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幸福指數
幸福指數,就是衡量幸福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
『貳』 幸福指數是什麼
幸福指數是什麼
幸福指數即幸福感指數(社會學名詞)。
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感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幸福感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叄』 幸福指數是什麼意思
「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
不同的人對幸福感的理解和詮釋不同,比如市民小王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晚上少加班。」
專家認為,幸福感可以理解為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有機統一。
事實上,幸福指數的含義遠不止幸福感,它還包含民眾所擁有的外部生存環境和自身發展條件。例如,「非典」曾讓人們的幸福指數下跌,「神五」成功發射則提高了幸福指數。又如,生活在空氣污染指數低的城市,就相對幸福。
『肆』 幸福指數的定義及如何測定幸福指數
如果說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准,那麼我們應該還需要一個衡量人的幸福快樂的標准。在國際社會,這個剛剛出現的標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他提出,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時並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實踐已經引起全世界矚目,世界上不少著名的經濟學家把目光投向這個南亞小國,開始認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國的世界價值研究機構開始了「幸福指數」研究,英國則創設了「國民發展指數」(MDP),考慮了社會、環境成本和自然資本。日本也開始採用另一種形式的國民幸福總值(GNC),更強調了文化方面的因素。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心理學教授卡爾曼和經濟學家聯手正致力於「國民幸福總值」的研究。
世界銀行主管南亞地區的副總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對不丹的這一創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世界上存在著唯一以物質和精神的富有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政策之源,並取得成功的國家。這就是不丹王國,該國所謳歌的『國民幸福總值』遠遠比國民生產總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向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落實「以人為本」,核算「國民幸福指數」》的提案。程院士認為,只要人們理解幸福與消費之間沒有直接聯系的觀點,就能改變人們對真正是什麼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認識,從而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社會。並建議從國家層面上構造由政治自由、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境保護六類構成要素組成我國的國民幸福核算指標體系。
程國棟院士說:「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國民幸福指數』(GNH)與GDP一樣重要,監控國家經濟社會運行態勢,了解人民的生活滿意度,同時成為科學的政績考核標準的組成部分。」
『伍』 家庭幸福指數是什麼
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准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幸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中,得到的滿足感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感受。家庭幸福指數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
近年來,網路上興起了不少家庭幸福指數的統計和社會調查,那麼到底什麼是家庭幸福指數呢?下面咱們就來說說家庭幸福指數是什麼。
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准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幸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中,得到的滿足感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感受。家庭幸福指數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
家庭關系是指基於婚姻、血緣或法律擬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准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一個家庭最初是由男女婚姻關系而構建,後來才衍生出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等其它家庭關系。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關系和子女成長;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社會人際交往方式。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家庭幸福和睦。不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是默默無聞還是名聲顯赫;是工薪階層還是精英家庭,能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都是人們生活中非常嚮往的。現在很多人天天忙碌奔波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家庭變得幸福快樂,所以家庭非常重要。而擁有哪些好習慣,家庭幸福指數更高了,據發現,有這三種習慣的家庭,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更容易幸福,更重要是家庭幸福指數高的家庭,孩子未來也更有出息與有成就。
有濃郁的文化氛圍:文化才能真正改變人的氣質與命運
家庭並不是物質單純的堆積,它更是人類靈魂的棲息所。每個人對物質的需求畢竟是有限的,但是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影響到自己和孩子,這種影響會如此的深遠,一個人氣質和精神都是金錢買不來的。文化的追求對家庭每個人未來的工作、生活會有言之不盡的好處。大多數家庭將重心放在了提升物質生活水平,卻忽視了「書香門第」的塑造。一個人文化的積淀離不開學習,而學習又離不開家庭的文化氛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里別的可以少點兒,但不能沒有書。高爾基也說「讀書是人們精神的食糧。」古人也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現代家庭卻走進了一個怪圈,不買能增進科學文化知識的課外書,只有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一位教育學家講,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同時需要三個世界的豐富和成熟:生活世界、知識世界和心靈世界。而要豐富成熟這三個世界離不開廣泛而有意義的閱讀和學習,而不僅僅是為了考高分,為了應試教育。家庭教育實際上是親子相互溝通、交流共同學習,互動共進,傳遞愛的過程,是營造各種文化氛圍的過程,而這種氛圍在現代家庭中是稀缺的。
經常回家吃飯,共同相處時間較長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有人等你回家吃飯。曾經看《一碗陽春面》那篇文章,講述那個堅強的母親撫養孩子,就是通過吃來鼓勵孩子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而無論生活有多難,只要有愛,其實困難都不是真正的大事。最怕的是心沒有在一起,家就散了。現代生活的節奏急劇加快,我們每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為了忙著拚命掙錢,忙著官場追逐,忙著酒肉應酬。為了使自己緊跟使與時代前進的腳步,許多人總覺得將時間花費在家庭這種看不見的東西上是不值得。但是心理學發現,經常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更容易幸福,因為家庭成員都在一塊,無論是聊天還是交流都更方便,家庭文化也更容易形成。很多現代婚姻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問題,就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都忘記回家吃飯,夫妻各忙個的,大家沒有共同時間,便無法傾聽配偶、孩子的心聲,無法了其的心理需求。有了共同時間,家庭成員之間才有可能相互溝通相互傾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彼此有定期情感溝通:家庭更容易默契與溫馨
當你撫養孩子的時候,你也在撫養你的孫輩,你們的方式會延續下去。這就是家庭文化,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家庭的每一個人,美德也值得傳承,你會成為一個受尊重的人。許多家庭面臨最大的威脅是家庭的穩定性愈來愈受到挑戰,離婚率逐年上升,單親家庭的比例日益上升。夫妻情感、父母子女情感等相互支持的力量的缺乏是現代家庭危機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當今的孩子,越來越孤獨了,因為他們缺少愛的力量,缺少父母能拍拍他的肩,撫摸一下孩子的頭,以贊賞的目光對孩子說:「好樣的,真是一個男子漢!」對於孩子來說,情感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愛需要說出口的,愛是需要不斷去表達的,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愛的表達應當成為一種習慣,這就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我們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出自己最想說、最應該經常說的話語,它能夠直抵孩子的心靈,成為最美好的鼓勵,最美好的慰藉,最重要的精神食糧。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帶給她的成長影響。家庭中情感支持是家庭穩固的基礎,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源泉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這種情感支持是雙向的,互動的,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情感支持者,孩子同樣也是父母的情感支持者。只要有了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支持,家就會產生凝聚力,就會產生堅不可摧的力量,使家庭每個成員把握競爭的優勢,與社會和諧同步,父母心態更健康,而孩子心態也會積極向上,未來更容易有出息與有成就。
『陸』 幸福指數如何獲得啊怎樣衡量啊
幸福指數
什麼是幸福指數?幸福指數就是在某段時間內,衡量和比較人們所獲得幸福多少或大小的指標值。國際上目前通行的衡量的人群是國民,也就是國民幸福指數。國民幸福指數就是在某些時間段內,衡量和比較國民所獲得幸福多少或大小的指標。
但是如何統計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呢,顯然,通過具體計算全國每個人獲得了多少個幸福以及每個幸福量的大小來統計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很困難和不現實的,為此,本人對幸福指數做了如下考量。
1,由物質財富的渴求而帶來的幸福不與考慮。因為追求物質財富的渴求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物質資源,由此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而且隨著社會GDP的「進步」這種危害更會有加劇的趨勢。
2,人們追求高尚、文明的精神文化的渴求,不但會能給人們帶來幸福,而且非常和諧環境,非常和諧社會,甚至非常和諧子孫萬代。所以,幸福指數我們主要考慮人們追求高尚、文明的精神文化的渴求所帶來的幸福。
3,人是時代的產品,對於全國人民而言,政府是人的所有時代因素中最大,而且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所以政府完全有能力通過投資、宣傳、鼓勵等方式做到引導人們追求高尚、和諧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求,由此實現人民和諧幸福的根本目的。比如舉辦全國性的,人民廣泛參與的體育比賽,聲樂比賽,書畫比賽,知識競賽,勞動競賽,創新競賽和道德比賽等競技活動。
4,通過組織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增加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而且還可以使人民的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可以增加人民集體觀念,可以增加人民的向心力,可以大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活力。
5,幸福來自於人們由渴求而獲得的滿足感。假如某企業雙方各100個人(共200人)帶著渴求來參加比賽,比賽結束時就會有100人獲得幸福或快樂,因為比賽總是會有一方勝利的渴求會被滿足的。
6,人的第一本性是求生的本性,所以,要提高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就必須先滿足全國人民能有基本無憂的生活保障。就中國現狀而言,中國已經有充分的能力來滿足這個基本條件,剩下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分配財富的問題了。
7,因為每個幸福感的大小不容易計量和統計,所以本幸福指數只考慮幸福的多少。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把全國人民參加各種具有渴求性質的競技比賽活動的次數和人數作為考量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是很具有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其科學意義就在於通過這樣的,人民有渴求的競技活動一定會給人民帶來幸福;其現實意義就在於通過這樣的活動有利於人民和諧幸福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科學發展。因為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因為人民和諧幸福的社會才是人類最終的理想社會。
之所以要強調「具有渴求性質」的競技比賽是因為幸福的唯一和直接來源是渴求,如果是不具有渴求性質的,人們想贏的「競技」比賽,那麼這樣的比賽必然是索然無味的比賽,也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感。
國民幸福指數可以用三種指標來衡量,第一是國民幸福總值,第二是國民幸福平均值,第三是國民幸福增加值。
國民幸福總值就是在某段時間內,國民幸福的總數。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總值=全年國民參加競技比賽活動次數之和/2
國民幸福總值是在某段時間內,衡量一個國家的人民所獲得和諧幸福多少的總數,就像國民生產總值一樣,其衡量時間段一般為一年。因為國與國之間的人數不一樣,所以,國民幸福總值在國與國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也就是說某國的幸福總值高不見得該國國民就比其他國的國民幸福。
國民幸福平均值就是在某段時間內,人均國民幸福數。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平均值=全年國民幸福總值/國民人數。
與國民幸福總值不同,國民幸福平均值可以衡量某段時間內,一個國家國民比另一個國家國民和諧幸福的程度,通常衡量國民幸福平均值的時間段也是一年。 一個國家是否比另一個國家幸福,比較一下國民幸福平均值就可以知道了。
國民幸福增長率就是某段時間與另一相同時間段相比,國民幸福增長的百分比。通常情況下是某年與上一年國民幸福增長率的百分比。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增長率=(年國民幸福總值 - 上一年國民幸福總值)/上年國民幸福總值×100%
或,國民幸福增長率=(年國民幸福平均值 - 上一年國民幸福平均值)/上年國民幸福平均值×100%
國民幸福增長率不僅可以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幸福的橫向比較,也可以作為國家幸福的縱向比較,所以,國民幸福增長率是國家幸福指數中最常用的一個指標,就像人們常用的國民生產增長率(GDP)一樣。
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所以,就當前而言,最終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唯一重要指標是幸福指數。任何民主,自由和科學發展如果偏離了這個方向,都談不上是什麼進步,尤其是以GDP為核心的民主,自由和科學發展。
『柒』 問幸福指數是什麼。
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民眾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幸福指數是對人們通常所說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們根據一定價值標准對自身生活狀態所作的滿意度方面的評價。
幸福指數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他認為,幸福=效用/慾望。也就是說,幸福與效用成正比、與慾望成反比。他還把影響效用的因素分為物質財富、健康長壽、環境改善、社會公正、人的自尊五大類。英國心理學家羅斯威爾等通過長時間的研究後認為,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即幸福=P+5E+3H。其中,P代表個人性格,包括個性、應變能力、適應能力、人生觀、世界觀、忍耐力等;E代表生存需求,包括健康、交友狀況、財富等;H代表高級心理需求,包括自尊、自我期許、雄心、幽默感等。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庫克則將幸福指數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個人幸福指數,包括人們自己的生活水平、健康狀況、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人際關系、安全狀況、社會參與、未來保障等方面;
另一種是國家幸福指數,包括人們對國家當前的經濟形勢、自然環境狀況、社會狀況、政府、商業形勢、國家安全狀況等多個方面的評價。
幸福指數:
A類指標:涉及認知范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
B類指標:涉及情感范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
C類指標:指人際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程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滿意程度、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