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高學歷人的幸福感大於低學歷的人
為什麼高學歷人的幸福感大於低學歷的人?此說法錯誤。
高學歷人的幸福感,不一定大於低學歷的人。也就是說博士學歷的幸福指數,不一定比文盲高。
近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國民幸福報告2014》,該報告在健康、收入、婚姻、學歷、職業等各個方面對構成幸福的密碼進行解讀,揭示當前中國百姓的幸福現狀。 從該報告中人們發現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那就是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並未創造出更高的幸福感。整體來看,學歷程度越高的人越不幸福,幸福指數最高的是小學畢業生,達到133.3,博士學歷人群的幸福指數最低,僅為121.0。而單身博士近乎不幸福,幸福指數僅為109.4。從性別來看,數據一改民間語境中女博士的弱勢地位,發現男博士比女博士更加不幸福,男博士為117.1,女博士為121.6。
學歷越高,幸福指數越低,尤其是博士學歷的幸福指數竟然比文盲還低,這確實不可思議。
幸福感,一般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Ⅱ 你是怎樣看待學歷和幸福指數的關系的
我認為學歷高,幸福指數就高,學歷高的人,他的思想境界,素質:也很高,在婚姻中,他品德品格也很好,真誠的善待對方,也很少出軌,幸福就越來越大。
Ⅲ 什麼樣的人最幸福
其一,「越健康,越幸福」。調查顯示,身體非常健康的人感覺自己幸福的佔92.4%,比較健康的人佔90.4%,一般健康的人佔80.3%,不太健康的人佔61.9%,而健康狀況很不好的人里,覺得自己幸福的人只佔38.4%。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沒有錢、沒有權、沒有車、沒有房,而是一天到晚躺在病床上。我們不僅需要軀體健康,而且需要智力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環境健康。
其二,「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幸福」。亞洲首富李嘉誠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知識改變命運。」他曾說:「我們正在跨入的21世紀,是知識和知識經濟的世紀,知識將最大程度地決定經濟發展、民族進步、國家富強以及人類文化的提升。」最大的財富,是信息資源和物質資源。而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獲得這些資源的機會更多。所以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幸福感比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高了近10個百分點。
其三,「越富裕,越幸福」。幸福感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物質生活的滿足。有了錢,不僅生活條件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有助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現在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已基本進入小康時代,所以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幸福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差距依然存在。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人和一個月收入5000元的人比,就可能感覺不幸福。同樣,一個懷揣百萬元的人和一個懷揣一萬元的人比,就可能感覺很幸福。
其四,「社會交往越多,越幸福」。一份快樂,兩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份快樂;一個煩惱,兩個人交換,就變成了半個煩惱;一條信息,兩個人交流,就變成了兩個窗口;一個問題,兩個人討論,就變成了沒有問題。所以經常有社交活動的人,心裡感覺幸福的比例高達89.3%,而很少與人交往的人,感覺自己幸福的人則佔81.6%。朋友越少越孤獨,愛好越少越孤獨,學習越少越孤獨。無論男女老少,孤獨就難於幸福。
其五,「婚姻越美滿,越幸福」。這里有四個數字為證,初次結婚的人,覺得自己幸福的人佔85.6%,再婚的人降低到78.5%,喪偶的人再降低到72.1%,而離婚的人覺得幸福的則僅佔67.7%。什麼樣的婚姻才是美滿的婚姻?有人說是愛慕、理解、寬容、信任和忠誠。有人說是相敬如賓、恩愛有加、生兒育女、白頭到老。也有人說是不缺錢、不吵架、不出軌。還有人說是兩個人經常在一起逛大街、看電影、吃大餐。
Ⅳ 小學學歷最幸福 學歷越高越不幸福嗎
當然不是。
應該是學歷越高,越幸福。
因為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到好工作啊。
Ⅳ 婚姻的幸福與學歷的高低有直接關系嗎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覺得婚姻的幸福與學歷的高低是沒有關系的,有的婚姻中,兩個人的學歷都不高,但是他們得婚姻就非常的甜蜜,也有的兩個人學歷都很高,但是他們婚姻不幸,婚姻的幸福和學歷是沒有關系的,主要看兩個人得相處方式。學歷高的人他們三觀不合的時候也會發生矛盾,也會發生爭吵,他們也會存在失敗的婚姻,兩個人適不適合看的並不是學歷,看的是日常的相處方式,如果讓兩個人觀念不一樣的生活在一起,不管他們學歷高與低,他們都很容易發生爭吵,他們經常意見不一樣,也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吵架,矛盾積攢多了就會爆發,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
Ⅵ 什麼是幸福是高學歷結婚有錢年輕
大多數人對婚姻幸福感基本滿意。學歷越高的人,對婚姻的滿意度越高。初中及以下的人群婚姻幸福指數是5.9,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是7.7。為什麼學歷越高的人,婚姻的幸福程度會越高呢?
一、高學歷人群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
據報告分析,學歷在高中(中專)和初中及以下的群體中已婚的比例分別是***和***,這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而本科和碩士學歷水平的已婚率則略對於平均水平。這一定程度反映出,高學歷群體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
二、高學歷人群擇偶標准更高。
婚姻講求的是門當戶對,高學歷人群本身條件就比較優越,因此對擇偶的標准也相對地偏高。高學歷人群已婚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點。這是由於他們對擇偶要求高,所以才比較容易晚婚。
三、高學歷人群收入相對較高。
一般來說,在現代社會中,高學歷的人收入會相對較高。而物質水平是婚姻的基礎,因此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婚姻的幸福指數。
四、高學歷人群心態更加成熟。
高學歷的人接受知識教育比較多,具有相對比較理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他們處理問題或溝通交流上會顯得更加成熟。他們能很好地處理婚姻中出現的問題,減少夫妻矛盾,夫妻感情也會更加甜蜜深厚。
以上報告分析,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想要提高婚姻的幸福程度,那麼就必須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自我提升是婚姻的保鮮劑,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婚姻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大多數人對婚姻幸福感基本滿意。學歷越高的人,對婚姻的滿意度越高。初中及以下的人群婚姻幸福指數是5.9,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是7.7。為什麼學歷越高的人,婚姻的幸福程度會越高呢?
一、高學歷人群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
據報告分析,學歷在高中(中專)和初中及以下的群體中已婚的比例分別是***和***,這明顯高於平均水平***,而本科和碩士學歷水平的已婚率則略對於平均水平。這一定程度反映出,高學歷群體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
二、高學歷人群擇偶標准更高。
婚姻講求的是門當戶對,高學歷人群本身條件就比較優越,因此對擇偶的標准也相對地偏高。高學歷人群已婚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點。這是由於他們對擇偶要求高,所以才比較容易晚婚。
三、高學歷人群收入相對較高。
一般來說,在現代社會中,高學歷的人收入會相對較高。而物質水平是婚姻的基礎,因此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婚姻的幸福指數。
四、高學歷人群心態更加成熟。
高學歷的人接受知識教育比較多,具有相對比較理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他們處理問題或溝通交流上會顯得更加成熟。他們能很好地處理婚姻中出現的問題,減少夫妻矛盾,夫妻感情也會更加甜蜜深厚。
以上報告分析,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想要提高婚姻的幸福程度,那麼就必須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自我提升是婚姻的保鮮劑,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婚姻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Ⅶ 學歷高低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系
學歷高低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系
學歷高低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學歷高的人越來越多,相關學者對各類學歷人群的婚姻幸福指數進行了分析,以下是學歷高低與婚姻幸福指數的關系的相關知識,快來了解一下吧。
相信大家身邊都有不少大齡未婚男女吧,這些人群里大部分都還是高學歷,之前網上也一直流傳著,什麼博士生、海歸派交不到對象,無奈要上網或者上節目徵婚,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最客觀的原因還是他們自身的心態問題。其實也有很多人,在邊讀書的同時,邊談戀愛,到後來文憑學歷有了,愛情婚姻也有了。這些人比較容易知足和滿足,且他們重中的是彼此之間的情份,即使他們後來有了很好的工作和未來,他們依然沒有放棄,與他們共同走過來的人。
而有些人自命清高,覺得自己的學歷和身份非常的高貴,所以一般標準的人他們看不中,其實在這些人里,男生的問題不是很大,而女生的問題則比較嚴重一些。單身的男生即使年齡稍微大一些,只要他條件過硬,依然能吸引很多單身的女性,並且還不乏年齡漂亮的女生。而女生即使事業有成,但是依然還會被對方或者對方的家庭嫌棄年紀大了。
學歷越高,年紀越大,經歷的越多,她們的想法就越現實,在追求愛情和婚姻時,她們首先看中的就是對方的條件,還並非是對方的人品。因此,她們常常會出現,條件達到了,但是人品不過關,或者感情不到位的現象,請問像這種情況下成立的家庭,能有多少幸福可言?
反而那些學歷低的女生,他們不會造成男生的心理壓力,反而更容易討男生歡心。而且像這樣的女生,內心都極其的簡單、單純,所以她們的要求不會太高,她們追求幸福的標准也就不會太難達到,知足常樂是她們最可貴的一點。
而且學歷不太高的女生,她們自知自己的條件有多少,因此她們也就會選擇相對應的男生,只要對方體貼可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行了,不會有其他過分的.要求。所以現在的社會,那些高學歷的女生最終都是徘徊在結婚與離婚的兩個點上,而學歷低的女生,早早的結婚,早早的生孩子,早早的過上了小家幸福的生活。
中等收入家庭
婚姻幸福感最弱
俗話說「金錢買不來幸福」,收入越高並不一定代表著婚姻家庭就越幸福,但婚姻生活中少不了柴米油鹽的磕磕絆絆,金錢在婚姻家庭中還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婚姻情感指數得分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調查顯示,從家庭月收入水平看,貧富階層婚姻情感指數得分較高、中間階層婚姻情感指數得分略低。可以看到,家庭月收入5000元到1萬元的得分最低,78.18分。家庭收入5萬元以上得分82.73,5000元以下的得分則是81.01。(如圖)
報告分析,收入與婚姻情感指數得分呈兩極化,主要是因為高收入家庭在物質方面的滿足度較高,物質矛盾少,婚姻幸福感相對較高,而低收入家庭一般學歷相對較低,生活消費也低,更容易獲得滿足,所以婚姻情感指數相對高。中等收入家庭,特別是收入5000到1萬元的人群,收入水平大多無法滿足自己的期望值,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不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比貧富階層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婚姻幸福感相對較弱。
同時,從婚姻情感得分Top10省份來看,河南、河北分值最高,湖北位列第五。高分省份主要集中在華北、華中、華東地區,其中,二線城市的情感指數得分高達80.89,得分最高。二線城市經濟相對發達且相比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壓力更小,因此更易獲得滿足感。
吃瓜群眾都在圍觀「寶寶」焦頭爛額的婚姻,你自己的婚姻幸福嗎?近日,艾瑞咨詢聯合一家互聯網婚戀網站發布2015年國民婚姻情感指數研究報告,揭秘國民婚姻情感狀況及各階段婚姻特點。湖北人在「圍城」里還是蠻幸福的,婚姻情感指數在全國省份排名中位列第五。婚姻情感指數是各項指標計算的結果,婚姻情感指數得分越高,表示對婚姻情感滿意度越高,反之越低。
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與婚姻情感指數關系
5萬元以上,82.73
2萬元至5萬元,80.25
1萬元至2萬元,80.37
月收入5000元—1萬元婚姻情感指數得分最低
5000元至1萬元,78.18
5000元以下,81.01
學歷越高人群,婚姻幸福指數越高
調查顯示,年齡和學歷對婚姻指數的影響呈現顯著規律。其中,年齡與婚姻幸福指數呈反比,年齡段越小的婚姻中人群,婚姻幸福指數越高,其中90後婚姻人群得分為83.33,而得分最低的70後得分為77.91。另一方面,學歷越高的婚姻人群,婚姻幸福指數越高。其中,大學本科學歷人群的情感得分指數是80.29,碩士及以上學歷人群得分83.74,均高於國民情感指數平均分,高學歷人群更幸福。
婚戀專家認為,婚姻幸福指數的高低,與婚姻主體雙方對婚姻的期待值以及想像空間有較大關系,年齡越小的婚姻人群,對婚姻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而學歷越高的人群,本身對婚姻關系的認知越清晰和理性,提升婚姻幸福度的方式也更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