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衡量幸福的指標有哪些
從經濟學的角度衡量,一個人幸福的指標,首先應該從物質角度。從人民的收入角度進行衡量,其次,還需要從市場秩序角度,社會信用角度來進行衡量。
❷ 你認為衡量一個人幸不幸福最關鍵的要素是什麼
你認為衡量一個人幸不幸福最關鍵的要素是什麼?假設有一個東西的多少可以衡量幸福,但它又不是金錢,設為x。這個x無論是什麼,它至少要能提供金錢能提供的東西。而金錢通常作為衡量幸福的標准,是因為錢能買到想要的東西。因此,x也要能得到這些東西。那麼,不是從別人處獲得,就是要自己製造。x此時就應該是創造力。創造力的多少可以衡量幸福,因為它也能給予你想要的東西。
後來,互聯網時代來臨。互聯網加速信息傳播,而傳播中又以壞消息傳播最廣最深入人心。當一個愛心被濫用,一個好心沒好報的信息傳播開。以愛心來作為交換的環境被動搖,人們逐漸不再相信,我給出愛心,今後也有人給我愛心。也就是說,我滿足別人需求,但今後不一定有人滿足我的需求。此時,我自身所擁有的愛心的多少,已經不能衡量我的幸福。
這個假定的可以衡量幸福的x,從創造力,到家族成員數,再到愛心,最後似乎只能回到金錢上來。
如果說,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東西來衡量幸福,不得不以金錢來判斷自身的幸福。那我可不可以用一種,不那麼「金錢」的方式來看待金錢了?
如:我要買一個包。我對包產生了一個需求,世界上有人製造了我想要的包,這是他(她)的創造力表現。我將此人看作是家族成員之一,因為我們屬於地球家庭。最後我使用金錢來換得此包,而金錢不僅是貨幣,也是我愛心的象徵物。就如同和朋友出去玩會拍照片,照片是友誼的象徵。
最後,雖然我沒有找到要以什麼來衡量幸福最好,但是作為現階段常用於衡量幸福的金錢,我知道了,它只是某種東西的替代物,一種可以衡量幸福的暫時的選擇。同樣的。金錢可以是替代物,用以衡量幸福。幸福會不會也是某種東西的替代物,用以衡量人生呢?就像不要太看重金錢一樣,也不要太看重幸福。錢沒了就沒了,幸福沒了就沒了。錢可以再賺,幸福也是一樣。
❸ 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麼·······用什麼來衡量·······
其實幸福很簡單,也許只是在一起,也許只是一句話,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個動作,也許只是一個擁抱,也許只是一個微笑,幸福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就要看你自己的認為了,總之你記住它其實很簡單,不要想的太復雜,永遠記住其實幸福很簡單,只要你願意.幸福是需要你自己去衡量的,並沒有完全衡量的標准.
❹ 幸福可以用金錢衡量嗎
幸福並不能完全的來用金錢去衡量,有很多的事情是用金錢買不到的。但是金錢可以最大長度上彌補你生命里幸福上的缺憾。但是在你努力賺錢的同時,你是否又失去了時間上的自由呢?這就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很難平衡的。
❺ 什麼是幸福呢,幸福又要用什麼來衡量呢
心與心的距離,可以很貼近,也可以很遙遠,
被愛迷惑時,不妨靜下心來聽聽自己對愛的需求。
在愛情裡面,長相、財富都是其次,有心最重要。
細心,可以讓愛情長長久久。
貼心,可以讓愛情甜甜蜜蜜。
用心,可以讓愛情歷久彌新。
交心,可以讓愛情溫暖光亮。
真心,可以讓愛情喜悅充實。
慈悲心,可以讓愛情增加厚度。
要維持戀情的熱度,必須男女雙方都從關愛的心做出發點,
只要有一方無心,感情就不易維系,隨時會斷線。
如果在愛情中所獲得的只是無止無休的擔心與傷心,
不如早早對這愛死心,重新尋覓有信心的戀情。
「只有把愛情視為責任,愛才能恆久,不為絕望所阻撓」
有心,才能成就愛情;用心,才能釀造甜蜜,釀造幸福。
❻ 幸福可以用什麼衡量。
你的追求,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什麼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對比,跟不如你的人比,比什麼你就什麼幸福。
❼ 衡量一個家庭幸福的標准
衡量一個家庭幸福的標准
衡量一個家庭幸福的標准,具體是什麼呢?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衡量幸福的三個標准」。有網友回復,一是有貓,二是有車有房,三是有對象。那麼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是衡量一個家庭幸福的標准到底有哪些。
1、第一個標准,有貓。
貓是寵物,而當代人大多是為了排解孤獨才會選擇養寵物。所以我們可以把第一個標準定為有陪伴。
2、第二個標准,有車有房。
現代社會,房價過高,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每個人都實現有車有房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
有車有房代表生活較為安定,有一定的經濟保障。所以,對我們來說這一標准並不是一定要實現有車有房。而是要實現經濟獨立且有一定經濟基礎。
3、第三個標准,有對象。
這一條並不適用於全部年齡段的人,但是也有一定參考意義。對於大家來說,這個標准大概就是擁有愛情,或者擁有家人。於是,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產生了我所理解的三個新標准。
一、婚姻幸福的標准
1、婚姻的本質是資源互換,如果缺失,就註定悲劇。
盡管社會已經發展的很好了,但是幾百萬年來形成的遺傳保護讓男人和女人的傾向還是沒有改變。
比如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是需要索取資源保障生存和繁衍的。而這種資源通常為物質資源,當然目前來看,慢慢的也有情緒資源供養,畢竟一個男人必須要讓女人有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就來自於物質保障和精神保障。
無論這個社會上你能看到多少優秀的女性在突破這些,相信我,遵循古老原則的人始終是大部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小夥子沒錢結婚大部分的時候女盆友就沒有了,結了婚的人沒有錢,大部分也都過得更慘了。
所以,在感情里要時刻保持資源優勢。
為什麼今天很多男人很痛苦,因為在當今社會創造價值更偏向於感性而不是體力,所以女性賺錢的能力只會越來越強,而恰恰相反的是男人的體能優勢將會慢慢失去。畢竟你會發現搬一個月的磚還不如一篇戳中人心的文章賺錢。
2、婚姻里的悲劇大都是沒有統一的標准和沒有實質的溝通造成的。
溝通是什麼?很多人只是單純的理解為說話,再深一層次的可能理解為表達自己的感受,可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時刻觀察自己的情緒和構建共同准則的能力。
舉一個例子,你目前在一個很好的公司里上班,月薪五萬,但是你有一個好朋友找你做他的技術合夥人,月薪五千,項目是你一直很喜歡的,所以你很心動。
但是你的妻子知道後臭罵了你一頓,你上有老下有小,能不能做一點兒靠譜的事情呢?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堅持自己還是聽從老婆的。堅持自己,萬一項目不好呢?聽老婆的萬一對方成功了呢?
這個時候你們需要的就是一個彼此都認可的標准來進行判斷了。比如整個家庭的發展目標等等,然後尋找第三種解法。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偏理性的例子,還有更多的是因為各自不同的成長經歷形成的不同三觀而造成的矛盾,我們常說三觀要相同才行,可是有多少人真的是三觀想同呢?
還有在婚姻裡面對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停下來觀察自己,因為你會發現你做的大部分決定背後都被你的感性、三觀、認知操控著。
我們很多時候的情緒,比如悲傷、失落、憤怒等情緒都只是和我們自己有關系。
3、婚姻必須要實現的高級滿足感。
對年少的人說婚姻是必須要有資源的,有錢有承諾,是因為年輕人的優勢在於對於婚姻有著很好的成長期待而忽略了現實基礎,但是如果你是已經結婚了,那麼這個時候我應該說的是,關注婚姻里的個人成長。
在之前我們曾講過婚姻的本質是什麼,那麼當我們被文化或者規定引導著認為婚姻是幸福的證明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其實只是處在一段關系的表面,就像說一句你是我愛人就能活得幸福了一樣。
我們必須要重視的是在婚姻關系裡個體的感受以及成長,我們說過愛情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目的在於探索自己,完成自己的成長。
但是很多人在婚後就杜絕了這條路,慢慢的開始忽略個體而重視組合,比如什麼都以家庭為重,不關注個人的發展、情緒、需求、愛。
時間久了,這種需求就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演化成為枯燥感、逃離感、出軌等等拋棄性行為。
二、婚姻幸福的3要素
1、婚姻並非一勞永逸。
大家結婚時,總希望和對方甜甜蜜蜜過一輩子,可是婚後,漏洞百出。有的人就會想不通:為什麼現在的他和之前判若兩人?他以前不是這樣的。我明明付出這么多,可是他為什麼對我這么差?兩個人結婚明明承諾好過一輩子,為什麼他回頭就背叛?
大家把婚姻想得太完美,認為只要和心上人結婚,就能過一輩子,這種人在婚姻中被傷得最狠。
他們認為婚姻永遠不會改變,用一個相處方式到老;其實婚姻和其他事一樣,也會有問題,也會有變。即使他們曾經那麼努力地挽救婚姻,可是依然逃不過離婚的結局。認為婚後一定不會有問題的婚姻,兩人註定會中途分開。
比如,你認識一個朋友,你能保證你們中間,不出現任何問題嗎?你能確定,你們這輩子會一直聯系嗎?再比如,你應聘到新的公司,薪水很滿意,也不需要加班,你能確定這個公司不會有任何問題,保證在這里待一輩子嗎?
生活就是如此,你要解決大大小小的問題,有的時候可能會不好受,但這就是現實。
婚姻和它們一樣,都會有問題,你需要去學會處理,如果實在處理不了,就要認清現實,學會放手。究其原因,我們失望並不是對婚姻,而是失望於對婚姻完美的幻想,你容不得它有一點瑕疵。
人性都有自私的弱點,一個人肯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先要站在自己的立場,顧及自己的感受。不要認為兩個人結婚,就自然而然地把對方放在第一位;如果對方對自己有點差錯,你就無法接受。
真正的愛情,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互相吸引,才會在一起,而不是互相依附,互相要求。只有知道這一點,才能轉變我們之前對於婚姻的錯誤想法,才會更有心裡准備的面對婚姻中的問題。
2、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
現在大多年輕人,過年不敢回家,被父母催婚催的腦仁疼;有的父母,甚至給自己孩子拚命介紹相親對象,逼著孩子見面。
結果網上有個特火的問題:遇到奇葩的相親對象,是種什麼體驗?
回答的人數相當多,可見大多數單身的人,都被奇葩相親對象折磨過。有的人一看到了歲數,隨便找個門當戶對得相親對象,為了結婚而結婚,沒有認真相處過,也不在乎對方。導致婚後發現,自己和對方不適合,爭吵不斷,溝通無果,雙方都後悔,當初所做的決定。
據科學統計,通過相親結婚的情侶,離婚率非常高。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就導致每個人都很浮躁。
大家變得沒有耐心,就連幾分鍾的文章都不想看,更不要說用心對待感情,認真經營婚姻了。
曾經看到網上,有個答主說出自己的經歷:答主和妻子是因為相親認識,感覺對方不錯,順利結婚,他們也沒有感情,更像是搭夥過日子,對對方也說不上好。後來,妻子生了女兒,他們相處方式一直很平淡。答主非常遺憾,不知道自己和真正喜歡的人結婚是什麼感覺,如果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了,該怎麼辦。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該可以選擇自由,自己的感情應該由自己做主,而不是父母和社會的看法,逼著你做不想做得決定。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往大城市跑,很多人都不理解,認為一個人該多孤獨。
其實,在大城市就意味著包容性更強,活得更自由。你不需要去考慮自己到了別人認為該結婚的年紀,更不用受到異樣的眼光。與其去在意別人眼光,不如遵從本心做自己。生活是給自己過的,並非別人。
找到合拍的人結婚,你情我願,自然會幸福。如果和沒感情的人結婚,如果相處不下去,還要離婚,白白耽誤了幾年時間。
3、經營婚姻,就是互相讓步的過程
兩個人既然決定要在一起,就要做好磨合吵架的准備。連親生兄弟都會因為一件小事吵架,更不用說,家庭環境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了。
婚姻不是隨便過就能過得好,它需要承諾,承諾的實體就是紅色的結婚證;它需要行動,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真的需要落在實處。
電視劇《安家》中的宮蓓蓓和他老公就是如此。
自從生了孩子,他老公什麼都沒做過,就連尿不濕都不會換,生了二胎之後,和父母住在一起,更是心安理得地在家歇著。
宮蓓蓓有時候看孩子累的不行,就找老公想傾訴一下,可是他壓根不想聽;時間一長,她和老公再也沒提過。
在婚姻中有兩個主人——男主人和女主人,他們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應盡的責任,就像天平一樣,需要平衡。
有的時候,他們會為了天平得穩定,會做出一些讓步。如果夫妻什麼事都要計較,可能一晚上都計較不完。
三、愛情美滿的定律
1、 「裝糊塗」的婚姻更長久
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美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包容和互相尊重。
拴牢一個女人的,未必是愛情,而是呵護。
當發生摩擦時,作為男人要學會主動讓步,其實女人大多時候在乎的不是對錯輸贏,而是你婚姻關系中你遲早對我的態度。爭吵只會過度消耗彼此之間的感情,倒不如各讓一步呢?
談戀愛時你可以凡事斤斤計較,因為你有選擇的機會,一旦步入婚姻,你就有了責任,不能輕易地丟掉。
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關鍵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有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2、 「合適」比愛情更重要
很多人高舉嫁給愛情的大旗,聲稱自己絕對不會為了合適妥協,但只有愛情的婚姻真的能走下去嗎?
《裸婚》時代中的童佳倩是嫁給了愛情,但她最終得到想要的幸福了嗎?
在婚姻里,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比物質上的更重要,性格不合、三觀不同的兩個人,其他方面再好,哪怕是高富帥白富美,你們可以談戀愛,但真的不適合結婚。
你理解我照顧孩子的辛苦,我懂你為了家庭的付出,心貼心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雞同鴨講」的婚姻註定不會長久。
談戀愛時你可以活在幻想里,但在婚姻里是行不通的。你不挑剔婚姻,婚姻就會挑剔你。
3、 幸福都是「熬」出來的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爾·納索夫在書中這樣寫道:夫妻生活中最可貴的莫過於真誠、信任和體貼。
越是相愛的兩個人越容易計較,大家總是把好脾氣給外人,把壞情緒留給最親密的人。
兩個人從相知、相識、再到相愛,最後決定攜手度過餘生,步入婚姻的殿堂,開啟了人生新的旅程。
隨著對彼此的了解,矛盾也是隨之而來,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能成為吵架的原因。
這時候你才發現,原來結婚並不意味著獲得幸福,反而還會讓自己心生許多煩惱。於是你開始埋怨婚姻,哭喊著說它埋葬了自己的愛情。
1、勤於交流
無論多忙,夫妻要拿出時間來,經常進行情感互動、思想交流,談情說愛。
2、共同成長
不能滿足於現狀,夫妻必須共同成長,才能使婚姻更加美滿和幸福。
3、孝敬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教養兒女,更是責無旁貸,當以身作則,為兒女樹立好榜樣。
4、創造浪漫
不少中國家庭太注重實際而缺少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多種多樣的。一個幸福的家庭,必定是充滿浪漫元素的。
5、善於幽默
歡聲笑語是幸福的重要標志,言行幽默能化解、緩沖矛盾和糾紛,消除尷尬和隔閡,增加情趣與情感,讓家人其樂融融。
6、享受親昵
許多夫妻視經常親昵為黏黏糊糊,害怕「當眾親昵」是輕浮的行為。但國際幸福關系研究院的專家研究發現,親昵對提高生活質量有著妙不可言的作用。
7、平等尊重
夫妻是平等的、生命是共融的,因此,不存在誰支配誰的問題。不能壓制配偶,不能輕視對方,更不能因地位、相貌、能力而歧視對方。
8、寬容信任
常用挑剔的眼光看配偶,就能收集配偶的許多缺點。如果你當面、背後都說配偶的優點,肯定能收獲幸福。夫妻之間一定要多加信任,猜疑是婚姻的殺手。
9、彼此忠貞
堅決反對婚外情,一旦配偶出軌,要努力幫助配偶回心轉意,同甘共苦,將婚姻進行到底,齊心協力將家庭建設得更美好。
10、擔當負責
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問題和困難,不等待,不推諉,主動承擔責任,自我努力解決。
❽ 幸福指數用什麼衡量
幸福指數用社會活動、社會地位、個人財富、身體狀況和交際能力來衡量。幸福指數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
幸福指數的影響因素
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心理學家對於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由於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❾ 用什麼衡量幸福
用什麼衡量幸福,首先得確定什麼是幸福。幸福說到底是一種感覺,那麼什麼樣的感覺才是幸福呢?有的人感覺心安是幸福,有的人感覺勞動是一種幸福,有的人覺得擁有金錢是幸福,也有人感覺擁有權力是幸福, 有的人覺得一家人在一起是幸福,有的人覺得雲游天下博覽世界是幸福……因此,衡量幸福的標准因人不同而不一樣。講個自己經歷的一件小事:2009年春節前,我在火車站附近的李先生加州牛肉麵館等待在北京上學的女兒所乘坐的火車進站。街道上車輛穿流不息,人來人往,一派節日氣氛。東北的天氣非常寒冷,但天氣晴朗,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我坐在靠窗的座位,點了一杯咖啡,一邊喝一邊聽著手機中的音樂,時不時看著車站大鍾一點點接近女兒到站的時間。忽然間,有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涌遍全身,哦,我感覺到了幸福……這種等待的感覺、滋味不就是一種幸福嗎。等待自己的親人,等待自己所愛的人,這種感覺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