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點燈的人》讀後感
《點燈的人--南懷瑾先生紀念集》,已由東方出版社編輯出版,我因住在「江村市隱」,重新校閱南老師的書,從「凈名蘭若」劉雨虹老師那裡取得一本,先賭為快。此書內容大部份由悼念南老師的官方網站上選取,少數幾篇是網站上沒有的。
悼念的人分兩大類,一是接觸過南老師的人;另一類是只讀過南老師的書,無緣見南老師的人。因南老師而受益的人很多,很多人因讀了南老師的書而改變了人生觀,此書讀完後,我最大的感想是:這些只讀過南老師書的人,其獲益程度,不會比接觸過南老師的人差,對南老師思想的了解,與有些接觸南老師的人相比較,皆有過之。不少人因無緣接觸南老師而遺憾難過,在此要強調,不必遺憾,不必難過,好好看南老師的書,很多的問題,南老師的書中均有答案,而且說得很明白。只是因為智慧不夠,經驗不足,領會不到。你須一讀、再讀、三讀,細細品讀,不要讀一遍就認為讀懂了,有些書我讀了五六遍十幾遍,每讀一遍均有不同的領悟。更何況因接觸過南老師或在南老師身邊,容易增加傲慢,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別人是否如此,我不知道。沒見過南老師,則少了一層我慢,不是很好?
學術界批評南老師沒有資格稱國學大師,書中好幾人打抱不平,替老師提出辯解。是的,國學大師是別人封的,老師自己從未承認過自己是什麼大師,甚至不應有國學之詞。老師一向謙虛,書名也叫別裁、他說、旁通、微言、略講之類,在自序中也表明不入學術之流。學術界要罵的話,應該罵亂給老師封號的人。
記得有一次媒體稱老師為海外學者或海外人士,老師感嘆說我是中國人呀,怎麼叫海外。還有一次,老師在茶餘飯後說很好玩,有人說我有道,我有什麼道呀,有呀,我上有食道,下有尿道。由此可知南老師從未以大師或有道自居。你也可以從此書中,看到南老師的謙恭、平易近人、瀟灑風趣。對於批評這些事,他只是覺得有趣好玩,這些事他碰多了。在狂言十二辭中,他寫到「譽之則尊如菩薩,毀之則貶為蟊賊。」當年在台灣時,就有人罵他大魔王,因為既不吃素,又結婚。毀也好,譽也好,他都平等看待,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南老師曾經推廣兒童讀經,但是現在的兒童讀經,很多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見到人行九十度鞠躬,一天花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拚命背誦。有的加上戒尺,走上嚴厲懲罰之路。很多所謂私塾的讀經,已經讓孩子對讀經非常反感、排斥和畏懼。老師知道這些情形說:唉!很後悔當年提倡兒童讀經。現在的兒童讀經把《弟子規》視為很重要的教材和教育依據,其實老師推廣的兒童讀經包含了中國文化古籍和西方經典,並沒有要走上復古之路,「弟子規」這一套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這是台灣另有其人推動的,這不是老師的教育理念。他自己幽默風趣、腦子靈活,有些學生因學佛修定而變得木木獃獃,他看到就罵,怎麼學成這付死樣子!討厭!就我所知連太湖大學堂教出來的學生,還不能達到他的理想。他經常說教育難啊!南老師對教育極為慎重,尤其當他看到許多人為賺錢而搞教育則極為痛心。
南老師是中國文化的愛好者、護持者、推廣者、實踐者,為此出錢出力,舍家舍財捨身命,但是並非一味的復古者,也並非一味的排斥西方文化。他的理想是融合東西方文化之精華,所以在台灣創立了東西精華協會。這樣的想法很多人並不理解,曾經有個地方為推廣兒童讀經,老師很高興,為其題名為某某東西精華導讀中心,後被改為某某古詩文導讀中心,他知道後自我解嘲說:到時候,人家說我復古,會被殺頭的。在哈哈一笑中,帶過他的無奈,也經常在哈哈一笑中,顯示他的棒喝。
目前的社會一片向錢看,大家為了錢,昧著良心,不擇手段,形成了價值觀的嚴重扭曲,結果搞得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人人自危,人人食不安心。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中國文化中自我要求、自我約束的道德感被破壞了,所以南老師一再強調在他的著作中,《論語別裁》和《原本大學微言》最重要,也一再呼籲學佛先學做人。其實在這兩本書中,形而上的道,形而下的修行方法都有了,真通的話,儒釋道沒有不同。學佛之人,什麼空呀,有呀,無我呀,容易流於空談,徒增我慢我見而不自知。走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路,不尚虛玄,穩健踏實,己立立人,不易偏差。當然其中的道理還有很多,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解釋。
中國社會已經富起來了,物質的慾望本是無底洞,再加上資本家為了賺錢,利用各種手段煽動人的慾望,人們如蛾撲火,迷失陷入此漩渦中,不能自拔。有錢人的幸福指數偏低,有錢並不代表幸福,內心的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些在南老師書中都一再提示,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所在。另外中國產生了所謂富二代的問題,此問題之根源,正是《論語》中所說如何「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禮的精神是尊重人,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
南老師不只是中國文化的弘揚者,更是實踐者。今天作為南老師的讀者也好,崇拜者也好,是否能夠按照南老師所說的話,在生活中從本身做起,一點一滴的去實踐,去依教奉行,慢慢形成力量,經過一些時間,看看能否導正目前被扭曲的價值觀。其實南老師已經把醫治的葯方開出來了,只是因為很多人不肯服用,不肯實踐,南老師只好自嘆「書空咄咄悲人我,弭劫無方喚奈何。」最後,一走了之。
⑵ 什麼是正確的幸福觀,得失觀,苦樂觀,金錢觀
1、幸福觀:把幸福的創造和幸福的享受結合起來,並把創造幸福作為前提,然後才談得上享受幸福。因為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來說,沒有勞動就沒有幸福可言。
2、得失觀:把個人得失與整體得失統一起來看,把國家和人民的得失放在首位,不惜以自身的「失」,來換取國家安寧、人民幸福的「得」。
3、苦樂觀: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於消滅一切剝削階級,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使人人都過上自由、平等、和平、幸福的生活。
如能在這個偉大的事業中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力量,即使需要歷盡千辛萬苦,也是快樂的;如不能實現這個理想或不能為實現這個理想貢獻力量,則是痛苦的。苦與樂是辯證的統一,「苦」是手段,「樂」是目的,「樂」必須通過「苦」才能達到,即「苦盡甘來」。
4、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義。
⑶ 讀了點燈一篇詩歌中,我為什麼想做點燈的人
《點燈的人》,因為:文學是一盞燈,把文學給孩子,是讓他們的生命有詩的盪漾和明亮,他們一生的日子有很多明亮,很多歌唱,所以我想做點燈的人。
《點燈的人》原文:
斯蒂文森
茶點快准備好了,太陽已經西落;
這時候,可以在窗口見到李利走過身旁;
每晚,吃茶點的時候,你還沒就座,
李利拿著提燈和梯子走來了,把街燈點亮。
湯姆願意當駕駛員,瑪利亞想航海,
我爸爸是個銀行家,它可以非常有錢;
可是,等我長大了,讓我挑選職業,
李利呵,我願意跟你去巡夜,把一盞盞街燈點燃!
只要門前有街燈,我們就很幸福,
李利點亮了許多盞,又點亮一盞在我家門口;
你手拿提燈和梯子,別忙著走過,
李利呵!今晚瞧一眼這個孩子,向他點點頭!
⑷ 列夫·托爾斯泰的幸福觀
列夫·托爾斯泰的幸福觀
列夫·托爾斯泰的幸福觀--
1 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
2 為了要活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
3 應該多行善事,為了做一個幸福的人。
4 被人愛和愛別人是同樣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夠受用一輩子。
5 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6 幸福並不在於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們對外界原因的態度為轉移,一個吃苦耐勞慣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7 在富有、權力、榮譽和獨占的愛當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會得到幸福,而且還一定會失去幸福。
8 不錯,達到生活中真實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樣,漫無限制地從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愛的蛛網,從中隨便捕捉落到網上的一切。
9 幸福存在於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於勞動之中。
10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1幸福不表現為造成別人的哪怕是極小的一點痛苦,而表現為直接促成別人的快樂和幸福。照我看來,它在這一方面可以最為簡明地表達為:幸福在於勿惡、寬恕和熱愛他人。
--列夫·托爾斯泰
更多閱讀: 孔子論學習 孔子名言:為人處事
⑸ 點燈的人閱讀答案
我操我也不會正在寫只是題目好像不一樣
⑹ 為我點燈的人的作文800字
為我點燈的人
那是一個天色昏暗的傍晚,窗外狂風大作,我打掃完教室里的衛生開始收拾書包,准備回家。「咔嚓--」,天空中突然響起一聲驚雷,緊接著大雨傾盆而至.我心中暗叫不好,把衣服往頭上一披就向外沖,剛到校門,兩個熟悉的身影閃入眼簾--是爸爸,還有媽媽,可他們兩個人手裡都只有一把傘.媽媽笑了笑對我說:「我和你爸都是直接從辦公室里過來的,沒多帶傘,我倆合打一把吧。」「不行,雨太大,兩個合打一把兩個人都要被打濕,我這把傘給詩豪。」爸爸忙說著把傘伸過來。「我和爸爸打一把。」說著我跳到爸爸的傘下,爸爸一手舉著傘,一手盡力摟住我的肩,三人兩傘隱沒在水霧之中,那一刻我感到好幸福好幸福。
朦朧間,我的腦中突然閃現出一幅又一幅畫面:我想起由於上學太匆忙而忘了帶走作業本,老爸發現後,跑步給我送到教室里;我想起了由於打籃球而忘了回家的時間,媽媽急急忙忙四處尋找我時的身影;我想起了給出差在外的爸爸打電話時,話筒里他急切的聲音:「保險絲在陽台上工具箱里,上保險絲時一定不要忘了先拉下閘刀」;我想起了每遇到考試,出家門前媽媽的一句叮嚀:「不要慌,相信自己。」太多太多的往事一瞬間湧出,讓我不覺潸然淚下。
父母的愛就像百合的清香凝成的感動,慢慢地匯攏,不再飄散。我想可能世上沒有人會說不愛自己的父母,但是他們能說自己能完全地回報父母的愛嗎?也許遠遠不能。在父母的眼中,愛就是和你一起走,走再遠的路也不會疲倦,所以我永遠不會忘記爸爸拿著我的作文草稿時熱切的話語:「改一下,再改一下就可以謄了。」我也不會忘記媽媽一大清早起來為我做早點的身影——一生過於漫長,此刻就是幸福。
寫到這,我不禁想起了《聖經》中的先知以利亞用手遮住臉,不敢正視上帝的面容。我想,父母是能夠享受到這個權利的,他們擁有「上帝」播灑到人間的聖物。
⑺ 點燈的人 閱讀答案
五年前,我走出大學校門成了縣三中的一名教師。
雖然,我每天站在講台上,但我卻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調離學校。然而不久後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改變了我。
那是第二學期開學不久,學校因面臨同行間的競爭,抓得很嚴。身為班主任的我,每天,不但白天要上四五節課,晚上還得加班。從學校到我的住處中間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小巷,小巷一到晚上九點便很少有人走動,加上小巷兩邊大多是人家高高的側牆,因此更顯得陰森恐怖。每次走到那裡,我都不由心跳加速,猛蹬腳下的車輪,生怕半道上殺出個「程咬金」。
那天,我又拐進小巷,剛想一路猛沖時,突然發現小巷的中間亮起了一盞明亮的燈。我的心一下子踏實下來。起先,我以為只是偶然碰上那家主人有事外出,所以他的家人故意讓路燈亮著。後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裡原來根本沒有路燈。所謂路燈,只不過是那家窗戶上掛著的一個燈泡。而且從那以後,每次下晚班回來拐進這條小巷,我都能看見那盞溫暖的燈光。
點燈的人,你從哪裡來?
在何處棲身?
有沒有妻兒、母親等著你回家?
每次讀著普魯斯特的這首詩,我就想:在這漆黑的夜裡,在這深深的巷中,是誰為夜歸的路人點起了這一盞溫馨的燈光?
一個晴朗的假日,我終於敲響了那盞燈旁邊的一扇窄窄的小門。開門的是一位年近花甲且又雙目失明的老人。在我的驚愕中,老人問我找誰。當我結結巴巴地把一個下晚班的女教師與那盞燈的故事告訴他時,老人舒展開滿臉的皺紋笑了。
「其實,你不該感謝我,應該感謝的是他們!」
「他們?」「是他們。」老人說著朝我抬了抬臉,兩只什麼也看不見的眼睛朝上翻動著,好像證實他說的是心裡話。
「我一生下來就是瞎子。半歲時,父親狠心棄我和母親而去,在貧苦的孤獨中,我們母子一直相依為命。兩個月前,母親也永遠離開了我:雖然知道那是人必然的歸宿,但我還是感到萬念俱灰,我搬回這幢老屋,想在這里靜靜地離開這個給予我太多苦難的世界。那晚,也就是我准備離去的晚上,不知為什麼,我第一次拉亮了房裡的那盞燈,突然,我聽到窗外有人對我說:『真謝謝你!否則,我一定踩進旁邊的水溝里了。』是一位老太太的聲音。不一會,又有兩個女學生騎車從我窗前急急而過。她們送給我一串清脆的鈴聲,其中一個說:『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燈光……,就這樣,我靜靜地躺在床上,不時地聽到窗外人們對我,對那盞燈的贊美。自痛失慈母後,我以為自己已流不出一滴眼淚,但那一刻,我卻忍不住熱淚盈眶。於是我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因為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已不再孤獨,而且似乎還有人需要我。
從此以後,我就把房裡的那盞燈掛到了窗戶上並每晚從八點到十點半都讓它亮著。而我也就每天聆聽著行人對我的贊美和感激,一天天心情歡快舒展起來。我再不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因為每晚我要去點亮那盞燈。」老人輕輕咂了一下癟下去的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所以你不要感謝我,而應該去感謝窗外那些點亮我心中那盞燈的人。正是他們的贊美和愛才使我覺得生的意義,也才有你旅途上那盞小小的燈啊!」
一路上,我久久回味著老人那深諳哲理的話。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為別人,其實也是為自己點亮了那盞幸福的燈!
那麼,我也該踏踏實實地去做一名點燈的人,點亮那些莘莘學子們心中希望的燈。
(選自《現代青年》)
⑻ 求斯蒂文森《點燈的人》全詩!
原詩英文版與中文譯文;
The Lamplighter
點燈的人
Robert Louis Stevenson
斯蒂文森
Myteais nearly ready and the sun has left the sky;It』s time to take the window to see Leerie going by;For every night atteatime and before you take your seat,With lantern and with ladder he comes posting up the street.
茶點快准備好了,太陽已經西落;這時候,可以在窗口見到李利走過身旁;每晚,吃茶點的時候,你還沒就座,李利拿著提燈和梯子走來了,把街燈點亮。
NowTomwould be a driver andMariago to sea,And my papa』s a banker and as rich as he can be;But I, when I am strongerand can choose what I』m to do,Oh Leerie, I』ll go round and night and light the lamps with you!
湯姆願意當駕駛員,瑪利亞想航海,我爸爸是個銀行家,它可以非常有錢;可是,等我長大了,讓我挑選職業,李利呵,我願意跟你去巡夜,把一盞盞街燈點燃!
For we are very lucky, with a lamp before the door,And Leerie stops to light it as he lights so many more;And O! before you hurry by with ladder and with light,O Leerie, see a little child and nod tohimtonight!
只要門前有街燈,我們就很幸福,李利點亮了許多盞,又點亮一盞在我家門口;你手拿提燈和梯子,別忙著走過,李利呵!今晚瞧一眼這個孩子,向他點點頭!
出處:出自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點燈的人》。
(8)點燈的人表達了什麼樣的幸福觀擴展閱讀:
人物簡介: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9世紀後半葉英國偉大的小說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綁架》《點燈的人》等。早期他到處游歷,為其創作積累了資源,後期致力於小說創作,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作品風格獨特多變,對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巨大。
到了20世紀中期,評論家對其作品進行了新的評價,開始審視史蒂文森而且將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經典中,並將他列為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史蒂文森的小說在敘事聚焦方面的靈活多變及創造性,說明了他一直秉持的對技巧的多樣性的有意識的創造。這是史蒂文森作為一位著名的浪漫主義小說家的一面,而另一方面。雖然史蒂文森以冒險小說聞名,他卻認為自己是個散文家和現實主義者。
從他的散文創作來看,史蒂文森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一位對生活模式及行為敏銳的觀察家。描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現實中的真情實感,這些正是他的蘇格蘭散文的特點。史蒂文森作為一名散文家的一面是不應該受到忽視的。
⑼ 閱讀點燈的人答案
(二) 13、第二處:發覺不是路燈,但不知是誰為路人點起燈光 第三處:「我」去感謝點燈人,點燈人卻說「應該感謝」他們(只要理解了兩處懸念的內容即滿分)
14、與點燈人的精神和品格形成對比,突出點燈人給「我」的巨大影響(能理解此層意思即賦滿分,與此類似的答案也算對。如:以「我」的畏懼困難和脆弱的性格與點燈人高尚的品格形成對比,突出點燈人豁達的胸懷和助人為樂的品格等)
15、烘託了點燈人甘於奉獻的愛心,暗示「我」對點燈人的感激之情,推動情節發展。(理解主要意思即給滿分) 16、神態描寫(1分) 作用(2分)
形象地刻畫了點燈人能為別人做好事並得到肯定後的喜悅、幸福的內心世界 17、在老人心裡,幸福就是奉獻,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近意即滿分)
18、結合選文內容和語境准確理解詞語的含義是記敘文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應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學生只要就加點的詞語說對主要意思就給滿分(1條1分,共2分)示例:(2)句:點燈人給「我」帶來方便與實惠,所以看到燈光感到了溫暖
(3)句:「我」深悟到了點燈人的一片愛心,所以感到燈光是溫馨的 (4)句:在贊美點燈人的心靈之美
(5)句:在點燈人的影響下,「我」認識到只有給別人送去快樂,自己才是幸福的。(6)句:「我」在點燈人的影響下認識到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給學生以希望,讓學生在光明的指引下實現希望的理想,故說點亮的是「希望」的燈。(只答兩句)
有些貌似是不一樣的 ,自己小心點
⑽ 什麼是正確的幸福觀,得失觀,苦樂觀,金錢觀
幸福觀:感覺寧靜、祥和、優雅、如意,「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無生存之憂煩,無未來之擔心,意達萬物,智通萬事就是幸福了。
得失觀: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宇宙正負能量之和為零,一個人付出的和獲得的最終是相等的,只要付出,必然得到;一旦得到,必將付出,這是大道之公正的體現。
苦樂觀:人豁達大度,思想圓融,苦也是樂;人思想狹隘,愛鑽牛角尖,樂也能變成苦。苦樂皆自造,意識為先導。
金錢觀:金錢社會,錢是拿來用的,有益於個人,有益於社會就是善用錢,若因為金錢違法犯罪甚至造孽,就違背了用錢之道。當然錢是人創造出來的,沒有錢的社會人可能生活的更好,就看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和結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