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幸福指數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保持好的心態;多多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多和親朋好友交流,保持和睦;做到這些,即使你沒有錢,那你也是最幸福的!
『貳』 怎樣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1、盡力幫助別人。付出多少辛苦,你將收獲多少幸福。
8、關上電視。看電視是被動的放鬆方式。多花些時間在可以鍛煉技巧、培養興趣的事情上。
『叄』 如何提高幸福指數
人的一生都處於精神成人過程之中,特別是步入中年經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之後,人才真正進入了成長的成熟期,這時期我們都在不斷地試圖說服自己人生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人的一生能體驗到多少份量的幸福,關鍵在於你對人生所持的態度。你認為盡責任是一種幸福,你就有了責任幸福的體驗;你認為知足是一種幸福,你就有了知足常樂的幸福體驗;你認為平淡簡朴是一種幸福,你就有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幸福體驗。有的幸福來源於別人給予你的,如別人對你的尊敬和信任;有的幸福是你給予自己的,如你對自己的肯定、認同和接納;有的幸福來源於你給予別人的,如你給予別人的幫助和快樂。這里的「別人」可以是親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陌生人。所以幸福本身就是一種體驗,體驗是一個過程,而過程是用時間界定的。
人一生的時光是有限的。人的一生到底能擁有多少幸福的體驗?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把生命的存在當成一種幸福,而後好好珍惜;在於你能不能把養家糊口當成一種幸福,而後坦然承擔;在於你能不能把超越自我當成一種幸福,而後不言放棄;在於你能不能把物質上與人的差距當成一種幸福,而後清凈心靈。幸福不是索取,不是攀比,不是逃避,更不是占據物質財富的多少,而是付出和給予,這樣你才能感知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是有用的、有價值的,這樣你就會幸福。
幸福是人與生俱來的生命體驗,幸福和悲傷、痛苦、失落一樣,只是我們諸多生命體驗的一種。人的一生到底是幸福多一點,還是失意多一點,取決於我們怎樣理解「幸福是什麼」。幸福和其它的生命體驗的關系並不是「總和為幾」的關系。因此不是幸福體驗多了,生命的其它體驗就一定會減少。人的一生是應該在豐富的生命體驗中度過的,當我們成年以後,我們的生命體驗不能再停留在他人、他物對「我」的施為上,而更多的應是自己主動去思考、去選擇、去取得幸福的體驗,只有這樣當生命結束之時才會無悔!
『肆』 增加日常幸福感
增加日常幸福感
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是不是離你越來越遠了?下面增加日常幸福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當今社會,提起是否有幸福感,可能我們很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等諸多壓力讓我們覺得我們並不幸福,並不快樂;但我們是否曾經想過,是否我們要的太多,我們的慾望太過於強烈,以至於讓自己這么累;反而有時候簡簡單單或許才是最大的快樂。來自德國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幸福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而言,他們領悟幸福的含義卻是不同的。
那麼我們如何增加自身的幸福感呢?且看科學家們給你支招。
【1】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加幸福感
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大幅提高人們的幸福水平。
該研究將發表在著名的《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雜志上,這項研究是首次重大的科學嘗試探索水果和蔬菜可以減少癌症和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每天攝入的水果和蔬菜額外增加到8份就會獲得幸福感。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稱,人們從幾乎沒有水果和蔬菜到每天八份水果和蔬菜會使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增加,相當於人們從失業到就業的感覺。幸福感會在24個月內增加。
該研究隨機調查了超過12000人。研究主題包括對他們的每日進食進行記錄並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進行測量。通過兩年內飲食的改善,研究人員發現了人們心裡的變化。
【2】SPPS:每周嘿咻一次的夫妻往往是最具有幸福感的
近日,一項發表於國際雜志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多的“嘿咻”或許並不總會讓你變得快樂;研究者Amy Muise說道,盡管高頻率的性愛和更多的快樂直接相關,但當性愛的頻率超過每周一次時上述這種關聯就表現得不再明顯了,本文研究對於保持和伴侶的親密聯系非常重要,但我們大可不需要每天都“嘿咻”來保持這種親密性。
此前有研究及一些文章中都表示,更多的性愛就等同於更多的幸福,但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基於在過去4年裡對超過3萬名美國人進行研究首次發現,當夫妻間性愛頻率超過每周一次時,性愛和快樂之間的關系就會大打折扣,該研究並沒有鑒別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聯,其也並沒有告訴我們是否性愛一周一次可以使得伴侶快樂,或者要保持快樂的關系就必須讓伴侶間高頻率地“嘿咻”。
【3】JESP:上班方向一致 夫妻幸福感更強
“買房子,買在哪兒?”這是很多夫妻結婚時要考慮的頭等大事,有些人會選在雙方工作單位的中間,感覺這樣對彼此都公平,但也許這是個錯誤的選擇。因為一項研究表明,夫妻雙方上班方向一致,會增加婚姻的幸福感。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黃愛琳(音譯)和她的同事做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已婚夫婦的工作單位在同一個方向,他們感覺婚姻更幸福,因為這讓夫妻雙方感覺到他們有共同的人生奮斗目標。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做了2項調查。在第一個調查中,他們詢問了280位居住在美國的已婚上班族,這些人平均年齡為33歲、平均婚齡是8年。調查結果表明,上班方向一致的夫妻對婚姻的幸福感明顯更強,並且這種幸福感不會受到一些其它因素的影響,如結婚時間的長短、小孩的數目、工資水平以及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等。
【4】研究發現妻子的幸福感比丈夫的更能決定婚姻質量
美國羅格斯大學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當涉及幸福的婚姻時,妻子對長期婚姻生活越滿意,丈夫與妻子在一起越幸福,無論他對婚姻的個人感受是什麼。“我認為關鍵在於,當妻子對婚姻感到滿意時,她會為丈夫付出更多,這會對後者的生活產生積極的效應。” 羅格斯大學社會學系、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黛博拉?卡爾(Deborah Carr)教授這樣說道。“丈夫很少表達兩性關系的個人感受,他們的婚姻不幸福程度可能不會傳遞給自己的妻子。”
卡爾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的研究教授維姬 弗里德曼(Vicki Freedman)合著的這項有關婚姻質量和老年人幸福程度的研究將被發表在10月的期刊婚姻與家庭雜志上。
這項兩個學校合作進行的研究與之前研究不同之處在於它調查了配偶雙方的個人感受以確定這些婚姻評估會如何影響老年人的幸福感。研究人員分析了394對夫婦的數據,後者屬於2009年一項有關收入、健康和殘疾的全國性研究的一部分。配偶中至少有一方年齡在60歲以上,夫婦婚齡平均為39年。
為了評估婚姻質量,參與研究的夫婦被詢問了一系列問題,例如他們的配偶是否欣賞自己,是否與自己爭吵,是否理解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否令他們厭煩。此外他們還被要求記錄在過去的24個小時內進行特定活動,例如購物、做家務、看電視等時他們自身感覺幸福程度的細節日記。參與研究的被試者普遍認為自己的生活滿意度較高,最滿意是6點而他們的平均結果為5點,此外丈夫對自己婚姻的評估比妻子略微要更積極,卡爾解釋道。
【5】PNAS:選擇和行為影響長期的幸福感
一項研究發現,選擇和行為影響著長期的幸福感,而不管遺傳和人格特徵如何。該研究結果10月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Bruce Headey及其同事分析了來自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調查的數據——這是在1984到2008年之間對成年和青年家庭成員進行的一系列年度調查——結果發現,一大批德國人口在這25年中經歷了長期而且看上去持久的關於幸福感的變化。
這組作者提出,他們的發現與流行的“設定點”理論相抵觸,後者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感由於人格特性和遺傳因素而在長期保持穩定。該研究發現、生活的目標和選擇、宗教、伴侶的情緒穩定性、工作和休閑的平衡、社會參與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與外向性、已婚或有伴侶等變數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類似、或者前一組的影響更大。
【6】PNAS:半百後幸福感增強
一項電話調查提示,在50歲之後,美國人感到更強的日常幸福感,而且比更年輕的成年人感到壓力和擔憂的時間更少。研究論文5月17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Arthur Stone及其同事報告說,來自2008年對34萬多位美國人的蓋洛普電話調查的數據證實了此前的報道,即隨著人們經過中年,總體的幸福感會改善,他們還提供了關於人們的積極和消極日常情緒方面的年齡和性別差異的額外信息。被調查者對他們在接到電話調查之前的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里是否感到愉悅、幸福、壓力、擔憂、憤怒和悲傷的問題回答是或者否。
【7】Psychol Sci:金錢可以買到幸福嗎?
盡管幾十年來老一輩的人們經常教育我們:錢是買不來幸福的(“幸福是需要經歷的”)。不過,研究者們找到新的證據表明花錢確實能夠讓我們活得更好,只要我們別買錯東西就行。
那麼,我們需要買些什麼東西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呢?科學家們分析了英國范圍內77000件銀行交易記錄,發現人們但凡購買符合自身個體化需求的商品時,生活滿意度就會上升。
這一結論聽上去似乎顯而易見,但是,這是第一項關於給自己花錢(而非贈與行為)能夠帶來幸福感的研究。
“以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金錢與整體生活指數之間微妙的聯系”,該研究的首席作者,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員Joe Gladstone說道:“我們通過切實的銀行交易記錄等證據證明:只要購買符合自身生理需求或心理需求的東西,我們的幸福感就會提升”。
【8】JHS:幸福是不是在你的DNA中?
大師說幸福是一種心態。科學研究稱,實際上,它可能是因為是由於基因引起的。
他們發現,一個國家的居民擁有某種基因變體,他們有更高的自我幸福感。從國家層面上來說,相比財富,國家穩定,甚至是流行病,幸福與這種基因變體更密切相關,例如,為什麼奈及利亞人認為自己比德國人更幸福。“感覺快樂,放鬆,心情很好並不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繁榮和安全,”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Michael Minkov說,“實際上幸福和安全之間的關系似乎是相反的。世界上最高的謀殺和搶劫率是在拉丁美洲北部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而這些地區的人們恰恰是最幸福和最輕松的人們。”
Minkov和他的同事Michael Harris Bond依靠全球價值觀調查,“全球價值調查”主要根據問卷調查排名,受訪者根據自己選擇“非常高興”,“而高興,”“不太高興”或“不高興”。他們比較在民族間普遍存在的“等位基因”數據,它是一種變異的參與調節大麻素的基因,可以提高感官快樂,幫助減少痛苦。
【9】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意外美食帶來的幸福
我們都知道咬一口某種美食並期待一種味道—不管是一個令人愉快的還是惡心的過程。《國際食品研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令人驚喜或失望的食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情。
我們看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衡量人們的情緒反應,一個來自各地的研究小組觀察食用不同的酸奶對人有什麼情感影響。
他們發現吃香草酸奶讓人們感到快樂,脂肪含量較低的酸奶給人們一個更積極的情緒反應。他們的研究結果還表明,即使人們的喜好口味不一,但不同的水果酸奶對人們的情感效應沒有較大的差異。
“我們驚訝地發現,通過測量情緒,我們可以獲取有關產品的信息不管人們是否喜歡它們,”該研究的第一作者Jozina Mojet博士說。“這種信息對產品製造商來說可能非常有價值, 有關我們下意識地如何對產品做出反應可以對他們有一種啟示。”
【10】富有同情心的人晚年生活更健康幸福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年長婦人、“勇敢”的人與最近經歷過重大傷痛的人,最可能對陌生人產生悲憫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則在晚年時更為健康幸福。
據報道,研究人員說,由於同情心行為與年老時健康與幸福感狀態較佳有關,他們的研究結果能對如何協助缺乏同情心的人提供見解,因為缺乏慈悲心可能讓他們變得寂寞並在晚年陷入孤立。
加州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研究報告共同作者艾勒(Lisa Eyler)博士表示:“任何能協助老年人更成功老化的方法,我們都有興趣。” 她說:“我們知道社會連結對健康與幸福感來說很重要,我們也知道想對其他人友善者,能獲得更大的社會支持。” 她還提到:“如果我們能培養人們的慈悲心,我們就能增進他們的健康與幸福感,甚至讓他們更長壽。” 這項研究是根據對聖地亞哥郡隨機挑選的1000多名成人所做的調查,研究對象都超過50歲,年齡中位數是77歲,這項調查認定能預測個人自稱同情心程度的3項因素,分別為性別、最近承受的苦難與高度的心理強韌度。
【11】Nat Commun:幸福在哪裡
研究指出,增加hypocretin可以提升人類的情緒和警惕性,通過靶標這類可量化的大腦異常,將有望治療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此外,這項研究還首次檢測了MCH(melanin concentrating hormone)的釋放情況。研究人員發現,MCH水平在清醒時最低,在睡眠時顯著升高,說明這種多肽具有令人嗜睡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能幫助我們理解,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以及經常伴隨這一疾病發生的抑鬱,”文章資深作者,UCLA的Jerome Siegel教授說。“研究也表明,hypocretin缺陷還可能導致其他類型的抑鬱。”
Siegel團隊2000年發表的文章顯示,發作性睡病患者大腦中的hypocretin減少了95%。由於抑鬱與發作性睡病密切相關,Siegel的實驗室開始研究hypocretin是否與抑鬱也有所關聯。
【12】Mol Psychiatr:肥胖基因FTO亦是使人幸福快樂基因
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幸福?一項新研究證實基因FTO是一個顯著與肥胖有關的基因,也能使得一個人發展患抑鬱症的概率減少8%,相關研究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完成,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雜志上。
臨床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副教授David Meyre指出:FTO不僅是一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也是一個與幸福快樂有關的基因。
報告指出,早前一項針對雙胞胎和兄弟姐妹的試驗結果顯示抑鬱症的遺傳因素佔40%,但後續試圖找出基因與抑鬱症之間的關聯,令人驚訝卻是失敗的,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顯示兩者之間有關聯。
;『伍』 如何提高基層員工幸福指數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要有一個「把員工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領導班子。企業領導層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把心思凝聚到為員工謀利益上,把精力集中到為員工辦實事上,從廣大員工最盼望的事情抓起、最需要的事情做起,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員工的根本利益。同時切實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全方位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就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不斷開拓創新,增強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要努力建設成為「遵章守法、誠信至上、關愛員工、循環發展」的現代化組織。沒有效益、高耗能、高污染、破壞自然環境、偷工減料、偷稅漏稅、上訪和投訴頻繁的企業肯定給不了員工幸福。企業不和諧,就談不上員工的幸福。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還必須提升管理。好企業的本質是管理規范、凡事有矩可循。企業作為產生利益、分配利益的主要場所,也是各種矛盾多發地。只有制定科學規范的管理章程,才能不斷降本增效、實現利益最大化;只有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才能預防和解決各種矛盾,確保員工感到幸福。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就要以人為本、善待員工。比如,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收入還要隨著企業效益提高合理增長,依法為員工辦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各類社會保險,實施生活福利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工時和休假制度,重視職工健康,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制度。和諧穩定、互利共贏的勞動關系,是提升員工幸福指數的保障。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就要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新機制,創造公正、平等、公開的發展機制。企業要大力倡導「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放手讓人才幹事、支持人才幹成事,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得到最大體現。員工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實現獲得有機統一,是重要的幸福指數之一。 一個全面發展的員工,才是幸福的員工。
——提升員工幸福指數,就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設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精神動力。比如成立文藝、書法、攝影、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檯球等各類協會,定期組織文體比賽活動,讓職工在文體活動中感受精神愉悅、感受溫暖幸福。
『陸』 如何理解和提高幸福指數
幸福指數
什麼是幸福指數?幸福指數就是在某段時間內,衡量和比較人們所獲得幸福多少或大小的指標值。國際上目前通行的衡量的人群是國民,也就是國民幸福指數。國民幸福指數就是在某些時間段內,衡量和比較國民所獲得幸福多少或大小的指標。
但是如何統計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呢,顯然,通過具體計算全國每個人獲得了多少個幸福以及每個幸福量的大小來統計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是很困難和不現實的,為此,本人對幸福指數做了如下考量。
1,由物質財富的渴求而帶來的幸福不與考慮。因為追求物質財富的渴求必然要消耗大量的物質資源,由此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而且隨著社會GDP的「進步」這種危害更會有加劇的趨勢。
2,人們追求高尚、文明的精神文化的渴求,不但會能給人們帶來幸福,而且非常和諧環境,非常和諧社會,甚至非常和諧子孫萬代。所以,幸福指數我們主要考慮人們追求高尚、文明的精神文化的渴求所帶來的幸福。
3,人是時代的產品,對於全國人民而言,政府是人的所有時代因素中最大,而且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所以政府完全有能力通過投資、宣傳、鼓勵等方式做到引導人們追求高尚、和諧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求,由此實現人民和諧幸福的根本目的。比如舉辦全國性的,人民廣泛參與的體育比賽,聲樂比賽,書畫比賽,知識競賽,勞動競賽,創新競賽和道德比賽等競技活動。
4,通過組織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增加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而且還可以使人民的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可以增加人民集體觀念,可以增加人民的向心力,可以大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活力。
5,幸福來自於人們由渴求而獲得的滿足感。假如某企業雙方各100個人(共200人)帶著渴求來參加比賽,比賽結束時就會有100人獲得幸福或快樂,因為比賽總是會有一方勝利的渴求會被滿足的。
6,人的第一本性是求生的本性,所以,要提高全國人民的幸福指數就必須先滿足全國人民能有基本無憂的生活保障。就中國現狀而言,中國已經有充分的能力來滿足這個基本條件,剩下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分配財富的問題了。
7,因為每個幸福感的大小不容易計量和統計,所以本幸福指數只考慮幸福的多少。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把全國人民參加各種具有渴求性質的競技比賽活動的次數和人數作為考量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是很具有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其科學意義就在於通過這樣的,人民有渴求的競技活動一定會給人民帶來幸福;其現實意義就在於通過這樣的活動有利於人民和諧幸福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科學發展。因為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因為人民和諧幸福的社會才是人類最終的理想社會。
之所以要強調「具有渴求性質」的競技比賽是因為幸福的唯一和直接來源是渴求,如果是不具有渴求性質的,人們想贏的「競技」比賽,那麼這樣的比賽必然是索然無味的比賽,也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感。
國民幸福指數可以用三種指標來衡量,第一是國民幸福總值,第二是國民幸福平均值,第三是國民幸福增加值。
國民幸福總值就是在某段時間內,國民幸福的總數。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總值=全年國民參加競技比賽活動次數之和/2
國民幸福總值是在某段時間內,衡量一個國家的人民所獲得和諧幸福多少的總數,就像國民生產總值一樣,其衡量時間段一般為一年。因為國與國之間的人數不一樣,所以,國民幸福總值在國與國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也就是說某國的幸福總值高不見得該國國民就比其他國的國民幸福。
國民幸福平均值就是在某段時間內,人均國民幸福數。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平均值=全年國民幸福總值/國民人數。
與國民幸福總值不同,國民幸福平均值可以衡量某段時間內,一個國家國民比另一個國家國民和諧幸福的程度,通常衡量國民幸福平均值的時間段也是一年。 一個國家是否比另一個國家幸福,比較一下國民幸福平均值就可以知道了。
國民幸福增長率就是某段時間與另一相同時間段相比,國民幸福增長的比值。通常情況下是某年與上一年國民幸福的比值。其公式是:
國民幸福增長率=(年國民幸福總值 - 上一年國民幸福總值)/年國民幸福總值×100%
或,國民幸福增長率=(年國民幸福平均值 - 上一年國民幸福平均值)/該年國民幸福平均值×100%
國民幸福增長率不僅可以用於國家與國家之間幸福的橫向比較,也可以作為國家幸福的縱向比較,所以,國民幸福增長率是國家幸福指數中最常用的一個指標,就像人們常用的國民生產增長率(GDP)一樣。
人類的最終追求是幸福,所以,就當前而言,最終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唯一重要指標是幸福指數。任何民主,自由和科學發展如果偏離了這個方向,都談不上是什麼進步,尤其是以GDP為核心的民主,自由和科學發展。
『柒』 4招教你提升員工幸福指數
幸福感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在職場中,沒有幸福,只有壓力。其實不然,只要領導者做好以下幾點,也能為廣大員工提高幸福指數。
有兩個例子:
某公司正在沖刺季度業績,於是要求員工加班加點完成。員工一整個星期都在加班,連周末也沒有休息的時間,最終實現了季度目標,卻沒有兌現當初的季度獎勵。幾個季度下來,每個團隊都有好幾個人離開。
某公司也在沖刺年底業績,然而,公司老總體貼員工天天加班,於是經常組織員工參加周末聚會。雖然少了周末休息的時間,但是員工之間的感情好了,有說有笑的,平日里的工作都輕鬆了不少。
沒有人喜歡無休止的工作,更沒有人願意自己一直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公司領導想要留住員工,就得花心思明白員工的想法,像上面的例子一樣,領導因為知道年輕人喜歡玩,於是經常組織大家參加聚會,在聚會中交流感情。很快,團隊凝聚力就培養而成了。企業老闆要多花心思在員工的休假、員工的生日、員工獎金、員工旅遊等方面,方能提高員工幸福指數。
現代公司越來越講究效率,講究公平,他們會把公司員工劃分幾等,非常努力的,很努力的,一般努力的,不努力的。為了實現公平的待遇,針對員工的績效做出獎勵,優秀的給予獎金獎勵,表現差的就得減薪。
這樣的制度,無形中給員工添加了巨大的壓力,人人你追我趕,都想做到最優秀的,拿到最多的獎金。有最優秀的一個,也會有落後的一個。有些員工,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追不上前頭的人。滯留在後面的時間久了,就會產生自我懷疑:我真的很差嗎?我真的不能得到認可嗎?
畢老師認為,與其惡性競爭不如多組織培訓,讓更多的員工提高自己,加入到優秀者的行列中。有些時候,讓員工自主發揮,自由創作,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加入公司承諾,每年年底都會加薪,另一個選擇就是設置季度獎金,你會選擇哪種?很多朋友都會選擇前者,畢竟,加薪是我們參加工作的最大動力。對於很多員工來說,薪酬福利就是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員工的工錢是企業給予員工的直接體現。
然而,整整一年,誰都不明確自己會走到哪一步,會不會中途離開。總有人熬不住,提前離職,那麼他就沒辦法享受加薪待遇。因此,選擇時不時地發獎金,更加能夠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因為每個季度有了更加明確的工作目標,而且只要努力了就能拿到手,這樣以來,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能夠讓員工更加開心。要知道,企業給員工發獎金相當於是一種認可和鼓勵,能夠帶給員工刺激,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
很多時候,企業對於獎勵會提供若干選擇,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方案,或者說,給大家劃分層次,該拿到什麼獎勵,就拿什麼獎勵。這樣的設計,聽起來很公平。是的,你做了多少,就能夠拿多少;別人偷懶沒做什麼,也就拿不到什麼?太公平太計較的獎勵,實則毫無人情味,與其分開獎勵,不如統統不要獎勵。
員工因為有多種選擇,反而患得患失,今天想我一定要拼勁全力,才能夠拿到最高的獎勵;明天想,天天都這么努力,實在是太累了。有選擇的餘地,員工就會想,我這個選擇真的最好的嗎?總覺得放棄的那個選擇才適合自己。患得患失的情緒,正是幸福感流失的表現。
以上幾個對比,很明顯,幸福指數更高的都是後者,而且後者指數更少。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企業多傾聽員工的心聲,多了解員工的想法,就一定能夠幫助員工提高幸福感。
『捌』 怎樣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僅僅吃飽穿暖已不再是人們最迫切的需求。如何提升幸福指數成為更多人們追求的目標之一。那麼從哪些地方入手,可以切實可行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呢?
方法/步驟
1/6分步閱讀
衣食住行。
和居民息息相關的,就是衣食住行了!想要提升幸福指數,首先就繞不開這個話題。穿得時尚了,吃得豐富了,住得舒適了,出行更通暢,人們的幸福感自然會提升。所以說,應該對照本地的實際情況,哪一條薄弱就惡補哪一條!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不是句空話,應該落實到實實在在的事情上。
2/6
醫療水平。
居民本地的醫療水平,也會決定著幸福指數。有個生病的情況,能在半個小時就近就醫,接受更為先進科學的治療,這是每位居民應該享受的權利。所以說,應該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大病致貧、大病返貧的情況!
3/6
教育資源。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於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不惜重金。所以說,教育資源的平均和穩定,也決定著居民的幸福指數。應該努力讓上學難的情況成為歷史,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機會!因為少年強,國家就會更強!
4/6
工資收入。
工資、收入,這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最能直接反映居民的幸福指數!畢竟物價一直在上漲!所以說,工資收入也應該水漲船高,緊跟腳步!問問老百姓什麼才是最幸福的?那就是有錢花!這非常關鍵,也很朴實!
5/6
創業機會。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收入的提高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體現自身的價值,讓自己有成就感!所以說,應該提高當地的創業機會,讓創業的門檻不再高不可攀!而且更加公平、公開、平等!而且最好能實現家門口創業,讓事業和家庭兩不誤,這樣才能更穩定啊!因為小家組合起來就是大家!
6/6
綠色環境。
環保、綠色、節能、綠水青山……已經成為人們提得越來也多的詞彙!現在經濟上來了,我們更
『玖』 如何提高員工的幸福感
合易認為:1、切中需求、富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往往是職業幸福感最直接的來源。設計與實施對外富有競爭力、對內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是提升員工幸福感的關鍵。同時,公司福利的針對性細節設計,也能為提升員工幸福感提供助力。
2、知人善用,精確人崗匹配帶來的工作成就感
把合適的工作交給合適的人來做,讓員工能夠從事自己擅長、感興趣的工作,幫助員工實現個人突破與個人價值,並通過完成有挑戰性的工作、承擔更高層面的崗位責任,持續不斷取得職業成就感。
3、關注員工成長,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及培養輔助
設計既滿足企業發展又符合員工期望的職業生涯發展體系,並在員工職業成長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成長磨練機會、培訓與指導輔助,幫助員工更好的將個人發展嵌入到企業整體發展的過程當年中去。
4、良好的工作氛圍,正向積極輕松活躍的企業文化
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對員工的生活態度、職業觀念、行為准則及行為管理會起到潛移默化的良性導向作用,關注員工的心聲與建議,營造富有輕松活潑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讓員工更加主動且快樂的面對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員工幸福感和忠誠度。
5、張弛有度,生活與工作有效兼顧與平衡
現代職場工作時間長、工作難度大、身心消耗大等特點容易影響員工工作熱情,降低員工的職業幸福感,從員工實際能力水平與個人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員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利於幫助員工獲得職業幸福感,提升穩定性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