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幸福到萬家》何幸福是如何看上王慶來
從電視劇《幸福到萬家》更新的劇情中,可以看出王慶來是個公認的老實人。 要說什麼幸福,就是因為喜歡王慶來的誠實,才決定和他結婚。 但是,你要知道,誠實並不意味著受到欺凌。 但是,當王慶來到這個老實的孩子,姑姑被人欺負時,卻挺身而出。 很多觀眾不理解。 他為什麼要選擇苟延殘喘的人?
在我看來,王慶之所以選擇來咽氣,並不是因為他「不爭氣」,而是因為他的言談受到父母的影響。 因為他的父母都膽小怕事,王慶來也繼承了他們性格上的缺點。
如劇中所示,萬傳家有什麼幸福受傷後,王慶來的父母專程去萬善堂家,下跪向萬善堂道歉。 這就是他們膽怯的表現。 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這么膽小,也是因為整個萬家莊,他們一家姓王。 他們無依無靠,都指望萬善堂做自己的靠山。 現在自己的兒媳婦打了萬善堂的兒子,他們自然擔心萬善堂會給他們「穿鞋」。
是王慶來父母膽小怕事的性格影響了王慶來的成長。 他總是積極工作,不惹人生氣。 而面對山萬善堂兒子萬傳家的胡說八道,王慶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王慶來在萬傳家「鬧婚」事件中的表現,讓觀眾對王慶來這個角色感到失望。 因為演員唐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扮演過負責的硬漢。 但在這部劇中,他飾演的王慶來,似乎太「委屈」了。
我不知道怎麼理解「窩囊廢」這個詞,王慶來真的有「窩囊廢」的全部屬性嗎? 在我看來,王慶來並不「不甘心」。 因為他受到父母的影響,不知道該怎麼辦。 畢竟,這場婚禮,是周圍的村民和鄰居為了萬善堂的面子而來的。 而且,「鬧婚」是當地的風俗習慣。 如果王慶來有幸挺身而出為姑姑主持公道,他一定會為難自己的父母。
王慶來沒能第一時間站起來,他也是為了關心父母的臉。 從這一點來看,王慶來不是不甘心,而是可以忍受的。 我不知道大家對王慶來這個角色怎麼看?
② 你認為中國哪一個城市最適合養老
當然是青島這座滿城啤酒飄香的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就是它的真是寫照,成群的海鷗,大片經典的歐式老建築是這里最獨特的風景。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空氣特別濕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不同的海味。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宜居之地,肯定適合養老,氣候不寒不暑自不必說,這些年的城市建設更是打造了優美的環境。
以前大家都認為文化是青島的短板。但近些年的建設和挖掘,讓人們的這一印象大大改觀。青島的觀光景點較多,如八大關、棧橋、五四廣場、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浙江路天主教堂、青島啤酒博物館等,還有青島老建築更是百年青島歷史人文的縮影。另外這些年的高校建設也是突飛猛進。
雖然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但最終的所求,肯定不是燈紅酒綠,而是在平淡的柴米油鹽生活中發現最想要的日子!青島這種規模的城市最宜居。
③ 幸福到萬家劇情介紹大結局
《幸福到萬家》講述了農村姑娘何幸福(趙麗穎飾)歷經事業與婚姻、愛情與親情的多重考驗後不斷成長,從農村走進城市,再從城市回歸農村,最終帶領萬家莊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生態文明的勵志故事。結局中何幸福成為村書記。
何幸福生孩子大出血,萬善堂組織村民獻血救了她一命,何幸福不勝感激,但由於在這只前何幸福寫了一封舉報信,導致萬善堂被調查,在這樣的檔口萬善堂被氣得倒下,何幸福成為眾矢之的,只能到村裡打工。
但何幸福依然想回農村發展,與王慶來從城裡回到萬家莊之後何幸福辦起了民宿,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發展,而保健品廠的污染問題何幸福帶著大家一起解決。
藉此事件書記萬善堂看到了在何幸福帶領下,萬家莊能夠實現更好發展的可能,退位讓賢。何幸福即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甚至還遠遠地超出了預期,堪稱人生贏家。
《幸福到萬家》中的何幸福是一個敢說敢幹、真誠正直的新時代農村婦女。面對不公,她從不退縮或妥協,積極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並以勤勞智慧的奮斗精神影響著萬家莊的每一個人。這無疑與當下年輕人產生了強烈的時代共鳴。
何幸福遇到困難的時候,編劇並沒有簡單地讓他開金手指,而是讓她凡事要講理,通過自己學習,努力,抗爭,一步一步看到正義是有回報的,努力是有回報的,看到正向的反饋,這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④ 《擅始善終之下堂婦的幸福生活》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擅始善終之下堂婦的幸福生活》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tbHLcu6jVWXX-6d10Vtb0w
⑤ 一家三口幸福的句子發朋友圈說說心情
1、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⑥ 在鄉下有一棟房子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
我在鄉下就有一棟房子,說是鄉下,其實離城開車也只有十幾分鍾的路程。
房子是2015年蓋的,當時是因為家裡有一片庄基地,左右鄰居都蓋了,老公怕空著以後不讓蓋。
這片地寬12米,長22米,我倆自己設計了一下,前半部分為院子,鐵藝圍牆大門,二層小樓公司在後半部分,兩層一樣的結構,三室二廳一廚一衛,一層大概140平米,樓頂是平台,我們做了個乒乓球案子。
房子蓋好後一直空著,直到18年,公婆提出來要住新房,就裝修了一下住了進去,婆婆是個勤快人,讓人在院子里砌了個菜園,種上了黃瓜豆角,一到夏天,各種蔬菜多的都吃不完,門外圍牆下砌了兩個長長的花園,一邊栽的薔薇,一邊栽的凌霄,春夏圍牆上都掛滿了美麗的花,門外路邊還撒了好幾種草花籽,紅黃白紫煞是好看。
我和老公因為工作的原因住在城裡,但是我們每周都會回去,坐在院子的藤椅上,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滿眼的綠色蔬菜和鮮花,非常的愜意,走的時候婆婆還會給我們帶上自家地里採摘的新鮮蔬菜瓜果,簡直幸福的冒泡。
,
我們計劃退休後就回鄉下去住,還可以招一家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夥養老,栽花種草,喝茶聊天,是不是很幸福呢?
在鄉下有一棟房子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嗎?我認為,幸福要看你是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鄉下房子,是否就在你居住的城市周邊擁有?
我的父親在鄉下分有一塊宅基地,但是我父親解放初期就在城市居住。爺爺奶奶早故,每年上墳的日子回去。
父親把建房資金,交給叔叔家的子女,讓他們為我父親建起這宅基地的房子。料錢,工錢,還有叔叔家孩子的辛苦資金,全部付清。
房子是建起來了,獨門獨院,父親為我考慮,大門可以開車直接進院里。坐北朝南三間堂屋。樓梯建在大院里,院子里還可以種菜養花。頂樓是平台。看起來很舒服,想像起來也很幸福。每逢節假日,我們一家前往度周末,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可事情,往往不會照著你的思維去發展。我是獨女,找個軍人。軍人又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們和父母兩地分居,哪裡有時間去農村小院享天倫之樂?
03年父親病故,我們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母親曾經對我姑母說:農村建的房子找人問問,賣了吧!沒想到這句話得罪了叔叔家的子女(叔叔嬸子已故):「賣?你看誰敢來買這房子?你讓她掂抓鉤來拆了吧!」
母親聽後氣的不行,我勸母親不要為這些生氣,我們也回不去,就給他們住了,落個人情。可母親卻講:「房子不是小事,你把我送回去,我到那裡住去。」我說:「城市的房子都空著,還想著農村的房子?再說送您回去,我就得跟著您去,這里的家不要了嗎?」。
母親去年已故,對於我來講,父母城市的房子,我都沒時間去住,農村的房子我更夠不著回去。
人生就那麼多年,為這些事情上心不知,因為上心就生氣,生氣身體就不適,何必呢!
對我來講,農村有房子,如果就在我居住的城市附近,那是天大的好事,幸福極了。否則?那就是說不清,理還亂的煩惱。不知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要說有一棟房子,才算一件幸福的事情,那我認為還是在城市中有房子才算。獨揀別墅,住起來才算最幸福。為什麼?現在小孩到城市讀書,年輕人結婚,工作(打工),城市沒房子,真的不方便。租,說實話不合算。
鄉下的房子,只能說留住一種對農村, 情感 懷念的根基,故土難舍之情。對於沒有養老金的農民來說,將來可以回家養老。
如果城市無房,農村有房,就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能說人生還有一歸處,將來可以棲身,可以歸隱。說明了,人還要努力。
在鄉下有一棟房子,也是好多人的想法。在城市不是每一個都混的很好,特別是早期用買的方式轉戶的,讀書轉戶而沒有正式工作,收入不穩定的人群。他們才會覺得在鄉下,有一棟房子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非農戶口,有的可能沒有老屋,甚至沒有宅基地。想回農村,難啊,難。
如果城市沒房,鄉下有一棟房子不能說是幸福,只能算是一種安慰,一種保障。當然,對於沒有房子的人講,鄉下有一棟房子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這是絕對的,湖南省委書記毛致用退休回到老家頤養天年,特別幸福,天天擔水澆菜,嫣然就是一位農民,過著悠哉悠哉的生活,確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老家有房子,老了回家,這也是我們說的葉落歸根。
現在很多有錢人,還有一些達官貴人老家都有房子,舊了他們就返修,放假回家住住,過年回家看看,和左鄰右舍聊聊天,畢竟這是自己出生的地方,有很多割捨不掉的情緣,兒時的夥伴,還有老家的二叔,以及自己的親朋好友。
大家看看有些人雖然腰纏萬貫但是依然捨不得老家的房子,每個人都有百年以後,這些房子是自己的家,自己可以住,很多地方風俗就是人去世了要在家放幾天,供大家弔唁,所以老房子用處很大。
每個人老家都有老房子,這是自己的家,絕對有懷舊感覺,回家肯定舒服,住在自己出生的地方難道不幸福嗎?所以很多人一直把老家的房子保存的完好,就是等自己老了回家住,我們長期在外奔波,老了回家是最幸福的,找找曾經的過去,回憶一下童真的少年,還是老家好啊!
我在鄉下就有一處自已的宅基地,也有很多間房屋,我由此覺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生在家鄉的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高中畢業後我回到家鄉農村,我參加了當時的生產隊勞動。我先擔任生產小隊長,後來又教書成了民辦教師。恢復了高考制度,我又有辛被高校錄取。學業三年完滿,畢業分配我成為公務員上班。我的工作單位,離家鄉農村只有幾里。我在家鄉原有的宅基地上,修蓋了我現在住的房。我的房屋不大,但我自認為還很不錯。
正房共有五間,是古老的那五檁磚木結構瓦房,採光向陽冬暖夏涼。東、西房各有三間,可以放米面可以儲存日常用品。南房五間,四間可住可放雜物,一間是去前院子的通道。我家的街門坐西迎東,是農村古老的撥風街門,整修了一下看上去美麗莊重。過去兒女在家,岳父母和我們同住一院子時,院子里充滿了歡樂和笑容。如今兒女們城市裡安了家,岳父母上了天堂遠去,昔日修建的這么多房成了擺設。只留下我和妻子守著這些家產,妻子有時還去城市為女兒照看孩子,很多時就留下我孤獨老漢。
"大大的院子,多多的房,一個老頭一條狗″,這就是農村裡目前的真實寫照。好就好在,農村有廣闊的土地,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陽光普照,可以盡情地遊走在廣闊的田間地頭,可以發揮佘熱,精心耕耘那確了權的土地。一分耕耘一分希望,小康路上決不掉隊。
首先,我真的在鄉下有一棟房子。
其次,我也曾經以為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說起來,這個房子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離市區也不過20幾公里,開車不堵的話不到半小時。比起現在中介在推薦的所謂「杭州南」的房子,距離要近多了。
另外由於屬於新農村改造的安置房,所以,房子布局並不像傳統農村那樣凌亂不堪。統一的外觀、寬敞的道路,更別提自來水管道煤氣寬頻都安裝入戶。從硬體上來講,除了綠化少一些之外,和城裡的小區,並無多大區別。
但是,這個房子,我們已經空置好多年了。除了年節回去祭祖之外,很少回去住。
幾年前也曾經去住過一段時間,然後感嘆一聲,故鄉不在,又默默的搬回了城裡住。
是農村變了,或者更可以說,是我變了。
我18歲的時候,離開了這個村莊,似乎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不屬於這里了。偶爾返鄉,也匆匆如過客。幾十年下來,早就習慣了「人以群分」這種社交模式。我喜歡跑步,有一群一起跑步的朋友。喜歡種花,也有一群同樣愛好的朋友。如果我家狗子遇到什麼問題,我同樣有一群犬友可以去向他們請教。這種社交,不勢利,無利益糾紛,且來去自由,帶給人的是愉悅。
但是,農村的社交,是很沉重的。宗族關系復雜,在一個村裡,人以宗族分是很常見的。各種親戚血緣關系,會像一張蜘蛛網,將你緊緊圍繞起來。
由於多年未去常住,所以,除了一些至親之外,別的同宗其實大多都是見面不相識了。但即使是不相識,也得帶著笑臉,在一些場合,譬如要分煙,不能錯過任何一個。誰知道這個你不認識的人,從哪路親戚上排下來,會是你的哪一級長輩呢。
太累了。
而促使我搬離的一個真正的原因,是農村道德觀的崩壞。
這些年,經濟發展了,大多數村裡人,日子過的不錯。前幾年趕上新農村改造拆遷,又分得了一些現金。其實也不是很多,幾十萬百來萬的樣子。
但是,就是不安分了。各種賭博、找女人的事情,成了日常村民唾沫橫飛的談資。
最可怕的是,在談論人的口中,居然聽不到半點譴責,只聽到了各種艷慕,甚至崇拜。
我不希望自己的後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家人在哪,家就在哪。這樣的故鄉,不要也罷。
況且,我從來就沒認為過農民是單純善良的。雖然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鄉下有房子特別幸福。在城裡工作需要就近買房,圖的是上下班方便。辦理各種業務方便。在鄉下的房子感覺有一種歸屬感,安全感,方便感。鄉下的房子進進出出方便。並且寬敞明亮,呼吸都是痛快的。
每當周末或者節假日回到鄉下的老家,心情就會特別的歡樂。綠色的院落,寬敞明亮的房間,便忘記了所有工作上的煩惱。不由自主的就有了好心情。
在農村有一棟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城市鄉村兩邊跑跑,要求熱鬧去城市,要想安閑鄉下跑。過時過節鄉下更比城裡好。眾親戚好朋友,小聚一堂吃個家風宴,無拘無束,隨心暢談敘敘舊,小河邊,農田旁漫不經心可閑聊,左鄰右舍隨意跑。
現在農村已經進入城市化管理,村村通公路,重點大村有公交。小超市,小菜場離家近,垃圾箱路邊放,到夜晚有路燈,污水排放也登場。(雖比不上蘇南農村,蘇中地區基本實現實以上設施)
我個人認為:住在農村肯定比住在城市好。
在鄉下有一棟房子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我出生在農村,放過牛,種過田,擔水挑糞,幾乎樣樣農活都干過。老屋帶有院子,我曾用小竹桿做籬笆,防止雞鑽進園子吃種植的菜。我一畦一畦的地都是自己翻土的,一擔擔的糞都是自己挑,毎每種上時令的蔬果,什麼茄子,亱開花,青菜,蘿卜,蕃茄,辣椒,大蒜,蔥,扁豆,大豆,長杠豆,黃瓜,萊瓜,等等,等收獲了吃自己種的菜,感到特別有味,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我愛農村老家的房子,對園子更情有獨鍾,回味起來,有一棟房子總覺得心裡甜滋滋的。後來,雖在城裡了,總忘不了那老屋和園子,會時常回去看看,種的桂花樹巳比屋高了,樹冠很美,每年桂花飄香時節,采扎香氣撲鼻的桂花,有種特別享受的感覺。還有那沉甸甸的文旦,桔子,看著真賞心悅目。吃著那新鮮而又安全的蔬菜,更是胃口大開,心理作用特別強。我不會寫散文,抒發不了內心有鄉下房子的幸福 情感 ,但我卻實實在在是感覺到了。鄉下有房子,幸福伴到老。
山區鄉下有棟樓房可謂是情有獨鍾和安全感,改革開放幾十年在外飄泊歷盡多少滄桑,城裡雖有住所物業,但都是他鄉故土移民城市人心捉摸不透,總有一種是它鄉人思維在腦海中回響。兒時住的瓦房,而今在鄉下有棟樓,一但回去鄉鄰叔侄無比親熱,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疫情當下,鄉下外來人員稀少空氣清新,也不象城裡有種恐慌感覺,疫情病毒感染者為零,為此,一句感語,妙!
⑦ 我的幸福(三)
天下父母心,世間兄弟姊妹情。都是血肉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感情。
因為是李家的長女,也是長孫。所以我既沒有哥哥和姐姐,也沒有堂哥,堂姐。外加母親是湖北通城的,本地我連表哥表姐也沒有,這不能說不是我人生中的遺憾。人生中的每一步,沒有經驗和閱歷可以參考和借鑒。每一步都憑著自已的心智去面對,去迎合。
天不薄我!我有一個妹和一個弟。妹小我幾歲。因為我下面有個妹夭折,雖然農村父輩盼男丁心切,這個妹妹的臨世,還是得到家人的喜愛。妹妹身材嬌小,長相甜美,一口雪白整齊的牙齒,性子溫婉,嫻靜。總是一個安靜,微笑的模樣。妹從小就勤快,加之性情好,在小時一起成長的歲月里,少不了我這個當老大的和從小被父輩當作寶的弟弟的欺負。那時父母忙農活,忙著掙工分掙口糧,所以家事很多落在我們三姐弟身上。比如,三餐做飯,洗碗;洗衣服;打豬草;喂豬;挑水;撿柴禾……洗碗剛好每人一天一次,有時輪到我,我偶爾會耍心眼,比如肚子疼啦,剛好有重要的事要去做啦。輪到我弟時,我弟則萬變不離其宗:撒賴。這樣的場景,隔不了多久就會重演一次。妹妹好的壞的都受著,明知我和弟都是故意的,但還是不吵不鬧把碗都洗干凈了。
妹妹心腸好,我認為是人間最善良的女孩子。有一次妹在村裡玩,有戶鄰家,也許是對妹妹有著特殊的喜愛吧。給了妹妹兩只大雪梨。在那個未解決溫飽的年代裡,除了自家種的小果蔬,水果可是奢侈品。要是我吧,肯定躲外邊偷吃完一隻,頂多拿一隻雪梨回家。要是我弟呢,肯定獨吃完兩只雪梨,完了還要當我們面眉飛色舞的炫耀,把我和妹饞的口水直流。那時物質貧乏,我們那些做孩子的太好吃了,太能吃了。唯獨我的妹,小心翼翼把兩只大雪梨拿回家,藏好。等到一家人到齊了,妹妹才寶貝似的拿出來,爸媽分一個,我們三姐弟分一個。我看到弟弟那個眼睛放著光啊!光啊!啊!
光陰在這種嬉戲打鬧,有愛有溫暖的日子裡流逝,雖然貧窮,還有日復一日一家人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活路,我們三姐弟慢慢長大。88年我臨近中考,通過了參加中專考試的篩選。那時候考上了中專就是鐵飯碗,屬於吃國家飯的人。但是不似如今先考試等分數出來再填志願,是先報志願再參加考試。那時的報志願就如用僅有的布料量體裁衣,預估的大了,布料不夠,衣服沒得穿。自兒子高考後入大學,准確的填報志願對人後期的一生有多麼重要,關乎到人後面一生的對工作的喜惡,與所在的環境和生活質量。面對志願的選擇,我茫然了。心裡一路尋思過去,沒有一個可以幫得到我的人。那時適合女孩子的專業,無非衛校,師范,農林。所有的關系中沒有在醫院工作的親戚朋友,從沒接觸這一塊,沒有意識到走出農村,女孩子要有個穩定的工作有多麼重要。也沒意識到在醫院工作,可以為家人的身體康健保駕護航。衛校的志願我自己就這樣放棄了。師范的志願,學校的老師把面試的名額給了各自的子女和親友,並沒有人推薦我。最後只剩一個農林類了,聽說分數要求比師范,衛校高,聽說畢業後分配在單位的辦公室,……我竟然沒有給想跳出農門的自己留余路,要是分數不夠怎麼辦?沒有人為我指點迷津,沒有人給我分析利弊,沒有人能雪中送炭為我建議。我的人生就這樣靠自已一腳深,一腳淺地摸索著,獨自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迎合著生活的殘酷。分數出來了,我571分,超過了師范,衛校的錄取線多分。農林類錄取線576分,我差了5分!5分!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愁容,落寞掛在了父母臉上。我錄取在臨湘二中就讀高中。妺妹初中,弟弟也馬上進初中,再加上一個讀高中的我,靠著父親一人挖長白礦石,母親做農活的家庭,無疑雪上加霜,而且三年高中下來能不能考上大學還是一個未知數。村裡其他人家,家境都比我們家好。其中兩個長輩鼓勵我的話,我至今留在腦海。"貝呀,考取了高中就要去讀啊。沒有錢,到我們家來拿!不讀會後悔的!"當我寫到這的時候,我的眼淚不自覺的又流下來。貧窮歲月的悲哀,讓我對生活的痛記憶猶新,讓我對生命中的熱心人想起就感恩。
到了開學的日子,父母咬牙還是為我湊夠了去二中的學費,父親一頭挑著行李,一頭挑著上交學校的大米。到了學校,後勤部的人嫌父親送來的米不夠優質,經過父親百般懇求,答應下次送最好的來才收下。米哪裡不好了?都是我們一家平日里吃著的。父親為我辦完所有的手續,臨走時叮囑我,能讀書不容易,要好好的讀。目送著父親遠去的背影,我流下淚來,要是我考上了中專該多好,兩三年後我就會有工資了,就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父母就不用這么辛苦了!三年高中我能讀完嗎?讀完了考得取大學嗎?倘若又像考中專樣差上5分怎麼辦?弟弟妹妹初中的學費要到哪裡去湊?父母這樣的辛苦,揪著我年輕不諳人世卻又無能為力的心……
學校開課後,我就全身心融入到學習中。陌生的環境,異鄉的同學,課程加多了,難度更深了,沒有初中那般輕松,自主學習的成分更多了一點。能考上二中就讀的,基本都是成績比較優異的。同學們在學習上開始竟爭,暗自憋著氣較著勁。除了物理學得有點吃力,其它科目還好。班上60多人,每次考試在前十名。高中是放月假的。每當月假完去學校向母親討要生活費時,面對伸向母親同樣討要生活費的妹妹和弟弟,看到母親臉上的被貧寒壓迫出來的愁容和嘮叨,我就想了了我繼續讀高中的願望。看著個子不高體瘦的父親挑著兩百斤的長白礦送去收購點,窄窄的扁擔在父親略駝的肩頭吱呀響著,前後閃著,滿滿裝著長白礦的兩只籮筐在父親身子的前後晃著,忽悠著。我就想,身為長女的我,什麼時候能不讓我的父母這般辛苦?堅持到了臨近期末考試,天氣更加寒冷了。想到了母親的愁怨和隱忍,想到了數九寒天父親在山上伸出十個指頭刨著,挑選著,一顆一顆撿放著長白礦,冰天雪地冰冷的風也吹進了我薄裳里未被世俗歷練過的心。在期考前的兩個星期,我帶著迷茫的痛苦的無奈的心情,放棄了繼續求學希望讀出去的心願,我自作主張退學了。班主任盧丙鋼老師不想還算聽話成績較好的我從此斷了求學路,苦口婆心勸導我。我知道,如果不退學,下一個學期的開學日,又會是我父母的苦難日。父母雖然不贊成我退學,可面對現實他們一籌莫展。就這樣,我一步三回頭,萬般的不舍,含淚離開了二中。我的求學生涯就此終止。多少年後的夢境,我還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醒來在黑暗中擦拭著眼角。這是我人生中永遠永遠的痛!
失學後的我,被人生中尊敬的長輩推薦到學校代課。面對無真無邪,朝氣蓬勃的小臉,加之我又可以執起我喜歡的文字,我熱愛上了這份職業。
我和妹長大出嫁,各自成家。雖然我的家庭不富裕,全靠父母勤勞的手支撐這個家。父母還是給了我們兩姊妹不薄的嫁妝。比如,我陪嫁的大彩電,是婆家那個大屋場的第一部。辛苦了我的爸媽,為了女兒們的幸福,您們吃了好多苦,卻不惜讓女兒風光嫁人。
妹妹沒出嫁前,我一直認為,這么溫柔,善良,勤快的可人兒,老天一定會賜她美滿姻緣,一定會賜她個懂她,照顧她一生的伴侶。只是,我的祝福和祈禱,並未讓老天更多的善待妹妹。妹妹婚後受的苦痛和辛酸,但願晚年的生活福報於她!
妹夫上有一姐,下有一弟。弟媳娘家出了變數,妹夫的弟弟擔起了妻家的重擔,立起了妻家的門戶。不得不說老輩盼望人丁興望的心願多麼迫切。這個心願的實現押在我妹妹身上。妹妹生第一個女兒時就被迫東躲西藏。生兒子時是冬天,在外地,還未出月,就帶著小孩坐幾天幾夜的火車一路顛簸到家。兒子不到一百天時,因腸疊腸病疾進院搶救,妹妹一人守在手術室門囗,多日的奔波勞累加上又驚又嚇以至昏倒在地。後面,聽從婆家之意,懷上第三胎,躲在娘家生下一個女兒。公公婆婆得知後簡單地到我父母家看了下妹妹。其他的親人都在外則無法問候。農村生兒養老,兒多福多的陋習,可摧殘了我妹妹的身體,落下一些病痛。等到最小的孩子剛滿月,妹妹選擇了去廣東打工,小女兒則留給了我的母親撫養。
善良勤勞的妹妹在廣東手袋廠一做多年。勤儉節約的妹妹每年春節前回家,嬌小的個子拉著幾個大行李包,包里全是一家人過年的物資,公公婆婆和三個孩子內外的衣服啦,年貨啦……妹妹的勤勞和對生活的安排劃算像極了我的父母。除了應付著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妹妹還有個心願。要從抬頭村那個山旮旯搬出去。當手裡有了一點積蓄,妹妹就開始了她心願的實施。因為不是賀畈街上的居民,妹妹建房的地基花了一大筆錢。本來錢不夠的妹妹更加捉襟見促。怎麼辦呢?一家有難,親友相幫!在我這里拿了一點,我的母親支持了一些,妹夫家的姑子也給予了相應的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借錢這件事上,最能看透人心。我的母親雖然不能用「愛財如命」來形容,可確實是個一分錢掰作兩分錢來用的主。可是當我們姐弟遇到事情需要錢用的時候,母親則是毫不猶豫毫不含糊全力支持的!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竭盡所有的!
三個孩子的學雜費用,家裡的人情開支,建房欠下的帳務,讓妹妹和妹夫那幾年焦頭爛額。妹妹還是有眼光的,三層樓一做起就升值了。為了更多一點報酬,妹妹長年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計件加班。每年春節在家看到妹妹黑瘦的身形,我就暗暗祈禱,希望妹家三個孩子快點長大,既聽話又懂事;希望妹妹身體健康,歲月少給一點蒼老;希望好人一生平安,生活多一點期待……
再說我的弟弟。從出生就被爺爺和父母當作寶。免不了被嬌生慣養,還脾氣大。自我退學後,妹妹不久也退了學。照理弟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應該多讀書的。誰知弟弟無心讀書,也要退學。還記得木訥的父親氣得綳紅著臉用竹掃把弟弟打去學校。可是弟弟已經被父母的溺愛養成了犟脾氣,哪裡懂得父母眼中的期望。退學後的弟弟和他的發小一同去學藝。
成家後的弟弟生下女兒後,父母幫著新修了樓房。為了謀生計,弟弟買了一台二手貨車在家裡跑短途貨運。家中開始了接二連三不順利的事情。先是弟媳懷著的男胎無故流產,然後貨車下坡時剎車失靈,撞上一棵大樹,車子報廢。幸好人平安無事!一而再的劫難,以為塞翁失馬,福在後頭!2003年的正月,我在湖南湘西保靖做著小本生意,因為獨租一棟樓店面無人托咐,春節便沒回家。妹夫那時在老家做雜腳醫生。妹妹給我打電話說弟弟病了。先以為感冒了在妹家打點滴,不見好轉反而加重,妹夫把弟弟送到臨湘中醫院,還是不見好轉病情又加重了。妹夫著急連夜把弟弟轉去岳陽一人民醫院,確診為急性黃疸肝炎。感謝妹夫的親力親為,及時送轉醫院,沒有延誤弟弟的病情。對我一個電話二個電話的詢問,母親寬慰著我"好一點了,好一點了……」母親在電話里嚅囁著。大意的我沒有聽出母親為了寬慰遠方的我,電話中語氣里的慌亂和無助。當我放寬心以為弟弟真的好些了的時候,接到了我魏家妹妹的電話,她與我弟是同學。"你弟病情加重了。你妹打工出去了。你父母無主張,說你弟病好些了是騙你的,是寬你心的。我把實話告訴你,你快點自己拿主意!"小姑子一席話,突如一記晴天劈雷!與老公短短商議後馬上撿拾行李,第二天就坐車趕回岳陽。在這里,對我的小姑子說聲感謝!因為你的提醒,保證了我弟的及時治療。再道一聲謝謝!
當我心急如焚趕到岳陽一醫院時,弟弟的主持醫生和我的父親,叔叔都在眼巴巴地等著我。弟弟成家,建房,買車,住院已經讓父母債台高築。都在等著我的錢救人,等著我的人到了拿主意。看著躺在病床上面色發黃的弟弟,看著心急卻無能為力不善言語的父親,我馬上與主治醫生進行簡短的商定。一切遵醫囑,一切聽憑醫斷!主治醫生朱歌,從衡陽醫學院畢業才兩年。在這里不得不說,人再不順,再倒霉,也有不期而至的幸運!朱歌醫生介紹了弟弟的病情和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案,又請了院里的專家教授們會診。因弟弟的膽紅素上升快,超正常值很多,決定給弟弟做人工換肝手術。所謂人工換肝,即大換血。在動脈處輸入正常的血漿,經過身體的循環,在靜脈處排出被病毒污染過的血液。人工換肝一次,純費用八千元。零三年的錢比較值錢,八千元對貧苦人家來講還是一筆大開支。入院前弟弟因各種家事不順,已經向人借過錢,其中滋味深深理會。面對病情的日益加重,面對醫院每日的高額費用,面對正在老去的父母,面對已經債台高築的家庭,弟弟想放棄治療,擔心治療無果拖累我的人生。父母已經籌不到錢了,醫院費用的支出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雖然我從趕到醫院,就在病房――醫生辦公室――食堂三個地方奔忙,心裡也憂急著弟弟的後期治療,可是,我知道,我要堅強,我現在是主心骨。我給了自己一個微笑,轉身又給了病床上的弟弟一個微笑,"你不用擔心錢,你姐夫已經把錢存到我卡上了。你這么年輕,一定要好起來!你只管精神放鬆,配合醫生的治療。
生活會給磨難者生命的曙光,會不經意在轉角處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在這里,深深感謝我們李家的貴人――岳陽市一人民醫院的朱歌醫生。朱醫生年輕,高大帥氣,敬業愛崗,醫術好,俠義善良。我找到朱醫生說明了弟目前的境況,拜託他放手作主治療,我保證後續費用。希望每一分錢都在救人時發揮作用。朱醫生話少,點點頭給了我一個「一起努力"的眼神。朱醫生的默允,稍稍安撫了挑大樑的我這個長姐家長的心。臨手術前朱醫生要我到外面葯房去買兩瓶白蛋白,他給弟手術時同時輸進體內效果比體外注射好。當時醫院的收費是每瓶300元。我跑了岳陽當時幾家規模較大的葯店,以一瓶190元買得兩瓶親手交給朱醫生。弟弟如期進行了第一次手術。朱醫生告訴我,能接著做第二次手術是最好的,但是費用是個問題。如果你弟的身體抗得住,膽紅素能降下來就不用做兩次手術。
23床是個21歲的男孩,在我弟入院的第二天進院。本來過完春節買好了票去外地上班。只覺著不舒服在小診所以為感冒了打點滴,病情加重入院檢查為肝昏迷。醫生建議立即人工換肝手術。男孩陪護的家屬和來看望的親友穿著的都是名牌,想來家境不太差。不知為何一直拖著沒手術。後來聽說家人拿了男孩的病歷去了長沙湘雅醫院,希望到省城的醫院作更好的治療。又聽說湘雅醫院也是安排做人工換肝手術,男孩的家人最後確定到就診的岳陽一醫做。可是,男孩的血抽出來己經又黑又濃像醬油一樣,醫院拒絕了同意手術。無奈男孩的家人將男孩轉院到湘雅醫院。一個星期後,男孩的家人來醫院辦理了未結清的手續。聽醫生們議論,男孩在湘雅做過手術後,一直昏迷著再未醒來。多麼陽光的男孩,多麼花季的青春。生活多麼殘酷,生命多麼脆弱!如果男孩一入院,家人全力配合醫生不耽誤時間,也許男孩就擁有了他人生中的那幾朵祥雲。
弟弟手術後第三天,膽紅素又反彈升上來了。朱醫生建議馬上第二次手術。躺在病床上的弟流著淚堅決不肯。我告訴了老公弟弟的情況,老公又馬上打來了一萬五仠塊錢。辛苦你了我的老公,生意是你在維持,孩子是你在照顧。感謝你了我的老公,是你的大義幫助,讓我弟繼續在我父母膝下承歡,讓我弟繼續有父母,有妻子,有兒女,有一個完整的家。我舉著到帳的錢對弟弟講:「你不必擔心錢了,你只需樂觀,勇敢!治療效果精神因素佔一半,醫術手段也只佔一半。"
弟弟帶著生命中遇到的溫暖和家人的愛一天天好起來。休養兩年後,一同到我的店出力幫忙,掙得報酬就一筆一筆還帳。我的生意因為有了弟弟的傾力打點,也開始風生水起。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弟弟自立山頭,獨開了店面,開始了他溫和不驚的又一種生活。
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人生有多少隱忍卻沉默不語,有多少心酸卻難以啟齒。祝福我的弟,從此歲月溫柔,從此擁有自己的蜂蜜,從此擁有自己的四葉草。
當我多年後返回家鄉,當起了時髦大軍的「陪讀媽媽"。有一次同學小聚,一位心直口快的同學,無意談起了某位同學,講讓人不要有不良心,不屬於自已的東西得到了也會失去。"你說的這些我早就曉得了。"我微笑著回過去。「啊,你曉得了?!我以為你不曉得呢」那位講話的同學驚訝得閉住了嘴。生活己經磨練了我,讓我放下了很多。多年前就傳言我考上了中專,被某位同學頂替。某次和家人說起,家人早聽說此事,都瞞著我,一是我成家後一直不在老家,二是怕我傷心。八八年的中考,那時沒有電腦,數據沒入微機。已經是老皇厲了,無從翻查。管它是真是假,往事就讓它隨風,都已隨風,已隨風。如今的我有兒有女湊得一個好字,老公勤儉顧家,孩子懂事,上進,一家其樂融融。現今的我過得幸福就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一切,都是我和家人共同努力得來的,我無愧於我的幸福!
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代表一個夢想,每根花刺昭示一種現實。 感謝這些苦難的經歷,沒有經歷過貧窮和不幸的磨難,人生將毫無意義。就如同蠶繭沒有經過痛苦的掙扎,而永遠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河蚌沒有經過沙礫的一次次磨煉而永遠不會孕育成晶瑩高貴的珍珠一樣。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往前走。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周國平。
無往而不勝,
一切處得福,
是為最吉祥!
⑧ 大學城美食街里哪家小店讓你念念不忘
本人已經從菏澤學院畢業三年了,至今對菏澤學院門口小吃街的很多美食念念不忘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菏澤大學城小吃街的一些必吃美食,附近的朋友一定要去品嘗哦!
一、烤冷麵
出了菏澤之後,再也沒有吃到過學校門口那麼好吃又正宗的烤冷麵。我記得我上大學的那會,學校門口的那家東北烤冷麵已經開了十好幾年了,生意依然異常火爆!
將提前拌好的料(我們這邊通常會有蔥、蒜、辣椒、醋、白芝麻……)加進去,最後再澆上一勺熱油攪拌開,一碗香噴噴的油潑面就做好啦!
五、烤麵筋
學校門口的大麵筋也是一絕。它的個頭很大,烤出來的非常勁道,味道也非常的不錯。除此之外,它的價格也非常的實惠親民,每天來上一根都不過分吶-
除了學院門口,其實菏澤學院食堂裡面的飯也令人念念不忘。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有沒有學弟學妹們可以交流一下哦!
⑨ 趙麗穎主演的《幸福到萬家》中的何幸福為什麼最後進城了
何幸福進城打工是因為她和村支書萬善堂發生了矛盾,她為了不連累家人,和丈夫選擇進城打工。
一、由於萬家村建起了保健品廠,徵用了何幸福婆婆家的耕地。由於分配不合理,何幸福和村黨委書記訴至法院,並寄送了舉報信。畢竟村民們都畏懼強權,覺得萬書記對何幸福還算不錯,而何幸福這樣的做法有點忘恩負義。
畢竟何幸福生孩子時出現大出血,也是村黨委書記全力號召村民獻血救何幸福。但就在這時,紀檢人員因為何幸福的舉報信來到了萬家村。村民們不理解何幸福的行為,都對她怨聲載道。何幸福迫於壓力,選擇進城打工。
⑩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有哪些
第三名:大理。「家家有水,戶戶有花」的大理,是許多人的夢想之地。雄偉的蒼山和平靜的洱海,還有那大朵大朵的雲,以及那穿透雲霞的耶穌光,都如夢幻般美麗。來到大理,你可以每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隨時到古鎮里享受一段悠閑的時光,更加可以體會到什麼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二名:蘇州。蘇州,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轄地級市。近些年蘇州不斷地出現在各個平台的熱搜榜,因為它強勁的經濟發展實力。被譽為中國「最強地級市」,實力「秒殺」所有省會城市,顏值超高還宜居 。
蘇州的美咱們就不必多講了,小時候就被那篇《蘇州園林》所洗禮,今天的蘇州被譽為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環境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物價低,適合養老,相信打算去蘇州買房養老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吧。
第一名:昆明。中國「春城」昆明,四季如春,論宜居,論養老,似乎還沒有哪一座城市可以與昆明相提並論。這里治癒所有的「選擇強迫症」,因為這里夏天不熱,冬天不冷,最主要是這里美啊!昆明還登上過「世界春城」排行榜的第一名,實力碾壓全球80個城市,所以它位列第一,是實至名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