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幸福是什麼
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幸福離不開四個要素:財富、情感、健康、理想,這四者和諧均衡統一存在的時候是最幸福的!
幸:土,代表房子;¥:錢; 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 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錢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幸,可以和"不"字組合,不幸的人就是沒有房子和沒有錢花的人。也是因為房子和錢,「有錢人」也會成為不幸的人。 福,沒有和"不"字的組合。所有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
信任並自由地給予和欲意的收入,定義為幸福。 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幸福二字連用,恐怕是宋代以後的事,而且連用起來的意義,也遠非近世對於愉悅、舒適、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應該是把「幸」字當「祈望」、「盼想」的動詞,所以《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說到唐憲宗迎佛骨於鳳翔,奉納於宮中,韓愈寫《諫迎佛骨表》,皇帝氣得差一點貶死韓愈,可是盡管祈福如此虔誠的皇帝也未能安享天年。史家說:「幸福而禍,無亦左乎!」意思就是,求福而得禍,實在是大大地悖拗人意呀! 倘若「幸福」二字的連用,能還原成將「幸」字當做動詞,應該會給那些終日自覺不幸福或是不夠幸福的人一種比較踏實的感覺。道理很簡單:「幸福」不是一個已完成的狀態,是一個渴望的過程——而且往往不會實現。(張大春:《認得幾個字》) 幸福是對重復的渴望.(《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
❷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有飯吃,可以睡飽。可以哭可以笑。有親朋陪伴,有人理解你。最最重要的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愛你的人也有你愛的人
❸ 幸福是什麼
關於幸福是什麼的話題答案很多,但歸根結底,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體會,更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心境。
你覺得幸福是什麼呢?
❹ 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
其實這種感覺是我們一生都在為之奮斗的一個目標。
有了她/他,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沒白費,
生命中充滿了她/他,此生也就不曾虛度。
當自己用盡全力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並因為自己的努力給大家帶來了愉悅的幸福感,
這也就是叫做幸福的東東了。
也許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我們每個人也都不必去刻意的追求什麼,一切隨緣好了。
其實有時候選擇放棄也恰恰是追求自己真正幸福的一個開始。
幸福沒有嚴格的定義,只要不要太刻意的在乎它,也許它就在自己身邊。
有了挫折,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
想開些,別總讓自己陷入痛楚里。
釋然也是一種幸福。
..,
❺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指一個人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說到底就是好的滿足。幸福感=R*滿足感(R:幸福商)。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有,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中文名
幸福
外文名
blessing;happiness
拼音
xìng fú
注音
ㄒㄧㄥˋㄈㄨˊ
因素
開心、快樂、甜蜜、美滿
熱點關注
解讀 幸福小調查:只有38%的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
幸福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對於幸福的體會和獲取的能力也有所差異。你人生中感到幸福的時候是什麼?...
2019-01-29
詞語釋義
解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並希望保持現有狀態的穩定心情。
《啟蒙文》定義: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
新釋:幸福存在於差異化中。差異化的存在,不僅是合理合情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從人類認知學角度看,它就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1][2](古樸)
詞源
幸:吉而免凶也。------東漢·許慎《說文》。非分而得謂之幸。——《小爾雅》
[]
福:佑也,------東漢·許慎《說文》。古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為福。與「禍害」相對,按,本作祜也。
觀同書法《福》
[blessing;happiness]
古文中二字連用,謂祈望得福。
《新唐書·李蔚等傳贊》:「至憲宗世,遂迎佛骨於鳳翔,內之宮中。韓愈指言其弊,帝怒,竄愈瀕死,憲亦弗獲天年。幸福而禍,無亦左乎!」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無禍;不患得,斯無失。」
幸福有不同的支撐點
沙泊柳曾在短文《追求中的歡笑》里這樣描述幸福:」不要以為讓今天的人們感到幸福的東西還能滿足未來人群的需求。記憶中,人們最初的幸福也許是吃飽飯,後來是吃好飯,之後就是經濟富足、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理念……「
由此分析,幸福在不同時間里,不同的環境下的支撐都是不同的。
主張
幸福,是在一定溫飽和安全條件基礎上,在社會生態環境下,擁有能產生幸福感的要素、機制、動力的生活和生活狀態;[3]
幸福定義為在生存基礎上存在,在良好社會生態環境下發展,在各幸福體內實現的相互滿足和相互認同(同等的尊重信任)的生活。[4]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又與客觀因素密切相關,它的發展變化表現為個體的特殊性,但它又在社會成長中遵循著普遍的客觀規律,它既受內部因素影響,又受外部因素制約,涉及自然、社會、心理等方方面面。[5]
幸福感(I)=R*滿足感(R:幸福商),幸福(S)=幸福感(I)*時間(T)。[6]
……
我們深知「所謂人生的意義,全憑我們對於人生的了解」,而不是每天醒來就要奔跑的獅子、也不是每天醒來就是奔命的羚羊。
其實生活中的幸福很簡單,不是金錢,不是權力。而是小小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飯是幸福,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就是幸福。每個人身邊都有幸福,只是還沒有去發現。
幸福有時候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動,會讓一個人一直痴迷於此,幸福就是滿足,幸福就是知足!一個人只有主動去找尋幸福,才會得到它。
中西哲學家對「幸福說」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主張「精神的快樂為幸福」;有的主張「個人的快樂為幸福」;有的主張「全體的快樂為幸福」。
要素
愛與被愛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可是在茫茫人海中卻沒有遇到自己真正深愛的女孩,因此單純以錢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錯誤的。一個男孩,在茫茫人海中幸運的遇到了真正深愛的女孩,和這個女孩彼此相愛、彼此依戀、彼此關心、彼此知心、一起生活,快樂的、健康的相守到百歲,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一個心理測試:如果你深愛一個女孩,假如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此生無緣遇到這個女孩,但是可以有百億元的家產,第二個選擇:此生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這個深愛的女孩,但是一輩子只能和她過普通的生活,你會怎樣選擇?
安全感
(1)情感的安全感: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彼此深愛。
(2)身體的安全感:不得病、不傷殘。
(3)社會關系的安全感:不被人傷害。
(4)法律的安全感:不犯法。
(5)收入的安全感:夠用、穩定。
(6)福利的安全感: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7)房子的安全感:擁有自己的房子。
(8)生活環境的安全感:家的周圍有購物的地方、公交車站等生活配套機構。
(9)心裡的安全感:和別人在一起。
❻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指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劃分為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可是在茫茫人海中卻沒有遇到自己真正深愛的女孩,因此單純以錢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錯誤的。一個男孩,在茫茫人海中幸運的遇到了真正深愛的女孩,和這個女孩彼此相愛、彼此依戀、彼此關心、彼此知心、一起生活,快樂的、健康的相守到百歲,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6)幸福是什麼二十字擴展閱讀
生活中需要思考:和什麼人,在什麼環境,用什麼生活用具,過什麼生活,有什麼情感。幸福這種情感需要幸福的生活作為支撐,而幸福的生活也需要三個支撐:和喜歡的人,在喜歡的環境中,擁有喜歡的生活用具。情感、人、環境、生活用具、生活這五個基本方面需要協調,這五個方面之間的不協調(缺少支撐)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的人,情感上希望過繁華都市的生活,而卻生活在貧困的山區,過著艱苦的生活。這就是情感與環境、生活的不協調(環境和生活無法支撐情感),這也就是造成不幸的重要原因。
這五個方面的協調需要努力去爭取,使原先的不協調轉化為協調,逐漸協調的過程,就是由不幸福到幸福的過程,或者是由幸福到更幸福的過程。
消除不應有的慾望就能減少痛苦,因為每一個慾望之情的產生,都需要生活、人、環境、物質來協調(作為支撐),如果無法協調(缺少支撐),就可能產生痛苦。此外,不應有的慾望也是產生罪惡的原因,但是,合理的慾望要積極的爭取,因為合理的慾望是人生的動力之一。
❼ 幸福是什麼
幸福就是你已經失去的、每當想起就會有一種深深留戀感的過去,就是你滿懷希望對未來的憧憬,也是你現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一點波瀾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失去以後才知道珍惜的。不過失去以後再想珍惜,為時已晚。所以,珍惜現在,就是在享受幸福。
「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幸福是主觀感受,沒有客觀標准。
幸福源於每個人的內心,和外物沒有必然關系。
幸福和「愛」連接在一起,「擁有」不能讓人真正地幸福,「給予」才會讓人真正地幸福。
幸福是來源於內心的一種感受,所以只有內心得到滿足才是幸福的。
很多人事業有成,有家有錢有房子卻仍然感覺不幸福,那是因為他們內心嚮往的還沒真正的得到滿足。
在這個物慾橫流而又浮躁的社會,要想得到長久的幸福那就要減少心欲,一個人的慾望如果不加以控制,長此以往就會對幸福的定義漸行漸遠,以至於矛盾、焦爐和不安,久而久之甚至對自己和社會及他人構成傷害和損失。
從造字看,福者,—人—口衣食福田,各自修行於業田,衣食無憂即為福,即個人之福;
十人同辛是為幸,有幸—同修行業田,是為幸福,即共業之福。
所以有幸,大家才共同做事,惜緣為幸,惜福得福,幸福就是惜緣、惜福、修業田。
❽ 幸福是什麼七年級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幸福是什麼七年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中幸福的感受太多太多了,我認為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幸福。
小時候,我並不明白助人為樂的意義是什麼,我甚至認為幫了別人自己就吃苦了。直到有一天我才改變這個觀點。那天我起個大早,去公園玩,一位叔叔過來問路,我隨便給他指了指。他對我萬分感謝地說:小朋友,太感謝了,我問了好多人,他們都不理我,你是個好孩子,長大肯定會有出息。我感到即驚訝又溫暖,我的無意舉動卻幫助了一個人,我還得到了感謝。從此我認為幫助別人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幫助別人有時候也是幫為自己。我有一個同學有不懂的問題總是來問我,我也很樂意去給他解釋。幾個月之後我發現我對一些知識點學的很熟練,這下我才發現,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對這些問題就又鞏固了一遍,所以才不會忘記。其實,幫助與被幫助好像是一對同時在的東西,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難道不是幸福嗎?
我還記得一次我和爸爸出去玩,在路上,我們幫助了一位素不相識的叔叔,那位叔叔對我們很敬佩,他給了我們一張名片,說有困難就找他。結果有好幾次都位叔叔都來幫忙,我們家和那位叔叔成了好朋友關系,相互幫助,對方得到的利益越來越多。我對這樣一位朋友感到幸福,因為他不是用錢買來的,是用真情換來的,這樣的朋友更可靠,更有益。
現在我每做一件好事我都會把它寫在日記里。雖然這些事對某此人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它們對我來說是用多少錢也換不來的。
每當我難過。傷心或生氣的時候,我都會翻開我的日記,回憶我做過的好事。所有的痛與苦,所有的不甘與憤怒都在這些好事之中盪然無存。我能從中感到幸福。
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每天只要不用工作和學習就是幸福;只要每天能玩游戲就是幸福等等。如今現在的時代已經換然一新,人們對於幸福也有了很多不用的觀點的看法。
我認為,幸福就是能在新年的時候與家人一起團聚,一起吃團圓飯,將一年中的新鮮事跟家人聊聊;我認為,幸福就是可以在學校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學習,一起在操場上奔跑,一起坐在同一個教室里上課;我認為,幸福就是每天放學回來,晚上就可以吃到媽媽可口的飯菜。
其實,在讀書中也可以得到幸福,因為書本不僅可以讓你知道許多關於課外的知識,而且還能提高你的詞彙量和成績,看的書越多,你的知識面擴展就越大,獲取了知識就是幸福。
如今現在的小孩都是從「蜜罐」中長大的,一個個都是「小皇帝」和「小公主」,每天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有些小孩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都抱怨「今天的飯菜太難吃了」「累死我了,還有多久才到啊」等等。
我們今天過上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可有的人認為,這樣的生活不夠幸福,或者認為這樣的生活過於平常,所以不知道珍惜。這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曾今付出的努力,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是他們利用無數的代價換來的。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不浪費它,作為學生要好好學習,用學的知識建設偉大的祖國,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讓幸福繼續不斷的傳遞給每一個人。
幸福是每天熱騰騰的早飯,在還沒起床就端到了桌上,哪怕是老豆腐、油條,也是如此之香。
幸福是上課認真地聽講,一隻只手高舉著,期盼老師點名後的答題,激動地臉上全是紅暈的光芒。一雙雙眸子傳遞著渴望,白色的粉筆末飛舞出充實的時光。
幸福是課間十分鍾的小憩,或聊天,或看報,或打打鬧鬧。45分鍾積攢的勞累全被一掃而光。
幸福是下學鈴聲在漫長等待後終於如願響起,迅速的收拾書包聲後便飛奔出去,等著看到家裡溫暖的橘色燈光。
幸福是晚上的青燈黃卷。月光下,抿一口濃茶,執卷品讀。每一字都是智慧的積淀,讀得內心浪花朵朵,然後在心底悄悄沉落。你會覺得那不只是文字,而是無數名家用筆敲響的歲月回聲,回聲里有春花秋月、落英繽紛。
幸福是春天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幸福是夏天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幸福是秋天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幸福是冬天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幸福是李清照的小舟和鷗鷺爭渡,共賞綠肥紅瘦;幸福是聽著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聲音,在夜幕中共剪西窗燭的甜蜜;幸福是徐志摩對著波光里的艷影,守望一潭碎在浮藻間那彩虹似的夢。
幸福是幫助老漁夫桑迪亞哥,感受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打敗的崇高境界;幸福是保爾柯察金在艱苦環境中,還為人類最壯麗的事業而拼搏。
幸福是父母背後深情的目送,幸福是兒女一聲問候情意長,幸福是每晚溫馨的入睡,幸福是晾曬著的衣服上陽光的味道。
幸福是小草在蓬勃生長,幸福是花兒嬌俏的綻放。
幸福是在風里吟誦顛狂柳絮隨風舞;幸福是在雨中感悟留得殘荷聽雨聲;幸福是在霧起時斜月沉沉藏海霧的心境。
幸福時光很短,幸福很長。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學生考完試後的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是小孩子手中甜甜的棒棒糖,是奶奶為爺爺縫補的外套,是爸爸為媽媽買的一束鮮花,是老師看到學生進步後欣慰的笑容……
當你在外地上學時,家裡熟悉的陳設,家人和藹的面容、親切的話語,家常菜的誘人的香味……這一切的一切都使你思鄉心切。而正在這時,家中寄來一封書信,問你學習累不累,飯菜吃不吃得慣,有沒有生病……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家人的關懷,令你感覺到家人的溫暖。這時你會覺得,幸福原來是一封薄薄的家書。
當你考試失敗時,朋友送來安慰的話語,為你找回曾經的自信,和你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為你補較差的那門功課。這時你會覺得,幸福原來是一次次耐心的講解。
當你在學校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時,回到家中向父母訴說,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開導,他們用自己的愛來撫平你的傷痕。這時你會覺得,幸福原來是一句句知心的話語。
夕陽西下,奶奶坐在大樹下剝蠶豆,孫女回來搬張凳子坐在旁邊,一邊幫著剝一邊講述在學校的`一天,這是溫馨的幸福;林蔭道上,爸媽飯後悠閑地散著步,回憶著年輕時的美好,這是甜蜜的幸福;病房門前,白衣天使看見病人在逐漸康復,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這是欣慰的幸福……
世間雖大,但幸福的蹤跡無處不在:一次慷慨捐助,一句安慰的話語,等等,都是幸福。
幸福沒有固定的形狀,在每個人的眼裡,幸福都是不同的,但唯一不變的是:幸福是人類最美好的感覺,最珍貴的財富。相信,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幸福,播撒幸福,你便是幸福之人。
今天,我們作文班同學看了一組圖片,其中一幅圖片拍的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正在撿起別人丟棄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著,看來真的餓壞了。同學們看了,都沉默不語,思緒萬千。
當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時,是否想到:幸福是什麼?
「相對於圖片中的小孩,我們是幸福的,我們吃得好,穿得好,什麼也不缺。」陳諾頓了頓說:「可是偏偏有一些人總是抱怨飯菜的味道,他們怎麼就沒有想過那些沒飯吃的人呢?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們和圖中小孩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啊!我們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那個小孩呢?」陳諾說完,皺了皺眉頭。
「看了圖片,聽了上面同學的發言,我佷羞愧,我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我總是挑食,媽媽做什麼東西我幾乎都不怎麼吃,難怪媽媽經常說讓我餓幾天就知道吃飯有多香了,想想圖中小孩是多麼的可憐,我是多麼的幸福,我從今以後再也不挑三揀四了。」楊楷桁自我檢討了。
我接過話題:「我深有同感,也十分慚愧,我還經常因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亂發脾氣。想想圖中小孩,飢一頓飽一頓,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有人疼,有人愛,有書讀,上學還有人接送,是多麼幸福的事啊!想想那些沒飯吃,沒書念的小孩,我們還有什麼抱怨的呢?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早日成才。長大了好好孝敬愛我們的家人,並且多做好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有人疼,有人愛,也有一顆感恩的心,愛別人,也愛自己。
「隔很長時間以後,再次吃一樣東西,總會有一種難言的情緒漫上心頭,經久不散。」初看到這句話,我不怎麼能理解,或者說,並沒有感同身受。可是現在我卻有了這樣的感覺,而且我體會到的是一種幸福,洋溢在心中久久不會消散的幸福。
星期天,去奶奶家吃午飯,奶奶很高興,但我卻對奶奶的欣喜很是不解,因為我早已和奶奶說過要去吃飯的。我去得有些遲,只管往嘴裡扒拉飯菜,也沒顧得上等了我許久的奶奶。臨走前,奶奶問我:「今天是不是要去學校晚自習?」我說:「是啊。」「那今天下午我給你送餃子,你帶到學校里吃吧。」奶奶說。「好!」我應道,「我要十隻。」約定好了,我便回家去了。
下午四點半,我正在家裡收拾東西,奶奶的聲音從樓下傳來,我連忙跑下樓,接過奶奶送來的餃子,只見白色的飯盒裡躺著幾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打開飯盒,一陣香氣撲面而來。白色的盒子上凝聚了層層霧氣,拿在手裡,還是熱乎乎的。
坐在去往學校的車上,我拿出飯盒開始吃餃子。餃子依然溫熱,一口咬下去,一股暖意湧上心頭。這個餃子,特別好吃。吃完兩個,見盒子里還有好多餃子,我不由地點起餃子的個數來,1、2、3……13、14、15,十五隻餃子!我記得我跟奶奶說我只要十隻的呢。
難道是奶奶記錯了?
……或許是奶奶怕我吃不飽吧。
我彷彿看到了奶奶包餃子的情形,奶奶蒼老的手上還沾著些許麵粉,她一邊包,一邊念叨著:「要多包幾個才行啊,不然到學校里餓了怎麼辦……」
這十五隻餃子裡麵包著的,不只是餃子餡兒,還有奶奶對我的愛和期盼。這十五隻餃子的滋味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