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上冊語文《幸福是什麼》教學案例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幸福是什麼》是一種超人體童話,童話就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兒童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或介紹科學常識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直接走進文本,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同時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麼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標: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編寫童話,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幸福」這個詞語
2、齊聲朗讀
3、討論:你認為怎樣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導: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中的三個牧童也去尋找幸福,他們尋找的幸福與我們的幸福是不同的`,我們去看看好嗎?
設計意圖: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去看看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是什麼。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交流討論。(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齊讀)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這三位青年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2、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
A、讀一讀
B、他們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呢?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麼?等會我來采訪你。(討論---采訪)
設計意圖:在讀中感悟,走進文本,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理解幸福是什麼。
3、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嗎?什麼時候呢?(4、5自然段)
4、師:在疏通泉眼時,他們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幸福。十年後,他們又來到了小井旁邊,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結出了幸福的果實。
(出示句子,齊讀)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著。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長成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5、師: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實是怎樣的呢?和十年前一樣嗎?
出示句子對比:樹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
A、讀一讀,感受十年後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們、動物們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C、最終感受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6、師:這時他們終於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了,就如智慧女兒所說的------
(再次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設計意圖:運用前後對比來感受幸福,明白幸福的含義。
7、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和事,聯系生活實際。
8、看來幸福是什麼呢?------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9、那麼同學們,你們幸福嗎?(相互交流,指名說)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本當中幸福的理解,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在現實社會中去理解幸福是什麼,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0、出示小詩小結: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
幸福是幫助同學時的快樂,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
幸福是……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就是給予。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六、作業:
同學們,幸福就像是氧氣將我們圍繞,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就會發現幸福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在你給媽媽捶背時,你是幸福的;當你扶著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時,你是幸福的;當同學教會你一道難題時,你是幸福的,當你們送給老師一張節日的賀卡時,我們都是幸福的!總有那麼一些幸福的瞬間讓我們感動於心,銘記於心,課後,請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間記錄下來吧!
板書設計:
十年前 —— 清理老泉 幸
治病救人
10、幸福是什麼 十年間 做有用的事
耕地種麥子
十年後 —— 幸福要靠勞動、盡義務做有益的事
Ⅱ 四年級上冊《幸福是什麼》課文內容
三個小孩,都是牧羊的。他們彼(bǐ)此很要好,常常從村子裡把羊群趕到很遠的樹林里去。樹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
有一次,一個牧童說:「來,咱們把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樂地喊道。
第二天,他們帶著鋤頭和鐵鍬(qiāo)到樹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們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樹杈(chà)和爛在水裡的樹葉挖開。清泉從一層泡
沫下面流出來,流到一個有沙底的小潭裡。三個小孩看見泉水流出來,又快樂又興奮。又過了一天,他們從附近搬來一些寬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留
了一個寬闊的出口,上面用最大的一塊石板蓋上,不讓塵土落進去。
他們高興地坐在井旁的大石頭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滿那口小井,最後從那寬闊的出口流出來。
這時候,從樹林里出來一位美麗的姑娘,金黃色的頭發一直垂到腳跟,頭上戴著一個白色的花環。「你們好,孩子們!」她說,「我可以喝你們井裡的水嗎?」
「你喝吧。」孩子們說,「我們就是為了讓人喝水才把井砌好的。」
姑娘彎下身來,就著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我為你們三個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著說。
停了一會兒,她又說:「你們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謝你們。我代表樹林和在樹林里居住的一切動物,代表在樹林里生長的一切花草,感謝你們。祝你們幸福!再見!」
孩子們互相看了看。他們又快樂又激動。一個孩子問那位不相識的姑娘:「你祝我們幸福。請你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呢?」
「你們應當自己去弄個明白。十年以後讓我們再在這個地方,在這口小井旁邊相見吧。假如到那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我就告訴你們。」說完,姑娘突然不見了,正像她突然來到一樣。
孩子們都詫(chà)異地互相看著。一個孩子說:「讓我們分頭到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麼。我往東走。」
「我往西走。」另一個孩子說。
「我留在村子裡,」第三個孩子說,「也許我在這里就會弄明白幸福是什麼。」
他們都照自己的話做了。十年以後,他們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了。三個人都成了強健有力的青年。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著。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長成枝
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
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他們坐在原來的那塊大石頭上,想起那位美麗的姑娘。可是
她還沒有來。
「你們知道這十年我做了些什麼?」第一個青年說,「我們分手以後,我就到一個城市裡去了,進了學校,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是一個醫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另外兩個問他。
「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第二個青年說,「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那麼你呢?」他們問那個留在村子裡的同伴。
「我耕(gēng)地。地上長出麥(mài)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這時候,又是突然之間,那位姑娘又出現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頭上還是戴著那個白色的花環。她顯得那麼謙虛、美麗、善良。
「我很高興,你們都依照我的話又來和我見面了。」她說,「你們說的話我全聽到了。你們三個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wù),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你是誰呀?」三個人同聲問道。
「我是智慧的女兒。」姑娘回答後就不見了。
Ⅲ 四年級上冊語文《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並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麼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麼」。(板書課題)
二、指名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糾正不正確的字音
三、自己出聲讀全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書:挖小水井)
四、分析課文的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乾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為什麼這么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
(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並且給別人帶來好處。)
五、朗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七、布置作業
讀熟課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1.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讓別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3.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
(學做醫生,為人治病;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板書)
三、十年後,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回答
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請你朗讀課文後說說。說後再回答:這些體會是怎麼得到的?(通過勞動得到的。)
四、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
(通過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說說什麼叫「有益」?(益就是好處。)
五、朗讀全文體會「幸福」的含義,並想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1.自己思考;
2.小組討論;
3.大家討論得出:本文告訴我們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六、談談你學了課文後有什麼收獲
七、總結深化
今天,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後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嘗到幸福和快樂。
【學習目標】
1、認識「彼、鍬、權」等6個生字。
2、理解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嘗試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教學時數】
1課時
【課前准備】
1、預習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2、向身邊的人訪談對幸福的理解。
3、搜集關於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的童話在故事的講述中會讓我們體會到一個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園》,我們學完後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呢?(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們要學的童話,故事也很動人,讀完後也會讓我們知道一個道理,那是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2、板書課題並讀題:幸福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
1、讀連接語,請學生說說連接語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個小孩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b.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2、帶著連接語中的問題自讀課文。
3、自讀課文後學習文中的生字詞。
三、交流討論
1、請同學復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節。
2、表演故事,深化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的理解。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學習以後的收獲。學習了這個故事後,你有什麼收獲呢?(「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是重點。)
4、聯系親身經歷和課前做的訪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讀後,老師做簡要點評,然後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時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們共同經歷著幸福的時刻,在共同擁有中,我們細心回味著什麼是幸福?下面請用最精闢的話說說你對幸福的理解。
2、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
1、《黃岡》第10課
2、同步閱讀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第一個青年(醫生):幸福是給病人治病,幫助他們恢復健康。
第二個青年(消防隊員、花匠):幸福是勤勤懇懇工作,勞動沒白費。
第三個青年(農民):幸福是耕地種麥,養活了許多人。
智慧的女兒:幸福靠……
老 師: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 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按照以下策略來完成:緊抓提示,凸顯重點 ;注重預習,培養自主; 巧妙組織,簡化教學 ;略中顯精,領悟方法;內外結合,拓展積累。體會最大的是略讀課文就是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大膽地進行嘗試。
Ⅳ 四年級上冊作文題目《幸福是什麼》400字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就是有花不完的錢;有人說幸福就是依偎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有人說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還有人說幸福是你在遇到困難是的一句安慰……如果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而我覺得幸福就是我們受到的來自父母深深的關愛。
在這些我受到父母的「愛」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次骨折後的事。
在三年級的時候,我校舉辦運動會。我和其他運動員站在跑道上准備比賽,「啪」發令槍響了,我便像離弦的箭一樣跑了出去。可沒跑幾步,我腳下一滑便摔倒在地,手臂一陣疼痛,鄒老師趕緊把我送到了中醫院,經醫生檢查我的右手臂尺橈骨骨折。我一聽很是傷心,因為如果要住醫院,這樣就不能和同學一起玩游戲,一起上課了,最重要的是我在住院期間落下的功課可怎麼辦?後來老師通知了我的父親,父親放下繁忙的工作迅速趕了過來。他一聽我的情況趕緊和鄒老師一起陪著我上上下下地爬樓梯為我做檢查,我看見雖然他已是滿頭大汗,可卻一點也沒有休息的意思。有父愛真是幸福!
自從我住了醫院,晚上「誰陪夜」可又是個難題,怎麼辦呢?這時媽媽自告奮勇來陪我。雖然平時我睡得很快,可現在一到晚上疼痛便一陣陣的涌了上來,害得我難以入睡。只能翻來覆去地在床上折騰,往往是一兩個小時後才能睡著,甚至有時侯一整夜也不睡。媽媽看了,很擔心我的身體健康,只要我睡不著便帶著我在病房的走廊里走走,有時走著走著我困了,便上床睡覺了,而媽媽卻不能馬上睡覺,還要幫我洗衣服;有時我的手臂疼痛不止,媽媽只能陪著我慢慢地走,直到我的手臂不疼了為止。其實我知道,媽媽也是很累的,每天很早上班,晚上還要來陪我,每次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陪著我,肯定很勞累,可她卻一點怨言也沒有。有母愛真幸福!
自從經歷了這些事,只要有人問我:「幸福是什麼?」我總會自豪地回答道:「是父母的那一份份愛!」
Ⅳ 四年級語文課文《幸福是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用鋤頭和鐵鍬把爛在水下和小樹叉清理干凈,這樣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 ,智慧的女兒路過並喝了三口,並祝他們健康,還讓他們弄清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再次在井邊相遇, 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Ⅵ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幸福是什麼》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這篇童話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並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並不理解什麼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麼,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接著講十年以後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
Ⅶ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0課《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是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寫的。主要講了三個牧
童在清理噴泉,砌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二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類超人體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Ⅷ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麼》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了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上課之前,我們來做個游戲吧。《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邊唱邊做動作。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呢?(板:幸福是什麼)有位作家說,
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麼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a)自由讀閱讀導航。一生再讀。
認真默讀課文,想想文中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再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根據自學提示,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的收獲,體會或疑問。
b)生默讀後交流。(讀後說說自己的理解)
重點詞句段落的品讀:
(一)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師生表演醫生給病人治病,然後師采訪醫生:當病人對你千恩萬謝的時候,你什麼感覺?讀出你的這種感覺來。(一老奶奶腰痛,啟發孩子主動熱情為病人服務。)
3.其他學生跟著學一遍。
(二)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懇懇」是什麼意思?(勤勞踏實)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車上,輪船上都是怎樣勤勤懇懇的工作嗎?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為別人服務的時候,什麼感覺?讀出這種感覺來。
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許會說,幹活別那麼賣力了,差不多就行了!這時,你會說──(讀劃線部分)
4.如果咱們班裡有同學對班幹部說,你天天為班裡操心,多累人呀!這時,你也可以對他說──
(三)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讀一讀這句話,你覺得這位青年說這話時,用什麼語氣說的?那你就讀出來吧!
2.你覺得這位青年還可能會用什麼語氣來說呢?
過渡語:是誰對三個青年說的話做了總結呢?
(四)
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1、同桌一起讀,說說幸福是什麼呢?(板: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什麼叫「義務」?能舉個例子說明么?在學校,
學生的義務是什麼?在家裡你的義務是什麼?
3.「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麼事情?在我們周圍或從書上電視上,你看到誰做的什麼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兒說的這句話揭示了幸福的真諦。回家後,你把學到的這句話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種幸福!先給媽媽說──(讀句子)再對奶奶說。(再讀)最後向鄰居家的小弟弟說(再讀)。時光飛逝,轉眼間,你們變成了爺爺奶奶,那時你們會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說(句子消失後背誦)讓幸福的真諦一代代傳遞下去吧!
5.同學們你們看,不知不覺中,大家已經把這句話背下來了,這就叫熟讀成誦。以後,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背誦更多得好文章。
(五)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時間,終於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義。我想問同學們,假如第一個和第二個青年不到外面工作,他們能不能找到幸福?
2.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么?(有)什麼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么?(學生簡要說四五自然段內容)
3.那他們是什麼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隨機板書:讓別人幸福)
4.師小結: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六)童話的特點
1.故事中是誰讓三個青年十年後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呢?(智慧的女兒)
2.你覺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現在哪裡?(不直接說幸福是什麼,而是引導青年自己尋找,這樣更能體會的幸福的真正含義。)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將來你做了父母,要學習這一點呦!
3.師:在這個童話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這正是童話的一個特點。喜歡讀童話故事么?哪些童話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歡讀)
4.師小結:這些童話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特點?(童話的想像非常豐富,故事性強,容易吸引讀者,每個童話都講了一個道理。)今後,我們在編童話的時候,如果借鑒這些特點,你寫的童話會更吸引人。剛才有同學講了,每一個童話還會向我們講述一個道理。
(七)師總結:(指板書)今天這篇童話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幸福要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讓別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對於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師配樂朗誦:
對雷鋒來說,幸福是「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的快樂;
對警察來說,幸福是「舍一家團圓,保萬家平安」的奉獻;
對農民來說,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
對母親來說,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期盼。
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2.想知道侯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嗎?我也寫了一首小詩,願和大家一起分享!(師生配樂共同朗誦老師作的詩《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侯長纓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游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們一起發現春的顏色。
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3.孩子們,你們的幸福又是什麼呢?
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A、要求:四分鍾時間,不抬頭,不停留,寫出自己獨特的理解。一會兒我們找同學來匯報。(學生配樂寫)
B、找個別學生站起來匯報。沒機會說的人,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師總結:孩子們,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要用心去體驗。讓我們隨著一首歌曲《我們多麼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傳播幸福吧!
Ⅸ 四年級語文書中的《幸福是什麼》
練習3的「誦讀與感悟」部分是柯原的散文詩。讀、學、體會後,開始續寫,以下是孩子們的語言,孩子們的詩:
河流的幸福,在於給人類帶來最好的水源,給大地以滋潤。所以,河流歡快地流著。(游倩)
河流的幸福,是看到魚兒在自己的懷抱中自由自在地來回穿梭,吐著一個個泡泡。(袁夢錚)
被子的幸福,在於給人們溫暖,讓人類度過寒冷的冬天。(陸玲歡)
兒子的幸福,在於把父母的鼓勵變成一個個好成績,不讓他們擔心。(屠高鴻)
我的幸福,在於跟我的朋友踢足球、打籃球、說說笑笑。那時,我是多麼的幸福。(景逸敏)
小鳥的幸福,在於每天吃著媽媽捉來的食物,慢慢長大。長大後,自己和媽媽一起飛翔。等媽媽老了,自己就成了母親,媽媽就成了孩子,給媽媽餵食。(楊晨)
太陽的幸福,是每天早晨從東方升起,傍晚由西方落下,給人類送來溫暖的光芒。(秦馳)
書的幸福,是把名人的筆墨都印在自己的身上,讓無數讀者去閱讀,給大家帶來歡樂和憂傷。(薛亦冰)
蜜蜂的幸福,在於從這朵花兒飛到那朵花兒,日夜忙碌著采蜜,製造出又香又甜的蜂蜜。(劉偉健)
樹葉的幸福,在於把清新的空氣奉獻給大地,直到乾枯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徐彥楠)
文具盒的幸福,在於天天默默無聞地工作,為主人的作業每分每秒地忙碌。(徐子蓉)
學生的幸福,在於能學到許多知識,能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把智慧灑向我們,讓我們能快樂成長。(張嘉瑋)
我們五(2)班的幸福,就是我們團結一心,到期末能評為市優秀班集體。(朱子恆)
中國的幸福,在於和其他國家和平共處。(張傲)
幸福
2007.10.16
女兒的幸福,是看見奔六的父母爬山下來一起來看學校看我,而我攜著母親的手,依著父親,三人一起去逛商場,我給他們挑需要的物品。
母親的幸福,是九點過後,求學的孩子已經安睡在他的小床上,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雖然自己仍在忙碌。
妻子的幸福,是每個夜晚,上班回來的丈夫的汽車已安然入庫,就不再怕外面的大霧或是雨雪。(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