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享福是形容哪個年齡段的人
從社會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多角度研究幸福話題的科學家認為,幸福感與年齡有關六七十歲時,人們的幸福感最強烈。據西班牙《世界報》報道,科學家在對80多個國家的200多萬人進行調查後發現,中年危機困擾著40歲上下的男性,女性則在50歲左右出現危機感,這使他們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在走出人生的這一低谷時期後,幸福感會逐漸上升,到了六七十歲時,人們的幸福感最強烈。盡管原因並不明確,但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更現實,他們會承認自己的弱點,心理上更為成熟,隨著一些親人的相繼離世,他們學會了更現實地看待一切。什麼叫幸福?幸福是一個自我的感覺,而不是別人的評估當自己人生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你的那種感覺就叫做幸福人的一生分五種層次的需求,每個人的目標層次不一樣,所以達到的標准也不一樣當你的需要的那一層次的需求滿足後,你的一生就算幸福的,跟年齡沒有關系但是跟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度有關,比如一個獵人,他的幸福感來源是能多打點獵物而已,而不是名利、地位的東西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2)安全上的需要。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3)感情上的需要。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致,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系。(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5)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❷ 人的一生中多少歲到多少歲之間是最幸福的年齡階段
男人的黃金年齡段多大
我心目中的理想男人最佳年齡是28歲,28歲這個年紀的男人成熟穩重,有一定的閱歷,而且在我看來28歲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時候,帶著痞子般的大叔氣質,又洋灑著男人的青春,在我心目中很具有魅力.年齡是30歲,這個年齡算是男人的「黃金」年齡吧,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男人到30歲不老也不年輕,但是大多數30歲的男人都已經事業有成,經歷能力也穩定
男人多少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30而立,這是最關鍵的,如果30都沒有定型,那也就過了男人最是奮斗的年齡了.30歲我們不要求有太多的錢,但是到了40你必須要有太多的錢.因為再沒有,人的一生也就這樣了,沒戲了
什麼年齡段是男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
30歲,30歲事業有一定的基礎,感情也趨於穩定..
一個男人的黃金年紀是幾歲到幾歲
男人的每一個年齡都是黃金的年齡,20歲的青春,陽光;30歲的成熟,穩重;40歲的隱忍,厚重;50歲的灑脫,從容.從女人的角度來看,30-40歲的男人最具有吸引力,是男人的黃金年齡段,成熟,穩重,有思想,有魅力,事業有成.從男人的角度來看,男人的黃金年齡是25-30歲之間的這幾年.從學校走入社會,正充滿著無限的激情,還未曾承受過重的生活壓力!還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也未曾感受到太多的家庭負擔!
人的一生的黃金年齡是在那個階段!
應該是青春期(14—18) 這段時間是人生觀形成的階段,對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如果這時候能過很好的把握自己,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對我們一生都將無比受用. 還有這段時間也是知識積累最密集的階段,不要覺得枯燥的學習把我們的青春埋沒了,其實沒有人生的積累和沉澱,又怎麼會有在40歲左右人生的輝煌呢. 可能有人會說,有些人沒有什麼學習沉澱現在也很成功,但是那隻是個別現象吧,成功的定義也不僅僅是看財富,衡量的標准有很多,我始終覺得培根說的那句知識就是力量太對了. 所以青春期對人的一生太重要了
男人什麼年齡是黃金階段?
30到40
男人一生中的黃金時間是多大?
10年吧. 0-20是成長期 20-30是奮斗期 30-40黃金期 40-60衰退期 60- 沒落期
一個男人一生最佳年齡段是什麼時間
男人25歲以後被稱為進入壯年時期,這個階段是15年,既25——39歲;40歲開始就稱為中年,那麼身體的最佳年齡段就是這個階段.但是在工作和事業上的黃金15年是指36——50歲,這個時期是人的經驗和水平最佳時期,黃金15年的說法是泊來品,來源於西方.
❸ 每日平均休閑時間出爐,哪些人群的幸福感較高
我個人覺得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最幸福,對於中年人和年輕人來說,中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所以現在來講沒有那麼幸福。
每當我們談到休閑時間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首先就會想到繁忙的工作。在現實生活當中,一旦我們走入社會,我們就需要為了工作而奔波,很多人的工作內容也非常辛苦,甚至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休息時間其實會和一個人的幸福感有直接的關系。
一、這個數據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各個年齡段的休閑時間的調查,在這份調查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休閑時間最高,有些人甚至可以達到每天5個小時以上的休閑時間。與此同時,多數人的休閑時間每天只有1~3個小時,這個比重佔到了所有人中的46.58%。
❹ 人在什麼年齡段生活的最開心
因人而異,對你來說,你感覺過得最舒心的那幾年應該是最快樂的年齡。
是幼年和童年最快樂吧。少年有青春期困惑,青年有戀愛煩惱,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負擔重,老年身體不是很健康。我是5--14歲最快樂,無憂無慮。
❺ 年齡差是哪個數的夫妻,幸福指數會比較高
兩個相同年齡的人,心性都像個孩子,又怎麼可能照顧好孩子呢?
有的人會問,那找個年齡大有責任心的的大叔,就有利於孩子成長嗎?其實不管年齡大還是小,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雖然年齡差並不是決定家裡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但年齡差的選擇,能規避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一老一少的倫理問題、交流所帶來的鴻溝、同齡之間的幼稚氣。
❻ 哪個年齡段的人結婚最幸福
說到結婚,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的期待能夠的擁有的。
因為我們知道結婚是兩個非常喜歡的人在一起之後的結果也正是因為兩個人能夠非常的喜歡對方,所以他們在一起相處了很長時間之後並且兩個人是做到更好的理解和支持,對方,這樣就讓兩個人感情更加深厚。
也正是因為兩個人感情越來越深厚,所以兩個喜歡的人最終才會結合在一起。所以結婚都是非常幸福和快樂的事情。所以對於幾乎每個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能夠擁有這樣非常幸福和甜蜜的婚姻。
雖然愛情是非常幸福,也是非常甜蜜,但是並不是所有人他們的愛情都是這樣的幸福和美好。所以有些人就想知道究竟是哪個年齡段比較適合結婚。有些人認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更加適合結婚。
因為對於2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加的渴望和自己喜歡的異性朋友在一起,並且他們也更加的渴望能夠擁有愛情。在他們的印象當中,她們認為愛情是非常幸福,更是非常甜蜜的。為了能夠擁有幸福甜蜜的愛情,他們都會非常主動的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他們認為20歲左右是非常適合結婚的。
但實際上因為20歲左右,雖然他們對於愛情更加的期待,但是因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還沒有那麼成熟。所以有些人雖然是結婚了,但是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導致了他們可能還是會選擇分離。所以有些人認為更適合結婚的年齡是在30歲左右,因為我們知道到了30幾歲之後無論是男生和女生他們無論是心理還是他們。的能力都已經是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他們也更加的成熟。
正是因為他們非常的成熟,所以他們對待婚姻和愛情就更加的認真和負責。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對於愛情是頭腦發熱,但是到了三歲左右,他們對於愛情就更加的理智,他們會要求兩個人在愛情當中能夠更好的為對方付出,並且兩個人,也要做到在一起相互的關心和愛護,因為只有兩個人相互的關心和愛護,這樣才會讓他們,將來的愛情更加的幸福和甜蜜。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都知道愛情是非常幸福,更是非常甜蜜的,我們也知道當我們的愛情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就會選擇要結婚。對於很多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認為20歲左右是最適合結婚的,因為他們更加的年輕,所以他們對於愛情更加的期待。但是很多的年輕人他們可能認識,因為頭腦發熱,所以結婚之後發現其實對方未必最適合自己。這樣時間久了,她們也只會選擇離婚,所以有些人到了30歲左右結婚,他們就會更加的成熟,也會更加的穩重。
因為他們對於愛情會更加的認真和負責,也希望自己的另外一半,對待愛情也要好好的認真負責,只有這樣才會讓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更加的融洽,並且也只有這樣才會讓他們在一起相處,更加的開心和快樂,只有這樣才會讓她們的愛情,能夠更加的甜蜜。當她們結婚之後也會讓他們的生活是更加的幸福和美滿。
❼ 一生中 哪個年齡段最快樂
我覺得 人生中的青年階段是最開心的 因為這時候的我們懵懵懂懂
好奇心驅使著我們嘗試各種各樣的冒險 雖然我們會失去一些東西 但是我們自己親身體會到的 更足以令我們終生難忘 再者 我們在學生時期的友誼那麼的純真 那麼的深厚 這也是我們巨大的收獲之一啊
所以青年的我們是最快樂的 到老了 還可以慢慢回味
❽ 人在什麼年齡階段是最開心,快樂的
我覺得童年雖然是最快樂的,但是,最快樂的時候要看對什麼樣的人了,大部分人童年都是快樂的,但有少許是生活在陰影中,所以不快樂的,有的人結婚階段是快樂的,有的人結婚是痛苦的,有的人孩子長大了是快樂的,有的人孩子長大不爭氣怎麼能快樂呢,有的人臨死也是快樂的,有的人臨絲能快樂嗎?所以人與人不同,快樂的時期也是不同。
❾ 什麼年齡段的人幸福感最高
什麼叫幸福?
幸福是一個自我的感覺,而不是別人的評估
當自己人生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你的那種感覺就叫做幸福
人的一生分五種層次的需求,每個人的目標層次不一樣,所以達到的標准也不一樣
當你的需要的那一層次的需求滿足後,你的一生就算幸福的,跟年齡沒有關系
但是跟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度有關,比如一個獵人,他的幸福感來源是能多打點獵物而已,而不是名利、地位的東西
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致,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系。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5)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❿ 人生在哪個年齡段幸福感最強
從社會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多角度研究幸福話題的科學家認為,幸福感與年齡有關,六七十歲時,人們的幸福感最強烈。
據西班牙《世界報》2日報道,科學家在對80多個國家的200多萬人進行調查後發現,中年危機困擾著40歲上下的男性,女性則在50歲左右出現危機感,這使他們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在走出人生的這一低谷時期後,幸福感會逐漸上升,到了六七十歲時,人們的幸福感最強烈。
盡管原因並不明確,但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更現實,他們會承認自己的弱點,心理上更為成熟,隨著一些親人的相繼離世,他們學會了更現實地看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