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華夏幸福如何影響中國平安的利潤

華夏幸福如何影響中國平安的利潤

發布時間:2022-11-12 06:11:59

①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投資暴雷導致平安遭受巨大損失,使得市場信心下降。

一、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
在今年的6月28日,中國平安發布關於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披露公告,擬投資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從新加坡凱德置地集團及私募基金收購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60%-70%的股份,交易預計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完成。

而這次收購中,平安收購項目出現了嚴重溢價。市場上甚至有了,平安收購的資產總價不超100億的論斷,這也就是說,有高達200多億的溢價之嫌。雖然實際上本次交易價格對應六個項目的估值約為467億元,較2020年末的評估價值溢價6.7%,但這仍使得市場信心出現下降。隨著收購消息的公布,平安A股下跌6.57%,港股下跌4.53%。

二、收購北大方正
同時就在1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稱,為了推動構建醫療健康生態圈、打造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權范圍內參與北大方正及四家子公司實質合並重整。

而北大方正集團早在2019三季度財務報告便顯示顯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團負債率達到了82.84%,正由於債務問題,北大方正集團2020年開始走上重整之路。截至2021年1月18日,北大方正、方正產控、北大醫療、北大信產、北大資源的債權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團管理人申報了736筆債權,申報債權金額合計2347.34億。

從長遠意義上講,北大方正醫療的加入,是對對平安線下醫療體系的有力補充,對平安大健康生態圈的完善有著深遠影響。但從短期來講,方正集團可能需要其投入370.5—507.5億,這對任何一個企業似乎都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三、收購華夏幸福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彼時,平安分別以23.65元/股和24.597元/股的價格,從華夏幸福大股東華夏控股手中合計獲得7.5億股股份,前後共花了180億,持股比例達到25.25%的股份。

但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總負債超過4000億。其中,有息負債規模為2185億元,主要為短期負債,其中短期借款約3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近598億元、應付債券逾525億元。2月1日,華夏幸福發公告,首度承認暴雷,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形式。

綜上平安這三項投資共計超過1300億,如果全都虧損的話,落到任何一個公司頭上都將是一場災難,雖然平安去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0.99億元,完全扛得起,但媒體抓住了平安的三個坑大作文章。

在投資者看來,像平安這樣的企業,市場已經把它從成長股的估值邏輯轉變為傳統藍籌股的估值邏輯。此外,在通脹抬升以及全球大放水延續的背景下,利率環境以及風險偏好等因素,大資金更重視持股的時間成本,在企業經歷陣痛期階段,他們不願意耐心等待企業改革陣痛期的結束,而是選擇一些賽道好或者盈利前景明朗的資產進行配置,這也是大資金接連拋售造成股價暴跌的原因。

② 頭部房企華夏幸福爆雷 債務逾期超五十二億

華夏幸福從此不幸福。

中國頭部房企華夏幸福周一承認爆雷,成為近期除海航集團宣布破產重組之外,另一個關注度很高的金融大事件。政府的入場能否扭轉華夏幸福的頹勢,還有待觀察。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幸福」)於2月1日發布公告並披露數據,稱截至2021年1月31日,華夏幸福債務逾期52.55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236億元,其中可動用資金僅剩8億元,其餘為受限資金。至此,華夏幸福在第二次陷入資金鏈危機後,正式承認爆雷。

自1月8日起,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等多家機構紛紛下調華夏幸福的評級,認為其經營低於預期,面臨債務違約和融資風險,華夏幸福旗下債券價格應聲下跌。雖然半個多月以來華夏幸福堅持否認公司日常經營出現問題,但仍不能提振投資人。

華夏幸福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此前業務除了地產開發之外,還聚焦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產業,在全國全面打造產業集群。根據中國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華夏幸福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組建暨第一次會議已於2月1日召開,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在會上,將債務逾期歸因於「錯誤研判環境形勢,環境住宅量價齊跌,擴張激進,疫情影響」等。與此同時,河北省和廊坊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央行及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金融機構代表也參會。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該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公告截圖(網路圖片)

2017年,環北京地區的廊坊、張家口等地紛紛出台「限購令」,環京樓市大幅降溫。受此影響,重倉環京的華夏幸福營業利潤同比出現明顯下降,經營性現金流降幅超過300%。這是華夏幸福第一次面臨資金鏈危機。而在此時,平安斥巨資入股華夏幸福,雖然暫時解決了華夏幸福的危機,但華夏幸福元氣大傷,在《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榜單中的排名一路下滑。據第三方機構易居克而瑞統計,華夏幸福2020年銷售額從2018年1600億的峰值斷崖式下跌至963億。加上自去年開始的多輪疫情重創,據華夏幸福披露,2021當年到期應償付金額1000多億,而公司目前貨幣基金200多億均受限,面臨資金枯竭。

有分析指出,華夏幸福想要走出困局,必須加快融資自救。然而,根據中國國家金融監管機構的要求,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華夏幸福此次三條「紅線」均已觸及,融資大大受限。分析人士指出,華夏幸福不得不向政府求助,以搞定各大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政府不出手,華夏幸福將步海航破產重組的後塵。

③ 市值蒸發6000多億,遭大股東減持,成立33年的中國平安怎麼了

深圳是一個神奇的城市,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大都市,這與它的開放和創新分不開。40多年來,深圳誕生了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騰訊,中國最大的民企華為,還有順豐、大疆、立訊、正威等一系列優秀的公司。

不過,說到深圳最賺錢的公司,不是華為,也不是騰訊,而是中國平安。創立30多年來,中國平安發展成為了一個超級金融集團,業績和股價表現都非常優秀,是為數不多的A+H股雙萬億市值的公司。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平安2020年凈利潤為1430.99億元,同比下降4.2%,已經是多年蟬聯深圳最賺錢的企業。實際上,除了利潤,中國平安也是深圳收入最高的企業,2020年達到1.32萬億,華為是8000多億。不過,騰訊在利潤上開始狂追,2020年達到1227.42億元,同比增長30%,與中國平安的差距在縮小。

1988年,在深圳蛇口工業區 社會 保險經理馬明哲的提議下,平安保險公司正式成立,工行持股51%,招商局持股49%,是一家國企,彼時只有12名員工。在馬明哲的帶領下,平安保險開啟了狂奔猛進過程。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從1992年引入保險代理人制度,通過人海戰術,大舉擴張。2002年後,中國平安又成為綜合金融控股試點集團,拿到了銀行、證券、期貨等「金融全牌照」,成為了一家綜合性金融集團。2012年後,平安又擴展到了金融 科技 領域,平安醫療、陸金所、 汽車 之家,一個個品牌相繼崛起。

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平安的股東也不斷發生變化,原始股東工行和招商局相繼退出,後來英國匯豐銀行成為了最大股東,如今泰國卜蜂集團又是大股東。不過由於股東分散,並沒有控股股東,中國平安成為了一家非國有企業,既不是國企,也不是民企。

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中國平安位列第21名。而在「2021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中國平安排第49位,六度蟬聯全球保險業第一品牌。中國平安已經成為了中國最成功的金融保險集團。

創立30年來,隨著業績的持續優異表現,中國平安的股價也一路上漲,堪稱「白馬股」。然而,白馬股似乎也不行了,股價持續下跌。

7月14日,中國平安跌破60元,收盤價57.91元,而去年12月1日,股價曾高達93.22元。也就是說2021年以來,平安跌幅超過30%,市值蒸發6000多億。這對於中國平安來說,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從資本市場來說,中國平安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每次轉型都非常成功。在互聯網時代來臨之時,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金融,中國平安快速轉型,在金融 科技 領域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然而如今股價卻大跌,就連大股東都兩度減持。去年卜蜂集團減持了2.2億股,今年6月16日又減持了1.83億股,兩次共套現290億元,持股比例下降到6.85%。

股價下跌,市值蒸發,一般都是受業績表現不佳的影響,中國平安也是一樣。

據了解,壽險業務是對公司利潤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如果這塊業務出現了問題,那公司業績和利潤必然受影響。2020年因為疫情,出現了下滑也正常,但進入到2021年,我國基本上全面恢復了生產生活,而中國平安的保費卻下降了5.66%,保費收入為3610.8億元。

中國平安的保險業務靠的是保險代理人制度,實際上就是「人海戰術」,這些人和平安並沒有勞動合同關系。一般都是自己先買份保險,然後拉親朋好友來買保險。如今這種模式的效果越來越差,成交率下降,導致業績下降。平安保險的代理人從2019年末的116.7萬人下降到2020年末的102.4萬人。

另外,中國平安也是一家投資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3.7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6%,但卻頻繁踩坑,540億拿下華夏幸福,370.5億元—507.5億元攬下方正集團爛攤子,還花費330億元收購凱德集團的來福士項目,可以說每個都是大手筆,但能夠給帶來多少效益,還要打個問號。

還有就是中國平安這兩年高管也是動盪不已,2019年11月聯席首席執行官李源祥辭職,去年3月,被視為平安集團「太子」、馬明哲接班人的副董事長任匯川也離開了,11月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離職加盟京東。當然,馬明哲自己也在7月辭去了集團CEO職位。

對於一家成立33年,總資產超9萬億的超級企業,想要業績持續增長,就必須在戰略上持續創新,走錯了方向,那就會出大問題。

④ 中國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一、中國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1.止損盤蜂擁而出。
2019和2020年,80元上方堆積了大量的做多籌碼,融資余額近280多億。由於做多的投資者設置了止損價位,股價跌至70元一帶時,成本在85元以上的籌碼觸及止損價位,止損盤蜂擁而出,80元一帶幾無抵抗,飛流直下。
2.融資合約到期選擇賣股還錢。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於此前中國平安被強烈看好,大量投資者融資買進。進入3月份,大量融資合約到期,面臨展期和平倉還錢的選擇,就在這個時候,華夏幸福驚天暴雷、卜蜂集團大幅減持,知名私募徹底清倉,利空消息接踵而來,融資客只好賣股還錢,認虧出局。
3.部分融資盤爆倉被強行平倉。
自93元殺跌以來,中國平安融資客損失慘重,加之投資組合其他的股票同樣暴跌,融資擔保比例迅速下降,有的接近爆倉邊緣,更有甚者被強行平倉。2015年7月股災的悲慘局面再次出現。

二、中國平安為什麼下跌:
很簡單,因為機構的無情打壓,瘋狂打壓,之前還打壓到股折價,外資每天瘋狂買入中國平安,賣出貴州茅台,機構想要散戶去接盤他們的抱團股,這些垃圾抱團股他們已經無法完全出貨,那麼只能打壓中國平安,沒想到外資天天買入中國平安,賣出貴州茅台,堅定看好價值白馬股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a,格力電器,興業銀行,伊利股份。機構其實持有一些中國平安,只能賣出以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a,格力電器,興業銀行,伊利股份為代表的大白馬。目前行情是套機構行情,小盤價值股因為基本上機構已經跑完了,然後之後會開始瘋狂的上漲,大盤成長因為有著大量的機構,會開啟瘋狂的套人行情,大盤價值因為機構也有不少,會和2015年藍籌股下跌一樣被機構砸下來,等機構賣完了,就是以價值白馬股中國平安和小盤價值白馬華僑城a真正得上漲,而且會漲到套在大盤成長股票裡面的機構不敢相信。
內容來源於網路。

⑤ 華夏幸福發布債務違約公告,華夏幸福究竟是如何欠下52億債務的

“公司目前貨幣基金200多億均受限,資金枯竭。環京地區價量齊跌,公司錯判形勢,造成嚴重後果,希望債權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1、承認暴雷,王文學道歉

華夏幸福發公告首度承認暴雷,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形式。

1月28日,據REDD消息稱,華夏幸福擬成立債委會,由最大的債權人工行和平安牽頭,而昨天曝出的消息是華夏幸福正在與顧問進行磋商,以制定庭外債務重組建議。

據REDD消息,華夏幸福計劃建立一個由其最大的兩個債權人中國平安和工商銀行牽頭的債委會。債委會還將包括其他三個金融機構,並將於2月1日正式成立,以解決該公司的債務問題。

報道稱,成立委員會的決定是由華夏幸福工作小組上周做出的;有監管部門上周排除了公司破產的可能性,要求其償還其債務,除非該公司無力償債。

⑥ 「環京霸主」地產公司華夏幸福暴雷前的野蠻發展史

2021年開年,知名房地產公司華夏幸福便公布資金鏈斷裂及債務違約問題,首度承認暴雷,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總負債超過4000億,其中,有息負債規模達2185億元,佔比近55%;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其到期需償還融資本息金額高達559億元,而其現金只有386億,債務危機一觸即發。

事實上,危機的爆發往往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經年累月的結果,華夏幸福的野蠻發展,早就為現階段暴雷埋下了隱患的種子。

事情要從1965年說起,1965年5月,華夏幸福的創始人王文學,均稱其為王老闆,王老闆出生於河北省霸州的普通家庭,畢業於當地的一所中專學校;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廊坊市交通局運輸公司當司機。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掀起了一股創業大潮,王老闆也被捲入到這股大潮中。王老闆從各處籌集了2萬塊,在廊坊市委黨校門口開了一家火鍋店,後來華夏幸福的品牌logo 看起來尤其像火鍋,中間一個鴛鴦鍋,旁邊八個菜,和早年開火鍋店不無關系。然而由於一次意外,火鍋店出現了不合格食材,導致食客中毒,火鍋店由此被查封。

在王老闆無所適從之時,一個大的機會正在到來。由於他在市委黨校門口開了火鍋店,由此認識了許多政府官員。而到了90年代中期,全國各地的政府機關開始大面積地興建政府樓堂館所,即辦公樓、會議樓、大禮堂、招待所等。此時,王老闆找到了廊坊市政府領導,稱其能幫助政府翻新大樓,由此開始了政府裝修業務,就這樣賺了幾年錢。

然而好景不長,1997年索羅斯發動了亞洲金融危機,大陸全力支持香港,造成大陸財政緊張。到1998年,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嚴禁政府債、銀行信貸資金等用於修建政府樓堂館所。此時廊坊市政府欠王老闆的裝修款變得遙遙無期,但另一邊裝修隊的工錢還要發,眼看快過年了,債主便紛紛去王老闆的家裡討債,不得已只能東躲西藏。

經過長時間的思想掙扎後,王老闆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來到了廊坊市政府領導的辦公室,當著市領導的面,燒毀了政府的裝修合同和欠款單據,並聲稱不再索要政府的所有欠款,而欠下的債,自己將來慢慢還。此事表面看起來虧了自己,但實際上拉近了與政府的關系,也積累了後來東山再起的資本。

果然,不多久,運氣又砸到了王老闆的頭上。到了1998年6月,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起步,王老闆得知廊坊市有塊土地要做開發,於是他找到了政府領導,鑒於原來的交情,順利地拿到了批條,獲得了土地開發權,並通過土地質押找來了銀行貨款,1998年7月, 華夏幸福公司成立了。由於沒有房產開發經驗,通過四處考察學習,成功地將萬科的圖紙和標准復制到了華夏幸福的第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王老闆從中大賺5000萬,資本原始積累就此完成。

嘗到了地產暴力的甜頭後,他開始充滿信心地謀劃更大的局。廊坊固安縣位於北京市正南50公里,但其沒有因為良好的區域優勢而實現經濟騰飛,反而是國家的貧困縣。當時,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給各地政府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王老闆由此萌生了打造工業園區的想法,即開發房地產的同時,導入產業,形成產城一體化的格局。

通過對固安周邊環境市場的縝密分析,王老闆發現發展潛力巨大,便正式開始了「造城」之路,2006年,河北省政府將廊坊市固安園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園區,並更名為固安工業園區,由此形成了華夏幸福商業模式的雛形。

華夏幸福而後一直對外宣稱是一家產業新城運營商,產業新城運營商指的是企業和政府合作「造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低價土地和低稅收等優惠,企業負責提供資金進行城市的基建工作,由此共同打造新城,未來通過政策優惠和低房租等吸引產業入駐,政府獲得稅收,企業和政府分成。由於大部分政府資金不足,此項方案引起了政府的興趣。

經過幾年的快速擴張,2011年,華夏幸福在A股上市。2014年國內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進入調整期。而王老闆卻提出了「三年建一百個產業園」的擴張計劃,於是便開始不斷拿地,到2016年,華夏幸福在全國擁有超1000平方公里土地,但大部分在河北省,有「環京霸主」之稱。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河北雄安新區。華夏幸福作為「環京霸主」,由於雄安概念,在2017年4月5號-11號連續收獲了5個漲停,此時河北首富王老闆身價達到了600億元。然而,華夏幸福的幸福並沒有持續太久。

2017年中下旬,環北京地區的廊坊、張家口、保定、燕郊等地均出台了「限購令」,環京樓市急轉直下,成交量、價均斷崖式下跌,部分地區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直接虧損上百萬。為了扭轉局勢,華夏幸福通過賣股份、借債的方式,不斷擴充資本金。

2018年和2019年,華夏幸福引入中國平安,並簽署了對賭協議,還獲得了包括工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內的約4000億授信額度,擴張中的華夏幸福,負債規模不斷攀升,2019年華夏幸福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83.9%。

面對如此高的負債,華夏幸福還在不斷擴張,在產業發展方面,2019年,該公司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投資額1956億元,創 歷史 新高。還斥資116億元拿下武漢武昌濱江商務區地塊。然而到了2020年初,疫情爆發,武漢成重災區,華夏幸福的巨額投資項目遭到重創。

同時,2020年8月,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明確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統稱為「三道紅線」。而華夏幸福由於前期投資大、負債率高、激進擴張,又遇到了疫情,使得公司現金流回補不足,資金危機顯現。

2021年2月1日,華夏幸福發布公告,首次承認債務逾期。中國平安從入股華夏幸福以來,已虧損上百億。截止到當前,華夏幸福已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就公司是否債務重組進行商討,此時王文學仍在積極地協調平安和地方政府為自己補血。在2月2日的內部講話上用「江湖義氣」挽留人心,同時表示絕不逃債。華夏幸福的故事仍在繼續,似乎仍然在等待下一次運氣降臨。

我是小舵手,給大家講述中國商業/經濟發展背後的故事,歡迎大家關注,謝謝大家。

⑦ 中國平安2021年凈利潤

中國平安2021年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5%。
拓展資料: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4月22日晚,中國平安對外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平安的歸母凈利潤為272.23億元,同比增長4.5%;歸母營運的利潤為391.20億元,同比增長8.9%。
財報顯示,中國平安對華夏幸福(3.240, 0.05, 1.57%)相關投資資產進行減值計提及估值調整金額為182億元,對稅後歸母凈利潤影響金額為100億元,對稅後歸母營運利潤影響金額為29億元。
在投資方面,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為3.78萬億元,較2021年年初增長1.1%;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3.5%,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1%。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平安的個人客戶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3月末,該公司的個人客戶數逾2.20億,較年初增長1.0%;其中,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個人客戶數為8457萬人,佔比提升至38.3%。
得益於個人客戶增長,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平安的團體業務綜合金融融資規模同比增長84.9%。
在用戶增長的同時,中國平安同步優化著產險業務。在2021年第一季度,平安產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661.75億元,同比下降8.8%;整體綜合成本率為95.2%,同比下降1.3%;營運利潤為51.19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平安好車主」APP作為中國最大的用車服務APP,截至2021年3月末,注冊用戶數突破1.33億人,較年初增長5.1%。
對此,中國平安解釋,一方面是受車險綜合改革影響,保險費率下降,另一方面平安產險不斷優化客群結構,加強風險篩選。

⑧ 平安股票為什麼一直下跌

一、可能中國平安的內部出現嚴重問題
平安被華夏幸福套牢的消息震動了市場,平安由此可能損失數百億。緊接著,平安又將斥資約500來億接盤北大方正這個巨坑。其實,即便這些投資選擇存在巨大爭議,但畢竟不傷及保險主業的根本,在貨幣超發的背景下,國內本來就存在巨大的資產荒,誰拿著上萬億資產需要投資都會很絕望。
二、平安的主業問題
平安的主業,還是要依託保險,而保險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現在數據上看到的,還有幾個行業潛在的問題。
壽險面臨眾多行業問題:
1、雖然平安是從財產險起家,但毫無疑問,真正讓他發展壯大的,是壽險代理人模式,然而近兩年代理人隊伍實際縮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飽和程度增高,另一方面是新時代的互聯網企業,如淘寶、美團、餓了么、抖音等,提供了大量門檻更低且能獲得穩定收益的就業機會,以前很多人因為缺乏專業技能,選擇進入保險代理人隊伍,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選擇性更廣了;
2、出生率持續下降,意味著新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齡化趨勢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保單開始進入需要產生賠付的階段,一方面入口趨緊,另一方面出口卻要放大,似乎很不樂觀;
三、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⑨ 環京一哥折戟,「爆雷」的華夏幸福還能幸福嗎

2月1日深夜,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華夏幸福及下屬子公司發生債務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額為52.55億元,但公司的可動用資金僅為8億,這也是華夏幸福首次官方對外承認債務逾期問題。


據諸葛找房了解,華夏幸福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組建暨第一次會議於2月1日召開。會上,此次債務危機被定調為民營企業流動性風險,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對危機進行了總結,並表示 堅決不逃廢債 ;政府方面則要求 全力確保有序經營、員工穩定、正常交房。

面對債務危機,華夏幸福給出的解釋是:「錯誤研判環京形勢,環京住宅量價齊跌,影響公司回款達千億量級;新拓展區域的效果不及預期;擴張激進,管理不精細;疫情影響。」

其實早在2018年,華夏幸福就曾爆發過一次債務危機。當時,中國平安作為華夏幸福的「白馬騎士」,在幫助華夏幸福度過危機的同時,也成為了華夏幸福持股25%的二股東。


按照與平安的約定,2018年到2020年,華夏幸福歸母凈利潤分別不得低於114.15億、144.88億和180億。2018年和2019年,華夏幸福「擦線」完成業績承諾,然而2020年的業績承諾,卻未能如約完成。

隨著3年合作結束,華夏幸福與平安未來合作的不確定性,也是讓市場擔憂的原因之一。

從1月8日起,中金公司、穆迪、惠譽等機構先後下調華夏幸福的評級;1月15日,河北省政府承諾為華夏幸福提供高達95億元的有條件財政支持;1月21日,上交所向華夏幸福發出監管工作函。


「產業地產不好做,周期長,變現慢,步子邁得太大,一味追求銷售額,就算是河北老大又怎樣?」在業內人士看來,華夏幸福前幾年贏在產業地產上,現在也輸在這里。而疫情的發生和監管部門「三道紅線」的出台,只是加速了危機到來,但這「是遲早的事」。

2016年,華夏幸福憑借著環京區域布局以及產業新城模式,尋求差異化定位,開始大片圈地,銷售額超過1200億元,成為全國少有的區域性千億房企。但這個業務周期長、招商難、對外部依賴比較大。

2017年,雄安新區規劃橫空出世,華夏幸福作為河北房企龍頭,股價一飛沖天,前景被一致看好。然而政府一紙「限購令」,使得環京區域房價下跌,華夏幸福重金投入的多個產業小鎮項目受到嚴重沖擊。


2018年,當華夏幸福去掉「招商引資、植入產業」的光環,產業新城模式對於地方政府的吸引力降至冰點,使得華夏幸福理想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幻影,陷入資金鏈困境。盡管住宅板塊「孔雀城」一直以高周轉模式開發,為產業地產「輸血」,但2017年環京市場低迷、限購政策嚴格,直接拖住了華夏幸福。

2020年以來,疫情疊加環京地區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華夏幸福銷售金額及回款同比下滑,經營業績承壓,財務狀況惡化。2020年第三季度報顯示,華夏幸福應收賬款前五欠款人中分別為:固安新興示範區財政局、沙城經開區管委會、溧水經開區管委會、嘉善商服區管委會和大廠縣財政局,欠款總額近280億元。

在2020-2021年地方財政整體緊縮、房地產全面收緊的情況下,華夏幸福終究還是回歸成了地產企業最初的模樣;在河北疫情爆發、對賭協議失利後,失去了所有的光環,再次陷入動盪。


目前來看,導致華夏幸福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一是環京區域受政策限制,公司的「現金奶牛」孔雀城銷售不利;二是與政府合作開發的產業新城,前期需要墊付大量的資金,公司「以短養長「的運營模式使得資金錯配,現金流長期緊綳;除此之外,足球等副業也牽扯了公司大量精力和財力。

隨著公司債務違約公告在2月1日夜間的披露,華夏幸福的現存經營壓力和債務問題已悉數浮出水面。近期,市場傳言稱,華夏幸福欲引入華潤集團為股權投資者,提供資金和債券市場的支持。對此,華夏幸福沒有予以否認,只表示「不方便評論,以後續公告為准」。

⑩ 華夏幸福應收賬款逾640億元,該如何化解風險

要想化解華夏幸福的風險,大股東中國平安必須和華夏幸福達成一致意見,提出解決方案。根據華夏幸福公布的一季度財報,公司營收和利潤雙雙下降,一季度利潤只有36億元人民幣。而華夏幸福的債務也已經爆雷,根據財報顯示,截止目前,公司已經逾期的債務就超過了600億,未來到期的債務更多,華夏幸福能不能度過難關,關鍵在於這些債務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過還好的就是,此前入股的中國平安已經表示,將和華夏幸福一起提出債務重組方案。

閱讀全文

與華夏幸福如何影響中國平安的利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0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5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3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9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