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作家的愛情詩或者散文很經典
古代的 上邪 (漢古代經典愛情詩)樂府民歌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怨情 (唐古代經典愛情詩)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望夫石 (唐古代經典愛情詩)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卜運算元 答施 (宋)樂婉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拚了終難拚。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
卜運算元 (宋)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採桑子(宋古代經典愛情詩)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到團圓是幾時?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青玉案》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李清照《一翦梅》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宋)張先《千秋歲》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元好問《摸魚兒》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詩經•周南•關雎》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水深!白居易《長相思》
夜長酒闌燈花長,燈花落地復落床:似我別淚三四行,滴群君滿坐之衣裳。 與君別後淚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離思》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淚還惜別,為君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唐)張籍《節婦吟》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溫庭筠《更漏子》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唐)溫庭筠《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上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斷腸白蘋洲!溫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唐)李商隱《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宋)歐陽修《玉樓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持子之手,與子偕老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我儂兩個 忒煞情多 將一塊泥兒 捏一個你捏一個我 忽然歡喜呵 將它來打破 重新下水 再團再煉再調和 再捏一個你 再塑一個我 那其間那其間 我身子里有了你 你身子里也有了我《儂我詞》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婦貴徇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郊《列女操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缺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宋)柳永《雨霖鈴》
持子之手,與子偕老;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貳』 畢淑敏散文代表作
有:《你要好好愛自己》、《藏在這世界的優美》、《恰到好處的幸福》、《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拯救乳房》等。
1、《你要好好愛自己》內容簡介
該書講了女人在生活和自身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憂郁、孤獨、童年的創傷、結束一段情感關系或者失去一些生命中重要的人,其他讓人身陷困境的挫折等等,也講了一些美好的人和事。
畢淑敏以一個心理醫生的冷靜睿智和一個作家的溫暖體恤帶給我們力量:你要好好愛自己,接受自己的身體、容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挖掘自我身心的美好。
2、《藏在這世界的優美》內容簡介
《藏在這世界的優美》是作家畢淑敏在中東、巴爾干半島、北美、西藏等地的旅行心靈感悟。筆觸唯美,描述當地歷史,體驗純正風情。所寫內容包羅萬象,融合歷史、政治、風景、人生、故事為一體,可讀性極高。
本書全彩四色,不僅收錄畢老師旅遊時的唯美私人收藏照片,而且邀請享譽歐洲的畫家golo繪制全書插圖封面。
3、《恰到好處的幸福》內容簡介
縱有千間房屋,夜間無外一床安宿,縱有萬畝良田,一日終究只需三餐。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
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佛家有一句話,叫「無掛礙物者無恐怖」,不妨借用來,少需要物者少煩惱。因為必需少,所以受限輕。人就獲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飛翔。
本書是一本充滿溫暖力量的靈魂讀物,教你構建合理期望,學習面對幸福把握尺度,在慾望和現實中找到平衡,收獲豐碩愉悅的幸福人生。你,幸福嗎?
4、《一個人就是一支騎兵》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支騎兵。要帶領一支騎兵,你要有溫度,既堅硬如鐵又心細如發,有勇有謀且深藏不露,永遠知道最初的方向和最後的目的地。
你要有勇氣。你掌握了什麼技術並不是最關鍵的。普天下的本領千千萬,歸根結底,都是槍和無人機的遠房親戚。
你之所以成為你,是因為你有你的司令員和政委,你有你的後勤部長,你是你自己的小兵,又是你自己的統帥。
你要知道自己這支騎兵向何處去。在這支騎兵沮喪的時候給它打氣,迷路時做它永不失靈的GPS,忘乎所以的時候給它兜頭一盆冷水,重傷時給它輸血、包紮,給它以休養 生息的機會,讓它安然和健康。你要知道什麼對它是真正的好,並要不懈地堅持。
少年心事當拿雲。快吹起集結號,對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這是2015年畢淑敏老師寫給所有奮斗在路上的年輕人的勵志禮物,不煽情,不做作,以溫柔堅定的方式教你學會自律、高效地生活,遇見最好的自己。記住:你是你靈魂的統帥!你是你命運的主宰!
痛苦和磨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你要安然地居住在孤獨之中,胸中如有千軍萬馬。
5、《拯救乳房》內容簡介
成慕海:「千萬別說出那個病的名稱!……那病是睡著的魔鬼,大聲叫醒,它就暴跳如雷。」安疆聽到醫生說她乳房上的包塊很可能是惡性時,由衷地微笑。醫生使勁揉眼皮,掉了好幾根睫毛。花嵐在丈夫裴華山的西褲口袋裡,發現一個電話號碼,墨綠色羊羔皮紙,女人筆跡……
海外歸來的心理學博士程遠青刊出廣告,面向社會招募乳腺癌病人,組成心理治療小組。
德高望重的老幹部、清秀嫵媚的碩士生、現實而又無奈的下崗女工、光鮮照人的白領麗人、行蹤詭秘的妓女、性別不明的神秘來客,一個個不相乾的生命聯成一個緊密的團體,攜帶著復雜經歷,心靈深處生與死的掙扎,愛與恨的沖突,在小組內碰撞成長。
這是我國第一部心理學家撰寫的心理治療小說,飽含人文關懷精神,不懈地探討癌症病人的精神尊嚴、人性完美等終極話題,深入描寫了病人獨特的心路歷程。
『叄』 以幸福為話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每次從電視廣告上看到全家人一起自由生活的情景時,心裡就自然會想,他們多麼幸福啊!我何日才擁有?每當朋友不經意對自己開玩笑說,哎呀,你那麼幸福啊!心裡總會顫抖和發愣,好象有一種聲音從很遠的地方傳來詢問自己,你真的幸福嗎?我終於忍不住問自己,人生一世,自己的幸福是什麼?我想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讓自己更明白幸福是什麼,如何去追求幸福,理解和珍惜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是平凡生活中突中大獎的幸運,是天天不愁吃穿玩樂,是多年的夢想終獲得成功,是身邊擁有年輕貌麗的紅顏知己,是在人生災難中的重生,是仕途上陞官發財…….,感覺似乎都有,感覺它是那麼的遙遠又那麼臨近,是那麼短暫難遇又那麼平凡和無緣相識,感覺自己天天在渴望著它,卻無法理解它,甚至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悄悄的來,悄悄的走。如風,如日月光輝,如飄搖的夢境,靠近自己卻不知去體會,遠離自己卻不知道去挽留。 讓我們自由理解一下幸福。 幸福是一種傳說,有人說讓我幸福,可是他沒有做到,而且還在我困難的時候離我而去,幸福不是金錢的多少,更多的是一種感覺,一種你認為幸福你就幸福的感覺。 其實幸福更象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期望,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但很多人卻永遠也得不到幸福,是他(她)真的不曾擁有嗎?錯。上蒼對每一個存在的事物都是公平的,只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罷了。 -幸福是一種體驗,是一種精神麻醉,是一種讓人神往卻讓人無法看清的幽靈,是一種讓忍總在渴望、思念的人生目標,是一種無法言語、不能說清的天機秘密。幸福對於渴望得到的人來說是異彩紛呈的。 幸福是在困難面前有人和你一起笑,在開心的時候有人和你一起渡過,在傷心的時候有人陪伴著你!幸福就是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孤單、寂寞!當面臨失去親人痛苦時,愛人緊緊地握著你的手,這就是的幸福 當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面對無賴時,同事隨時准備擋在你前面,這就是幸福。當你生病時,父母家人時時陪伴著你,這就是幸福。我眼中的幸福就是每天能睜著眼看到新一天的開始,這就是幸福,換句話說,就是活著就是幸福。幸福就是隔著遙遠的玻璃窗看人家給剛出生的小娃娃換尿布!幸福的定義,能簡單的三言兩語講明嗎?,幸福是復雜的情緒,因為得到幸福後要面對的就是復雜的「事後處理」。幸福的定義也許根本沒什麼,只能感覺,感覺它的來到和失去,過去。以前認定開心乃幸福之源,現在其實一切不是自己所能運籌帷幄。 幸福是快樂!幸福是平安和健康。幸福是愉悅和舒暢。幸福是滿足和盼望。幸福是學習和欣賞。我為什麼覺得幸福,因為我的幸福已經存在。我心中所求達到之後,就是我的幸福。因為我有了滿足,這便是幸福。如果你是一葉浮萍,就順水漂吧;如果你是一朵蓮花,不妨聽聽流水的清音和蛙鳴的聲響。 -為什麼非得給幸福下一個什麼標准呢,幸福有太多的形式了,哪怕我吃好飯,有人替我涮碗我都會覺得自己幸福,把每一個細小的幸福貯存起來,慢慢地你就會被幸福包圍,如果你不屑於細小的幸福,那麼你終將被排斥於幸福之外,因為,那是幸福在試探你,看你認不認識它 -幸福是什麼?老媽說:幸福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老爸說:幸福就是股票飆升。弟弟說:幸福就是天天有巧克力。我把這里問題推到朋友面前,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幸福啊,幸福就是有他。 -幸福有時會突如其來。幸福是一種積累,一點點小幸福才能合成最大的幸福。幸福是一個人時也會偷偷發笑,幸福是刻刻對著愛人也不會厭倦,幸福是父母雙全能使你有機會回報,幸福是事業順利兒女孝順身體仍安康,幸福就是那麼平淡簡單卻又是可遇不可求. 我依然不能理解幸福。往往總在感人的故事後才似乎明白幸福是人生的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常人無法理解和去實踐的醒悟。醒悟後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行動,盡管那麼難,自己總會催促自己的心靈向那美好的幸福去追尋。幸福不僅僅是個人的感受,它還來源於你的親朋好友的感受,來源於全世界的公正和平與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幸福時刻逗留在人間,我們幾乎天天在看著它,卻無法抓住它,總突然而來,突然而去,來去無影蹤。嘆息總在幸福之後。幸福總依附在順利的旁邊。痛苦後的快樂,危險過後的平安,挫折時的成功,寒冷中出現的溫暖,幸福總會閃現,幸福總與不幸聯系在一起。那是一種生活的顏色,是對生活的理解。 更多的人是無法認識自己擁有幸福。往往在幸福的時候把握不好,讓幸福過早離開了自己。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樣的幸福是不能長久的。幸福也會讓人會忽視未來的危機,多少人在幸福中死亡。幸福讓人高興和無奈,讓人喜憂難顧。「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也許是對幸福最好的處理態度和方式,也許這樣我們可以擁有更多幸福的心靈和更長的幸福光陰。 幸福沒有標准,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樣。幸福猶如市場上商品也有假有真。真幸福讓人留戀忘懷,假幸福卻讓人遺憾痛苦。那是一種時代的理解和知識的積累,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的鏡子,是社會形態的縮影。幸福啊幸福,為什麼總讓人歡樂讓人憂! 幸福是什麼,我腦子里一片空白,也許當我能靜坐家居,能酣暢淋漓地思考,盡情書寫文章就是一種幸福,它讓我快樂,讓我心情舒放。也許當我全家安康團圓,和睦生活就是一種幸福,讓我擁有一個普通的家園,幸福,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也許當我幫助別人,解救他人危難就是一種幸福,只知奉獻,不求回報。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幸福也沒有十全十美,只要我們心存真善美,至少我們可以靠近幸福。做個真正長久擁有幸福的人很難,但做幸福邊上的人卻很容易,我們不渴望天天幸福,只求幸福經常會光顧自己就不錯了。幸福無限,只存心間。讓我們攜手自愛,自尊,自強,自信,我們就會常常體驗幸福。讓別人得到和擁有幸福,往往就是自己的最大、最長久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您擁有幸福嗎?也許我永遠無法真正地完美地回答。你能告訴大家你幸福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分享人生幸福、理解人生幸福、珍惜擁有的人生幸福。讓幸福的面紗不再神秘,讓真正的幸福降臨我們身邊,恩澤我們人類。
幸福就是拂過的一陣風
來自心靈的聲音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個孩子都是一滴有著自己聲音的水。這句話啟發了我,我覺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著自己聲音的水,你可以選擇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聲音你別無選擇。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個生命個體,有自己必須經歷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更有著對幸福不同的詮釋。假如,真的只有當幸福失去後才知道幸福的可貴的話,那麼還有誰有勇氣去追尋幸福呢?
幾千年前,執弓揮劍縱橫沙場的將軍認為,勝利就是最大的幸福;儒家學者孟子認為,「與民同樂」便是幸福;幾百年前,在黑暗禮教中成長的哥白尼認為,追尋真理便是一種幸福;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安培認為,忘我地工作便是一種幸福;如今,金庸筆下武功蓋世的楊過與小龍女視轟轟轟烈烈的愛情為幸福;在網路中「醉生夢死」的「網蟲」們以處於虛構的世界為幸福……對於幸福的詮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不同的生命個體都有著炯然不同的體會。
春天以花朵的形式過去了,夏天以枝葉的形式過去了,秋天以果實的形式過去了,冬天以冰雪的形式過去了。而我們的幸福,也會如春夏秋冬般呈現不同的形式,而後以不同的形式隨著我們的人生終入黃土。因而我們要抓住屬於自己的幸福,不要老羨慕別人比自己幸福。計較多了,自己的幸福反而成了墳墓,你可知,幸福與墳墓本就差於一念之間?
有一首歌這么唱:「平平淡淡才是真……」其中流露出一種幸福感——平淡的生活,對於一些人來講,這不算什麼,甚至他們會問,這能算幸福嗎?但這對於一些特殊的人或那些流浪人抑或亡命之徒而言,便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而那些每天過著平淡生活的人,卻渴望著另一種幸福,一種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生活。其實一個人如果願意時常保有一顆尋覓幸福的心,那麼在事物的變遷中,不論是生機盎然還是枯落沉寂,就都可以看見幸福。那幸福原不在於事物,而在於心靈、感覺乃至眼睛,每個人的幸福都有各自獨特的詮釋和體會,因此你不必擔心你的幸福比別人少。
因為,你的幸福有著你心靈深處發出的聲音,你能聽得到嗎?那是來自天籟的如銀鈴般的聲音,你聽,多美妙啊
『肆』 畢淑敏的散文
『伍』 小學四年級語文《幸福是什麼》課文是什麼
《幸福是什麼》
村子裡有三個小孩,都是牧羊的。他們彼此很要好,常常把羊群趕到很遠的樹林里去放牧。樹林里有一口老噴泉,已經不噴水了,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有一次,一個牧童說:「來,咱們把這口噴泉往深處挖一挖,再把泉口清理一下,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樂地喊到。
第二天,他們帶著鋤頭和鐵鍬,到樹林里去挖那口噴泉。他們把泉眼疏通了,又挖了一道小水溝,讓所有的水都流到溝里去。他們還把堵在泉口的樹杈、樹枝和爛在水裡的樹葉都挖開了。清水從一層泡沫下面流出來,把泡沫沖到兩旁,流到一個有沙底的小潭裡。三個小孩看見了泉水,又快樂又興奮。又過了一天,他們搬來一些石板,砌成了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他們留了一個寬闊的出口,上面蓋上一塊大石板,不讓塵土落進去。
他們高興地坐在井旁邊的大石頭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滿那口小井,最後從那寬闊的出口流出來。
這時候,從樹林里出來一位美麗的姑娘,金黃色的頭發一直垂到腳跟,頭上戴著一個白色的花環。「你們好,孩子們!」她說,「我可以喝你們井裡的水嗎?」
「你喝吧!」孩子們說,「我們砌這口井就是為了讓人喝的。」
姑娘彎下身來,就著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為了你們三個的健康,我喝了三口。」她微笑著說。
停了一會兒,她又說:「你們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謝你們。我代表樹林,代表樹林里居住的一切動物和樹林里生長的一切花草,感謝你們。祝你們幸福!再見!
孩子們互相看了看,他們又快樂又激動。
一個孩子問那為不相識的姑娘:「你祝我們幸福。請你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啊?」
「你們應當自己去弄個明白。十年以後,讓咱們再在這個地方,在這口小井旁邊相見吧。假如到那時侯你們還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我就告訴你們。」說完,姑娘突然不見了,正像她突然來到一樣。
孩子們都詫異地互相看著。一個孩子說:「讓咱們分頭到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我往東走。」
「我往西走。」另一個孩子說。
「我留在村子裡,」第三個孩子說,「也許在村子裡,我就能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
他們都照自己說的去做。過了十年,他們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了。三個人都成了強健有力的青年。清涼的泉水仍舊靜靜地流著。小井旁邊的樹苗已經長成了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還看得清人走過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周圍的沙地上還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每想到自己只做了這么一件小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他們坐在原來的那塊大石頭上,想起那位神奇的姑娘。可是她還沒有來。
「你們知道這十年我做了什麼?」第一個青年說,「咱們分手以後,我就去一個城市裡,在那裡進了學校,學了很多東西,現在成了一個醫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另外兩個問他。
「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
第二個青年說,「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當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感到幸福。
「那麼你呢?」他們倆問留在村子裡的青年。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你們看,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幸福。」
突然間,那位姑娘有出現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頭上還戴著白色的花環。她顯得那麼謙虛、美麗、善良。
「我很高興,你們都依照我的話,又來和我見面了。」她說,「你們的話,我全聽到了。你們三個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你是誰呀?」三個青年同聲問道。
「我是智慧的女兒。」姑娘說完又不見了。
『陸』 議論文《列夫·托爾斯泰幸福嗎》
即幸福也痛苦
晚年托爾斯泰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內心的轉變也極為痛苦,你看看下面材料就知道了。
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大文豪,其一生創作頗豐。他的作品對歐洲文學影響極深,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這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晚年卻做了一件讓世人皆驚的事,即離家出走。托爾斯泰為何要離家出走,這還得從他晚年的思想變化及其生活說起。
晚年的托爾斯泰開始篤信宗教,宗教觀、社會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73歲時,托爾斯泰回到了故鄉雅斯納雅·波良納庄園。然而晚年的托爾斯泰對他庄園的看法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他開始習慣於關注在他的農田上辛苦勞作的農民們,這些貧苦可憐的農民讓托爾斯泰感到不安與自責。
為了減輕自己的內疚感,托爾斯泰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開始自我折磨:他變得厭惡人情世故和親友間的應酬,也拒絕出席貴族的宴會。他經常戴著草帽,穿上舊衣服,腳踏樹皮鞋,在農田裡幹活。
到了後來,托爾斯泰想要解放他的那些農民,把田地分給他們。同時,他也打算把他全部著作的版權,無償地獻給社會。
托爾斯泰不顧妻子反對,最終公開發表聲明:從1881年以後他出版的任何作品,可以由任何人免費出版。
在這樣一個階級社會里,托爾斯泰的朋友親人都不理解他的社會觀、宗教觀。在家裡,家人不時與他發生沖突;在社會上,許多報刊攻擊他;科學家、家教界、沙皇政府都表示對他不滿。
正在作家受到了孤立與打擊之時,切爾特科夫出現了,他用花言巧語取得了作家的信任,在作家生命的最後9年,切爾特科夫在老人眾多家人、隨從者中地位最特殊,對老人的思想也影響最大。
其實這個傢伙的真正目的,是要奪取托爾斯泰那些作品的繼承權,盡管作家自己的許多朋友都知道切爾特科夫的險惡用心,但他們都沒有敢直接告訴托爾斯泰。
本來,作家的日記都是由妻子保管的。但由於與妻子產生了矛盾,再加上切爾特科夫的花言巧語,托爾斯泰把他最後10年的全部日記都交給了切爾特科夫這個騙子。
妻子索菲亞也敏感地猜到了發生的事情,她對此非常痛苦,脾氣也越來越壞,把怒氣全都撒在了作家的身上。
1910年8月30日晚,她又和作家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她甚至愚蠢地說她並不是痛恨切爾特科夫,而是不能原諒托爾斯泰。對於妻子的憤怒與譴責,作家採取的是寬容諒解的態度,因為他在晚年一直奉行「不抵抗主義」,他總是把錯誤都想到自己身上,而盡量原諒別人的種種不對。在作家的最後一段歲月里,他的生活並不美好,他的周圍充滿了責難。為了能夠平和地過完後面的日子,作家開始打算離家出走,以躲避這些紛爭。
10月28日還不到早晨5點,作家就帶著私人醫生離開了波良納。在火車上,作家病倒了。寒冷的天氣使他不停咳嗽,並開始發高燒。他們在阿斯塔波瓦車站下了車,7天後他就病逝在這個荒涼的小站里。
有關托爾斯泰離家出走一事,很多專家和學者都曾對此進行過研究,許多復雜的因素糾合在一起促使這位巨匠作出了令人震驚之舉,但這並不會影響這位文學巨匠在我們心中的地位。
『柒』 幸福是什麼這篇文章的作者和文章簡介
作者:李春雷
"雷鋒傳人"——郭明義:
郭明義,男,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1996年至今,任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
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們稱他是"郭菩薩"、"活雷鋒",礦業公司領導則稱因郭明義使整個"礦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華。
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義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2006年,郭明義成為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
內容簡介
《幸福是什麼》共八章四十一小節,用凝練的語言和鮮活感人的細節和大量的圖片,為讀者展示了一個真實感人的郭明義。作者從郭明義的個人成歷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作精神和堅持20年無償獻血,16年捐資助學,15年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的點點滴滴事跡,積小善而成無疆大愛,並帶動更多的人傳遞愛心和溫暖,成為當代學習雷鋒精神的楷模。他的事跡既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詮釋。
報告文學《幸福是什麼》是春風文藝出版社2012年重點項目,並准備報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按照省委宣傳部的要求,經多方邀請和溝通,最後我們請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李春雷擔綱創作「當代雷鋒郭明義」的報告文學。作者兩次奔赴鞍鋼齊大山礦,采訪了相關人員,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郭明義先進事跡的材料,經過近一年的創作和修改,完成了報告文學《幸福是什麼》的創作。
郭明義,外表朴樸拙拙,像一塊粗糙的鐵礦石,內心卻十分靈秀和豐滿。他會寫詩,愛唱歌,是一個優秀的英語翻譯,還是一個出色的崗位能手,更是一個奉獻熱血和真情的愛心使者,一個致力於新時期道德建設的現代公民。他用自己的生命在詮釋著一個時代命題——幸福是什麼?
作者簡介
李春雷,男,1968年2月生,河北成安縣人,國家一級作家。畢業於邯鄲學院英語系和河北大學中文系。主要作品: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歲》,長篇報告文學《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寶山》、《搖著輪椅上北大》和《木棉花開》等,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蟬聯三屆)、首屆全國五一文化獎、冰心兒童文學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蟬聯三屆)和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蟬聯五屆)等。2007年12月,當選河北省作協副主席。
本書亮點:
用傳記形式原汁原味還原雷鋒,並給予雷鋒精神准確解讀的一個優秀文本
文摘
2007年2月,鞍山市臨床用血告急!
血源不夠,就意味著有些患者的手術要推遲,緊急搶救的患者會因血源不足而喪失生命。
郭明義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無償獻血活動。
回到家,他把原來的獻血倡議書又修改了一遍,加入了中心血站臨床用血告急,患者的生命等待救援之類的內容,還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啟發大家,假如亟待輸血的病人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該怎麼辦?之後,他再次印製1000份,馬不停蹄地穿梭於礦業公司機關和各車間的辦公室和食堂,面對面地宣讀。
老郭噪音吵啞,濃濃的鞍山味兒,但他念得真誠,投入,聲淚俱下。念完了,抹抹臉上的淚,又開始唱歌了,還是那一首著名的《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唱著唱著,他的淚再次下來了。
大家喊,老郭,你快別唱了,我們都跟你去獻血!
3月2日,是一個星期天。在郭明義的召集下,齊大山鐵礦和礦業設備公司等單位的100多名幹部職工,30多名社區居民,齊聚中心血站。
一隻只粗粗細細、黑黑白白的胳膊,伸向了采血車。
鞍山血荒,瞬間告破!
2010年2月1日,鞍山中心血站再次告急。
第二天,郭明義就向礦業公司的廣大職工和社會志願者發出了獻血倡議。
2月9日,大隊人馬再次奔向鞍山市中心血站。
那一天,正是臘月二十六,天降大雪,寒風襲人。一輛白色的采血車,通紅的十字閃耀著亮光,近百人的隊伍排在車前,陸續還有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人流。 郭明義的工友來了,他常去匯款的郵局職工來了,常去復印打字門市的店員也來了,甚至還有社區那些泡棋牌室的「麻婆」和基督教徒,100人,200人,500人,600人………
鞍山市紅十字協會的工作人員驚呆了,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龐大的獻血隊伍。沒辦法,只好臨時再調用3台采血車。
這時候,老郭來了。隊伍一陣騷動。
「老郭,你好!」大家紛紛向他打著招呼。
「大家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郭明義笑呵呵地擠過人群,跟大家頻頻拱手。大家也紛紛給他讓開一條路。他擠上采血車,急切地與工作人員商量方案。
由於血站庫存根本容納不下600多人同時獻血,這些隊員中,只有138名志願者完成了捐獻。
這一次,共採集血液32000毫升,不僅保證了鞍山市春節假期的用血安全,還為臨近城市儲備了充足的血源。
目前,郭明義獻血志願者已超過4000人,這是全國最大的一支人數固定的獻血隊伍,這是全國最大的一個流動血庫。國家隨時需要,隨時取用。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上海、南京、昆明、深圳等大城市的血站門口冷冷清清,不時出現血荒,而鞍山市中心血站的門前總是熱熱鬧鬧,熱血沸騰。
鞍山無血荒,因為郭明義!