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怎樣才能幸福生活
一、老年人要活得無牽無掛,已經度過了人生最辛勞的歲月,因此要體驗絲絲縷縷的苦盡甘來。
歷經了中年上面有不止一個老人,外加下面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小孩的歷程,老年就需要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不要胡思亂想,無關緊要的事情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的老年人已經不再是曾幾何時所講的人到七十就會古來稀,既然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也就會有更多富裕的時間,外加擁有一定的積蓄,身體方面照樣過得去,晚年就要活得多姿多彩。因此不要在人生最為美好的一段時光當中穿的衣服最丑、用的物品最差以及活得最廉價。正確的做法就是把握即將一去不復返的餘生時光,安享晚年就是好好享受餘生美好的歲月。
二、延緩心態的衰老,真正意義上的身體削弱就是從心態的衰老引發。
心態的衰老主要是由於自己內心的妥協以及厭倦誘發,因此在晚年要用樂觀以及積極的心態度過餘生的每一天。生活當中有很多美好等待著你去邂逅以及發掘,對待生活當中的不如意,不要悲觀,更不要失望,爭取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平穩的狀態。餘生要適當接觸新鮮的事物,從而做到與時俱進,既不要落後於時代又不要被時代拋棄,與此同時要培養一到兩種最為熱愛的興趣,晚年就會過得有滋有味,由此心態延緩衰老就會促進身體的延年益壽。
三、不要跟無法掌控的困素較勁,既會徒勞無功又會勞你的心以及費你的神。
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無法抗拒,該來的終歸會來,該走的終歸會走,因此你就要學會順其自然。外界的環境既然無法改變,也就需要改變內部的心境,內部的心境不是適應外界的環境,就是協調外界的環境。即使年齡大了也要活出優雅、活出瀟灑以及活出精彩的自我,前半輩子生得多麼漂亮,不如後半輩子活得多麼漂亮,爭取做一位新時代的老年人。
『貳』 七十歲老人應該怎樣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1.心態平和
心態平和就是遇事冷靜、不生氣、不著急、不上火、不發脾氣、不與人吵架、不攀比、心情平靜。
2.不管閑事兒
歲數大了,兒女的事就不要去管了,都交給他們自己去處理,至於處理到什麼程度,都是他們自己的事兒,有時候看見了,也不用去理會,畢竟一輩子不管兩輩子事兒。
3.身體健康
歲數大了,有一個好身體是讓人羨慕的事兒,70歲的老人多出去走走,每天早晚想著出去溜達溜達,練練太極拳,對身體健康很有利。
4.有自己的愛好
70歲也要有自己的愛好,沒事兒聽聽歌,養幾盆好看的花,打發每天多的數不清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充實一些。
5.有老伴兒陪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兒,晚年有個老伴兒是幸福的事兒,身邊有個人說說貼心話、嘮嘮知心嗑,不寂寞、不孤單,這種感覺是簡單踏實的幸福。
『叄』 人老了怎樣生活才能幸福
老年人要想晚年幸福,就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所以,老年人最好每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幸福。老年人只有身體健康,生活能夠自理,這才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
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應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才會有個健康的體魄。有了健康的身體,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兒女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果老年人身體健康,很多事情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相對自由多些。反之,想做什麼就要受到身體限制,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甚至要麻煩他人來完成,這是最難的。
如果老人身體不好,不但要長期忍受病痛折磨,而且還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一旦經濟出現問題,家庭中各種矛盾就會突顯出來,從此便會家無寧日。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天都堅持鍛煉,努力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才會少些病痛,多些幸福。
二、堅持少操心
老人盡量做到不管兒女「閑事」,很多事情盡量讓兒女自己去做。
如果兒女有要求,當然可以量力而行,能幫忙的就幫忙,不能幫的也不用勉強。但千萬不要表現出故意為難,這樣兒女心裡會有怨恨,會影響家庭和睦。
如果兒女不希望老年人操心的事,老年人就盡量不要去管。這樣不但是對兒女能力的一種認可,也是對兒女能力的一種信任,相信他們會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老年人如果堅持做到少操心,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老人心裡負擔,也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堅持健康飲食
飲食健康,對老年人的身體非常重要,所以老年人每天要堅持健康飲食。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一天分五到六餐進食,一天三頓正餐,其它靠零食補充,比如低脂牛奶泡餅干,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雞蛋。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蛋白質,老人要限制肉類攝取,部分蛋白質要靠豆製品來替代。
3、多煮些容易咀嚼的食物,如西紅柿、冬瓜、絲瓜、南瓜、茄子等食物。
4、食用質地軟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水密桃、哈密瓜、芒果等。
總之,擁有健康對老年人非常重要,有了健康才會擁有幸福,所以老年人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堅持少份操心,堅持健康飲食,這樣晚年才會多份幸福。
『肆』 老年人怎樣過得幸福
隨著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不斷變好,人們的平均壽命變長,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了。
如今,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4億,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很多人喜歡用孔子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來概括老年人的最好狀態。
到了60歲,心態應該很平和,可是,很多老年人卻做不到這一點。
年輕時為了生活奔波勞累,若是到了暮年,也沒辦法活得開心一些,那麼整整一生都不快樂,誰願意過這樣的人生呢?
有些老年人,不是不想高興地度過晚年生活,而是因為各種原因,很難走入快樂的生活。
其實,想過得好,老年人一定要避免這八件事,才能有真正幸福的晚年生活。
1、停止回憶過去。
如今這一代老年人,年輕時因為時代的各種原因,基本都吃了很多苦,幸運的是如今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有些老年人喜歡憶苦思甜,但是,很多時候一回憶起來,如今的生活也有了苦澀的味道,有些老年人甚至陷在過去的痛苦回憶里,變成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不僅自己鬱郁寡歡,讓健康受到損害,也讓身邊的子女也跟著高興不起來。
其實,過去的已經過去,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眼下和未來最為重要,因此,老年人不應該過多回憶過去,特別是艱難困苦的過去,應該用更積極樂觀的心態向前看,過好未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