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幸福在於知足
有人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我覺得幸福就是知足常樂。
——題記
幸福,在今《新華字典》的釋義是這樣的「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有些人的幸福是在於美滿,有些人的幸福是在於無憂,有些人的幸福是在於和諧,則我認為幸福就在於知足。俗話說:「知足者常樂。」
從前有那麼一個人,他的.家境很貧困,一面教書,一面努力耕作,僅僅可以衣食溫飽。但是每天黃昏的時候,這位教書先生都要到門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謝上天賜給他一天的清福。這時妻子在一旁笑他說:「我們一天三餐都是菜粥啊,怎麼談得上是清福呢?」教書先生說:「我首先很慶幸生在太平盛世,沒有戰爭兵禍。又慶幸我們全家人都能有飯吃,有衣穿,不至於挨餓受凍。第三慶幸的是家裡床上沒有病人,這不是清福是什麼?」是的,幸福不在於每天都能大魚大肉,每天能過的安枕無憂,幸福就是在於能知足每天那平靜朴實的生活。
我們看過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其中有一集是這樣的:灰太狼夫婦來到了一個小島,上面都是鑽石。一隻居住在這個島上的兔子,告訴他只可以拿一顆。不然的話,船就會超載沉落的。但是灰太狼夫婦貪得無厭拿了一顆又一顆,堆滿了整個小船。後來船走到海底中央的時候,果然船因為超載,沉了下去。而灰太狼呢,則被食人魚給吃了。在這里如果灰太狼夫婦聽從了兔子的勸告只拿一顆,那麼也不會落此下場,但是由於它們的私慾心在作怪,只想到有多少拿多少,全然不聽任何人的勸告,終於什麼都沒有得到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如果灰太狼它們能知足也就不會這樣了,而且也會得到自己應有的幸福生活。
知足,是一種智慧;常樂,是一種心境。只有知足常樂,才可在無窮的慾望與有限的潛質之間恰當的找到平衡點,竭盡所能,所以人生無悔。我國古代偉大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悄然隱世於南山之下,過起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悠然恬靜生活,他知足於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凡而美滿的幸福生活,他此生無悔矣!
在當今社會許許多多的人為了名、為了利、為了那個遙遠而不切實際的夢想,已經在對眼下所擁有的一切充滿抱怨,毫不吝惜地丟棄了。這幸福本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腳下,但我們卻視而不顧將它一腳踢開,然後向周圍人詢問,我的幸福在哪裡啊?這樣的做法在我們看來豈不是很搞笑嗎?但是現在許多人依然不顧,繼續地迷茫下去。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幸福很簡單,那就是知足,而知足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知足就是拒絕一切誘惑、保持心靈的平靜,就是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一切。俗話說:「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㈡ 什麼叫做幸福,幸福不就是知足嗎
樓主說的對啊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應該是幸福的。願望實現了,應該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我是個比較知足的人,心態比較好,比較滿足現狀,因為人的慾望越多,失望也就會越多,所以我也沒有過多的慾望,也不會泄嗟氖?是 擁有一顆平常心,看待每件事.一個人靜靜的欣賞著自己喜歡的歌曲,看自己喜歡看的書,欣賞自己喜歡的畫,都是一種幸 福,看著兒子認真寫作業,我感覺是一種幸福,看著家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感覺也是一種幸福,和同學朋友一起吃 飯,唱歌,也同樣是一種幸福,和老公兒子一起打籃球,盡管累的滿頭大汗,感覺也是一種幸福.其實,你覺得你幸福你就 是幸福的,幸福與不幸福都在你自己的心中,是自己心中的一種感覺而已. 幸福到底在哪裡?普希金說,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心靈怎樣才會平靜?無非是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那 么,幸福是什麼,答案我們找到了,所謂的幸福無非是內心的一種需要,世間萬物都有可能給人帶來幸福,即使是在 炎熱的夏天,剛剛從額間拂過的一陣風,也許你頓時感覺是種幸福.
㈢ 人之所以寬容,在於理解;人之所以幸福,在於知足什麼意思
一個人之所以能感覺幸福,
那是因為他對身邊所擁有的能感到滿足,
要不然慾望填不滿怎麼會有幸福的感覺,
一個人之所以寬容,
那是因為他能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不然怎麼可能會有寬容?
㈣ 什麼叫幸福什麼叫知足
知足就是滿足於現狀,幸福是人的感覺,這份感覺就是出於知足。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㈤ 真正的幸福是,懂得知足含義
也就是在生活中我們不要要求的太高。當你過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很滿足。其實人的想法越高的話,那麼你就不容易得到滿足的。在生活中我們現在可以吃得飽穿得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不是很幸福嗎,所以人人都要有幸福感,那麼生活就會很知足。
㈥ 幸福在於知足什麼意思
因為知足常樂啊,就是覺得幸福是不貪心,平靜與平淡的。
㈦ 幸福源於知足的意思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各種需求的期待值低,不奢望,容易滿足,也就幸福。
㈧ 有人說『懂得知足,就是幸福』是這樣嗎
嗯
是的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幸福就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人們獲得的幸福感都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的,所以,我們如果想繼續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後,那麼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當人們再次獲得這個或這類時幸福時的幸福感就會逐漸遞減,當達到足夠多的N次時,渴求度會變為零,幸福感也就變為零了。當你實現一個願望、達到一個目的、愛一個人、被人愛、一時的心情愉悅、快樂等等都屬於幸福。幸福沒有距離、沒有標准,幸福是一種感覺。當你心滿意足時,就是幸福。知足常樂能使幸福保鮮(執著)。
幸福就是你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眼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來回憶。人要學會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