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幸福天使行動項目是真的假的
真的。
幸福天使行動項目是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貝因美集團、索貝國際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公益項目十分具有權威性與公益性,是真實有效的。
幸福天使行動項目旨在對0到6歲患有先天性重大疾病和需要幫助的孤殘貧病幼兒提供救助。7月12日,「幸福天使」在山東救助了首例患兒,兩歲的王亮,資助其當日手術的全部費用。
B.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是指一個人的感情,包括了:喜悅、滿足、感恩、富足的心理感受。
幸福不是狀態本身,而是狀態的改進。
幸福劃分為三個維度:快樂、投入、意義。
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美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
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C. 幸福公益是什麼意思
公益
拼音:gōng
yì
基本解釋: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多指衛生、救濟等群眾福利事業)
例句:他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實業家。
D. 幸福定義是什麼,現實的說
「幸福」,拆字解釋就是:一家人有吃、有穿、有錢花。幸福的實質含義:是人感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慾望時的享受過程。生理方面:比如改革開放前,人們溫飽都成問題,能吃飽、穿好就是幸福。心理方面,也就是精神上:比如一個科學家,在研究一項科學項目時的過程感覺幸福,就是探索慾望(其中就有好奇感、責任感等),研究成功更是感覺幸福……
凡是人的各種慾望,在得到滿足時的感受就是幸福。
還比如一名軍人,TA的最高慾望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就是說,為人民服務是一種享受)……
還比如:你很孤單的時候,親朋好友來陪你,你就感覺幸福。而你的慾望就是和親朋好友在一起時的感覺,那種感覺得到後,就是幸福感……
E.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只是一種感覺!一種讓人感到舒心的感覺!它有很多種:愛一個人是一種幸福;被人愛也是一種幸福;開心是一種幸福;哭泣也是一種幸福(感動的流淚;傷心的流淚,至少讓你明白你的在乎);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好好幸福著,這也是一種幸福…其實,只要你用心尋找,幸福無處不在!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讓自己多留意點,多感受一點幸福呢!
F.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幸福就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人們獲得的幸福感都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的,所以,我們如果想繼續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後,那麼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當人們再次獲得這個或這類時幸福時的幸福感就會逐漸遞減,當達到足夠多的N次時,渴求度會變為零,幸福感也就變為零了。當你實現一個願望、達到一個目的、愛一個人、被人愛、一時的心情愉悅、快樂等等都屬於幸福。幸福沒有距離、沒有標准,幸福是一種感覺。當你心滿意足時,就是幸福。知足常樂能使幸福保鮮(執著)。
G.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是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啟蒙文》定義: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
新釋:幸福存在於差異化中。差異化的存在,不僅是合理合情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從人類認知學角度看,它就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古樸)
(7)幸福項目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幸福延伸閱讀——衡量: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主觀情緒。
大部分人在談論「幸福」時,都是指這種「幸福」——個人愉悅的感覺,積極的情緒,它是短暫的,易逝的,獲得也相對簡單,有許多的捷徑,比如性、巧克力、葯物。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把「幸福」劃分為三個維度——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
H. 西安幸福林帶的項目介紹內容是怎麼樣的
幸福林帶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利用工程之一、全國最大的城市林帶工程、陝西省重點工程,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市政工程、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被譽為「世紀工程」。該項目於2016年啟動建設,預計2021年7月1日全面對外展示運營。
幸福林帶項目總投資約240億元,林帶主體位於幸福路和萬壽路之間,東西寬210米,其中:林帶景觀寬140米,兩側市政道路分別寬35米,南起新興南路、北至華清路,長5.85公里,佔地面積1134畝。整體項目跨越西安市新城區、雁塔區、灞橋區。
(8)幸福項目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幸福林帶的歷史沿革
幸福林帶起源於1953年,是在蘇聯專家協助下規劃設計的。第一版《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對幸福林帶提出明確的功能定位,其主要功能是作為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的防護隔離帶。此後在1980年、1995年和2008年西安市三次總體規劃修編中,幸福林帶一直予以保留。
由於各種原因,幸福林帶建設工程一直未能啟動建設。2003年,時任西安市委書記栗戰書提出「還林於民」,要求恢復建設幸福林帶,之後市區兩級政府經過認真調研,反復論證,多次調整思路,修改規劃方案,於2004年正式啟動幸福林帶改造項目。
I. 幸福是什麼意思
幸福就是一個人七情六慾獲得滿足而身心愉悅的過程,俗稱"萬事如意"。
人的七情六慾雖然很多,但可基本歸納為四大方面。
一是渴望物質豐富。例如一個普通人會渴望付出盡可能小的勞動強度,花費盡可能少的勞動時間和盡可能順心的勞動過程就能換取足夠多的,可供他和家人自由支配的,持續不斷的物質財富;
二是渴望精神愉悅。例如人們會渴望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公正、尊重、親情、友善、安全、良好預期等精神愉悅;
三是渴望壽命長久。例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也會充滿著對疾病、對意外傷害的恐懼和對人生終點的無奈,十分渴望能保持健康的身體,獲得久遠的生命;
四是渴望愛情浪漫。例如在愛情方面,人們有珍惜家庭穩定的理性一面,同時人又象動物一樣,程度不同地對其他異性具有一定的野性渴望。現實生活中人們只能不得不地壓制野性,張揚理性,但是幾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渴望能夠獲得一種寬松的社會環境便於他或她無憂無慮地去追求浪漫愛情而又不傷害任何人。
中國古人把人性四大欲求精闢地歸納為"福祿壽禧"四個字。也可以說,滿足福祿壽禧的過程也就是幸福的過程。
幸福還有七大特點:
A 綜合滿足才能真幸福。
每一單項欲求的滿足,都能給一個人帶來一定程度的快樂,但是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一般地說,一個人只有獲得四大欲求的基本平衡式的綜合滿足,他才會感到真幸福。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會普遍感到不幸福,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人們過分追求單項欲求的滿足,而忽視了欲求的綜合滿足。例如,很難想像一個通過不正當手段積累了億萬家資,卻夜夜噩夢害怕東窗事發被追究原罪的富翁會真幸福。
B 幸福度與代價成反比。
每獲得一定單位的欲求滿足,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些代價實質上是勞動的付出、精神尊嚴的付出和生命時間的付出,但是常常會被金錢的付出這個表象所掩蓋。欲求滿足的程度,與代價的付出量成反比例關系。
C 民主投票反映幸福量。
欲求滿足的度和代價付出的度都是一個當事者自我估量評價的心理概念,先天缺少一種公認的標准參照物,因此很難量化成絕對值來衡量其高低。當事者個人常常參照相關人群感想法、縱向對比法、橫向同比法、摩擦抵消剩餘法、潛能開發率法等相對量來進行綜合對比評價。欲了解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成員的滿足度,常使用民意調查法或者民主投票表決法。
D 幸福量取決於慾望值與實際滿足度之間的差。
一般來說,幸福量的大與小,取決於這個人的慾望值與實際滿足度之間的差,實現的滿足度比當初慾望值超出的值越大,這個人就會越幸福,反之,這個人就會感到越不幸福,甚至是痛苦。知足者長樂,就是這個道理。
E 次序選擇決定幸福量
每種單項欲求的迫切程度會因人因時因事存在著此高彼低的動態起伏,同時,單項欲求的滿足度還存在著邊際遞減規律,一種單項欲求獲得滿足的次序還常常會影響到另一種單項欲求的滿足效果,因此人們常常會處在孰輕孰重孰緩孰急的艱難選擇中。人們只有在空間上保持好各種單項欲求的平衡滿足,既分清主次又不以偏代全,由此形成的欲求綜合滿足程度就高,幸福總量就大,反之就低就小
F 欲求滿足的時間越久幸福總量越大。
無論是單項還是綜合,欲求的滿足都存在著一個時間觀問題。在同等量的滿足度上,只有讓欲求滿足的時間越久,幸福總量才能越大。因此,人的壽命越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間越長久,人類幸福總量就越大。
G 與他人關系決定欲求滿足度。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人,因此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既存在著欲求沖突關系,更存在著欲求依存關系,因此,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或者一個政黨、或者一個國家只有妥善地處理好與其他社會成員的關系,才能獲得較高的欲求綜合滿足度。
一種評測幸福滿足度的簡單方法:
我們姑且假設一個社會成員最高的幸福滿足度是1,最低的幸福滿足度是0。假如一個社會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1,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最和諧社會,假如一個社會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0,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最不和諧社會。例如,一個社會有100位社會成員,如果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1,幸福總量就是100,那麼這個社會的幸福度或者說和諧度就是100%;如果每位成員的幸福滿足度都是0,幸福總量就是0,那麼這個社會的幸福度或者說和諧度就是0。
人有四大欲求,我們姑且規定每單項欲求的最大滿足度都是0.25,最小滿足度是0。假如一個人四大欲求的滿足度都達到了最高值是0.25,那麼,這個人的幸福滿足度就是0.25+0.25+0.25+0.25=1;如果一個人的物慾滿足度是0.20,精神滿足度是0.10,生命滿足度是0.12,愛情滿足度是0.16,那麼,這個人的幸福滿足度就是0.20+0.10+0.12+0.16=0.58。 這個幸福滿足度也可表述為(0.58x100)%=58%。
幸福滿足度也可以應用到單項滿足度的評定上。假如一個國企有100人,95%以上的人(普通員工)對產權改革管理層收購的平均滿意度大約只有0.2,而5%的人(管理層)滿足度也許會高達1.00 得出的滿足度總值是: (95x0.2+5x1)%=24% ;假如把國有資產的使用權作為負債分包到人,由全員集體承包並海選管理層,可以讓95%以上的人平均滿意度達到0.9,而5%的人滿足度也可平均達到0.5 那麼得出的滿足度總值是: (95x0.9+5x0.1)%=90% 僅僅從這個單項進行考察,兩種改革孰優孰劣,也就一目瞭然了。
和諧世界就是地球全體成員幸福總量最大化的社會:
從社會整體角度來說,雖然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渴望獲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快樂,可是,由於每一個社會成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共同生活在唯一的地球上,都生活在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都彼此獨立而又彼此依存的各色社會中,而滿足我們各項欲求所必需的自然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政治資源、社會資源、科技資源、時間資源、異性資源等都是有限的,人們彼此之間就會存在你多我則少,你有我則無的競爭關系。因此,如何讓競爭有秩公平、如何讓這些資源在競爭中達到最佳的配置、如何讓競爭既能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又能讓全體社會成員在競爭中獲得四大欲求綜合動態滿足度的最大化,是衡量一種社會制度和諧與否的標准。
因此,只有一個在時間上空間上能讓全體社會成員樂苦相抵的絕對值最大,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最小,個性滿足的程度最高、資源的利用率最大、技術進步的速率最快、社會全體成員幸福總量最大化的社會,才是一個人人幸福的理想的和諧社會。讓每個地球人都最幸福快樂的和諧世界理應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