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如何找民生幸福的支點

如何找民生幸福的支點

發布時間:2022-11-12 10:44:03

『壹』 在現實生活中怎樣找到自己的支點

一定要有支點,而且支點越多,人會越幸福,不良情緒影響越低!
舉很具體的例子:讓父母生活條件提高,帶父母旅遊度假,談轟轟烈烈的戀愛,生個漂亮的寶寶,一年內去海邊旅遊,吃**大餐,讓工作得心應手、游刃有餘,甚至很微微小的,比如:知道一種花的名字等等!
支點,說明白點就是支撐自己活下去的理由!
希望你找到更多的支點!

『貳』 民生之多艱,如何找出路

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為什麼我們什麼東西都比美國貴?為什麼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為什麼我們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為什麼我們的醫改這么難?為什麼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為什麼我們的垃圾問題這么嚴重?為什麼我們的水資源問題這么嚴重…… 百姓看得懂的民生之艱 《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一書列出了十六個問題,其中大部分是明確設問,探討如今最普通中國人所遭遇的艱難處境。在郎咸平看來,包括官方、媒體和部分專家對這些民生問題的慣常解讀,都存在幾點誤區:一是對普通老百姓的具體遭遇領會不深,造成政策著力點偏離;二是錯誤引用美國等國家案例經驗,存在認知偏差;三是政府監管與市場介入的邊界界定不準,也就是說該管的沒管或沒管好,不該管的,卻因為行政壟斷痼疾發作、利益集團劫持決策和輿論,反而有所強化。在作現狀解讀和原因分析中,郎咸平繼續發揮著其一貫的犀利、幽默的文風,用最簡朴的語言試圖澄清這些問題的本來面目。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對現狀和原因的切入是不難的,甚至可以說,在許多具體問題上,「民生之多艱」情況眾所周知,如果不能解決,又有什麼用呢?把話說直白一點,達到前述解讀和分析,主要靠的是知識背景和信息(整合)優勢,會做這樣的工作的人很多,我們為什麼(憑什麼)花錢來看這本書呢? 確實,能把問題看明白的人很多,但可以把問題說明白的人卻不那麼普遍,這是因為:首先,學界不少人認為郎咸平系列「百姓經濟學」所涉及的問題過於簡單,覺得不屑談論,他們更習慣於用專業術語去幫地方政府論證政績項目,從學理和經濟形勢兩方面佐證那些項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又或者專心去寫其門生故吏也不大看得懂的艱深論文——簡而言之,「百姓經濟學」既不能帶來直接的效益(出書稿費跟項目經費相比,完全無法相提並論),也不能拿來評選職稱,當然不會被自以為水平比郎咸平高很多的專家所選。 其次,政學商各界一些精英,習慣於在信息不均等情況下,占據博弈優勢、爭取現實利益,具體到郎咸平這本書里談到的房改、環境和食品安全監管、產品質量監管、醫改等問題,如果將內幕和信息說得太透,意味著監管部門要擔負起更多責任、從業企業要履行更多義務、專家不得不更小心謹慎地幫閑換錢,利益上會受影響,豈不等於自找憋屈? 第三,談論「百姓經濟學」、「窮人經濟學」,不僅需要有經濟學的知識儲備,而且必然涉及到大量現實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許多國外模式之所以到中國難以復制其原有效果,來源於截然不同的體制和市場環境,這也牽涉到比較復雜繁瑣的觀察和思考。而這一切,都是原有的經濟學大師們所未能給出公式方法的;這些大師的門生及其粉絲,已經不習慣脫離「言必經濟學原理或大師名言」而進行實證研究的,怎麼可能把問題說明白呢? 誰在迷信權力的力量? 之前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郎咸平的「百姓經濟學」純粹是嘩眾取寵,意思是說,他雖然找對了問題,有時也看準了原因,但一談到如何解決的時候,就提出無法操作的願景和方案。還有專家認為郎咸平過於強調政府監管的重要,有意貼近民眾情緒、「明修棧道」,卻悄然強化政府權威、「暗渡陳倉」。有意思的是,這兩種說法的提出,所依據的,其實來源於多年前郎咸平呼籲制止國企賤賣風潮、打擊掏空國有資產的碩鼠、加強中國內地股市監管——更好玩的在於,一些批評者當年正是與郎咸平辯論的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本文前面已經談到,他們非常不屑細讀郎咸平的作品,無非基於利益立場,匆忙地給後者貼上了個標簽,然後就展開完全沒有針對性的指摘和非議…… 實際上,這兩年來東方出版社推出的《郎咸平說》系列著作中,郎咸平不僅對提出的設問給予了解答,而且其方案思路,並不是所謂的迷信政府權威並為之擴權提供依據,恰恰相反,他極力批評的,就是經濟領域不恰當、過度的國家權力介入,我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提出巨額投資計劃並得到地方政府投資額倍增的跟進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公開表達不同意見的經濟學家,反對違背市場規律和地方財力的「鐵(路)公(雞)機(場)」建設計劃。而對於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郎咸平說》系列著作多次發出呼籲,希望各級政府真正給予它們公平、法治化的發展環境,讓企業家有信心繼續做大做強實業而非投機性的將盈餘拿到房市保本;還對多個產業領域提出了轉型升級的方案,警示企業家不要迷信高新技術而忽視產業鏈的精心治理。試問,這樣的建言能算成迷信、強化政府權威嗎? 在新出版的這本《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麼這么難》中,當談到如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時,郎咸平一方面歸納了其此前提出的產業鏈整合觀點,提出了可具體操作、國外有產業範例的地下產業(地溝油)疏導改造建議,另一方面則再度強調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需要強化執法者和從業者的法律責任,確保監管與被監管雙方在利益上絕緣(這才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不叫強化政府權威)。 對於平民的「新三座大山」(住房、醫療、教育),這本書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了房改、醫改、教改。這其中頗有新意的是,郎咸平提出教改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在於只在行政權和教授權威之間選答案,而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相反,美國等國家高教制度的成功,其核心既不是教授的福利,也不是大學的規模,而是學生的質量。

『叄』 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一、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必須加強黨性修養

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是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也是領導幹部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黨性修養的內容很多,最核心的是政治修養,明辨政治是非,站穩政治立場。自覺從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和侵蝕。一是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坦盪、淡定、積極向上的人生。作為領導幹部,必須始終銘記「德乃官之本」,領導幹部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社會或地區的整體道德水平。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倒下來。」縱觀各類「門事件」中的官員主角,都是自身道德修養出了問題,美醜不分、善惡不辨、是非不清、寡廉鮮恥;二是要端正態度,明確目標,堅持實事求是,把心思用到幹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努力使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三是要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利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常存感恩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敬畏之心,解決好用權、用錢、用人等問題;四是要處理好做人、做事、做官的關系,正正派派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老老實實做官,在做人處世中體現正確的幸福觀。

二、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必須加大建設精神家園的力度

精神家園是領導幹部追求幸福的「原動力」,也是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原動力」。領導幹部要有追求,特別是追求精神財富的積累,追求精神境界的升華,用精神財富來充實自己的城堡。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為持久的幸福,而要取得精神的財富,必須始終站在為人民服務的立場,「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個人看輕一點,把名利看淡一點,慎微、慎獨、慎交,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一是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一方面要堅定理想信念,面對時代的需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腳踏實地做好現階段每一項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到盡心盡力。在個人待遇上要知足,在自身素質上要知不足,在為人民服務上要不知足,經常想一想「參加革命為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應該留點什麼?」;二是要率先垂範,時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多考慮做事、少考慮做官,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努力造福一方;三是要慎終如始。黨員領導幹部要把個人看輕一點、把名利看淡一點,這既是一種超脫,更是一種境界;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容對待得失,不因提拔志得意滿,不因離退心理失衡;始終不忘責任和使命,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三、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必須在密切聯系群眾上下功夫

作為領導幹部,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幸福的源泉,在經常深入群眾中獲得幸福。必須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經常到基層一線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群眾的疾苦,傾聽群眾的呼聲,看老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千方百計幫助老百姓創造幸福、重塑幸福。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領導幹部應把幸福的支點定位在為民造福上,多做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好事,多辦發展需要、人民企盼的實事。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走群眾路線,將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做到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把群眾當親人」,始終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多做維護群眾利益的事情,少做讓群眾敬而遠之的事情,不做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四、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必須在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

正確的幸福觀應建立在忠誠履職盡責上。奮斗者常常是充實的,奉獻者常常是幸福的。作為領導幹部不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位置上,都必須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科學謀事幹事上、傾注到履行崗位職責中。在推進工作創新中創造幸福。如果墨守成規、狹隘封閉,工作就很難達到新的高度和層次,也就很難感受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一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個幸福生活的創造者;二是必須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堅持走「思籌之路」,在思考和謀劃中推動工作創新與發展,三是要在開拓創新中用心幹事,做一個敢想會乾的實幹家,在推進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

『肆』 如何理解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簡單理解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計,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是首要任務,只要人民生活好了,我們的國家才安定才能有更長足的發展。

『伍』 幸福的支點

      不可否認,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幸福感離不開物質基礎。一定的物質基礎,可以滿足我們對安全感的需要。正因為這樣,我們大多數人努力地積累著自己的財富。我們覺得某種程度上,富有就意味著安全,而安全就是一種幸福,然而有一天,當我們得到了安全感, 我們卻隱隱覺得,物質富足所帶來的安全感似乎還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似乎還有另一個無關物質的精神界面。此外還有不少人習慣於把自己的不幸全權歸咎於外界的因素,或是指責命運不公,或是感嘆遇人不孰,總之在他們看來,一個人要幸福地生活,必須依賴於外物或者外人的配合。然而這世上,最強大、最堅韌的幸福感恰恰與外物、外人無關。

      以下來看看,我們對於幸福感有哪些常見的誤解,順境或逆境是不是主宰我們幸福的決定力量,以及慾望得到滿足是否就意味著幸福。

      在這里我們要說明一下,幸福的條件不等於幸福感,不代表外在的客觀的條件,跟我們內心的幸福感沒有必然的關系,其實還是很有關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一些幸福的必要條件,那就可能是一些經濟的基礎,可能是一些物質的條件,可能是一些社會的環境,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要有發自內心的幸福感,確實是需要一些外在的必要的幸福的條件,比如說基礎的生活得到保障,比如說你能夠受教育,比如說你的醫療有這個社會的保障,或者我們很多時候就覺得,這個衣食無憂、溫飽無憂,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這個安全感。是對於我們發自內心的幸福感必不可少的一些幸福的條件。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幸福的條件和幸福感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很多時候是成正比的,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必要的、基礎的幸福的條件,就意味著安全感,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礎。但是,不要以為,物質越多就會越幸福,也不要以為條件越好,就會越幸福。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的物質它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再多的物質,再好的條件出現,帶來的未必是更大的幸福。很多時候,可能恰恰釀成更大的悲劇,帶來更多的不幸,也是不一定的。

      曾經有人調查過,某些中了大獎的,一下子得了幾百萬的人,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往往都不是太好。不要以為錢越多越好,我覺得這是個真的是很大的誤區。錢是有一種能量的,你這個人也是有一種能量的。錢越多,能量越大,當錢多到一定程度,會超過你能駕馭的能量。一個人只能駕馭他能夠駕馭的那些金錢的能量,很多時候,錢多到一定程度,這個錢的能量是超越你的把控力的,超越你的駕馭力的,這個時候,如果你駕馭不了這么多的錢,那麼錢就會駕馭你,你就會成為錢的奴隸。這個時候不會是錢越多越幸福,而是錢越多你越焦慮、越不安、越不幸福。其實這個東西也是匹配的,你的能量和你所擁有的那些物質條件的能量,其實應該是對等的,否則你去駕馭一些你無法駕馭的金錢,這么多的錢,你是駕馭不了。其實沒有多少人能夠駕馭很多金錢的,當你衣食基本上無憂了,醫療教育基本上無憂了,在經濟上有了一定的安全感了,它就達到了一個幸福的臨界點,到了這個臨界點之後,你會發現,一個人是否幸福,跟它擁有多少幸福的條件其實沒有什麼必然的關系,所以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是繼續往上,物質越多他越幸福;對於有些人來說,物質越多可能他越不幸。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人的幸福感到底由什麼決定呢?因為它不是由幸福的條件決定的。

      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叫做Seligman,他說幸福有這么一套公式, 幸福如何衡量呢?那就是先天的遺傳素質加上人生的境遇加上內心的力量。 什麼叫做先天的遺傳素質呢?所謂先天的遺傳素質啊,很多時候可能就來自於你與生俱來的那些基因,與生俱來先天的一些生理的基礎,我上網查了一下,據說抑鬱症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些遺傳比例的,這可能就屬於這個影響幸福指數的先天的遺傳素質,所以它是一個醫學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能夠談的不多,所以我們也很難用這個內心的修養的功夫來徹底地改變這個生理的狀況,在這里,這個先天的遺傳因素不是我們探討的重點,那我們探討的重點就是除開這個先天的遺傳因素,當這個先天的遺傳因素達到一定的確定性,這個變數達到一個確定之後,我們來討論的是這個後兩個因素,對於我們的幸福到底有怎樣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幸福是由我們的人生境遇決定的,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認為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它主要取決於第二個因素,人生境遇。什麼叫做幸福是由人生境遇決定的呢?那就是我們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一個人過得如意,他通常就是幸福;一個人慾望得到滿足,他通常就是幸福的;當一個人處境順暢,他通常就是幸福的。反之。一個人如果過得不如意,他處境不順暢,慾望得不到滿足,遭遇種種不幸,你就覺得他肯定是不幸福的。你仔細想想看,你可能是這樣子的,你很多時候你就覺得我各方面都很優秀,得到了眾人的贊美,這個時候我人生很得意,所以我很幸福。如果你是這么認為幸福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有一句俗話,叫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人生當中有80%到90%是不如意的,人生當中有80%到90%這個人生處境是不佳的,人生當中有80%到90%你的慾望是得不到滿足的,人生當中有80%到90%你的境遇是不順利的,80%到90%你是過得平平淡淡的,就算你過得不是平平淡淡,就算你樣樣都勝出於他人,人生當中80%到90%有這樣的概率,那就是你總要生病的,就算你不生病,人生當中80%到90%的概率你要衰老的,你現在暫時還沒有衰老,你不怕;人生當中80%到90%總有一天你要經歷與親人朋友的生離死別,你可能沒有經歷這些事例,但人生當中100%你要親自去死?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如果我們認為幸福是由人生外境決定的,而人生處境80%到90%是不如意的,是不佳的,是無可奈何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幸福?因為人生80%到90%註定最後是不那麼幸運的、不那麼順暢的。那是不是就說,我們永遠也無法取得幸福?沒有人是幸福的,因為所有人都必須面對死亡這件事,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生離死別這些無可奈何的事。在這里啊,有幾點需要說明。第一點,如果你是把你的幸福的支點建立在外物,比如說命運,比如說天意,比如說財富、美貌,或者外人,比如說你的幸福支點是建立在戀人的基礎之上,他要愛我,我就是幸福的,他要是不愛我,我就是不幸福的;或者你是把人生的支點放在老闆的基礎之上,他讓我升職加薪就是幸福的,他如果看不上我,處處給我小鞋穿,我就是不幸的。 如果你是把你人生的幸福支點建立在外物和外人基礎之上,坦率地講,你註定不幸福。 你如果把幸福的支點是建立在外物,第一個,命運。命運最大的特點是無常呀!它總是包含著起伏跌宕,而且命運這個東西,往往就是莫名其妙的。所以你是把你的幸福建立在命運的基礎之上,命運是不可靠的。如果你的幸福是建立在財富、權力基礎之上的話,財富的一個英文單詞你就可以把它翻譯成currency(貨幣,流通)。財富、權力最大的特徵就是流動性,所以所謂的錢財總是從這個人的口袋到另一個人的口袋,從這個人的賬戶到另一個人的賬戶。權力它永遠都有沒有權力的那一天,下一輪虛位以待。就算你始終都有財富,始終都有權力,到最後,時間會捲走一切,時間連你都捲走了,更何況你的那些權力,你的那些財富呢?所以財富跟權力作為幸福的支點,也是不牢固的呀。

      如果我們把我們幸福的支點建立在他者之上,這個他者包括外物,包括外人,那說明我們的幸福是由別人決定的,說明我們的幸福我們無力自主,那麼註定我們是不會幸福的。因為這個時候所說的你的幸福,其實說到底不是你幸福,而是你在被幸福,你是由別人來決定你是否幸福,當我們的幸福是由別人說了算的時候,你肯定會患得患失的。心安處即故鄉,如果你總是患得患失,總怕失去總是焦慮不安,你的心不安又哪裡來的幸福呢?所以當你的幸福是由別人說了算,當你的幸福是由別人決定,你無力自主自己幸福的時候,你註定是不幸福的,因為你一直活在焦慮當中,一個焦慮的人你能說他是一個幸福的人嗎?

      第二點,我們有很多人把幸福理解為慾望得到滿足,慾望滿足了我就覺得很幸福;慾望得不到滿足我就覺得很不幸福,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我要告訴大家,註定不會幸福。因為欲壑難填。你什麼時候發現你的慾望有一個盡頭?慾望是什麼?永遠在比上。那什麼叫做比上?比上永遠不足啊。那你一旦比上,你就會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總有你比不上的人啊。一旦你去跟別人比,一旦你跟別的上比,你總是無法超越的,所以跟上比,你永遠是下,你永遠千年老下。你跟別人比,你的智商是比別人高,情商呢?你的情商是比別人高,人家不用情商和智商,人家很有錢。你比人家更有錢,人家比你更美麗;你比別人更美麗,人家比你更年輕;你比別人更年輕,人家比你更健康;你好像比別人更健康,最後他還是活得比你長。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慾望的特徵是永遠會去比上,因為你永遠不知足,所以你永遠不會開心,因為你永遠不會開心,所以你永遠不會幸福,放棄第一種強大,去跟別人攀比,超越別人,跟別人攀比是自己給自己下的一道詛咒。其實,你永遠比不過的,因為總有一個更好的別人存在著。

      古希臘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神話,叫做西西弗斯,講的是什麼呢?西西弗斯是個凡人,但是他想逃越死亡的這個詛咒,結果有一段時間被他成功了,結果這個死神哈迪斯發現了他的軌跡,於是決定要懲戒他,殺雞儆猴,警告世人。所以當時哈迪斯給的這個西西弗斯一個最嚴厲的懲罰,把他打到了十八層地獄,他在十八層地獄要做一件事,我們說到地獄的是什麼?熊熊烈火,灼熱不堪,哈迪斯給了他一個任務,在十八層地獄,熊熊烈火當中,西西弗斯必須使盡自己全身的力氣將一塊圓形的巨石推到山頂,從山角下推到山頂,西西弗斯每一次都使盡自己全身的力氣,連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拚命推,拚命推,拚命推……好不容易推到了山頂,他以為這下可以喘氣,這下可以休息了,誰知道,那是塊圓形的巨石,當他推到山頂的那一刻,圓形巨石咕嚕掉下來,又回到了山角下,一切從頭開始,西西弗斯使盡自己再次全身的力氣,把它推到山頂,石頭咕嚕掉到山腳下,一切從頭開始。周而復始,永無止息。這是哈迪斯死神給凡人的最嚴厲的懲戒。讀這個神話,讀的不是西西弗斯,因為我們每個人誰不是西西弗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永遠也推不盡的慾望,而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永遠都在不斷來臨的下一座高峰。慾望是沒有盡頭的,它是一口填不滿不井,它是一個望不到天涯的海。

      神話和寓言能流傳千年,就因為它們洞悉人性。西西弗斯的故事,說的不僅是幾千年前那個虛無飄渺的傳說,它說的是我們普遍的人性,說的是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千千萬萬的人和千千萬萬個我。我們很多人以為幸福就是慾望得到滿足,可慾望是無底洞,它永不知足,於是我們都成了故事當中的那個西西弗斯,周而復始,永無止息地在用我們的一生奮力推動慾望這塊圓形的巨石,為其所困,為其所累,卻難以解脫。 我們一再強調,要向內探索,盡可能學會自知、自愛、自主、自由,就因為幸福的終極力量其實不在別處,而恰恰就在我們身上,所以與其外求,不如自救。

『陸』 怎麼樣才能改善中國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
第一,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第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發揮兜底作用,保障全社會成員基本生存與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第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第五,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柒』 突然感覺找不到生活的支點,一直很迷茫,該怎麼辦呢

人的心變化不定,追求變化無常的事物。想把握他抓住他或是留住他,卻不知事物本身的不定本質。快樂有嗎,有,快樂短暫過去的很快,追求追逐短暫的快樂,他浪費我們人生大部分的時光,去享受短暫的美好,求到了這種美好留得住嗎?很快消逝留下什麼,空虛寂寞無限的迷茫,就產生漫長的痛苦。這樣說人有沒有意義活著,快樂不應該追求嗎?當然不是外在快樂短暫不實,哪裡擁有不變的快樂呢?從心裡求,享受當下每一分每一秒的自我滿足感,活的真真實實塌塌切切,不為外在無謂的事情憂慮,生歡喜厭惡。只為自己如實掌握自己的滿足存在。若你還不懂得做到。請求你學佛吧。最完美人生莫過於學佛的人,享受人生,無憂無慮。佛學從來沒有迷信,崇拜那些虛幻的神明,只是教你好好的活著,享受生活,不在煩惱痛苦。用智慧斷除煩惱與堅固的執著。讓人生沒有遺憾。人生如戲,對家扮演子女,對師扮演學生,上班扮演工人,出門扮演遊人。面具時刻帶著對人不敢交心,唯恐自己受傷。父母不讓知道唯恐說教,朋友不讓知道唯恐嘲笑,甚至自己都不讓自己知道唯恐悲傷難以自拔。對人對事對環境沒有真心過,甚至已經忘記了有真心。恭維開玩笑當作幸福的來源,生活離開了他找不到自我,卻不知這2個原本的假。以假做真一輩子。活的很辛苦現在人。人生如夢想抓住夢里事物,這段夢卻總是過去了。回頭望望夢里事物存在嗎?存在過卻那麼虛幻不實,自己的人生歷歷在目好像昨天,好像沒有存在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一生追求現在在做的又是如何,還在夢中沒有醒來。夢里的事,夢里的物,夢里的人真實又虛幻,執著夢里人生虛幻不實的存在,想牢牢抓住卻如空氣了不可得,事物不會再來夢不會重演,執著過去東西不放手,不如活在當下,認清夢境就不會受影響,生煩惱

『捌』 民生問題應該向哪個部門提建議,為什麼 急!!!!!

在咱們國家,民生問題是有很多部門管的。黨和政府是最大的管理部門,另外,人大和政協也管。黨和政府之中又有很多部門具體管,如民政部門,如發改部門,如文化部門,如農業部門,如林業部門,如水務部門,如畜牧部門,如住房和規劃建設部門,如電力部門,如稅務部門,海關部門,如工商部門,如質監部門,如食品葯品監督部門,如科學技術部門,等等,等等。但你可要搞清楚了,有很多管的,就有可能都不管。
如你真有好的民生問題的建議,我建議你向政協部門去提,一是這是個不管事的單位,提建議風險要小。二是這是不管事的單位,不如何涉及直接利害,容易接受你的建議。三是這個不管事的單位,一天到晚就搗鼓這樣一些建議啊,提案啊一類的東西,有時真能給那些直接涉及利害的部門找麻煩,有時那些管事的部門還真的要認真對待的。

『玖』 穩住「最大的民生」,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穩住最大的民生,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這一點我們是首先要明細的,也就是說我們要穩就業,去年就提出這個說法,就是因為就業形勢確實是沒有那麼理想,不太好做,應屆生的數量越來越多,找工作的人很多,但是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卻是有限的。

所以說真正要穩就業就要對接信息資源給予更多企業上的支持,讓企業在吸納新的就業人員這方面能有更大的力度,因為企業的發展是需要人才的,而且現在很多企業他招收了應屆畢業生之後,都會把上面給的這個學歷補貼自己偷偷留下,像國企那樣,第1年畢業給你1萬學歷補貼,或者說前兩年,前三年每年都給你1萬或者2萬的學歷補貼的這種很少,私企基本上沒有這個東西。

『拾』 就業是撬動人民幸福的支點。「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預期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


①根本上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
②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制定了勞動者
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
③國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④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加強就業培訓

與如何找民生幸福的支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0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5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3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9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
© Arrange www.gzoltjx.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