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退休金的多少不代表幸福

退休金的多少不代表幸福

發布時間:2022-12-27 22:42:00

❶ 退休有多少存款才無憂

要想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需要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一個定數。因為老年人你究竟能活多少年?誰也不知道?有的人70多歲,可能就過世了。而有的人卻活到了90多歲。70多歲和90多歲之間差了20年。那你說這20年得消費多少錢呀。所以老人想過上。舒適的生活,究竟該存多少錢?這個沒有什麼定數。如果非要定個數量的話。大約存到1000萬。應該就足夠。把1000萬存在銀行按每年2%的利息計算。每年的收入大約就是20萬。應該足夠兩個老人的生活了。包括看病也好。還有其他的一些消費。

現在在城裡的老年人。都是有退休工資的。但是退休工資參差不齊。有的每個月退休工資就1萬多元。有的退休工資每月就4000元甚至更少。公務員的退休工資普遍都比較高。普通百姓的都不是很高。如果每個月有1萬元的退休金。兩個老人那就是2萬元。每個月的生活也應該足夠了。再攢一些錢作為應急之用。如果兩個人每個人都收入3000元。那就不行了。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要想過上舒適的養老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月只有6000元宏手的收入兩個人消費吃飯肯定是夠了。但是應個急什麼的就不行了。因為老年人普遍身體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經常需要到醫院去治療。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特別是到醫院住院需要僱傭護工的時候。這個費用真的是相當高。近期一個蔽閉嫌朋友的父親在醫院住院。顧一個24小時的護工。每個月的。護工費用就是1萬多元。所以按照老人如果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收入,那是差的太多了。平時要不積攢些錢關鍵時候。那是。真愁人吶。

❷ 退休後,多少養老金才算是體面的養老金為什麼

退休後,我認為在5000以上才算體面的養老金,因為這樣才能足夠的養活自己,而不是過著十分拮據的生活。這個價格在大多數的城市,只要自己好好地利用,其實可以把老年生活過得多姿多彩,會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一、滿足日常生活

老年人的開支其實不是很大,他們在日常中吃喝用度不高,所以如果在五千以上的養老金其實可以維持生活。老年人比較節約,不像年輕人有很多開支,能夠在五千以上的養老金就相對比較體面,不會認為生活不如意。

人老了就只有依靠養老金生活,我認為五千以上的養老金可以幫助他們做很多事情, 同時也可以滿足他們的老年生活。對於老年人而言,只要能夠不給兒女添亂,擁有自己的一筆收入就是最大的幸福。

❸ 如今社會,老人每月養老金不足3000,生活很難嗎

如今社會,老人每月養老金不足3000,生活很難嗎?

現在社會,老人假如每個月養老金不夠3000元,生活會非常困難嗎?我並不這樣認為。由於每個月養老金無法達到3000元的人還是數不勝數。我便拿本身來舉例說明說明一下這種情況。我的爸爸媽媽全是企事業單位工薪階層的退休職工。可是我爸爸最早退休養老金絕對是不夠3000元,那我還記得是2013年時。僅有2700元。但今年2021年,早已提高到4600塊的水準,所以說不夠3000元的人到今日才行仍然有著很多。

❹ 「老人,退休金越高,往往晚年越難幸福」你怎麼看

「老人,退休金越高,往往晚年越難幸福」你怎麼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論調之怪,層出不窮。金錢雖不能決定幸福指數:貧困卻可以增添勞累憂愁。任何一個老人都希望歡度晚年,物質財富豈不應該有所保證,退休金高應該是好事,不明白為什麼退休金越高越難幸福?。

現實中,從沒看到退休老人爭先恐後為爭晚年幸福,要求大減自己養老待遇。看到的卻是「北京大媽有話說」代表千萬退休老人,希望把企退老人養老金多增加,不要人為加大養老金懸殊,分等級而不公。目的恰和題主「論調」相反,只有養老金高,才有可能把老人晚年幸福指數提升。

任何人都有老的時侯,當然包括題主在內,難免伴隨歲數的增加,而年老體弱多病,看病無錢怎能行?。不要說人人希望有較高退休金,有與沒有就不同。只有伴隨養老金的提高,老人們心中才能踏實,才不會擔心有病無錢難醫治,物價不穩晚年憂。這才是大多數企退老人心中期盼的。

當然也不反對,題主退休時,主動提出降低自己退休金,以增加自己晚年幸福指數。希望你能說到、做到,別讓自已良好願望落空。並不希望你說一套,做一套,而用慌言瞎忽悠。

凡事都有兩重性。對此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

從一個方面來講,老人有高額退休金,這是好事,三元錢總比一元錢多。

一、如果身體沒出啥狀況,可以結伴外出旅行,飽覽祖國大好河山與名勝古跡,嘗盡天下美味,逍遙自在,不枉在人世上走了一回。

二、如果身體不適或疾病纏身,有了經濟作後盾,就不愁付不起醫療費。雖然住院治療能報銷一部分,但自費的也不少,再加上門診醫葯費自掏腰包,時間長了,次數多了,一般人也不堪重負。

三、現在物價居高不下,衣食住行等許多方面處處離不了錢,錢多了留給兒女的負擔小,自己生活開銷也變得主動一些。

從另一方面來講,老人退休金高,也並不見得晚年一定幸福。

一、現如今城市老人養老方式多樣化,身邊活生生的例子多的是,退休金的高與低並不是衡量晚年幸福的尺度。有的老人自以經濟上優於別人,孤高自傲眾人煩,那能說幸福嗎?

二、有的老人手裡緊攥著票子,視其比命都重要,而忽略了親情,甚至和兒女、孫子很少交流溝通,少了天倫之樂,能不說孤獨嗎?到頭來,錢頂什麼用,有的卻給兒女間爭奪遺產而埋下了禍根。

總之,老人退休金高,只能是促成幸福的一方面,並不能完全代表晚年一定生活的幸福。

應該是退休金越高越幸福吧,因為錢是人人嚮往追求的東西,有了多的錢怎能不幸福呢?如果說往往晚年難幸福,那也是極個別的吧,那也是千絲萬縷不幸原因造成。再者說錢越多越難幸福錢少的又該怎麼形容呢?

有38年工齡從政府部門退休的趙叔,每月拿著5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卻又一次突然失蹤了,兒子兒媳多方尋找無果,去了哪裡無從知曉。

趙叔在村裡可是響當當的人物,在政府部門工作了幾十年,幫過村裡不少人的忙。他性格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又是熱心腸,村裡人都很敬服他。

趙叔在家裡可是個不受歡迎的人,他有兩個兒子,由於性格耿直,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兒子們謀個差事,因此兩個兒子都一直生活在農村,並已在農村成家立業,農村生活的不易讓兒子們對父親多有怨言。

退休後趙叔選擇了回到農村,一是農村的空氣新鮮,可以更好的休閑鍛煉身體;二是自己身體還硬朗,還可以幫襯兒子們。

因為趙嬸一直跟著小兒子過生活,趙叔很自然也回到了小兒子家,一開始還沒有什麼,時間一長矛盾就出來了。

原來趙叔的兩個兒媳都是那種愛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的人。趙叔在小兒子家住,老大媳婦不願意了,他認為公公不僅幫小叔子家干農活,還把退休工資都貼補給了小叔子一家。

她的這個思想一流露出來。小兒媳也不願意了。小兒媳認為她辛辛苦苦照顧老人,多幹了很多活兒,多勞多得,誰也干涉不了。

兩個人針尖對鋒芒的性格暴露無遺,整天吵吵鬧鬧,整個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後來又鬧到了讓村幹部來解決這個家庭矛盾。經過商討,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法:第一把兩個老人分開,通過抓鬮,一家分一個。第二,兩個老人在兩家輪流住,輪到誰家就把工資交給誰家並幫誰家干力所能及的活。

第一個方法行不通,因為兩個老人堅決不同意分開。第二個方法實行了一段時間,趙叔心灰意冷,他看夠了兒媳們不掏空他口袋不罷休的嘴臉。

後來老兩口一商量,把工資卡交到兒子媳婦們的手裡。讓兩個兒子每月取出工資兩家平分。他們兩位老人卻不辭而別,不知道去了哪裡。

這是趙叔趙嬸的第一次失蹤,原來他們通過一個熟人的介紹,到一家公司去找了一個看大門的工作,每個月有三千多塊錢工資,足夠老兩口的生活花銷,這樣平平靜靜的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兩位老人思念子孫心切,就給家裡打了電話。

不久大兒子一家來「看望」老人,老人給孫子買了很多東西還給了幾百塊錢。回家後二兒子一家知道了,他們一家也很快來「看望」老人,老人也給老二家的孩子買了東西給了錢。

就這樣來來去去,老人的錢雖然少了,但「人老惜子」,錢花在孫子身上,他們心裡是高興的。

可是老大家一個孩子,老二家兩個孩子。時間一長,老大媳婦又認為自己家吃虧了。不僅在電話里數落兩位老人,有一次甚至跑到老人打工的地方,把他們痛罵了一頓。

這一次,兩位老人徹底涼心,抱頭痛哭後下定決心,徹底從兒子兒媳的眼前消失,到底去了哪裡,至今無從得知。

趙叔的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老人晚年要想生活過得好,必須做四有老人,即老伴,老窩,老本,老友,特別是中間兩個尤為重要,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再苦做馬牛,無原則的付出和溺愛只會養出白眼狼!

人老了沒有愛你的人在身邊陪你!沒有兒女照顧你。你有多少錢啊心裏面也不能快樂!人要沒有k樂還有什麼幸福感

這個問題出的比較荒謬,是顛倒是非的說法,看見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文革時期四人幫江青集團鼓吹的越窮越光榮!什麼高貴者可恥,卑賤者聰明等等顛三倒四的語言。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認為,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什麼樣的物質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比如經濟基礎是農業文明程度,交通工具最好就是馬車,經濟基礎是工業化初期,最好交通工具就是火車 汽車 ,現代文明 社會 交通工具就是高鐵飛機了。這是整個 社會 的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現象。

一個人的經濟基礎就是財富,就是金錢房屋投資品等,錢是人勞動的結果,錢是你勞動價值的體現,是你參加勞動的證明, 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努力學習奮發有為,多賺錢勞動致富是很光榮的事情!現代 社會 公平正義, 社會 主義法制基本成熟,市場交易更加規范,造成每個人的錢財多少,導致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高低!

老年人有存款,有比較高的養老金,有房有車等財產,說明老人努力學習奮發有為的光榮經歷,可以很幸福養老生活,可以周遊世界,可以僱傭護工,秘書,司機,醫護人員,廚師為你服務,可以與律師所簽訂協議,由律師依法督促監督制止糾正雇傭人員和親屬對老人的違反合同和道德行為。

如果你老了沒有存款,低養老金,甚至沒有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繳納養老基金,老了沒有養老金,沒有房屋土地,這樣的養老生活質量不會好,真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高文化高技能的老人也不可能這樣的,窮人的養老生活就是聽天由命。

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具體的原因。

比方說,一個老人每月退休金有8000多塊,這退休金按現在來說夠高的了吧。老人基本上可以說是後半生經濟上無憂了,說不定每月除了自己的開銷外還能拿出來一部分工資支援兒女呢!再加上兒女時不時的在孝敬老人一些,你能說這樣的老人不幸福嗎?咱先不說精神方面的幸不幸福,單從經濟上來看足夠幸福了吧!再怎麼,也比還得辛辛苦苦工作掙錢吃飯的老人幸福吧!當然了,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樣,追求的幸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精神層次的,有的人喜歡物質方面的,有的人覺得在寒冷的冬天每天能吃上一碗家裡熱騰騰的面就是幸福的,有的人覺得每天掙到1000快才是幸福的……一個人,幸不幸福並沒有有統一的標准,只要你認為你自己是幸福的, 那你就是幸福的,哪怕在別人的眼中你只是個可憐人……

所言差矣,金錢和幸福,和地位是絕對成正比的,現實生活中我所見到的那些退休金高的老人都是自信滿滿,人前人後威風八面怎麼會不幸福呢?可能只有極少數人因為某種原因不幸福而已,

這個「提問」不符合當前實際,恰恰相反,那些拿老金拿的低的,滿足不了生活的老人;晚年生活要差很多,甚至退而不休,仍然要到處打零工,撿破爛維持生機。

城市生活中的退休老人,如果是夫妻都有退休 養生 金,兩人每月有4千元左右,而且子女經濟狀況還可以;老夫妻倆身體狀況還可以,基本上晚年生活勉強度過。

如果夫妻倆只有一人有退休養老金,而且退休金只有三千元左右,且一人身體狀況欠佳;每月需要支付醫葯費(慢性病),他們的日子過的很艱難;甚至另一位身體好的,還要去打零工或者撿點破爛貼補家用;當然了,子女條件好的,也可以盡贍養義務;讓父母度過晚年生活。

假如你的退休養老金每月達到八九千元,甚至一萬多元,情況就有所不同了;請放心,會有人「貼心」照顧的;有「盡孝的」,也有就是沖著「取款機」而岀工岀力去「伺候你」,就怕你過早死去,而斷了「財路」。

舉兩個例子:

①:本小區有一位老人,1940年參加新四軍游擊隊,「二級軍殘」,享受離休待遇;離休金加軍殘補貼,政府護工福利補貼,每月近一萬五千元;生育兩個兒子,早期都是下崗工人,其中一位離異; 社會 上下崗職工沒指望,都在為了生活四處找事做;而他的一個兒子,下崗時才三十五歲,就完全依賴於父親的離休金生活;從他父親七十四歲起,只要身上一點不舒服,他第一時間就是帶父親去看病;真的挺孝心的,父親為人很好,也很低調;有時還為了下崗職工的生活,向政府部門提意見,要求政府多關心他們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的兒子,象保護「大熊貓」一樣,服侍著父親,就是2016年父親生病住院(96歲時,身體機能衰竭),兩個兒子二十四小時輪流值守,在老乾病房估了10個月院,於2017年5月份去世;死亡後,根據國家喪葬撫恤政策,發放40個月基礎養老金,近三十多萬元。

請問:假如,沒有一萬多元的離休金,兩個兒子下崗後,自己的生活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堅持,那來的時間去伺候父親,至多盡點孝心,病榻前端碗熱湯水罷了。

②:也是本小區的兩位老夫妻,老頭以前是「老隊長」,生養二子女,其中兒子患尿毒症;全家納入低保救助。好在菜農土地政府證用,也分了兩套住房,加一間門面房;老夫妻倆從1994年開始60多歲,幫人拉扳車送煤球,一直到2012年近八十歲了,還在拉、撿破爛買錢給兒子支付醫療費……

真的在城市這么大年齡了,還這么勞累,確實少見;但是為了家庭的生活,尤其那位躺在床上的小兒子的病;夫妻倆想方設法四處找幾個零花錢,去維持生活現狀,就這樣從60多歲,一直到2021年春節期間;八十四歲的妻子去世了,按理說,這么大的年齡,算白喜事了;但是「老隊長」(丈夫)說:什麼人都別通知了,明天拉倒火葬場燒掉,早死早脫罪……

就這樣不聲不響地走了……

請問:如果她每月有七八千元以上的養老金,家庭狀況還好,有錢什麼不愁,兒孫滿堂,會這樣勞累一輩子,就這樣不辦喪事,火化了事,小區里的人會怎麼議論?

因為他家情況特殊,老夫妻都沒有退休養老金。

誒!

一個字:累!

二個字:沒錢!

三個字:命不好!

以上兩例比較一下,在城市必須老後有養老金,才能安享晚年生活,那怕少一點,也不至於七八十歲還在為生活去撿垃圾!

(以上舉例,真人真事,沒有加鹽加醋去寒酸埋汰)

❺ 我退休金6800,晚年生活一點都不快樂,有錢不一定幸福

導語

有錢的羨慕有一個平靜的生活,沒錢的羨慕有錢人不用為生活擔憂。在這個 社會 里,大多數人都是這么認為的,有錢人的生活一定就是幸福的;畢竟錢是生活的根本,誰敢否認離開錢自己還能生活的,我也相信這個世界上很少有這樣的人。

老人的養老生活一定離不開錢,有沒有存款的老人過得生活差距很大。沒錢的生活肯定艱苦不容易,有錢的生活雖然有吃有喝,但是不一定就會幸福。 生活上有著不可預測的因素,誰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己的生活會一如既往地少下去。但有一個嚮往生活的形態,日子不會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位老人的經歷。


我有三個孩子,大女兒嫁到北方去了,有時一年也見不到一趟;老二是一個商人,到處跑到處飛,我真不知道他要飛哪裡去,他是我擔心的;老三現在也沒有出嫁,都三十多了還沒有結婚,我愁死她了,嫌我們說她跑出去外面住了,很少回家了。雖說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可我總感覺沒有子女一樣,也不和我聯系,一個個忙自己的事情,也不來看我。


因為我們夫妻都有退休金,生活肯定不差,所以子女一點也不在乎我的生活,我自從退休之後越來越想念他們,希望他們多一點回來吃飯。以前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飯的景象成為我的奢望。

雖然退休之後我和老伴出去 旅遊 ,可這樣的生活也會膩,年紀大了只想安安靜靜地在家裡待著。我和老伴每天一起去散步,我下棋她跳舞,到了飯點我們就雙雙會去,這樣的生活很多人都羨慕我。可我更羨慕那些帶著孫兒孫女的老人,陪伴他們一邊歡樂地戲耍,自己不由得失落,家裡除了老伴一個人,有時吃飯的時候都感覺悲涼。


人老人了,身體的毛病也就多,這兩年我住院三次,子女沒有那個有空來照顧我一下,老伴年紀也不小了,每次來照顧我,我都非常的心痛。這個時候我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我多麼希望他們來替換我的老伴照顧我,陪伴在我身邊,給我加油打氣戰勝病魔。可很多時候,他們忙得只能給我打電話問候,我拿起那個冰冷的手機我就害怕。

我現在的生活是什麼都有,可唯獨沒有親情的溫暖,我一點也不快樂,也感覺不到自己過得日子是幸福的。我不在乎錢多錢少,我只能過得普通一點,需要子女照顧,或者子女在節假日的時候回來陪我吃一頓飯。別人見我有錢,都說我過得好,過得幸福,可我需要的不是這些,我需要的是子女的一聲問候,一句關心,是能夠讓我感到溫暖的親情。

情感 寄語:

范大爺的生活,在 社會 里很普遍。不差錢的生活,卻缺失的親情,這是每一位老人最害怕的事情。親情給人的是一種活下去的精神,一種寄託,不能怪人老多情,因為我們是人,不是冷血動物,我們需要感情的溫暖。

作為子女的,沒事的時候多回家看看,家中的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我也要懂得知恩圖報,給父母多一點溫暖,老人就開心了。家和萬事興,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親情,等你功成名就,也許父母看不到了,你覺得這算是成功了嗎?

為人子女,要做好榜樣,「百善孝為先」不是空話,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優良傳統,是為人的根本。

春節臨近,能夠回家陪伴父母的,就盡量回家陪一下他們,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在准備了各種 美食 等待自己的子女回來;一年將盡團團圓圓最重要。

❻ 您認為多少退休金能保你衣食無憂

多少退休金能保衣食無憂?如果僅僅保障吃穿無憂,及使退休金少些也夠安排花銷,因為老年人一般不講究吃穿。老年人擔心退休金不夠花是醫葯費和人情費,這是大頭且難予算。實際上許多老人退休金用在吃穿上的不多,用在醫葯費和人情費的不少。因此很難說有多少退休金可以保障老人生活無憂。

我一個保安月工資一千多,每個月要用工資的大部分交社保,我已經個人交了25年,八八年到九六年,在工廠作合同工,交了7年社保,現在總共交了33年社保。用微信上的電子軟體計算,六十歲後每月能領一千九百來塊錢。由於節儉的日子過慣了。個人感覺退休後,每個月有800塊錢左右就足夠了。

人心無斗量,大手大腳消費在當無法衡量,只有根根據自己的收入計劃過日子!

我和老公每月退休金23000,我們肯定是衣食無憂了。

老公每月退休金一萬八,我每月退休金5300,今年都是50多歲。

退休金這個東西是在職時國家和個人共同繳納的社保,就是為了保證老的時候能有一份工資拿。

不然老了以後沒有收入,日子是非常難過的。

所以國家想的周到,讓我們每個人老了都有工資拿,讓我們每個人都老有所依。

但是退休金的高低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機關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的退休金都會比較高一點,企業職工退休的會比較低一點。

比如我的親家母,就是從企業退休的,剛退時只有每月900多塊錢,現在退了快十年了,慢慢的也漲到2000塊錢了。

而我是屬於事業單位退休的,相對來說,比企業退休的就要高一些,我的退休金每月是5300多塊錢。

老公又與地方上不同了,他屬於是部隊上退的,而且退的時候非常年輕,只有45歲。

確切的說,老公這個不叫退休,應該叫自主擇業,實際上,和地方上的退休是一樣的。


我雖然是從事業單位退的休,不過我的社保都是自己交的,全部交了二十五萬呢,主要原因是我30多歲時就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

當時老公是在部隊上,我們兩個人兩地分居,那時候沒有手機,又相隔好幾百公里,我和老公感情非常好,我忍受不了兩地分居的煎熬,毅然選擇了停薪留職,做了一個軍嫂,也就是隨軍家屬。

前年我退休時,其實是費了好一番周折的,離開單位太長時間了,單位都沒有我的名字了。

最後又跑到人事局檔案局去查我的檔案,確認還有我這個人,還有當年的原始資料。

也託了不少關系,請了好多次客,當然還會送一些小禮物,上上下下,打點一下,這才算把欠的錢全部補交上,我也算按正式職工退休了。

退休後的日子非常好過,畢竟我和老公退休工資高,其實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根本就花不完。

老公的退休工資一發,立刻就打到了我的卡上,我們家的菜,肉,水果,全部都是老公去購買,我每次就給老公1000塊錢去買東西,一個月差不多給兩三次就夠了。

我自己這里也會有一些消費,主要是上網購一些日用品。

我們自己買菜的時候,特別是買肉,總會多買一些。每次都會買好幾百塊錢的肉,然後給女兒家送過去一些。

女兒和我們住一個小區。小兩口特別愛吃肉。女兒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家裡就靠女婿一個人上班掙錢,經濟並不很寬裕,在買菜買肉上,我們經常會幫她一把。

這不,他家的電動車壞了,我們昨天趕快又花了1000多塊錢給他們家買了一輛新的。

平時我會經常在家包點餃子,炸點滑肉,烙點肉餡餅,炸點丸子,給他們送過去,昨天就提了一兜子餃子和烙的餅,給他們送了過去。每次女兒看到我給他們送這么多好吃的,都高興的說媽媽真好,謝謝媽媽。

看到女兒高興的樣子,心裡可開心了,做再多也不覺得累,只要女兒高興開心就好,能幫一點是一點。


題主問,多少退休金能保你衣食無憂?

我認為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如果一定要說個上限的話,我認為3000塊錢左右是可以保證衣食無憂的。

我算了一下,我和老公光是生活費的話,加上水電物業各方面的費用,一個月5000就夠了。

這是在沒有大的開銷的情況下,比如說參加婚禮趕人情,不生病的情況下,不需要買大件東西的情況下。

但是很多時候都會有特殊的情況的,比如說我昨天買的電動車,那就屬於生活費以外的,計劃以外的消費。

我覺得要想做到衣食無憂,老年人手上要有存款,這是很重要的,一旦生個病,住個院,自己可以拿出錢來,不用子女操心,不給子女增加負擔。

而且手上的存款還不能太少,最少要有十來萬二十來萬吧!這叫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退休金這個東西總是有高有低的,不能同日而語。

那退休金低的人就不過日子了嗎?不是的,其實工資高的人有工資高的人的活法,工資低的人有工資低的人的活法。

那農民還沒有退休金呢,人家照樣也得活呀,人家不是也活的好好的嗎?

所以呀,日子總是要過的,高有高的活法,低有低的活法,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個人觀點。退休人員能否「衣食無憂」,退休金髙低是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月退休金3000左右或再髙一點,能做到衣食無憂,如再加上身體、心態較好,愛好較多,有老伴相陪,子女自立、孝順,那算是一個人晚年的福報了。

退休老人的身體肯定是不如年輕人的,特別是上醫院看病,即便有醫保的,自費部分也是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說城市裡的人那一樣商品都是要化錢的。

再說各個城市每月的消費相差很大的,這還要看你退休後在哪兒養老了,如是在上海的話,一個月4000元恐怕只能維持溫飽,如是在小縣城養老2000元可能就是小康了。

至於有多少養老金才能衣食無憂,恐怕還要更據當地的生活水平來看。

這個問題問得好,卻無法給予准確回答,因為各地生活水平不一樣,人們的消費觀念不同,物價水平也有差異,因此要求說出是體的情況確實還是比較難。

如果說自己花錢大手大腳似流水,無節制無計劃,見到什麼東西都想買,心中沒有數,有用沒用的東西家裡堆了一大堆,我想再多的錢也不夠花。

如果沒病沒災,身體 健康 情況較好,家庭也沒有拖累,兒女也不啃老,在我們這個地方,每月有個兩、三千元的退休金就生活得很好了。所以,我認為關鍵是看自己的條件狀況如何?

應該說現在絕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能保證衣食無憂,至於具體到多少錢就能衣食無憂,我看沒有統一的標准,比如個人的 健康 狀況,當地的物價水平以及個人生活能力等都是影響這個問題的重要因素。

我認為5000塊錢左右。因為物價上漲厲害。如果農村有地,可以種菜,自己可以種糧食的話。兩千塊錢可以了。

有錢才是底氣,踏實,安穩。自己總要存個幾十萬的,萬一遇到事情也不慌。如果你要光靠養老金過日子(一般的養老金也就2000來元),那老年日子還是拮據的。養老金有個五六千一月那日子過的寬裕點,但畢竟少數。所以趁年輕時多掙點錢給自己養老。自己有錢才穩妥,自己靠自己最靠譜。有點錢,身體好,老年才幸福。

我看到好多父母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的錢都給了子女。孩子需要幫襯的時候幫襯一把,但不能花光自己所有的積蓄。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年輕,他們的生活自己會奮斗。照顧好自己,身體好,不給子女增加負擔,就足夠了。更何況,有的孩子只知道啃老,感覺父母幫襯自己是理所當然的,天經地義的。感恩兩個字,好辛苦。

錢多多用,錢少少用。讓自己的老年日子盡量過的滋潤,舒心。

物價穩定,才是重點,退休人員退休金漲不贏物價,說不定以後的事。

❼ 兩口子退休工資一個月多少錢才能安穩

兩口子退休工資一個月最少3k才能安穩,首先我們從伙食開銷來算,大概2000元。 其次,我們看老年人平時在水電煤氣費方面的費用,大概每個月差不多500元。 另外我們看老年人在一些衣服和出行方面的開銷,這方面我覺得基本可以拋除。 另外我們看老年人在一些衣服和出行方面的開銷,這方面我覺得基本可以拋除。因為實際上很多老年人一年到頭也就買那麼一兩次衣服,而且很多老人的衣服都是子女孝順老人給買的。因此,老人在買衣服方面是沒有什麼花銷的。在出行方面有老年卡,所以他們坐地鐵坐公交都是不需要花錢的,就算沒有老年卡,也會有一些補助。

總體來看,所以我覺得每個月在3K以上就能夠維持正常生活了。

❽ 很多人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他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現在有很多老人退休之後,退休金只有1000多塊錢,但是他們卻感覺很幸福,因為和同齡人比起來,連1000都沒有

❾ 「有些老人退休後,才發現:有退休金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你怎麼看

謝謝邀約。我們認為,老年人已經退休了,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們也沒有能力再出去工作了。靠兒女養活,是在給兒女增添壓力和負擔。兒女們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需要維持。所以說,能保證老人晚年生活的只有退休金。有退休金對老年人來說,不僅生活能獨立,而且非常自信。老人有退休金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大家認為呢。

樓主你好,有些老人退休以後才發現,有退休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毫無疑問,這當然是一個事實性的問題。我們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是60歲以後了。那麼這個年齡階段由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實際上你是不能夠再繼續工作,繼續獲得相應工資性的收入,因為作為工作單位,他都可以和你自動的解除勞動關系,從而享受退休的生活。

如果說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沒有一份養老金,那麼可想而知自己的退休生活,應該來講是非常的不順利。可能短時間內體會不到什麼,因為60多歲也許還能夠繼續工作幾年時間,身體條件都是允許的,但是當你工作到年齡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說65歲以上甚至是70歲以上的時候,身體條件大不如前了,那麼我們就不能夠繼續工作了。但是由於你沒有養老金的收入,自己的退休養老生活,也會顯得非常的捉襟見肘。

有些人講了我完全是可以靠子女,當然這句話沒有錯誤,你靠子女那麼是不是還要看子女的臉色?如果說你自己擁有一份養老金就不需要看子女的臉色了,自己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的幸福,所以說顧名思義,我們題目當中所說的,有一份養老金確確實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能有些人沒有這樣的意識,等到自己退休以後才有這樣的意識。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生活保障,事實嘛

「有退休金是非常幸福的事」。說得非常正確。這要感謝共產黨的好領導,感謝以人為本的 社會 主義優越制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到了一定年齡,身體各種器官逐漸老化,未退休前,因工作原因,身體消耗較大,到了退休年紀,大不如年輕的時候了。國家制定男60歲退休,女50或55歲退休是實事求是,非常科學的。

退休後,除了睡覺就是如何想著法子玩耍。拿著手機,肩挎相機,哪裡有好玩的就到哪裡去玩,每月按時拿著國家委託銀行打到自己卡上的養老金,真實地體驗老有所養的幸福存在感,你不幸福都不行。說實話,有退休金(養老金)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

有退休金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會在沉寂失落的一段日子之後。

大家知道,所謂退休,就是工作幾十年以後的事,那麼在崗工資是多少呢?!

據我所知,退休金最多能達在崗工資的三分之一,那麼剛退休的幾個月絕對是失落感超強和捉襟見肘的。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退休,人的生活簡單化和心態也會變得平和,那麼有退休金就有一個平滑生活的可能了 。

還是不錯的。

確實如此。試想,當你老了,啥也幹不了了,一分錢的收入也沒有,哪將是一種什麼情況?而當你每月領到一筆養老金,衣食無憂,高高興興度晚年,那是多麼幸福啊!

60周歲退休了的人,有退休金確確實實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特別是退休金比較多的人,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啊!盡享天倫之樂,過著好似神仙的日子,這一切都要感謝國家感謝黨啊!!!

你想想,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往城裡擠,不是房子買在城區,也是在城區工作,農村一到早上8點以後就顯得冷冷清清,這還沒有關系,重要的是老人們只有那一點點養老金,能買什麼,兒女孝順尤則可,不孝順吃點葯都吃不起,而今葯物不斷漲價,真是冷人愁,

有幾千塊養老金的人,吃穿不用愁,更不用瞧兒女,兒媳婦臉色。

我舉個例子,前幾年的一天傍晚,我吃完飯在鎮上中心小學散步,看到一個年輕的女孩用輪椅推著一位老人在操場上逛,我問伶居一位中年婦女,我說這家人真孝順。她對說了一句很幽默的話,她說:"那是在推錢啊!嚇李"我還傻傻地問,推什麼錢,她告訴我,那個老人有養老金,活著一個月幾千塊,是不是在推錢,。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題主你說有養老金幸福不!幸福。

而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生活就相對的困難了,人一過60多歲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部分老年人由於年輕時總在干臟活累活,為了全家的生活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堅持。上有老下有小,寧可自已受苦也得支撐起這個家。因為沒有固定職業,今天不幹活就沒錢。工作飄忽不定,或常年在外奔波,沒有固定的單位就不能享受單位給繳納養老保險,一想到不能幹體力活時怎麼辦?

好在國家有個政策,即自由職業者也能交 社會 養老保險,只不過到時給的很少。

現在的家庭中都是一對夫妻一個孩,少部分夫妻有兩個子女。可是子女都有小家庭,收入有限,不可能有過多的錢和工夫照顧老人。

相比較之下,有退休養老金的老年人就比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生活的幸福,心裡踏實,沒有後顧之憂。

老年人無論有沒有退休金,身體好是最重要的,有再多的錢有一身病,整天躺在床上呻吟,還得用人伺候也不幸福。若是患上不治之症花了很多的錢最終人錢兩空,人沒了錢也花光了。

老年人上了歲數不管有沒有退休金,心態要好,順其自然吧,天無絕人之路,共產黨不會讓老年人餓死的。

好了:就談這些個人想法,懇切希望老年網友多多發表不同意見。[握手][握手][握手]

感謝樓主:首先,人老了有退休金不論多少,給自己晚年生活有保障,這也感謝我們的黨和國家,讓我們衣食無憂,同時,也給兒女減輕負擔,知足常樂。

閱讀全文

與退休金的多少不代表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未婚的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353
農村愛情11有哪些人 瀏覽:724
幸福是一本怎麼樣的書比喻句 瀏覽:49
經過浙江去上海健康碼怎麼填 瀏覽:119
在事業上有什麼野心怎麼回復 瀏覽:454
眼球經濟是怎麼回事 瀏覽:674
阿里巴巴為什麼組建經濟學家 瀏覽:727
海航和南航經濟艙哪個舒適 瀏覽:980
你現在幸福嗎什麼意思 瀏覽:285
健康館的職位有哪些 瀏覽:978
事業遇到瓶頸怎麼破 瀏覽:271
通化事業單位每年什麼時候考試 瀏覽:841
美女特殊早餐吃什麼 瀏覽:244
林良爺爺的700字故事講的什麼事 瀏覽:973
美女穿裙子是什麼意思 瀏覽:162
經濟糾紛律師費要多少 瀏覽:299
幸福灣還建房二期什麼時候建好 瀏覽:5
什麼叫健康之禾 瀏覽:64
事業單位接續工齡有什麼影響 瀏覽:412
童話故事手抄報的板塊怎麼畫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