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價值投資死於滿倉死扛,到底為什麼價值投資虧錢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說價值投資者死於滿倉死抗的根本不懂價值投資,真正懂得價值投資的才是股市最大的贏家;反之對於那些投機性特別強,總想賺快錢的股民才會出現虧損累累。
雖然a股投機性確實強,大部分股票確實沒有價值投資的潛力,大部分股票只能做做波段,做高拋低吸見好就收;對於沒有價值投資的股票去做價值投資,必然會成為失敗者,越持有套得越深,這就是現實中的炒股情況。
當然a股可以價值投資的股票非常少,但不能代表a股沒有價值投資,比如茅台帶動一批白馬股,堅定價值投資的股民投資者賺得盤滿缽滿,堅持白馬股價值投資的最起碼有十幾二十倍的投資收益,足夠證明a股是價值投資的。
價值投資是採取「時間換空間」的模式,看好一隻股票就安心拿著不動,總是頻繁換股,頻繁追漲殺跌,怎麼做價值投資呢?連股票都拿不住的股民,根本不適合做價值投資。
所以通過上面兩點分析得出答案,價值投資死於滿倉死扛的真正原因是不適合做價值投資,其次就是不會選價值投資股票,加上選對股票也持不住股票,這些都是會導致價值投資者炒股虧錢的根源。
炒股是投資不是賭博,提倡大家進行價值投資,散戶要遠離投機性炒股,只要學習好價值投資,才能真正成為股票市場最大的贏家,才能長久立足股票市場。
② 長期價值投資,價值來自哪裡
所投資公司的收益
補充資料:
一、價值投資就是實業投資思維在股市上的應用。凡是買股票時把自己當成長期股東的都是價值投資者。這里的長期是指5-10年的股票持有期。價值投資要求回到初心,強調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的一致性。股票投資、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投資方式的內核都是一致的。
二、價值投資的精華不在於具體的選股方法,而是在於指出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的一致性。必須把辦實業的精神用於股票的投資。買股票不是買彩票更不是賭博。買股票和辦實業是一樣的道理,必須擁有遠大的理想。股票投資家和實業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買股票就是要當股東,還要當長期股東。做價值投資就是要回到初心。
除價值投資外的其他很多股票方法,基本是著眼於短期獲取利潤。而價值投資要求向前看,擁有廣闊的胸懷。有點像金庸在天龍八部借掃地僧之口提出的觀點,即要修煉少林絕技就要有相應的佛學修為為之化解,當投資者有了廣闊的胸懷就不會在乎短期的利潤,就會獲得真正長期的良好收益,但是真正達到這個境界對於賺多少錢已經不再在意了。
故一個投資者只要是熱衷於短期賺一把快錢的那他就不屬於價值投資。而5年以內的投資計劃都屬於短期投資計劃。價值投資真正的精華在於講究共贏,擁有關心他人的能力。價值投資是個正和游戲。
除價值投資外的其他炒股方法基本是玩一個零和游戲,技術分析也好,短線追漲殺跌也好,內幕消息也好,莊家操縱也好等等都是如此。這些方法不能提高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財富,所以從根本上說是無效的。
③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沒有幸福感了
是的,現代人的幸福感確實非常低!原因如下:
1.房子、教育、醫療、養老四座大山
如今即使是農村人也都得必須在城市買房子了,因為沒有房子男孩找不到女朋友,女孩也不會找沒房的男孩結婚。而中國的高房價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承受的。
孩子教育也是很大的一塊開支,現在大部分年輕夫婦都只要一個孩子,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人才,而各種培訓班又層出不窮。普通家庭都得省吃儉用才能勉強負擔的起。
醫療更不用提,家裡有一個得大病的基本就得宣布破產了,動輒幾十萬的治療費可以說分分鍾能讓人崩潰。
養老,如今養兒防老的年代已不復存在,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如以前孝順了,是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拿著一個月兩千塊錢的死工資,還不夠一家人吃飯,省吃儉用家裡一有生病的人馬上回到赤貧狀態。沒有幸福感可言。
4.社會階層分化嚴重
中國的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也越來越窮。很多窮二代窮三代的孩子混了一輩子可能也就混一套房子的貸款,還是省吃儉用摳出來的。
而富人家孩子一生下來就有上億、上千萬資產,根本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對錢也沒有太多概念,也有時間追求夢想、理想。一大把時間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怕失敗,也不會承擔什麼風險。
窮人的孩子一輩子都在為溫飽打拚,也沒資格談什麼理想、夢想。甚至連談戀愛的資格都沒有。
社會上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幸福感無從談起。
④ 我們為什麼沒有幸福感
沒有幸福感,可能你平時沒有留意生活的美好,只記住了忙碌和煩躁。幸福感是自己去爭取的,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5個增強幸福感的建議:
⑤ 讀張磊《價值》,談普通人「價值投資」
最近高瓴資本的張磊出了一本書,名字叫《價值》,是一本講述他和高瓴資本價值投資理念和方法的書。我主要的交易方法為趨勢交易,所以對價值投資並不感冒,原以為是一本大佬吹牛的書,可通篇讀下來,這本書不僅對傳統價值投資做了新時代的補充,而且書中的很多事例和觀點都引人深思,讓人受益匪淺。
如果你問我是否推薦讀《價值》這本書,我可以說既推薦又不推薦。
先說說我為什麼不推薦這書,這本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講高瓴資本的價值投資方法和價值投資哲學,以及如何構建組織和幫助創業者,這些東西對於每天996練習徒手接磚的我們沒有太大的價值。
讀過達利歐的《原則》的應該知道,達利歐除了講了他的核心思想「創意擇優」之外還講了很多如組織管理相關的東西,譬如「嚴格的愛」這些,於我們而言,並沒有應用場景。
有的讀者會說,我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我需要學習張磊的價值投資方法。但是我也不推薦,如果你不是機構投資者,或者是職業投資人的話, 你根本學不來 。在我的認知里,每天在公司里練習徒手接磚、投資途徑只有在二級市場里進行交易的我們是沒有成為價值投資者的可能的。
為了照顧一些缺乏金融知識的讀者,我通俗的解釋下什麼叫價值投資,什麼叫非價值投資?
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公司的商業模式,研究公司的盈利預期來決定要不要買公司的股票。聽起來非常高大上,講起來也頭頭是道,比如「回歸投資的本質,買股票就是做股東」、「好公司,好價格」等等,非常適合普通人裝大X子。而且號稱自己是價值投資的人由於價值投資的政治正確性,通常有一種優越感。
而非價值投資類別又比較多,常見的就是量化投資,趨勢投資之類的。這類投資方法的特點就是,給你講你根本聽不懂這幫人在說啥。比如「月線MACD金叉,快線上0軸,日線在5日均線處獲得支撐」等等,沒有學過相關知識的人,聽起來的感覺就是聽著都是人話,連起來就不知道他在說啥。
我們看看張磊心中的價值投資是什麼樣的,我截取幾段你們感受下。
就這幾段,估計很多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就已經被啪啪的打臉了。這都2020年了,你還在研究那些傳統的價值投資的方法,不覺得過時么?
張磊認為價值投資的重要的標志是研究驅動,其研究的范圍相當的寬泛,除了對生意本身的研究,還包括對人、環境和組織的研究。時間跨度也是相當的長,在理解時間價值裡面,張磊認為研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起碼要看幾十年。研究不同的公司,要看不同的時間跨度。要根據事物的本質,去窺測更久遠的 歷史 和未來,找到屬於它的時間范疇。
就這個研究量,這個學習成本,我不認為對於每天需要去公司996的我們沒有什麼實操價值,你根本學不來。
那這本書是不是就完全不值得讀呢?對於普通人來講是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呢?答案是No!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很多的觀點和案例對於普通人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著重講一下愛折騰、與時代共舞和長期主義,我認為這些東西你把它們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價值投資。
張磊評價自己說自己是一個「愛折騰,不滿足現狀、愛挑戰自己」的一個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愛折騰。
我理解的這個愛折騰,就是 實踐 。
我認為現在的人普遍犯一個毛病,就是什麼東西都能給你講上兩句,你聽起來都挺有道理。現在自媒體流行,知識變得碎片化,大多數人都不思考或者淺思考。看一些文章邏輯上問題不大,他就覺得自己懂了,感覺自己又行了,人均懂王。但是一旦行動起來,大多數人都是翻車現場,被現實瘋狂軍訓,罵罵咧咧的退了 游戲 。
古人講「言知之易,行之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需要多實踐,多折騰。
中國人民大學的校訓是「實事求是」,也正是源於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張磊在大學期間熱衷於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大學期間做了一次關於牡丹牌電視機的市場調研,他沒有像那些「本本主義」的同學一樣,在大城市進行調研,高舉高打理論研究。而是回到家鄉,在農村、鄉鎮和三四線城市這些更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調研。
正是這樣獨辟蹊徑的調研,讓他們的實踐報告獲得了特等獎。毛主席的調研為革命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動了農村革命的繼續發展。而張磊也因為這樣的調研,讓他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在耶魯大學求學的過程中,張磊期間曾創辦過一家公司,後來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公司也停止了運營,對於這段經歷張磊是這樣評價的。
如果只是隔岸觀火,恐怕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其中的邏輯。
所以我認為,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多折騰,多實踐。 心潮澎湃,不如說干就干 。我們需要警惕未經實踐檢驗的認知,並通過實踐證明或者證偽,大到人生選擇,小到日常工作。用九邊老師的話說,人生的關鍵就是主動吃屎。
前段時間對於「困在系統里的外賣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其中有一個爭論之處在於演算法工程師是否需要親自去跑外賣?在我看來,這還需要問么?每天都呆著辦公室里就可以建模了?涉及到線下的問題,必須要親自去線下體會,才能更容易發現和解決問題。
最後,關於實踐,推薦大家讀一下毛主席的《實踐論》,偉人的大作,可謂是常讀常新。
姚堯老師在《笨蛋,問題在戰略》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大勢,也就是所謂的趨勢可謂是相當的重要,但又常常被人忽略。很多人在討論一個人的成功的時候,總會說這個人有多努力,多聰明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說通過這些無法推導出結果。而那個可以充當充分條件的就是大勢,就是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高瓴資本創辦於2005年,2005年有多麼牛逼呢?我給大家引用書中一段話,你們感受下。
書中對於高瓴資本的初創團隊有這樣的一個描述:「 除了我是半路出家學投資以外,其他四位都不是科班出身。當時就有好朋友「調侃」道:人都是看著很好的人,但是有點烏合之眾的感覺。」就這么一個配置在那個年代最後也能發展為中國頂級的投資機構,你換到現在試試?
從2020年回頭來看,高瓴資本和這些互聯網公司拉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很多企業創造的產品都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時代裹挾著這些互聯網公司和我們每一個個體向前飛奔,這就是大勢的力量。
所以,我們每個人一定要有時代的概念,要看清每一個時代的趨勢,有些時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譬如房地產時代,如果還刻舟求劍,再努力再自律也很難取得很大的成功。
我們平時需要多思考即將到來的時代和趨勢,投入進去,奮力搏殺。 歷史 上漢高祖劉邦,就是一個流氓,蕭何就是個庫管大爺,周勃吹喇叭的,樊噲殺狗的。就這么一個low逼團隊,在那個時代,經歷慘烈的廝殺之後,最後還是創建了漢帝國。
所以要敢想敢幹,既要低頭走路,也要抬頭看天。姚堯老師的常說的「小成就靠自己,中成就靠對手,大成就靠天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張磊所倡導的價值投資強調長期主義,他最關注的是一個公司,一個商業模式能否長期的為 社會 瘋狂的創造價值,而不是關注眼下的利潤和收入。
對於長期主義,他有三層理解。第一層是堅持初心,從自己的初心出發,去完成一個崇高的使命和夙願。第二層是保持進化,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認知。第三層理解是商業是一個「有無數終局的 游戲 」。
就這個東西,你套到我們個人上,也是適用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已經沒有初心了。每天過著社畜的生活,找不到工作的意義。為什麼這么痛苦呢?就是沒有了初心,沒有了對生命一個崇高的願景。現在人們老是強調儀式感,可是儀式感能填補你內心的空洞么?你需要的不是儀式感,而是使命感。要經常問一問自己, 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
再說保持進化,這都是老生常談了。多讀書,多思考,少看腦殘劇,你想不進化都難。實際上讀書真的沒有那麼難,很多人都是沒有掌握好方法,進而無法養成讀書的習慣。你就挑你讀的下去的書,每天就定一個2~3頁的小目標,堅持下去,時間長了你不讀書都會覺得渾身難受。這里的關鍵是目標一定要小,重點在於堅持,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
至於有無數終局的 游戲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多去嘗試,多去體驗,大膽的改變,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限定到一個結局裡。要充分的理解人生和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並擁抱它們。這個就不展開了,推薦大家讀一下《反脆弱》。一旦你用概率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就會看到一個和之前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我們個人一定要把精力用在長期有價值的事兒的,而不是天天研究自己那三瓜倆棗。堅持一些長期有益的習慣,比如長期讀書、長期鍛煉、長期定投等。如張磊所言:「追求大問題的模糊正確遠比追求小問題的完美精確要重要得多。」
思考時代的趨勢,多實踐自己的想法,堅持長期主義 。高維度,大格局上去思考生活中每件事兒的長期價值,堅持做能夠長期創造價值的事兒。我認為,這就是普通人對自己最好的價值投資。
《人民日報》天天說,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這個提法已經好幾年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你感受下,多想想為啥這么個提法。巴韭特賭美國國運賭成了股神,張磊在書中也提出了 重倉中國 ,沒事兒我們也得想一想普通人怎麼重倉中國?最後在控制好風險的情況下,多去實踐實踐。
最後以一首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來結尾。
⑥ 現在人不缺吃、穿、用,為什麼沒有幸福感
因為現在的人不容易滿足,很多的人都喜歡攀比,而且也越來越追求物質上的東西,所以沒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