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幸福生活 > 真實的幸福元素怎麼獲得

真實的幸福元素怎麼獲得

發布時間:2022-10-11 03:30:07

1. 如何給工作填充些幸福元素

工作著就是幸福的。現實中很少有人能體會到這一點,相反,工作帶給人們太多的壓力與挫折,想從工作中獲得幸福感很難。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工作並幸福著呢?一項調查顯示,只有9.79%的被調查者感到自己「幸福地工作著」,也就是說,10個人中勉強只有1人在幸福地工作。

隨著現代文明進程的加速,社會競爭日益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跟著加速。受工作緊張、人際關系淡漠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身心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當一個人有所追求時,他會承受更大的身心壓力。

對於輕微的壓力,人們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消除,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淡化。如果處理得當,還能將壓力轉化為人生的動力,促進奮發進取;如果壓力不能及時得以排除,長期積聚,無形的壓力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諸多不良的反應,如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形成所謂的「亞健康」狀態。

陳先生是一家貿易公司的部門主管。年紀輕輕的他能獲得這么好的位置,除了才華,更多的是靠勤奮,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出差更是家常便飯。突然有一天,一向精力充沛的他發覺越來越多的困擾向他襲來,如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鬱,以前10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卻要花費一個小時,他甚至對工作產生了極其厭倦的情緒,人也變得日漸憔悴。

這是現實工作中的一個特例,許多人都曾被這種情況「折磨」著,但是為有所追求,又不得不默默地承受。其實這不是明智之舉。正確的做法是,實時為自己的工作填充一些幸福元素。

1.按生物鍾規律作息

所謂生物鍾,是指人體內各個器官所固有的生理節律。人體內的生物鍾有100多種,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協調各器官的功能,並規范著人的活動,如睡眠與覺醒、記憶與思維的漲落、體力與精力的興衰等。一個人需要按照自身的生理節律來安排作息,絕對不能違反、干擾這種節律。例如,晚上10點准時上床入睡;早上6點左右起床;7點進早餐;9~11點精力充沛、記憶力強,是工作或學習的大好時機;12點進午餐;而下午1~3點體溫下降,荷爾蒙水平趨弱,人需要放鬆,最好午睡半小時;下午3~5點乃是繼上午9~11點之後的又一個精力與體力充沛的高峰期;6點左右進晚餐;下午7~9點的記憶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個學習或工作的黃金時間段;而晚上10點又到該入睡的時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覺,三餐不定時,則你將整天昏昏沉沉,疲憊不堪。按生物鍾規律作息不但可以緩解你的身心壓力,還可以增強你的體力,改善你的精神面貌。

2.強化三餐營養

飲食與快樂工作有什麼關系呢?乍一看確實沒有任何聯系,其實其中大有學問。足量且平衡的營養是辦公族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勞的基礎。我們在安排一日三餐時,一要品種多樣化,二要各品種之間的比例均衡,偏廢不得。當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各個年齡段的生理特點對營養物質做出某些調整,以便更好地為健康服務。例如,20~30歲期間增加鐵、鎂等礦物元素以及維生素C的攝入量;30~40歲期間增加葉酸與鈣的攝入量;40歲以上除繼續增加鈣、鎂以及維生素的攝入外,尚應注意補足硒、硼等微量元素和優質蛋白,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硒的葯物制劑,或者精氨酸、鳥氨酸等氨基酸製品,因為它們能幫助你避免過勞傷害,保證機體高效率運轉。

3.主動尋找快樂

科學研究表明,失望、焦慮、恐懼、神情沮喪等不良情緒也可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過勞就是如此。心理學家們為此所奉獻的良方是多笑。笑被認為是最好的精神鬆弛劑,10分鍾大笑能使人全身放鬆45分鍾,男子每天應笑14~17次,女子應笑13~16次。當然,這種笑應是發自內心的,應該自然而坦誠。因此,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相聲、小品、富有喜劇色彩的影視節目,主動求樂。

4.堅持合理運動

運動醫學專家認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經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周散步四五次,每次30~45分鍾,或一星期進行三四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鍾,這些都是必要的。剛開始時,你也許會感到運動後更為疲勞,這正說明你的機體需要調整,堅持一段時間後便會慢慢適應,體能會逐漸增加,抵抗疲勞的能力會得到強化。

5.學會主動休息

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什麼叫「會休息」呢?現代科學賦予的含義是主動休息,即在身體尚未出現疲憊感時就休息。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動休息法有著質的進步。科學實驗證明,人體持續工作愈久或強度愈大,疲勞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勞的時間也就愈長,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傳統休息方式效果差的原因所在。主動休息則不同,不僅可保護身體少受或不受「疲勞素」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承載了一個人太多的東西,不僅有目標、理想與追求,還有付出與努力,以及酸甜苦辣。一個不善於向工作中注入幸福元素的人,他的意志勢必接受更多的考驗,在克服同樣的壓力時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成本,這不應是一個對工作執著的人應有的一種工作體驗。一個善於工作的人,不僅善於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更善於把乏味、單調變成幸福與快樂。

2. 獲得幸福的三個途徑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身邊的人給予並收獲著幸福,自己卻像個局外人一樣只能旁觀這一切?這感覺好像天堂就在你眼前,卻有一道上鎖的大門將你攔在外面,讓它可望而不可即。

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沐浴在幸福之中,而有些人的接收器蒙上了灰塵,他們與世界的聯結被切斷了。值得慶幸的是,這種困境並沒有超出人類的控制能力,對此我們可以採取行動。

方法1:設定目標,探索內心深處的渴望。

我們應該深人內心去認識自己。首先,應該確定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目標:其次,努力在這些目標中尋找自己想做的;接下來,將每個目標細化.並尋找出有意義,源自於內心需求,真正想要去做的;最後,為那些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做一個詳細、完整的計劃,並付諸行動。

一個因為外在壓力而勉強自己去實現某個目標的人,是不能在其中找到長久的快樂的,只有發自內心地對這件事情有強烈的熱愛,才能夠獲得真實的幸福。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有哪些是真正想做的,有哪些是迫於外界壓力不得不做的。

追求我們能做、想要做,並且具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夠滿足我們內心真正的需求。當我們追求與自己內心需求一致的目標時,更能夠激發出我們的無限潛能。同樣,在通往這個目標的途中,我們是快樂的,不會感覺痛苦或者麻木。

方法2:從小事入手,改變自己不良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

我們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感,如果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使自己的習慣有較大的改變,可以從小事情著手,從事情上去改變,對我們來說會更加容易。你可以從小事情中試著培養自己的一種興趣,比如閱讀、聽音樂、打網球,然後通過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慢慢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習慣。

方法3:避免習慣化,試著增強自己的愉悅感。不要煩繁地重復自己感興趣的事。

我們通常都是身處在某些特定的、舒適的環境下,或者是接觸自已感興趣才會產生愉悅感,而當我們結束了這些感興趣的事,愉悅感便會消失。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記住這種愉悅的感覺,並試著增強它,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提高的幸福感。

而當我們頻繁地重復原來能夠給我們帶來愉悅感的事情時,也可能會減少我們的愉悅感。比如你喜歡某種水果的,如果你不停地吃它,就很可能會產生發膩的感覺:而如果你隔段時間吃一次,它帶給你的愉悅感就不會消退。

所以,我們可以找出重復某件事情的最佳間隔時間,這個時間既能避免產生又能夠不斷地帶給自己驚喜。如果掌握了間隔時間這些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得到更多善意的回報。

幸福其實不難,學會感受幸福,便可慢慢收獲幸福,小士也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大家獲得幸福。

3. 女人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不要認為一個男人就是你的全部。女人依賴男人是很自然的,被依賴的男人是有吸引力的。但是,我們不能所有事情都依靠男人,因為你身邊的男人總會存在不確定性。不要一味地向男人索取。總有那麼一部分女人認為男朋友或老公應該滿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認為這是男人的責任。所以她們把男朋友或者老公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出氣筒、伙計、司機,無所顧忌地提出各種要求,把男人的精力和金錢全部消耗殆盡。

有能力在婚姻中保持單身,許多女性在結婚後將家庭視為她們生活的全部焦點。有了孩子之後更是如此,天天圍著孩子和丈夫忙碌,很少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有些更是與昔日的好友,漸行漸遠,很容易就把自己熬成了黃臉婆。其實婚姻並不是牢籠,結婚後也並不是只有家庭。即使選擇在家當全職主婦的媽媽們,也還是需要有自己的交際圈。如果沒有,那麼你可能非常容易的會漸漸的失去自我。

4. 怎麼讓自己變得幸福

一個人在生活中想要獲得幸福,獲得快樂,就必須擁有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心態,在面對一些困難挫折時,都能樂觀的去面對。
每天早晨睜開眼睛,你是否有去思考過,我們其實生活的很幸福,每天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以看到初升的太陽,被陽光照在身上,可以呼吸每天的新鮮空氣,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快樂。
還記得在小的時候,我們的快樂其實很簡單,放學之後走在路上吹吹口哨,一群三五好友追逐嬉鬧,那時候是多麼的開心,而現在呢,你是不是已經很有沒有真正的開心過了,已經找不到內心深處那曾經純真、自然的快樂。其實,真正的快樂或許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它們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只是我們長大了以後,缺少了去發現快樂的內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三件小事,只要堅持去做,就能不斷的獲得幸福。

一、堅持做運動,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你最大的保障
如果你希望能夠認真的享受生活,那你就必須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當你身心健康、容光煥發的面對每一天時,自然能夠發現生命的意義。而每天適量的運動鍛煉,可以讓你保持心情愉悅。我們如果想要獲得人生的樂趣,就必須好好的對待自己的身體,遠離亞健康的生活狀態。心理學家在看到病人沮喪的時候,往往會要求病人先去做出一些運動,使你的血液在內心中活躍起來。當你運動完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更加的積極,變得更理性。
二、善於尋找快樂,活躍思維
我們如果想要獲得快樂,就需要經常去思考,一個思維活躍的人能更加有意識的讓自己保持心情上的愉悅,從而獲得快樂。在生活中你所尋找的是什麼,那你就將發現什麼,這是人生的基本法則。認真尋找快樂的人,從來不會失望。要學會欣賞你身邊的所有事物,心中的幸福感也會自然而生。菲爾普斯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是那些擁有有趣想法的人。」

三、釋放負面情緒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快樂,那麼你必須先將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不悅全部挖掘出來,將心中所有的憤怒、不滿、自私等,全部釋放並且拋掉。只有你改變了自己的精神面貌,採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才能獲得快樂。
生活中經常有人說「老天爺對我太不公平了,我生下來就有多麼多麼的不幸。」在這個世界上,比你更加不幸的人永遠都存在,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抱怨人生,而是發現自己身上的美好的地方,拋掉那些內心的不滿,這樣你就能得到幸福。

5. 幸福的元素有哪些

幸福的元素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價值需求等。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指吃飽穿暖,滿足不了這一需求,人就不會幸福。吃飽了,穿暖了,才感到幸福。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隨時隨地覺得自己很安全,不受傷害,包括身體和精神上不受傷害,這才會感到幸福。
3、歸屬需求
歸屬需求指的是人生在世必須有明確的歸屬感,要使自己實實在在感覺到自己是屬於哪個族群,哪個團體,哪個家庭。這個族群,團體和家庭是接納你的,認同你的,是永遠在一起的。歸屬需求得不到滿足,人就會感到孤獨,無助,形單影只,非常難受。
4、尊重需求
任何人都需要別人的尊重。如果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受到岐視,人就會痛苦。反之,得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崇敬,就會感到幸福。
5、價值需求
價值需求又叫自我價值實現需求。也就是說人生在世,不能枉活一場,得干出點名堂,給世界留下點什麼。干出事業,留下貢獻,人就會感到幸福。

6. 如何才能獲得幸福

漫漫人生路,如何才能獲得幸福?

阿德勒認為,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面臨著三種重要的關系——工作、社交和婚戀,這三種關系構成了三個問題:

1.如何謀求一種工作,使我們在自然資源的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2.如何找到我們在群體中的位置,使我們能夠與人合作,並分享合作的利益;

3.如何調整我們自身,以理解兩性的存在和依賴於兩性關系的人類繁衍問題。

阿德勒發現,一切人類問題都可以歸類到這三個主題之中,而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即反映出他對生命意義的最深層感受。他舉例說,假使有一個人,他愛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觀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際范圍廣泛而成果豐碩。我們就能斷言,這樣的人必然會感到生活是個富於創造性的歷程,生活中充滿了機會,而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

這篇清單是基於阿德勒思想關於如何獲得幸福的13條建議。願你我以阿德勒的智慧淬煉心靈,培養樂觀有勇氣的人生風格,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幸福的人生。

01

世界是主觀的。同溫的一杯水,冬飲覺冷,夏飲覺熱。我們都活在主觀世界裡,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世界就會改變。所有人都可以改變,都可以獲得幸福,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改變的勇氣。

02

現在不是由過去決定的,而是由目的決定的。我們大家都是為了某個目的而活著,所以我們真正該考慮的是現在的目的,而非過去的原因,過去根本不存在。無論之前發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你的人生取決於每一個此時此刻的目的。所以,如果你無法改變自己,請你自問,你是不是抱著不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目的?

03

根本不存在什麼過去。人人都是「我」這個故事的編纂者,為了實現「現在的我」的目的,其過去往往會被隨意改寫。人會從過去發生的龐大事件系統中只選擇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並賦予其意義,繼而當作自己的記憶。反過來說就是不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會被抹掉。

04

學會「課題分離」,把自己和別人的課題(「課題」可以理解為「事情」)分開來。辨別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考慮一下「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來承擔?」分離之後,不幹涉他人的課題。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05

不為滿足別人的認可而活,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別人如何評價你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你能做的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

06

別人不是敵人,而是夥伴。如果你為爭取別人認可而活,別人就和你成了爭奪認可的競爭關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你的失敗,那你就不可能擺脫煩惱。所以,不要與任何人競爭。相反,如果你要體會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那麼對世界的看法就會截然不同。那麼,該和誰競爭,爭取誰的認可呢?往下看。

07

和理想中的自己競爭,爭取自己的認可。人類生來追求優越性,也正因為如此,人就會產生自卑感。自卑感不是壞事,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和別人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爭取自己的認可,只要自己不斷前進,超越自我即可。

08

獲得歸屬感。歸屬感就是把他人當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你必須要思考的是「我能給予什麼」,才能獲得自己的位置。人只有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09

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斷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不需要計劃,因為沒有目的地,只要關注如何度過這一剎那,跳好「此時此刻」的舞就已足夠。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

10

做任何事都可以,只要這事對他人有貢獻。當人有選擇自由的時候,當人有可能迷路。但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心中帶著這顆引導之星,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不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著,就一定會到達誰都不知道的某個地方,某個好地方。現實的人生就是這樣,人生意義在認真跳好「此時此刻」的舞時,就會逐漸明確。祝福大家。

前面講的是修身的法門,下面說幾個待人的要點。

11

單身狗之間:「命中註定的那個人」根本不存在。通過設定一個過大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來迴避與現實的人交往,達到不想涉入一段關系的目的,這才是感嘆「遇不到真命天子」的人的真實面目。真相是:我們可以愛任何人,愛是一種決心、決斷、約定。

12

愛人之間:主動去愛是成熟的唯一法門。在童年,「我」正因為被父母愛著,所以才能活下去。作為性命攸關的生存戰略,我們都會追求「被愛」,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關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然而,「去愛的生活方式」是下定決心去愛某個人,那時候就能告別孩童時代的生活方式,實現真正的自立。因為,我們通過愛他人才能漸漸成熟起來,才能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愛是自立,是成熟。正因為如此,愛非常困難。

13

長輩和孩子之間:不能批評也不能表揚,而要以平等身份交心。如果你身為父母,一定一臉懵圈,聽我解釋。批評是干涉他人課題的行為,記住「你可以把馬強拉到水邊,但也不能強迫其喝水」;表揚會讓他把「爭取你的認可」當成目的,進而會讓他和別人形成競爭關系。而且,這兩種行為都把人際關系看成了縱向關系,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才會去干涉。阿德勒提倡橫向關系:雖不同但平等。

7. 談談你認為獲得幸福感的重要元素有哪些。

我認為獲得幸福感覺重要的是兩情相悅,其次是興趣相投,兩個人相處要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感情才長久。

8. 怎樣提升幸福感

人生在世都在追求幸福感,可是人都是不知足的,有了幸福感還不滿足,又想提高自己的幸福感,這個很簡單,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沒有在意,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道門,必定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在餓的時候有香噴噴的飯菜吃,在落魄的時候有人雪中送炭,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很幸福的,只要細細體會就能感受得到。

幸福感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事情,發生事情先別著急生氣,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像很多家庭都有小孩,調皮搗蛋的小孩很讓人頭疼,但是你換一個思路,孩子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孩子幫忙只會幫倒忙,那是因為他們還小,但是他們有一顆幫大人幹活的心也是一種幸福感。

與真實的幸福元素怎麼獲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待老城經濟發展 瀏覽:243
幸福車行賣什麼電動車 瀏覽:426
如何把故事做成書頁 瀏覽:112
枇杷和琵琶之類的故事還有哪些 瀏覽:302
什麼婚姻家庭篇 瀏覽:987
清遠市食品健康證去哪裡辦 瀏覽:336
cf劇情故事在哪裡 瀏覽:489
給伊朗美女帶什麼禮物 瀏覽:163
故事在哪個平台找 瀏覽:537
健康證上哪裡拿 瀏覽:288
四大美女去哪裡旅遊啦 瀏覽:338
實體經濟什麼時候好 瀏覽:212
愛情公寓和還珠格格哪個好看 瀏覽:610
婚姻中被拋棄了怎麼走出來 瀏覽:389
什麼樣的婚姻不可挽回楊瀾 瀏覽:842
認不得哪個是小美女 瀏覽:629
新疆事業單位一般考什麼科目 瀏覽:278
如何測算婚姻 瀏覽:316
美女玩手機信號怎麼樣 瀏覽:850
經濟逆風凱怎麼打趙雲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