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活四象限
根據重要性,以及緊急性,可以將我們的生活以及人生劃分出一個簡單的四象限。
分別是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按照我們常規的理解,我們需要將我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上,這樣的事情有很多,例如緊急的會議,迫在眉睫需要提交的報告,等等,但是事實上這些所謂的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都是從那些不緊急的狀態慢慢發展而來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拖延,導致了事情慢慢變得緊急了起來。
而除了著手處理這些重要緊急的事情之外,我們更加應該注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這些事情往往被我們所忽略,但是,卻總會在未來對我們的人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健身,例如學習,例如早睡早起,長期來看,這些都是重要的事情,但是短期來看,卻並沒有那麼的著急,就像健身一樣,你會覺得今天不健身也沒事,少一天不會影響什麼的,少一天的確不會影響什麼,但是怕就怕一旦擱置了,你就再也拾不起來了。
希望我們,都能重視我們身邊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不要讓我們的生活,總是處於救火的狀態,而是應該努力讓我們能夠在大火來臨之前,就能夠閑庭信步的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
B. 《幸福的方法》第二章「解讀人生的四種漢堡模型」
摘錄:farmer
一、四種「漢堡模型」(「幸福模型」)
四種漢堡模型代表了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第一種:享樂主義型。為及時享樂而出賣未來的幸福人生。注重的是眼前的快樂,卻忽視了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任何負面後果。
第二種:忙碌奔波型。只追求未來的快樂而承受著現在的痛苦。
第三種:虛無主義型。既不享受現在眼前的所有,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望。
第四種:感悟幸福型。不但能夠享受當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行為,可以擁有更加滿意的未來。
回顧你過去和現在的生活,你經常處於哪一個或者哪兩個象限呢?
二、反思
1、忙碌奔波型:
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旦達到目標之後,經常會把放鬆的心情解釋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艱難,成功後幸福感就越強。這種幸福可被稱為「幸福的假象」,它們來自於壓力和焦慮的消除,無法長久維持,因為它本身就是與負面情緒共生的。
忙碌奔波型的人錯誤地認為成功即是幸福,堅信目標實現後的放鬆和解脫即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
你是否在某一段時期,曾經忙碌奔波地生活? 如果有,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給自己一些建議。
2、享樂主義型:
享樂主義型的人總是在尋找快樂並且逃避痛苦。他們只是盲目地滿足慾望,卻從不認真地考慮後果。他們認為,充實的生活就是不斷地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慾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讓自己開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個更刺激的樂子再說。
享樂主義者根本的錯誤在於將努力與痛苦、快感與幸福等同化。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畢生致力於研究高峰體驗和巔峰表現,他曾說過,「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的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享樂主義者的生活完全沒有挑戰,因此不可能獲得幸福。
你是否有過作為享樂主義者的經歷或者一段享樂的生活,這種生活的好處和代價分別是什麼?
3、虛無主義型:
虛無主義型的人是指那些已經放棄追求幸福的人,他們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義的,是對現實狀況的完全誤讀,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得到幸福。「忙碌奔波型」為了未來而活,「享樂主義型」為了現在而活,「虛無主義型」則沉迷於過去而放棄現在和未來。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將這種心態稱為「習得性無助」。 人非常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中。所以當失敗或無助時,經常會選擇放棄,甚至感到絕望。
在某件事情上或是某段時間里,你是否也曾感到墮入了虛無主義的旋渦?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果當時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給自己一些建議的話,會是什麼樣的建議呢?
4、感悟幸福型:
「忙碌奔波型」錯認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帶來快樂,因而感覺不到過程的重要性;「享樂主義型」錯認為只有過程是重要的;「虛無主義型」同時放棄了過程和結果。「忙碌奔波型」是未來的奴隸,「享樂主義型」是現在的奴隸,而「虛無主義型」則是過去的奴隸。只有感悟幸福型,才會既能享受當下的快樂,又能去追求未來的幸福。
真正能夠持續的幸福感,需要我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快樂地努力與奮斗。幸福不是拚命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地遊逛,幸福是向山頂努力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
三、練習
1、四個象限的特別日記
方法:連續4天,每天用15分鍾的時間,寫下四個象限里的經歷。無論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某一段時期的感受,寫下你處於「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以及「虛無主義型」時期的經歷。在第四天只寫下你處於「感悟幸福型」時期的經歷。
寫下你當時的感受和現在的感受、你當時的行為以及當時和現在的想法。寫的時候請不要抑制任何的念頭和想法,越是勇敢地表達自己,你就越能從中受益。
定期地回顧自己所寫的內容,可以是三個月、一年,甚至是兩年。
2、冥想幸福
有規律的冥想可以為生活帶來深刻的改變。
首先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找把椅子,或是盤腿坐在地上。背部和頸部挺直,確定自己處於舒適的姿勢。
深呼吸,試著保持心態平靜,每次吸氣都要吸到底,在呼出時,要通過口或鼻慢慢地呼出。
用意念掃描全身。如果有任何部位感到緊張,就將呼吸傳向那裡,並讓這個部位放鬆。至少保持5分鍾(最長20分鍾),專注於深緩的呼吸。
繼續深呼吸,讓積極情緒包圍自己,想像自己在一個非常開心的狀態中。用30秒到5分鍾的時間,讓這種積極情緒蔓延全身並在體內流動。
把冥想變成規律。每天早上起來、午餐時間或是午後,用10分鍾到1小時的時間來冥想。在冥想成為日常規律後,你可能只需要一兩分鍾的時間就夠了。
每當你感到有壓力、憤怒或是想開心一點的時候,只需要做幾次深呼吸,就可以釋放出積極的情緒。
做一個能夠感悟幸福的人,兩個簡單易行的練習,你也來試試吧!
C. 人生的四個象限
近期談得火爆的《窮爸爸,富爸爸》中,推出人生四個象限。也讀幾篇文章,多是文圖不對應。三角函數里的直角坐標系四個象限位置
而有些文章里所說的第一、二、三、四象限,則對應的是下圖的位置
所以我對以下文章先做個位置說明,免得我們讀起來受三角函數位置打擾。第一象限E象限工薪一族 ,第二象限S象限自由職業者(小生意人) ,第三象限B象限生意擁有者 ,第四象限I象限投資者
羅伯特清崎,全球知名的企業家、投資家和財商教育專家,在他《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一書中,根據人們收入來源的不同,將人們劃分為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E象限(打工者Employee)工人、職員、公務員、教師、醫生。收入來源是為他人工作而賺取的薪金;
第二象限:S象限(有自己的買賣self-employed)商店老闆、餐廳老闆、私企老闆、會計師、律師以及,自由職業者和小生意人。收入來源是為自己工作而賺取的錢;
第三象限:B象限(企業家或系統擁有者business owner)擁有一個能夠良好運轉的企業系統,讓別人為他們工作,收入來源是企業的收益,並且可持續發展;
第四象限:I象限(投資者investor)有B的基礎和投資能力,能讓錢發揮最大的效能,讓錢為他們工作,收入來源是各種投資,用錢來產生出更多的錢。
無論您是哪個行業的,都會位於四個象限中的一個,而您所處的位置由您的現金來源決定。
很多人靠薪水生活,屬於雇員類型,而另外一些人則是自由職業者。雇員和自由職業者都位於現金流象限的左邊。從自己擁有的企業或投資中獲得現金流的人則位於現金流象限的右側。
左右兩邊不同象限的人群別:
左邊象限的人群:從事的是挑水型的工作,從事某種職業,獲得主動收入;
右邊象限的人群:從事的是渠道型的工作,擁有自己的事業,獲得被動收入。
當您選擇通向財務自由的道路時,您需要制定一個目標計劃,使自己在未來能夠成為您想成為的人。
當然,財務自由在四個象限中都有機會實現,只不過B或I的位置能使您更快地實現財務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成功的E都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成功的I。
左上象限E(工薪一族)的特點,是用時間來換金錢
您都能想像得到,每天工作8小時,加上路上來回的時間,所以您一天里最寶貴的時間去換取工資了,對嗎?所以工薪一族是沒有時間自由的。
再想想,身邊有些朋友上班上了幾十年,退休的時候,哪些實現了財富自由?相反的是,在退休的時候收入可能更少了。所以在這個象限內是沒有財務自由的。
那同樣在這個象限里,無論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職位,都是別人給提供的,如果趕上經濟不景氣,或者公司裁員,可能還有人際關系的因素等等,您還有可能失去了這個位置,所以在這個象限也是沒有安全感的。
左下邊這個S象限,是自由職業者和小生意人
可能您周圍都會有這樣的朋友,他們是在給自己做事情。比如說,開飯店、美容院、診所等等。但是,正因為是他們自己創造了一份工作,所以所有的風險都是由他自己來承擔,他的收入曲線是波浪式的,不穩定的。同時,他更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來換取金錢,也是在用時間來換金錢。你干就能賺錢,不幹就沒錢,所以,在這個象限里,也是沒有時間自由的。
同樣的,這些老闆,他們如果掙到很多錢的時候,會有很高的支出。當他們生意不好的時候,更不能減少自己的支出,反倒要撐著門面,以吸引更多的人跟他合作。當他們生意好的時候,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拚,因為凡事都要親歷所為,他們會更累,有人形容這里的人,前半生是用命換錢,後半生是用錢來買命。
羅伯特清崎也講了,在這個象限里,當您獲得成功的時候,比不成功更可怕,這是S象限的特點。
右上邊的B象限,B象限是企業家或系統擁有者
在生活里,您把B 和S都稱之為老闆,但他們有所不同。因為企業家或系統擁有者有一個賺錢系統。
什麼是賺錢系統呢?舉個例子,就跟您許多人談到特許經營權的時候,當您購買了麥當勞的特許經營權,您也把他很成熟的商業體系同時購買過來。所以,您進到店裡面會發現:同樣的裝修、同一個口味的漢堡包和同一個溫度的可樂。這就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體系,運用這個系統,可把生意做起來。
所以,這個B象限是通過建立一個穩定的、有利潤的生意而創造持續不斷的收入。
通過一個系統來杠桿別人的時間和金錢,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可以獲得時間和財富的自由。
右下邊的I象限,是投資者
用錢來賺錢,擁有財富的同時,可以擁有時間的自由。
以上左象限里的窮人,恰恰符合了柏拉圖的二八原理:即占人數總和80%的窮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20% ,而右象限的富人們,僅占人群中的20% ,卻擁有社會財富的80%。
所以,2018年是奮斗者的黃金年代!我們馬上制定目標,把我們人生放在B、I象限位置里!
D. 幸福四象限
來自於沙哈爾教授——全球幸福學之父
《幸福的方法》中,沙哈爾教授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四象限,代表了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我們可以先看幾幅圖片來了解一下:
第一個象限——幸福型象限(++象限)
這一類人的人生觀比較歡樂,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追求活在當下的即刻幸福感。
第二個象限——及時行樂型(+−象限)
這種類型的人年輕群體居多。現在幸福,未來不幸福。就是明知渾渾噩噩度日,日後會沒有好的結果,仍然選擇及時行樂。
第三個象限——虛無主義型(--象限)
這種類型也叫作無助型。現在不幸福,未來也不幸福。對於當下生活很無助,通常這種無助的感覺是後天習得,自我麻木。
第四個象限——忍辱負重型(-+象限)
現在不幸福,未來幸福。這種類型,通常是當下我辛苦努力,為了今後幸福。通常沒有滿足感,一直看到的是未來,不注重當下。容易陷入不幸福循環。
E. 四大象限是什麼呢
第一象限(正,正)
第二(負,正)
第三(負,負)
第四(正,負)
X軸正方向和Y軸正方向所圍成的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分別為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第一象限X,Y坐標都是正值。
第二象限X為負值,Y為正值,第三象限X,Y都為負值,第四象限X為正值,Y為負值。
1、第一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大於0,縱坐標(y)大於0。
2、第二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小於0,縱坐標(y)大於0。
3、第三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小於0,縱坐標(y)小於0。
4、第四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大於0,縱坐標(y)小於0。
平面直角坐標系將平面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叫象限。
如果把幾何圖形看成是動點的運動軌跡,就可以把幾何圖形看成是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點組成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把圓看作是動點到定點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如果我們再把點看作是組成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把數看作是組成方程的解,於是代數和幾何就合二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