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錢鍾書和楊絳真的那麼幸福嗎他們是真愛嗎
幸福的 也是真愛。
一、錢鍾書和楊絳的婚姻一開始,很多人一開始對楊絳評價不高,認為楊絳太優秀了,錢鍾書就像個孩子,但楊絳對他一見鍾情,並決心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婚後不久,錢鍾書因出國留學考上了獎學金。
楊絳擔心錢鍾書生活不能自理,不惜中斷在清華的學業,陪他去英法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楊絳承包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家務,這讓錢鍾書感動地說,她是最好的妻子,最有才華的女人。
㈡ 楊絳: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01
曾經的我們總是貪心的,貪心的奢望可以在人生的旅途當中得到更多,一路走來,閱遍繁花似錦的風景,希望身邊可以永遠有那些陪伴你歡聲笑語的人,從沒有人離去。
那些收獲的美好與幸福,最好也能夠陪你一同走到結局。希望在最後。迎來人生終點的時候,回憶往昔,滿滿的都是甜蜜與快樂。
但是人生真的會這樣,事事都如自己所願嗎?
楊絳先生說:上蒼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 健康 ,擁有 健康 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每個人都期盼可以擁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但是現實終究還是充滿了殘酷和無奈,我們總會失去很多東西,總會有一些缺憾,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圓滿的。總會有一些失望,有一些遺憾,即使在垂垂老矣的時候,還是會觸動心裡那個最柔軟的角落,每每想來就覺得哀傷。
但是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懲罰,實際上人生就該是如此,有得有失,有快樂也有痛苦。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總是並肩而行,如果總是一味的奢望太多,不懂得滿足,即使真的已經擁有了想要的一切,也會覺得空虛,沒有任何的意義。
02
小滿從小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成績優異,家境也很好,加上父母的寵愛,讓她有一種錯覺,好像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自己努力一點,就一定可以得到。
沒有品嘗過失敗的滋味,也讓小滿認為這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唾手可得的。然而就在大學畢業之後,她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坎坷。
因為所學的是冷門的專業,畢業之後小滿很快就發現,自己找不到和專業對口的工作,而那些文員一類的崗位她又看不上,找來找去竟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還沒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
到最後父母也急了,連連催促她,小滿無奈之下只好病急亂投醫,應聘了一個銷售的崗位。她在心理安慰自己,會有好工作的,只要自己再等一等,可誰知這份工作一做就是三年。
後來小滿在公司里認識了一個不錯的男生,一來二去兩個人有了感情,也開始奔著結婚考慮。可誰知男方的母親很不好相處,在談論婚禮細節的時候,咬死了不鬆口,把彩禮降得很低,又堅決不同意按照小滿的心思來辦一場隆重的婚禮,還說什麼「那些都是沒用的東西,不要在這上面亂花錢,你們兩個結婚以後好好過日子才是正經事。」
03
婚後,讓小滿更加招架不及的情況來了,婆婆對自己的兒子愛護的緊,態度強硬的收拾好了行李,隔三岔五的就來小兩口的新房裡面「暫住」,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這期間對小滿各種看不順眼,不是嫌棄她家務活做得不好,就是嫌棄她做的飯不合自己兒子的口味。
又有一次,小滿被婆婆氣的大半夜跑回娘家,流著眼淚向母親哭訴,說自己真的過不下去了,想離婚。她說我人生的前半段,哪裡受過這樣的委屈?
母親卻安慰她,有時候不要鑽牛角尖,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會想開很多。雖然婆婆對你不好,但是你的老公對你怎麼樣呢?
說到老公,小滿的神情柔和了不少,她說他對我真的很好,每次婆婆刁難我,他也總是會盡力的維護我。平時不捨得我做一點臟活累活,家裡的大事小情,也都依著我的意見來決定。
說到最後,小滿自己也笑了,她說看來我的日子也不算很差嘛。
因為一路長大,小滿的成長旅途沒有受到過什麼大的挫折,所以她潛意識里一直認為人生就該是這樣一帆風順的,最好是事事都順著自己的心意才好,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找一個優秀的愛人,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
可現實卻是工作不那麼順心,婚後的家庭生活也不那麼的和睦,可是如果小滿靜下心來好好想想,雖然這份銷售工作一開始並不合她的意,但是卻也做了三年,這是不是能夠說明,這份工作也有一些地方比較適合她,讓她越做越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呢?
雖然婆婆總是和她不對付,但是老公卻是全然站在她這一邊的,無條件的愛她呵護她,從這一點上來說,小滿就比很多女人都要幸福的多,只是她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
04
我們不可能擁有一段百分之百合自己心意,任何方面都完美無缺的人生,當你得到了一部分,就註定會失去另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眼光長久的放在那些我們失去的空缺上面,而是要多關注你得到了什麼。
學會滿足,學會感激,學會去珍惜你所擁有的,而對於那些已經失去的,既然離開了就和它們說聲再見,不要再去過多的懷念。
楊絳說,一個人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靈,凈化心智的最佳途徑。
一個人生命當中的大多數痛苦和絕望,很多時候都只是因為我們的心態不夠平靜,不能夠很好的去面對得與失,總是斤斤計較造成的。
可能現在的你不算富有,但是在身邊,是不是有一個始終待你如初,不管有怎樣的風雨,都陪在你身邊支持你的愛人呢?
如果今天的你仍舊是單身,那麼你是否擁有相親相愛的親人,可以兩肋插刀的朋友,是否擁有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和平安穩定的生活?
換一種角度去看待問題,換一個方向去直視自己的人生,就會發現很多困擾我們的矛盾會在頃刻之間迎刃而解,那些一直以來讓你念念不忘的,其實我們早就可以把它放下了。
㈢ 楊絳和錢鍾書可謂是最恩愛的夫妻,你認為他們婚姻幸福的訣竅在哪兒
是什麼樣的感情才能使錢鍾書和楊絳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六十年如一日呢?
《我們仨》講述了楊絳和錢鍾書共同生活六十多年的點點滴滴,充滿了溫馨、浪漫,瑣碎的日常生活被他們過成了詩。這樣的婚姻堪稱楷模,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習。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多麼和諧的一家人啊!彼此照顧,彼此理解,也許這就是幸福的真諦。關於愛情,《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
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地與愛人一起奮斗並不斷地自我更新的過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爭!
還記得那段結婚誓言嗎?
你是否願意這個男子成為你的丈夫與他締結婚約?無論疾病還是健康,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或是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接納他,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
回答的時候,都是「是的,我願意」,可是你真的做到了嗎?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有彼此相愛,彼此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自然也就少了一些是非,少了一些矛盾。
這就是楊絳和錢鍾書幸福婚姻的秘訣,希望你也能做到。
㈣ 關於楊絳先生的一生,你怎麼評價
我覺得她的一生就是淡泊名利的一生,楊絳先生已經去世很久,她去世的時候也是那麼安詳,她一生優雅也正直敦厚,如果讓我評價的話,我覺得她的一生是歷經風雲,但卻仍舊淡然處之的一生,是很多女性的標桿跟榜樣。她是我國文壇巨匠,她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
首先楊絳先生的一生是高雅淡泊的一生,跟楊絳先生相處過的人都贊嘆她高雅的性情。他日常的生活十分簡朴,幾乎對物質沒有什麼要求,她跟丈夫也是非常相愛的,包括家裡的裝飾都非常簡約,她的一生也是高質量跟簡約相伴的一生。她的生活十分低調,幾乎除了寫作,對其他就沒有什麼興趣,她有空就會寫作,她這種人生十分讓人羨慕。
我對楊絳有很高的評價,正因為楊絳先生的一生都很淡薄,什麼都不在意,所以楊絳先生才能夠長命百歲,她的一生也值得我們學習。
㈤ 楊絳和楊瀾的幸福婚姻,有這樣一個共性,你知道嗎
01
你眼中最美好的婚姻是什麼模樣?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錢鍾書和楊絳。
兩人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相識,初次見面,波瀾不驚地相視一笑,卻已一見傾心。
只可惜,兩人各自找友人孫令銜打聽時,孫令銜告訴錢鍾書「楊絳有男朋友了」,又告訴楊絳「錢鍾書已經訂婚了」。
實際上,楊絳所謂的男朋友,不過是一個愛慕她的男性朋友;而錢鍾書的訂婚,是父母之命,他自己卻始終不同意。
若兩人中的任何一個放棄了,就不會再有這段姻緣。但兩人偏偏都不願放棄,通了信,還見了面,見面的第一句話,錢鍾書說「我沒訂婚」,楊絳說「我沒有男朋友」。
因為有著讀書和做學問的共同愛好,兩人談起戀愛來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過是寫信和見面聊天。但感情卻非常牢固,順利地從自由戀愛到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兩人的生活平靜幸福,楊絳創作了不少戲劇作品,一度風靡一時。有一天,錢鍾書看完楊絳寫的戲劇《弄假成真》後,受到了啟發,冒出一個想法:要寫一部長篇小說。
楊絳二話不說舉雙手贊同,為了讓錢鍾書專心寫作,她甘做「灶下婢」,減少了學校的授課,節衣縮食,還劈材生火燒飯。
錢鍾書的這本書寫了整整兩年,每天寫完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給楊絳看,讓她提意見,望著她的表情緊張地像個學生。這本書,就是今天廣為流傳的《圍城》。
可見,夫妻同頻,相處一輩子都不會覺得厭倦,歲月悠長,新鮮感卻從來不曾消失。
國際著名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說,在婚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婚姻也就越幸福和長久。
真正幸福的婚姻,不必依靠艱難的磨合,而是在一開始就擁有相似的興趣愛好,相似的價值觀,相似的金錢觀,如同好友一般在婚姻之路上結伴而行。
反之,夫妻若實在不合拍,怎麼調也調不到同一頻率,就算守著金山銀山,也是滿心的空虛。
有一句話叫做「千言萬語,都敵不過一個眼神」,說的就是遇見了同一頻率的愛人,一個眼神便能夠讀懂彼此,這既是愛情的魅力所在,也是婚姻幸福的終極秘密。
㈥ 幸福是什麼
幸福從來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生活中一個個小細節組成的。
春節已過,新的一年已至,願你做一個溫暖的人,做一個向上的人,做一個始終發現幸福的人。
1
接納自己
小時候的我們,都有閃閃發光的夢想,都以為自己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
但長大後我們才明白,優秀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只能活成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於是我們憤懣,我們自卑,甚至討厭自己,但卻忘記了,即便是普通的你,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個世界,有巍峨的高山,也有不起眼的小山丘,有咆哮的大海,也有悄悄流過的小溪,它們各有各的風景。
所以,誰又能否認一個平平的人生,就是無意義的一生呢?
借用《俗女養成記》結尾的一句話:
「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所以, 接納自己吧,好好愛自己吧,人生苦短,何必自己為難自己。
2
堅持運動
現在很多年輕人表示不敢看體檢報告,一是生活習慣不 健康 ,二就是平時很少運動。
醫學雜志《柳葉刀》曾發表過一項全球日常運動量的報告:
稱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各類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讓身體更 健康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運動也能提高我們的幸福感。
每個人在運動之後,身體都會產生兩種能夠讓人感到愉悅的東西:第一種是多巴胺,第二種是內啡肽。
相比短期提供快感的多巴胺,內啡肽更像是付出辛苦後得到的獎勵,讓人從內心獲得成就感。
運動,或許剛開始會讓你感覺很累,很痛苦,但是當你堅持下來,你會發現,運動是治癒不良情緒的良葯。
新的一年,堅持運動吧,在運動中收獲更健美的身體和更 健康 的情緒。
3
堅持閱讀
曾有一位年輕讀者,在給楊絳的來信中,抱怨 社會 浮躁,人心難測。
楊絳看完後,回信說道: 「你過得不好,只是因為想得太多,讀書太少。」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讀書,是平凡人的救贖,帶著他們渡出塵世的苦海,找到靈魂的棲息地。
如果覺得生活不如意了,不要憤怒,不要抱怨,去閱讀吧。
靜下心來,和書中的主人公共歷悲歡,在別人的故事裡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用別人的經驗來調整自己。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世界竟然如此廣闊,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萬水千山皆是風景。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面前,在作者浩瀚的精神世界裡,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歲月把我們變成老人,經歷把我們變成富人,但唯有閱讀,能讓我們變成自己喜歡的人。
4
動手做飯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 經常自己動手做飯吃的人,比不做飯的人幸福感更強。
這是因為在獲取食物時付出的努力會增加人們的價值感,吃飯時的快樂感覺和美味感,會持續24小時。
要知道,做飯不僅僅是做飯,從開始構思,挑選食材,准備工作,開始烹飪,再到裝盤,每一步都有樂趣在其中,翻炒過後聞著香氣那時候的成就感是非常足的。
然而,在這個食材遍地,物資無限豐盛的時代,吃東西很容易,但好好吃飯,真正享受食物卻變得更加困難。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個空閑的時間,放下外賣和快餐,自己動手做做飯吧,好好犒勞自己,將瑣碎的尋常,揉進柴米油鹽,耐心去發現和感受生活!
5
撫平內心
焦慮,是很多成年人都躲不開的關鍵詞,尤其是在春節這樣一個全家團圓,親朋好友相聚的節日。
孩子的成績,收入的多少,職位的高低,車子的價格,房子的地段......等等等等都是比較的砝碼。
單身的被催著找對象,有對象的被催著結婚,已婚的被催著生孩子,有孩子的被催著生二胎......
彷彿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必須不斷奔跑,不斷實現一個又一個小目標,必須證明自己過得比別人更好才能獲得幸福。
新的一年,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別人的幸福是別人的,我們亦有自己的小確幸,把自己的內心撫平,我們的生活就少了很多委屈和不滿,多了幸福和滿足。
寫在最後:
看過一句話:
覺得無趣就去尋開心,覺得顧慮別人太多讓自己不快樂就抽離。我們先是鮮活的,然後才熱情或高冷,認真或隨意。
新的一年,對待自己溫柔一點,用發現美好和幸福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請相信,萬物可愛,你也可愛
㈦ 楊絳:看懂這3點,幸福就會向你奔赴而來
英國偉大的古典主義詩人蒲柏曾說:
成人聰明,所以太容易被困於耳邊的非議,眼前的紛爭,或著禍從口出的禍事;以至於內心陷入煎熬與痛苦。
而孩童多麼單純,只需讓他們拿一根絲帶去屯子里玩耍,就能玩出許多樂趣了。
我們固然要有生活的能力,但對於獲得幸福,單純的心性,才是讓我們輕而易舉便能徒手摘星的不二法門。
01
越單純的人,越熱愛生活。
楊絳先生曾這樣寫「我們仨」的生活:
單純的人,能把一地雞毛的日子過得開心甜蜜,充滿童趣。
楊絳與錢鍾書先生在結婚後不久,二人結伴去牛津大學求學,那時候他們住在租的公寓里,每天都會一起出門走走。
他們喜歡把這種散步說成「探險」去,因為他們總愛挑不認識的地方走,且每到一處都能有所發現。
他們的「探險」過程,像兩個頑皮的小孩子,連簡單的日常散步,可以散出這么多的樂趣。
內心單純的人,可以把平淡無奇的生活過的樂趣無窮。
而且他倆的樂趣,遠不止如此。
一段時候後,因為房東提供的伙食不好,他們搬進了新公寓,開始自己做飯。每天的生活就更是在「冒險」了,就像楊絳先生說的那樣:
「我們搬家是冒險,自理伙食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就是冒險成功」。
那時候,他們兩人不會做飯,於是就不服輸地一起研究。當他倆終於成功做出紅燒肉後,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此雞肉、豬肉、羊肉、煮菜、炒菜……
所有的困難都像小怪獸一樣被他們打的乖乖趴下。
楊絳先生說:
「我們玩著學做飯,很開心。鍾書吃的飽了,也很開心。」
內心單純的人,對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生活依舊充滿熱愛。
02
越單純的人,越容易成功。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
要知道,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心思單純的人,會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做出卓越的成就。
大家都讀過這則挖井的故事:
兩個強壯的年輕人,一拙一巧;他們在同一塊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兩人都挖了兩米多深,卻絲毫沒有水的跡象。
拙者繼續在原地深挖,巧者則換地方做新的嘗試。終於,拙者通過不懈的努力找到了甘泉,而巧者一無所獲。
單純的人,內心不復雜、不煩躁,專注於一件事不斷深耕,最終定然能收獲累累碩果。
楊絳先生在父親的栽培和熏陶下,從小就喜歡讀書,長大後更是專注於文學,成為令人仰慕的才女。
單純的人,內心淡然而平靜,做事很有活力。他們做事不會覺得自己累,反而在自己的事業中尋找許多的樂趣,樂此不疲。
著名詩人汪國真曾說:
而對於單純的人來說,「既然選擇了遠方」,就算風里雨里也是快樂的。
這樣專注而純粹的人,他不成功,誰成功?
03
越單純的人,越有大智慧。
以前總以為單純的人就是傻,現在才明白失去單純的人才真的傻。
單純,是治癒人生苦難的良葯。
人世間最大的悲痛和悔恨,莫過於父母失去了自己最疼愛、最精心呵護的兒女。
電影《失孤》的原型郭剛堂承受這樣的悲痛,整整二十四年。
這二十四年,除了新疆和西藏,郭剛堂騎著摩托車找遍了全國所有的省份。他在遼闊的中國地圖上,走過超過40萬公里的路程,報廢了10輛摩托車。
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執著,二十四年風塵僕僕,四十萬公里的奔波。這是一份多麼單純而真摯的父愛啊!
他說:
「只有在路上,才覺得對得起兒子。」
這份單純的愛,讓他卸下了悔恨的重擔,讓他收獲了見多識廣的人生閱歷,讓他滋生出更偉大的愛和更廣闊的胸懷。
哪怕這二十四年的滿腔赤誠換來的,是兒子礙於養父母的養育之恩,礙於工作的原因不能跟他回家。他也一如既往地,愛得單純。
他給兒子的答復,是成全。他同意兒子的想法,鼓勵他處理好兩邊家人的關系,他永遠都希望兒子過得更幸福。
這份單純的愛,讓他收獲了兒子的感動和心疼,讓他贏得了兒子敬佩,成為兒子的驕傲與自豪。
面對命運有意的捉弄,單純的人,會笑著送給命運一朵花,一朵簡單而溫暖的太陽花。
著名詩人泰戈爾曾說:
使生活臻於幸福的,不是看似「聰明」的庸人自擾,而是單純的童趣與智慧。
做個單純的人,熱愛生活,笑面苦難,淡定從容,走向成功,讓幸福朝你奔赴而來!
點個 【贊吧】 ,希望我們未來的路,都越走越好。
㈧ 楊絳:不抱怨的人生,更幸福
不抱怨,才能發現更多美好。
日復一日瑣碎的生活中,平凡如你我,都曾有過抱怨的時刻。
走進一個公園,有人皺著眉說這里又臟又臭,有人卻欣喜於鳥語花香,為什麼?
原來,第一個人進去以後發現公園里有很多狗屎,於是他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狗屎上,結果只看到公園的骯臟。
而另一個人雖然也看到了狗屎,眼睛卻總停留在那些美好的風景上,盡情去感受自然與生命的美好。
這個公園,就象徵著我們的世界。
它並不完美,但只要用心發現,它的美好無處不在。
有一個小故事。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凈,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幹凈。
今天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
原來,是這位太太自家的窗戶臟了。
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就像這位太太一樣,透過一扇帶有污垢的窗去看周圍的人和事,看不到眼前的無限風光,這樣他們自然也就不會懂得去享受生活當中的美好。
所以,在抱怨之前,先擦亮自家的窗戶,撣掉心靈上的灰塵,才能看見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02
不抱怨,是提升幸福感的秘訣。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不僅跟愛好與物質無關,甚至跟名節與面子無關,真正做到了惘論世人,只求本心。
在他們60年的婚姻中,「不抱怨」可以說是婚姻保鮮秘訣之一。
錢鍾書雖是學問大家,卻常自嘆「拙手笨腳」。
他不會打蝴蝶結,拿筷子就像小孩一樣亂抓一通,連左右腳都分不清。
楊絳懷孕住院時,一日,錢鍾書前去照顧,結果他苦著臉對楊絳說:
「我又做壞事了,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楊絳沒有生氣,反而安慰他:「不要緊,我會洗的。」「可是那是墨水啊。」「墨水也能洗的。」
而錢鍾書回家後,又不小心砸了台燈,門也給弄壞了。楊絳皆不生氣,只說「我會修的,不要緊」。
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個犯錯,一個包容;一個做壞事,一個說不要緊。
面對「笨手笨腳」的丈夫,楊絳心態很平和,主動扛起了「丈夫不會的我來做」的大旗,而不是一味抱怨自己嫁人看走眼了。
楊絳曾說:「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讓錢鍾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她呈現給錢鍾書的,永遠是那個燦爛的妻子。
在楊絳的包容大度下,一家三口的生活有滋有味,滿滿都是幸福的味道。
好的家庭,就是要趕走抱怨。夫妻之間、家人之間,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才能營造出更好的婚姻和家庭。
走過一個世紀的楊絳先生,一生優雅,寵辱不驚。即使經歷特殊時期的迫害,她依然樂觀淡然:被分配打掃廁所,她將廁所擦洗得煥然一新;被剃了個「陰陽頭」,她連夜給自己做了一頂假發......
80多歲高齡,先後失去女兒和丈夫,可謂人間大慟,但她並未因此消沉,晚年依然筆耕不輟,悉心整理錢鍾書留下的學術遺物,繼續享受他們不老不死的愛情。
抱怨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樂觀堅強的人,在抱怨過後,會想辦法自救自渡,終會看到一束明亮的希望,不會老是糾結於事物的陰暗面。
「幸福的人不抱怨,抱怨的人不幸福。」
楊絳先生,用一生的時間,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示範。
03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看過一個迪士尼短片《Weeds》(《雜草》),很有感觸。時長02:47故事很簡單:
路邊有兩片草地,一片草地上沒有水源,越發地光禿,而在水泥地的另一片草地上,因為有灑水器不停地噴水,生機盎然。
看著身邊的同伴因乾涸接連地倒下了,一株蒲公英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奔向了水泥路對面的那片綠草地。
最終,它因體力不支倒下了,種子卻在另一片草地上獲得了新生,生命得以延續。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沒有人可以給你想要的生活,想要獲得新生,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去行動和努力。
正如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所說:
樂觀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能看到一個機會;而悲觀的人,則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某種憂患。
越愛抱怨,你跟別人的差距就會越大。
其實,抱怨是在提醒你做出改變與行動。
除了埋怨和生氣,我們為什麼不能回頭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用來提高自己呢?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城市那麼大,噪音那麼多,一隅之地總有一顆放慢靈魂的內心,安靜地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