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教師職業的幸福
我們知道,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勞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以及通過這一規范的遵守所表現出來的修養水平;教師的幸福就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
將教師德福關系可以一分為二地看:
1、幸福與德行的一致
第一,從總體上說,德福一致具有必然性。教師幸福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出發點和歸宿。幸福范疇是所有教師道德范疇如教師的公正、仁慈、義務、良心、人格的起點、歸宿以及聯系它們的扭結。第二,從雅福的角度看,德與福是一種等同關系,具有一致性。實際上就是從幸福的精神性這一立場出發看問題,德行本身就具有自我肯定、超越犧牲的性質。
2、幸福與德行的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實際生活中德福矛盾的例子應當說比比皆是。同樣,在教育生活中也存在德福矛盾的一面。比如,教師為了教育事業,犧牲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其中。
我認為,德福矛盾的一面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俗福」方面。為了學生,教師可能失去很多物質上的內容,勞心勞力。但是,教師的幸福更主要的是一種精神性的「雅福」,因為它超越了一己之私。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它不僅滿足了個人的物質需要,而且還能滿足自己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別當精神道德需要得到滿足時,教師就會產生一種愉快舒暢的體驗,感到幸福。例如,每天早上學生的一聲「老師好」就能令我一天精神抖擻;學生們在周記中對我敞開心扉,無話不談,作為班主任的我有一種被信任的自豪感;同事們的幫助更是給了我良好的工作氛圍。雖然我身體疲憊,但感覺有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同樣,學生的道德成長,學業進步,進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都是教師生命意義的確證。
因此我有理由認為,德福矛盾是相對的,德福一致卻是絕對的。師德首先是「人」的師德,賦予教師真正內在的尊嚴、幸福感和生命價值。這時的教師就不是一個「教書匠」,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具有教育力量的教科書,能夠傳授給學生許多無法物化在書本中的人生智慧。教師的道德素養,不是體現為低效的付出,更不是犧牲性的付出,應建立在「分享」與「共度」的生命歷程里,應包含作為「人」的「自然生活」的幸福享受。教師不僅僅是為生計而工作,更是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只有把工作當作生活追求,才能在不斷增值的生命歷程中,體驗到幸福和充實。對於德福矛盾,教師應當將心態放平,努力培養自己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高超的教育能力和審美的素養,在「分享」與「共度」的生命歷程里尋求最大限度的德福一致。
Ⅱ 教師該怎樣獲得職業幸福感
在我看來要增加積極情緒累積,幸福是人的內心感受,感受是可以積累的,所以幸福也是可 以積累的。幸福的積累跟情緒有關:心情舒暢了,你會覺得做什 么都很順利,而如果心情很糟糕,那就會覺得喝水都塞牙縫。當 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擺正自己的心態,凡事多往好的方 面想,要知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倘若你 心情舒暢了,這個世界就是美麗的,不然就是一片灰色。
Ⅲ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近年來,伴隨著教師心理問題增多、壓力增大、職業倦怠的產生,導致教師職業幸福感下降。實踐證明,一個沒有幸福感,沒有積極向上心態的教師,不僅不利於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養出具有積極心態的陽光學生。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師經驗,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
一、教育研究是教師通向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育研究旨在改善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探索自身的教育實踐問題,可以改變教師的生存狀態、克服職業倦怠;使教師找到安身立命之本,體驗職業幸福感。
二、和諧氛圍是教師通向人生幸福的必要因素多
1、開展文體活動,活躍教師的生活。開展文體活動是活躍教師生活的重要途徑,如果一個學校老師們只知道埋頭工作,不開展活動,就象一潭死水沒有生氣,也就沒有了幸福感,同時,通過開展活動,也可以鍛煉教師們的身體。我校每年都組織開展女教工跳棋比賽、男教工象棋比賽、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教工運動會、新年匯演、課間健身操等活動活躍教工生活。
2、關心教師的生活和疾苦。學校就象老師們的家一樣,要體貼老師,要關心他們生活和疾苦,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 ,要伸出溫暖
之手,他們會感激不盡,會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會以百倍的干勁用到工作中去,會體會到幸福。學校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定期走訪慰問,每當職工家中出現困難或重大事情時,學校領導和工會領導都是及時到達,表示慰問,並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的補助。
3、學校領導處事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特別是在職稱評定、評先選優、績效工資發放、幹部提拔選用方面要公正、公開、透明,不挫傷教師的積極性。讓老師們知道只有干好工作才是正道,讓干工作的老實人不吃虧。在這一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學校教代會的作用,學校各項重大開支,各種評先選優、職稱評定、績效工資發放等都要經過教代會的討論通過,同時,及時公開各種信息,增強透明度。
總之,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預防職業倦怠的出現是我們現在社會教育行業的一大任務。
Ⅳ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方法
想要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方法首先得努力的充實自己讓自己在教師教學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一定效果有了效果以後自己才會有一些職業的幸福感
Ⅳ 如何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與教師職業幸福感相對應的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也普遍存在,我在網上看過一些調查,從結果看,教師的經濟待遇、工作壓力、社會地位等是導致教師職業厭倦感的主要因素。但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一個人從事同一職業久了,往往會被單一重復的生活方式磨滅激情,自然會產生厭倦心理,相當於現在的一句流行話:「審美疲勞」。意思是再美的東西,每天在你身邊,被你擁有,你往往也會熟視無睹,漠然以待。
那麼,該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呢?
幸福是體現自身創造力和價值感得到實現,人生價值得到肯定後產生的感覺。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總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但其實什麼是幸福,永遠沒有一個劃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一個人人眼中會倍感幸福,充滿感恩,在另一個人眼中或許會深感痛苦,充滿沮喪,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觀都取決於不同人的生活態度、生活價值觀和心境心態。
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夠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他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作為教師,如何來抗拒 「審美疲勞」,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感呢?
1、從學生身上獲得幸福感
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教育對象,有的老師能從學生身上獲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師獲得的卻是苦惱呢?我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老師如何看待學生、如何與學生交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於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
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麼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那麼,如何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呢?方法很簡單: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學生;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往。
2、從家長身上獲得幸福感
教師如何從家長身上獲得幸福感呢?如果家長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師,那教師肯定會覺得很幸福。
那麼如何獲得家長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
首先,教師要尊重家長,要用心傾聽家長的意見。
其次,教師要多站在家長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家長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再次,真誠地與家長溝通和交流。交流和溝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長和教師之間在思想、價值觀以及雙方的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積極的關系。
3、從領導身上獲得幸福感
領導的賞識和肯定是教師幸福感的另一個源泉。
如何獲得領導的賞識和肯定呢?
關鍵在於以自己實際的工作成績贏得領導的認可。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相信就能做出一番成績,而領導也會看見你的進步,你的成長,會賞識你、肯定你的。
4、從自身的專業成長中獲得幸福感
《新綱要》理念下的教師職業應體驗成長快樂,即在成長中體驗幸福。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教師生命成長的重要內容,就教師個人本身而言,職業幸福感來源於自身的專業成長。這種專業的成長,不僅是專業知識的成長,應該包括專業精神、專業修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四方面。其中專業精神是引領其他方面的。教書育人是教師專業的核心,要實現這個核心,則必須通過專業修養的修煉。在現實工作中,教師需要從「神壇」上走下來,從以教師為中心、為權威的管理文化中走出,營造一種民主的、師生共同成長的文化,多給孩子自主成長的權利;教師需要對教育的價值進行重新思考,不能單一地關注孩子成績的提高,而應著眼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知識、技能、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長。
其實,教師想真正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條是自己調整好心態,經常換位思考,從積極、樂觀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時刻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時刻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教師職業有其特殊的要求,職業幸福感和教師自身的榮辱觀、師風師德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師德高尚、熱愛學生、精通業務、教學相長、堅持學習、師生和睦、敬業奉獻、團結互助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基礎和源泉,因此,作為教師,知榮辱、優師德,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職業幸福感!
Ⅵ 如何找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課堂是老師的主戰場,上好每一節課,享受課堂,享受人生。 如果一個教師一輩子從事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如果一個老師在課堂中尋找不到幸福感,終究他是不會快樂的。尋找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第一步就是把課上好,讓學生期待、嚮往你的課堂。如果一個老師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品嘗到幸福的滋味,那麼他又能夠在哪裡去尋找到幸福呢? 比如,有人問你的課上得怎麼樣?你想不想上課?也可以問一問學生喜不喜歡你的課?如果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們是喜歡上你的課,那麼你是幸福的,所以作為老師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每一節都是唯一的。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可以改變我的課堂,我的課堂我做主。 我常試著讓自己的課上得完美一些,因為每次上完一節成功的課,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學生總會說: 我便會高興地跟學生說: 下節課繼續進行。 這樣上完一節課自己的心情是高興的,我想此時就有了幸福感了。如果哪一節課上得別扭了,自己就感覺不好受。好課堂好人生,課堂精彩,人生精彩;課堂質量高,生命質量高。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人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 教好課是我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任何借口,不需要別人調動我的積極性。我不僅僅是在對別人負責,也是在對自己負責。常常聽到有老師說工作很沒有意思,但我覺得上課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只要走進課堂,我會全身心投入其中,沉浸在課堂中,享受著課堂帶給我的快樂。我覺得我不是為別人工作,我們要為自己工作。因此,我也常常告訴學生,你學習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學習。 第二,學生是老師的上帝,要善於師生交往,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感化學生。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教育應該適合學生的教育,如果不適合於學生的教育必然是不理想的教育。 在大多數老師眼中,差生 的概念已經是根深蒂固,這與應試教育有必然的聯系,因為只有優秀生才能為老師為學校贏得榮譽,而差生 常常是被遺忘的群體。我們不能生分為不同的等次,學生的成績不理想,並不代表著他走出社會後就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成為社會的累贅,學生是不斷變化著的,他現在學習比較差,可能在其他方面會比別人好,而且成績好壞並不代表著成長以後的好壞,老師不能一棒子就把所謂的"差生"孩子打入了死牢。 記得張超傑從民辦學校轉來考試的時候成績在班內排倒數第三,知道這個成績,他的父母很著急,認為他沒有救了,但我不這樣認為,在教學中不斷嚴格要求他,他的成績慢慢地取得了進步,在上期期末統考中成績占上中等,可以說是有了很大的突破。只要堅持努力,只要老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心,我堅信:奇跡一定會出現。 我們要平等地對待學生,與學生目光平視,包容與善待孩子。每一個成長中出現的問題都是孩子發展的機會,要幫助學生學會樂於幫助別人與主動求得別人的幫助的策略。。作為老師要善待學生,那麼學生也會善待你,這樣你就會有成就感,就會有幸福感。 第三,要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培訓中成長,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幸福 當老師要精彩,非學習不可。一個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教師,必然是一個喜歡而善於讀書的教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你會寫文章,才能培養出會寫文章的學生,如果老師都不會寫文章,又怎能培養出會寫文章的學生呢?我想以後我會多讀多思多寫,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 第四,要注重生活質量,注意形象,加強鍛煉身體 像現在生活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工資還不是很高,在如此壓力下,運動可以減壓。身體好,精神爽,精神爽,工作效率高。 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穿著打扮一定要精緻,愛美不是錯,過分了卻會弄巧成拙。所以你打扮精緻了,心情好了,生活就快樂了,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在浮躁的社會,教師要靜下心來做學問,在學習在不斷提高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充滿激情地去上課,用一顆愛心去對待學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學會寬容他,學會欣賞他人,學會諒解他人,學會理解他人,打理好自己的心情,你就是一名幸福的老師。常說: 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麼,你幸福,我幸福,大家都幸福!
Ⅶ 如何為教師營造職業幸福感
讓教師有幸福感是實現教育本質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標;教師有幸福感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求,教師自己也要樹立起把教育當作幸福工作的境界。高尚、崇高只是一種來自外在的評價,而幸福是行為主體的內在體驗,是職業幸福感的堅實基礎和永恆的活力。因此,讓我們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形成健康幸福的心態:一種平常的心態,一種感恩的心態,一顆對工作對學生愛的心態,一種沒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態。這樣做了,教師的幸福感一定能夠得到提升。只有教師幸福了,學生才會幸福。
Ⅷ 怎樣才能獲得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筆者認為,教師要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潛能,明確興趣和愛好,尊重自己,才會有幸福感。幸福感是由衷的、發自內心的。如教師是你夢寐以求的職業,而且在教書育人中自己的才華得到充分展示,這本來就是一種幸福。而一個沒有積極自我觀念,不能恰當認同他人,不能面對和接受現實的教師,就失去對真正幸福的感受力和創造力,是很難有幸福感的,所以教師要提升自我境界,塑造好自身的人格。教師應該重視自己的工作,不要過多地去批評或抱怨,如果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發牢騷上就永遠沒有幸福感可言。同時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閑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享受生活和友情不一定需要許多的錢,關鍵是有沒有一種先進的理念,當我們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會、泡吧、旅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給我們增添許多快樂和幸福的。 總之,教師有幸福感是實現教育本質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標。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只是一種來自外在的評價,而幸福則是行為主體的內在體驗,是職業幸福感的堅實基礎。因此,教師應在教書育人中首先使自己形成健康幸福的心態,即一種平常的心態,一種感恩的心態,一顆對工作、對學生愛的心態,一種沒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態。這樣做了,教師的幸福感一定能夠得到提升。
Ⅸ 教師怎樣追求自己的職業幸福
追求幸福教育是教育的本質,也是教育要追求的目標。源於幸福村學區單位名稱的緣故,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發展,體現出對生命價值的關注與關愛。我單位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開展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理念。此理念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因為它道出了教育的本質,也富有時代特點,符合時代發展之潮流。那麼幸福教育到底該如何開展?如何讓教師感受到教育的幸福是值得我們在實踐中深深思索的問題。
學校開展幸福教育,首先要關注教師的幸福,因為只有教師幸福了,才能有學生的幸福,只有學生感到幸福了,學校才能有旺盛的發展力。幸福的教師培育幸福的學生,幸福的學生締結幸福的校園生機。
教師能否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是否能體驗到教師的職業帶給自己的快樂,也就是說,擁有職業幸福感是教師感受到教育幸福的源泉。
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在《幸福多了40%》一書中提出了幸福感的公式:
幸福感=50%遺傳+10%環境+40%個體行為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個人的幸福關鍵在於我們的主觀意識和行為。我們的幸福水平有40%的提升空間,也就是我們能夠控制和改變的那40%,這是我們可以通過日常行為和思維來提升或減低的40%。
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是個人內心的一種持久的滿足感、愉悅感和健康感。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沒有絕對的外在標准,因為它受受諸多因素影響的。其實環境的影響因素也只起10%的作用。因此,從幸福感的公式來思考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應該重點放在這40%上。
首先,教師要認識自身職業的時代意義,也就是要把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從觀念落實到行為,也是教師產生職業幸福感的基礎。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里格曼在《真實的幸福》一書中指出,幸福具有三個成分:快樂、意義和投入。人們在職場上,往往因為幸福而熱愛,因為熱愛而投入。幸福的人生是以積極的情緒和情感體驗
為主色調的。其中快樂是最為重要的積極情緒體驗。幸福的人生是快樂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只要快樂,就幸福了。教師應把自己的職業上升為事業,在教育教學的事業中找到自身的生命價值。一個人的幸福感總是在從事有意義的事業而獲得成功後產生的。只有成就感才能產生幸福感。幸福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維度之一。對於真正幸福的教師來說,教師
職業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她們對待工作不是重復而使創造,不是犧牲而使享受。
中國科學學院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提出三點很好的建議。她認為,教師要想獲得職業幸福感,首先要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愛教和會教」的良性循環。這是教師構建幸福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師應努力建構立體型人生。立體型人生是有長度、寬度、高度以及適度組成。最後,教師應該以積極心理學的觀念,對人、對事學會正確的、樂觀的積極的思維方法,學會如何對待不快樂,還要如實地反思今天,自信地面對今天,理智地展望明天。為理想中的自己、現實中的自己和別人心中的我找到吻合點。
衷心希望我們的每一個教師都能在平凡的教師職業生涯中,認真規劃我們自己,愛我所愛,干我所為,用我們的智慧開創出屬於我們每個人的美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