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作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
這個最好是自己寫,比較真實,不要老在網上找!
②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設計方案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創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局面。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從本期起以每周3—4個學時的課外活動時間。開設以「體驗新課標、新課程」為重點的,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為了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願望和要求,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他們具有自覺接受教育和鍛煉的最佳心理狀態,使學生每次參加活動都能既滿足各自需要,樂意參加,又確實增長見識,有所得益。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期的課外活動開展情況如下:
一、 活動課程設置: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本著「活動應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互相配合,互相促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照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則。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進步,分成低段組(1—3年級)、高段組(4—6年級)同時開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及興趣愛好,低段組課程設置如下:
1.體育游戲;2. 跳繩; 3.乒乓球 ; 4.棋類(以軍棋、跳棋為主)
5.羽毛球; 6.口語交際 ; 7.美術、手工實踐(以繪畫、折紙為主)
8.書法 ; 9. 信息技術 ; 10數學樂園 ; 11少兒舞蹈;
12快樂英語
注:《口語交際》與《數學樂園》交叉進行.
高段組課程設置如下:
1.乒乓球; 2.羽毛球;3.田徑;4.籃球隊;5.跳繩;6.棋類(以中國象棋為主);7.文學習作與欣賞(創作理論與實踐);8.美術、手工實踐(以繪畫、剪紙為主);9.書法;10信息技術;11趣味數學;12舞蹈(欣賞與實踐);13快樂英語
注:《文學習作與欣賞》和《趣味數學》交叉進行.
二、 課外活動具體安排:(見附表)
三、 活動時間安排:
日期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備注
星期二
每天下午
4:05教師組織學生
4:15活動開始
5:00活動結束
(打掃清潔)
低段組分組活動
高段組集中活動
下雨天,學生回各班教室,由語數教師各上一節輪流進行。
星期三
低段組集中活動
高段組分組活動
星期四
低段組分組活動
高段組集中活動
星期五
低段組集中活動
高段組分組活動
四、 後勤保障組:
負責教學、活動設備的調劑和添置,保障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
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方面;普通高中階段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
在實施過程中,要聯系學生生活背景和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問題中心,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綜合性。
研究性學習: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初步學習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發展合作能力,並初步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學生年齡特徵、知識和技能基礎,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制定方案等過程,學習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觀察研究、文獻研究等科學方法的基本規范和操作要領,養成探究習慣,形成科學態度,初步創新精神。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社區和社會的體驗性、服務性或公益性的實踐活動。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走進社區,理解社會,獲得直接經驗,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參與社區活動,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實施,應適應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應圍繞主題,在綜合應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設計、主動實踐。
3.勞動與技術教育:
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以操作學習、設計學習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活動。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材料,懂得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常識,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技術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社會生產的基本技能;豐富勞動體驗,具有親近技術的情感和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能夠安全而有責任心地參加技術活動,初步具有技術意識、職業意識、創新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審美意識。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
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
④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就 探尋中國春節文化 啊
⑤ 如何開展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
它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它使兒童可以從他們自己的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學習的對象,自然地、綜合地學習。教師應該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與學生的德育教育相結合;與生活、社會教育相結合;與學生科學學習相結合;要注重過程,關注結果;整合其它學科資源,拓展教材內容;隨機展示,激勵相隨。正文:小學綜合實踐課與社會生活相聯系,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產物,要傳遞和交流人類經驗,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它超越書本,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綜合的實踐能力。它使兒童可以從他們自己的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學習的對象,自然地、綜合地學習。這種全新課程的出現,對我們老師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同時也是一種全新的考驗和挑戰。?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 小學綜合實踐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於兒童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系,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統一搭起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例如:在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走進春天》時,可以讓學生們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變化,春的氣息,這毫無疑問比課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說服力。 二、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於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路,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時空的特點,或班級,或小隊,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同時獲得發展。例如:在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鍛煉和提高調查、探究及搜集資料的能力,學會討論與合作。從而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三、與學生的德育教育相結合。 據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務,使他們養成服從集體的品質和集體觀念,獲得團結互助、同甘共苦的體驗,激發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學生們在學校的學農地中栽培食用仙人掌時,進行社會調查時等,都必需要學生們共同合作,同甘共苦。此外,綜合實踐課程還可以使學生養成科學地計劃自己的學習並細心地完成和客觀地評價所得到的學習成果的習慣,也可以使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真正體驗到人的智慧和雙手創造的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從而培養勤儉節約的品質。綜合實踐課程對學生的活動不重結果而重育人過程,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與學校的科技教育結合起來。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培育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如我們在組織學生通過課外的參觀考察、調查實踐、體驗等綜合實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品質,增強學生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的精神和毅力;如通過一些科學實驗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科學規律,使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這樣為將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肥沃的土壤。 四、與生活、社會教育相結合。 校外課程資源絕不是課堂、操場、實驗室的簡單「搬家」,而是突破傳統教學的框架,使學生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的發展信息相通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些資源中有許多內容都是傳統教學、包括現今的電化教學所無法傳授的。學習不應該只是解題目,而應該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將所學知識加以應用。讓學生到真實的世界中進行各種體驗和解決現實問題,靈活地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培養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每個學生來說將會終身受益。開放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另一個特點,為此我們在課題實驗過程中十分重視社區科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與社會、家庭緊密結合起來。學校的「雛鷹假日小隊」開展了「綠色小天使」、「環境小衛士」、「家鄉小畫家」、「土壤資源調查」、「家庭科普站」等多種校外、家庭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學到了許多環保知識,同時也培養了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的良好品德,從小受到了科學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 五、與學生科學學習相結合。 綜合實踐課程在內容的選擇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結合,做好相鄰知識系列、相近學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內容與學生的需要及文化發展緊密配合。既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和方法,又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興趣、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既要重視科學知識和方法的獲得,也要注意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的形成。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各學科中滲透實施辦法」,使綜合實踐活動在各學科中具有可操作性,從而達到有機滲透的目的。我們十分重視各學科間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相互溝通,使各學科教師能齊頭並進、相互聯通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如科學教師和美術教師合作,組織學生創作葉貼畫,科學教師指導學生採集識別植物葉子,美術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葉子的天然形狀組合成巧奪天工的圖案,語文教師為它寫歌詞,音樂教師為這幅畫譜曲。綜合實踐課老師根據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動手、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各科聯合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效果很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六、要注重過程,關注結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設各種有利於實踐的環境,要關注實踐的結果,但不要很在乎學生最後「作品」、「成果」的質量的高低,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我們的學生實踐了沒有,我們的學生經歷了沒有;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他又是如何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的;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何種體驗;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是怎樣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們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產生了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會遇到哪些困難,會提出哪些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需要怎樣的指點……針對這些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探索和創新,而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結論,往往很多教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主觀經驗和已有經驗,強加給學生,這是我們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最要注意的一點。七、整合其它學科資源,拓展教材內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農村課程資源相對缺少的情況下,做好該課程與相關課程的溝通和整合,能幫助學生豐富情感體驗。如語文教材中的不少課文,如《圓明園的毀滅》、《只有一個地球》等教學主題。美術教材中《各種各樣的折紙》、《編織的技巧》。科學教材中的《有趣的電磁鐵》、《各種各樣的食品包裝》。在教學《我們身邊的污染》這一刻時,不妨可以借鑒數學統計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從數字中體驗「白色污染」的可怕,喚起環保意識。各門學科豐富的教學資源,生動的視聽材料,同樣可為綜合實踐課所用。八、隨機展示,激勵相隨。小學綜合實踐的活動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然而學生的研究成果並非在結束時才出現,在整個活動操作過程中,一是實現學生的閃光點或取得了小小成功時,教師就應該滿足學生的展示慾望,及時提供展示機會,而且每一次展示都要伴隨著激勵,可以是口頭評價或獎勵小紅花,也可以寫一句贊美的話。而且這種針對展示的評價是生生、師生互動。例如:有一個研究「爬山虎」的小組,他們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爬山虎的葉子剛長出來時是褐紅色,然後葉尖變成淺綠,再過幾天葉子才成嫩綠色,跟其他植物不一樣。他們馬上自我匯報,便要他們在班上抽時間講一講,這就是一種即時展示。綜合實踐活動,為沉悶的教改帶來活力,讓老師們走進了新鮮豐富的教育時空,讓學生們感受到了開放自主的痛快。憑著熱情,帶著沖勁,我們看見綜合實踐活動課一片繁華,一陣熱鬧,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學校、許多老師都是三分鍾熱度,虎頭蛇尾,留下高興了半截的學生。究其原因就是,一片大好形勢下,大家急不可耐地一頭扎進去,缺少籌劃,准備不足,結果造成了方向的迷失,過程的困擾,終點的遲歸。
⑥ 如何開展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新《課標》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實驗與推廣,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也對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新教材和舊教材相比,在內容設計安排和呈現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為顯著的一個舉措就是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課的設置,打破了原來學科教學中重書本知識,輕直接經驗;重結論,輕過程;封閉學習多,開放學習少;機械記憶多,實際應用少等的教學模式。給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如何正確認識數學實踐活動,如何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數學實踐活動課以怎樣的的模式呈現便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涵、意義
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解決某一實際的數學問題為目標,以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它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對學生理解、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徹著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思想,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由舒展身心。它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著眼於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地發展,以學生的直接體驗和最新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題研究為基本形式,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因此,它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
數學實踐活動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記憶為特徵的陳舊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和對數學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並獲得直接體驗。
具體來說,它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現實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有利於提高他們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探索精神。同時,他們在活動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夠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並且由於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有著更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相互交流、相互請教,每個人的創造力、科學志趣和個性差異鮮明地表現出來,有利於教師的因材施教。
2、促進課內知識的擴展、深化和鞏固,有利於拓寬學生的認識范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教科書上是沒有答案的。如:巧用余數解決實際問題,怎樣買最省錢;測量計算教學樓的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設計一個春遊或秋遊方案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急於想解決的心理,促使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去搜集信息和資料。學生在處理分析這些信息和資料的過程中,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3、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競爭,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促進全面發展。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有觀摩別人的機會;有自己成功的機會,也有自己在大家面前失敗的時候;有頭頭道道說理的時候,也有推翻自己去承認別人的時候。當學生認為自己成功地解決某個問題時,他們便會盡可能地向其餘的同學有條理地敘述和論證自己的方法和觀點,無疑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競爭,能使他們認識到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真理、對待榮譽,這樣非常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操作程序
數學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解決問題的活動,它在呈現形式上絕不是單純的戶外活動,它可以表現為課堂內的經理探索,有可以表現為課內外相結合,還可以是完全置身於社會這個大環境下的調查活動。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一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得出結論的完整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都是由學生自己選定。一般來說,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確定課題——商定活動方案——論證活動方案——總結評價。筆者試以小學數學的實踐活動課《我們去秋遊》為例具體闡述。
1、確定課題
數學的學習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每一位教師必須創設一個鼓勵學生去探索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所以,在課的開始,老師就從談話引入,課堂氣氛異常輕松、愉悅。「秋天到了,校園了的各種花也開了,天氣也特別得晴朗。這么好的季節,你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當有學生建議組織四年級的秋遊時,教師順勢引導:「秋遊活動很有意義,可是整個四年級班級多、人數多,要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需要好好計劃一下,做一番准備。想不想做一回小小策劃員,自己來設計一個秋遊方案?」然後,教師揭題:秋遊。這樣就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定向。
2、商定活動方案
這一環節是明確實踐活動目的,協定實踐活動程序。教師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商議確定活動前的准備。「回想經歷過的幾次春遊活動,想一想要組織這樣的一次較大型的秋遊活動,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呢?」學生紛紛發表意見,異常踴躍。首先,師生經過交流共同確定秋遊的地點—蘇州樂園。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眾多問題進行梳理和歸納。最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討論交流確定活動前需要解決問題,確定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程序。(一)制定租車方案;(二)選擇購票方案;(三)建議遊玩方案。
3、論證活動方案
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能水平,創設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索研討的問題情境,提供一些有利於學生進行探討發現的研究材料和信息,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活動中去,並充分驗證自己設計的秋遊活動方案。
(1)論證租車輛數和租車費用
多媒體提供信息:洛社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人數401人,教師24人。每輛汽車最多可乘坐45人,包車每輛500元。學生很快列出算式為:(401+24)÷45=9(輛)……20(人)。當老師問要租幾輛車時,大多數學生都說10輛,但有一小部分學生提出了異議,理由是最後一輛車只有20人,也要500元,太浪費。這時,老師順勢引導:「從節儉的角度考慮,20人租一輛車,空位太多,太浪費。那麼,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學生紛紛展開討論。有的學生提出「這20人擠到其他幾輛車去。」但馬上就有學生反對,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客車超載,違反交通規則,有不安全。」這時,就有學生提出可以租一輛小車。這樣既可以解決多餘人員的乘車問題,又不浪費。經過商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租一輛小車。教師於是又提供一條信息:租一輛小車要300元。這樣租車費用也得到了解決。無形中學生學會了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靈活解決的策略。
(2)論證購票方案
首先讓學生模擬購票員角色,咨詢有關信息:根據信息中提供的相關內容,以自由問答的形式向模擬購票員咨詢。(什麼叫「團體票」,「30以上」是什麼意思?)其次讓學生先商量一下怎樣購票更合理,然後算一算需要多少錢。最後小組內選擇最佳方案,並陳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列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案後,教師啟發比較:「看來購票的方案不止一種,那麼作為四年級的老師他們該如何選擇呢?你能提供點建議嗎?」學生在發表看法的過程中,引起他們共鳴,選擇並篩選出一種最佳方案。即
401位同學買團體票401× 30=12030(元);24位老師買成人票 24×60=1440(元)。最後教師結合實際讓學生說一說本次秋遊活動每位同學應該交的費用。
(3)論證遊玩方案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份「蘇州樂園」部分遊玩項目的價目表。「參考所提供的價目表,根據自己的愛好作出決定:如果你去,你准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了各自的遊玩方案時,教師又提出靈活性、開放性更強的要求:「如果只帶20元錢,你覺得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幾個項目?」在此基礎上,教師評價激勵:「根據個人的遊玩方案設計,評出小組內哪位同學消費比較合理,做到既節約又玩得盡興。」
論證活動方案強調的是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更是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4、總結評價
數學使活動課的總結包括過程總結、結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辯活動。側重在學生反思探究、實踐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麼」,「我掌握了什麼方法」,「我在實踐活動課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進」等。所以,教師以問題:「國慶節快到了,悄悄地設計一份全家人出遊的方案,給家人一個驚喜」。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由於數學實踐活動課課型的特點,決定了其評價標准和方式與常規性學習的不同。它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基礎為參照系,而不是以科學領域的發展水平為參照系進行總結和評價。評價時,既要評價學生從事實踐活動的結果,更要評價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評價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三、數學實踐活動課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上成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
課外活動是「在教學大綱范圍之外由學生自願參加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總稱」,它不屬於課程的范疇。數學活動課重在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它以發展學生個性要素為首要目標的課型。雖然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隨年級的上升而具有層次性,但這些內容是不確定的,它是由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靈活安排的。其開設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數學游戲、數學講座、數學牆報等。而數學實踐活動課不同於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它的設計和實施具有一定的規范,並嚴格按此規范實施教學過程。它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側重從數學的角度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主要以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在現實生活中理解數學、應用數學、發展數學、掌握數學。
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這一點,避免將數學實踐活動課上成課外活動和數學活動課。
2、正確處理師生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的關系
由於數學實踐活動課具有強烈的生活性、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所以小學生樂於主動參加、積極投入。他們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始終處於動態的活動中。同時,他們又通過自身獨立探索和合作研究的體驗、,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特長,而不是間接地、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因此,學生是數學使活動課的主角,居於主體地位。但他們的學習活動又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教師在適當時機的引導、組織和幫助對他們的學習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此時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居於主導的地位。所以,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活動為主線。
3、數學實踐活動課在組織形式上要突出靈活性的特點
教師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可以組織年級活動、班級活動、小組活動、個人活動;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課內活動;可以組織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在家長指導下的活動。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都應該使數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相聯系,突出數學實踐活動的應用性。讓學生樹立「大眾數學」觀,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逐漸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的「數感」。同時注重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軟化學科界限,敢於打破傳統的格局和學科限制,允許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研究與數學有關的其他問題,而不是「純數學」。
⑦ 小學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主題有哪些
小學綜合實踐 活動國學經典的主題有:
小學一、二年級:誦讀《三字經》,20首(以前沒背的)。
小學三年級:誦讀《千字文》,古詩20首(以前沒背的)。
小學四年級:誦讀《弟子規》古詩30首(以前沒背的)。
小學五年級:誦讀《百家姓》,古詩30首(以前沒背的)。
小學六年級:誦讀《孝經》,古詩50首(以前沒背的)。
國學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傳承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有理由自豪。改革開放後,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與此同時,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應的需求,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國學無疑成了人們心中的聖地,我想我們應該學習國學!
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活動主題:《花卉與生活》 學校:遼寧省沈陽市法庫 縣慈恩寺鄉中心校 年級:五年級 主講教師:史克升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活動主題:《花卉與生活》活動目標: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知道種植花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實踐中對花卉知識有更深的了解,並從中掌握一些科普知識。活動准備:教師提供花卉種植基地,花卉信息網址,有關資料。學生去基地實踐,走訪調查,上網搜集材料等。活動課時:三課時。本課為第三課時。活動內容:第一課時:分組討論提出問題,確定小組活動內容。 第二課時:去基地,市場調查,實踐。分組整理。 第三課時:成果交流與匯報。活動過程教 師 指 導 思 路學生學習方法設計意圖 一、激情導入 二、小組討論 三、匯報成果 1、各小組按照自己的匯報順序由代表匯報。 2、評選出:「實踐活動 優勝組」 四、實踐總結1、欣賞歌曲《花仙子之歌》2、每人用一句話表達出對這節課的感受。 五、教師總結 同學們,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第一課時我們分組討論提出問題,確定了各小組的活動內容。第二課時我們走向社會去種植基地實踐,到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去完成任務。老師相信我們一定會有許多收獲急於向大家匯報,這節課老師就給你們展示的機會。 小組歸納所調查采訪的資料、圖片等,選出匯報代表,准備匯報。 分四個小組,採取靈活多樣的匯報形式展示各小組的成果。 形式:資料匯報。圖片展示。播放在花卉種植基地實踐的錄像。(插件附視頻資料)盆栽花卉實物展示說明。采訪園藝專家錄音資料。小品表演展示花卉作用。 組織學生公平評選(由代表選出)同時肯定其他各組成績。 欣賞樂曲,愉悅心情。 讓學生說出心裡所想,教師做適當點評。 引導學生繼續保持這種勤學善思,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好品質。 齊答: 《花卉與生活》 整理資料,討論匯報形式選出匯報代表。 小組代表匯報成果,展示自己小組的特色,體現多樣性。1、居室花卉調查小組:上網分類搜集資料。2、花卉品種調查小組:圖片展示加以說明。3、花卉栽培管理小組:①大屏幕播放小組在種植基地活動錄像資料。②各種花卉實物展示並介紹。4、花卉功能作用小組:①采訪專家的錄音資料。②頭飾表演。展示花卉的不同功效。 各組評選優勝組並進行表獎。 學生欣賞歌曲,隨唱歌曲。 舉手發言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 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 通過各種形式的匯報,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鍛煉,給學生設計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台,培養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感受成功喜悅。體驗探索與實踐的樂趣。 陶冶學生的性情。感受生活的美麗。培養總結概括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點評:全課設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理念,使學生在參與社會調查、采訪、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團結協作、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與現實社會直接對話。由於全部活動過程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的,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學習的喜悅,激發了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 資 源 支 持此活動設計所參考的文獻和資源支持內容 居室花卉調查方面:登陸雲南花卉信息網、廣西鮮花與生活網、新浪網http://bj.sina.com.cn 2001年03月22日7:22華商報下載內容資料等,分別查閱了卧室、客廳、書房、陽台等適合擺放哪些花卉,忌放哪些花卉。花卉品種方面: 走訪了法庫縣花卉市場,拍照並詢問了賣花人一些花卉方面問題。栽培管理方面: 去縣一花卉種植基地實踐,以錄像形式取得第一手資料。從基地購買了一些典型盆栽花卉。花卉作用方面: 采訪了縣園藝站的工作人員,去縣圖書館查閱了一些花卉作用方面的書籍。
⑨ 如何設計好一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背景提出
當代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就算在山村,姐妹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被長期嬌慣的孩子,他們很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和辛酸。為此,我特准備這樣一個活動讓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並讓他們深入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二、活動時間: 一周
三、 活動地點:學校 父母的工作地點 家裡 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鄰家
四、 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1) 通過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 體驗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興趣。
3) 通過這次活動後,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體諒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
4) 能夠通過向父母的學習,鼓勵小朋友們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知識目標:
1) 知道父母的興趣愛好
2) 了解父母對家庭、社會和自己所做的貢獻
3) 從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 能客觀說出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能力目標:
1) 通過和父母深刻的談話能夠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和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2) 通過和周圍鄰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談話,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 在了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和處事方面搜集資料時,可以培養深入思考、獨立處理和搜集資料的能力
5) 通過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夠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發展
五、活動條件:
活動沒有限制,適用於中小學的每一個學生。
六、活動實施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幾個同學一組共同構思問題,單獨完成提問部分,再集體討論得出總結)
1、准備階段
1)由老師事先聯系一個本班學生家長較多的單位
2)設計好向父母提問的問題
3)做多份問卷調查給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構思好幾個關於父母工作時的問題給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動階段
1)老師帶領同學們去參觀單位,近距離地觀察父母工作,體會父母工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後和父母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狀況
3)周末,就和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進行交流更進一步地了解父母的處事態度、原則和工作風范
4)自己也寫下對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親手做兩張致謝賀卡給父母
6)學會做一件簡單地家務
3、總結階段
歸總討論:回歸到每組交流、討論,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工作、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七、活動意義:
這次活動主要是加強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讓當代新的一代能夠深切體會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讓他們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