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如何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何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發布時間:2022-12-11 00:23:37

A. 如何為教師營造職業幸福感

讓教師有幸福感是實現教育本質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標;教師有幸福感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求,教師自己也要樹立起把教育當作幸福工作的境界。高尚、崇高只是一種來自外在的評價,而幸福是行為主體的內在體驗,是職業幸福感的堅實基礎和永恆的活力。因此,讓我們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形成健康幸福的心態:一種平常的心態,一種感恩的心態,一顆對工作對學生愛的心態,一種沒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態。這樣做了,教師的幸福感一定能夠得到提升。只有教師幸福了,學生才會幸福。

B.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心得體會

一是要善待自己,學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幸福。首先教師要善於制定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比如,通過你的努力,力爭把學生成績提高幾分,力爭使學生素質得到提升,只有制定這些切實可行的目標,而且實現了,你就會在不斷經歷和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參與和成功的快樂,感受教育帶來的幸福。其次,教師要學會善於溝通。遇到的困難希望得到領導同事支持幫助,工作中的失誤希望得到領導同事寬容和理解。有時困難的大小和失誤原因別人是不清楚的,需要自己主動去同有關方面溝去通,在溝通中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在溝通中獲得他人的理解、支持、鼓勵、認可和肯定。當然有的問題自己要想得開些,心寬路才寬么。第三,教師要學會善待自己的生活。教師不是聖人,需要真愛的人、知心好友,業余愛好和溫馨的家庭等,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情感、快樂地享受生活。因此教師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與自己的同事、朋友、家人進行上網、游戲、娛樂、休閑、旅遊等活動,尋找樂趣,享受人生,通過自我調節,修身養心,使自己能保持愉悅的精神狀態。第四,教師要學會善待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條件,教師一定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二是善待同仁,學會在合作互助中感受幸福。教師間公共人際關系無外乎合作與競爭兩種,但合作是第一位的,在當今競爭時代中,教師只有在這種和諧的環境中發揮,幸福源泉才會潺潺不息。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是各科教師共同勞動的結晶,同事之間應尊重為善,理解為善、寬容為善。只有謙虛謹慎、平等相處、坦誠相見、互相幫助,增進教師之間的友誼,才能發揮出教育智慧。學校追求的是綜合的育人效果,教師要具備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在與同事有效的合作中,去體現出教師的職業價值,保持良好的心態,去感受教育工作中的幸福。
三是善待學生,學會在情感互動中感受幸福。教師的幸福是與學生的成長是緊密相連的。 作為教師,要獲得人生的幸福,必須首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善待學生是教師事業成功的前提,善待你的學生其實就是善待自己。怎樣善待自己的學生,開啟教育的成功之門呢?首先,善待學生,學會關愛每位學生。其次,善待學生,學會尊重差異學生。第三,善待學生,學會幫助學困生。第四,善待學生,學會贊揚後進學生。善待自己是人生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方式,善待同仁是校園一道美麗多彩的風景線,善待學生是教師一種高尚的師德境界。讓我們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吧,用幸福的微笑去面對生活;學會善待同仁,給自己一個寬松的環境,用團隊的力量面對現實;學會善待學生,給自己一塊開心的方園,用快樂的心情播種耕耘。學會善待自己與他人,教師的自身必將得到修養,健康的心理必將得到發展,追求的事業必將得到成功,這就是教師的幸福感!

C. 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感

一、學校:管理「人本化」,構建和諧學校

首先,在學校管理中,應該把教師管理作為第一需要,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理念。認識到教師作為一個人有多種需要,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求,努力通過構建和諧學校,讓學校充滿著一種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營造出一種細水長流的的幸福氛圍。讓教師在和諧的大家庭中快樂工作、盡情享受幸福。一個教師只有人際關系和諧才能在課堂上和生活中充滿智慧和活力,否則就可能帶著負擔和壓力工作。人際關系、人際環境可能成就一個人,也可能讓人消沉。而催人奮進的團隊氛圍里充滿著「團結與協作」、「關注與期待」、「理解與寬容」、「支持與幫助」,在這樣的團隊里,每位教師還會不幸福嗎?

其次,學校要為教師延伸和拓展學習空間、實踐空間、展示空間,努力提升教師幸福感,要讓教師逐步體會人生因學生而精彩,生命因課堂而豐厚。學校的關愛要讓教師覺得滿足,學校要得到老師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老師,哪怕是鼓勵教師競爭,也要創設既有壓力又有活力,有序、公正的機制和環境。

再次,拿破崙說過:「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需要有適宜的環境,學校要使教師得到發展,潛能得到發揮,適合教師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讓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當中,各自發揮自己的潛能,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不但能使教師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更能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

又次,學校還應該改革教師的評價考核制度。我們知道教師的職業具有特殊性,按照企業的科層式管理和考核無疑是不科學的,因此應該將「剛性管理」變為「柔性管理」,讓教師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和空間,突出教師的主體意識,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對教師的評價應注重過程評價,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體現「公正、公平」的原則,將近期評價與遠期評價結合,將面向過去的獎懲性評價轉化成面向未來的發展性評價,著重於教師的發展,以提高教師素質為目的。

最後,我們在關注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還應該關注他們的生活,幸福是來自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我們要培養和引導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老師形成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因為在激烈競爭的時代,只有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態度,增強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才能承受住壓力。

二、社會:給予理解、關愛與支持

教師是 凡人,有七情六慾,也會犯錯誤,社會不能求全責備、苛刻要求,在全社會贊美教師的春蠶精神和蠟燭精神,強調教師的奉獻和責任的同時,應該正確看待教師的角色,不能把教師神話、「聖人化」。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他們擔負著為國家培養棟梁的重任,他們的壓力、工作量都遠遠超過一般人,因此,社會應該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社會公眾應該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給教師以更多的關愛,創造條件減輕教師的壓力,幫助他們走出教師職業的種種束縛。尤其是學生的家長,更應該多多支持教師的教學工作,多一點理解、信任和關心,相信教師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幸福體驗。

三、教師:重視身心健康,認識自我,尋找支持,更新教育觀念

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他們的努力對教師幸福感的提升都是外在的。由於幸福感主要來自於個體主觀的感受,所以教師對幸福感的體驗,更多的還是依賴於教師自身,離不開教師自身對幸福的積極追求與感受。

(一)重視身心健康,奠定幸福基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健康是干好工作的保證,是實現理想目標的基礎,是增強教師幸福感的關鍵。除了學校要給予重視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堅持鍛煉,合理膳食,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為自己減壓,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保持健康的幽默感,必要時應學會尋求幫助,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

(二)認識自我,積極對待

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的責任重大,肩負著培養國家棟梁的重任。如果是即將選擇做教師的新人,應該再次進行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職業。只有確定自己是真心喜歡,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能夠站在為社會做貢獻的立場上對待工作,他才能感到快樂和幸福。如果是已經成為教師,而還沒有體驗到幸福的人,應盡快進行自我反思,從不同側面了解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尋找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俗話說「做一行,愛一行」。只有真正愛上教育,才可能將壓力化為動力,從中得以自我實現,獲得喜悅,得到快樂,收獲幸福。

(三)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他的幸福離不開學校、社會、學生、學生家長、同事、家人的支持。這些支持可以是提供物質或信息上的幫助以增加教師的喜悅感、歸屬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當教師面臨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時,這些支持還可以組織或緩解應激反應、安定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健康的行為模式,從而增加積極情感並抑制消極情感,防止降低主觀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會關系可以增加教師的主觀幸福感,而不良的社會關系則會降低主觀幸福感。除了號召社會給予教師多方面支持外,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主動出擊,尋找支持。

教師之間的支持可以通過建立積極的支持團體——教師聯盟來實現,在團體中教師可以互相傾訴心聲、互相幫助。教師聯盟的建立需要教師們交出坦誠的心,真誠的對待彼此,共同解決問題、分享快樂。

師生之間的支持也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坦誠的基礎上。比如當學生提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坦誠的告訴學生自己的知識有限,會盡快查看相關資料或請教其他教師後再給出答案,而不是不懂裝懂或以別的理由搪塞學生的提問來希望獲得學生的尊重。當師生之間建立了信任親密的關系、學生願意分享自己的興趣和想法後,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充分享受教學帶來的樂趣和幸福。

有研究表示,教師的到學生家長的支持越大,就會收獲越多的幸福。得到學生家長的幫助和鼓勵,對教師來說是一筆大財富。他們能夠使教師的工作變得簡單,能夠減輕教師的壓力。在教師和家長友好、積極的關系下,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會更好。雖然與家長的聯系需要教師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種投入是值得的。教師可以告訴家長如何輔助孩子的學習。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應該拋開教師這個職業的身份,以朋友關系與家長相處。尋求家長的支持,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學習,還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

還有一種支持是來自書本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多看書充實自己,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幸福感會更強。尋求學校的支持主要是教師向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參加專業培訓,提高教學能力,從而提高幸福感。各種社會支持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師有心尋求,他們對提高幸福感都大有幫助。

(四)自我更新,專業發展

有學者把教師的職業存在狀態分成了三類:「生存型」、「享受型」、「發展型」,不同的類型體現出他們對幸福不同程度的體驗。「發展型」的教師對幸福的體驗程度更高。對於教師來說,如果想體驗到更多的幸福,就應該向「發展型」教師靠攏。「生存型」、「享受型」、「發展型」這三種狀態體現了一種由低到高的提升,是一種價值追求從「功利」到「非功利」再到「超功利」的飛躍。只要教師願意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尋求專業發展,激勵自我更新,通過不斷的提升和完善,向「發展型」教師邁進,就一定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D.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4、培養樂觀的心態。生活是一面鏡子,如果老師每天都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學生,遭遇事情時也不將煩惱的情緒給發泄到學生、同事、家人的身上,那麼他們也會善意的對待你,讓你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5、莫要盲目跟人攀比。攀比的心態在當今社會是很常見的,如若我們身為人民教師也沾染了這樣的陋習,實在是要不得。作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教師,我們應當更好的樹立自己的正確目標,努力去追求。盲目的攀比只會讓我們陷入不斷的挫敗感中。

E. 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外出學習幸福教育感悟 長安鎮第一中學韋萌財2012-04-3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體驗,要用心去感受,要用情去觸摸。體驗幸福也是一種能力。高爾基說:「工作愉快,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獄。」(1)找到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切入點 作為校長首先要了解自己學校的老師的職業幸福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老師的心理需要,才能為提升老師的職業幸福感做實實在在的事。可以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也可以通過訪談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工作崗位的教師,了解教師的心理需要。例如北京實驗二小李烈校長響亮地提出「雙主體育人」思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而治校策略不是閉門造車,是校長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探索和感悟到的,並在全校教職工會議上提出,也經過教師們的討論。正是切身地感受到教師的心理需要,李烈校長為提升教師的幸福感找到了切入點。(2)引領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價值理念 北京奮斗小學見培炎校長提出了「人最具意義的提升是生命品質的提升」這一理念,各項工作中始終體現人文關懷,關注教職工身心健康,通過實施六大「滋養」,即「身體的滋養」、「師能的滋養」、「理論思想上的滋養」、「師德的滋養」、「心靈的滋養」、「生活上的滋養」,重點培養教師的情感,來實現教職工工作和生活品質的自我超越。(3)建立提升教師幸福感的管理制度 調查表明,學校的管理、考評和聘任機制是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應從這三個機制入手,構建和諧的校園氛圍,創造幸福的管理,尊重和激勵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讓人性化管理文化激活教師創造的原動力:柔一點,多一些春風化雨;文一點,多一些生命關注;粗一點,多一些個性張揚;活一點,多一些寬容。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教師提供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師因為和諧而熱愛,因為熱愛而投入,因為投入而幸福。(4)營造教師幸福感的文化氛圍 較為齊備完善的硬體設施成為教師滿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作為知識分子,屬於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人群,對置身其間的校園自然環境往往具有較高的質量要求,過一種雅緻的生活。以文化為品格的學校是長青的,具有豐厚底蘊的教育是有力的。王俊成校長提出要克服「文人相輕」思想,倡導「坦誠、簡明、和諧」的人際關系。北京的校長經常組織老師們到名勝古跡去遊玩、到藝術殿堂去欣賞,以提升他們的內在品位。所以,校長應對教師更多的理解、尊重,只有教師「幸福地教」,學生才能「幸福地學」。(5)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台 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可見,將教師引導至教育探索與發展的道路上來,使其在研究中發現工作的樂趣,獲得工作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從而增加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尋求專業發展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校長要積極為教師創造專業發展的平台,支持教師參加各種教研、教學活動;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一步深造,開拓教師的視野,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和信息面。 我始終帶著問題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在學習中解惑,在實際中思考,在體驗中收獲,可以說這次的學習是充實的、快樂的、幸福的,我願把這一份幸福傳遞給我的老師,我的同仁們。相信,快樂學習,幸福從教,離我們並不遙遠!

F. 幼師如何有效應對職業倦怠,提升職業幸福感

(一)讓教師有獲得感
獲得感是物質和精神層面的,既有看得見,也有看不見的。要讓教師有職業幸福感,就必須讓他們覺得付出與獲得成正比,這種獲得可以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讓教師的精神上更有尊嚴,更有希望。
1.提高幼兒教師的物質財富
提升教師的幸福感首先就要提高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這是保證教師生存質量和發展前景的基本物質前提。只有教師的經濟收入提高了,才能幸福生活,安心工作。同時,也可以給教師提供一些住房補貼、子女就學優惠、旅遊聚餐等福利,讓教師感受到幼兒園對教師的生活的關懷,從而讓他們逐漸感受到職業的幸福感,而積極投身幼兒教育事業當中來。
2.提高幼兒教師的精神財富
幼兒園要以自身的優質辦學和發展教師專業性為基點,提升社會及幼兒教師對自身的認可度。當前的絕大部分幼兒園的教師,知識文化水平和教師專業技能並不遜於中小學幼兒教師,只要幼兒園重視教科研,園內引領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討,園外為教師爭取參加各種培訓、學術交流和評比晉升的機會,相信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也會不斷提升。
(二)制定人性化的教師管理制度
在幼兒園對教師的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要考慮如今教師的特點和需求,盡量兼顧各方利益,讓幼兒教師在工作中感受到人性化的管理與領導的關懷。幼兒園的教師多是八五後,甚至九零後,他們自主性強、工作熱情高、喜歡自由不受約束,經常對幼兒園的管理感到被壓抑了。因此,幼兒園在制定各種教師守則,教師管理規定時,可以虛心聽取廣大教師意見,尊重教師們的想法,制定出切實可行又人性化的制度,讓教師們感受到幼兒園在按制度辦事的同時也有人文關懷。同時,也有很多有了家庭、小孩的教師,要盡量為這些教師的生活排憂解難,保證生活、工作兩不誤。
其次,授權是在幼兒園管理中最有效的激勵方法,授權意味著讓老師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意味著信任,當一個人被信任的時候,就會迸發出更多的工作熱情和創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有最好想法的人往往是那些直接參與任務執行的人。讓一線教職工參與進來,即使是幼兒園看門的保安師傅,都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幫助,只有員工真正的參與進來,他們的工作才會更認真過更努力。如果能夠尊重員工的看法,即使最終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他們會更願意支持最後的決定。所以,管理層完全可以不用事事操勞,只要做出合理的分配與授權,讓員工積極的參與,完成效果也會出乎意料,。管理人員要擔當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教練。
最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在能力、性格、態度、知識、修養等方面各有長處和短處。用人的關鍵是適用性。每個員工都有他存在的獨特意義,在自己熟悉的崗位各司其職,發揮最大的潛能。為此,作為園長在用人時,先要了解每個人的特點,十個員工十個樣,有些老師工作起來利落迅速;有些老師專業水平很強;有些老師愛學愛問;有的老師擅長維系與家長之間的人際關系;有的卻喜歡埋頭苦幹默不作聲。因此,園長在日常安排工作是也要根據老師的特長理性的為老師安排工作,不能帶入個人感情因素,更不能因為和某位老師關系好就安排輕松的工作內容,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以身作則帶好隊伍,讓老師們信服。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上,領導者也要多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其減壓。如茶話會,集體聚餐,假期出遊,休閑娛樂等,讓教師把工作中的情緒得以釋放,心理得以舒緩。在這種被尊重、被信任、被關懷的領導下辦事,相信教師們也能做到堅守崗位職責、熱愛幼兒教育事業、並對所在幼兒園形成認同感,盡心盡力為她付出而不產生職業倦怠。
(三)引導教師正確定位,愛崗敬業
在幼兒教師隊伍中,我們相信絕大部分是熱愛教育、熱愛孩子而進入這一行的,但也不乏為某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而不得已為之的,對此現實他們存在諸多的不滿意,因此工作積極性和進取意識不強。管理者首先要引導這些教師面對現實,積極樂觀,並在幼兒園工作中積累經驗,提升能力,修煉自我以備在未知的以後能尋找新的出路。同時幼兒園也要以自身優質的辦學,穩定的生源,蒸蒸日上的發展前景和優厚的物質報酬,還有積極為幼兒教師爭取外出學習和職稱晉升的機會來留住教師的心,這些都能給教師們以信心,找到正確的定位和奮斗目標,並以一種進取向上、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幼兒教育事業中來。在這種認識下,就算付出也是充滿希望的,總之,在熱愛工作、積極向上的心態就是一種幸福。

G. 如何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

一、重視教師的心理問題,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學生的心理問題已引起全社會和學校的重視,而教師的心理問題未引起足夠和重視。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開展教師心理咨詢,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增強其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迫在眉睫,創設安靜、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十分必要。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不過分強調用考試成績作為教師晉級,評聘的依據,以使教師心理「松綁」、「減壓」。從源頭上解決教師心理問題。讓教師帶著良好的情緒投入工作,進入課堂。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為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學生觀,只有這樣才能客觀評價自我,接受自己的優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這樣由已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如人意之處才能泰然處之。
三、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關注並不斷增強教師群體的幸福感,將會為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注入巨大動力。作為承擔教育使命的教師,他們的精神狀態,生活狀態,健康狀態,情感生活狀態,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而深刻的影響。社會和學校要建立教師身心健康機制,定期體檢,休假和學業進修,關注教師的休閑生活,鼓勵教師擁有個有興趣愛好。提高教師待遇,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四、學會情緒控制。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消極情結和挫折帶進教室,更不能發泄在學生身上,否則,傷害了學生,也破壞了自己的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控制消極有不良情緒,對於提高教師的影響力和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該掌握一些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緒的方法。首先,客觀分析造成不良情緒的原因,看自己的反應是否合理、適度;其次,要能變換角度看問題。對於學生頑皮,成績差,應該看到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特別是小學生,活潑好動是他們的本性,應給予循循引導;再次,與人相處心理換位。生活中難免與他人發生矛盾,這時,試著心理換位,即把自己置身於對方的立場去思考、感受,會發現本不該互相對立,這樣有利於及時化解不良情緒。
五、適時調節,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在工作重壓下,教師要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合理安排調控好工作、學習和生活之間的關系,盡量在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時適當留有餘地,讓精神上綳緊的弦有鬆弛的機會。適當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寫作、旅遊等都能有效地調節改善大腦相關中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緩解壓力,消除疲勞。
六、適當參加運動,學會放鬆。體育運動是健心和良葯,能有效排解不良情緒和消除心理疲勞。教師要學會百忙抽閑,在活動課上與學生打打球,在既健身心又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與同事打打球或進行一些其它體育活動,也能排解煩惱增進同事間的友情。越是繁忙,越是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放鬆心態,在和同事、親的、朋友的溝通交流中,調整心態,放鬆自己;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探討教育學和有效途徑。把煩惱與汗水一起揮發出去,每天晚上羅列一下自己在這一天的「閃光點」,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等。放鬆心態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靜坐、聽音樂、打球、書法、爬山等。總之,從健康的活動中心理得到調節,思慮得以澄清,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疏瀉了心中的煩惱與不快。

H. 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感

老師的幸福感來源於四個方面,四個方面能實現兩個,教師就能擁有幸福感了。

熱愛工作

教師每天至少工作八個小時。如果他覺得工作枯燥無趣,每天剛上班,就盼著下班,他肯定很難獲得幸福感。

真正感到幸福的那些人認為工作就是玩,他們能在工作本身尋找到樂趣。他的每天24個小時,每個小時都很開心、滿足,都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學生的喜愛

老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老師每天八個小時,最起碼有六個小時和學生接觸。

我曾經帶過一屆學生,有個女生在高考之後對我說:老師,我本來想考一個最高分送給你作為畢業禮物。但是,這次我沒發揮好。

同樣是這個學生,在畢業後送給我一個紙巾盒子。這個紙巾盒子是她手工編成,在盒子的一側,她把我姓名的首字母編進去了。

學生對我的這份用心讓我每次想到此事的時候都很感動。這是我有生以來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如果有學生這樣用心地對待老師,喜歡老師、認可老師的工作,還愁老師沒有幸福感嗎?

I. 如何自我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想要提升教師這一職業的幸福感必須要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尋找一些辦法,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幸福感。

對於個人而言想要提升教師的這種職業幸福感必須要以實際的行動來改變,無論是從專業技能的提升還是心態上的一種調整都是著眼於實際的辦法也更加的有效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34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5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59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25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28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88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06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15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2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73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0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4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01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0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61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0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6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3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7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