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幸福的敲門磚是什麼

幸福的敲門磚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2 21:56:18

『壹』 什麼是最好的敲門磚

在向別人提出要求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使用禮貌語言手段,維護對方的面子,照顧人家的意願。彬彬有禮的語言是最好的敲門磚,可以講究分寸,讓對方在不經意之間,向你敞開心扉。

下面通過一些實例,告訴你這些「敲門磚」的具體用法。

1.間接法

通過間接的表達方式(例如使用能願動詞、疑問句等)以商量的口氣把有關請求提出來,顯得比較婉轉一些,令人比較容易接受。例如:你能否盡快替我把這事辦一下?(比較:盡快替我把這事辦一下!)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看出,間接的表達方式要比直接的表達方式禮貌得多,因而更容易得到對方的幫助或認可。

2.緩言法

藉助插入語、附加問句、和度副詞、狀語從句及有關句型等來減輕話語的壓力,避免唐突,充分維護對方的面子。例如:不知你可不可以把這封信帶給他?(比較:把這封信帶給他!)

我們可以發現,語言中有許多緩沖詞語,只要使用得當,就會大大緩和說話的語氣。

通過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請求、建議等表達出來,給對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願意去,不過我還是想麻煩你去一趟。

在請求別人幫忙或者向別人提出建議時,如果在話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備條件或沒有意願,那就不要強人所難,自己也顯得有分寸。

4.縮小法

盡量把自己的要求說得很小,以便對方順利接受,滿足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例如:你幫我解決這一步就可以了,其餘的我自己想辦法。

我們確實經常發現,人們在提出某些請求時往往會把大事說小,這並不是變著法兒使喚人,而是適當減輕給別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使自己便於啟齒。

5.謙恭法

通過抬高對方、貶低自己的方法,把有關請求等表達出來,顯得彬彬有禮、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辭了,弟子們都在恭候呢!

請求別人幫助,最為傳統的做法是盡量表示虔敬,使人家感到備受尊重,樂於從命。

6.知錯法

首先講明自己知道不該提出某個要求,然後說明為實情所迫不得不講出來,令人感到實出無奈。例如:真不該在這個時候打擾您,但是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麻煩您一下。

在人際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時候、有些場合打擾別人是不合適的、不禮貌的,但有時又不得不麻煩人家,這就應當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的諒解,以免顯得冒失。

7.體諒法

首先說明自己了解並體諒對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達出來。例如:我知道你手頭也不寬裕,不過實在沒辦法,只好向你借一借。

求人的重要原則就是充分體諒別人,這不僅要在行動中體現出來,而且要在言語當中表示出來。

8.遲疑法

首先講明自己本不情願打擾對方,然後再把有關要求等講出業,以緩和講話語氣。例如:這件事我實在不想多提,可你一直忘了替我辦。

在提出要求時,如果在話語中表示自己本來不願開口,這樣就會顯得自己比較有涵養。

9.述因法

在提出請求時把具體原因講出來,使對方感到很有道理,應該給予幫助。例如:隔行如隔山,我一點也不知道人家那邊的規矩。你是內行,就替我辦了吧!

在提出請求時,如果把有關理由講清楚,就會顯得合乎情理,令人欣然接受。

10.乞諒法

首先表示請求對方諒解,然後再把自己的願望或請求等表達出來,以免過於唐突。例如:恕我冒昧,這次又來麻煩你了。

請求別人原諒,這是禮貌語言交際最有效的方法。人們常常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交流,顯得比較友好、和諧。

11.被動語態法

通過使用被動句式避免提及施事者,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以顯得婉轉一些。例如:如果事情成了,不會讓您白操心的。(比較:如果按時完成,我就獎勵你。)

12.不定代詞法

使用不定代詞代替「你」或「我」,讓有關話語聽上去稍微平和一些。例如:誰求不著誰?任何人都會這樣做的。(比較:我只好這樣做。)

點名道姓叫人家干這干那,或者強調自己必須如何如何,這常常是不怎麼禮貌的。如果換用一些不定代詞,就會顯得較為禮貌。

13.復數代詞法

使用「我們」代替「我」,把自己的看法、意見、決定等表達出來,域免顯,主觀武斷。例如:我們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才來找您的。(意見:這是大家的共同願望。)

在現代交往中,利用「我們」代替「我」是比較常用的禮貌表達方法。在政治活動、外交事務、學術交流、商務交往中,使用更為廣泛。

14.謙稱法

在表達有關意思時不用「我」而使用其他比較謙虛的自我稱呼,以免盛氣凌人,令人反感。例如:晚輩失禮了,這點小事還來打擾先生。表示謙虛,這也是禮貌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則,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尤其需要如此。

15.視點推遠法

在表達有關意思時使用無指代詞等把時間、地點等方面的視點推遠。例如:那種事情費不了你多大勁兒。細細體會,使用遠指代詞比使用近指代詞顯得婉轉一些。

16.陳述常規法

就是在表達有關意思時僅僅把有關規定講述一下,而不使用直接指明對方的話語。例如:上頭規定這事由你負責,所以我非求你不可。

在為公務求人時,陳述定規是一種比較通行的做法。這比以個人的口氣發號施令要禮貌得多。在平常表示規勸的時候,這種方法有時也很好。

17.感激法

在提出請求、願望等時,表示自己將對人家非常感激,並且會銘記人家所做的一切。例如:如蒙鼎力相助,我們將不勝感激。你的大恩大德,我們終生不忘。

尊重別人的勞動,特別是重視別人對自己的幫助,這是人際交往的一條重要原則,應該在語言中表達出來。

18.暗示法

通過旁敲側擊的說話方式,把有關意思暗示出來,以免直接驅使對方,令人感到面子難下。例如:我要出差半個月,我養的那些花沒人澆水,就得枯死。(意即:你來幫我照看一下吧)

請人做事,不必都要具體細細講明。在很多情況下只要給對方一點兒暗示即可,這樣就顯得很自然。

19.線索法

都留通過提供有關線索,間接引導對方考慮自己的建議或請求,給雙方都留下很大的餘地。例如:我們公司離你家很近,幾步路就到了,(意即:請你去一趟吧)

藉助話語線索間接向對方發出邀請或請求,常常比直接講明心願更為得體一些。

20.預設法

通過蘊涵的前提把有關意思暗示出來,使對方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例如:這院子前幾天是我打掃的。(意即:今天該你打掃了)

這句話蘊涵了一個前提,就是「這院子應該你我輪流打掃。」說話人沒有把它直接說出來,則顯得比較含蓄。

21.淡化法

有意使用輕描淡寫的語言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使之更易接受,更有意味。例如:你幫我把這房間稍稍粉刷一下。(實際上需要徹底粉刷一下)

在提出建議、做出評估時,如果根據對方心理特點適當壓低調子,效果可能更佳。

22.誇大法

用誇張的方法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通過說明事情的難度等,求得對方的諒解。例如:我是上天無路,人地無門了。(意即: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在向對方表示歉意時,適當強調客觀原因,可以表明並非主觀不積極,因而容易得到對方的諒解。當然,這也要掌握好分寸,否則就會顯得不實在。

23.重言法

藉助同語反復的句式把有關解釋、勸慰等表達出來,顯得比較通情達理。例如:領導畢竟是領導。(意即:這事非你不行)

類似的表達方式在日常交往中很常見,聽起來非常自然。

24.矛盾法

就是使用自相矛盾的話語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例如:我本來不想跟你提這事,可還是提了。表示肯定不好,表示否定也不好,使用模稜回答人家的問話,有時表示肯定不好,表示否定也不好,使用模稜兩可的話比較合適。

25.反語法

使用反話來表示親密的揶揄、暗暗的責備等,以免話語過分刻板,令人感到不太自在。例如:你真會開玩笑!(實際上對方不是開玩笑)。朋友找你幫忙,看你多熱心!(實際上他很冷漠)

反語要是使用得當,可以打破僵局的語氣,密切雙方的關系,顯得比較輕松愉悅。

26.反問法

通過反詰式修辭問句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以免直陳己見,顯得缺乏涵養。例如:我能怎麼辦呢?(比較:事情太糟了,我什麼辦法也沒有)

在有些語言場合,使用類似的疑問句確實比直陳胸臆要委婉得體一些。

27.歧義法

就是使用含有多種解釋的話語,把有關看法混夾在多種意思中表達出來,以免直接與對方產生分歧。例如:這可是一種見仁見智的事情。(你說好也行,你說不好也行)

對某件事發表意見,在不清楚對方觀點或態度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隨意表達。靈活一點,則可能更好些。

28.含糊其詞法

就是使用不點名道姓的辦法把有關意思表達出來,以免叫人面子難下。例如:好像有人在上面卡我們。(比較:這事是你乾的)

在遇到有人故意刁難,請求對方高抬貴手時,不把事情點破,盡量照顧人家的面子,是非常有益的。

29.籠而統之法

就是使用籠而統之的話把有關建議或要求表達出來,避免吆來喝去,令人反感。例如:這里需要蓋個章。(意即:請你在這里蓋個章)救人一難,勝造七級浮屠。(意即:你救我一難)

叫人做事,有時只要講講必要性就可以了。如果加一點鼓勵的詞語,效果則更好。

30.不言自明法

就是使用說半句的方法把有關想法或要求表達出來,做到點到為止。例如:我們公司已經半年沒有發工資了,你們一下子收這么多衛生費……

直截了當阻止別人做某些事是頗為令人惱火的。有時只要把不好的可能性稍稍點一點,人家就很明白了。

『貳』 幸福對於我而言意味著什麼

幸福對於我而言意味著意義感,也是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1、創造——你為世界留下了什麼。很多人會問「怎樣證明我活過」,創造就是其中一種方式。創造不是多麼高深的事,各種興趣愛好如編織、攝影、木工、寫日記記錄生活,編輯圖文發朋友圈……都是通過創造來記錄人生,去體會存在感和意義感。

2、體驗——世界給你留下了什麼。人生很多時候,未必總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尋找意義的最佳方式,就是把這段人生經歷當作一次難得的體驗。

3、關系——你和世界之間的互動。人類是社會動物,具有群居、合作的屬性,從古至今,社會關系都是人類獲得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有些人為家庭幸福而活,有些人選擇幫助別人來豐富自己的生命,從中感受意義和價值。

4、態度——你選擇如何面對這個世界。人生起落是常事,我們並沒有躲避低潮的先見和自由,但我們有選擇如何面對苦難的自由。面對不可避免的痛苦,我們能不能選擇有意義的應對方式,也是意義感的來源。此時,輸贏不重要,堅持最重要。

5、感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意義感是不同的。當你感覺現在的生活很空虛、沒動力、不快樂、沒活力,一定要為自己重新定義「意義」,積極行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等著人生來告訴你意義是什麼。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意義感是幸福的敲門磚

閱讀全文

與幸福的敲門磚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2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298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17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58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4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4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2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4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08
灰太狼和葉太郎哪個更幸福一點 瀏覽:384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瀏覽:211
拼多多16萬步等於多少健康金 瀏覽:823
煤田局所屬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133
兩位吃蝙蝠的美女現在怎麼樣 瀏覽:580
報考食葯監事業單位怎麼准備 瀏覽:724
銀川婚姻中介有哪些 瀏覽:317
美女問我怎麼沒睡好該怎麼回復 瀏覽:567
優質戀愛和婚姻需要的前提是什麼 瀏覽:295
什麼詞語代表婚姻美好 瀏覽:49
爺爺的婚姻我該怎麼選擇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