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福工程的介紹
幸福工程,全稱「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主要以貧困地區計劃生育家庭的貧困母親為救助對象,幫助她們發展家庭經濟,脫貧致富。
2. 幸福工程的幸福故事
王孝柏,青海省平安縣寺台鄉人,雙女戶。救助前,全部家當只有兩間舊土屋外帶2000元債務,一年忙到頭,僅夠糊口而已。1996年8月,得到了幸福工程救助資金2000元,買了4頭豬,搞起了生豬育肥。第二年,出欄肥豬20頭,獲利4000元,家裡蓋起了五間磚瓦房,開起了小飯館,丈夫也結束外出打工,回到家中幫妻子照看生意、跑采購、販賣生豬。2001年,夫婦倆又瞄上了葯材種植項目,當年就獲利1萬元。
王孝柏富了,但她的內心卻無法平靜下來,當她看到同村、鄰村那些因缺乏資金
而處在困境中的姐妹時,她想幫她們一把。王孝柏夫婦借1000元給王生花,幫她搞起了廢品收購;當得知趙全文因胃穿孔急需手術,又無力支付手術費用時,又將2000元及時送到他手中;為趙有菊買了一台糕點機,趙有菊邊學邊做,年收入近4000元,……至今,王孝柏夫婦先後資助了16戶貧困母親家庭,援助金額達8000元。2002年,夫婦倆又投資3萬元開辦了地毯廠,吸收了60名貧困姐妹進廠,為掙錢無門的姐妹找到了一份工作。1997年,村裡要建村小學, 戶均集資50元,王孝柏無償贊助500元,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她都捐助300元為孩子們搞活動,2002年被評為「優秀校外輔導員」。2001年村委會改選時,王孝柏當選為村委員會主任,丈夫也在2002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徐月文,甘肅省天祝縣華藏寺鎮藏寺村人,全家4口人。救助前,僅靠種地維持生活,加上連年自然災害,莊稼收入甚微,人均口糧不足200公斤,年人均純收入不足500元。2000年8月,得到幸福工程資助款2000元,又自籌資金5000元,飼養奶牛,日產鮮奶36公斤,月收入600多元,僅此一項,年人均純收入可達2000元。2002年,徐月文家購置了摩托車、洗衣機、彩電,家庭面貌煥然一新。
3. 保障人民幸福健康的根本措施
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實現共同富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鮮明導向,以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為核心,以完善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養老服務體系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協調發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幸福中國。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立足當前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每年都要辦成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讓群眾看到更大變化、得到更多實惠。要把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作為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礎和核心。突出抓好農村居民、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四個群體」增收,拓寬就業、創業、投資、社保和幫扶「五大增收渠道」,尤其要把農民收入增加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必須指出,我省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是實際收入的倍增,而非名義收入的倍增;是結構優化、惠及大眾的倍增,而非簡單的平均數倍增。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兩個同步」要求,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確保如期實現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體系建設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長遠和根本性的作用。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著眼根本加快構建體系,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行系統化設計、制度化安排、規范化建設、長效化推進。要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衛生體系、住房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六大體系」為保障,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構建體系是中央對江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的鮮明要求,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在落實好現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思路、創新政策舉措,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路子。 民生幸福工程是一個內涵豐富、政策性強、關聯度高的系統工程。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在不斷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中更加公平地分配社會財富。我們不僅要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且要把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民生改善上;不僅要講平均數,而且要重視大多數;不僅要繼續改善群眾的物質生活,而且要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我們要始終堅持在加強民生保障的同時,重視增進民眾幸福感;在實現個人幸福的同時,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整體幸福感。 民生幸福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動態過程。必須按照「當前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要求,有計劃、分步驟推進。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出重點,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基層基礎,加強檢查考核,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經濟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把增進民生幸福貫穿於「兩個率先」全過程。 民生大於天,幸福最關情。人民群眾是實施民生幸福工程的主體。我們要堅持群眾路線,強化群眾觀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民生幸福工程,最大程度地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民生幸福工程的實際成效,共創更加美好生活,共享更加幸福中國!
4. 幸福工程項目開展情況匯報及下步工作安排
根據《州幸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20xx年州委重點工作分解方案》、《州幸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20xx年州委重點工作一季度分解方案》文件精神,我辦高度重視,認真總結,准確反映「幸福工程」開展情況、存在的突出問題、下步工作安排等,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優化責任分工。加強「幸福工程」工作的組織領導,優化責任分工,加大領導與領導間、部門與領導間、部門與部門間的銜接、協調力度,為幸福工程的'深入推進提供組織保障。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認真謀劃,結合群眾反映的民生問題,科學統籌,定期召開「幸福工程」推進會,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二)加強資金保障,加力推進項目。堅持「爭取中央投資、省級投資為主、州縣分級負責、群眾自力更生」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資金捆綁、渠道不變、各記其功」的辦法,多渠道爭取、協調、跟蹤項目建設資金,力促資金早落實、早到位,推動項目建設。
(三)加強「幸福」宣傳,提升「幸福」指數。創新宣傳方式,充分運用群眾工作六大活動、政務公開、群眾知曉度測評等載體,向群眾深入宣傳「幸福工程」政策、進展、成效,切實把黨委政府的「暖心行動」宣傳到戶到人,使群眾充分認識到「幸福工程」惠民生、解民憂的本質屬性,主動參與到「幸福工程」各項建設中。
(四)加強機制創新,引導群眾參與。按照省委、省政府創新藏區民生工作機制的要求,在「三化一式」上下功夫,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提升群眾的參與率,大力推進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一方面繼續落實制度,做到月報、季分析,簡報信息、監督考核常態化;另一方面,讓群眾參與到幸福工程實施和監管中,實現政府主導與群眾參與良性互動、幸福工程與群眾工作全覆蓋等活動有機融合。
(五)加強項目管理,深化督導檢查。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進行排序,逐步納入計劃實施,切實處理好州下達項目與群眾亟需項目的關系,按照周安排,旬任務,月計劃,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季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縣目督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工程進度、材料報送等情況納入各單位年度目標考核范疇,不定期深入單位及項目施工現場督促檢查。建立責任追究制,對工作不重視、不落實、不得力,不盡責,項目實施中出現重大問題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努力把幸福工程建成優質、高效、廉潔、滿意工程。
二、存在不足
受主客觀因素制約,20xx年第一季度「幸福工程」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一季度未下達「幸福工程」實施任務,我縣具體工作不能及時安排部署,影響到工作推進。
(二)個別單位和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幸福工程」重視不夠,抓貫徹不堅決,抓落實不徹底,抓推進不得力。
(三)督查制度落實不好,跟蹤監控與回訪調查開展不夠扎實。對領導不重視、措施不得力、不認真履行職責的單位和個人曝光不夠,追責不嚴。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工作中,我辦將結合「1+10」重點工作、災後恢復重建、撤縣設市等工作,進一步抓好幸福工程項目和進度,進一步優化方案,強化保障,加力推進,力爭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5. 鄉村振興的五大「商機」,究竟是哪些呢
「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以來,如何落地經營一直是田園綜合體揮之不去的問題。本文介紹了田園綜合體的五大客源、五大新商機和九大發展模式,對田園綜合體的落地經營有一定指導意義。
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農業園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休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台。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後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台,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