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爸爸媽媽一家人怎麼畫
一,爸爸媽媽
1、首先畫出爸爸的頭發,爸爸的頭發偏短,但是可以把頭發畫豎起來,顯得爸爸更帥氣一點。往下畫出爸爸的西裝衣領。
2、往下畫出爸爸的全部身體,手臂是一隻手在招手,一隻手在後面,西裝褲的盡量畫開一點。
3、接著開始畫媽媽,媽媽的頭發比較長,額頭上還有劉海,往下畫出媽媽的衣領,媽媽的肩膀偏窄偏圓一點。
4、接下來畫出媽媽的手臂,媽媽的招手的手臂是和爸爸相反的方向,也是一隻手放在後面。往下畫出媽媽的小裙子。
5、然後在爸爸媽媽的臉上加上眼睛、眉毛、嘴巴等,這樣爸爸媽媽外形大致畫完了,
6、最後給畫好的爸爸媽媽塗上顏色。爸爸的西裝塗上藍色,褲子塗黑色。媽媽上衣塗上黃色,裙子塗上藍色。爸爸媽媽就畫好了。
希望能幫到你
⑵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太陽散發的光芒。
2、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或圖案裝飾太陽娃娃的臉,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太陽。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繪畫紙、筆、范畫。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謎語導入:一個勤勞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讓幼兒猜出謎底。
2、引導幼兒欣賞畫面,學習裝飾太陽娃娃。
——教師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欣賞畫面,說說:圖上有什麼?
太陽娃娃的頭發、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麼樣子的?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表現太陽的光芒,說說:你想畫什麼樣的光芒,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用點、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畫,幫助幼兒學習裝飾的基本方法。
3、交代繪畫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先用筆勾畫出太陽娃娃的基本形象,然後用彩色進行塗色。
——鼓勵幼兒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太陽光芒和太陽娃娃。
——教師交代繪畫要求,提醒幼兒選擇鮮艷的色彩裝飾太陽娃娃。
——幫助幼兒較弱的幼兒,大膽地在操作材料上進行裝飾。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太陽娃娃,讓幼兒說說:你最喜歡的太陽娃娃,並說也原因。
——表揚畫面整潔、色彩鮮艷的作品。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初步把握常見動物五官特徵的明顯區別。
2、有興趣地大膽表現熟悉的動物形象。
3、懂得請別人幫忙時,要有禮貌。學說句式:「請------好嗎?」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准備:
1、貓、虎、豬、大象和幼兒搜集的動物圖像。
2、繪畫紙、彩色水筆。
3、記號筆人手一支。
4、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氣球系在椅背上。
5、幼兒已經聽過小貓和小老虎乘氣球的故事。
活動重難點:
表現出動物五官特徵的明顯區別。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出示動物圖象,比較明顯不同(邊比較、邊示範)
1.比較貓和虎的不同:
關鍵提問:山上住著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老虎,他倆有什麼不同呢?
小結:貓的耳朵尖,虎的耳朵圓,貓的額頭上沒有王字,老虎有王字等。
一天,他倆在山坡上玩,看見天上飄來一隻大氣球,都想讓大氣球帶他們到天上去玩一玩,老虎就對大氣球說:「喂!帶我上天!」大氣球聽了連忙搖搖頭說「不行!不行!」小花貓也對大氣球說:「大氣球,請你帶我上天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聽了連忙點點頭說:「歡迎!歡迎!」小老虎覺得很納悶
關鍵提問:為什麼大氣球喜歡小花貓不喜歡我呢?(
小結:因為小花貓有禮貌,請求別人的時候會說「請」「好嗎」
小老虎也學著小花貓請求大氣球,大氣球高興地帶著他倆飛上了天空。
2.比較豬和熊的不同:
關鍵提問:草地上住著小豬和小熊,他倆又有什麼不同呢?
小結:小豬是尖尖小耳朵,小熊是半圓的耳朵,小豬有圓圓的短鼻子,小熊有鼻子嘴巴外一圈。
二、出示氣球,引導創作。
引 導語:今天我們就讓小動物們也乘上氣球吧!
操作要求:
1、一張紙上畫兩個動物。
2、動物的明顯特徵需要變現出來。
指導要點:
1、動物的明顯特徵是否表現出來。
2、動物的形象是否畫得大。
三、交流、體驗
1.說說氣球上有誰?對大氣球怎樣請求的?
2.拿著繪畫紙,模擬在空中飛行,你問我答氣球飛到了哪裡,看見了什麼,說說新橋新面貌。
附故事《乘氣球》
在森林裡的一座山上住著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老虎。一天,小花貓和小老虎在山坡上玩,看見天上飄來一隻大氣球,它們都想讓大氣球帶著到天上去玩。小老虎就對大氣球說:「喂!帶我上天!」大氣球聽了連忙搖搖頭說:「不行!不行!」小花貓對大氣球說:「大氣球,請你帶我到天上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聽了連忙點點頭說:「歡迎!歡迎!」小老虎覺得很納悶:為什麼大氣球不願意帶我上去呢?小老虎學著小花貓的樣子說:「大氣球,請你帶我到天上去玩一玩好嗎?」大氣球一聽,連忙點點頭說:「來吧!來吧!」
大氣球帶著小花貓和小老虎越過了高山,來到了草地上。看到了誰啊?(小豬和小象)它們也想乘坐大氣球到天上去玩。可是,大氣球上已經有兩位朋友,乘上再多的朋友,氣球就飄不起來了,這可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它們想想辦法(輪換著乘氣球、多找些氣球來,等等)
小老虎看到了小豬和小象也想乘坐氣球,就從氣球上下來說:「我們讓你們先玩吧!」小豬和小象說:「謝謝你們!」於是,它們高高興興的乘上了氣球,最後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快樂!
活動反思:
孩子們也喜歡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充滿童趣的故事,整節活動以氣球貫穿,從激發興趣出發,通過幾個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給予幼兒自信、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使幼兒情緒飽滿,主動積極。在具體操作環節,孩子們在聽故事時很投入、認真,也能踴躍的討論,大膽說 出自己的想法。
不足之處:
沒做到科學語言嚴謹,忽視了示範講解,有些環節也處理不好,在活動中,部分幼兒還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比較固執、任性,有時喜歡爭搶氣球,社會性發展還很弱,缺少與同齡人分享的經驗。
通過這節活動,使自己認識到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多看、多學、多想、多動一動腦筋,積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希望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使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勾畫人物的臉部輪廓和發型特點。
2、學習正確的運用毛筆進行彩繪寫生。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請幼兒互相觀察好朋友的長相、發型等主要的外形特徵。
2、顏料、毛筆、漱筆筒、調色盤、飯衣等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活動之前我們先唱首歌吧!(師生共同唱《拉拉勾》)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長什麼樣子?」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為什麼?」通過引導幼兒講述好朋友的好,加深幼兒對同伴、朋友之間的愛的理解。
老師小結:好朋友不僅陪你玩,還能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的好朋友吧。
3、師生互動學習,畫好朋友。
(1)先畫一個大大的圓,這是什麼?這是好朋友的臉。我們親親她,對好朋友說:我親親你的臉。好朋友的臉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好朋友臉部輪廓和色彩特徵,學慣用不同的顏色平塗。)臉上還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引導幼兒添畫五官)
(2)好朋友的頭發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顏色的?選擇主要的顏色,添加少許其他顏色平塗。
(3)整個主體完成以後,要將背景完成。在繪制背景的時候要注意簡練,美觀。不可再瑣碎繁雜,要與美麗豐富的主體形成對比,使畫面更加的美麗。
4、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運用水粉顏料畫出好朋友的主要特徵。
(2)幫助幼兒分析好朋友的臉部色彩有些什麼變化和特點。
5、結束活動。
(1)幼兒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牆上。
延伸活動:
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並張貼於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小網路:水粉畫是使用水調和粉質顏料繪制而成的一種畫。其表現特點為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色彩可以在畫面上產生艷麗、柔潤、明亮、渾厚等藝術效果。
活動目標:
1、學習粘貼的技能,能連續粘貼圓形,貼出毛毛蟲的身體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貼,大膽想像,拼貼出毛毛蟲的不同造型
3、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⑴印有一個毛毛蟲的頭,若干大小相同的各色圓形的硬紙卡,毛毛蟲的頭和圓形可以從硬卡紙上取下。如圖:
⑵、印有葉子的硬紙卡,葉子能從卡上取下,如圖:
2、膠棒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引發幼兒製作興趣
2、教師示範製作過程
⑴、先把材料從硬紙卡上取下
⑵、把毛毛蟲的頭的背面塗上膠,粘貼在樹葉上的合適位置
⑶、挨著毛毛蟲的頭一個一個粘貼圓形,注意每個圓形要挨在一起,中間不能有空隙。
3、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⑴、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個別幼兒正確的粘貼方法,
⑵、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拼貼出毛毛蟲的不同造型
4、幼兒作品展示
活動目標
1、使用剪貼畫等不同的方式製作全家福相框。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幼兒繪畫的「幸福一家人」作品。
2、長方形彩紙1張,相框彩紙1張,不幹膠粘貼1張(剪幼兒活動資源包),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花紋貼紙或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幾何圖形等。
活動過程
1、鑒於在活動「幸福一家人」中,幼兒已經分享並介紹了自己繪畫的「幸福一家人」,所以在本次活動開始教師可直接出示提前裝飾好的全家福相框。
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是什麼呀?這是用什麼做的?我們一起為自己繪畫的「幸福一家人」製作一個漂亮的相框吧!
2、分配材料、請幼兒觀察一下材料,教師現場示範材料的使用方法,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大膽的製作屬於自己的「全家福」相框。
(1)將繪畫的「幸福一家人」作品貼在長方形彩紙上,選擇貼紙或幾何圖形,進行有規律的粘貼。
(2)作品分享。
3、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共同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五官的畫法。
2、知道五官的具體位置。
3、體驗簡筆畫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
活動重點:
掌握五官的畫法。
活動難點:
正確畫五官的位置。
活動准備:
五官圖片、歌曲《小手拍拍》、作畫工具、鏡子
活動過程:
一、引題。
用歌曲《小手拍拍》來引出五官。
二、了解五官的位置。
1、出示鏡子,讓幼兒觀察五官的具體位置;
2、問:「臉上有什麼?」
3、臉上有五個寶貝,分別是耳朵、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它們有自己的家,兩邊住著誰?(耳朵)最上面住著誰?(眉毛)眉毛下面住著誰?(眼睛)眼睛下面住著誰?(鼻子)鼻子下面住著誰?(嘴巴)
4、教師再將五官圖片依次在圖片娃娃臉上放上去。
三、五官的畫法。
1、教師示範:先畫臉,一個圓,強調要畫大大地圓;再畫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2、幼兒作畫,教師引導。
四、講評。
1、五官畫的對不對;
2、五官的位置是否正確。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自畫像的訓練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進行自畫像時非常認真仔細,而且積極性很高。從全體繪畫作品看,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都能夠盡力的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外部特徵,說明活動過程的設計對於目標的實現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另外從孩子們作品的構圖、背景的表現形式也較以往有了進步,這說明欣賞環節對於幼兒來說起到了開拓視野、提升繪畫技能的作用。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對同類物體進行長短比較,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2、能夠比較和區別物體的長短。
3、學慣用並置的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比較概念
2、長短不同物品、幼兒學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導入: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兩根魔棒,你能看出它們有什麼不同嗎?
二、展開
1、通過操作,學習並置比較法。
教師出示長短不同的物品,讓幼兒觀察並說出物品的名稱、顏色、哪個物品長?哪個物品短?
2、用什麼方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比出來的?
小結:用並置比較的方法比較長短。與幼兒一起朗誦教師總結的兒歌,邊說邊操作。
兩個朋友比長短,
先躺下,左對齊;
眼睛向著右邊看,
就能比出長和短。
3、趣味練習:比較長短
觀察圖片,比較相同物體的長短。
請幼兒看看圖片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並在最長的鉛筆下面的圓圈裡圖上紅色,
在短的鉛筆下面的圓圈裡圖上藍色。
4、分組操作,鞏固方法。
請幼兒在小筐里分別拿出不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相鄰兩名幼兒相互交流,教師進行巡迴指導,重點指導掌握不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後,讓幼兒通過尋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學習比較長短,形成長於短的體驗。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級美術下冊第六課。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著生命起源,海洋是人類的母親。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深藍色的海水裡生長著花紋漂亮、形狀各種各樣的魚類,同時還生長著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將被人們進一步的認識與開發利用。
本課以此為內容題材,分別以對稱剪刻、動手製作和繪畫的三種表現形式來實施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感受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從而了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之間的差異以及表現時方式方法的不同,並在創作表現的基礎上促發兒童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像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只有了解學生才能上好課。平時我多與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把資料畫成掛圖、幻燈片展示給學生,開闊學生視野,引發學生的創作激情,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創作沖動。針對小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等特點,上課時我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聽、看、說、動的愉快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中,找感覺、畫感受,開拓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設計理念
通過多途徑和多方法讓學生充分了解對稱形的特徵、魚的各種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強感性認識,調動他們的好奇心理和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體驗到美術課的樂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並能剪、做、畫各式各樣的魚。
2、過程與方法:了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操和保護生態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課通過動手製作、游戲活動、繪畫表現等三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形式,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表現魚的多種形態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難點:讓學生通過剪刻、製作、繪畫的學習活動,引導啟發學生大膽想像,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海底世界美好未來的豐富的想像。
六、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備好工具及材料,教師備好一個魚缸、若干金魚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活動一、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走進海底世界》。走進美麗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直接誘發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很快融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二、觀察魚,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1、教師將放有魚的魚缸放在「視平展示台」上,讓學生觀察大屏幕上的魚,引導學生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提問:
(1)你觀察到的魚兒是什麼樣子的呢?
(2)魚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頭、身體、尾、鰭。)
(3)魚的形狀和色彩有什麼特點?
2、出示單獨的各種魚圖片欣賞。仔細對比地觀察圖片,說說哪些對稱?哪些
不對稱?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實際出發,使活動的目的明確,有層次性、漸進性,活動的難易程度等都隨著學生體驗的獲得而發生變化。]
三、吟兒歌,學畫金魚,形成技能。
1、教師邊吟唱技法兒歌,邊演示作畫步驟,讓學生在兒歌聲中欣賞畫金魚的
過程。(兒歌:畫金魚重情趣,首先一筆定身體。側峰三筆畫大尾,一對眼泡長腦際。勾上彎彎小嘴巴,淡墨畫弧鼓肚皮。最後添上兩小腿,畫出金魚做游戲。)
2、學生齊讀技法兒歌多遍,在老師的指導下邊吟唱兒歌邊學畫魚。
3、師小結。
[設計意圖:兒歌簡短押韻,節奏鮮明,易記易唱,有游戲性和趣味性,適合低年級學生集體誦讀、吟唱。在兒歌中同時滲透教學內容,與整體教學過程有機地結合。]
四、學對稱,剪的方法,加深認識。
1、剪紙魚。師演示步驟(折、畫、剪)提問:為什麼要先折再剪?
2、學生自由回答。
3、師小結: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對稱的魚形。
4、學生嘗試練習:運用對稱和不對稱的方法各剪刻一個魚形紋樣。教師輔導。
[設計意圖:通過演示,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發現中感悟,化靜為動,學作合一。]
五、玩「魚」戲水游戲,培養集體、環保意識。
1、播放課件,製作手擺魚步驟:對折、畫魚形、剪魚形、粘合裝飾。(注意:剪
出的魚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時魚尾不能粘合。)
2、學生小組合作製作。
3、通過學生製作的手擺魚作品,播放優美樂曲,讓學生以「搖頭、擺手、劃水、彎腰」為基本動作,再聯想魚的游動,創作出「魚」戲水的新姿。師生同樂,營造一個海底大家庭的氛圍,增強學生的愛心。
[設計意圖:情境再現,加深了學生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為學生的自由創意表達提供契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第二課時(活動三)
一、回顧導入
1、播放前課所學內容,欣賞各種魚的圖片。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從視、聽等多種感官去刺激學生,激發學習興趣與思考。]
二、激發想像——你說我說
1、
2、
3、欣賞圖片後提問:大膽想像一下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學生互相討論,舉手發言。師小結:同學們的想像很大膽、很具體,就像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浮現
在我們的眼前。海底是一個沒有被開發的世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
神秘而美麗的海底世界吧!
[設計意圖:課堂活動主要是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合作活動,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
三、技法傳授——走進海底世界
1、
2、
3、播放課件:神秘而美麗的海底世界。學生欣賞,談感受。師小結。(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麗的,我們在作畫時要大膽地加入自
己的想像,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現出來。
[設計意圖:創設有學生「構建而非復制」的活動情境,賦予學生創新的責任,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
四、欣賞評析——學生作品(課本裡面)
五、自由創作——學生發揮想像
1、學生創作表現。出示要求:發揮自己的想像,畫一幅表現海底景觀的想像畫。
2、教師巡迴輔導。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創作、發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六、評價拓展——展評優秀學生作品
1、展評優秀學生作品,讓學生互相評價、互相學習。(評出「海洋之星」)
2、師小結:同學們,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麗的,但人類對它們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們要有建設和開發大海洋的雄心壯志。
[設計意圖:採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賞別人的作品,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和能力]。
教學反思:
《海底世界》這課以魚為題材,讓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美麗的魚類,通過創設情境——觀察記憶——動物製作——游戲活動——創造表現——評價交流的教學活動來引發思維,培養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且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個發言,捕捉教育契機,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好引導和疏通,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不斷跳躍,火花不斷閃現,整個課堂洋溢出鮮活的生命力。
在教學中,首先我通過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種各樣的魚類,又結合觀察魚缸里的魚,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及調動他們的好奇心理和學習主動性,從而引導學生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及特徵。接著藉助圖片,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讓他們欣賞范作並探討製作方法,並讓學生快樂地游戲,營造一個海底大家庭的氛圍,增強學生的愛心,同時也給孩子們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動態的課堂常常生成出學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數學生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積極主動參與、各抒己見,通過自評、互評及師評,評選出「海洋之星」。在這過程中,他們充分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以及小組合作的愉快。最後,我及時捕捉教育機會,相機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操。整節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發展的「生命過程」,具有生命的活力與情趣。
點評:
1、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因地制宜,適宜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科特點。結合本地實際,抓住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美術學科特點,確定美術課堂教學目標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處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藝術教育也相對滯後,人們對於課程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再根據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因此,在確立教學目標、把握學科知識點時,要注意把興趣、動機、情感意志、人格個性等隱性的目標,作為重要內容顯現出來。也就是要適當降低知識和技能的難度,提升興趣,個性品質、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等諸多因素。從而,通過美術實踐活動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塑造學生豐富和完善的個性,培養創造精神,體驗活動的樂趣,以積極、健康的態度面對生活。
2、講究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個性化的教學就不可能有獨特的教學風格。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站在兒童的世界看問題、思考問題,因此我選擇了「游戲」型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觀察記憶——動物製作——游戲活動——創造表現——評價交流的思維軌跡開展教學活動,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感受知識技能,大膽動手嘗試,討論點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獲取知識,積極參與創造。
3、注重課堂教學中知識延伸的必要性。
《美術課程標准》突出了美術課在「形成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方面的作用,強調美術課應「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使美術課堂教學泛化到學生當前和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課中,我通過知識延伸讓學生了解海洋孕育著生命起源,海洋是人類的母親,對我們非常重要,應該保護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作出自己想像中的魚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⑶ 一家人怎麼畫
一家人的畫法:
工具/原料:筆、紙
1、先在紙的左邊畫一個媽媽,畫出媽媽的爆炸頭和上半身。
⑷ 一家人怎麼畫
1 步驟一:畫出一個媽媽的形象,媽媽梳著漂亮的短發,穿著漂亮的緊身裙,接著畫出她的五官圓圓的眼睛,三角形的鼻子,媽媽的一隻手放在身體一邊一隻手展開。
上面就是一家三口簡筆畫的繪畫教學了,我們在對一家三口進行繪畫時,重點畫出他們牽著孩子們的姿勢,難點是對他們不同的衣服服飾進行刻畫,這樣畫出來的一家三口簡筆畫,既生動又形象。
⑸ 一家人要怎麼畫
一家人畫法如下:
首先畫出一家人中爸爸的臉,往上畫出爸爸的頭發,爸爸的頭發要畫出堅硬的感覺,然後畫出爸爸臉上的眼睛、眉毛、嘴巴和耳朵,接著畫出寶寶的頭,再畫出媽媽的頭,媽媽扎著馬尾辮,笑得非常開心,最後給一家人的面部塗膚色,頭發塗上棕色和黑色,一家人就畫好了。
步驟如下:
1、首先畫出一家人中爸爸的臉,往上畫出爸爸的頭發,爸爸的頭發要畫出堅硬的感覺,然後畫出爸爸臉上的眼睛、眉毛、嘴巴和耳朵。一家人中的爸爸就畫好了。
5、完成以上步驟,幸福的一家人就畫好了。
⑹ 繪畫幸福記錄表怎麼畫
繪畫幸福記錄表畫的方法:
1、可以先在紙張的正上方畫上報頭文字,下面畫一個六邊形掛飾形狀的邊框,下面掛著一串鞭炮。
2、在兩邊各畫一串燈籠,左下方和右上方畫上雲彩,再畫出邊框,補充一些點綴物。
3、雲朵塗成漸變的藍色,加上白色花紋,六邊形邊框塗上紅色,另外連個邊框分別塗上粉色和藍色,補充其它細節之處的顏色。
4、在邊框里畫上整齊的文字欄,再在背景里塗上紅點。
5、最後填寫自己的詳細記錄內容,幸福中國年記錄卡就做好啦。
⑺ 一家人簡筆畫怎麼畫
簡筆畫很簡單,主要是根據需要畫的人物的特性進行繪畫。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
人物和動物經常處在活動中,各種動態,瞬息變異。簡筆動態寫生,雖可通過敏銳的觀察,直接捕捉各種動態,但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在分析、理解運動規律的基礎上,把握關節點和運動線,運用記憶。如我們人,人體由頭、胸廓、骨盆和四肢構成。
上肢分上臂、前臂和手,下肢有大腿、小腿和腳,每一部分的骨骼既各自獨立又上下連接,每個連接點形成一個關節,關節是人體運動的樞紐,做著屈伸、內收外展和迴旋等運動。
各種運動並不改變頭、胸廓、骨盆和四肢的局部結構,變化的只是它們之間以關節為轉折點的轉折關系及其整體狀態。因此,以變化的關節為點,以不變的骨骼為線,以點帶線、以線連點,是表現各種動態簡便可行的方法。
運用骨線表現人物動態,要掌握重心的變化規律,重心垂直於支撐面;人體能保持平衡,走跑時重心超出支撐面,跳躍時的重心傾向人體運動的前方。
動物的運動規律與人物基本相似。獸類的四肢在走、跑、跳運動中交替活動,互相配合,頭和驅干同時因頸、腰、尾的扭動發生相應變化。
一般禽鳥的主要運動形成是飛翔,飛翔時雙翅張開,上下扇動,鳥的腳活動相對少些,頸部的靈活性卻很大,作禽鳥簡筆畫寫生,可先用畫蛋法畫出體腔和頭部,再用骨線畫頸和腳,最後添上主要細節。
簡筆畫的繪畫方法可分為正視圖、俯視圖、側視圖、周視圖四種。
⑻ 請問一下感恩節兒童畫怎麼畫
感恩節快到了,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的星期四是感恩節,那麼感恩節的兒童畫怎麼畫呢?
方法/步驟1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告訴孩子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可以畫一顆大的心,大的心周圍再畫很多小的心。2幫助媽媽做家務。畫一幅孩子幫助媽媽做家務的圖片,媽媽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3老師,您辛苦了。學會感恩老師,畫上你的老師和幾個同學手牽手。4感恩父母。畫一幅幸福的家庭情景圖,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畫一張讓人羨慕得全家福。5老師是蠟燭。畫上兩顆心,再畫上兩顆蠟燭,感恩我們的老師。6一家人其樂融融。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餐,多麼幸福,多麼和諧的情景圖,感恩生活。7尊敬老人。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用餐,爺爺奶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更多關於感恩節兒童畫怎麼畫,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a73d9161583036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⑼ 幸福一家人簡筆畫怎麼畫
1、首先勾勒媽媽上半身抱著寶寶的線條;
2、然後畫媽媽的下半身;
3、再勾勒爸爸身體的線條;
4、最後把畫好的一家人塗上顏色就可以了。
⑽ 怎麼畫鏡子和椅子
畫鏡子和椅子的步驟:
1、用筆勾勒出鏡子和椅子的外觀輪廓。
2、沿鏡子和椅子的外觀輪廓線內進行陰影部分的填充。
3、在外觀輪廓外進行裝飾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