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幸福的五大要素
幸福是什麼?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千差萬別。有的人覺得買了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一套高檔化妝品,各種買買買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工資在高點,加班少點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和愛人一起做做飯聊聊天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吃一碗媽媽做的手擀麵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買一輛寶馬就是幸福……
盡管每個人心中對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是總結起來,幸福離不開以下五大要素:
一、感官的愉悅
視覺、嗅覺、聽覺、味覺,還有性,都屬於感觀上的,感官上的愉悅的確讓我們感覺到很幸福,但那種幸福感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因為人在追求感官上的幸福時有一個特點就是: 人總是要不斷地體驗新的感覺。 比如,你喜歡吃螃蟹,吃第一個時你感覺很好吃很爽,吃到第五個時,明顯沒有了吃第一個時的幸福感,如果讓你吃20個,不僅消化不良,可能你都會覺得惡心了。還比如,你去旅遊,第一次去到你夢寐以求的旅遊景點,你會很開心很幸福。但是讓你再去一次,恐怕你都不想去了。
所以,感官上的愉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持續的時間短,而且總是要尋求不同的新的體驗。
二、物質的滿足
物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的確很重要,物質的滿足也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幸福感。追求物質本身沒有錯,而值得深思的是:我們舍棄一切,甚至犧牲健康、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等等,來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人的慾望其實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所以就有了欲壑難填之說。
有的女生拚命加班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就用來在淘寶上買買買。有一句經典的話是這樣說的:女人的衣櫃上永遠缺一件衣服。其實這句話也反映出了,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並不能持續很久。所以我們總是要不斷的買,我們總是要追求新的體驗。買一件新衣服剛開始得到別人的贊美很開心,過幾天可能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都不喜歡了,於是又繼續買。這筆賬算下來其實是非常不劃算的:我們用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付出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換取不到幾個小時的開心(這些新衣服加起來開心的時間,估計也就幾個小時)。
有一個男生為了攢一輛寶馬車的錢,吃了兩年的方便麵。剛開始他擁有這輛寶馬車的時候的確很開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寶馬車給他帶來的幸福感越來越淡。人總是這樣子,為了面子、為了外界的認同,總是傾其所有,不顧一切。最主要是,擁有了之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長長久久的幸福感,一旦擁有,幸福感馬上打折。
在說說我自己,剛剛搬進自己新買的房子時,心情特別好,特別滿足,也感到很幸福,到現在已經住了10年了,當初的那種幸福感,那種心情再也沒有了。
前些天我被一個好朋友帶到她的另一個朋友家去玩,她們家的房子是非常豪華的復式樓。一間房間都有我們家客廳那麼大。像這么豪華的房子在我所在的城市應該都不多。按理說,女主人應該很幸福,他是一名高中的畫畫老師,但從跟她的聊天中發現,她過得一點都不幸福,甚至多次提到要跟她老公離婚……所以,再多的錢,再大的房子並不能讓人感到真正幸福。
……
三、做喜歡並擅長的事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忙著五子登科,等到退休後才發現:自己的一生,過得疲憊不堪,非常不值得,甚至失去了身體健康,犧牲了那麼多陪伴自己家人的美好時光。這其中主要原因有:
海藍博士訪問過一些企業家、成功人士,關於他們如此有成就感的一生有什麼感想。他們有的說「這一生,忙忙碌碌,真沒意思」,有的說「這一生,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幸福感」。其實,一個人追求成就感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還是,努力想得到的東西就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和肯定?比如,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他們的一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他們是非常享受並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想要體面的工作,想要豪車、想要很多很多錢……我們不見得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喜歡豪車,喜歡好多錢,其實,我們背後最想要的是:外界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同。這樣的結局就很可能像我開頭講的,得不償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等到老了才發現自己這一生都在為了面子而活,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時光。
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覺,70%的時間都在工作。就如前文所講,為了外界的認同和肯定而工作,把一輩子那麼多時間都花在上面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能去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工作,你的每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幸福的,那麼,你的一生也是非常幸福。
四、和諧的親密關系。
著名的美國婚姻教皇約翰戈對婚姻的研究有40多年,寫下的《幸福的婚姻》中寫到:研究表明,離婚帶來的壞處是「患病率更高、死亡、平均壽命減短4年(你去堅持健身都未必能讓你多活4年)、孩子不幸福」。另外,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70年的跟蹤與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一生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感中,親密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幸福的婚姻,和諧的親密關系對每一個人至關重要。
就如我上一篇中,「物質的滿足」中講到的,那位住著豪華的復式樓女主人, 錢、大房子這些物質並沒有給她帶來持久的幸福。從她口中能感受到她和他丈夫的關系是非常緊張的,她們兩個人長期冷戰,不說話不溝通,她是一名鄉鎮高中的畫畫老師,每周末回家,她說有時候周末都不想回家,回家就心情不好,和她婆婆關系也不好,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在帶。能看出她這種冷漠的夫妻關系讓她感到一點都不幸福。
吳志紅的心理學課中講到,有個有趣的現象:90%的離婚者,跟父母參與到自己家庭中有很大的關系。我認為這跟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有很大關系的。公婆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無邊界行為會給小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婆婆自認為母憑子貴,極度的寵兒子,等兒子娶媳婦了,婆婆害怕失去兒子就想掌控這個新家庭。於是整個家庭的災難就開始蔓延無數代。
所以,要想婚姻幸福,任何時候夫妻雙方都要秉持這樣的態度:夫妻關系大於一切關系。親子關系、母子關系,都不應該凌駕於夫妻關系之上。要想達到這樣一致的觀點,夫妻雙方需要多次、努力溝通才能達到觀念一致。前提是夫妻兩人必須認同這個觀點,同時意識到這個關系的混亂會讓整個家庭陷入災難。而認同這個觀點的前提是:兩個人必須熱愛學習、共同成長。李笑來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幸福的終極秘訣就是——夫妻雙方必須共同成長。很多夫妻在生活中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引發矛盾,很多矛盾的背後其實是兩個人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共同成長能讓兩個人的價值觀逐漸的趨同。在生活中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我看到一本很棒的書籍,非常贊同書中的觀點,於是我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要把它分享給孩子爸爸看看。這個背後的想法,其實希望對方能和我在這方面觀點是一致的,減少以後這方面的矛盾。
總之,和諧的親密關系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是非常持久的,相反,給人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要想婚姻幸福,總結下來有兩大要點:1、夫妻雙方保持共同成長。2、盡量和父母保持物理距離。(相信很多人看到第2點並不苟同,而我身邊大量的事實證明以及不少權威心理學家的研究數據都證實,不同價值觀的兩代人,物理距離太近,的確會給新家庭帶來很多的麻煩,哪怕同住一小區、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也好過同住屋檐下。
五、幫助別人
除了親密關系外,每個人還可以去經營的幸福那就是——幫助別人。
人是一個群居物種,人是沒有辦法獨立生存的。在遠古時期,人在打獵的時候是需要同伴的幫忙的,這次你幫他,下次他就會幫你,這樣下來,人的生存率就會大大提高。從幸福的角度來講,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真正的利他才是利己。同時,大量的調查數據也證明:熱愛幫助別人的人幸福感最持久。
總結:以下是幸福的五大要素,而能讓幸福感更持久的因素按排名其實是倒過來的,現代人之所以幸福感匱乏是因為人們總是拚命去追求物質的滿足和感官的愉悅。而恰恰這個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最短的。
前些天聽了一本書叫《活好》,是日本一位名人作家寫的,作者活了105歲,書中講到,人一生要想活好,人生最重要的幾點:1、不要在乎身外之物。2、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3、順其自然。4、永遠保持工作。5、把時間花在他人身上的人才是偉人。仔細想想,這5點和幸福的五大要素基本上是對應的,所以,大道至簡啊!
Ⅱ 你覺得在婚姻中,想要幸福美滿,雙方擁有哪些東西最重要
…………你覺得在婚姻中,想要幸福美滿,雙方擁有哪些東西最重要?
三、“浪漫”的情懷也是婚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都說,在婚姻中,只有有錢人才會有浪漫,浪漫離不開錢。不過,如果愛一個人,不需要錢也可以做到浪漫。比如早上起床的時候,在愛人的額頭輕輕一吻,這樣輕柔地叫對方起床,就是非常浪漫的。上班的時候,不要忘了和對方來一個擁抱,輕輕的說一聲:“我會想你的,期待晚上早點到來”,這樣的方式也是非常浪漫的。或許有的人沒有錢買花,但是會用滿地的銀杏樹葉做成玫瑰花束,這也是浪漫。只要有心,就會讓兩個人的婚姻無比幸福。
Ⅲ 擁有哪些好物品,可以提高幸福感
1.
宜家置物架。
宜家的多層置物架,牢固耐用,可以把常用的小家電都放在上面,對於小廚房來說真的太合適了,輕輕鬆鬆解放出檯面空間。
完美代替電器高櫃的作用,但價格相對廚房高櫃少好幾倍還不止。 白色也非常耐看,就是那種用完,想要看看自家還有別的地方可以放不,而且想要推薦給身邊朋友。
2.
感應夜燈。
每次夜間去衛生間,都能被刺眼的燈光照的無比清醒,回到卧室都要好久才能再睡著。 後來入手了一個感應小夜燈,粘貼在馬桶背後,夜間去衛生間會自動亮燈。
而且是漫反射光源,一點都不刺眼,真的太人性化了,白天是不亮的,也很省電。
Ⅳ 幸福應該包括哪些東西
個人觀點啊,兩個人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幫助,用共同語言,不需要太多言語,就彼此知道對方的意思,能經常在一起共度~~~
Ⅳ 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Ⅵ 人到中年,離了婚的你要想餘生幸福,手裡大多需要哪些東西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逐步解決了腐爛落伍的舊思想,這極大地解放了女士的觀念。越來越多女人看待婚姻生活不再將就,在放棄了錯誤的婚姻以後去膽大地追求完美自己的幸福。人一但到中年,離婚了的你若想餘生幸福快樂,手上大多數必須下列這種「物品」:
幸福永遠是把握在自已手上的,一切把自己的快樂寄託在他人身上的女人也不會幸福快樂。永遠不要放棄發展自己的機遇,讓自已變得更好、更優秀。那樣不論是在有愛人的情況下或是單身男女的情況下,幸福都是屬於你的。
人生總是充滿了艱辛,並沒有哪個人永遠都一帆風順,都沒有哪個人會一直歷經悲劇。中年離婚針對女生而言絕對是一個較大的嚴厲打擊,不過當大夥兒手上有著這種「物品」的情況下,餘生還會活得非常幸福。也許通向幸福的旅程上一直充斥著荊棘之路的,但如果不失去希望,你終究會邁入這些閃閃發光的日子
Ⅶ 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提高幸福感的小東西
一、地毯
雖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鋪設地毯的需要,但是一條地毯絕對能讓你的小家變得溫馨舒適。過大的地毯清理起來十分困難,所以你需要選擇的就是一款大小適中而且便於清理的地毯。試想一下坐在地毯上邊吃零食邊追劇,簡直不要太幸福。
Ⅷ 四十歲左右的女人想要幸福,最需要的是什麼東西
40歲左右的女人最需要的應該就是自信,而且要學會愛自己。
Ⅸ 幸福十個要素
目前,幸福的十大要素最重要的是有錢,然後有一個能陪伴你的人,這樣才能夠知道你是屬於幸福的人。
Ⅹ 婚姻需要智慧與經營,婚姻想要幸福需要哪幾種東西
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每個人憧憬美好的愛情,有著幸福的婚姻。但是有些人的婚姻充滿著一地雞毛,有些人卻可以把日子活得風和日麗。
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男人女人步入婚姻後,當戀愛時的熱情慢慢褪掉,接受現實生活的瑣碎與平平淡淡,才算是對感情的較大磨練。談戀愛必須感覺跟熱情,而婚姻更需要智慧與經營。那些幸福的婚姻,都離不開這四樣東西。
所說「恩愛夫婦」,喜歡在後,恩放前。先有感恩的心,才有愛。婚姻生活里,很多男人對於女人的付出無動於衷,覺得女人照顧小孩,做家務活都是天經地義事情。許多全職寶媽,為了家人跟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從早忙到晚,累到身心疲憊,老公卻還覺得媳婦一天也沒上班,還埋怨哪些。女性為了家庭付出很多,卻無法得到丈夫的認可和在乎。聽見那樣的話,怎麼能不難過,對於婚姻不失望?
戚薇和李承鉉的愛情一直被傳為娛樂圈美談。當時戚薇產下閨女後,再次自己的未來,而李承鉉為了能適用老婆,挑選犧牲自己的工作中,在家帶娃。當李承鉉被很多人諷刺「渣男」時,戚薇卻挺身而出贊揚丈夫很偉大:沒有李承鉉的付出,就沒有戚薇今日的一切。
當李承鉉參加綜藝節目,以一首《天上飛》取得成功再出時,應對粉絲們的青睞和喜歡,他也不忘對老婆甜蜜告白:選歌到造型設計全是源於我的老婆戚薇,這一份貢獻屬於她。
楊瀾曾說:夫妻間除了愛,還有患難與共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長,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幸福的婚姻,不僅僅是真心實意為別人著想,也需要可以看獲得另一方的付出,給予對方毫無疑問,並感恩於心。
曾聽過這樣一段話:沒有一對夫妻是天生契合靈魂共鳴的。走到最後白首不相離的,是那些懂得在婚姻內不斷加溫的人。婚姻,對於不肯付出的人來講是墳墓,對於懂得愛的定義的人來講是愛情的樂園。願處於婚姻生活中的大家,都可以懂得愛,珍惜愛,想要為情所傷,彼此之間心懷感恩,獲得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