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購房追溯3年內離婚記錄,其目的是什麼
深圳購房追溯3年內離婚記錄,其目的是防範和抑制為了買房進行的「假離婚」,維護家庭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降低離婚率,促進房地產穩定發展。
此次廣東深圳市關於房地產調控的這一政策既能有效打擊房地產的違法行為,規范了市場秩序。同時打擊「假離婚」行為,維護家庭和社會和諧。如今深圳樓市土地稀缺、人民之間矛盾問題依然存在。這些政策有利於人民需求端和房地產市場調控。但深圳更應該重視的問題是:供應端的住房長期不夠。深圳作為一線城市,不說炒房,真正住房有需要的人群也不在少數。如今,深圳提出加大居住用地,2020計劃供應居住用地比往年增長一倍以上,今後新增的土地資源也將用於住房建設。
㈡ 房價下跌,115萬人棄房斷供,樓市這是要「變天」了嗎
談到房地產市場,大家都比較氣憤,因為絕大多數人的一生,花費的巨款就是購買房子,從現在的觀念來看,沒有房子結婚都很難實現,所以也就是這種觀念,讓房價持續上漲,以至於到現在買房都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即使是購買了房子,那麼也要做20-30年的房奴,因為絕大多數人買房,那麼都是選擇貸款分期,這個時間還款時間要20-30年之久。貸款分期購買的房子,其實也不代表房子就屬於你,因為一旦還不起貸款,那麼房子一樣會被拍賣。
總結:房價出現下跌的情況,這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對於炒房者來說是壞事,所以出現大量“棄房斷供”的現象,這些斷供的房子,很多都是炒房者套現的結果,但要說樓市要“變天”,這個還是有些誇張,因為房價下跌幅度不會很大,對於還沒買房的人來說,就不需要擔心房價上漲的問題,當然買房者也要根據自己的實力來進行選擇。
㈢ 日本85年房價暴跌後,普通人的生活受到了怎樣的影響
1985年宣布的《廣島協議》可以說是無數日本人民心中的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為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後來在房價暴跌引起的一系列事件發生後,他們才領悟到這不是餡餅,而是一顆定時炸彈。今天我帶大家從四個角度來觀察房價暴跌後日本普通人的生活的改變。
以上四條就是日本當年房價暴跌之後普通人受到的影響,很多日本人在前幾年的時候才開始慢慢從那場風波中緩和過來。綜合來說,泡沫經濟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當年房價暴跌給普通人帶來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㈣ 假如房價降到3000元/平,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對於中國人來講,想在城市裡買一套屬於自己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可能買了房還得還幾十年的房貸,購房壓力成了每個普通年輕人身上最重的擔子,主要原因就是房價太高了,過去20年裡房價漲了十多倍。
因此,房價降到3000/平,既可以帶來好處,也會帶來許多不好的後果,對於現在還未買房的人來說可能是好處,但長遠來看,房價急劇下降帶來的後果,終究還是會落到每個人的頭上。
㈤ 買房以後才後悔的事情,都有哪些
我就根據自己的買房和住房經驗告訴你什麼樣子的房子不能買吧。
有什麼事是買房後才懂得的?我能想到的只有這兩條。1、一樓堅決不能買,有單獨下水道的例外。2、水表、電表公用,小區沒有物業的樓房不能買。對我而言,除了以上這兩條,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㈥ 三個月內住建部「敲打」13城,為什麼要嚴控炒房
我們都知道中國房價過高,房地產市場極度膨脹,過去的幾年乃至十幾年,很大一部分人通過炒房賺得盤滿缽滿。有的人卻苦苦奮斗十幾年,終究還是攢不夠三成首付。
泡沫破裂是以一部分投資者短期的虧損,為另一部分投資者創造利潤而興起的經濟(繁榮)現象。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范圍:金融類,如惡性集資、美國龐氏騙局、惡性傳銷、泡沫股市;與實業關聯大點的,如姜死你、蒜你狠、泡沫地產、長期投資,特別是長期基建,如鐵公基(沒看錯,熟悉的基建大項)。其特點是,前期產生了多少利潤,結束時,就會出現多少虧損,特別是金融類的,純粹是財富再分配,期間沒有創造利潤和福利。由於崩潰時往往是閃崩,當規模足夠大時,會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癱瘓。典型的1929(處理不當),導致世界經濟閃崩,2008雖處理得當,但也消耗各國數十萬億美元。
㈦ 高房價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其一,高房影響金融行業發展。今年以來,不少地區的銀行都減少或停止對房地產行業房貸,一方面是由於當地措施使然,另一方面是因為在今年短短10個月的時間里,已有400多家房企因資不抵債而申請破產。而還有不少房企形同「植物人」,早已沒有了業務。爛尾、延遲交房、質量糾紛數量開始增多。炒房客的逐漸散退,也讓「斷供」現象明顯增多。可以說,再照此發展下去,銀行的壓力也是不小。當金融行業受到威脅,國民經濟還能穩步提高嗎?
其二,高房價會使人才散退。眾所周知,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與他們重視和發展人才有很大的關系。要知道,華為每年花在引進高等院校的優質畢業生的資金,在全世界的企業里都是數一數二的。任正非說:國家搞四個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工業現代化。工業現代最最主要是有土地換工業成長。現在城市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生活成本太高,可能就會"逼走"優秀的人才。
其三,高房價將讓企業失去"競爭力"。此前,華為總部從深圳遷至東莞,原因正是因為土地成本太高了。難道是任正非付不起房費嗎?怎麼可能!之所以這樣做,是他早一步看透了這種發展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他認為:「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業的發展,每一個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間發展」。「 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事實證明,不少城市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行業不景氣、公司倒閉、商鋪關門大吉、企業裁員……之類的危機,這些也都不能說與房地產沒有半毛錢的關系。換句話說,房價太高必然使土地成本上升,不僅是工業的還是居住的,都可以使企業的成本大幅增加,產品成本高了,如何參與國際銷售和競爭呢?因此,即便是像華為這樣具有競爭力的大型科技企業,也還是為高房價產生的高成本而痛心。
㈧ 如果房價死扛不降,會有什麼後果
假如房價不漲不跌,從短期來看就會有一段陣痛期,但是從長期來看,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因此,我認為,從總體上說,房價不漲不跌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在經歷了一段短暫的陣痛期後,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完成,那麼未來社會的發展動力就會更充足,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會更健康,這是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動力。
㈨ 10月起,房價全面下跌,為何專家預言明年更嚴重
10月起,房價全面下跌,專家預言明年更嚴重,對此,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國家政策的調控由於房地產行業的高暴利,導致了很多人想從中謀取一份利益,紛紛開始投資房地產,使近年來中國的房子不斷的增加,在房子供應量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而且買房的人逐步減少,這就導致了很多房子無法賣出,只能紛紛開始降價,這就是市場調控的結果之一,當供應大於需求時,那麼房子的價格就會開始慢慢下跌,這也是為什麼房價至10月後開始下跌的原因之一。
㈩ 15年前狠狠心買房的人,現在都過的怎麼樣了
15年前也就2004年之前我沒買房,無親身經歷?但筆者一位初中老師於2001年在合肥買套房單價是2千/平,如今2萬+;有位同學於1998年在家鄉縣城買套房總款是8萬多,600多元/平,如今這套房價值90多萬元,漲了十幾倍。
還是寫自己在2010年買的首套房經歷:在合肥買的房價是6500/元,如今房價23000元/平。
從以上3例可以看出不論是15年之前還是前幾年買房都升值了。如果僅說15年前當時狠心買房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肯定過得滋潤。即便當時貸款買房,如今房貸早已還清,無債一身輕。
15年前民眾收入不高,月薪超兩千元鳳毛麟角,民眾月薪大多在千元左右。現在回頭看當時房價簡直是現在的零頭,但當時按收入與房價佔比想買房必須狠心咬牙。
15年前狠心買房人如今都是贏家,當時的房價也處在高位,僅憑民眾收入猶如現在同樣買不起房。拿現在心態客觀評價15年前買房的人,有眼光有魄力。當時就有唱空者說樓市崩盤,認為房價一定會降,有人認同並成為唱空者的粉絲。
15年前買房的老百姓過得安逸與瀟灑,早買房早紮根定居了。當然15年前的炒房客賺得盆滿缽滿富幾代仍有餘,一人炒房會帶動親朋好友緊跟其後通過炒房發家致富。15年前至今未買房的人結局你懂的!不寫自明:貨幣在貶值,民眾收入在漲。M2翻了多少倍房價不漲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