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幸福的五大要素
幸福是什麼?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千差萬別。有的人覺得買了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一套高檔化妝品,各種買買買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工資在高點,加班少點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和愛人一起做做飯聊聊天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吃一碗媽媽做的手擀麵就是幸福。有的人覺得買一輛寶馬就是幸福……
盡管每個人心中對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但是總結起來,幸福離不開以下五大要素:
一、感官的愉悅
視覺、嗅覺、聽覺、味覺,還有性,都屬於感觀上的,感官上的愉悅的確讓我們感覺到很幸福,但那種幸福感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因為人在追求感官上的幸福時有一個特點就是: 人總是要不斷地體驗新的感覺。 比如,你喜歡吃螃蟹,吃第一個時你感覺很好吃很爽,吃到第五個時,明顯沒有了吃第一個時的幸福感,如果讓你吃20個,不僅消化不良,可能你都會覺得惡心了。還比如,你去旅遊,第一次去到你夢寐以求的旅遊景點,你會很開心很幸福。但是讓你再去一次,恐怕你都不想去了。
所以,感官上的愉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持續的時間短,而且總是要尋求不同的新的體驗。
二、物質的滿足
物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的確很重要,物質的滿足也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幸福感。追求物質本身沒有錯,而值得深思的是:我們舍棄一切,甚至犧牲健康、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等等,來追求我們想要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人的慾望其實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所以就有了欲壑難填之說。
有的女生拚命加班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就用來在淘寶上買買買。有一句經典的話是這樣說的:女人的衣櫃上永遠缺一件衣服。其實這句話也反映出了,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並不能持續很久。所以我們總是要不斷的買,我們總是要追求新的體驗。買一件新衣服剛開始得到別人的贊美很開心,過幾天可能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都不喜歡了,於是又繼續買。這筆賬算下來其實是非常不劃算的:我們用努力了一個月的工資,付出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換取不到幾個小時的開心(這些新衣服加起來開心的時間,估計也就幾個小時)。
有一個男生為了攢一輛寶馬車的錢,吃了兩年的方便麵。剛開始他擁有這輛寶馬車的時候的確很開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寶馬車給他帶來的幸福感越來越淡。人總是這樣子,為了面子、為了外界的認同,總是傾其所有,不顧一切。最主要是,擁有了之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長長久久的幸福感,一旦擁有,幸福感馬上打折。
在說說我自己,剛剛搬進自己新買的房子時,心情特別好,特別滿足,也感到很幸福,到現在已經住了10年了,當初的那種幸福感,那種心情再也沒有了。
前些天我被一個好朋友帶到她的另一個朋友家去玩,她們家的房子是非常豪華的復式樓。一間房間都有我們家客廳那麼大。像這么豪華的房子在我所在的城市應該都不多。按理說,女主人應該很幸福,他是一名高中的畫畫老師,但從跟她的聊天中發現,她過得一點都不幸福,甚至多次提到要跟她老公離婚……所以,再多的錢,再大的房子並不能讓人感到真正幸福。
……
三、做喜歡並擅長的事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忙著五子登科,等到退休後才發現:自己的一生,過得疲憊不堪,非常不值得,甚至失去了身體健康,犧牲了那麼多陪伴自己家人的美好時光。這其中主要原因有:
海藍博士訪問過一些企業家、成功人士,關於他們如此有成就感的一生有什麼感想。他們有的說「這一生,忙忙碌碌,真沒意思」,有的說「這一生,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幸福感」。其實,一個人追求成就感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還是,努力想得到的東西就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和肯定?比如,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他們的一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他們是非常享受並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想要體面的工作,想要豪車、想要很多很多錢……我們不見得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喜歡豪車,喜歡好多錢,其實,我們背後最想要的是:外界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同。這樣的結局就很可能像我開頭講的,得不償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等到老了才發現自己這一生都在為了面子而活,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時光。
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覺,70%的時間都在工作。就如前文所講,為了外界的認同和肯定而工作,把一輩子那麼多時間都花在上面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能去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工作,你的每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幸福的,那麼,你的一生也是非常幸福。
四、和諧的親密關系。
著名的美國婚姻教皇約翰戈對婚姻的研究有40多年,寫下的《幸福的婚姻》中寫到:研究表明,離婚帶來的壞處是「患病率更高、死亡、平均壽命減短4年(你去堅持健身都未必能讓你多活4年)、孩子不幸福」。另外,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70年的跟蹤與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一生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感中,親密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幸福的婚姻,和諧的親密關系對每一個人至關重要。
就如我上一篇中,「物質的滿足」中講到的,那位住著豪華的復式樓女主人, 錢、大房子這些物質並沒有給她帶來持久的幸福。從她口中能感受到她和他丈夫的關系是非常緊張的,她們兩個人長期冷戰,不說話不溝通,她是一名鄉鎮高中的畫畫老師,每周末回家,她說有時候周末都不想回家,回家就心情不好,和她婆婆關系也不好,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在帶。能看出她這種冷漠的夫妻關系讓她感到一點都不幸福。
吳志紅的心理學課中講到,有個有趣的現象:90%的離婚者,跟父母參與到自己家庭中有很大的關系。我認為這跟中國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有很大關系的。公婆的重男輕女思想以及無邊界行為會給小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婆婆自認為母憑子貴,極度的寵兒子,等兒子娶媳婦了,婆婆害怕失去兒子就想掌控這個新家庭。於是整個家庭的災難就開始蔓延無數代。
所以,要想婚姻幸福,任何時候夫妻雙方都要秉持這樣的態度:夫妻關系大於一切關系。親子關系、母子關系,都不應該凌駕於夫妻關系之上。要想達到這樣一致的觀點,夫妻雙方需要多次、努力溝通才能達到觀念一致。前提是夫妻兩人必須認同這個觀點,同時意識到這個關系的混亂會讓整個家庭陷入災難。而認同這個觀點的前提是:兩個人必須熱愛學習、共同成長。李笑來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幸福的終極秘訣就是——夫妻雙方必須共同成長。很多夫妻在生活中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引發矛盾,很多矛盾的背後其實是兩個人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共同成長能讓兩個人的價值觀逐漸的趨同。在生活中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每次我看到一本很棒的書籍,非常贊同書中的觀點,於是我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要把它分享給孩子爸爸看看。這個背後的想法,其實希望對方能和我在這方面觀點是一致的,減少以後這方面的矛盾。
總之,和諧的親密關系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是非常持久的,相反,給人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要想婚姻幸福,總結下來有兩大要點:1、夫妻雙方保持共同成長。2、盡量和父母保持物理距離。(相信很多人看到第2點並不苟同,而我身邊大量的事實證明以及不少權威心理學家的研究數據都證實,不同價值觀的兩代人,物理距離太近,的確會給新家庭帶來很多的麻煩,哪怕同住一小區、保持一碗湯的距離,也好過同住屋檐下。
五、幫助別人
除了親密關系外,每個人還可以去經營的幸福那就是——幫助別人。
人是一個群居物種,人是沒有辦法獨立生存的。在遠古時期,人在打獵的時候是需要同伴的幫忙的,這次你幫他,下次他就會幫你,這樣下來,人的生存率就會大大提高。從幸福的角度來講,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真正的利他才是利己。同時,大量的調查數據也證明:熱愛幫助別人的人幸福感最持久。
總結:以下是幸福的五大要素,而能讓幸福感更持久的因素按排名其實是倒過來的,現代人之所以幸福感匱乏是因為人們總是拚命去追求物質的滿足和感官的愉悅。而恰恰這個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最短的。
前些天聽了一本書叫《活好》,是日本一位名人作家寫的,作者活了105歲,書中講到,人一生要想活好,人生最重要的幾點:1、不要在乎身外之物。2、不要在意他人的評價。3、順其自然。4、永遠保持工作。5、把時間花在他人身上的人才是偉人。仔細想想,這5點和幸福的五大要素基本上是對應的,所以,大道至簡啊!
❷ 幸福的重要因素
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家庭和睦、職業成功、行為正當和人格完善。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幸福
幸福,是一個人自我滿足後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來源於目標達成後的喜悅,也可以是和別人的不幸對比後,對自身處境產生的滿足感。
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
幸福定義為在生存基礎上存在,在良好社會生態環境下發展,在各幸福體內實現的相互滿足和相互認同的生活。
❸ 幸福的基本要素
幸福主要有三個要素——財富,情感,健康。只有當這三者和諧統一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幸福。
❹ 幸福十個要素
目前,幸福的十大要素最重要的是有錢,然後有一個能陪伴你的人,這樣才能夠知道你是屬於幸福的人。
❺ 幸福的五要素
1.財富。簡單來說,有錢能提升幸福感,減輕壓力水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財富能給人帶來基本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有錢能消除沒錢時所面臨的各種壓力;錢還能帶來多種選擇,給人自由;最重要的是,它能「買」時間,如付錢給清潔工,這樣你就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金錢和幸福感並不是直線相關的,即當過了一個臨界點,更多的錢換不來更多的幸福,所以生活質量已經很優越的人,應該從別的領域找幸福而不是繼續追逐財富。
2.親朋好友。沒有人能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遠離人群很難幸福。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曾對268名哈佛畢業生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發現溫暖、親密的人際關系是過上美好生活很重要的因素。許多國際上的研究也表明:一個人社會關系的深度以及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有人相助,對幸福而言至關重要。
良好的社會關系除了來自親朋好友,也可以來自家庭之外。美國皮尤民意調查中心發現,積極參加社會組織能提高一個人的幸福感。所以,應多去接觸那些讓你感到安心、快樂、溫暖的人。
3.健康。研究表明,健康是幸福最有力的預測指標之一,因為健康狀況可以決定生活質量。如果你經常生病,肯定高興不起來。現有的證據支持這樣的觀點,那些身體健康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較低,情緒更積極。《幸福研究雜志》對運動和幸福之間的聯系進行了大量的文獻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所有的觀察性研究都報告了體育活動與幸福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哪怕每周運動10分鍾或每周鍛煉一天都能增加幸福感。
4.自由。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指出,實現你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和允許做出選擇,可以讓人感到快樂。這包括諸多領域,如言論、經濟和政治自由。
5.慷慨。事實證明,慷慨對增強個人幸福感有很大貢獻。「付出」比起「得到」,能讓人獲得更深刻的滿足感、愉悅感甚至自豪感。一些研究發現,人們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快樂,這種幸福促使他們變得慷慨。慷慨也與在工作中感到幸福有關,同事間的互相幫忙,能減少職業倦怠;在其他人際中,慷慨也會帶來更多滿足感,讓關系維系更長久。
❻ 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❼ 幸福的因素有哪些
1、家庭關系
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每年都對一些家庭進行回訪。這家機構在回訪的時候發現,有些青年男女在喜結連理之前的兩三年中感覺很幸福,結婚之後就覺得更幸福了。可以這樣講,新婚第一年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可是時間一長,夫妻二人覺得生活不那麼令人滿意。盡管如此,若是跟婚前相比,即便是絲婚到來之時,夫妻倆還是頗有一種幸福感。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與社會政策學院的斯蒂芬·約瑟夫教授這樣說:「心理學文獻證明,人際關系可使人們產生幸福感。」他還說,「當一種關系使人們產生歸屬感的時候,那種關系就是一種很好的關系。」孩子出生的時候,幸福感驟然上升,可是兩年之後這種感覺就減弱了。研究表明,婚姻生活的一個好處就是,夫妻倆可以擁有一種經常性的令人滿意的性生活。可以這樣講,已婚之人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
2、工作
專家說,失業不僅會使一個人收入銳減,而且還會破壞他的自尊心,幸福感也就無從談起。德國社會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告訴人們,失業給某些人造成的「痛苦」遠比丟錢強烈得多。德國研究人員雷納·溫克爾曼說,失業使人產生一種恥辱感,而且是一種很嚴重的恥辱感。這種感覺會持續很長時間,兩三年都可能消失不了。失業率增加的時候,社會中每個成員的幸福指數都會下降——不僅失業者的幸福指數大大下降,就連那些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大不如前。除了失業,工作不順心、學非所用以及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
3、社區與朋友
人們生命中三分之一是在家度過的,而家就是組成一個社區的最小元素。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原因很簡單,社區建設得好有助於人們廣泛交往,也使人們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萊亞德教授說,如果你住的地方盡是一些你信任的鄰居,你會有一種什麼感覺?不幸福才怪呢!研究人員把社區質量稱作「社會資本」。科學家在若干個國家進行過「撿錢包」的試驗,結果發現歸還率高低與一個國家的信任感有關。我們時不常聽到某些居住小區發生刑事案件。一個案件造成的損失有時候並不大,可是它給人們的影響卻不可小覷,有時候會讓成千上萬的人寢食不安。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們大多住在封閉的高樓里,鄰居間來往很少,長此以往,人們的交往就不全面了,這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相當大的。
4、整體健康
英國在二○○二年對腎透析病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應對日常生活發出的挑戰方面,人們的適應能力很強。我們常常過高地估計嚴重疾病對幸福造成的損害,可是卻不太理會慢性病或者心理疾患對人們的影響。萊亞德說:「就幸福而言,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抑鬱對健康的影響比心絞痛和糖尿病還要嚴重。令人不解的是,患心絞痛和糖尿病的人會去看專家,可是患抑鬱症尋求專家幫助的人卻寥寥無幾。
5、飲食
大腦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影響著我們的感覺、心情、胃口和動作,那是一種叫做蛋白質片段的氨基酸,其基本來源是食物。還有一種叫血清胺的神經遞質,源自色氨酸,它與滿足和幸福感息息相關。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鷹嘴豆、花生和雞肉。另一種神經遞質叫氨基丁酸,豆子和乾果中都有,對心情放鬆好處多多。英國心理健康基金會研究主任艾恩·萊里說,人們對飲食與心理健康兩者的關系知之甚少。
6、個人自由
影響幸福感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一個人是否覺得自己擁有一定的自由。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小品,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概意思是,年輕的時候受妻子領導,年紀大了受孩子領導。雖說是一種調侃,反應的卻是一種現實。生活中,自由相對較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未成年的小孩。當然並不是父母不給其自由,而是這種拒絕被罩上了一層合理的外衣。媒體上已經報道過不止一次,說小孩子自我感覺並不幸福。多年以前,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學生接受記者采訪,就有學生反映他們並不像父母說的那樣幸福。還有一種人是老年人。人上了年紀,在很多情況下就失去了自由,不僅身體不能自由活動,有時候心理上也不允許—-因為有子女限制。要是細論起來,還有很多人在某個階段因為受到種種限制而不快樂,比如結婚之後,夫妻之間失去各自的心理空間,比如工作人員在單位不論做什麼工作每一道程序都要經過領導批准,這是缺少「自由」的另一種表現。缺少合理的個人空間首先要影響的是身體健康。一旦身體不好,何來幸福可講?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❽ 幸福的三大要素
幸福的三大要素
幸福的三大要素,幸福其實很簡單,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幸福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懂得滿足與珍惜,就一定能夠體會得到幸福的滋味。那你知道幸福的三大要素是什麼嗎?
要素1:寬容
一個人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首先應該有積極而包容的心態。人每天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順心的和不順心的,能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人生不可能完美無缺,有順境也有逆境,人應該順應自然,寬容別人,更要寬容自己。
中國古語說的好,大肚能容,笑口常開。寬容的本質就是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接受這個善惡美醜皆而有之的世界,接納生命中遭遇的不可改變的現實。如果生活中,都有好事,都是真善美,沒有任何的假丑惡,那真善美本身就顯得毫無價值了。只有處於對立事物的清醒和辯證認識中,我們才可以從中找到和諧和幸福。
要素2:意義感
哲學中的存在主義和荒誕主義者認為,人生沒有任何意義,活著就和大自然在自然運行一樣,和一塊石頭或花朵一樣,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生的結束,就是死的開始,人生本無意義。
但是哲學詩畫認為,這種哲學觀點太多悲觀,因為人生而為人,一定是和其他動物或植物不同的,因為人有意義感,有思想和靈魂,這是其他任何生物都無法比擬的。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人具有靈性,靈性就是「真切地感受到事情的意義」,幸福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人生。人是靈與肉的結合體,生命與精神,二者狀態是好的,即可稱幸福。
人應該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滿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質的需求,它們是單純的,是自然的,是發自內心的;而現實社會中,那些超出自然需求的貪欲卻導致了我們人類生活的漸趨復雜,從而造成了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在物質基礎之上,我們的生命應該是越單純越好,但是現在的人心卻不是這樣發展的。更為致命的是,不僅人心不單純,而且精神上也更加貧瘠,不再像以往那樣豐富而充實,這勢必不會帶來任何的幸福感。
面對這些,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賦予生活和生命以意義,讓生命變得單純,讓精神變得豐富,讓靈魂變得飛升。
要素3:專注或投入
「 投入 」 就是 完全沉浸在一項有興趣的活動之中,時間好像停止,自我意識消失,完全是一種 「 心流 」 體驗。兒時的游戲,忘我的做事,全身心的投入,這些都是一種專注的力量,一種無與倫比足以讓我們的民族再度崛起的'匠人精神。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這種力量我們正在一點點的缺失。這點從我們國人生產出的很多垃圾產品就能看出,這些商人不僅缺少行業德性,更主要的是缺乏那種忘我的投入精神。
幸福的秘訣之一,就是使你的興趣盡量廣泛,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他擁有幸福的機會就越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深挖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領域,然後把餘生的精力全部投入進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要試著找出自己最得心應手的部分,每天運用這些能力,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你就會有成就感,當某日取得非凡成就時,你就會感覺到滿足和幸福。
為了一件事,可以堅持一生,這種努力所帶來的滿足和幸福,可能有時就那麼一瞬,但僅僅這一瞬就已足夠。
夫妻婚姻生活幸福快樂必需的因素
1、相似性
從進化心態學視角講,大家親睞和自身有必須相似性的愛人。別的科學研究也確認,愛人間類似值越高,關聯越積極主動反面,特別是在要在價值取向、人生觀、個人愛好等行業類似。但就算如今彼此沒那麼像也別擔憂,由於科學研究發覺,婚姻生活延遲時間越長,夫妻之間的性子和姿勢越多非常容易相互關系。這提醒人們,即便結婚後發覺兩個人都會跌跌撞撞,也不必一棒砍死另一方。帶著一棵寬容的心,夫妻能夠愈來愈類似,婚姻生活也可以更長期。
2、性格特點
性情對婚姻生活危害挺大。社會學家對德國、加拿大和美國的1萬余對夫妻開展性情調研發覺,穩定情緒、親和力度較高、有責任感的人,有著幸福快樂婚姻生活的概率更大,對直系親屬的「兼容模式」也越強。假如夫妻全是那樣的人,那或許就更非常容易有著真正的愛情。而痛苦、消沉等性情會為婚姻生活產生不便。要擺脫自卑的表現,除開自身要清醒地糾正言談舉止外,夫妻兩人應將溝通交流擺放在首位。
3、要喜愛
只能創建在恩愛基本上的婚姻生活才將會取得成功。不管對男生還是女性,填滿情意的個人行為,例如相互歡歌笑語、共享每日的體會等,是幸福婚姻的重要原素。愛必須運營,重要是溝通交流。無論多忙,夫妻之間都應當每日維持溝通交流。即便另一方不想說話,還要根據相擁、接吻等方法維持必需的身體溝通交流。
4、公平公正
有些人,婚姻生活里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這項調研強調,婚姻生活帶來男生的好處和開心超出女性。殊不知,沒有公平公正可循的婚姻生活都是不容易長期的。例如,在夫妻彼此必須上下班的狀況下,倘若家務活分派不合理,就非常容易引起婚姻生活矛盾。再例如,即便是夫妻,也將會以便錢的難題爭吵,假如另一方很節省,而對方花錢如流水,迅速兩個人就會發生爭執。假如另一方覺得不合理,必須要平心靜氣地說出去,並明確提出全局性的解決方法。
婚姻生活冷藏5個因素
忠實
個人信用不但要給與自身的合作夥伴,更要變成你與愛人間的不會改變規則。這不但反映在對另一方的忠實,還要他會(她)感受到你終究不會改變的適用和激勵;信守諾言,不但包含平常幽會的按時,更包含「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誓約。
分攤
婚姻生活歸屬於兩人,在其中的大小事大自然無須區劃的太清晰,家務活、工作中、會計、照料小孩等事兒,能夠互相配合。
以誠相待
與愛人開門見山地溝通交流,談一談自身的體會,也激勵另一方講出心裡的念頭。由於相互之間一言不發,或是單方抖音,總是讓彼此之間的了解日趨降低。
積極主動
在平時的溝通交流和個人行為中,有著積極主動積極的心態和心態,相互都是從這種反面信息內容中得到動能和開心。相反,假如愛人興高采烈向你敘述這件樂事,也許分毫無動於衷,乃至冷淡處之,就會消除另一方的主動性,給夫妻之間的良好互動交流受到非常大影響。
愛屋及烏
可以保證接受和重視另一方的家人、盆友,是幸福婚姻的另外主要表現。在主題活動中,別忘記邀約另一方的親戚朋友,你愛屋及烏的真心實意主要表現,毫無疑問會讓另一方更愛著你。
而相互的真心實意、信賴和關懷,也正守衛著你與愛人間的感情越長越醇正,越長越濃醇。
我覺得,簡言之,婚姻生活關聯就是說感情到真情的升化。而夫妻關系的維持及其婚姻生活心態狀態的身心健康都必須兩人來維護保養,因此平常大夥兒多學習培訓某些相關心裡健康的專業知識是非常關鍵的。要是可以重視所述的幾大關鍵點,那麼就能夠讓婚姻生活更長期。
❾ 幸福指數的三大要素是什麼
幸福有三個要素:物質、精神、人際關系,缺一不可。
1、物質基礎
在解決溫飽前,真的是越有錢幸福感越強烈。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也是物質貧乏會破壞幸福感。但在達到一定的物質基礎後,錢的增減並不會再給人帶來更多的快樂。畢竟人所需不過一間房、一簞食,一瓢飲,再怎麼鬧也鬧不出什麼新鮮花樣了。
我認識的一位有幾棟樓收租的房東的兒子,每天上下班都看他癱坐在門口玩游戲,日復一日,雙目無神,滿臉疲憊,連空氣都充斥著無聊與空虛,也不知道他幸不幸福。
2、精神享受
精神享受是對抗無聊與空虛的神丹妙葯,人生漫長、流年似水,我們要在這日復一日中看見那些細小的美,日出日落,雲卷雲舒,秋去冬來。
或是在電影、小說、音樂、藝術中,去感受人生悲喜,去學會面對生老病死。人人在宇宙中皆如微塵,心裡的孤獨有黑洞那麼大。
我們只有在歷代精神的浩瀚星海里,找到自己的宇宙,尋求平靜與幸福的可能。
3、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最主要的是親情、愛情、友情。家是我們的根,只有根基穩了,我們才能無所顧忌地往前沖,向上飛,因為跌落下來也會有人接著,他們就是我們 背後的家人。親情與血緣的力量一直流淌在我們的骨子裡,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而愛情,是生而為人最美好的一個夢。我們最劇烈的心跳、浪漫、幻想,都是愛情帶給我們的。「只要還能發自內心地愛一個人,人生就還有希望。」友情也同樣重要,它是我們能自由選擇的最接近家人的家人。
❿ 你認為幸福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
幸福主要有三個要素——財富,情感,健康。
只有當這三者和諧統一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幸福。當我們缺什麼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補回來。當把它補回來了,我們才幸福。一個缺錢的人掙到錢了,他就是最幸福的。一個缺感情的人,得到感情的時候。他就是最幸福的。一個沒有健康的人,對於他來說得到健康就是最幸福的。真正的幸福是財富,情感,健康三者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