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缺愛的人怎麼獲得幸福
以前在最主流的聲音就是「相信自己值得無條件的愛」。我努力了很久依然不太能理解這句話。後來決定用一種經驗主義去讓自己相信這件事。
舉個例子:生活里總能看到讓旁人無法理解的搭配:帥哥醜女,醜男靚妹,老少配,社會地位不對等的情侶,教育背景相差極大的婚姻。排除利益輸送的揣測以外,這事其實很簡單,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你看著不好,我看著是仙女。他覺得蠢鈍,我覺得是天真的寶貝。蜜糖砒霜如是而已。
那麼說得粗暴一點就是,不管咱是什麼貨色,都有人好這口(當然這不代表就可以墮落或任由自己醜陋,別誤會。)。所以不必擔心自己不值得,以世界之大,你想活成一個100%不值得的人反而挺難的。
愛很多時候都是不完美的:
缺愛的人有一個紮根潛意識的邏輯:我先得表現地足夠好,才能得到對方的肯定。 這個邏輯越來越強大,強大到後期會扭曲我們的意願,迫使我們去表演,討好,避免沖突。
由於這種邏輯或對愛的渴望,以及缺乏被愛的體驗,導致把 愛 這件事想得過於神聖、偉大、完美或全知全能。生活里其實不是這樣的,缺點、爭吵、平庸、乏味、俗不可耐...這些都是正常人 愛的一部分。我從沒見過一個愛得正確,愛得完美的人或情侶,但不妨礙他們擁有自己的幸福快樂。
刻意維持愛的狀態:
我覺得缺愛的人,因為缺少,所以把它看作一種資源,往往選擇在面對重要的人時才小心翼翼地拿出來,平時都關著這個匣子。
然而事情不該如此,愛別人,愛自己,既是行動,又是一種心理狀態。它本質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然,保持活力,保持一個「愛」的狀態,對缺愛的人而言,很難也很辛苦,需要時刻去主動,需要非常刻意地去做,去讓自己做。很多時候不得要領,但這是最好的練習方式,而且就算是真誠的,即便笨拙,別人也感受得到那份真誠,還記得上一條說的愛本身就不完美嗎,只要真正地愛了,就已經勝過許多麻木的人。
總之用所有的能力任何時刻去愛,愛自己也好,愛朋友,家人,也罷。保持這個狀態,漸漸地這件事會變得輕松自然很多。但是不要去愛所有人,沒必要,神才需要愛世人...愛值得的人就行,該討厭的還是要討厭
觀察和學習身邊的人:
那些看起來不缺愛的人,未必就愛地正確,愛地高端大氣上檔次。只是他們有一份近乎本能的習慣。而我們的優勢在於,雖然缺少了天然的勇氣,但覺醒了學習愛別人的心。
所以多看看身邊的情侶,不要覺得這些事太家長里短,就沒有參考價值了。對這件事思考越久,就越明白:愛自己或愛別人這件事並不是抽象的,不是必須形而上才好。恰恰相反,愛就體現在所有瑣碎的生活中,體現在俗不可耐的相處之中。看看別人怎麼做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與其一直糾結如何與這個和解與那個和解,不如先學著怎麼讓自己過得更愉悅。
多相信自己的感受,放棄一些對「正確」的執著:
在感情領域知乎上可有太多政治正確了,由於那個先正確才能值得被愛的邏輯鏈導致很多前來學習的人更加扭曲自己,強迫自己成為很多種正確的樣子。真大可不必。多感受,自己的身體和本能不會騙人,先把這部分顧好在去追求更高級的所謂的種種正確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愛自己永遠是愛別人的前提,只有先把自己的生活,精神,照顧好,才能用與自己相處的種種經驗去對待別人。
缺愛,除了少數真的不在乎自己子女的父母,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本身同樣沒有被好好地愛過,所以他們無法習得這一能力並且照顧到我們,我們在長大並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要學著去愛自己以及愛別人,也能把這種悲劇終結在我們這一代身上。
至於如何愛自己,我只有一個建議,就是多用第三者的角度審視自我的種種行徑,在腦海里構建一個形象,一個小小的自己,孰是孰非一目瞭然。不過這也需要練習...為的是盡可能摒棄出於自我保護本能的自我美化,進而相對客觀地看待自己。
最後的最後
如果還是覺得這樣做很困難,很辛苦,那麼不妨放棄去 糾正 這件事。我相信就算只是意識到了「缺愛」的存在,這一意識本身就已經能給自己一定程度的修正了。不必非得追求改變,根除,或怎樣怎樣。人生苦短,有些事如果太難追求,不如放棄或接受這樣的自己,把精力放在其他理想上。等什麼時候心情好了,有勁了,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問題,會輕松很多。
Ⅱ 一個「缺愛」的女人怎樣對待自己,才會更加幸福
結束語:
在生活中,女人要懂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越是過得不好,越是“缺愛”,女人越要懂得自己把控自己的人生,如果得到他人的關愛,又如何?女人可以好好愛自己,好好對待自己的生活,用心經營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
當女人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了,越來越有魅力了,女人自然會得到他人的關愛,獲得他人的認可,女人的生活質量也會不斷提升,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別不了解。
Ⅲ 一個極度缺愛的女孩如何獲得幸福人生
在漫長的父權社會中,清晰可見兩種極端的女性形象。其一,打著擁戴父權的旗號,強烈排斥其他女性。這種女性形象有時的確可氣、可恨,但是她們的個人形象也透出悲劇色彩。在排斥其他女性時,相信她也處在自我排斥的狀態;其二,是苦兮兮被家族不接納、沒得到關愛的女性。她們內心深處愛的匱乏與在家庭關系中深深印刻的被拒絕。成為未來悲傷生命經歷的引子。
這兩種常見的女性形象,就像硬幣的正反面。看似相反,卻同樣傳遞著家族中「對女性吝嗇的愛」。作為一名女性,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可嘗試從內心出發,找回未從「母親」那裡學到的,關愛自己的女性面。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發現真的很好。
那個極度缺愛的女孩出生
我出生時因是女兒,觸動了奶奶作為女性身份的痛苦。奶奶每天在家裡哭罵,媽媽只有以淚洗面,媽媽說坐完月子她都差點死掉了,而小小的我那時每天聽到的就是媽媽的哭聲。媽媽沒有精力抱我,奶水匱乏,也正是因為這樣,我與媽媽的愛沒有聯結上。生理心理的匱乏和得不到回應的巨大的恐懼,剛出生的嬰兒面臨著生存的恐懼,內心深處不被接納的痛苦伴隨我前30多年。
出生星圖南交點摩羯座12宮,守護星土星在8宮與太陽和月亮合相。12宮是一個家族業力的宮位,而太陽月亮合相土星天秤在8宮,代表著在情感及深度親密關繫上的極致的匱乏、隔離、被拒絕。
一次用OH Cards潛意識投射卡自我探索時,驚奇發現自己與食物關系的原型,視我吃的母乳像毒葯一般。源於當時母親做月子期間情緒一直很壓抑、痛苦、無助,而我通過奶水感受到這如毒葯一般的情緒。這才知道我潛意識里覺得食物是不安全的。這也應對了出生星圖中北交點巨蟹座在6宮,月亮合相土星在天秤座8宮。因未得到母愛的滋養,而留下的很深的不配得、絕望又無助。其中的潛台詞是:「我本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是我不夠好,才害得媽媽這么痛苦。」而這種潛意識里的情緒,無意識地強迫性重復在以後的所有的關系中。
作為一個群星天蠍座、群星天秤座在8宮的人,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在關系中不斷毀滅又重生的過程。
學業中斷,我再次感受到自己的不重要
1996年夏天,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縣重點高中的錄取線,當時滿以為從小期望的讀高中上大學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但因為家境不好,爸爸叫我讀中專,把讀大學的機會留給弟弟。這次讀書被中斷,使得我後來將近19年我不與任何家人溝通。從那以後,在人際交往中我的「不配得到」與「自卑」展現到極致。我對所有人都情感隔離,對關系極不信任。
火星在7宮是3宮主星,四分了9宮的金星,從小與弟弟競爭爸媽的愛。而這次,我又是那個沒得到愛的人。
根據諾泰爾的理論,冥王星在9宮,代表有9宮的議題。是一種中斷的或者無法完成的高等教育。
水星天蠍座在9宮四分上升點與下降點,代表人際關繫上溝通的壓力挫折。
疾病是為了喚醒我對生的渴望
生完女兒後,我於2011年開始做淘寶。南交摩羯座的我把全部的精力撲到了網店上,直到生病也捨不得休息。在家燒了4天沒注意。等去醫院時,已經需要住院搶救了,在醫院高燒七天七夜,40度以上的高溫。醫院安排護工用酒精來幫我降溫,高燒導致沒辦法正常進食,每天22個小時打吊水以維持生命。所有的檢查都做了,最後血都抽不出來,只剩下骨髓穿刺沒做,白細胞到了最低極限值。醫生說這人隨時會沒有了。然後又查出是RH陰性血,當時因為查不出病因,醫院就把我隔離起來。
在這生死未卜的幾天里,我終於有了時間第一次深度思考我的人生:如果真的死了,我要做些什麼?老公可以再娶,爸媽有弟弟照顧,而我唯一不放心的是女兒。我從小沒有得到過媽媽愛的滋養,我深知這份愛的缺失,對我的人生造成了多大的痛苦與折磨。我想如果真的走了,在最後的日子,我要給女兒寫信。等她每個年齡段,請我弟弟交給她。讓她知道,媽媽是一直愛著她的,一直是守護著她的。
可能是對女兒強烈的不舍,也可能在危機中反而激發出我生存的慾望。原來一直覺得自己可有可無,卻第一次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這份對女兒強烈的愛,向內走也滋養了我。我第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
7天後,燒竟然慢慢退下來。就在這個時候,醫院聯合會診的內科的醫生來了,說我是腮腺炎引起的發燒。長達10多天的高燒,終於退去,鬼門關前又走了一回。
土星在8宮,事實上也一直在「試煉著我對待生命的態度」。面對生死(不論肉體還是精神)的時候,我能做些什麼?當一切都化為塵埃,還有什麼可以夠把握?這是非常典型的土星式拷問,它不是消極的,而是充滿現實意義的。
占星咨詢給處在痛苦的我帶來希望之光
我一直想不明白,我的人生為什麼會這樣。在2013年底婚姻與內心最痛苦的時候,上天給我開了一扇窗,我開始接觸到了占星學,我在網路查找有關我出生星圖的資料。同時做了一份占星咨詢,在長達2個小時的深度占星咨詢中,占星師與我一同將出生星圖的議題與內在模式作了一個梳理,同時解開了我的很多困惑。在占星師的分析與理解,為我那顆在地獄的心照進了亮光。後來幾年的人生關口中,我又尋求了3次占星咨詢,深深的感恩給予我療愈的機會。
我也猛然發現,當內在信念發生改變,有了希望,外在同時會發生改變。一次同友人聊天,我說:「我唯一的願望是希望女兒未來能夠幸福!」友人說:「你都沒有活出幸福的樣子,女兒又如何知道什麼叫幸福?」友人的話語讓我意識到,我不能再在老舊的模式里。我要去學習,嘗試療愈創傷。經過2年的深度療愈,我清理了大部分內在的痛苦,同時找到了內在的愛。原來愛是藏在我心中,當清理了痛苦,心中的愛就會涌現出來。
痛苦都是化了妝的禮物
在我充滿荊棘的人生旅途中,我想若有一份工作,使他人痛苦、無助、處在人生低谷,能夠通過占星咨詢幫助他發現生命的「內在議題」與「潛力」,促使他帶著覺知來面對當下的生活。當內在信念改變,外在也會發生轉化,那將是一份多麼有意義的工作。
我也最終定下了自己的事業方向:我要做一項引導女性找回內在的愛,活出內在幸福感的事業。如果女性內在擁有愛,她就會發現愛同時是一種力量。就不會在「親密與親子關系」中過度索取。當有了愛,她會更加獨立嘗試不去依附他人。當有了愛,她就能夠用愛澆灌孩子與家庭。當有了愛,她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創造力。愛才能真正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南交點在12宮天生渴望犧牲救贖,並擁有療愈的潛能。上升水瓶座具有人道主義精神。木星天秤座在9宮六分海王星在射手座11宮,渴望用信仰與知識的力量療愈大眾的苦難。群星天秤座嚮往和諧與美好。
占星學,讓我活出了內在的價值感
有了這個信念後,我開始在若道系統學習人本主義占星學。我希望將來的自己能作為一個引路人,讓客戶通過占星咨詢,引導客戶看到潛意識的創傷和過往的痛苦,並學會接納與轉化信念,找出自己的潛力與天賦。因為每個人的內在力量是無窮的、每個人潛力也是無限的,出生星圖不但是自由聯想的人生地圖,還是能夠幫助客戶實踐內在轉化的有效工具,這就是現代占星師的真正的工作。
源於我學習占星學的專注,使得我在學習中建立了真正的價值感。極致的投入就會有最深的看見。
36歲,第一次內心寧靜的踏上了歸家的路
1999年因為叛逆,同時想為家人承擔,而選擇了去深圳打工。自此一直感到迷茫與退縮,並活在因隔離關系的痛苦與焦慮中。現在終於慶幸,當初的自己沒有放棄。未因絕望而放棄生命,未因痛苦而放棄婚姻,未因迷茫、無力和重重障礙而放棄對事業的追求,未因財務壓力和身邊人反對而放棄對占星的學習。我一步一步艱難走來,可能也正是這份艱難,才激發了內在的力量。
土星所落的宮位顯示了每個人將具體在生活的哪些領域遭遇到巨大的挑戰和限制。這將是一個會花費大量精力的領域。無論多麼努力的試圖擺脫進入這樣的領域,都將無可避免被環境推著去克服自己的恐懼並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這次趁女兒暑假,我帶女兒回家小住,我終於體會到了寧靜與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家鄉原來這樣美,我原來因為內心的痛苦從來視而不見。
奶奶、爸爸、媽媽、親戚、朋友都准備了各種各樣的家鄉美味,言語的關心與陪伴。我深深的感受到愛的滋養,心中滿是感動與滿足。
源於家族對女性的不接納,家族沒有傳遞過對女性真正的愛,我體會了30多年的痛苦的人生。此刻我內心深處的渴望是,願每一位女性都能活出充滿愛的生命。同時我認為每個小生命的誕生都有權利得到祝福。
感恩,我迎來了你,我的女孩。
感恩,我迎來了你,我的男孩。
Ⅳ 從小缺愛的人要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快樂
那些從小缺愛的人,他們的內心就像是有一道巨大的裂痕,只有用愛才能夠填滿,但是他們卻很難被外界所滿足,他們的情緒也總是處於一種能量不足的狀態,沒有辦法對於外界的刺激所作出正常的反應。
在成年以後,一直都在尋求安全感的人會有兩類,第一類人的典型代表是生活當中的乖乖女或者媽寶男,是從小被養育者過多的干涉,而且沒有被培養獨立能力的人,成年以後行為表現一般都是過度的自卑,不僅僅缺愛,而且缺乏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他們會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沒有體會過無條件的愛,在日常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也會容易表現出來犧牲討好的行為,認為自己必須要去做些什麼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跟愛。
而第二類人的典型代表是看似什麼都不缺,心裡卻對情感過分的去克制,理性大於感性的人。這一類人的養育者,從兒時起就沒有辦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愛跟陪伴,導致了他們只學習到了一種迴避的情感模式,他們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為了逃避這種痛苦,他們開始強迫自己無視自己內心的情感需求,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去麻痹自己。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填補內心缺愛的空洞,不用擔心,始終保持對於生活的一份熱愛,然後從內在的思維模式來逐漸的去改善,學會轉念,並且用一種謙卑的姿態不斷地去完善自我的認知,堅持下去,你的心的承載力會不斷的變強,在你有意識去調整的時候,就是你走向內心富足的開始。
Ⅳ 缺愛的人,如何才能幸福
生活的本質是一個人的精神之旅
而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起點
人的出身不僅僅是階級以及所擁有的資源所決定的,情感模式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起點。
在危機和防禦性主導的情緒體驗中,一個人是沒有餘力去發展自我的,相反,ta所有的能力會被用來拯救匱乏。
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的愛,用真正的愛來供養孩子,為孩子建築內在的安全感,才能真正支撐TA走得更遠。
缺愛的人,如何才能幸福
愛是一中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埋在骨頭里的,造不了假的 你希望別人給你愛,就必須是你要有你值得別人愛的東西,施捨的愛是可憐的,理性的愛是有目的的,感性的愛才是真的 其實每個人都不會缺愛,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展示自己的可愛
如何才能和『愛的人』幸福一輩子?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去愛他!! 當你經歷過愛與被愛,學會了愛,才會知道什麼是你需要的, 也才會找到最適合你,能夠相處一輩子的人。 但很悲哀的,在現實生活中, 由於種種原因真心相愛的人並不一定能在一起; 你最愛的,往往沒有選擇你; 最愛你的,往往不是你最愛的; 而最長久的,偏偏不是你最愛的,也不是最愛你的。 只是在最適合的時間出現的那個人, 才會真的和你永遠在一起! 沒有人是故意要變心的,他愛你的時候是真的愛你, 可是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是真的不愛你了, 他愛你的時候沒有辦法假裝不愛你; 同樣的,他不愛你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假裝愛你。 當一個人不愛你要離開你, 你要問自己還愛不愛他(她), 如果你也不愛他(她)了,千萬別為了可憐的自尊而不肯離開; 如果你還愛他(她),你應該會希望他(她)過得幸福快樂, 希望他(她)跟真正愛的人在一起,絕不會阻止, 你要是阻止他(她)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經不愛他(她)了, 而如果你不愛他(她),你又有什麼資格指責他(她)變心呢? 愛不是佔有!!! 你喜歡星星,不可能把星星拿下來放在臉盆里, 但星星的光芒仍可照進你的房間。 換句話說,你愛一個人,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擁有, 讓愛人成為生命里的永恆回憶, 如果你真愛一個人,就要愛他原來的樣子──愛他的好,也愛他的壞: 愛他的優點,也愛他的缺點, 絕不能因為愛他,就希望他變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 萬一變不成就不愛他了。 真正愛一個人是無法說出原因的, 你只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心情好壞,你都希望這個人陪著你; 真正的感情是兩人能在最艱苦中相守,也就是沒有絲毫要求。 畢竟,感情必須付出,而不是只想獲得; 分開是一種必然的考驗, 如果你們感情不夠穩固,只好認輸, 真愛是不會變成怨恨的。 兩人在談情說愛的時候, 最喜歡叫對方發誓,許下承諾我們為什麼要對方發誓, 就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對方,我們根本不相信情人, 而這些山盟海誓又很不切實際。 海枯石爛、地老天荒,都不能改變我對你的愛! 明知道海不會枯、石不會爛、地不會老、天不會荒; 就算會,也活不到那時候。
Ⅵ 一個極度缺愛的女孩如何獲得幸福
因為缺愛,所以會想要得到更多的愛。對於缺愛的女孩子來說,幸福的定義可能就是希望可以有人毫無保留地愛她,越多越好。
愛會讓她們上癮,讓她們變得像饕餮一樣貪婪。當她們嘗到愛的滋味時,她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但這種幸福由於來自被人的給予,所以她們會變得懶惰,只想要不停地索取,吝嗇地給予。
她們心裡想著:「我缺愛啊,所以我哪裡有愛可以給你?」他們忽略了對方的愛也是需要滋養,需要澆灌,才可以生生不息。
於是,當她們像吸血鬼一樣把對方的愛榨乾之後,幸福也就消失了。而這個時她們因為得到過愛,所以在下一次的胃口會變得更大。
缺愛的女孩要想獲得幸福,比起渴望得到更多的愛,最好先學會怎樣去愛別人。缺愛的女孩往往也都忘記了該怎樣給對方帶來幸福。她們理所應當地把自己當成受害者,當成需要被保護的對象。
其實,自己也可以保護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