。
2�「直面」,直接面對。面,動詞,面對。「正視」,正眼看,不迴避。「哀痛者」,「以……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為幸福」的人。這是對烈士的熱情謳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嚴肅對待反動統治下的血腥屠殺,毫不迴避,奮然而起,前仆後繼,為推翻黑暗的反動統治而英勇斗爭。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慘命運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奮斗、獻身為最大的幸福。這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崇高。
3�「已」,時間副詞,已經;「尤」,程度副詞,更加。兩個副詞連用,表示強烈的遞進語氣。「慘象」,已足見反動派的兇殘;「流言」,則比刀槍更加陰險。軍人兇殘,文人囂張。有形的刀槍,加上無形的刀槍——御用文人的筆桿,這就是中國式的專制統治,這就是中國式的白色恐怖。正是這種野蠻而嚴密的專制統治,使得我們的民族逐漸衰亡,以至「默無聲息」了。可是橫行無忌的殺人者別忘記:沉默到了極點,就將是爆發的時候。「不在……就在……」這一選擇復句,既有對反動派的警告,更有對「後死者」的呼喚、激勵和鼓動。
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隱約,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進一步。這個並列復句,恰當地評價了「三一八」慘案對於將來的意義。盡管在這「並非人間」的世上活著的,有許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將從壯烈的事件中看到一點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將越來越多,先驅者的壯烈精神將激勵、鼓舞他們,更加勇猛堅定地去斗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